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最后的渔村:靠海吃海,更要“养海”】
  大神堂,津门第一缕曙光照耀的地方,也是天津至今唯一仍保持传统打鱼作业的的渔村。

  在这个2000多人的小村庄里,传统与巨变并存。

  一早出海打鱼,涨潮回港卖海货,大神堂村的渔民依然保持着传统渔业的诸多风俗。

  大神堂,津门第一缕曙光照耀的地方

  昔日的小渔港如今变身现代化码头;过去身披油布衣、划着小木船的渔民住进楼房、开上了小车……靠海吃海的渔民从“捕鱼达人”变身为“旅游业者”。

  大神堂村民搬进了楼房

  渔船走上了“智慧之路”

  清晨,位于滨海新区的大神堂在曙光中醒来,大神堂的大门上刻着“神港”两个字。这是天津市150多公里海岸线上最后的一个渔村,也是天津的最东面,“津门第一缕曙光”照耀在这里。

  大神堂的大门上刻着“神港”两个字

  每年5月到9月是休渔期,数十条渔船有序地停靠在岸边,有的渔民在梳理修补渔网,有的检查机器设备,休渔期的大神堂码头一片宁静,渔民们休养生息,等待开海的那一天。

  大神堂码头上,一条钢壳渔船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引人注目,这艘船长31米,宽5.7米,是这个码头上最大的船。2021年12月,渔民李永全花费280万元购置了这个新型“重器”。

  “这是探鱼器,利用3D成像技术能直接看到海底有没有礁石、海产品量大不大、自己的网撒在了哪里,如果有断网还能利用探鱼器找回来。这是北斗卫星,遇险时可以发射信号,救援部门就知道你在哪个方位了。” 在驾驶舱里,李永全“讲解”着他的新船,颇为兴奋,数字雷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李永全的这艘安全系数极高的渔船走上了“智慧之路。”

  49岁的李永全是大神堂村人,18岁便和父亲开着木质捕捞渔船出海打鱼。大神堂是天津最后的渔村,靠海吃海,捕鱼是大神堂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方式,但捕鱼太苦,很多村民转做其他行业,目前大神堂还剩下60多条渔船,100多人靠打鱼为生。

  从事了30年的捕鱼生涯,捕鱼的辛苦、危险都是李永全的经历,他曾转行卖过海鲜产品,但在大海上的自由吸引他重回渔民的身份。

  “过去用的是无动力帆船,没有天气预报,只凭指南针出海,必须靠经验看好风向算好潮期,有时风大怕危险,更不敢出海作业,极大地制约捕捞效益。现在渔船安装了先进的卫星导航、通讯系统,在海上还能收听天气预报和预警通知,渔民等于有了‘护身符’。”从最初的小木渔船,到现在的钢制渔船,李永全见证了渔业的巨大变化。

  海洋环境的改善也是吸引李永全坚持下来的原因,常年与大海为伍,李永全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喜人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渔民出海一趟能捕2000多斤鱼,一斤重的海螃蟹也不稀罕。但是由于海洋污染、过度捕捞,渤海的渔业资源一度减少,渔民出海打捞的鱼虾产量越来越低。”

  靠海吃海,更要“养海”。随着近年来伏季休渔政策的推行,海洋生态得到修复,渔民捕捞量有所上升。“鱼多了、虾蟹多了,休渔才能捕到更多的鱼,现在每次出海都能捕捞1000多斤。”李永全说。

  渔村的昨日

  “我是刘翠波,出海打鱼哥,家在汉沽住,文化了解多。”在刘翠波的抖音主页上,他这样介绍自己。

  57岁的刘翠波可谓大神堂的“网红”,他写渔家故事,拍短视频,教做渔家菜,办渔家故事和汉沽非遗展览,出版《渔民笔下渔家事》《蔡家堡记忆》等多部著作,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讲述着大神堂的故事和变化。

  刘翠波自小在渔村里长大,儿时,他走出家门十几步就是海边,游泳、在岸边捉小鱼小虾,刘翠波在海边自由快乐地成长。

  在刘翠波的印象中,从记事起,爸爸就靠用渔具在海边捕捞海鲜养活一家人,“在海边拉网,落潮的时候网里能收获很多鱼虾海鲜。”刘翠波渐渐长大,十几岁开始跟着父亲一起捕鱼。

  出海打鱼很苦。满潮出海满朝归是出海捕鱼的规律,渔民常常在深夜出发,一出海就是几天或十几天,“为了在鱼汛期多捞鱼,一出海就是连轴转,基本上睡不了觉。”刘翠波说,辛苦之外,渔民的“职业病”很多,风湿病、腰腿疼,渔民每天的衣服都是湿答答的。

  虽然辛苦,但那个年代,捕鱼的收益颇丰,“一网子下去最多能捞上千万渔获,一天就能赚几百块钱,那个时候,海面上几百艘船打着灯连夜干,把海面都照亮了。”

  昔日,刘翠波捕鱼的丰收

  “富了海边的,发了摆摊的。”改革开放后,大神堂的名气越来越大,村里的万元户很多,“当时有个笑话,媒婆介绍对象,问对方是想找拿镰刀的,还是拉渔网的,姑娘们都愿意嫁给渔民,那会儿的渔民都能娶到漂亮媳妇。”

  但渐渐的,刘翠波也体会到了海洋环境的变化,由于过度捕捞,大海透支了,刘翠波出海的收获越来越少。“渔船越来越大,渔网越来越细,没过几年,鱼就少多了。”刘翠波说,有时一天捕的鱼几个篮子就装完,最难的时候,连船员的工资都发不出去了。

  “网红”渔民

  我国在东海、黄渤海海域实行全面伏季休渔制度后,大神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李永全用改善渔具的方式提高捕捞量,坚持以捕鱼为生。

  刘翠波则换了思路,做起渔业旅游。“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过要换个吃法。”刘翠波说。

  上世纪90年代,海产品销售、加工业、出海一日游等产业在沿海区域逐渐发展起来,“我们300多户的小村庄,最多的时候开了20多个海鲜餐馆,顾客吃完了去出海游,观光休闲船对游客的吸引力很大。”

  刘翠波简单改造,把自家木船变成观光休闲船,带着游客出海。游客们拼团出海,基本十个人一条船,除了出海,刘翠波还会给游客展示在船上撒网捕鱼的方式,再熬上一条鲜美的海鱼、做上皮皮虾、虾酱炒鸡蛋等渔家饭,让游客体验渔民生活。

  刘翠波带着游客出海

  目前,大神堂有20多条观光船,与其他的观光船相比,在刘翠波的游船上,可以感受到地道的风土人情。“来我船上的很多外地游客,有时候我唱上几句‘渔家号子’,他们都觉得特别有意思。我一直都想把那些老一辈人流传下来的‘渔家谚语’‘渔家号子’传承下去,现在还会这些的太少了,我们不能让传统民俗枯竭了。”

  2017年,天津市政府要求加强对休闲渔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统一改造休闲渔船。刘翠波趁着“渔船更新改造资金补贴”的好政策,贷款投资了70万元,让船厂定制了一艘钢制渔船,“这些年国家对渔民的政策真是太好了,要不是有贴息贷款,70多万元的新船我真是想都不敢想……”

  2017年,刘翠波贷款定制的钢制渔船

  刘翠波的生活透着海风,透着民俗,每到鱼汛期,很多人慕名去坐刘翠波的渔船。黝黑的面容、纯正的汉沽方言,笑容里透着朴实,刘翠波成了渔民的“形象代言人”,在渔船上,他给游客讲渔家的故事,故事生动细致,让游客了解渔家的生活。

  休渔期的时候,刘翠波也不闲着,他拍视频讲渔家故事,收集民俗历史,如今,刘翠波的孩子已经成年,没有了生活的压力,他把更多的经历投入收集传播特色渔家民俗文化上。

  休渔期,渔民们修船捕网

  刘翠波说,经历了渤海综合治理带来的变化,曾经的风景回来了,如今的生活有滋有味,这些故事,他们还要讲给孩子们听,一起守护海洋,这个蓝色家园。

  渔民的新生活

  靠海吃海,大神堂有过光辉的历史,也经历了失落。渔民们也意识到,只有让眼前的这片海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才有可能重现往日的辉煌。

  2018年,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打响,天津陆海统筹、河海共治,实施了“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投放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禁止非法捕捞等,严守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随着增殖放流和伏期休渔等措施的深入落实,海洋生物资源数量和品种逐渐增多。

  “养海”换回了海洋资源,渔民的思路转变了,有了新想法,纷纷投资水产养殖、开饭店、办冷库、从事海产品加工、水产批发等多种经营模式。

  “客悦居海鲜馆”的老板刘宝菊是大神堂村人,父亲也是当地渔民,刘宝菊成年后在村里的网厂上班。

  十多年前,看到大神堂村的新变化,刘宝菊盖了三间房,办起了这家饭店。“想要吃海鲜的,北京人经常往天津跑,天津人经常往大神堂跑。”“客悦居海鲜馆”离大神堂码头只有100多米距离,开海的季节,渔船每天能捕获新鲜的海鲜,刘宝菊和渔民商定好,渔民会把当天捕捞的海鲜送来,鲜美的海鲜、渔家最传统的烹饪方法,刘宝菊的饭店很是火爆。几年前,刘宝菊又将饭店扩建出10多个包间,“到了开海季,周末或假期都是满的,包间坐不下,我在大厅尽量多摆上桌子,也都坐满了人。”

  刘宝菊经营“客悦居海鲜馆”已经20多年了

  “大神堂村2000多口人,传统的渔民还剩下100多人,60多条渔船,部分村民充实到二产、三产,有的村民干修船,有的干养殖、育苗,还有的村民开起了渔家乐。靠海吃海,大家还是更愿意做和海有关的事情。”大神堂村所属寨上街道工作人员介绍,寨上街现有现代设施渔业繁育养成企业13家,2021年全街渔业生产总值13458万元,其中海洋捕捞收入5634万元,渔业产业转型收入占比远高于传统捕捞收入。

  此外,休闲渔业已成为渔业产业融合发展和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动农渔民就业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大神堂将拟推动大神堂渔港提升改造项目:对大神堂外港进行扩建,将渔港建成集渔船停靠、上水、上油、渔船维修和海上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渔港。同时,对内港进行提升改造,发展游客休闲、购物、观光、娱乐等项目。

  根据规划,大神堂和周边几个渔村进行了整体拆迁。村民们通过宅基地换房,以及补贴等政策,纷纷就近搬入了汉沽城区。对于搬迁出来的人们,政府帮着安置就业;放不下渔船的人,继续拿着捕捞许可证,在近海规定的渔业水域捕捞。

  刘翠波从没有想过,自己能住进两室一厅的高楼,社区还有健身广场、小花园。每天晚上,刘翠波都要到小区楼下的健身广场去锻炼身体,“以前住的平房又旧又潮,现在的生活环境这么好,知足着呢。”

  2021年,海洋领域污染防治攻坚的首战告捷,天津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70.4%,在环渤海三省一市中改善幅度最大。水清滩净,鱼鸥翔集,刘翠波说,他看见过白腰杓鹬等临危鸟类在近海岸的潮间带上栖息觅食……
https://t.cn/A6SP9cBa

大家的印象中,中戏96班是当之无愧的“明星班”,因为出了章子怡、刘烨、袁泉、曾黎、秦海璐……等一批明星。

其实仅隔三年的中戏93班也有“明星班”之称,但93班的特点是:

只出戏骨,不出明星。

这个班的学员包括:辛柏青、朱媛媛、李乃文、王千源、刘敏涛……

都不是红到全民皆知的爆款,而且都挺大器晚成的。

刘敏涛在中戏考试时,被巩俐的班主任一眼相中。

当时,班主任和她父母说,她会是中国的“小巩俐”。

她们同样长相大气,气质特别,眉眼间的倔强,也十分类似。

但刘敏涛的前半生,和巩俐相差甚远。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

是她曾经的座右铭。

刘敏涛曾以为,自己会是一个普通的全职家庭主妇。

如今,我们在荧幕前看到的“大女人”形象,是她从前不曾设想的未来。

2015年,一部《伪装者》让很多人认识了这个山东大妞。

在剧里,她是气场两米八、霸气侧漏的大姐明镜,一口嗲里嗲气的上海口音简直毫无违和感,将角色演绎得出神入化。

后来,她又参演了《琅琊榜》、《精英律师》、《白色月光》等电视剧和多部电影。

金星曾这样评价她的演技:

“其他(角色)我觉得都是其他演员扮演的,唯独她是从那里刨出来的。”

作为女演员,刘敏涛的演技从未让人质疑过,凡是她出演的剧,质量也有很大的保证。

张子枫和易烊千玺作为顶流小生固然吸睛,但在观摩他们角色的同时,却总有那么一个长辈形象更有嚼头。

《小红花》里易烊千玺的妈妈,《我的姐姐》里张子枫的姑妈,相信大多看过电影的都对这两个角色都有着较深的印象,但却记不得这位演技炸裂,情绪饱满的演员姓名,她不叫“妈妈”,也不叫“姑妈”,她叫朱媛媛。

或许鲜有人听过这个名字,但我敢保证,这位演员绝对值得你认识。

大伙儿都知道国民弟弟易烊千玺、国民妹妹张子枫,殊不知朱媛媛有着“国民媳妇”的称号。

1987年,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上映,由于拍摄地点在山东高密,每次看的时候,山东观众都感到格外亲切。

这部电影,一个山东青岛的姑娘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每次看到巩俐出演的“我的奶奶”在银幕上一颦一笑的时候,她就在想:要是银幕上的那个人是我演的,那该多好?

也是因为这部电影,这位姑娘萌生了要当演员的念头。这个姑娘叫朱媛媛。

山东青岛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影帝黄渤,范冰冰、夏雨、陈好等等后来在演艺圈成为一线大腕儿的明星,都出自于青岛。

朱媛媛也是其中一位。

朱媛媛的毕业时间是1997年,但她第一次出演电视剧的时间是1995年,而且一上来出演的就是陈道明和徐帆主演的《一地鸡毛》,朱媛媛在里面饰演一个小保姆。

起点如此之高,朱媛媛后来的路也一直没掉过链子。在凭借《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全民皆知前,朱媛媛已经参演过小10部戏。

还曾在《康熙微服私访记2》中,用一颗美人痣惊艳过很多人。

从那以后,朱媛媛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出品速度,更重要的是,几乎每部戏不是大制作就是强班底,而且几乎每部戏她都是女主角。

2022年5月18日,未映先火的抗战影片《八佰》,在全国开始第二轮点映。著名影帝王千源在片中饰演男主角“羊拐”。

这是一位战斗力颇强的老兵油子,王千源将这位小人物的细腻、狡猾及对母亲的牵挂,刻画得惟妙惟肖,让观众一次次泪洒现场。

王千源长相不帅,但演技精湛,是热爱表演的戏疯子。一路走来,他当过裁缝,开过烧烤店,送过外卖,由一名差等生渐渐成长为影帝,每个脚印都浸透着艰辛与泪水……

饰演者王千源,出道已有27年,出演过无数个小角色,如今终于大红,历经磨难。

其实从2007年第一次见到这个演员,我就知道他一定是个“狠角色”。果然短短13年时间,这个相貌平平、零绯闻的低调大叔,终于从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到一飞冲天成为实力派代表,王千源的妖孽人生才刚刚开始。

他的起点并不低,出演的第一步电影就获得了文艺界最高奖项,五一工程奖优秀故事篇奖,还和陈凯歌、吴宇森的合作过,与巩俐、舒淇、张震搭戏。

王千源属于半个星二代,因为他的父母都是话剧演员。

正常在这样环境长大的孩子,应该浑身都是文艺细胞。

可是王千源就是一个爱调皮捣蛋、不走寻常路的孩子。他在上学的时候热爱上了服装,为此还学了3年的裁缝,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可是天不遂人愿,他并没有考上服装专业。

经不住父母的软磨硬泡,王千源开始对表演动心了,报考了中戏。

终于勉勉强强被录取了。

王千源值得一说的是,他是好演员不仅体现在演技上面。

他除了演戏,生活上是一个很低调的人,从来不炒作,没有过绯闻。

这样的绝世好男人也是早就娶妻生子了,王千源的妻子是一个圈外人。

王千源把妻子保护的很好,从来不透露关于他生活和感情的事,所以媒体连王千源的名字都弄不清。

直到王千源带着妻子和孩子出游被媒体拍到,人们才知道王千源原来结婚了啊。

就是这样低调,所以媒体在报道的时候,有的说王千源的妻子叫于倩,有的说王千源的妻子叫阎学晶,这个闫学晶可不是上过舞台演过小品的那个人。

他入行很早,1995年参演第一部电视剧,1997年进入中国国家话剧院,正赶上了中国艺术行业发展最迅猛的势头,却选择在群星闪耀的时代里做一个低调的演员,以小火慢炖的功夫不慌不忙地打磨着自己的演技。二十余年来,《幸福像花儿一样》中的林彬、《人活一张脸》中的贾宝文、《幸福密码》中的石向南……他演绎的“好好先生”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当我们说到娱乐圈的时候,有很多的网友都会感觉有很多的渣男或者说是不好的明星,给我们留下很不好的印象,其实也是有很多的明星也是属于好先生的,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糟糕的。他们不仅在事业上有一番作为,在感情方面也是相当的专业的,对妻子也是不离不弃的,也更没有什么样绯闻出现,所以也能算得上是很幸福了。

说起辛柏青,真的是既有颜值又有实力的演员。他出生于首都北京,有着北方人特有的俊朗刚毅,性格也有着北方人特有的热情爽朗。长相帅气的他,凭着自己的努力在20岁的时候就考上了中戏,开始了自己的表演生涯。

而很多80后认识辛柏青是在《幸福像花儿一样》,他在里面扮演男二号,身份是孙俪的初恋情人,当时他的阳光正气,性格爽朗,一点也不输于男主角邓超。

但是他也出演过反面角色,在《四世同堂》中扮演大汉奸,让人恨得牙痒痒,可见辛柏青的可塑性真的很强。

在2008年,姜伟带着为契合两人创作的剧本《潜伏》,去了辛柏青家里邀请两人参演。

谁能想到,恰恰在那个时候,朱媛媛刚刚怀孕几个月,正好需要在家养胎。

怀孕期间的女人,心情总是容易莫名其妙的变坏,这也让辛柏青不放心,想要在家照顾。

于是,两人只能选择了拒绝姜伟的邀请。

之后,姜伟就选择了孙红雷与姚晨,《潜伏》的热播,也成就了孙红雷的演艺事业。

在他心目中,老人健康,孩子快乐成长,家庭幸福比事业的走红,重要太多了。

相比之下,曾经有许多人,为了自己的事业,却牺牲了许多。

观众对李乃文的名字更是陌生,只有看到照片才恍然大悟:“这不是老演配角的那个男演员吗?”

登上《演员的诞生》舞台,导师宋丹丹替他惋惜:“李乃文怎么就火不起来呢?是因为长得不太行吗?”

李乃文的母亲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工作分配到银川,生下李乃文后一家返回天津生活。然而面对陌生的城市和既定俗成的工作圈子,一个新人想要挤进去谈何容易?

李乃文5岁就陪母亲去剧院工作,有场戏他一直记忆深刻,慈禧太后穿着昂贵的演出服站在舞台中央威风凛凛,母亲拿着把扇子站在旁边扮演一个小宫女,低眉顺眼没有一句台词。

其实李乃文地幽默搞笑在上中央戏剧学院学的时候就表现了出来。在他上大二的时候有幸拍了人生第一步戏,赚了人生第一桶金,正当他幻想这些钱能能吃多少顿大餐,替自己办多少大事情的时候,没成想在拍戏回家的路上上让人给偷了。

他也不敢给母亲说,更不敢再向家里索要生活费,就这样赤手空拳开始了自己充满戏剧性的校园生活。

经常找同学蹭饭,为了有饭吃,故意找同学聊天,一聊就一晌,到了饭点就厚着脸皮跟着同学吃饭。到后来干脆到饭点去客人家,跟着去蹭吃,弄了一段时间大伙都不敢和他说话,绕着他走,问人家吃饭都不敢再回答他了。

李乃文说话的时候嘴角总是上扬着的,像是含着一个快憋不住了的段子,这个表情很容易让人想起他曾经演过的让人过目不忘的“小李美刀”,那是一种少年老成的劲儿,这让李乃文看起来并不像一个四十来岁的演员。

【降低首付以及放松调控,各地积极救市,为何大家还是不愿意买房】2022年的楼市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恐慌情绪,即便是原本对楼市抱有乐观态度的炒房客以及投资客,也纷纷开始抛售手中的房产只为能够尽快回笼资金,让自己手中的房子尽快变现,作为一些城市的经济支柱,即便是楼市调控让房地产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即便如此,当因城施策出来后,各个城市都开始积极救市。

各地积极救市
从3月份当郑州成为首个放松政策的省会城市开始,多个省会也持续跟进,哈尔滨,福建福州,甘肃兰州,江苏苏州,各地都对楼市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放宽政策,楼市的松绑政策已经从三四线城市开始,逐渐传导至省会城市,对于一些刚需入市门槛以及成本,你受伤降低,但是楼市也并未出现预期当中的那般火热,尤其是郑州的楼市,即便是实施了放宽政策之后,其实商品房的销量依旧不容乐观,根据乐居郑州所发布的数据能够看出。

在3月份的时候郑州即便是放宽政策,全市的销售也仅为1700套左右,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5%以上,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为90.38万平方米,较去年也下降了44%,商品住宅销售端以及销售面积的双双下降,其实都能够看出,即便是政策松绑,亦或者地方政府的多方刺激,都未能够引起购房者的积极性,然而即便如此,开发商依旧未能够选择降价卖房,其原因也主要分为7点:

第1个便是若是降价,会引起消费者对于资金链的质疑,房地产作为一种高投入行业,仅拿地成本就高达千万以及上亿级别,其中还有施工材料、宣传以及诸多的人工成本,作为资金密集性的产业,只有依靠着庞大资金快速周转,才能够维持运营,然而伴随着3+2的政策出现,房企的资金来源受到了极大限制,尤其是进入2021年下半年,中国奥园等大型房企接连暴雷,很多项目无法开工,基于此种原因,购房者对于期房项目的选择更加慎重,一旦开发商大幅度的促销,将再也难以摆脱资金链断裂了标签,房企的口碑也会持续下滑,对于楼盘的整体销售将会产生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房企不降价的自身原因
第2个原因是,如果房地产商降价的话,将不符合政府稳定房价的预期,楼市调控的最终目的便是稳房价、稳定价、稳预期,这三稳也就代表着房价不能大跌,也不能大涨,相应的楼市政策调控的“托底”和“盖帽”并存,使得2020年8月份之前的楼市调控以收紧为目的,各地方更是严查首付资金来源于,防止不当资金进入到楼市,限价政策深入到二手市场等方面,导致让楼市的虚火被快速浇灭。

在加上之后恒大的衰落,也让房地产行业进入到了下行期,从2020年9月开始,超过一半以上的城市房价已经连续7月跌停,房产企业的破产数量增加,最终受到损害的还是买了期房的业主,因此在当下已经到了政策托底的时候,也正是因为如此,即便是松绑楼市,地方政府也不会允许出现降价的局面。

第3个原因便是防止维权事件的频繁发生,房价上涨的惯性思维,已经让买了房的业主无法接受房价下跌的事实,一旦开发商促销降价,就会让很多人合起伙来去售楼盘闹事,并且要求开发商退钱,虽然已经业务与开发商签了购房合同,但是一旦将这样的事情闹到网上并且持续发酵之后,对房企也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房企降价会影响房企的品牌
第4个便是担心被周边同行包围打压,同一小区有多个楼盘,相互竞品的情况之下,一家楼盘大降价,就会让其他楼盘的销量受到损害,而利益受损的房地产便会形成联盟,对于降价的楼盘进行抵制,通过多种渠道向购房者传递房子质量没有保证的信号,同时购房者一旦确定买房的区域,毫无疑问会选择性价比最高是和自己的一套房源,倘若得罪同行的话,房地产销售在介绍房源的时候,也会影响到该楼盘的销售,因此没有硬实力的房企,一般也不敢轻易得罪同行。

第五的原因便是楼市当下依旧还存在着买涨不买跌的惯性思维,房子在很多人的眼中,是一种资产,并非是消耗品,因此应该在上涨的时候买入,这也是为何房价涨得越快的时候,售楼部抢房的人也就越多,一旦房价出现下跌,买房就成为了一场豪赌,购房者会更加的谨慎,一方面开发商降价或许会抄底入时买到等于赚到,但是同样在另一方面,房价下跌也会让观望的人数增加,开发商迫于资金的压力周转或会继续下调房价,降价所引发的恶性循环,甚至在最后未能够达到预期的销售效果,还会让自己的品牌受损,基于此开发商也不会轻易降价。

第六的原因便是担心影响后期楼盘的销售,在当下,很多房企都处在生死边缘,民营企业开发的期房楼盘已经让购房者心有余悸,由央企背景的开发商开发的项目在降价之后的确能够抢收市场,但是大体上整个楼盘的销售周期依旧十分的长,一个楼盘销售5年的情况都十分的常见,尤其是在经历过大降价,再恢复到原价的销售的时候,购房者是无法接受抬高后的价格,使得楼市交易陷入到停滞状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因此开发商在制定销售策略的时候,必然会长远考虑,没有到最后时刻显然并不会打降价卖房。

房地产目前还是的经济支柱
第七点也是最主要的一点,那便是房地产自身的地位在当下,虽然国家对于房地产进行了诸多频繁调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房地产依旧是当下的支柱型产业,尤其是一些城市当中,对于房地产的依赖程度已经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房地产所引发的一连串消费,使得放低长能够成为拉动国家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目前虽然说目前房地产高房价已经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但是想要将其彻底取消经济支柱的地位,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还没有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之时,遏制房地产下行的步伐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才会通过地方政府进行刺激政策来救市,而非是通过降价来回笼资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不都是这样的吗,我每个qny我都给他们带过奶茶的[嘻嘻]大家不都这样嘛他:[草泥马][揣手]赢了他三回,嘿嘿。所以一个人,当你面对某一个人事痛苦的时候,你要
  • 真实~兰州医院~晶体植入手术~分享在兰州医院做的晶体植入手术,先来看下他的基本情况。 【科普】对于超高度近视眼来说,就是你的度数在1000度以上,可能你做戴眼镜
  • ”仁青草微笑着说:“滁州人很热情,我明年还会再来。“去年,滁州也为我们举办了欢送仪式,当时是380人一起回家,今年有520人。
  • 2月1日至2月20日,SOALNA蓝色港湾将推出新春主题市集,将传统文化与节日消费相结合,推出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和互动体验,各类年货轮番登场,还有特色小吃等多个
  • #任嘉伦[超话]#喜欢昨天的你,喜欢今天的你,相信明天的你更耀眼。喜欢剧集里的你,喜欢舞台上的你,喜欢生活中的你,喜欢你的每一面[微风]一任千面,面面不同,一任
  • 2月1日至2月20日,SOALNA蓝色港湾将推出新春主题市集,将传统文化与节日消费相结合,推出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和互动体验,各类年货轮番登场,还有特色小吃等多个
  • 迎新春,送春联,剪窗花,送祝福活动是华声苑社区传统节日的特色文化活动,特别是2024年是龙年,阿姨们用她们的剪刀剪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龙的作品,希望通过她们的手能
  • 可恶 脸只是短暂的好了一下终于快回家了,然而只能回短暂的几天,想想去年将近一个月可真幸福,现在的行程被搞得乱七八糟的,跟项目也不同步,烦死了烦死了烦死了本周发现
  • (关于老公铁石心肠起源的奇妙脑洞)200本想进一步追问老板关于SM的心得从何而来,好锉一锉他的锐气,但又觉得自己像是在窥探别人的X生活,最终还是决定闭嘴,结果马
  • 吃过晚饭,婆婆把来福放出来啃骨头,只见它吃了一会,匆匆忙忙跑进房间跑出来,来回几次,最后一次孩子们跟进房间惊叫“猫咪在这”妻子、公公、婆婆都跑进去看,他们说来福
  • 我让我妈猜我现在最想吃什么 她说车厘子我说哎呀不是 她说草莓 哎呀我说不是水果啦[畅游][畅游]我最想吃凉拌鸡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说我不早点说没解冻 现在做
  • ” “是…啊”“我没看过排班 居然你们两个一起搭夜班”话语里透露出一种两个年轻护士一起值班震惊且太冒险的感受“我们春节还一起呢…”“…这不行 我到时候看看…”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大雨突然下了起来,两位白发老人,手忙脚乱地装着地上的麦子,一位路过司机的举动让人感动了。 大雨突然下了起来,两位白发老人,手忙脚乱地装着地上的麦子,一位路过司机
  • 《种地吧》的票也是,平常真的懒得投这些票,但是种地吧值得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样真诚、热烈、情绪稳定的十个人,我们不想让他们在淹没在人海中了,他们值得被大家看到!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复刻手表并不等同于一般的高仿手表,它是根据正品手表一比一开模定制的,能够达到外观上和正品手表完全一样,不会出现一眼假的情况,完全可以放心佩戴,不会被人发现戴假表
  • 不止是一点,恰恰他的面容和身材在我这是属于加分项,当然是属于加大分那种[坏笑],重要的一点是他身上有种特质,我有种没见过面,却被他宠着的感觉……同事:说得那么好
  • (用了rose哦,我很有sense的)最后的最后,我下周就要首考啦啊啊啊啊,祝我首考扔四门吧啊啊啊,首考胜利首考胜利首考胜利(作法中,精神状态和昼人一样美好)不
  • 这里主要谈几种大家常用的实验:(1)共培养体系:小于 3.0um 孔径条件下,细胞不会迁徙通过,因此,若研究不涉及细胞运动能力,不需要细胞穿过聚碳酸酯膜,则应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