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姚科早早上了床,他对央视主持人周涛说:涛,今天是你的排卵期,咱们赶紧要个孩子吧,我都准备一年了。

原以为周涛会全力配合,没想到她把姚科训了一顿:天天催我生孩子,你能不能有点远大的志向。

原以为你是潜力股,没想到却是个安于现状的老爷子,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很安逸吗?

你自己想想,我嫁给你这一年多,你为我做了什么?就连我的工作都是我朋友路云给帮忙才找到的。

周涛一番话,让姚科恼羞成怒,他气得一下子跳下床:

你这么嫌弃我,当初干嘛去了?你那时候就该听你父母的,不该嫁给我。

说完,怒气冲冲地摔门而去。

看着丈夫愤怒的背影,周涛凄然泪下,她也搞不懂,两个当年明明很相爱的人,如今何以会三天两头的吵架。

难道女人一结婚,就得放弃事业传宗接代吗?周涛不想成为这样被命运主宰的女人。

周涛是安徽女孩,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文化局局长,祖父母亦为知识分子。

小时候的周涛聚万千宠爱于一身,她不但长相漂亮,而且天资聪颖。

她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名主持人。

朝着这个目标,周涛顺利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学新闻。

在学校,极具亲和力又美丽大方的周涛成为众多男生追求的目标。

一次,她和当时学校的风云人物,学长姚科不期而遇。

姚科初见周涛,惊为天人,而周涛也对头发飘逸的姚科一见倾心。

这对才子佳人,开始了纯洁美好的校园恋。

在周涛看来,姚科是一位很有领导才能的男生,与时俱进,走在时代的前沿。

这样的男生一旦走入社会,必定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成为一代豪杰。

所以,她死心塌地地迷上了姚科。

得知女儿谈恋爱后,周涛父母极为反对。

不但父母反对,亲戚朋友都不太看好他们。觉得周涛太优秀了,姚科根本配不上她。

但女人一旦恋爱了,智商几乎为零。她认定姚科就是自己一辈子的依靠。

一毕业,周涛就在父母的担忧中义无反顾地嫁给了姚科。

本以为两人好不容易走到一起,会彼此珍惜,结果婚后的两人,日子过得一地鸡毛。

说来说去,还是三观不合。婚前,唧唧我我,没意识到这个严重的问题。

婚后,两人天天的在一起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一个向往老婆孩子热炕头 ,一个却是典型的事业女性。

姚科不止一次地提醒周涛,该生孩子了!

可每次,周涛都拒绝了,次数一多,姚科也不耐烦了:难不成你不想当妈妈?

周涛说:我刚刚才调入央视,一个小小的幕后编剧,我要是这个时候生孩子,以后被孩子牵绊,怎么能成为主持人呢?

姚科劝她:我俩个都捧着铁饭碗,有固定收入,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早生孩子早完成任务啊!你这样越拖年龄越大,以后生孩子就难了。

但不管姚科如何劝她,周涛坚持先搞事业。

一次,姚科算准妻子的排卵期,希望周涛能配合他造人,结果又被周涛凶一顿。

姚科绝望地想离婚,但他爱她,爱得卑微。

于是,他选择了尊重周涛,等她真正当上主持人的那一天,再提孩子的事。

可是这一等,竟然等了10年。

在这10年期间,周涛不但接替倪萍的位置,担任《综艺大观》主持人。

还成了春晚舞台上最耀眼的主持人之一,与董卿不分伯仲。

这边周涛事业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而那边姚科依然原地踏步走。

一天,周涛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看到滋溜吃泡面的姚科,她顿生嫌弃,提出了离婚。

姚科冲进茫茫黑夜,一个人在马路上游荡了大半宿,最后他想明白了,两个人真的不合适,强扭在一起,只会让大家痛苦。

离婚后,周涛也非常痛苦,毕竟,他们曾深深地相爱过。

只不过,她觉得姚科太不求上进了,不是自己理想中的伴侣。

那段日子,周涛的好朋友路云,一位亿万富豪,得知周涛离婚后,非常同情她,鼓励她尽快走出离婚的阴影。

在接触中,他不知不觉喜欢上了周涛,并展开疯狂的追求。

但第一次婚姻的失败,让周涛不想过早步入围城,她说:给我时间考虑吧。

两年后,周涛终于被路云的诚心所打动,两人喜结连理。

半年后,两人的女儿出生了,那一年,周涛37岁,事业婚姻双丰收。

这边,不再相信爱情的姚科得知后,百感交集,盼了十年的孩子,路云半年就实现了。

他终于明白,自己败给了金钱。

虽然成了豪门太太,但周涛依然奔波在一线,夫妻俩每天忙碌,把女儿丢给保姆。

某一天,周涛夫妻发现女儿跟一般孩子不一样,不言不语,只知道玩玩具。

一查才知道得了自闭症。为此周涛才决定辞职,成了全职宝妈。

当初,为了事业,她选择不生孩子,后来,为了孩子,她放弃了心爱的事业。

有了母爱的陪伴,女儿的病情终于得到了恢复,母女俩同框合照,非常的温馨。

如今的周涛虽然年过半百,但保养得非常好,看上去顶多30来岁。

对于现任,周涛非常满意,她说:我嫁给了爱情,路云符合我对男人所有的幻想。

他温柔体贴,低调浪漫,有内涵。

寻寻觅觅,周涛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陆源奶奶在其被找回前离世#【跨越33年的跪拜:病床上被养父放弃,寻亲4天找回亲情,奶奶仨月前抱憾离世】陆源仔细端详着家里泛黄的老照片,留心观察自己和家里亲属面容上的相似之处,仿佛在寻找自己始终存在于这个家的痕迹。

由于想到了母亲的临终遗言,以及多年受困于找寻无果和对女儿的极度思念,高麦成顾不及在意他人的眼光,跪在母亲的灵前嚎啕大哭。在高麦成母亲弥留之际,曾对晚辈强调,“这个老房子一定不能拆,必须等孙女回来看一眼。”彼时,陆源已经离家33年。

很多迹象表明,陆源的这场寻亲活动无疑是一场皆大欢喜的双向奔赴。在认亲现场,陆源与母亲始终手挽手,不时贴面耳语。囿于性别歧视、社交压力和流言蜚语迟迟不敢认亲的陆源没有想到,认亲后迎接她的,将是另一番人生剧本。

“浑身发抖,像做梦一样”

这天是2月20日,早上6点,董红英起了个大早就开始忙活,她脑海中不断回忆着33年前的陈旧往事,一种充斥着激动、后悔和自责的复杂情绪汹涌而至。早在3天前,高麦成和董红英夫妇就请好了年假,从北京出发前往老家渭南。此前,董红英在北京做家政服务,高麦成从事安保工作,他们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认亲。

33年前,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陆源尚在襁褓中就被寄养在一户人家,父母想再找回时已经不见踪影。时隔33年,陆源终能和骨肉血亲重逢,这让双方都激动不已。

董红英不时在门口张望,寻觅陆源的踪影,在早前的时候,她只在视频中见过女儿。同样希冀早日见面的,还有陆源本人。由于即将见到分别多年的亲属,陆源的神态和情绪逐渐变得不可控,她浑身发抖,在李景伟、杜小华等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前进,眼泪止不住地流。

在认亲仪式上,除了和陆源阔别33年的父母,到场的还有她的姐姐妹妹以及其他亲属,由于被拐走的时候还不到2个月,绝大多数亲属对陆源都没有印象。

陆源曾经无数次想过跟亲生父母相认会是怎样一番感人至深的光景,但当现实如潮水般汹涌袭来时,还是让她感到猝不及防,“像做梦一样”。

“妈!”陆源手捧着鲜花,跪倒在亲生母亲面前,然后哭着爬起来,在簇拥的人群中与父母逐一拥抱,并用手拭去他们眼角的泪珠。董红英也同样泣不成声,她为自己当年送走陆源的决定感到后悔不迭,“妈妈对不住你,这么多年你受苦了。”陆源不停地摇头,像是跟所有陈年旧事握手言和。

“带你去看看奶奶”,高麦成打开了老房子的门锁,一进门便跪倒在母亲的灵前,哭喊道:“妈,你孙女回来了。”压抑许久的情绪终于找到宣泄的阀门,高麦成随即嚎啕大哭起来,越哭越伤心。一旁的董红英也难忍悲恸,边哭边轻拍高麦成的后背,她告诉陆源“这里有你奶奶的气味”。

去年10月,高麦成的母亲去世,在弥留之际,她曾对晚辈强调,“老房子一定不能拆,必须等孙女回来看一眼。”没想到仅仅在三个月后,陆源就找到了。陆源接过纸巾为高麦成擦了擦眼泪,喃喃自语“如果早几个月寻亲,或许有机会见奶奶最后一面”。

陆源仔细端详着家里泛黄的老照片,留心观察自己和家里亲属面容上的相似之处,仿佛在寻找自己始终存在于这个家的痕迹。“我跟我妈眼睛长得一模一样,跟奶奶长得也有点像。”

“人家不跟我说”

老房子内仍陈设着高麦成、董红英夫妇结婚时用的家具。董红英看到33年前的炕,往事再度浮上心头。“我就是在这里生的你呀!”她对陆源说。

33年前的10月19日,晚上10点,董红英孕痛发作,高麦成赶忙去卫生所找医生,奶奶则去找村里的接生婆。接生婆还没到,陆源就出生了,“至少有5斤”。在母亲董红英的记忆里,刚生下来的小陆源“红光满面的,眼睛滴溜滴溜地转,长得特别好”,但新生命的降临对于这个小家庭来说,除了欣喜,还有无奈。陆源上面还有一个姐姐,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养了女儿还不到2个月,夫妻俩就把孩子送给外人寄养,当时甚至还没来得及给襁褓中的女儿起名字。等夫妻俩再想找回时,才得知寄养家庭又把女儿给了别人,自此就断了联系。

33年来,夫妻俩一直都没放弃过寻找陆源,但唯一的线索只存在于寄养人。多年来,“孩子大了不想认你们”是寄养人搪塞高麦成、董红英夫妇的一贯说辞。被问的不耐烦了,只说“孩子在河南”。

对陆源失联耿耿于怀的,还有高麦成的母亲。在她生前的最后几年,一直被未找回孙女的困扰包围着。一次次询问儿子孙女的下落,换来的不过是“人家不跟我说”,“河南那么大我上哪儿找”的回应,她谴责儿子“心坏了”。高麦成默不作声,涕泗横流。

对于女儿的境况,高麦成一直是好奇的。但由于听信了寄养人的说辞以及内心对于送走陆源的深深愧疚,父女相认的感人戏码,高麦成并不敢过多期待。认亲现场的大多数时候,高麦成只是抹着眼泪,少言寡语。

高麦成这些年在北京打工也并未存下什么钱,前些年在工地干活的一场意外还导致他差点生活不能自理,休养了一年多才好。他拿出大部分积蓄封了个红包,递到陆源手上,像是要弥补缺失了多年的父爱。

意外得知并非亲生

陆源后来回想,关于自己身世的秘密,似乎早已初现端倪。

陆源在河南开封杞县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那时候就有很多小伙伴对她提起“你是捡来的”,但她那时并未相信,只当是玩伴的恶作剧。在开封杞县生活十年后,她随父母迁往山西太原。2008年,长大成人的陆源在太原与她第一任丈夫相恋结婚,并育有一个女儿,不幸的是,她的丈夫于2010年因为车祸去世。陆源为养育孩子辛苦工作,女儿只能由其外婆照顾。

2012年,陆源一位舅妈深知,平日里一直是陆源的母亲在帮忙照看小孩,一次便对陆源说起,今后要多照顾母亲。陆源本以为只是一次平常的叮嘱,但舅妈却多说了一句“你的妈妈虽然没有生你,但养了你这么多年。”

陆源很难描述听到这句话时的心情。她脑海中有无数个关于自己身世的疑问,但由于担心影响与父母的感情,陆源并未向养父母询问关于亲生父母的事情。尽管如此,寻亲的想法已然在陆源脑海里悄悄埋下,她想知道自己在哪儿出生,故乡是什么样,亲生父母是谁。

同年,陆源的养母遭遇车祸离世。此后,养父再娶,陆源与养父的关系逐渐疏离,联系甚少。因为工作的关系, 2012年起陆源开始在开封兰考居住,并于2017年改嫁。

在一片“只有朋友没有亲人”的疆土,陆源的归属感在逐渐崩塌。当与养父母阖家团圆的叙事已被画上休止符,寻亲的想法就再度蠢蠢欲动。陆源询问了家里亲戚和上一辈的老人,得到的回复冰冷且伤人“父母不要你了,再找也没有意义”。顾忌熟人社会下的社交压力以及空穴来风的流言蜚语,寻亲的念头冒出来又很快被掐灭,陆源说服自己的理由很充分“万一父母不想认我怎么办?”

2021年12月24日,正值平安夜,已有7个月身孕的陆源突然昏倒,被紧急送往医院,医生诊断为早产,经过手术,胎儿未能保住。在手术台旁,朋友给陆源养父打电话,但对方一句话没说就挂断了。

在病床上被养父放弃后,心灰意冷的陆源摒弃了从养父那里汲取些许温存的幻想,被迫接受了茕茕孑立的落寞情节。与之相对的,是陆源的寻亲热情再度被点燃。她迫切想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当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我没怪过你们”

2022年1月1日,陆源朋友刷到了李景伟寻亲成功的视频,从找寻到成功仅用14天。这让同为开封兰考人的陆源看到了希望,她试着私信李景伟求助。李景伟当天就回复陆源并且鼓励她拍摄一段寻亲视频。该视频由李景伟的抖音账号发出,点击量高达70多万。

陆源的寻亲视频被她的一位表哥看到,表哥在旁敲侧击下从一位长辈处得知,陆源是从陕西渭南被拐到河南开封的。有了老家的地址后,陆源又通过养父母家的亲戚多方打听,终于在1月4日,联系上了在北京打工的亲生父母。同样,看到归属地为河南的电话也让高麦成感到欢喜,他笃定对方就是他期待了33年的女儿。

“你还记得我吗?”

“我当然记得。”高麦成斩钉截铁地回答。

“你知道我什么时候出生,生在哪里吗?”

“你生于1988年10月19日,地点在陕西省渭南市固市镇营里村二组26号。”高麦成连当时卫生所医生的名字都报了出来。

当晚,父女俩加了微信。高麦成小心翼翼地向陆源讲述33年前的往事,仔细斟酌着语序和措辞,生怕女儿怪罪。一句“我没怪过你们”让高麦成宽了心。1月8日一早,陆源和董红英通了视频电话,看到双方的那一刻,两边都失声痛哭。这次视频聊了很久,得知女儿这三十余年的经历,董红英直言“亏欠孩子的太多。”

2022年1月30日,DNA对比结果也确认了双方的血缘关系。在与亲生父母相认后,陆源才得知自己其实出生于1988年,而非户口簿上登记的1987年。

认亲仪式高麦成本想在老家大张旗鼓地办,“乐队、鞭炮……怎么热闹怎么弄。想让大家都知道我女儿找到了,越热闹越好”。后来跟亲戚朋友商量,因为去年10月陆源奶奶刚过世,大家建议认亲的事情不要大操大办,最后选择认亲从简。

“受宠的感觉真好”

受疫情影响,认亲仪式定在了2月20日。

认亲现场董红英和陆源始终手牵着手,不时贴面耳语。一同出现在陆源认亲现场的,还有杜小华、赫东峰等寻亲家长。他们希望借助陆源寻亲成功的热度进行宣传,期盼自己的孩子也能早日回家。

在认亲仪式现场,陆源呼吁更多对自己身份存疑的女孩积极寻亲。“勇敢迈出那一步,不要有任何顾虑,父母没有放弃你们,这样才能距离幸福更近一步。”她说,这既是为其他走失的孩子打气,也是感谢大家鼓励她走出了这一步。陆源称,接下来她将作为一名寻亲志愿者,在抖音、微博等平台发布寻人信息,期待走失的孩子都能早日回家。

相认后,陆源和丈夫被拉入了家庭微信群。这个群的群名叫“开开心心一家人”,爸爸妈妈、陆源夫妇、姐姐姐夫、妹妹妹夫8个人都在群里。大家开心地聊天,没有丝毫拘谨。

加入大家庭后,陆源的生活被彻底改变。现在她每天醒来就能收到父母的信息,内容无非关乎吃穿用度是否充足。“起来了没有?”“吃饭了没有?”“家里还缺什么东西?”琐碎的关心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照顾和关爱。陆源在抖音上发布有一条视频:高麦成、董红英夫妇为陆源擀皮、包包子,并在镜头前配合做出各种鬼脸,视频配文“受宠的感觉真好”。

为了迎接陆源,姐姐姐夫做了渭南特色大饼,边做边拍了视频;姨妈特意穿了喜庆的红色大衣,前前后后忙着招待客人;83岁的爷爷身着军大衣,戴着党员纪念章,几度落泪,双手合十并不停感谢在场的宾客“谢谢你们帮助我娃回家”。

接下来陆源准备接父母到河南去住一段时间,让父母看看自己生活的城市,高麦成夫妇欣然接受,称“听女儿的”。

当初囿于性别歧视、社交压力和流言蜚语迟迟不敢认亲的陆源怎么也不会想到,认亲后迎接她的,将是这样一番温馨的亲情脚本。(正观新闻记者 杨泽雅)#洞见计划#

#赣州身边事# 【江西龙南:围屋青年突围记】江西龙南拥有376座客家围屋,被誉为“世界围屋之都”。
人勤百业兴。对于年轻一代龙南人来说,伴随着客家围屋发出的“吱呀”声出门,开始一天的劳作已是父辈的记忆。近年来,龙南3000多名客家青年积极参与特色种养、生态农业、乡村振兴,引领创业热潮,演绎别样精彩。

新青年,新气象。日前,记者慕名走进龙南围屋群,寻觅古风浓郁的客家记忆,采撷围屋“新青年”背后的创业故事。

百年围屋“筑梦人”

围屋,伴随着龙南全域旅游的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不少人也发现了围屋背后的新经济。

品尝地道的客家小吃,欣赏独特的客家建筑……8月27日,沿着弯弯曲曲的小径,穿过一段斑驳的古墙,记者在龙南市城区寿星围见到“泥围时光”创办人黄琳,并跟随她的脚步走进百年围屋,感受浓浓的客家风情。

寿星围占地16.5亩,从空中俯瞰围屋,其形状酷似成人脚掌印,堪称奇观。

“记得小时候外公经常带着我在围屋玩耍,我很想为保护围屋出把力。”一次和寿星围的偶然接触,一直从事客家小吃生意的黄琳决定重新调整创业方向。

2019年6月,黄琳卖掉位于市区的客家小吃店,投入全部家当租下寿星围,并将这里取名“泥围时光”。经过一年多的打造,老围屋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城里人休闲游览的新去处。

石磨、古窗台、黄色土墙……修旧如旧的“泥围时光”保留了围屋的古朴风格。“为尽量保持原样,沟里的苔藓之类都保留着,我想这样更能留住乡愁。”黄琳说。

“好香,糍粑真好吃……”我们的谈话被一群游客的兴奋喊声打断。循着香气,记者看到刚刚端出的一大盘糍粑被游客一扫而空。烫皮、珍珠粉、客家捶鱼……黄琳引入更多原汁原味的客家美食,打造“舌尖上的‘泥围时光’”。

“就是想让早已走出围屋的现代人坐在屋里品尝小吃,勾起回忆,记住乡愁……”看到游客如此满意,黄琳感到很满足。

34岁的黄琳性格开朗,经常参加青年志愿者等公益活动,是人们眼中的“乐天派”,其实她的创业之路并不平坦。2014年,性格倔强的她骑着一辆三轮车吆喝着卖起了酸萝卜,开启创业之路。此后,又开了一家客家小吃店,每天起早贪黑,艰苦创业。“多年的努力让我有了一定积蓄,没想到为建好‘泥围时光’,一年时间就花光了所有积蓄,甚至卖掉小车,重新骑起三轮车。”黄琳感慨地说,“但我并不后悔,能为保护围屋出把力,感觉很值!”

临近采访结束时,黄琳自豪地介绍起“泥围时光”未来规划。她说,毕竟个人力量有限,希望有更多人加入其中,携手修缮、保护围屋,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

产业发展“领头雁”

八月的玫瑰花,依然娇艳动人。
在渡江镇新大村玫花渡基地,记者好不容易“逮”住正在向附近群众传技的李育智。

位于里仁镇栗园村的栗园围占地68亩,是龙南最大的村落围屋,也是李育智小时候的乐园,更是他回家创业的首选。

“虽然在外创业多年,但浓浓围屋情依然挥之不去。”2009年,李育智在外漂泊了8年后回到家乡创业,种植油茶、向日葵。因为缺少经验与技术,打工攒下的钱打了水漂。

在经历了一次次失败后,2013年,他在栗园围周边流转土地,开始试种食用玫瑰。

然而,好事多磨。2014年的梅雨季节,李育智种植的玫瑰花因空气湿度太高基本枯萎。经过不断尝试,好不容易找到适合种植的玫瑰品种时,又传来栗园围周边涉及高铁项目建设的消息,李育智的玫瑰基地面临搬迁。

“化危为机,正好趁此机会扩大基地规模。”李育智用实干延续创业梦。在里仁镇正桂村、渡江镇新大村等地迅速租下200多亩土地,扩大玫瑰种植规模,并把村民废弃的老房子租下打造成民宿,向乡村旅游等产业进军,打造“玫花渡”品牌。近年来,李育智创业之路越走越宽,并获得龙南“十大杰出青年”、科技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他创办的企业跻身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

携手成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合作社,能辐射带动更多村民发展绿色产业致富奔小康。如今在龙南,像李育智这样通过创业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人越来越多。

非遗文化守望者

龙南杨村米酒工艺独特,远近闻名,酿造技艺跻身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杨太围里走出来的廖旺娣正是杨村米酒酿造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在杨太围厅堂前,母亲忙着煨酒,当包裹酒坛周围的谷屑燃尽,浓郁酒香扑鼻而来。”日前,聊起围屋里酿酒的往事,33岁的赖敏蒋至今历历在目。他从小耳濡目染,加上母亲廖旺娣手把手教,很早就学会了制作米酒的十六道工序,成为杨村米酒酿造技艺的一名传人。

2014年,赖敏蒋从部队转业后,立志让杨村米酒香飘出围屋,走向更高舞台。“多措并举,传承好非遗文化。”赖敏蒋说到做到,接过非遗传承之棒,在宣传、推介非遗上不遗余力。经过几年打拼,赖敏蒋在客家米酒行业已小有名气。

自2017年起,龙南连续多年举办旅游文化节。在大小活动现场,总能看到身穿客家服饰的赖敏蒋携手母亲廖旺娣,展示杨村米酒酿造技艺。

2016年,赖敏蒋创办了自己的米酒企业,并依托电商平台,让杨村米酒真正香飘万里。“目前与种植食用玫瑰的李育智合作,正在研制米酒新产品。”赖敏蒋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并获得1项国家专利。

开展杨村米酒酿造技艺宣传展演,振兴客家传统技艺,成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抗洪抢险、捐资助学等活动……赖敏蒋行走在乡村田野,传承非遗,助力振兴,步步精彩。
来源:江西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客观,公正,如实地写下我的评价:边伯贤是我见过最帅的男人#润淇[超话]# 冲浪了这么多年,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认真的对待。我怕我一旦说出来,博主会觉得我在拍马屁,
  • 从表面上看,每个天干和地支的组合是阳配阳,阴配阴,符合“孤阳不生,孤阴不长”的原则,不符合“一阴一阳之谓道”。据说,以十二种动物取代十二地支,来代表十二个月令,
  • 5.去见你的路上,阳光温柔,云朵可爱。2.为你拨开云雾,许你云上看景,我们在云外看你。
  • #洛阳24小时# 【洛阳作家赵克红、李焕有加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19日,洛报融媒记者从洛阳市文联获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2022年新会员名单揭晓,洛阳作家赵克
  • 解锁了红烧蹄髈,平平无奇的天赋型小厨娘罢了[嘻嘻]妈见夸系列➕1⃣️ 实在不想再吃的大哥二哥三弟,对不住了各位委屈你们一起成为我的开胃小泡菜吧~ 一些平平无奇
  • #博君一肖周边中转[超话]#原价出图一jio巴猪国太子太妃太孙图二明月小飞刀宇擒顾纵all现未发货到时直接改你地址100包u出图三 未rua未洗 打过一次腮
  • 流放之地,他看着战火中的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他听着士兵们吟着《橘颂》保卫家国,即便上位者并未作出正确的决策,他哀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的政治理想
  • 但也不是没有另外一种可能(›´ω`‹ )就是把猫耳朵折断,然后再让它长好,也会形成折耳。而这种基因病绝对会发作,只是时间的早晚和严重的程度罢了。
  • 4.19 洗澡 面+煎蛋 (今早老年人强制转运的新闻 引发了许多愤怒 简直可笑)中午继续做admin的事情 然后下午泡三顿半 继续读米格代尔 还行吧 感觉只是
  • ”叶伏天伸出手,有风拂过,环绕于余生的身体周围,借助这股风的力量,余生的身体才落在了黑风雕上。”叶伏天伸出手,有风拂过,环绕于余生的身体周围,借助这股风的力量,
  • 据了解,3月22日,阿勒泰市教育工会发起了“共抗疫情 共献爱心”爱心募捐倡议,呼吁阿勒泰市教育系统全体师生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和初心使命,通过自愿捐款的方式为
  • 感情方面运势一般,你对伴侣的关系有点过度,少操心一点多从精神上支持对方为好。 处女座:处女座今日运势一般,工作、生活中多给自己一些时间,做事不要心急才能达到好效
  • 阚清子也出演了很多的作品,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但是这么一位漂亮可爱又光鲜亮丽的女主角,在现实生活当中,爱情却屡屡受挫,知道的人都应该理解,现在的她已经30多岁了
  • 当然,并不是吃了这些就不用去医院生病了肯定是要去看医生的营养辅助毕竟是辅助是补充人体缺少的东西不夸大!皆是任君选择…我是认为前者所花费的更为值得、更是划算如图下
  • ps有没有觉得这个杂粮煎饼看起来很治愈,但是老板做他的时候并没有戴手套,感觉脏脏的2022.04.18今天几乎没出门,也没去外婆家吃饭,妈妈在家自己做下午看了#
  • 10.“爱不负人,游不负景,睡不负榻,孤不负己”11.“如果你想亲吻星星 我拨开云层做你的楼梯”12.“人生无常更要不遗余力地表达爱和珍惜呀”13.“要星光也要
  • #星星的旅行日记# 大理第38天听歌逛古城的一天有些情歌已经被我不当情歌听了,因为我没有爱情感看一群小学生放学走在古城里,问就是学校在古城里,真好,有些人天生就
  • 近日,慕名前往南平华厦眼科医院进行了手术治疗,根据我的实际生活和爱好情况,院长胡甫密精心为我推荐了一款可以看远、中、近晶体,手术后第二天清晨,当护士打开沙布的那
  •         五、又要和不喜欢的人翻脸。 ‹又野又拽朋友圈文案›❶别问我为什么这么努力 我只是为了以后我夹菜没人敢转桌子❷别等人捡 你在垃圾里也不算出众❸你觉
  • 他说,对方中介说,肯定是在范围的,挨着线,肯定会一起拆的,而且便宜这么多……我很无语,我和他说,这个没有办法了,你只能自己先收着,慢慢等了!中间他也有发过几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