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大事|乡村振兴天津故事纪实·援疆篇】昆仑山下连理枝——巴什玉吉买村种出“团结果”

“难以想象这是南疆偏远地区的一个普通村庄……”这是记者到和田地区策勒县策勒乡巴什玉吉买村采访拍摄时发出的感叹。
巴什玉吉买村,这个沙漠边缘的贫困村,2019年顺利出列;2021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14000余元,超过一半的农户买了小汽车;2022年预计人均纯收入达到18618元,兑现脱贫奔小康的庄严承诺。

民居改善引游客
走进巴什玉吉买村,眼前一派生机勃勃。托帕路上车来车往,两侧的民居整齐划一,庭院干净整洁,院内种植的花果繁茂,飘来阵阵果香。沿途,汽车修理(洗车)厂、红酒加工厂、民族团结馆等一应俱全。巴什玉吉买村俨然已成为托帕路最亮眼的村庄,成功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旅游。
“托帕路是巴什玉吉买村的门面,但两年前这里并非如此。”天津援疆干部、策勒县策勒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常威清楚地记得,以前的托帕路很窄,周边没有绿化,两侧临街的46户村民庭院十分破旧,有着各式各样的门面。
为了推动巴什玉吉买村旅游业发展,天津援疆项目出资250余万元开展巴什玉吉买村旅游线路托帕路两侧民居景观形象完善,完成旅游线路两侧民居及门前中华文化、民族特色景观和形象打造完善,同步完成托帕路沿街民居及其他基础设施完善,间接拉动了巴什玉吉买村民的收入水平。
“如何让巴什玉吉买村从脱贫到富裕?”
这是天津援疆干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汽车已成为巴什玉吉买村最常见的交通工具。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为推动巴什玉吉买村村民就业及增收,依托托帕路重要交通地位,天津市津南区投资开展巴什玉吉买村汽车修理(洗车)厂建设,厂区建筑面积350平方米,硬化面积23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40平方米,各类设备设施齐全,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修理厂,让巴什玉吉买村有了自己的汽车修理厂和洗车厂,在方便村民的同时,极大地推动了村民就业增收。

拓展销路飘酒香
“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石榴是各民族大团结的象征,也是和田地区策勒县的特产,更是巴什玉吉买村的支柱产业。
据记载,石榴自西域传至新疆,策勒是西域石榴的最早种植产地,相传已有2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形成了石榴种群,策勒也成了一处天然的石榴种质资源库。2014年,策勒石榴入选北京APEC会议餐桌。
“我家种了9亩石榴,以前每年收获时节都为销路发愁,如今石榴不愁卖了,收入更加稳定了,我打心眼里感谢你们。”村民如则托合提握着天津援疆干部的手激动地说。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
卖石榴——曾经是巴什玉吉买村石榴果农唯一的销售渠道。为了增加石榴等农产品附加值,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壮大村集体收入,天津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通过招商引资,投资100万元,在巴什玉吉买村托帕路建成策勒县和滇红酒业有限公司,将石榴、葡萄、杏子及桑葚等本地大量种植的水果深加工,生产成各类果酒。
“目前产品已在北京、天津免费进入大型超市,产品质量、口感等深受当地市民认可,年销售量逐渐扩大,前景非常乐观。”天津援疆干部、策勒县发改委副主任武文刚介绍说,依托周边万亩石榴基地,和滇红酒业有限公司对石榴进行深加工,生产销售石榴酒、蒸馏酒,现年产石榴红酒300吨,蒸馏酒50吨,解决就业10人,每月工资2000元,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并进一步完善了石榴产业链条。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再也不用赶着羊漫山遍野的放牧,也不用远离亲人到外地打工了。”海尔妮莎汗·艾提说起现在的生活十分欣慰,“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现在每个月有固定的工资收入,我的孩子不仅能免费读书,还能领到助学金,我们家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海尔妮莎汗·艾提是巴什玉吉买村的村民,家里有3口人,独生女儿在新疆医科大学读书。几年前,海尔妮莎汗·艾提一家还在因为生活上的困难和孩子的学费问题头疼,如今之前的压力全部转化成了动力,“感谢天津援疆企业把石榴酒厂开到了家门口,我要更加努力工作,争取过上更优质的生活。”

宣传教育结硕果
在天津援疆工作的全力支持下,2017年,巴什玉吉买村被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自治区文明村镇,2019年被和田地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八星级”党支部,2020年村团支部荣获自治区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2020年被中央文明办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2020年因脱贫攻坚工作成果显著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党的政策,亚克西!” 巴什玉吉买村党支部书记麦麦提热伊木·买买提明站在一幢红顶黄墙的建筑前说道,“通过身边人、身边事引导大家摆脱‘等靠要’思想,用榜样力量教育激励大家。”
麦麦提热伊木·买买提明所说的正是他身后的“策勒县天津援疆民族团结馆”。
为了在文化阵地建设、交往交流交融、结亲帮扶等方面发挥优势,2021年,天津援疆资金投资600万元资金,在巴什玉吉买村建设了700平方米的天津援疆民族团结馆。2022年,在天津援疆前指的积极协调推动下,策勒县天津援疆民族团结馆荣获“和田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称号。
该馆目前以历史资料为依托,以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主线,面向社会各族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这是天津援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要成果,有形有感有展示,巩固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阵地,搭建了‘津和一家亲’交融平台,有力助推了和田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纵深发展。” 天津援疆干部、策勒县策勒乡党委副书记回俊成说,接下来,我们将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通过不断开展文化旅游以及各种形式的交往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好策勒县民族团结馆的平台载体作用,持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努力讲好津和两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故事、讲好和田民族团结故事,为和田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新疆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石。建设团结和谐的美好新疆,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与行动。近年来,天津援疆始终紧扣凝聚人心这一根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天津在文化、教育、医疗、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推动津和两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往交流交融活动,让津和两地民族团结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各族群众感情越走越亲近。

小康新区建新家
在策勒县县城以东14公里处,毗邻315国道,距离固拉合玛镇5公里处有一个环境优美、房屋一排排坐落的地方——策勒县小康新区管委会。
5年前,这里还仅仅是一个新成立的单位,所有农户都是从策勒县六乡两镇搬迁过来的,每户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人均3亩地。农户没有钱,种地投入资金少,自然年底收入也低。
2020年-2021年,天津先后投资600万元和300万元启动策勒县易地搬迁试验区后续产业发展建设项目,此项目对农户种地浇水的电费、化肥、农药、滴灌带等等进行补助,农户不用在种地上投入一分钱,年底收入明显增加。一是促进当地红枣、饲草料地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推动产业兴旺,带动搬迁户就近就地就业。二是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该项目的实施,从搬迁户出发,针对贫困农民缺资金、少技术、市场经济转变观念等原因,使他们靠援疆项目发挥自我创造力,变“输血式”为“造血式”。
2021年9月,投资395万启动策勒县小康新区养殖基地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有效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现在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学到了专业的养殖技术。”“生活很方便。”谈及现状,小康新区的居民纷纷称赞。
2022年1月,天津又投资 300万元建设策勒县小康新区中华文化街。如今,这片占地面积1.7万亩的小康新区,建有易地扶贫搬迁住房821套,涉及搬迁贫困户821户3147人。其中,居民区占地1500亩,新建村委会办公楼、小学、幼儿园、卫生室、警务室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产业人均3亩红枣林地、新建10322平方米养殖小区。
依托乡村振兴,今年,天津援疆前方指挥部争取援疆资金400余万元,彻底改善巴什玉吉买村委会现状,重点优化综合服务场所,建成集一站式服务大厅、党群活动中心、村民教育基地为一体的1500 平方米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并完善配套相关设施,极大的优化基层阵地功能。结合办公大楼建设,完善现有党员之家活动室功能,增添必要文娱设施,真正让党员之家成为党员活动根据地,全力打造先进、完善的“党员之家”。

短短几年间,村里变了样: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各地游客,完善的产业链让村民不出村就能赚到钱……如今,腰包鼓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昆仑山下,塔河两岸,岁岁年年气象新。

某一天,夕阳西下,我们望着头顶的夕阳残留的一抹亮红,光的那一头是多么遥远的明天,可明天并不遥远,只是我们的心还没有想要离开今天。不只是想念还是恐慌,总觉得有的时候,异地相隔,遥远的一声问候也很难说出口。我们听过很多大道理,可是小情绪却总是难以自控,因为总会在某些特定的时刻,会突然想起一个不在身边的人,思念如潮水般汹涌的袭来。可想要用语言去表达的时候,却又迟迟不知从哪里说起。

当你拿起一本昔日里看过的书,会想到过去读这本书时还与喜欢的人一起;走在夏末秋初的公园,此刻秋凉来的不早也不晚,只是刚刚好。你也会想到曾经这个季节曾与谁初相遇,还有那些一个人在深夜醒来的时刻,坐在车上看窗外街灯流转的时刻,都会不止一次地想起一个人。其实,或许谁也从来没有刻意地去想起一个人,思念也是浅浅淡淡,细细密密的,就像月光下一片淡淡的树影,偶尔摇晃,挥之不去。

人生若只如初见,一路上遇到风景无数,但最美的风景到底在哪里,只有你自己知道,你也曾设想过彼此重逢时的场景,会热泪盈眶,还是相对无言?也许就只是一如从前的一抹微笑,轻轻地说一句:好久不见。也许每个人都曾思念过一个人,却总说不清这种思念从何而起,却绵延得很深。相遇,在不经意间。没有约定,也没有守候。在这桃红时节,在这柳绿时分,一笑成歌,浅语嫣然。

所谓,五百年的回眸,一千年的等待,亦不过如此。在岁月的两段,轻轻许下,“你不来,我不去。你不走,我不老”的山盟海誓、密语甜言,而相遇也终成一笑。在千千万万个黑夜与白昼交替的瞬间,凌乱的步伐与随意的笔墨,匆匆着一季又一季的柔美。夕阳和晚风,也都贴着黄昏的余温,落墨成指间的一朵青花。流年的地平线上,平铺着我们虚度的光阴,拾起被青春支离的琐碎,看着季节里的云朵在一念之间开出柔软的温暖,心意也在那一瞬间澄澈。

那些被我们荒废过的流年,踏着歌声飞去了遥远的银河,在以前,单纯到傻的我们,总觉得日子还要过很久,可当在一个浑身是汗的午后 睡醒之后,突然就迎来了凉凉的秋天。回想着年轻的岁月,我们经历辛苦却很简单也很幸福,因为我们的心里在稍稍的播种希望;到了中年的我们,领悟无数却很少感受到幸福,因为我们把领悟挡在眼前,不去看眼前的风景,世俗遮住了眼睛,自然也看不到幸福的微光。

纷至沓来的琐事将我们送给时间打磨,不管时间过去多久,我们都没有理由不去长大。我们总要学会珍惜,学会感恩,却不能总是把忙碌当做借口,因为再忙,也不能冷落了在乎你的人,也只有真心在乎你的人才会每时每刻把你放在心里,担心你因为忙碌不懂得照顾好自己,叮嘱你吃饭休息,天冷加衣。你偶尔的不耐烦也毫不在意,只因为他的心里对你有满腔的爱意。你只要记得有一个人会在很多个微妙的时刻想起你,想起你的简单美好。

流年匆匆又是一次久别后的重逢,别时的苍白,满时伤感与哀愁,歌声也许代表不了满腔的不舍。离别纵使无奈,但相遇不一定太晚,一个真正在乎你的人,他总是能看透你懂事的外表下 有着不想说出的委屈,看懂你坚强面具后的 一份脆弱,也总是愿意把最温暖的怀抱 留给你,不用多说一个字,只要一个眼神就知道你所有的心思。也只有他能理解你的所有努力和勤奋,因为你的倔强隐忍而心疼,哪怕再忙,他也不会冷落你,就算你一无所有,也不会抛弃你,他能陪你走过春光灿烂,也能陪你走过严寒的冬季。这样的人若是遇到了,请好好珍惜。

“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句话现在看来,总在哪个时代都不觉得老套,在旁人看来,一味的等待也不一定换来一个短暂的停留,当你的心情变得捉摸不定时,一句冷漠的回应就能委屈好长时间。这一切的一切,仅仅因为时光已经走进了你心里最荒凉的地方,在那里开出了一朵清新的芬芳。有时候,太过于感情用事,反而会被事情本身束缚,因为感情左右了心情,更是左右了心。一切的感情,都希望交给时光,当时光慢慢老去,我们都还唱着,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再深厚的感情,也会被失望打败。因为温暖一颗心需要很多年,而凉一颗心只需要一瞬间。

昆仑山下连理枝——巴什玉吉买村种出“团结果”

“难以想象这是南疆偏远地区的一个普通村庄……”这是记者到和田地区策勒县策勒乡巴什玉吉买村采访拍摄时发出的感叹。

巴什玉吉买村,这个沙漠边缘的贫困村,2019年顺利出列;2021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14000余元,超过一半的农户买了小汽车;2022年预计人均纯收入达到18618元,兑现脱贫奔小康的庄严承诺。

民居改善引游客
走进巴什玉吉买村,眼前一派生机勃勃。托帕路上车来车往,两侧的民居整齐划一,庭院干净整洁,院内种植的花果繁茂,飘来阵阵果香。沿途,汽车修理(洗车)厂、红酒加工厂、民族团结馆等一应俱全。巴什玉吉买村俨然已成为托帕路最亮眼的村庄,成功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旅游。
“托帕路是巴什玉吉买村的门面,但两年前这里并非如此。”天津援疆干部、策勒县策勒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常威清楚地记得,以前的托帕路很窄,周边没有绿化,两侧临街的46户村民庭院十分破旧,有着各式各样的门面。

为了推动巴什玉吉买村旅游业发展,天津援疆项目出资250余万元开展巴什玉吉买村旅游线路托帕路两侧民居景观形象完善,完成旅游线路两侧民居及门前中华文化、民族特色景观和形象打造完善,同步完成托帕路沿街民居及其他基础设施完善,间接拉动了巴什玉吉买村民的收入水平。

“如何让巴什玉吉买村从脱贫到富裕?”
这是天津援疆干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汽车已成为巴什玉吉买村最常见的交通工具。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为推动巴什玉吉买村村民就业及增收,依托托帕路重要交通地位,天津市津南区投资开展巴什玉吉买村汽车修理(洗车)厂建设,厂区建筑面积350平方米,硬化面积23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40平方米,各类设备设施齐全,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修理厂,让巴什玉吉买村有了自己的汽车修理厂和洗车厂,在方便村民的同时,极大地推动了村民就业增收。

拓展销路飘酒香
“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石榴是各民族大团结的象征,也是和田地区策勒县的特产,更是巴什玉吉买村的支柱产业。
据记载,石榴自西域传至新疆,策勒是西域石榴的最早种植产地,相传已有2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形成了石榴种群,策勒也成了一处天然的石榴种质资源库。2014年,策勒石榴入选北京APEC会议餐桌。
“我家种了9亩石榴,以前每年收获时节都为销路发愁,如今石榴不愁卖了,收入更加稳定了,我打心眼里感谢你们。”村民如则托合提握着天津援疆干部的手激动地说。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
卖石榴——曾经是巴什玉吉买村石榴果农唯一的销售渠道。为了增加石榴等农产品附加值,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壮大村集体收入,天津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通过招商引资,投资100万元,在巴什玉吉买村托帕路建成策勒县和滇红酒业有限公司,将石榴、葡萄、杏子及桑葚等本地大量种植的水果深加工,生产成各类果酒。
“目前产品已在北京、天津免费进入大型超市,产品质量、口感等深受当地市民认可,年销售量逐渐扩大,前景非常乐观。”天津援疆干部、策勒县发改委副主任武文刚介绍说,依托周边万亩石榴基地,和滇红酒业有限公司对石榴进行深加工,生产销售石榴酒、蒸馏酒,现年产石榴红酒300吨,蒸馏酒50吨,解决就业10人,每月工资2000元,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并进一步完善了石榴产业链条。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再也不用赶着羊漫山遍野的放牧,也不用远离亲人到外地打工了。”海尔妮莎汗·艾提说起现在的生活十分欣慰,“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现在每个月有固定的工资收入,我的孩子不仅能免费读书,还能领到助学金,我们家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海尔妮莎汗·艾提是巴什玉吉买村的村民,家里有3口人,独生女儿在新疆医科大学读书。几年前,海尔妮莎汗·艾提一家还在因为生活上的困难和孩子的学费问题头疼,如今之前的压力全部转化成了动力,“感谢天津援疆企业把石榴酒厂开到了家门口,我要更加努力工作,争取过上更优质的生活。”

宣传教育结硕果
在天津援疆工作的全力支持下,2017年,巴什玉吉买村被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自治区文明村镇,2019年被和田地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八星级”党支部,2020年村团支部荣获自治区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2020年被中央文明办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2020年因脱贫攻坚工作成果显著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党的政策,亚克西!” 巴什玉吉买村党支部书记麦麦提热伊木·买买提明站在一幢红顶黄墙的建筑前说道,“通过身边人、身边事引导大家摆脱‘等靠要’思想,用榜样力量教育激励大家。”

麦麦提热伊木·买买提明所说的正是他身后的“策勒县天津援疆民族团结馆”。
为了在文化阵地建设、交往交流交融、结亲帮扶等方面发挥优势,2021年,天津援疆资金投资600万元资金,在巴什玉吉买村建设了700平方米的天津援疆民族团结馆。2022年,在天津援疆前指的积极协调推动下,策勒县天津援疆民族团结馆荣获“和田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称号。
该馆目前以历史资料为依托,以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主线,面向社会各族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这是天津援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要成果,有形有感有展示,巩固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阵地,搭建了‘津和一家亲’交融平台,有力助推了和田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纵深发展。” 天津援疆干部、策勒县策勒乡党委副书记回俊成说,接下来,我们将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通过不断开展文化旅游以及各种形式的交往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好策勒县民族团结馆的平台载体作用,持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努力讲好津和两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故事、讲好和田民族团结故事,为和田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新疆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石。建设团结和谐的美好新疆,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与行动。近年来,天津援疆始终紧扣凝聚人心这一根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天津在文化、教育、医疗、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推动津和两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往交流交融活动,让津和两地民族团结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各族群众感情越走越亲近。

小康新区建新家
在策勒县县城以东14公里处,毗邻315国道,距离固拉合玛镇5公里处有一个环境优美、房屋一排排坐落的地方——策勒县小康新区管委会。
5年前,这里还仅仅是一个新成立的单位,所有农户都是从策勒县六乡两镇搬迁过来的,每户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人均3亩地。农户没有钱,种地投入资金少,自然年底收入也低。

2020年-2021年,天津先后投资600万元和300万元启动策勒县易地搬迁试验区后续产业发展建设项目,此项目对农户种地浇水的电费、化肥、农药、滴灌带等等进行补助,农户不用在种地上投入一分钱,年底收入明显增加。一是促进当地红枣、饲草料地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推动产业兴旺,带动搬迁户就近就地就业。二是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该项目的实施,从搬迁户出发,针对贫困农民缺资金、少技术、市场经济转变观念等原因,使他们靠援疆项目发挥自我创造力,变“输血式”为“造血式”。

2021年9月,投资395万启动策勒县小康新区养殖基地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有效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现在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学到了专业的养殖技术。”“生活很方便。”谈及现状,小康新区的居民纷纷称赞。

2022年1月,天津又投资 300万元建设策勒县小康新区中华文化街。如今,这片占地面积1.7万亩的小康新区,建有易地扶贫搬迁住房821套,涉及搬迁贫困户821户3147人。其中,居民区占地1500亩,新建村委会办公楼、小学、幼儿园、卫生室、警务室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产业人均3亩红枣林地、新建10322平方米养殖小区。

依托乡村振兴,今年,天津援疆前方指挥部争取援疆资金400余万元,彻底改善巴什玉吉买村委会现状,重点优化综合服务场所,建成集一站式服务大厅、党群活动中心、村民教育基地为一体的1500 平方米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并完善配套相关设施,极大的优化基层阵地功能。结合办公大楼建设,完善现有党员之家活动室功能,增添必要文娱设施,真正让党员之家成为党员活动根据地,全力打造先进、完善的“党员之家”。

短短几年间,村里变了样: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各地游客,完善的产业链让村民不出村就能赚到钱……如今,腰包鼓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昆仑山下,塔河两岸,岁岁年年气象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震惊国外!联邦快递“劫持华为包裹”,中国学者:应暂停其业务
  • 深圳个税减免15%吸引人才,能否复制到全国|新京报快评
  • 初夏40度!多地“最热天”正常吗?
  • 华为禁令的另一面:特朗普与硅谷的相爱相杀|京酿馆
  • 一球千金!武磊一脚将保级队踢进欧联杯,激动的除了球迷还有这些股东
  • 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 老师怒扔学生论文被约谈,网友却说:不怪他
  • 用手机的人注意了!好消息:每个月你又能省一笔钱!
  • 【关注】速看!你的户口、土地、收入将发生这些变化
  • 最新最全!一图读懂8省市新高考改革方案
  • 哈佛的学生都在看这种视频,每天 15 分钟,英语水平暴增
  • 重磅!中注协公布2018注会考试合格率!审计通过率已超31%!2019注会考试趋势同曝光!
  • 一大波老师被实名举报!
  • 这张请假条居然能让语文老师“集体传阅”,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 特别关注!新版《各学科答题规范》官方要求,请转给身边每位考生!
  • 第十六届南方医科大学英语演讲大赛通知
  • 2035年养老金将耗尽?人社部回应了→
  • 韩国网友号召为螺蛳粉申请非遗????
  • 惊呆了!素媛凶手将被释放具体是什么情况?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迪士尼收购福克斯、Netflix上位,好莱坞“新六大”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