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堂讲话(第一天)
初勿贪多但求相续:每日念佛要有一定的数目,倘若没有一定的数目,只是随便念念,日子久了就会忘记的。在家居士们,既要办家里的事,又要办社会上的事,实在忙的很!然而正因为太忙,才需要定下一定的课程,方不致于因为事忙而把念佛忘记了。那么,究竟一天应当念多少佛号呢?这要依著各人的因缘,自己斟酌参订;他人无法代为规定的。每日念数千声,数万声都好。但每日至少须念“十念”。“十念法”出在《观无量寿经》;是“下品下生”的功课。所以每天至少须念“十念”佛。否则,不但不能“入品”,恐怕也就不能往生了!“十念”的念法,是这样的:每日清早,漱洗以后,面对西方,合掌端立,心存观想,口念南无阿弥陀佛,尽一口气为一念,即以合掌之十指,默记十口气之数,念完十口气的佛号,再念一遍“回向偈”,即算功课完成。回向偈有多种,以四句的为简单明了;偈曰:“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广度一切诸含识”。至于念佛的声音:或高声念,或低声念,或者默念,亦要看家庭的环境而定,不可拘泥。
一、念佛须知了生死。
今天得和诸上善人聚会一处,诚属殊胜因缘。‘打七’乃是常事;衲僧来此参加佛七,承诸位檀越真诚的发心。利益一方有情众生。真是功德无量!衲僧能够和诸上善人在这打七用功,感觉非常荣幸!
打佛七,只须一心念佛,不须讲话,所谓‘行起解绝’。若是在念佛堂中讲话,那是‘打闲岔’。既是打闲岔,为什么还要讲话呢?因为我们众生和诸佛不同,‘众生以差别为性’,其根机不是一样的。在座诸位出家师父,及各位老居士,不但自己会用功,而且能够领导别人用功,自然不须要讲话。但有一般人,须要听讲以后,才能提起精神,精进办道,那就必须讲讲说说,以作助道之缘了。尤其是道场中,有初发心的人,他们对于打七的意义,尚不甚明白,是则更须要讲话了。
打七的目的在甚么地方?在‘了生死’!若对此目的不明,则念佛就没有甚么意思了。普通人到寺里来念佛,为的是向佛祷告,希望能够消灾免难。求消灾免难固然是好,但这不是佛的本意。还有一种人,因为现生常常遇到不如意的事;到这里念佛,求佛保佑,希望来世能够事事如意。求来世如意固然也好,但仍非佛的本意。另有一种人,觉得人生没有意思,即使大富大贵也没有多大快乐;希望以念佛的功德,能够升天。来生得能升天,这固然也是好,但亦非佛的本意。
佛的本意在那里?在令众生‘了生死’!为什么要了生死?因为生死轮回是大苦!
今天所讲的话,可分成三段:
第一、学佛应先知苦:倘若不知苦,则学佛亦学不好。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修行成佛,说法度生,首先度五个人,即是憍陈如等五比丘。所说之法,就是‘四谛法’。四谛法之第一就是‘苦谛’,可见‘知苦’是何等重要了!‘谛’就是真实之理,一切众生,皆在受苦,这是真实不虚的。但众生迷而不觉,总以为有快乐可得。不知不但地上的众生是苦,天上的众生亦还是苦,所以谓之‘苦谛’。苦必有因,‘集’就是因。‘集’是聚集起来的意思,前生所造的种种业,聚集起来,招感今生的苦果,今生的苦果,决定是前生的‘集因’招感来的,所以谓之‘集谛’。佛说我自己没有苦,我的苦已‘灭’了。‘灭’就是寂灭,也就是涅槃,涅槃就是佛果。证得寂灭的佛果,真实灭除一切苦恼,所以谓之‘灭谛’。佛果由何而来?由‘道谛’而来。若能修‘道’,一定证‘灭’,所以谓之‘道谛’。现在明白了佛说的四谛法。我们要‘证灭’,就必须‘修道’。修道为的‘断集’,断集必先‘知苦’。所以第一段先讲‘学佛应先知苦’。
第二、次观人生之苦:人生有八种苦,第一是‘生苦’:人生出胎,‘呱呱堕地’,即是证明‘生苦’。设若生而不苦,小孩子落地,应当不呱呱的哭了。第二是‘老苦’:老苦的证明很多,在这念佛堂里面,多半是老年人,老年人的‘六根’都‘暗钝’了。例如:念弥陀经,老年人大都不能背诵,记忆力很差,赶不上青年人,这是‘意根暗钝’了。又如我们要学‘炉香赞’,为甚么总唱不好,不如青年人学得快呢?因为是‘舌根暗钝’了。我们‘绕佛’时,感觉脚酸,‘打坐’时,两脚都盘不起来,勉强盘起来,疼的要命,这是‘身根暗钝’了。总之,老年人的鼻根眼根耳根,都不如青年人,这就是‘老苦’。第三是‘病苦’:在现时代,医药的价钱很贵,生病本来是苦,而因医药价贵,负担不起医药费,真是苦上加苦!我们若能留心观察,就知道有了病是多么痛苦了。第四是‘死苦’:一听到‘死’,谁都不高兴,为什么不愿意听这个字呢?因为‘死苦’太苦了啊!
前面所讲的生老病死苦,无论富贵贫贱都免不了。还有四种苦,有的人受的多,有的人受的少。第五‘爱别离苦’:有了六亲眷属,就有恩有爱,倘若最爱的人别离了,这是多么痛苦的事啊!大多数家眷都不能团圆,有的家眷已经死了,那是‘死别’!有的家眷留在大陆不能见面,那是‘生离’!不但有此爱别离苦,就是天涯海角亦有此苦;你想,有的是丈夫死了,有的是太太死了,有的是父母别世了,有的是儿女夭亡了,这种爱别离苦,谁能免得了呢?第六‘怨憎会苦’:你的怨家对头讨厌憎恨的人,偏偏要聚会在一处,想离都离不开;你在北,他在北与你相会;你到南,他到南与你相会。这种怨憎会苦,才令人难得忍受呢!第七‘求不得苦’:我们所求的事情很多,大都不得满愿,这就是求不得苦。例如:我们的念佛会,为甚么白天人少,晚上人多呢?因为居土们白天都要去做事,想来念佛不得来,只得晚上稍有空闲,方能参加,欲求在这佛七之内,好好地用七天功而不可得,亦是一种求不得苦。第八‘五阴炽盛苦’:‘五阴’是色、受、想、行、识。‘色阴’是身,‘受想行识’四阴是心,简单讲一句,这是身心之苦。我对于此苦,另有一种很浅显的解释,叫做‘健康苦’。世上的人,大多不知道有苦,若对他说‘生苦’,他说生时我不知道。若对他说‘老苦’,他说我现在还没老。若对他说‘病苦’,他说我从来没有害过病。若对他说‘死苦’,他说死还未到。若对他说‘爱别离苦’,他说我的家眷团聚没有别离。若对他说‘怨憎会苦’,他说我没有怨恨憎恶的人。若对他说‘求不得苦’,他说我凡事都很如意。如此说来,这种人就没有苦了吗?有的,有的是‘五阴炽盛苦’。我们试看,现在社会上的凶杀案、抢盗案、奸淫案,真是太多了!为什么有这种案件发生呢?因为有一般人的身心太健康了。他们受了心理上的支配,生理上的冲动,坐卧不安,无事生非,所以才造出许多杀盗淫的罪业来。他们的身心不能安宁,好像给火烧著似的,故曰:‘五阴炽盛苦’。连前面所讲的七种苦,合起来叫做人生八苦。这八种苦,只是苦的大纲,每种苦中,都含有无量无边的苦。我们学佛的人,须观察自己,观察他人,是不是有上面所讲的八种痛苦?如能观察到人生确实是‘苦’,那就与佛道相近了。
第三、再观轮回之苦:我们既观察了知人生之苦,那就应当进一步观察轮回之苦。因为人生只不过数十年的光阴,虽然受苦,而为时甚暂;假若像世人所说的‘人死如灯灭’,并没有什么来生来世,那这苦不算大苦。如世尊所说轮回之苦,方是大苦哩!三界以内,有三善道,有三恶道。今生若造恶业,来生就堕三恶道。今生若造善业,来生就转三善遗。头出头没,永不停止,这就是所谓‘六道轮回’。
有智慧的人就要观察:人生之苦,乃是短暂的小苦,而这死此生彼,生生死死,永无了时的轮回之苦,真是大苦!欲脱此苦,须‘了生死’。能发起‘了生死’的心,是则可谓入于佛道了。
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可‘了生死’。其中有‘念佛法门’为最容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即可超出六道轮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了生死之苦,常得究竟之乐。若能真发‘了生死’的心而念佛,方与佛之本意相应。
本来念佛用功时,不须要讲话;因有初发心的人,故不得不讲,然而讲话总是‘打闲岔’,大家还是好好念佛吧!

听了GQ Chat关于春天的一期,太治愈了
靳锦:“苏翊明是【我接受了很多很多爱】,余秀华是【我给予了很多很多爱】,对此我毫无羞愧”,我希望我也能做到这点,但我觉得我此生太难了。
阿康:我无法成为苏翊明了,但我可能会成为余秀华。

之前我说所有人都是痛苦的,可发现又不是,还是会存在我想像之外的人,完全不同于我的生命体验,在苏翊明或者谷爱凌身上,真的可以看到那种松弛,快乐且自由,阿康说,我写这篇稿子不是为了让大家看到苏翊明是如何成功的,而是看到一种状态,这个世界上有人是这样生活的。

愿其有尔道之,许诺人不为。上者痛之,皆亦为流之。愿此有生之道,皆亦善为之焉。所谓焉知后福岂为乐哉之也。今生亦勿忘此哉者,亦得亦求之而后生所为福也。今生论矣哉之其谓然也,皆可知何以为道也。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可为路而偏矣不可行善亦为知。道即有道之,乐即有为之。君生此亦道之也,所谓何求甚哉,何求甚福。忘而此生有为道之,忘而后生亦为求知。君生所未生,生之君亦老之。人岂可为而然效矣,焉知同乐之道,同享之道,此生亦为贯也。在其伦理之大道中也,勿而妄之论也。曰其善先为也,可仿而后之哉也。善而复始,伺为元始天尊者善亦知之也。无为上天论之地也,何所为求之者得也。今亦此事而为后知者也,也其论哉,可有苟同而后纳之。善而者谓谓也之然矣,何所谓求而方始而圆之亦也者得为何?生而论生之者,无所谓善亦而求知也。论此有生之然而道也,非之论哉,无为其善。所谓何所求,亦所求,所求方可而事成也,皆在其意为以然也知。然其破其一生所为之道也,世下之人几人何许然也,也而知谓者得也,也然知而谓求知,论其道之天哉亦也。人奔其一生,方而求知何,方而求知许,方而求知谓,方而求知善,方而求知善,方而求知道。以上而以然为之,破其一生求谓知。所者得求方可然几人亦明了知者也。然所言所论,世人方可几人而知明了也,然之者谓,何其求所善之道也。此谓今生之道,此为办事之其,然欲也意也求也善也明也了也,者得谓何,何亦求知。求者所为何,求者所为道,妄而复始也。论其心智,终为成熟之,论其毅力,方可见罢也,者有所何而亦明其意,方为善可而不为知。众人皆向善之,亦为者得所求何其善也。望其论生而之道,众所皆知,天下之大,方可无奇不有。所谓见者知意者知,方亦而求知。论所何之谓,论所何之亦也,所谓何所求何,何所求谓。些许人也方终其一生论以而求知,一生将尽,亦不知何所求何所为何所欲。待人之将死一刻,方后悔而晚矣。既如此之,未可不从一而终,从一向善,从一向之道为而监备也。何不从头至,无所谓对天对地对世间万物,皆有本心如婴儿至论般,怎方可世人皆由时世间万物操控迷失本心而论知所为何所之亦?从一向而复始知,何所人知,此天为亦之道也而求其天成,亦所善为何也。世人皆可论本心知,方之人生老病死即有命数而定言之,方知人七情六欲而定理之。愿其一切众安好,世人皆向善而论之,勿其求而本分也,愿其众世间万物,伦理常态皆为正而道之亦寻也。今生所论此道之,皆为意文而见其求论知。众所改编,可求求谓者,可其意论者,可其笑纳者。安好之者也,论其善而复始哉,何所谓何。其为一生不可纠结于事态也,可知求所为何。然世人应胸怀大志,不亦求所谓众生以报家国安天下,但亦求众生者心怀小家意之。小家尚可而知,家国何以不报天下。今日方可所谓求,亦者得也。然刚不以其断,谁人知所为何善求亦也。论其今生然亦而为知,无碍方可求其论之道也。然上空下色,皆可明世间常态万物皆于一念之间,将可心无旁骛之者也,不可掺于过多杂念,论其本心也即未可。善亦求知,求知不得,焉知非福也。也所然未生,君却转眼即老之矣。无可所谓何求知,愿其一生终意也。何所谓求知者善亦而不为也,何所求善哉,论其道也无可为何。然既许也知为何所许也,可知方知亦为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何所谓亦善了之,方世人何所许也,也知未可,不可而方知善也,论其有为之道,论其有意之生,论其有为之过,论其有意之嫌,论其有意之谓,论其有意之何。然终生所为何之亦可,然终生所为何之然矣,勿笑纳求之,不得善而行始哉。终日一日行之善始也,也知为何,何而求知不得。然可谓意而求知而寓意难平,且可者得谓亦然也。何所谓今生所谓之福,亦有意云也。也之尚可,岂可知善意而为也。无可为求,无可为知亦也。无碍方可求善之者也。

此文摘自云馨大士文第三章起始卷之文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美国最新研究:抑制炎症信号显著减少糖尿病的短期和长期并发症】#无限养生趴##健康过冬指南#最新的研究认为,1型、2型糖尿病不仅仅与代谢紊乱有关,也是一种慢性炎
  • 人到中年,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把注意力放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难免忽略了关注自己。不纠缠琐碎,把精力和时间放在自身的成长上,增强抵御风霜的人生铠甲,才是最大的
  • 雪中han刀行 昨天朋友看我瞄了两眼椋王府的景就是睽王府翻看到当时存的图 一代风云人物李舒白的起居历历在目 最后两张是睽王的案头 日理万机繁琐要务鞠躬尽瘁终
  • 你要做的是戏里的演员(哪怕是独角戏)把故事完整演绎完,让观众来到你的场子,坐下来安静地看戏就好。【一点看法】像抖音、快手这种短视频平台,并不适合直接向观众卖货,
  • 在恋恋不舍的眼眸中,岁月,冲淡了多少年华的记忆?随着时光的流逝,仿佛眨眼之间,皱纹已悄悄地爬上了额头,青春也成为了遥远的记忆。
  • 养好脾胃第15天(2021年12月10日)工作日‍昨晚:12:00(压力一上来就很迟睡了)天气:☀️起床:7:25早饭:叉烧包两个➕鸡蛋➕两个馒头午饭:12:0
  • 考完第一堂,一出考场端着一碗饭,就蹲在那里哇哇大哭…一路上听着边上的人在说:下午还来考什么,不来了,冷死人了…我也任性,下午也不想考了,可是最终还是告诉我自己,
  • #虚空济[超话]# 2021.9.29日人生活在娑婆世间,都渴望身心的安逸自在。因为,真正的安顿,是内心的安顿,心若没有了归宿,到哪里都是流浪。
  • 在布满“空气维生素”——氧负离子的环境里进行登山运动,可以有效排出有害自由基,从而延缓衰老。在人体的循环系统中,心脏就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这颗发动机不强大,人就
  • #王源[超话]##王源新剧灿烂官宣##得力品牌代言人王源# 一望无际伴着漆黑的远方有你陪我我可以勇往直前即使伤痕累累也会护你到底@TFBOYS-王源 里有你
  •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辛苦了!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网络让你我相遇!说不清为什么,可我对你的思念一天比一天多,甚至在梦里有你的微笑。亲爱的,谢谢你对我的包容和宠爱,跟
  • 5.Costa咖啡:对于青岛市场还会持续关注新的开店机会Costa咖啡方面接受采访时表示,关闭青岛亏损门店是Costa在中国业务优化调整中的一部分,在优化部分门
  • 我眼中的她,拥抱于终老于飘渺的将来,总有天他真正存在,我眼中的她比你好比你差,亦无甚重要吧……当年她们芸芸人海中独独看到了他,如今她们再将他好好的归还人海。她的
  • 只不过不是所有人适合婚姻,比如没有责任担当的人,对养育后代不想付出还不愿吃亏的人,只喜欢浪不喜欢约束的人,没有找到合适的,不懂经营婚姻的人……有的人就能把婚姻经
  • ​可爱的爷爷吃完还会说“我吃的很好”​ #爷爷对七个葫芦有抚养义务吗#爷爷已经履行了抚养义务!好在拿到银行之后,虽然很多都已经腐烂破损了,但是,银行还是给换了1
  •     因此,男命若希望婚姻幸福,在命理上,最重要的条件是身旺有财,身弱有劫,即不能太穷。比如男方的学历、职业、薪金、家产------总之,非钱不行,这也是男命
  • But when your laughter enters it rises to the sky seeking me and it opens for me
  • 彭先兆介绍,科研成果顺利在洛阳“开花结果”靠研发给眼睛“拍照”的产品成为行业翘楚,已经在国内带动形成良好的眼科OCT供应链,未来将有更多搭载“洛阳创新”成像技术
  • #起名##取名#虔诚求名的人不用多说,了解完孩子的基本情况,就直接登记了,因为好名不等人,名字关乎孩子一生运势吉凶,在起名的时候大意了,随性了,害怕花钱,名字到
  • (我也是付费了之后才发现她发的资料包都是上上届的杂乱笔记 根本不是她自己的笔记 我还碍于她是已经考上杭师大的学姐的面子上 一忍再忍)5.考研的战线是很长的 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