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 <葬花•暗黑桃花源>终于看完真结局。

文风比较朴实,不过推理故事恰巧需要的就是把故事说清楚,而最忌讳华丽不知所云的词藻。作者脑洞奇大又逻辑合理,不拖泥带水,读得很舒服。

男女主的相处并没有太多,或者刻意的性别凝视,更没有恶俗的描写,一切相处都很自然,甚至带着些柏拉图式的浪漫,整体主旨还是故事本身,这点我尤为好评!!∠( ᐛ 」∠)

剧情前期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暗藏伏笔,太细微以至于我确实偶尔有点疑惑,但却并没有细想,打到后期我又直呼绝!

“叙述性诡计”这么巧妙的用法,可算是给你玩明白了啊!?

最后,这整个故事,这大概就是应证了大李的那句话“永生,即是永死”

一个思路分享吧。
(一千七百字,有点长,但是挺好玩)
我发现很多古代的东西,都是包含非常重的浪漫色彩,就是寓言化。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庄子的文章,用现实人物虚拟故事,然后用故事讲述道理,或者搞一些奇怪生物什么的。现在人很难理解其实是因为我们现代思维方式受西方影响很大,如果不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很多人无法理解。或者这个也可以叫“隐喻”。就是一种暧昧的方式表达他的观点或者什么事情。再换个例子就是水墨画,大量的留白给你想象,用画勾起你的记忆来回忆山水,回忆风景,所以就有一种他画了,但是又没画的感觉。
我觉得我们古人非常喜欢干这件事,道教里面大部分内容都是隐喻的,有句话叫“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并不是说这书里的东西都是假的,都是没用的,得靠师父告诉你核心才行。师父告诉你的不是一句“定理”而是钥匙,真传一句话的这句话就是钥匙。你有了这个钥匙你就能看懂书,不然书就是假的,没有意义的东西。所以再回到画上来说,画的技法是什么?几笔勾勒的山是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吗?其实不是,画里表达的东西才是根本,而这个东西是需要所谓的“感觉”慢慢练出来的。就像“画龙点睛”不点那一下,再像龙他也不是龙,缺了灵魂,而补上这一点神韵它就能飞出墙壁。
古人真的是很喜欢搞这些巧妙的东西,很多古代传说也是这样,之前看过一个说法,女娲补天。大家印象里都是共工撞怪坏了,女娲炼石补天。但是我看到这个说法是,古人演算历法,将一年分成四季,一季90天,一年360天整,但是这套历法用着用着肯定会出问题的,所以四时乱了,四季也乱了,本来应该是夏天变成冬天了,这不就天下大乱了吗?然后女娲炼五色石,石其实就是时间,练时补天,搞了5天补上了360天的缺口,变成了365天。这之后有了“闰”,所以天下太平了,时间不会错乱了。夸父逐日和愚公移山也都有另一种解释,不过我记不太清楚了,大家有知道的可以分享一下。
虽然这也是个故事,但历史上确实是后添加的“闰”这个概念。然后故事和历史就巧妙的融合了,女娲补天就有了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既保留了传奇色彩,也很好的传承了这个事情。当然这只是一个举例说明,不代表什么学术观点,看一乐就行。我只是觉得古人的这种“浪漫”很有意思。

还有跟道教相关的东西,大家也知道的就是西游记。有本书叫做“西游原旨”,就是说西游原本的意思。书里直接说西游记是道教丘处机祖师写的一本丹书,炼内丹的。里面将师徒几人比作,先天本我=唐僧,心=猴子,欲望=猪,后天自我=沙僧,意识=龙马。所以心要悟空,欲望要八戒,后天自我要悟清净。很巧妙,又跟传统文化结合上。为什么猴子去当放马的官,因为古人认为猴子叫尿可以避免马生病,所以:弼马温=避马瘟……
而且按照西游原旨里面写的,书里很多故事其实就是自我炼心化性的过程,妖怪都是外界的诱惑和陷阱,为了保护自己心要跟其斗争,而欲望又受其克制,所以猪八戒本来是天庭卷帘大将,但是碰到妖怪就怂,但是心不怕,悟空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沙和尚只是老老实实的接受自己的本分。这一切都很玄幻很离谱,但又很巧妙的串在一起,让你对一个志怪故事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而且你把这一套东西放到自己身上,放在现实生活里面来看也是一出西游记。唐僧就是纯洁的你,对世界没有任何想法,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但后天的你接受了各种安排,变成老实的沙和尚,欲望让你想在舒适圈里生活,意识告诉你要向前走,沙和尚也劝你要本分工作。不过你的心不老实,东想西想一下子能十万八千里去到月亮上看看。所以想要好好生活的你,给心戴上了金箍,给欲望立下戒条,你坐在意马的背上,让本分牵着走。
所以取西经其实就一条修行路。

这两个例子,或者说故事我们不去纠结他的真假和历史事实。因为本身他们就只是一个故事。他们想告诉我们的并不是唐僧取经的情况,而是我们如何认知自我和约束自我。我写这些也是分享我发现的一个“点”?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定义这个概念,算是一个思路吧,一个好玩的东西。
不过也不是说什么东西都是有隐喻和说法的,爱隐喻这个事情真的算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东西,什么66大顺,88发财这种都算是隐喻,但隐喻不是硬凑也不是谐音梗,隐喻这种浪漫已经快要失传了,留下来的只在烂俗到迷信“讲究”里了,这是不提倡的,希望大家避免这种低级趣味。(我昨天还在朋友圈吐槽了一个)
(我发现我很喜欢用其实和但是,我在努力避免了[允悲]你们凑合凑合先)

首先,大刘不是什么“中国第一位元宇宙架构师”,但他的确不推崇(甚至是反感)扎克伯格的“元宇宙”未来。

但你如果认为,大刘的宇宙观主要体现在飞船派和元宇宙派的二元对立,那也是太小看他了。

对鼓吹者们来说,“元宇宙”的发明几乎相当于又一次“创世”,而目前阶段,正是新世界创生之前的狂欢。

“人人都知道元宇宙,人人都看不懂元宇宙”,假装冷静的评论者们说。

真的看不懂吗?对于随着“元宇宙”一起到来的社会变革和商业变迁,也许没有一个人能够窥得全貌,但如果说到技术方向,“元宇宙”似乎真的乏善可陈。

AR?VR?脑机接口?全新身份?真正的去中心化?全新的经济系统?颠覆性的社会革命?

如果需要,人们可以在一个星期之内造出一千个新的名词。

但无论如何,元宇宙想做的和能做的无非是“由实向虚,做虚为实。”至于“虚”是怎样的“虚”,“实”是哪种“实”,“虚”“实”之间如何辩证,那又是下一个层面的问题了。

或许在那个世界里,有无数超脱现实的奇景,有无数灵魂飞升的体验。

或许其中的种种规则,真的重新建构了人类社会,重新定义了人类文明。

但那又能如何?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这句出现在《三体》中的基本公理,在那里大概率仍然有效。

我们可以假设,虚拟世界永远不会自我锁死,也不会走向毁灭,但在它之外的现实世界呢?是否也会永远安全?

有人说,当“元宇宙”大行其道,人类活动减少会导致自然环境向原生态反演,我们的现实生存环境会变得更加适宜生存。

但这种论调本身就值得怀疑。一种关于生态系统演化的观点,说的是世界之所以演化成现在的样子,和人类的活动密不可分。按照这个逻辑,如果现有的人类在一百年时间里陆陆续续地进入“元宇宙”,那么在地质时间尺度上,相当于人类这个物种在地球生态圈中瞬间抽离,到时候将会发生什么,谁都无法预料。

即使不考虑人类活动这个变量,那么,一旦发生某类恶性地质事件,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可能在短时间内被摧毁。这种级别的灾变,地球上已经发生过的有“冰球时代”、“大氧化时代”、“小行星撞地球”等等。

把视角投向未来,早有科学家罗列出人类毁灭的十种可能:小行星撞地球、伽马射线暴、飘移的黑洞、太阳大暴发、超大规模火山爆发、地球变暖、世界性灾病、世界核战争、机器人觉醒和太阳变成超新星。

在这种史诗级的灾变面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旦外部世界成了地狱,虚拟世界也不会是天堂。

并非只有大灾变才值得警惕。相比人类,地球的生态系统足够顽强,它历尽千劫仍然生机勃勃。而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类就要脆弱得多。对生态系统无关紧要的某个参数的某次波澜不惊的起伏,对人类来说也可能是灭顶之灾。

实际上,地球环境适宜人类生存的时间,远远少于它不适宜生存的时间。一个例子是,大气中所谓屡创新高的碳含量几十年来让人类忧心忡忡,但以整个地质史为标尺来看,今天大气中的碳含量处于非常温和的水平,远高于或远低于目前水平的时代比比皆是,对应的地质时期就是就是暖期或冰期。

我们不得不承认,至少在整个进化史当中,人类一直拥有着温床般的生存环境。

更令人畏惧的,还有那些完全超出人类想象的巨大的不确定性。

比如说,我们的太阳系正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在宇宙空间中飞奔,如果——仅仅是如果——在我们行进的正前方有一片巨大的星际尘埃带,那么地球将迎来什么样的命运?

首先,地球上的光照强度会变小,地球会迅速进入冰期;其次,星际尘埃与地球的相互摩擦会降低它的公转速度,进而降低地球的轨道。尘埃降低光强,轨道变化增加光强,地球将进入暖期或者冰期,决定了人类不同的命运。

其次,尘埃带是如何形成的?答案之一是它是某个恒星的残骸,既然是残骸,就一定不会只有尘埃这样的小颗粒遗留。到那个时候,我们可能每时每刻都能看到,流星雨像烟花一样在大气层中绽放。

再次,轨道被改变的不会只有地球,八大行星都会有同样的遭遇。对于已经精确运行了几十亿年的太阳系来说,任何一颗行星轨道的任何变化,都会对所有行星的运行产生扰动,三体运动尚且不可测,那么九体运动将会带来怎样的乱局?三体人的梦魇将在地球人身上真正上演。

这还只是一种可能。如果现在集结五十个科学家,五十个科幻作家,他们能够想象出的毁灭方式应该也会不少于一千种。

并且,你无法保证,他们给出的就完全不会成为事实。

人类能想象出一千种毁灭的命运,却只能创造“元宇宙”这一种未来?

这种显然的想象力不对称,才是大刘想要极力避免的。

不管他是否真的“狠批”过“元宇宙”,也不管他是否真的认为“元宇宙”是“死路一条”,他真正想说的应该是:“元宇宙”可以是未来的一种,但人类不应该只有这一种未来。

好奇心是想象力的基础,想象力是进取心的基础。历史上,当人类不再有好奇心(表现为不再追问那个时代的终极问题),想象力就会缺位(表现为给出一个浅尝辄止的答案),进取心也随之消解(表现为不再内卷选择躺平),然后,那个时代的“元宇宙”就会出现,只不过它们的形式,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神话”。

那么,再来看看大刘很早以前对神话的观点吧:

“世界上各个民族都用自己最大胆最绚丽的幻想来构筑自己的创世神话,但没有一个民族的创世神话如现代宇宙学的大爆炸理论那样壮丽,那样震撼人心;”

“生命进化漫长的故事,其曲折和浪漫,也是上帝和女娲造人的故事所无法相比的。”

“还有广义相对论诗一样的时空观,量子物理中精灵一样的微观世界,这些科学所创造的世界不但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而且超出了我们可能的想象。”

“如果没有科学,我们把自己的脑髓蒸干也无力创造出这样的幻想世界来。所以,科学是科幻小说力量的源泉。”

——“元宇宙”不是罪,严重不足的想象力才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任嘉伦Allen原图见水印#任嘉伦[超话]#任嘉伦 他们说,青山是否多妩媚,还需得看青山是谁,可我摇头,我见众生皆草木,唯你是青山。唯愿,无论过去多久,朦胧的
  • #98跑陪你聊跑步# #张杰[超话]##张杰演唱会# 从16年我想巡演开始追每一场演唱会,虽然只是每场演唱会的当天在微博上实时共享他的每一刻每一秒,通过别人录的
  • [心]周贡1族长可做的任何物品(目前53级)可要1个【臆瘴难度30层视频打法及解析】根据上一条的臆障30层攻略打法优化出了下限更加低的阵容依旧是【核心技伤流】★
  • 你要相信,总有一天你会遇见更好的人,会有更好的生活,从那以后,你的笑都是发自内心,你的泪都是喜极而泣。可是,比起你所知道的幸福,他曾經為你做到過的,真的很少。
  • #刘耀文 演唱会##ipad绘画[超话]##ipad绘画[超话]##自学板绘[超话]#有没有需要基础板绘课程ipad绘画教程的姐妹[泪]我这里我买的太多了想低价
  • #那些年我听过的台湾歌曲#[5]以前英语老师常教导我们要多听英文歌或英文广播节目、多看英文书籍或报纸,这样能够提高英语成绩,而我偏偏不爱听也不爱看,完全没有兴
  • 难怪电影里的雷宇这么真实,化身成了真正的试飞员#长空之王[超话]# #电影长空之王##看完长空之王的后遗症##王一博雷宇掉羊圈花絮# @电影长空之王 @UNI
  • 如果仅在技术应用层面上理解,何为“虚假信息”的问题是可以进一步讨论的;但如果在哲学和文化的层面上理解,如前所述,没有“虚构之事”就没有“认知革命”也就没有人的有
  • 我拿到快递一看,哦原来我留下的收货名是“肖战粉丝小飞侠”难怪显示姓肖[允悲][允悲][允悲]】#肖战[超话]##肖战# ⅩZ#肖战我喜欢你# 我的杂志终于收到了
  • Happy Birthday [心] 两人重游故地,去了《你好李焕英》的拍摄地,这里也是两人相互成就的地方,携手成为电影圈举足轻重的人。一行还前往当年新开放的淹
  • 我觉得4⃣月过得好快哦~转眼间就5⃣月啦~[太开心]就很平凡的一个月:没去哪里玩,没怎么出去走走,没发生什么特别的事,就很平常很普通;但就真的很充实,充实的同时
  • 大下午我以为我在喝豆浆[拜拜]-妈妈奶奶说我瘦了[嘻嘻]-回家痛快跳了jo姐~[鼓掌]#小越的人间日常##运动打卡##减肥#又到了想发呆的时间了大家好像都去过五
  • 后来底下的板凳换成男生了,确实好很多,但当时下面那个女生人家也没说啥,作为旁观者我觉得就是拽什么?一般人家就会和下面那个人说你能不能稍微高或者低一点,她就直接对
  • 3.打蛋盆里打入全蛋,加两三滴白醋去腥,把晾凉的红枣泥一起倒到打蛋盆里,电动打蛋器开高速打发至原体积2-3倍大,提起打蛋器可用鸡蛋糊在打蛋盆里画“8”或“z”不
  • 在这时候,他们常常要羡慕过去,回想在校时何等自有,何等幸福,巴不得永远做未毕业的学生了。时常觉得自己太幸福而希望时间过的慢一点可是这样我就希望我一万分的付出对对
  • “实在是太吵了,多亏了扎米特家的绿地”“看看绿色对眼睛好,更何况是这么难得的真正的绿地”。在这片别墅林立的房子里,扎米特的房子跟他的绿地一起成为了这个生活区别样
  • !!
  • 后面都是些双视角的纠结日常…..而且攻有点不讨喜,不论在哪个视角,甚至最后的番外[困]姐控设定只存在一话,我以为后面会因为喜欢姐姐起啥纷争,还有标题和文里受设定
  • #我陪首钢战#《一卷陪了我大半年的一次性胶片相机️》1.在去年七夕的时候和小陈去店里买的一次性胶片机,当场就让一个piu亮小姐姐就给我们拍了一张,还被小姐姐夸说
  • 38 King Street, Covent Garden, London, WC2E 8JSThe Ivy Market Grill 的“英式优选”(B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