索达吉堪布:须弥山是如何存在的?唯有性空缘起能理解。(二)

索达吉堪布:因此,广博的闻思不仅是实修佛法的前提,也是佛教徒引生正信的基础。那么,到底有没有须弥山呢?如果有,又是如何存在的呢?这个问题很值得探讨,而且也希望能在各位的相续中生起真实的定解。……所以,唯有按照大乘性空缘起的观点,方能真正理解佛教不同的宇宙观,如果不能通达究竟圆融的观点,只是相似地依靠小乘须弥山的说法,则因其与地球学说存在矛盾,故难以对佛教生起信心。……

  
其实,类似的事情有许多,而且自古以来就有,只不过一般的凡夫无法理解,包括科学家也是无法解释,因为科学家毕竟也是凡夫。但是,没有见到或者无法解释,都不能证明其不存在,因为只要有一次这种事情发生,就必定存在它的道理,更何况人们已经见到或者听到无数次了。如果对这些都视而不见、不予理睬,而认为这些人都有问题,那么,这种态度恐怕也是有一些问题。因此,轻易地否定一件事情是不合理的,而对于须弥山的存在,只是因为没有看见就加以否认,则绝非智者的行为。面对科学的说法,作为佛教徒执持佛教的宇宙观不需要惧怕,因为我们具有绝对的说服力,佛陀已经将真理宣说得非常清楚。

以上是佛教与科学对于器世间的不同认识,不仅佛教与科学的认识不同,就连佛教内部下下乘与上上乘的观点也是不尽相同。而《俱舍论》所宣说的须弥山,也只是佛教中的一种说法,并不是所有的观点皆同于此。以前,印度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狮子贤论师——《现观庄严论》的注释者,尊者在《般若经》的注释中说:《俱舍论》承许四大部洲及须弥山,这种说法实际只是小乘对法藏的一种观点(即使在小乘中也还是有不同的说法);而以大乘对法藏的观点,世界有无量无边。虽然小乘与大乘有不同的宇宙观,但是二者的观点并不相违,因为胜义中一切诸法不生不灭,而于名言中则可以显现各种各样的世界。以上是论师的观点。由此可见,佛教并不只是承认一种须弥山的观点,而是因为有种种的世界存在,故而承认有不同的世界观。如《华严经》当中对世界的认识方法,与现代科学以及《俱舍论》的说法即有很大的不同。
  
根登群佩尊者曾说:《俱舍论》的观点是不了义的说法,而大乘经典中的世界观是了义的说法。说《俱舍论》的观点不了义,乃是因为当时印度的众生执著世间为实有,佛陀随顺于此,故而宣说了须弥山等的世界;说大乘的观点了义,乃是因为世界本来就无量无边,而大乘经典也作了如是宣说。
  
以上对比了小乘与大乘,下面介绍一下密乘的须弥山。密宗在《时轮金刚》中也宣说了须弥山,但不像小乘所讲的那样是四边形等等,而是七金山在里面,须弥山在周围,这与现在的地球基本相似,但是其真实的距离、形状等与地球还是不相同。虽然密乘的须弥山与小乘的说法不同,但是二者亦不相违。正如《时轮金刚无垢光疏》中所说:“《俱舍论》的宇宙观不会妨害于密宗《时轮金刚》的宇宙观。”对此,疏中举了个例子:“比如,由诸佛菩萨所加持过的六尺大的山洞,在其中可以容纳转轮王及其五大眷属,如此容纳之时,转轮王等没有缩小,而山洞也没有扩大,只是由于诸佛菩萨的加持与幻变力,二者皆是原原本本地存在,而山洞容纳轮王等人也是无欺地呈现。”这个例子是在说明,如此看似相违的显现,唯以诸佛菩萨的三福德力方能现前,而不同的须弥山,只是以不同的业力而有各自的显现。就如有些人以其罪业力所致,很微小的事物也会看成很大;或如一些饿鬼,到了非常富裕的人家,对其家中的所有财宝却一无所见。可见,上述的种种,皆是依众生的善业与恶业而形成。因此,《时轮金刚无垢光疏》中又说:“虽然种种世界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但在胜义中一切世间之量皆不存在,而佛陀是依不同众生的业力而宣说了不同的世界。”因此,小乘《俱舍论》的观点对密宗的观点并无妨害。
  
全知麦彭仁波切《时轮金刚大疏》中说:“所谓不同的世界,皆是依众生的心及不同的业力而作的宣讲。”《白莲花论》中也有这样一段,当时舍利子尊者问佛陀:“您曾说过几次发心,您曾说在大释迦牟尼佛面前发心,又说在另一位佛陀面前发心,那么应该如何理解您所谓的发心呢?”佛陀说:“我所说的发心对境有所不同,是根据众生种种根基不同而作的宣讲。”所以我们应该了知,不同的世界观,也是佛陀根据众生不同的业和根基而作的宣说。对于这个问题,在对大乘缘起性空的道理没有了解之前,理解上可能有一些困难,然而这确实是非常关键的所在。
  
总之,理解了缘起性空,则不论是佛教内部的各种观点,还是科学的说法,都是可以理解而不会有任何矛盾的。如果并不了知此理,而一定要破斥科学的说法,则是非常困难的。假如非得说地球不是圆的,而一定要按照佛教所说的须弥山那样去安立,那么请问八万由旬的须弥山又去哪里寻找,是在美国、亚洲,还是欧洲?
  
以前,在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之初,多瓦西绕降措格西,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格西,也是非常有名的佛学家和哲学家,在其传记中这样记载,有一天他说:“我今天一定要和他们辩论!让承认地球是圆形的这些人全都哑口无言,一定要和他们辩论!”更登群佩大师当时也在场,更登群佩大师说:“你去辩论也是可以的,但是你说地球不存在,他们可能不会回答你的,大家都会笑你的。”也就是说,这个地球是人们的现量所见,如果说它不存在,则如同在饿鬼面前说脓不存在,对此,饿鬼都会笑而不答的,因为他明明见到的是脓,你说不是脓如何能够令之信服呢?因此,不从性空缘起上解释,彼此的沟通是非常困难的。
  
听说许多法师和专门研究佛教的人士,因为佛教的须弥山与地球的说法不同,因而时常担心:“释迦牟尼佛会不会说了妄语?我们以后会不会失败?在这方面我们佛教徒会不会很困难呢?”不会有任何困难!只要你通达了这个缘起性空,尤其是当你了知了,佛陀是针对不同业力的众生而宣说了不同的世界,之后便不会再有任何的畏惧。因此,缘起性空的道理非常重要,基于此理,须弥山的观点即可成立。当然,须弥山的存在,并非只是在理论上可以成立,而是在某些根基的众生面前确实能够显现这样的世界,所以《俱舍论》才作了如此的宣讲。
  
然而,虽然须弥山是存在的,但并非实有,如果世界实有,即究竟上是实有的东西,那么我们只能讲一个,不能说有很多。比如,如果每一个众生所安住之处就是这个圆形的地球,那么科学家必须这样讲,佛教徒也必须这样讲。但是,因为地球的本体是空性,故于不同业力的众生面前所显现的世界也绝不相同,佛陀于不同教法下宣说了不同的世界,而不同的世界都是以众生的不同业力所招感,绝非子虚乌有。对于此理,最好的比喻,就是一碗水在六道众生面前,彼此所见均不相同。我们的喇荣佛学院也是这样,来到这里的人有两种,有些人对佛教很有信心,觉得这里真是一个极乐世界,这里的山啊水啊皆不同于别处,甚至连老山羊也写成是菩萨;但是有些人排斥佛教,一来到这里,就说学院又脏又乱、鱼龙混杂等等。二者对学院的认识不相同,同样的学院,只是因为众生的根基而显现出了不同。其实,我们这个喇荣在实相当中有没有一个好与坏呢?没有,因为在胜义中一切都是不存在的,是空性的,只不过在名言中,以众生的不同业力而有不同的显现,以其善业力所显现的则是好的地方;以其不善业力所显现的则是不好的地方。以前,梵天来到释迦牟尼佛所安住的地方,说这里都是清净的地方,但舍利子却说这里并不清净,于是二人争论不休,佛陀问:“你们在争论什么?”梵天说:“我说这里是清净的所在,而舍利子却不承认。”舍利子说:“我所见的皆不清净,而他也不承认。”佛陀说:“我的刹土本来都是清净的,如梵天所讲的一样,只不过舍利子你看不到而已。”可见,外境的好坏完全是由心而造作的,不同的心,对其面前的显现皆会执著为真实,而其余不同的安立,因为并非现量,所以很难被认同。因此,对于这个世界,成千上万的众生所见的唯是地球,因为观待这些众生的现量,地球是真实的存在,我们没有必要去破其现量,而破也是破不掉的。如果到每一位科学家面前,说其所见都不真实,说地球并不存在,而只有须弥山存在,如此的做法能否破到对方呢?显然这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因为要破也只能于胜义中遮破诸法的存在,而于名言中则无需破其现量的成立。所以,唯有按照大乘性空缘起的观点,方能真正理解佛教不同的宇宙观,如果不能通达究竟圆融的观点,只是相似地依靠小乘须弥山的说法,则因其与地球学说存在矛盾,故难以对佛教生起信心。而有的人甚至会因此而生起怀疑,并始终担心:“释迦牟尼佛对宇宙的观点是不是说错了?如果说错了,那我们佛教徒实在是不好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就是我们的老师……”不用这样担心,因为释迦牟尼佛是通达一切万法的,而且于两千多年前就对轮回也好,涅槃也好,乃至众生的所作所为,全部都讲得清清楚楚,因此,佛陀对于世界与宇宙的认识,也是根本不会有任何过失的。何以见得呢?我们就以天文的历算作个例子,比如,藏历是按《时轮金刚》的推算,有时候有两个十号,有时候一个十号也没有,以这样的推算,每次十五号月亮都是圆的,这就是以佛教理论进行推算的结果。但按农历进行推算,很有可能十六号的月亮才是圆的,或十七号才会月圆,存在有这样的过失。因此,就是因为我们懂得佛教的天文历算学,才不会有这种过失,也正是因为我们懂得缘起性空的道理,才不会陷入科学与佛教的矛盾之中。如同《时轮金刚大疏》及《时轮金刚无垢光疏》中所说:“释迦牟尼佛绝对不会说妄语,表面看似相违的教言,实际毫无相违之处。”
-------------------------------------------------------------------------------
回向文:

愿以此转载流通之功德,回向一切法界众生,同生西方极乐国土!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SH玮:
老师在晨间开示过几次“话不能说得太满,满了难以圆通”。弟子愚钝,请老师慈悲开示,“话说得太满”是说措辞太绝对、或是内容无所保留吗?在生活中,具体哪些情况是属于“话说得满”,会有什么果报,如何避免?感恩老师!

了凡本了老师:
首先,我告诉大家,古人有一句话这么说的“过头的事可以做,过头的话不能说”,它说明了一个什么意思呢?事做错了,可以重新去做过。如果一个人把话说过了,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覆水难收。那我们要明白在世间无论任何事情,给自己留余地,给别人也留余地,明知道别人的伤疤,你非要去戳,非要去揭穿,那这样的话就过了。别人本身就疼,你还在疼上撒盐,也就做过了。还有托别人办事或者是别人托你办事的时候,你总是“没问题,我一定给你做到”,是否给自己有很大的压力?就是说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予别人留余地,给自己也留余地,与人宽,与己宽,不要把所有的事情,把话说的太绝太满。

当你把话说的太绝太满的时候,你不想走的路,你会走三回。永远记住,很多的事情真的是这样。冤家狭路相逢,一定要记住,我们无论去说什么话,都要有一定的余地,不要给自己没有退路,到最后让别人说你什么呢?说话不算数,办事不力,那你为何要答应?就像我们给别人许下的承诺一样。既然许下承诺,必须是一言九鼎,不能反悔。如果你在说话的过程中,这就是把话说的太满,你没有考虑清楚,你为什么要说这个话?但凡你把这个话说出去了,说实在的话,你可一定要去兑现。你不兑现,说出去这句话,你与10个人去说,你可能会轮回十世去还这个债,与100个人去说,你可能会轮回一百世去还这个债。我们一定要相信因果,有因就有果,我们种下了善因得善果,种下了苦因就得苦果,种下恶因,你就得恶果。

我们永远要记住,说任何话千万不要说的太满,会给别人带来损失,也会给自己带来损失。我们一定要堂堂正正做人,真真实实做人,绝对不要欺哄别人,不要隐瞒别人。但凡你隐瞒了别人,欺骗了别人,其实到最后的结果是你自己承受这个果。在这个期间,我还要给大家说一个最主要的问题,人一生中第一要孝顺父母,第二要遵守时间,第三要信守承诺。你能做到这样的三点,我告诉你,许多的问题都会解决,包括你的冤亲债主也会相信你,来解冤解结。我们总是一种担心,总是一种怀疑,总是一种自以为是的状态,而且把话又说的太满。其实话说的太满,世间有一句不太好听的话叫做什么呢?给别人心里就种下了一种什么因呢?吹牛B的因。你说自己的话要入别人的耳,和和气气也是说,有的说,没有的就别吹,吹了以后就会损失自己的德,那就缺德了。

就像很多人在说话的时候不注意,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定要记住,我们第一明就是声明,何为声明呢?就是说你修的是声明,你说出去的话入别人的心,这就是声明。我们很多世人说话就是自己在说话,让别人听是入别人的耳,那么在修行的过程中,你的顿悟也好,开悟也好,就非常难,这个非常难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因为自己说话太满,把自我放在了前面。你说话永远是入别人的耳,一入别人的耳的时候,别人的心就会多想,多想以后就对你产生了排异的这种感觉。有的人说我对他很不错,现在为什么就这样对待我呢?问题不是别的,就是因为自己说话站在了自己的角度上,叫做什么呢?吹飞了天。那我们说话一定要真真实实,当然在某些方面也要学会善巧方便,为什么要说这个呢?就是说对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这是一个善巧方便的方法,但是我们不能千篇一律去用这个方法。

我刚才讲过了,我们必须做到一点,我们说出去的话入别人的心,那你的声明就已经达到了。我们就拿一个病人来说,一个会说话的医生,这个病人就好了一大半。不会说话的医生,本身是一个小病的,这人就会变成了大病。会说话的医生就说:“把医院的病历拿来一看,哦,不用担心,任何人都会生病的,你这个病也有通常的人都得了这个病,治疗治疗就好了,也别多大的担心。”这个病人一听完,高高兴兴地走了,过了几天,原有的重病就变成了轻病。但是有的人就不一样,这个医生一进来之后,“天啊,你这个病不得了了,要抓紧时间治疗,再不抓紧时间治疗,你就准备后事吧。”同样的话,同样的事,这个人被他咒死了。所以我们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善巧方便的同时,尽量的守住口,最主要的是守住心。

我们去求人办事,有的人说:“你帮忙把这个事情办了,我会感激你的。”有的人就说:“这个事情你办好了,我今生今世都忘不了你。”还有的人说:“你把这件事情办了,我祖宗十八代都感谢你。”这些话,你们听了哪一句话是属于过满的话呢?你想一想,这件事情办好了,你祖宗十八代都感谢他,是让你祖宗来感谢他吗?你能请的动你祖宗吗?说话不要说的太过,不要说的太满。还不如当时救了你这个人,你说好,我想办法救救,你当下的感恩,就是跪下了,这个都是实际的。千万不要说我祖宗十八代都感谢你,这就是骗人的鬼话。我们非要去拿那些骗人的鬼话和说话太满来掩饰自己不能、办不到的东西。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我记得我有一个朋友在我面前吹牛,我告诉你,我有的是钱,我这包里装的是上百万的钱,我说好,你借我2000块,他都拿不出来,你说他丢人不丢人啊?说话说的这么满,我再不给他面子,包给他一拉开,里边全是卫生纸。就是我们说话的时候,因为什么说的太满?就是因为我们为了吹捧自己,把话说的太满。说话一定要记住入别人的心,切莫入别人的耳。我们在说话的过程中,但凡入了别人的耳的时候,别人的心就会起了反应。

那么我们在说话的时候,我们入了别人的心的时候,他就喜欢听你说话,为什么有的人说话,人听到是非常烦、非常燥呢?这个就是在说话的过程中,说话太满,说话太自我。我告诉你,你说话自我了,以自己的角度出发了,然后你再说,别人都觉得不想听。为什么我要告诉大家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就像有的人到我跟前来了以后,“我想把某某人度了”,我的天啊,我一听,佛都不度人,你都能度,你比佛还大。我们说是救度众生,引度众生,都不敢说一句我去度哪个众生的问题,都是引度。佛不度人,人自度,这个度是自己掌握的,而不是佛给你安排的,这就是说话太满。说话太满在这上边,你都能感觉得到,何况我们凡夫俗子在每说一句话的时候,如果是站到了自我的角度上边,基本上说话都很满。就像有的人说一句话,就像做菜一样,自己没有做好,他要找一个理由,比如说广东人,他自己没做好,味道不对,我们广东人都是这样吃的。说这样一句话就是太满,为什么呢?不要去以这个方式、方法来掩盖自己的缺点的同时,就把整个的局面、整个场面用这种方式给否定了,就是打个比方。

最主要的根源就是什么呢?说话太满,最主要就是站在了自私自我的角度上去说话,容易说满话,同时说话是给别人听,为了展现自己,为了展现自我,那么这样去说话,都会说满的。另外一点就是说话一定要入别人的心,那么这样去说话,是在把声明这一关就过了,你就真正地得到了声明。因为你说话是句句入别人的心,那你这个声明就过了,如果我们说话句句话都入别人的耳,那就是说会出现很多的话语都是在吹牛。就是不吹牛,也加上了各种各样色彩的修饰词。我们一定要注意了,人在语言中,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一样的话说出去,有十种百种千种的人去听这种意思。那么我们说一句入心的话,就避免了我们说话太满,就远离了说话太满的这种因和果的产生了。

——了凡本了老师(2019.11.15)

#悟道#|舍与得
欲将取之,必先予之。
人活着,总会有数不尽的忧愁,很多事情,放弃了舍不得,坚持又太难熬,因此让自己感到无比心累。 
不曾想,很多痛苦来源于我们自身的执念,纠结于得失,盲目坚持不该坚持的。 
殊不知,这世上,注定有舍有得。
你越是什么都舍不得失去,就越是什么都得不到。 
正如《了凡四训》中有所言:实无所舍,亦无所得。
人生,要有所舍,才会有所得,不付出永远不会有收获。

01、什么是舍?
什么是舍?舍就是失去。
不要太过在意得失,对于那些该舍弃的东西就果断放手。
要知道,人生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失去与得到的过程。

什么都想要抓在手上的话,往往什么都抓不住。

很久以前,有个人独自去沙漠寻宝,可是他寻寻觅觅,把带去的水都喝完了,也没有找到宝藏。 

正当他以为自己要渴死在沙漠中的时候,佛出现了,给了他足够走出沙漠的水。 

他带着水往回走的路上,竟遇到了找寻已久的宝藏,让他喜出望外。

于是他疯狂地将宝藏里边的金银珠宝,塞满在身上所有的口袋。

他带着沉重的宝物,体力一点点在下降,只能缓慢地向前行走。 

此时他若不扔掉一些金银珠宝,按这样的速度,他的水撑不到走出沙漠。 

但是他却舍不得扔掉,心想自己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宝藏,这般舍弃岂不白费心力。 

他就这样背着这些金银珠宝,最后水没了,还是渴死在了沙漠之中。 

很多时候,越是想要的太多,结果往往失去的更多。 

越是什么都不愿意失去,到头来反而是什么都得不到。 

三毛曾经说过:
“上天不给我的,无论我十指怎样紧扣,仍然走漏。
给我的,无论过去我怎样失手,都会拥有。” 

人生在世,要懂得取舍,坚持该坚持的,舍弃该舍弃的,才能得到更多。

02、什么是得?
什么是得?得就是得到。
贾平凹曾说过:“会活的人,或者是取得成功的人,其实都懂得两个字,那就是‘舍得’。
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所谓舍得,先有舍而后有得。
想要有所得,必要先有所舍。
曾经,有一艘轮船在海上航行,不幸遇到了风浪,其中一位幸存者被冲到了一座孤岛上。

这位幸存者醒来发现自己还活着,不过被冲到这样一个漫无人烟的地方,心中不知是该庆幸,还是该沮丧。 

他急切地盼望着有人能发现他,带他离开这里,但是一连好几天都毫无音讯。 

为了能在这里活下去,他开始用树枝搭建居住的房屋。

谁料到,好不容易搭建好的房屋,在他出去寻找食物的时候,不慎失火了。

刚刚搭建好的屋子,一下子就被毁了,他的内心感到十分绝望。 

正当他还沉浸在绝望之中无法自拔的空挡,有一艘大船出现了,他终于获救了。 

他好奇地问道:“你们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 

有船员回答说:“我们看到这边冒出滚滚浓烟,想必这里会有人。” 

不禁想起那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位幸存者,虽然失去了刚搭建好的房子,但是却因此获得了被营救的机会。

不先舍,何有得?

有句话说得好:“欲将取之,必先予之。”

想要获得一些什么,就要先给出些什么。

很多时候,你以为的失去,其实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的拥有。

你且相信,失去的一切肯定都是有意义的;

你在此处失去的,一定会在另一处有所得。

03、你若舍得,方得圆满
有句话说:“凡是大善之人都能舍,凡是大智之人都敢舍。”
深以为然。 
人呐,不能太贪心,什么都想要,想要有所得,必先有所舍。
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有得有失,本是就生命的常态。

战争时期,战乱不断,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身处乱世,难免会被误伤,生病也是常有的,当时需要用药的人特别多,因此药品供不应求。 

许多药店都趁此机会,抬高药价,大赚一笔。 

唯有一家小药铺,不但没有提高药品价格,反而还自动降价卖给那些贫苦的百姓,甚至免费给他们看病。 

这件事被传颂开了,小药铺收获了众多赞不绝口的美誉,并且还为自己赢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户。 

药铺的生意越来越兴旺,规模做得越来越大,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药房。

你看,这家小药铺的做法虽然错过了暂时的利益,但是却为自己赢得了更加长久的发展。

懂得取舍,是一种彻悟人生的智慧。

不舍不得,不敢舍的话,到最后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舍得失去,才有可能收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就像是你握在手中的沙子,你越不舍得它流失,手攥得越紧,手中的沙子流失的更快;

相反地,你若是敢把拳头松开,张开手掌,沙子反而会乖乖地停留在手掌中。

人生起起伏伏,生活有得有失,正因为如此,才丰富了我们这一路的经历。

人这一生,就是在这舍得之间,得以圆满。

《卧虎藏龙》中有句话说得很好: 

“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生活中,许多人往往都只在意得到的,却从不舍得失去什么。

但其实,舍就是得,有舍便有得。 

很多时候,当我们为得到洋洋得意之时,或许转眼间就失去了; 

当我们为失去愁眉不展之时,或许下一秒,就会以另一种方式又重新得到。 

这世间熙熙攘攘,总是有得也有失;

不要因为得到就忘乎所以,也不要因为失去而愁眉不展。

往后余生,常怀一颗平常心,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从容笑对一切。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Gryphon阁睿艺术馆X IDS VancouverGryphon阁睿集团致力于发掘多元艺术形态,赞助北美最大的室内设计展#IDS Vancouver#,支持
  • #日行一善# 可以后悔,但不要反悔,在这个诚信时代,你的诚信就好像一张信用卡,透支就爆了。别人能够给予我们的只能是外界的一些帮助,最终还要靠自己站起来。
  • #许墨[超话]#「祝我生日快乐」今年的生日有小墨墨陪我一起过啦~家门口的蛋糕店正好有小蝴蝶式样的蛋糕好开心!!
  • 当年对方舟最错误的评价是被美工拯救了,实际上是当时顶尖的美工和顶尖的音乐,再加上认真做游戏的态度,这恰恰是当年一堆换皮IP手游没有的,当年研究手游股玩了一堆手游
  • 目前全省对已经查找出的密接和次密接全部实行隔离管控,截至8月8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排查出中建三局武汉沌口项目工地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2719人,已经全部实行集
  • 感恩生活,感谢有你……今天刷朋友圈看到之前一起考恩平的女生上岸了,不由得感慨去年的恩平考试三人组终于每个人都找到归宿了呀。去年的这时候我们还在恩平面试,我们本来
  • 三、打击恶意注册的举措以及《商标法》第四条适用范围 01.打击恶意注册的举措及适用困境 近年来,从立法以及司法实践方面推行了一系列的举措,并涌现出一些具有
  • 【还阴债法事——报名中……】农历七月俗称鬼月,充满许多禁忌,但民俗专家点出,gui月在道教观点里也是吉祥月,是补运、改运、补财库 的最好时机。#还阴债##中元节
  • 所以呢,因为人跟天地之间是相通的,所以治的方法,任何的医学,《黄帝内经》下定义了,你如果治疗的方法不按照天之纪,不用地的道理,地有五味,天有四季的节气,有风寒、
  • .我在看《中华民族是一个:围绕1939年这一议题的大讨论》这本书里 29 岁的费孝通在 1938 年写的反驳文时,就特别强烈地感觉到这可能是 30 岁左右的中国
  • 对标世界一流重塑发展路径,山东港口开启了从装卸港向物流港、贸易港、金融港升级的新征程:果断摒弃“吞吐量为王”的传统思路,将原先分散在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渤海
  • @摩登兄弟刘宇宁 #故乡的云-摩登兄弟刘宇宁[音乐]#✨#刘宇宁宝曼兰朵品牌挚友# ✨#刘宇宁故乡的云# ✨#摩登兄弟[超话]#[给你小心心]#刘宇宁宝曼兰朵品
  • 害,我忍了一天的眼泪就…同组的妹妹告诉我那天很多人来过。哎 有好多报告要写鸭…今天是从头到尾都没停下来的一天起床困难症重症患者,现在又添了意识到现实之后的心塞每
  • 你要‮的做‬不‮守是‬株待兔而是‮择选‬主‮出动‬击转型‮对是‬你‮团的‬队‮次一‬逆风‮盘翻‬的机会如果‮正你‬在‮找寻‬项目如果‮不你‬想再‮个一‬人单‮独
  • #蔡徐坤[超话]# 台前的样子可以有很多,喜欢他在台上的光芒万丈的模样也喜欢台下那个朴实无华的他,比起流言蜚语我更愿意听他说看他做,良好的教养,执着的追求,怀踹
  • 4、     寻找和你志同道哈的人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优必选机器人告诉我们,市场和科研是可以混搭的;华为的故事,原来不同的力量是可以糅合在一起的。
  • 第十一名:射手座射手男在爱情上有些小调皮,并不会按部就班的回家或者是陪在恋人身边,而对于连任的撒娇和纠缠,他就更是不喜欢了,倘若你想留住射手男的心,培养和他共同
  • 丽江之行•风景篇:玉龙雪山,纳西语中为“欧鲁”意为“天山”十三座雪峰连绵不绝,宛若“巨龙”腾越飞舞,故称为“玉龙”又因其岩性主要为石灰岩与玄武岩,黑白分明,所以
  • 不要轻易把梦想寄托在某个人身上,也不要太在乎身旁的耳语,因为未来是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能给自己最大的安全感。你是这世间最好的礼物。
  • 咏怀 当代/毛云清 仰看宇宙大 坐观小溪清 是人皆不易 勿为叹伶仃 (无论是谁,都有人生的至暗时刻,在拼命挣扎苦熬的背后,是不动声色的艰辛,是深夜醒来的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