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微发布# 【“交通强省”跃上新能级】9月7日,“安徽这十年”交通运输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章义介绍我省交通运输发展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交通强国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着力推进交通强省建设,努力把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交通运输规模和质量跃上新能级,“安徽123出行交通圈”“安徽123快货物流圈”加快形成,“内畅外联、四通八达”“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构建,交通运输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得到有力发挥,成为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领域之一。
  10年来,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7789亿元,年度投资额接连跨越6个百亿元大关,继去年创下了945亿元的历史新高后,今年将一举跨过千亿元大关,交通建设投资为稳定经济大盘、做好“六稳”“六保”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路网络四通八达
  这10年,我省公路建设跑出“加速度”,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加快形成。10年来我省建成通车高速公路41条,扩容改造八车道高速公路195公里,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936公里,实现由“市市通”到“县县通”的历史性跨越,正在向“县城通”加速迈进。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5146公里,较2012年增长60%,对接长三角地区、衔接中部地区的省际出口分别达到18个、16个,“五纵十横”高速公路主通道基本建成。
  国省干道纵横交错、联线成网。2012年我省实施了公路部门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确立了“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建设模式,迎来了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大发展。10年来,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里程从2012年底的0.95万公里增长至2021年底的2.32万公里,实现“国道通县区,省道通乡镇”,从连线成片向密织成网跃进。一级公路通车里程“跨越式”增长,达到6171公里、居全国第8位,是2012年(1758公里)的3.51倍,实现全省70%以上县与所辖市一级公路连接、县城二级及以上公路全覆盖。
  农村公路通城达乡、进村入户。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0.9万公里、居全国第6位,较2012年增加5.7万公里,实现100%的建制村、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100%建制村通客车,半数以上建制村通公交,人民群众“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基本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交通+物流”“交通+电商”等蓬勃发展。

  高速铁路市市通达
  这10年,“轨道上的安徽”建设加速推进,安徽高铁建设迎来跨越式发展。全省高铁营运里程2432公里,稳居全国前列,市市通高铁省份,基本实现合肥到长三角主要城市铁路客运公交化运行、2小时快速通达,基本形成以合肥为中心的现代化铁路网体系,安徽在全国高铁网中的枢纽地位得到确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铁路特别是高铁实现跨越式发展,先后建成合福、商合杭、合安、安九等重大项目,贯通了京沪、京港(台)、陆桥、沪汉蓉等高铁大通道,初步建成现代化铁路网。2012年我省只有6个市通高铁,目前16个市已全部通高铁,我省也成为全国第二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国家高速铁路网规划的“八纵八横”主通道,有“两纵三横”5个通道经过安徽,我省16市均有国家高铁大通道贯通。截至目前,我省已开通了至23个省会城市、110多个地级市的直达高铁动车,旅客出行条件显著提升。

  水运网络通江达海
  这10年,安徽水运网络通江达海,高等级航道网加快构建,水运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全省内河高等级航道里程较2012年增加747公里,达到1831公里、居全国第5位。长江干流芜湖至安庆段维护水深提至6米至8米,实现3万吨级船舶到芜湖、万吨级船舶到安庆的历史性突破。淮河干流航道整治全面开展,2000吨级船舶将畅行临淮岗以下航道。完成沙颍河、合裕线、芜申运河等国家高等级航道整治。开建江淮运河,年内通水通航,一条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南北水运大通道即将全面打通,正式实现江淮沟通、通江达海。“一纵两横五干二十线”的高等级航道网加快构建。
  港口能级大幅提升。深入实施全省港口资源整合,运营省港航集团,搭建港航对外开放统一平台,开辟芜湖至日本、东南亚航线,运行江海联运航线46条,集装箱班轮化运输水平显著提升。亿吨大港从无到有,芜湖、马鞍山、池州港年吞吐量均超亿吨,芜湖港年集装箱运量突破百万标箱,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204万标箱,是2012年的4.4倍。加盟上海组合港,共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打造黄金水道上的硬核强港迈出坚实步伐。

  民航发展“两翼齐飞”
  这10年,民航发展实现跨越,航空运输提质升级,“两翼齐飞”格局加速形成。迁建启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新桥机场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成功引进西部航空设立基地公司,合肥区域航空枢纽和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开通运营芜宣机场,有序推进阜阳、池州、安庆机场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亳州、蚌埠机场,以合肥新桥机场为中心,全省“一枢七支”运输机场格局加速形成。
  目前,全省已开通民航航线130余条,覆盖国内外100多个大中城市,通达全国、链接国际的空中航线网络基本形成。全省机场旅客吞吐量年均增速保持在15%左右,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合肥新桥机场跨入全国“千万级”大型机场行列。合肥高空管制中心成功获批,民航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将更加完善。
  通用航空起步加速。2021年我省成功获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成为全国第3个、长三角第1个全域试点省份;新组建省通航集团,设立安徽省通航协调管理服务中心,保障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出台安徽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到2025年、2035年,我省将分别实现通用机场“市市通”“县县通”,目前已建成2个、在建6个、开展前期工作10个。首批11个低空试点空域、10条低空飞行航线成功获批,即将实现省内3000米以下低空空域常态化可用,有望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下一步,我省将加速推进试点工作,通用航空发展只待“飞起来”。

  这10年,邮政快递业持续高速发展,实现由小到大的跨越。全省邮政行业业务总量从2012年的45.8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93.5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7.41%;快递业务量由2012年的0.98亿件增长到2021年的31.27亿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6.93%,尤其是今年1月至7月,行业运行展现较强韧性,快递业务量完成18.95亿件、居全国第8位,同比增长16.52%,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2.17个百分点,连续16个月居长三角第1位。建成全区域性快递产业集聚区38个,实现快递服务行政村覆盖。(安徽日报 范克龙)https://t.cn/A6SYSPw4

【我国通江达海新运河——平陆运河开工】8月28日,在“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灵渠所在的广西,一条新运河平陆运河正式开工建设。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连通西江航运干线与北部湾海域,建成后将在我国西南地区开辟一条由西江干流向南入海的江海联运大通道。

  这条全长约135公里的运河如何由设想一步步变为现实?它的建设将给广西以及西南地区的发展带来哪些重要影响?这个通江达海的新工程又将在沿线释放出什么样的综合效益?

700多亿工程呼之欲出

西江黄金水道多了“南向通道”

  中国是世界上建设运河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2000多年前,灵渠的修建使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联系起来,其具有航运、灌溉、防洪等多种功能。2018年,灵渠还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八桂水系发达,运河的修建举足轻重。在广西兴安县,灵渠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人工运河之一,仍在发挥着作用。在灵渠之南,被誉为黄金水道的西江西接云贵、贯穿广西、东接粤港澳,水运繁忙。

  统计数据显示,西江所流经的广西长洲水利枢纽船闸年通过量已超过长江三峡枢纽,2021年为1.5亿吨,已严重超负荷运营,“堵船”现象不时发生。与此同时,西江“一江活水向东流”,使得作为沿海省份的广西长期面临着虽然临海但没有江河通航入海的困局。

  如何破局?答案仍在“江”与“海”的关系里。

  修建运河,打通水系,这个设想在壮乡存在多时。党的十八大以来,梦想越来越近,平陆运河先后被纳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等,上升为新时代的“国字号”工程。

  2022年3月17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同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平陆运河项目建议书,项目正式立项。6月30日,项目建设和运营主体——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在广西南宁注册成立。7月20日,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平陆运河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个多月以来,我们加快工作步伐,集团迅速成立平陆运河工程建设指挥部,加强沟通,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先导工程施工、监理公开招标陆续完成,先导工程开工前各项要件、审批均已齐备。”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莫菲城说。

  8月28日,平陆运河建设动员大会在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旧州镇马道枢纽现场召开,现场宣布平陆运河正式开工建设。一个新的运河图景在八桂大地展开——

  项目连通西江与北部湾港,始于南宁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经钦州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

  项目开发任务以发展航运为主,结合供水、灌溉、防洪、改善水生态环境等,航道等级为内河I级,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航道工程、航运枢纽工程、沿线跨河设施工程以及配套工程,项目估算总投资727.3亿元,其中静态投资704.6亿元,建设工期54个月……

助力新通道效能提升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建设平陆运河,对推动广西及西南地区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平陆运河改写了广西的水运历史。”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陈鸿起说,西南地区货物经平陆运河出海,较经广州出海缩短内河航程560公里以上,运河建成后将形成大能力、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江海联运大通道。

  广西沿海沿边、面向东盟,首府南宁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平陆运河将在一定程度上变南宁为“滨海城市”,形成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城市群格局,促进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推动向海经济发展。

  西江紧张的航运困境也有望纾解。平陆运河建成后,将以最短距离开辟西江干流入海新通道,实现广西5873公里内河航道网、云贵部分地区航道与海洋运输直接贯通,极大释放航运优势和潜力,远期还可与正在研究论证的湘桂运河衔接,纵向贯通长江、珠江及北部湾。

  中国西南、西北地区的物流同样受益。2017年以来,西部陆海新通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货运量大幅攀升。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可助力公铁水联运,来自甘肃、四川、重庆等地的货物通过班列运抵广西后,能够通过运河实现便捷出海。

  平陆运河对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平陆运河有利于实现江海河联动、港产城融合,促进沿线产业布局优化调整和运河经济带形成。日前,平陆运河获得国开基础设施基金72.73亿元,广西财政部门拨付平陆运河集团首期注册资本金8亿元,确保平陆运河项目顺利推进。

  “运河的建成将为我国西南地区经济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助力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欧阳斌说,运河对西部地区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要意义。

注重发挥综合性效益

构建绿色生态运河

  记者了解到,平陆运河将以“河畅、水清、鱼翔、岸绿、景美、低碳”为目标,实施自然岸线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沿河生态廊道,共建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带,构建“绿色和生态平陆运河”,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开放效益等综合效益。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平陆运河沿线生态资源丰富,生态敏感度较高。为依法依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落实保护措施,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环评编制、技术审查服务前移,多轮组织区内外行业专家对重点评价的地表水、水生态、海洋生态、牡蛎、红树林、陆生生态等专题进行审查,总报告初稿完成后组织内审,累计邀请区内外相关领域专业33位权威专家,共有超过200人次的部门代表成员参会。

  据介绍,依照蓝图,在平陆运河沿线两岸原则上预留1公里的保留区用于生态廊道建设,保护沿线生物多样性,实施保护性开发。合理设置过鱼设施和鱼类增殖站。建设生物多样性观测站,对运河沿线陆生、河流和海洋生态进行定期观测。

  “运河建设将结合钦江综合治理,保持并拓展原河道的生态功能,在绿色生态运河建设技术上实现突破,包括生态涵养区、鱼类通道、生态护岸建设等。”平陆运河工程规划设计专家吴澎说,平陆运河将搭建智慧运河的管控和服务平台,实现运河船舶的统一调度和状态监控、航道航行条件的实时发布、运河水资源的统一调配等功能。

  运河沿线经过不少农村地区,陈鸿起告诉记者,平陆运河项目建设可为沿线约65万亩灌区提供用水保障,通过土石方综合利用预计新增耕地指标800多公顷,并扩大有效投资,带动就业,提升沿线城镇防洪能力。

  “工程建成后,河道进一步拓宽加深,行洪断面加大,河道过流能力明显增加,更有利于河道行洪。”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总工程师陈发科说,平陆运河项目可将沿线陆屋、平吉、久隆等村镇防洪由现状2-10年一遇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以上的标准。(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https://t.cn/A6SoqLkJ

我国通江达海新运河——平陆运河开工

广西向海图强迎来新篇章

( 2022-08-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8月28日,在“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灵渠所在的广西,一条新运河平陆运河正式开工建设。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连通西江航运干线与北部湾海域,建成后将在我国西南地区开辟一条由西江干流向南入海的江海联运大通道。

  这条全长约135公里的运河如何由设想一步步变为现实?它的建设将给广西以及西南地区的发展带来哪些重要影响?这个通江达海的新工程又将在沿线释放出什么样的综合效益?

700多亿工程呼之欲出

西江黄金水道多了“南向通道”

  中国是世界上建设运河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2000多年前,灵渠的修建使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联系起来,其具有航运、灌溉、防洪等多种功能。2018年,灵渠还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八桂水系发达,运河的修建举足轻重。在广西兴安县,灵渠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人工运河之一,仍在发挥着作用。在灵渠之南,被誉为黄金水道的西江西接云贵、贯穿广西、东接粤港澳,水运繁忙。

  统计数据显示,西江所流经的广西长洲水利枢纽船闸年通过量已超过长江三峡枢纽,2021年为1.5亿吨,已严重超负荷运营,“堵船”现象不时发生。与此同时,西江“一江活水向东流”,使得作为沿海省份的广西长期面临着虽然临海但没有江河通航入海的困局。

  如何破局?答案仍在“江”与“海”的关系里。

  修建运河,打通水系,这个设想在壮乡存在多时。党的十八大以来,梦想越来越近,平陆运河先后被纳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等,上升为新时代的“国字号”工程。

  2022年3月17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同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平陆运河项目建议书,项目正式立项。6月30日,项目建设和运营主体——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在广西南宁注册成立。7月20日,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平陆运河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个多月以来,我们加快工作步伐,集团迅速成立平陆运河工程建设指挥部,加强沟通,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先导工程施工、监理公开招标陆续完成,先导工程开工前各项要件、审批均已齐备。”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莫菲城说。

  8月28日,平陆运河建设动员大会在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旧州镇马道枢纽现场召开,现场宣布平陆运河正式开工建设。一个新的运河图景在八桂大地展开——

  项目连通西江与北部湾港,始于南宁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经钦州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

  项目开发任务以发展航运为主,结合供水、灌溉、防洪、改善水生态环境等,航道等级为内河I级,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航道工程、航运枢纽工程、沿线跨河设施工程以及配套工程,项目估算总投资727.3亿元,其中静态投资704.6亿元,建设工期54个月……

助力新通道效能提升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建设平陆运河,对推动广西及西南地区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平陆运河改写了广西的水运历史。”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陈鸿起说,西南地区货物经平陆运河出海,较经广州出海缩短内河航程560公里以上,运河建成后将形成大能力、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江海联运大通道。

  广西沿海沿边、面向东盟,首府南宁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平陆运河将在一定程度上变南宁为“滨海城市”,形成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城市群格局,促进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推动向海经济发展。

  西江紧张的航运困境也有望纾解。平陆运河建成后,将以最短距离开辟西江干流入海新通道,实现广西5873公里内河航道网、云贵部分地区航道与海洋运输直接贯通,极大释放航运优势和潜力,远期还可与正在研究论证的湘桂运河衔接,纵向贯通长江、珠江及北部湾。

  中国西南、西北地区的物流同样受益。2017年以来,西部陆海新通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货运量大幅攀升。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可助力公铁水联运,来自甘肃、四川、重庆等地的货物通过班列运抵广西后,能够通过运河实现便捷出海。

  平陆运河对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平陆运河有利于实现江海河联动、港产城融合,促进沿线产业布局优化调整和运河经济带形成。日前,平陆运河获得国开基础设施基金72.73亿元,广西财政部门拨付平陆运河集团首期注册资本金8亿元,确保平陆运河项目顺利推进。

  “运河的建成将为我国西南地区经济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助力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欧阳斌说,运河对西部地区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要意义。

注重发挥综合性效益

构建绿色生态运河

  记者了解到,平陆运河将以“河畅、水清、鱼翔、岸绿、景美、低碳”为目标,实施自然岸线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沿河生态廊道,共建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带,构建“绿色和生态平陆运河”,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开放效益等综合效益。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平陆运河沿线生态资源丰富,生态敏感度较高。为依法依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落实保护措施,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环评编制、技术审查服务前移,多轮组织区内外行业专家对重点评价的地表水、水生态、海洋生态、牡蛎、红树林、陆生生态等专题进行审查,总报告初稿完成后组织内审,累计邀请区内外相关领域专业33位权威专家,共有超过200人次的部门代表成员参会。

  据介绍,依照蓝图,在平陆运河沿线两岸原则上预留1公里的保留区用于生态廊道建设,保护沿线生物多样性,实施保护性开发。合理设置过鱼设施和鱼类增殖站。建设生物多样性观测站,对运河沿线陆生、河流和海洋生态进行定期观测。

  “运河建设将结合钦江综合治理,保持并拓展原河道的生态功能,在绿色生态运河建设技术上实现突破,包括生态涵养区、鱼类通道、生态护岸建设等。”平陆运河工程规划设计专家吴澎说,平陆运河将搭建智慧运河的管控和服务平台,实现运河船舶的统一调度和状态监控、航道航行条件的实时发布、运河水资源的统一调配等功能。

  运河沿线经过不少农村地区,陈鸿起告诉记者,平陆运河项目建设可为沿线约65万亩灌区提供用水保障,通过土石方综合利用预计新增耕地指标800多公顷,并扩大有效投资,带动就业,提升沿线城镇防洪能力。

  “工程建成后,河道进一步拓宽加深,行洪断面加大,河道过流能力明显增加,更有利于河道行洪。”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总工程师陈发科说,平陆运河项目可将沿线陆屋、平吉、久隆等村镇防洪由现状2-10年一遇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以上的标准。

(本报记者徐海涛、陈露缘、杨驰、王伟、曹祎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作为新闻战线上一名优秀的记者,生活中平凡的人物,他把最美的瞬间,感人的事迹,为这座科技之城、创新之城增添了新的文明内涵。《绵阳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 人民日报也爱
  • 早鸟正在预售中 #霸王餐来袭#蛙界的新网红——美蛙鱼头,就在今天!现只需要转发此微博 @ 三个好友,并关注@-SHFT- ,随机抽取5位获得任意城市的门票一
  • 扎克伯格在解释公司为何改名时,用一段视频直观展示了元宇宙的未来:可以创造一个虚拟的“家”邀请熟悉的人开展社交,戴上设备就可以进入一个虚拟的工作空间与同事一起
  • B费说道:“这很难选,因为C罗一直在进球,而且是重要的进球。很有可能,疫情不会结束,朋友等不到,你什么都没有。
  • #玉寒[超话]# 人间宝刀出鞘一出手高低揭晓情天爱中有恨真心跟假意难料人海可泣可笑斩不开恩多怨少情关似非似是想不出一式半招刀剑若梦恩怨似风有没有轻重只要情浓不要
  • “我在快船内部有个很可靠的消息人士告诉我,当AD出现在交易市场上的时候,他们不认为他是一位领袖,或者是一位强硬的球员。“我在快船内部有个很可靠的消息人士告诉我,
  • 射手座的人好像活的没心没肺,性格上大大咧咧,对待感情也是如此,她们通常都是好聚好散的典型,即使分手也希望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甚至有了困难还可以找她帮忙,算是比
  • # 适合圆脸 方脸 长脸 减龄5-10岁#根据脸型设计发型[话题]##减龄锁骨发[话题]##锁骨发[话题]##免漂发色[话题]##深圳发型设计[话题]##深圳女
  • 17.我并没有因为我的懂事而过的更好。13.很遗憾,没能成为你的偏爱和例外。
  • 刚出场那会真以为是个小白兔,后面反转判若两人,演得真的很自然。刚出场那会真以为是个小白兔,后面反转判若两人,演得真的很自然。
  • -知识扩展如果形容一个人的话,逆位皇帝牌代表这个人较具宽容性,而不像正立时那般的武断冷酷而且也较能展现同情心。意识情境会非常荒诞(我想起个电影《盗梦空间》)PS
  • 卡尔弗教练意识到小白可能随父亲一样是晚发育,医生的检测也提供了佐证,最终小白不负众望地成为了一名身高1米93、臂展超过2米的双能卫,也很快成为了UCCS的明星。
  • 3.小米椒2014年以来共抽检3674次, 其中不合格次数为385次, 合格次数为3289次,不合格率高达10.5%。5.香芹2014年以来共抽检4311次,
  • 翻译:邊境teetee帮P'Tae想的推特自我介绍开场白,才气满满啊,活用广告语(扯什么泰航[允悲])P'Tae还满意么#泰国演员taedarvid##taed
  • [允悲]#高考加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这么多的姓氏,自己的姓氏起源会变得越来越难找,中国人一直有“认祖归宗”的传统,大家一定想知道自己的姓氏起源于哪里。
  • 不像有的人遮遮掩掩,虽然有物质欲望,但能坦荡面对,不会让你觉得庸俗至极,她们丝毫不掩饰自己对生活的向往,朝着目标努力,有点可爱~大多数其实很脚踏实地,这种追求独
  • 在现场,杨葵分别阅读了三本书中的文章片段,娓娓道来中,是对往事的回忆,也是对生活的回味。在现场,杨葵分别阅读了三本书中的文章片段,娓娓道来中,是对往事的回忆,也
  • 虽然,我知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是还是得好好在家待着……也许,我也会很乐意跟世界分享我的医术,造福四海八方……#西南民大化环学院[超话]##晚安##晚安民大
  • 为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关爱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近日,萧县人民法院皇藏法庭携手萧县绥舆里小学开展了一场精彩的模拟法庭法治实践活动。皇藏法庭庭长、萧县绥舆里小学法
  • 每当熟悉一个新环境亦或是找到自己的舒适区后,就会无意间看到此类非常励志的博主,瞬间觉得自己应该推倒人生重新来过,这种状态非常割裂的是,明明知道我自己是没有办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