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暴跌后,万亿光伏赛道,难道真的会从此崩掉吗?】昨天,光伏、风电、储能板块与个股组团式下跌,这在新能源特别是光伏大跃进的今年,印象中还是头一次。
赶碳号平日潜心于公司与行业,对二级市场虽偶有关注,却不擅长,今天却感觉有必要,从行业的底层逻辑角度说一说。

01中国光伏企业与世界,谁需要谁更多一些?市场人士把昨天的调整归咎于两则来自海外的“鬼故事”。
前晚,一则关于《通胀削减法案》的传闻疯传。根据美国最新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相关条款规定,美国政府将向购买新电动以及二手电动车的消费者,分别提供7500美元以及4000美元的税收抵免,前提是车辆最终组装必须在美国本土,或是与美国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进行,且电动车电池的原材料占比40%以上必须来自北美。
其中针对中国,即自2024年起,将全面禁用产自中国的电池组件,自2025年起,全面禁用产自中国的矿物原材料。
另外,欧盟发布一项立法提案,说禁止在欧盟市场上销售和提供用所谓“强迫劳动生产”的产品。虽然这份提案中没有具体提及任何地区或原产国,但基于某些历史性原因,市场还是对光伏产品是否会受到影响有些许担心。

传闻也好,事实也罢,“嫌犯”被锁定了,案子基本上算是破了。
在此,仅就光伏这个话题,赶碳号尝试分析一下,是中国光伏企业更需要欧美市场多一些,还是欧美更需要中国光伏企业多一些。
总结下来,有两个需要和两个矛盾。把这些看明白,也许一切就会迎刃而解。

两个需要,是全球能源格局与碳中和,这是中国光伏产业的基本盘。
第一个需要当然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能源结构转型的现实需要。
在地缘政治与冲突背景下,全球能源短缺特别是欧洲的能源危机愈演愈烈。在清洁能源方面,中国几乎是“风光”这边独好,而且,几乎是凭以一己之力,推动了全球光伏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2021年全球(不含中国)光伏新增装机175GW,同比增长20%,累计装机容量达942GW。中国新增54.9GW,同比增40%,累计309GW。
今年上半年, 中国光伏新增装机30.88GW,同比增长120%。
更重要的是,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另外一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量78.6GW,同比增长74.3%,供应了全球超过70%以上的装机。一家光伏企业负责人向赶碳号介绍,实际情况也许比70%还要高。
当然,从隆基、天合、晶科、晶澳等几大组件企业的半年报数据也能看出,这些企业的海外营收占比大都过半。

第二个需要,是全球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现实需要。今年的极端气候愈发突显启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减少碳排放,延缓地球进入不可逆的“低烧区”,关系到全体人类的共同命运。这一点已是老生长谈,毋庸赘述。

另外,还有外部和内部两个矛盾,即逆全球化浪潮与中国企业出口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与高耗能高补贴之间的矛盾。
一个是逆全球化浪潮与中国光伏企业全球化之间的矛盾。说白了,欧美国家找各种理由,对来自中国的物美价廉的光伏产品横加阻拦,设置贸易壁垒。这也是近期以来光伏企业股价调整的重要原因。

另外一个矛盾是,中国过去以来对光伏产业从生产端到销售端的补贴政策逐步减少甚至取消,与近两年来中国光伏全行业高速扩产之间的矛盾。

从本月开始,云南、内蒙将取消对高耗能产业的优惠电价,这意味着光伏制造业上游的多晶硅料、拉棒切片等生产环节成本将大幅抬升,对于硅片企业影响较大。业内人士普遍预期,四川等地取消优惠电价应该是大概率的事。也就是说,中国利用中西部便宜的火电、水电等扶持光伏制造业的模式,或许很快成为历史。这意味着,在全球能源价格极度不均衡的背景下,中国不会再用便宜的能源,特别是消耗大量化石能源,为全世界能源结构的转型、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来买单。

一方面,虽然欧美在“身体上”很需要,光伏装机量猛增,户用光伏更是猛增,偏偏还要设置种种障碍,一副不乐意买的样子,好像吃了多大的亏。另一方面,中国想的可能是,我还不想让你们再继续占我们的便宜呢。

内压外顶之下,高速扩产后的中国光伏企业,未来处境看上去貌似不容乐观。
一位行业专家告诉赶碳号,中国光伏企业几乎创造了全球90%的产能,但中国光伏装机市场全球占比最多不过40%。也就是说,假设失去海外市场,中国光伏产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但是,这种假设成立吗?
这取决于,欧美市场需要中国产品多一些,还是中国光伏企业需要海外市场多一些。
分清主流与支流,才知道中国光伏企业,究竟是刚刚开始,还是已经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关口。
02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
1979年5月16日,《人民日报》
改革开放之初,当时还只是《辽宁日报》的一名普通记者的范敬宜,因一篇言论而闻名于世,就是《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赶碳号在此引用,既是表达对新闻前辈以及实事求是时代精神的致敬,同样也是对中国光伏企业、光伏人未来的祝福。

首先看两个“需要”的底层逻辑,是否可以动摇。
缓解全球能源危机,实现碳中和,需要不需要光伏?需要不需要中国的光伏产品?
世界需要光伏发电,这几乎是肯定的。

那么,如果不进口中国的光伏产品,如果欧美自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需要多长时间呢?
就这个问题,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赶碳号,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五年?居然要这么久?从这一轮光伏周期看,哪怕以中国制造的效率、中国基建狂魔的速度,也差不多花了四五年时间。
在全球能源危机背景下,欧美国家会花五年时间,重新建立一个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吗?而且,这可能还是在没有中国企业参与的前提下,这是在假设现有光伏技术不发展、不迭代的前提下。

再看两个“矛盾”的症结,是否能够化解。
那么,退而求其次,欧美诸国,是否可以把高耗能、高污染的硅料、切片、玻璃等光伏制造业中上游放在中国,把组件、电站放在东南亚或者欧美呢?
首先看东南亚。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光伏企业纷纷在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建厂,试图规避欧美对中国光伏企业出口的限制。与此同时,欧美国家对于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比如,对于中国企业在越南生产并出口的光伏组件,需要企业提供包括硅料等在内的全产业链溯源的相关证明材料。

再分析中国企业到欧美当地建设工厂的可能性。
目前,德国基准电价已经达到805欧元,是去年同期的10倍。德国人一度电,要花5.53元,差不多是中国电价的6-10倍。
如果中国企业到欧洲、美国,帮助当地建设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如果这样才能够规避种种不合理的限制的话,其它不说,当地紧张的能源供给现状和高企的电价,就不现实。

再比如,退而求其次,如果中国企业到欧美只设立没什么耗能和污染的光伏组件企业呢?假设,只从中国进口硅片?
赶碳号认为,站在中国目前正在取消优惠电价的政策背景上看,我们未来会做这种傻事么?一方面,别人在用芯片卡我们的脖子,一方面,我们消耗资源、牺牲环境,帮助别人发展可再生能源?
笔者甚至有理由相信,未来中国对于粗加工、高耗能产品的出口,限制措施只会越来越严格,体现为对硅片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也未可知。

03相信市场的力量市场的力量是无穷的。
当碰到新问题、找不到答案时,我们不妨去问问市场先生,也许会豁然开朗。
中国光伏企业主导甚至引领全球光伏行业的发展,是发生在中国光伏企业把光伏发电的成本降到接近火电成本之时。
取消对光伏产业的扶持和补贴,也同样是建立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这正是高质量发展应有之义。
光伏产业的过去,就像现在各国政府对于氢能的补贴一样。如果有一天绿氢真正实现了产业化,大规模商业应用,应该就是各国扶持与补贴政策取消之时。这是从行业、产业发展角度来分析。

站在全球竞争格局来看,中国光伏产品之于中国的意义,甚至不能只算用中国化学工业品的出口拉动经济、解决就业与税收的小账,还要算中国助力全球实现碳中和的战略意义上的大账。
如果把光伏看作中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的话,它的作用甚至不止于产业创造的直接经济价值本身。
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与金融安全是国家战略。我们要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要掌握这一轮全球能源革命的主动权,谁说中国的光伏企业、光伏人,贡献不大?

面对来自海外的一些市场不公和现实困难,有些武侠情节的赶碳号,以此与诸君共勉: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股中气足。”
END

【外地人在苏州六区购首套房不再需要出示社保或个税证明】
9月1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苏州市住建局、苏州当地中介与部分售楼处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苏州六区(苏州市区包括相城区、姑苏区、吴中区、吴江区、工业园区、高新区六区)对外地人购买首套房政策进行了优化,不再需要出示社保证明或个税证明。相关人员强调,此举并非取消限购,而是仅针对外地人购买首套房取消相关约束条件。

有业内人士评价称,苏州此次政策调整,可以看作是全国楼市新一轮政策优化的一个信号。

9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专题会议提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因城施策运用政策工具箱中多项工具。

苏州全域调整限购

苏州市住建局相关人士透露,苏州各区关于购房政策推出了一批新的举措,“每个区不太一样,具体要看各区如何规定”。随后记者从苏州高新区房产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外地人只限购一套房,购买时不用提供社保证明或个税证明,其强调此次政策调整并非全面取消限购。

具体而言,外地人在吴中区、吴江区、姑苏区、相城区、高新区、工业园区购买首套房无需开具社保证明或个人所得税证明,但只限购一套,同时相城区取消了自2018年开始实施的需要600积分才能购房的规定。

“昨天不确定工业园区和高新区是否放开首套房限购,今天苏州六区全部放开了。”9月14日,一名苏州当地房产中介人士表示。

近期,全国各地,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三四线城市,都对楼市政策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只不过延续前一轮的政策释放,多数城市以公积金调整、购房补贴为主。

相比之下,苏州全域优化外地人首套房限购,政策调整尺度相对较大。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指出,苏州楼市调控早于全国其他城市,调控周期比较长,此次政策优化的步伐也快一点。

各地持续优化政策

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自9月5日以来,全国已有包括重庆、丽水、杭州建德、杭州淳安等23城分类调整住房政策,内容涉及限贷、放松公积金、购房补贴。

而在需求端主要涉及松绑限贷、放宽公积金贷款、出台购房补贴等:如山东聊城、绍兴越城等地松绑限贷,聊城明确首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0%;石家庄、福州等14城放松公积金贷款,例如石家庄,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在桥西等区最低首付比例为30%,其他区域为20%,并扩大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提取范围;周口、宜宾等13城发布购房补贴,例如周口,限时段实行购房契税补贴,住宅面积在144平方米以下的,按实际纳税额的50%补贴,住宅面积在144平方米以上的,按实际纳税额的30%补贴。

近期,各地调整楼市政策的动作频频,比如2022年以来,合肥、昆明、玉林、珠海等地发布稳楼市政策,以发放购房补贴、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为主。

近期,江苏泰州、湖南浏阳也跟进了相关政策。广东省汕尾市在9月10日-10月31日期间举办购房节,在此期间,消费者在汕尾市行政区域内购买一手商品房,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推行“一人购房全家帮”公积金新政,以及受理异地购房公积金贷款等。

9月10日,杭州临安区出台“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意见”,支持刚需及改善型住房需求,2022年9月15日至2023年3月14日(以网签时间为准),在临安范围内购置总价不超过300万元的新建商品住房给予房屋总价1.5%补贴。购房人不动产登记后进行补贴。

浙江兰溪今年9月10日至12月31日将实施购房补助政策。对于教育、卫健系统在职在编人员购房,将给予专项奖励,购买首套房、二套房分别奖励900元/平方米(最高奖励9万元)、500元/平方米(最高奖励5万元),夫妻双方均符合条件的按一方享受,奖励不超过房价总额的15%。

也有地区则鼓励房企自行制定让利政策,比如浏阳市。

随着楼市去化压力逐步显现,各方对于楼市政策的调整弹性也越来越大。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预期“因城施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发力将显效,市场企稳可期。基本面支持强的热点城市楼市有望率先企稳,带动重点区域三四线城市楼市完成筑底。

市场成交仍在寻底

这一轮楼市政策释放的背后,是各地成交全线回落。刚刚过去的9月5日-9月11日这一周,克而瑞研究中心监测的重点城市平均去化率降至44%。9月以来房地产市场恢复缓慢,中秋假期楼市成交仍较为低迷。

中指院数据显示,2022年中秋假期期间(9月10日-9月12日),重点监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较去年中秋假期(9月19日-9月21日)下降31.6%,长沙、西宁、南京等地降幅均在70%以上。不过,部分城市受政策环境优化、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等因素带动,市场活跃度略有好转,购房者信心修复尚需时间。

与此同时,一线城市的房价已出现回稳趋势。据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中秋假期(9.10-9.12)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5.9万平方米,比去年中秋假期增加3.5%,延续近期新房市场活跃势头。不过这与刚需、首改产品成交力度加大,以及新房周度成交均价出现合理回归有关。

中央层面稳楼市基调不变。近期国常会部署接续政策还提到,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等。

9月7日召开的国常会指出,依法盘活地方2019年以来结存的5000多亿元专项债限额,70%各地留用,30%中央财政统筹分配并向成熟项目多的地区倾斜。9月11日,央行表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妥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

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各地在优化政策时也侧重于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据中指院统计,截至9月13日,今年已有超250个省市优化调整政策超700次。其中4-6月政策密集出台,8月稳楼市积极信号持续释放,五年期以上LPR迎来今年第三次下调。

楼市政策正进入新一轮释放期,或进一步促进与加强楼市平稳发展,对于房企而言,楼市回暖可期,或对企业流动性有一定纾困作用。( 21世纪经济报道)

【外地人在苏州六区购首套房不再需要出示社保或个税证明】
9月1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苏州市住建局、苏州当地中介与部分售楼处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苏州六区(苏州市区包括相城区、姑苏区、吴中区、吴江区、工业园区、高新区六区)对外地人购买首套房政策进行了优化,不再需要出示社保证明或个税证明。相关人员强调,此举并非取消限购,而是仅针对外地人购买首套房取消相关约束条件。

有业内人士评价称,苏州此次政策调整,可以看作是全国楼市新一轮政策优化的一个信号。

9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专题会议提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因城施策运用政策工具箱中多项工具。

苏州全域调整限购

苏州市住建局相关人士透露,苏州各区关于购房政策推出了一批新的举措,“每个区不太一样,具体要看各区如何规定”。随后记者从苏州高新区房产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外地人只限购一套房,购买时不用提供社保证明或个税证明,其强调此次政策调整并非全面取消限购。

具体而言,外地人在吴中区、吴江区、姑苏区、相城区、高新区、工业园区购买首套房无需开具社保证明或个人所得税证明,但只限购一套,同时相城区取消了自2018年开始实施的需要600积分才能购房的规定。

“昨天不确定工业园区和高新区是否放开首套房限购,今天苏州六区全部放开了。”9月14日,一名苏州当地房产中介人士表示。

近期,全国各地,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三四线城市,都对楼市政策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只不过延续前一轮的政策释放,多数城市以公积金调整、购房补贴为主。

相比之下,苏州全域优化外地人首套房限购,政策调整尺度相对较大。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指出,苏州楼市调控早于全国其他城市,调控周期比较长,此次政策优化的步伐也快一点。

各地持续优化政策

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自9月5日以来,全国已有包括重庆、丽水、杭州建德、杭州淳安等23城分类调整住房政策,内容涉及限贷、放松公积金、购房补贴。

而在需求端主要涉及松绑限贷、放宽公积金贷款、出台购房补贴等:如山东聊城、绍兴越城等地松绑限贷,聊城明确首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0%;石家庄、福州等14城放松公积金贷款,例如石家庄,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在桥西等区最低首付比例为30%,其他区域为20%,并扩大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提取范围;周口、宜宾等13城发布购房补贴,例如周口,限时段实行购房契税补贴,住宅面积在144平方米以下的,按实际纳税额的50%补贴,住宅面积在144平方米以上的,按实际纳税额的30%补贴。

近期,各地调整楼市政策的动作频频,比如2022年以来,合肥、昆明、玉林、珠海等地发布稳楼市政策,以发放购房补贴、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为主。

近期,江苏泰州、湖南浏阳也跟进了相关政策。广东省汕尾市在9月10日-10月31日期间举办购房节,在此期间,消费者在汕尾市行政区域内购买一手商品房,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推行“一人购房全家帮”公积金新政,以及受理异地购房公积金贷款等。

9月10日,杭州临安区出台“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意见”,支持刚需及改善型住房需求,2022年9月15日至2023年3月14日(以网签时间为准),在临安范围内购置总价不超过300万元的新建商品住房给予房屋总价1.5%补贴。购房人不动产登记后进行补贴。

浙江兰溪今年9月10日至12月31日将实施购房补助政策。对于教育、卫健系统在职在编人员购房,将给予专项奖励,购买首套房、二套房分别奖励900元/平方米(最高奖励9万元)、500元/平方米(最高奖励5万元),夫妻双方均符合条件的按一方享受,奖励不超过房价总额的15%。

也有地区则鼓励房企自行制定让利政策,比如浏阳市。

随着楼市去化压力逐步显现,各方对于楼市政策的调整弹性也越来越大。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预期“因城施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发力将显效,市场企稳可期。基本面支持强的热点城市楼市有望率先企稳,带动重点区域三四线城市楼市完成筑底。

市场成交仍在寻底

这一轮楼市政策释放的背后,是各地成交全线回落。刚刚过去的9月5日-9月11日这一周,克而瑞研究中心监测的重点城市平均去化率降至44%。9月以来房地产市场恢复缓慢,中秋假期楼市成交仍较为低迷。

中指院数据显示,2022年中秋假期期间(9月10日-9月12日),重点监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较去年中秋假期(9月19日-9月21日)下降31.6%,长沙、西宁、南京等地降幅均在70%以上。不过,部分城市受政策环境优化、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等因素带动,市场活跃度略有好转,购房者信心修复尚需时间。

与此同时,一线城市的房价已出现回稳趋势。据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中秋假期(9.10-9.12)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5.9万平方米,比去年中秋假期增加3.5%,延续近期新房市场活跃势头。不过这与刚需、首改产品成交力度加大,以及新房周度成交均价出现合理回归有关。

中央层面稳楼市基调不变。近期国常会部署接续政策还提到,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等。

9月7日召开的国常会指出,依法盘活地方2019年以来结存的5000多亿元专项债限额,70%各地留用,30%中央财政统筹分配并向成熟项目多的地区倾斜。9月11日,央行表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妥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

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各地在优化政策时也侧重于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据中指院统计,截至9月13日,今年已有超250个省市优化调整政策超700次。其中4-6月政策密集出台,8月稳楼市积极信号持续释放,五年期以上LPR迎来今年第三次下调。

楼市政策正进入新一轮释放期,或进一步促进与加强楼市平稳发展,对于房企而言,楼市回暖可期,或对企业流动性有一定纾困作用。( 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个自称是我女儿的十岁姑娘,写下了对我的思念——【我叫周琪琪,今天是我十岁的生日,但却只有我一个人过。一个自称是我女儿的十岁姑娘,写下了对我的思念——【我叫周琪
  • 在教育教学中,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让“五育”的思想落地生根;在社会服务中,“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将“五育”的基因融入血脉中;在竞赛活动中,迸发无限生机,让“五育”
  • 可可托海到北屯走的216国道,不停的看到骆驼、牛、羊、马群,路上也是时不时要给它们让让,头顶上一直盘旋着老鹰,还看到了土拨鼠晚上8点半到达北屯,酒店附近一家做鱼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护肤理念和偏好,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第五人格共号[超话]#乀找个短共大概能到9月吧 高考结束会补囚徒的联动丿考虑长共,O渠的,本机押金
  • 另外,写瘪萎瘪《sa/hi捡到了一只猫》的老师你在哪儿,我好想你没有你我怎么活啊,三个月了“当下就是最好的状态” 我总是这样告诉别人 但发现自己有时候真的很难不
  • 想看看那样的世界是怎样的 最后那个泰妹我也喜欢[哇][哇][哇]喜欢小红书上那个p什么的博主 太幸福了 可能是因为我周围关系特别好的朋友的单身率达到了80%
  • 慈善是有同情心的人们之间的互助行为,慈善是高尚人格的真实标记,滴水穿坚石,爱心美天下,礼发于诚,声发于心,行出于义。善是一种自然的流露,没有一点造作,没有一点企
  • 缺少一种意义,这也就是很多人能在菜市场找到烟火气甚至人生意义的原因吧。“不管好坏,你生活的社会就是这个样子,你要是有心好好生活下去,就得在这个社会现实里建设你自
  • 在他们参加的十几站比赛里,他们拿过冠军,少有一轮游,但就像他们所说的:“好像永远有一个人在腰伤,就感觉打十站,各伤五站的感觉。作为距世界冠军一步之遥的人,作为四
  • #烈焰# #任嘉伦回应烈焰造型台词争议##Jennie合作曲公开#真的很用心做音乐的小妮[泪]“有那么大流量完全可以发商业曲躺平,但是能携手小众音乐家做出这么完
  • 出国旅游   旅行的意义    旅... 戳我看视频>> (更多 @Andie的旅行日记 的视频都在小红书 立刻下载 APP:)A great wa
  • ​在你追逐梦想的路上,我愿化作那最坚定的风,为你吹散所有阻碍相遇是春风十里,原来是你,爱你是山长水阔,最后是你春风十里,不及相遇有你;晴空万里,不及心中有此刻
  • 郑 州航空港育人高级中学[地址]#【佳学基因检测】睾丸发育不全基因检测免费基因检测项目立即咨询: [鲜花][good]睾丸发育不全病例介绍睾丸发育不全基因检测报
  • !!
  • 对于退休职工李师傅来说,新投入使用的高陵区中医医院就在家门口,医院不仅环境优美,还引进了3.0T超导核磁共振、640层超高端CT等先进医疗设备,特别是和省医院等
  • 原来,无论我多么坚强,都逃不过内心的不甘和心酸……我从来没有被谁好好爱过,所以只要有人对我稍微好一点,我就会以为自己遇到了对的人。有些人,到最后‮择选‬了离婚,
  • 第二天,智登回山,又看见金色宝殿,和同行的人说:“这次我登上金殿,就不再回来了。’刚才要授戒,因为太喧闹没有授戒成功,现在从头开始。
  • 自己拍照在哪儿都是花开的时候你就来看我那副德性。偏偏回外婆家的路变得那么长,长到让我总是有不得已的借口回避,其实我的自制力到哪儿都是如此,明明只是一闭一睁的时间
  • 看了影版包法利夫人感受: 1.着重拍舞会,摇晃的舞裙给人心驰神往、自我陶醉的感觉。我当时就想:我难道面对巨大诱惑不会偷情吗?所以要多学多看,提高自己的道德底线。
  • 时候会告诉自己,简单的喜欢最长远;平凡中的陪伴最心安;懂好朋友的人最温暖。超静音大风力夹式小风扇 [挤眼] 心的聆听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