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必看!关于接种新冠疫苗,这7个问题有权威答案了】患有哪些基础病的老年人不适合接种新冠疫苗?老年人是否应该进行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对疫情防控整体形势有何影响?

截至11月4日,北京市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4603.03万剂次,累计接种2065.31万人。但仍有部分老年人处在观望状态,未完成疫苗接种。疾控部门建议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尽快接种,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针对老年人疫苗接种的热门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特邀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

1、有些老年人常年居住在远郊区或者偏远农村地区,接种疫苗意义不大,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王贵强:新型冠状病毒是通过人传人的方式感染的,所以人群聚集度高的地方确实容易传播,最近境内有几起疫情都是在旅游点发生的。但因为新冠肺炎有个特点是无症状感染者多,尤其是接种疫苗的人多了以后,有些感染者更是趋向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更容易被漏诊。

在这种背景下,虽然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的老年人平常接触外界不多,但逢年过节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多会回老家团聚,就有可能把病毒带到农村。老年人只要没有打疫苗,或者没有得过新冠肺炎,就都是易感人群,很容易被感染。加上农村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较差,一旦感染就可能威胁生命。这种风险,相较于接种疫苗的罕见的不良反应,就值得高度重视,应该采取及时接种疫苗的措施来予以预防了。

2、国内外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策略有何异同?现状如何?

王贵强:不同国家按照各自疫情发展情况制定了本国的疫苗接种策略。由于境外一些国家疫情较为严重,基于老年人感染后重症和死亡风险高,所以优先为老年人接种疫苗予以保护,接种策略一般是从80岁以上开始接种、然后是70至79岁、60至69岁,再到其它年龄段,当然也会优先考虑感染风险高的医务人员。

我国由于整体疫情防控较好,国内感染风险主要来自于境外输入,所以制定疫苗接种策略时,优先安排高暴露风险人群,如海关、边防、民航、医务人员、境外工作人员及其它公共服务人员等,之后才安排老年人群的接种。

这里可以给大家具体列举一下相关数据。据美国疾控中心(CDC)公布的新冠疫苗接种数据显示,截至11月3日,在已统计的1.7亿完成全程免疫的接种人员中,65至74岁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2600万,占该人群比例的87.7%;75岁以上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1770万,占该人群比例的82.4%;截至11月1日,日本70至79岁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1500万,占该人群比例的92.62%,80岁以上人群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850万,占该人群比例的94.35%。相比而言我国老年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比例较低,截至10月28日,接种率最高的北京市60至69岁人群完成两剂全程免疫的人数为210.8万,占该人群比例的81.7%;70至79岁人群完成两剂全程免疫的人数为65.4万,占该人群比例的60.3%;80岁以上人群完成两剂全程免疫的人数为14.8万,占该人群比例的23.4%。目前,60岁以上人群的加强针刚开始接种。以上数据显示,70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率较低,80岁以上更低,但其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最高,应加快推进这一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

随着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不断增大,当前老年人发生感染的风险不断增加。因此,希望老年人积极参加疫苗接种配合防控工作,未接种疫苗的人尽快接种疫苗,尽快实现“应接尽接”,共筑免疫长城。

3、老年人接种的禁忌症有哪些?患有哪些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不适合接种?

王贵强:疫苗接种的禁忌是指不应接种疫苗的情况。由于大多数禁忌都是暂时的,所以当导致禁忌的情况不再存在时,可以在晚些时候接种疫苗。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中对新冠疫苗禁忌已有明确规定,再结合我国22亿多剂次接种的统计分析来看,接种禁忌主要是既往接种疫苗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喉头水肿导致呼吸困难)、患有未控制的癫痫或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正在发热或严重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严重慢性疾病处于终末期。相比而言,我国疫苗因安全性好、副作用小,发热等全身性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国外疫苗,尤其适合用于不易耐受副作用大的老年人群的接种。

老年人群在接种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强调。第一,老年人当中患有基础疾病的比例较大,在疫苗接种前,需对自己的发病状况进行评估,或者咨询接种现场的临床医生,判断基础疾病是否处于稳定期,比如严重的高血压是否通过药物得到控制,严重冠心病通过治疗已基本排除短期内发生心肌梗塞的可能性,曾经患恶性肿瘤经过治疗已得到控制。只要疾病处于若稳定期,则可接种。第二,接种前应做好预约,提前了解疫苗方面的相关知识,及接种的流程,避免老年人现场等待时间过长而出现疲劳、紧张,必要时有家人陪同。第三,患有基础疾病的或近期新出现身体不适的,要如实向接种医生报告。特别强调,接种后的老年人一定要在现场留观30分钟,防止一些意外情况发生。

4、老年人是否应该进行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

王贵强:根据前期对于全球各个国家新冠疾病的监测结果来看,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重症率和死亡率的比例较高,患病后需住院、救治比例较大,住院时间较长。因此,各个国家接种疫苗的策略,以及世卫组织建议,均认为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是疫苗接种的最优先的人群之一。

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完成全程免疫接种后,新冠病毒感染发病的风险比未接种者明显降低,新冠疫苗在预防发病,尤其是重症、死亡方面效果明确。研究也发现疫苗接种随着时间推移,中和抗体水平会逐渐降低、预防发病的效果也会下降,通过加强免疫接种,是提高机体针对新冠感染免疫的有效措施。目前,很多国家已开展加强免疫工作。

我国也就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策略专门组织了专家论证。根据前期加强免疫接种研究结果,基于对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等因素的考量,提出了三种灭活疫苗和1种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加强免疫策略,并已在全国开始接种。

专家组特别强调,由于老年人的免疫功能相对较弱,60岁以上人群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水平比18至59岁人群相对较低,而且一旦感染,发生重症、危重症的比例更高,所以强烈建议老年人不仅要尽快接种全程两剂疫苗,还要在完成两剂接种6个月后进行加强免疫,以期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

5、什么是疫苗接种偶合反应?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如何防止偶合反应?

王贵强:“偶合反应”,是指接种者在打疫苗时已患有某种疾病,疫苗接种后刚好疾病发作,与疫苗接种本身无关,也不属于接种后的异常反应。总而言之,偶合反应不是疫苗接种引起的。

偶合反应在年轻群体的疫苗接种过程中发生概率较低,在老年人中肯定会多一些,因为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的概率大,健康状况较年轻人更为复杂,但无论接种的医务人员还是接种者都不必过度紧张,更不用因为担心偶合反应而不敢接种。

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要充分相信疫苗的安全性,避免心理紧张引发的心因性反应而诱发潜在的疾病;二是要如实告诉接种的医务人员,此前有过什么疾病、是否做过体检、体检了哪些项目、体检发现什么问题、最近有什么不舒服等等,给医务人员提供全面的信息;三是接种后务必在现场留观30分钟,万一有急性不良反应可以及时处理;四是接种完之后三天内避免剧烈运动、喝酒等,保持平稳的生活状态,防止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五是接种后身体出现明显不适要及时就医,如果怀疑与疫苗接种有关,可以通过正常渠道报告,我国已经建立了疫苗接种不良反应鉴定体系。

6、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常见的心因性反应有哪些?要如何预防?

王贵强:心因性反应主要是由于对疫苗的安全性有担心导致过度紧张引起的一种心理性反应,它可以发生在接种前、接种过程中和接种后的任一环节。其表现,主要包括头晕、头疼、恶心、呼吸急促、血压升高等,个别严重的会出现晕厥。心因性反应是一过性的,持续时间不长,并无器质性的损害。关键是心因性反应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充分的解释沟通、心理疏导、分散注意力,及改变接种环境和接种体位等,都可以缓解、甚至消除心因性反应。此外,需要强调的是,接种后需在现场留观30分钟,以防出现急性过敏性反应,万一出现也可以及时进行救治。

7、加快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对我国整体疫情防控有何影响?

王贵强:目前,我国疫情防控总体形势良好,但因国际疫情在高位反复,而且随着冬春季来临,各地温度下降,室内活动增加。所以全球疫情防控形势将更加严峻,对我国的压力持续加大。前期,我国疫情防控形势良好,老年人群感染风险很低,根据防控风险评估,优先对包括海关、边检、航空、隔离点防疫、定点医疗机构及拟赴海外等18至59岁的重点人群开展新冠疫苗接种。但随着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的不断增大,加之新冠病毒变异株在全球的广泛流行,当前老年人的感染风险急剧增加,此前扬州市和本次内蒙古自治区的疫情中,波及的老年人都比较多。

研究表明,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感染后的住院率、重症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轻壮年和儿童,并且由于常常伴随有基础病,救治难度大,住院时间长,病死率高。如果老年人群接种出现短板,全民免疫屏障就无法建立,这将导致社会防控全封闭环节出现漏洞,不利于国家的整体防控工作。

因此,为有效降低疫情防控压力和降低病死率的需要,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为了您和家人健康,请就近接种新冠疫苗。(北京日报)

【老年人必看!关于接种新冠疫苗,这7个问题有权威答案了➡️】针对老年人疫苗接种的热门问题,北京日报记者采访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特邀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

1、有些老年人常年居住在远郊区或者偏远农村地区,接种疫苗意义不大,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王贵强:新型冠状病毒是通过人传人的方式感染的,所以人群聚集度高的地方确实容易传播,最近境内有几起疫情都是在旅游点发生的。但因为新冠肺炎有个特点是无症状感染者多,尤其是接种疫苗的人多了以后,有些感染者更是趋向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更容易被漏诊。

在这种背景下,虽然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的老年人平常接触外界不多,但逢年过节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多会回老家团聚,就有可能把病毒带到农村。老年人只要没有打疫苗,或者没有得过新冠肺炎,就都是易感人群,很容易被感染。加上农村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较差,一旦感染就可能威胁生命。这种风险,相较于接种疫苗的罕见的不良反应,就值得高度重视,应该采取及时接种疫苗的措施来予以预防了。

2、国内外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策略有何异同?现状如何?

王贵强:不同国家按照各自疫情发展情况制定了本国的疫苗接种策略。由于境外一些国家疫情较为严重,基于老年人感染后重症和死亡风险高,所以优先为老年人接种疫苗予以保护,接种策略一般是从80岁以上开始接种、然后是70至79岁、60至69岁,再到其它年龄段,当然也会优先考虑感染风险高的医务人员。

我国由于整体疫情防控较好,国内感染风险主要来自于境外输入,所以制定疫苗接种策略时,优先安排高暴露风险人群,如海关、边防、民航、医务人员、境外工作人员及其它公共服务人员等,之后才安排老年人群的接种。

这里可以给大家具体列举一下相关数据。据美国疾控中心(CDC)公布的新冠疫苗接种数据显示,截至11月3日,在已统计的1.7亿完成全程免疫的接种人员中,65至74岁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2600万,占该人群比例的87.7%;75岁以上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1770万,占该人群比例的82.4%;截至11月1日,日本70至79岁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1500万,占该人群比例的92.62%,80岁以上人群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850万,占该人群比例的94.35%。相比而言我国老年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比例较低,截至10月28日,接种率最高的北京市60至69岁人群完成两剂全程免疫的人数为210.8万,占该人群比例的81.7%;70至79岁人群完成两剂全程免疫的人数为65.4万,占该人群比例的60.3%;80岁以上人群完成两剂全程免疫的人数为14.8万,占该人群比例的23.4%。目前,60岁以上人群的加强针刚开始接种。以上数据显示,70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率较低,80岁以上更低,但其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最高,应加快推进这一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

随着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不断增大,当前老年人发生感染的风险不断增加。因此,希望老年人积极参加疫苗接种配合防控工作,未接种疫苗的人尽快接种疫苗,尽快实现“应接尽接”,共筑免疫长城。

3、老年人接种的禁忌症有哪些?患有哪些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不适合接种?

王贵强:疫苗接种的禁忌是指不应接种疫苗的情况。由于大多数禁忌都是暂时的,所以当导致禁忌的情况不再存在时,可以在晚些时候接种疫苗。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中对新冠疫苗禁忌已有明确规定,再结合我国22亿多剂次接种的统计分析来看,接种禁忌主要是既往接种疫苗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喉头水肿导致呼吸困难)、患有未控制的癫痫或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正在发热或严重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严重慢性疾病处于终末期。相比而言,我国疫苗因安全性好、副作用小,发热等全身性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国外疫苗,尤其适合用于不易耐受副作用大的老年人群的接种。

老年人群在接种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强调。第一,老年人当中患有基础疾病的比例较大,在疫苗接种前,需对自己的发病状况进行评估,或者咨询接种现场的临床医生,判断基础疾病是否处于稳定期,比如严重的高血压是否通过药物得到控制,严重冠心病通过治疗已基本排除短期内发生心肌梗塞的可能性,曾经患恶性肿瘤经过治疗已得到控制。只要疾病处于若稳定期,则可接种。第二,接种前应做好预约,提前了解疫苗方面的相关知识,及接种的流程,避免老年人现场等待时间过长而出现疲劳、紧张,必要时有家人陪同。第三,患有基础疾病的或近期新出现身体不适的,要如实向接种医生报告。特别强调,接种后的老年人一定要在现场留观30分钟,防止一些意外情况发生。

4、老年人是否应该进行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

王贵强:根据前期对于全球各个国家新冠疾病的监测结果来看,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重症率和死亡率的比例较高,患病后需住院、救治比例较大,住院时间较长。因此,各个国家接种疫苗的策略,以及世卫组织建议,均认为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是疫苗接种的最优先的人群之一。

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完成全程免疫接种后,新冠病毒感染发病的风险比未接种者明显降低,新冠疫苗在预防发病,尤其是重症、死亡方面效果明确。研究也发现疫苗接种随着时间推移,中和抗体水平会逐渐降低、预防发病的效果也会下降,通过加强免疫接种,是提高机体针对新冠感染免疫的有效措施。目前,很多国家已开展加强免疫工作。

我国也就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策略专门组织了专家论证。根据前期加强免疫接种研究结果,基于对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等因素的考量,提出了三种灭活疫苗和1种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加强免疫策略,并已在全国开始接种。

专家组特别强调,由于老年人的免疫功能相对较弱,60岁以上人群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水平比18至59岁人群相对较低,而且一旦感染,发生重症、危重症的比例更高,所以强烈建议老年人不仅要尽快接种全程两剂疫苗,还要在完成两剂接种6个月后进行加强免疫,以期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

5、什么是疫苗接种偶合反应?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如何防止偶合反应?

王贵强:“偶合反应”,是指接种者在打疫苗时已患有某种疾病,疫苗接种后刚好疾病发作,与疫苗接种本身无关,也不属于接种后的异常反应。总而言之,偶合反应不是疫苗接种引起的。

偶合反应在年轻群体的疫苗接种过程中发生概率较低,在老年人中肯定会多一些,因为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的概率大,健康状况较年轻人更为复杂,但无论接种的医务人员还是接种者都不必过度紧张,更不用因为担心偶合反应而不敢接种。

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要充分相信疫苗的安全性,避免心理紧张引发的心因性反应而诱发潜在的疾病;二是要如实告诉接种的医务人员,此前有过什么疾病、是否做过体检、体检了哪些项目、体检发现什么问题、最近有什么不舒服等等,给医务人员提供全面的信息;三是接种后务必在现场留观30分钟,万一有急性不良反应可以及时处理;四是接种完之后三天内避免剧烈运动、喝酒等,保持平稳的生活状态,防止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五是接种后身体出现明显不适要及时就医,如果怀疑与疫苗接种有关,可以通过正常渠道报告,我国已经建立了疫苗接种不良反应鉴定体系。

6、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常见的心因性反应有哪些?要如何预防?

王贵强:心因性反应主要是由于对疫苗的安全性有担心导致过度紧张引起的一种心理性反应,它可以发生在接种前、接种过程中和接种后的任一环节。其表现,主要包括头晕、头疼、恶心、呼吸急促、血压升高等,个别严重的会出现晕厥。心因性反应是一过性的,持续时间不长,并无器质性的损害。关键是心因性反应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充分的解释沟通、心理疏导、分散注意力,及改变接种环境和接种体位等,都可以缓解、甚至消除心因性反应。此外,需要强调的是,接种后需在现场留观30分钟,以防出现急性过敏性反应,万一出现也可以及时进行救治。

7、加快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对我国整体疫情防控有何影响?

王贵强:目前,我国疫情防控总体形势良好,但因国际疫情在高位反复,而且随着冬春季来临,各地温度下降,室内活动增加。所以全球疫情防控形势将更加严峻,对我国的压力持续加大。前期,我国疫情防控形势良好,老年人群感染风险很低,根据防控风险评估,优先对包括海关、边检、航空、隔离点防疫、定点医疗机构及拟赴海外等18至59岁的重点人群开展新冠疫苗接种。但随着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的不断增大,加之新冠病毒变异株在全球的广泛流行,当前老年人的感染风险急剧增加,此前扬州市和本次内蒙古自治区的疫情中,波及的老年人都比较多。

研究表明,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感染后的住院率、重症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轻壮年和儿童,并且由于常常伴随有基础病,救治难度大,住院时间长,病死率高。如果老年人群接种出现短板,全民免疫屏障就无法建立,这将导致社会防控全封闭环节出现漏洞,不利于国家的整体防控工作。

因此,为有效降低疫情防控压力和降低病死率的需要,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为了您和家人健康,请就近接种新冠疫苗。(北京日报客户端)
https://t.cn/A6xwYaNJ

【老年人必看!关于接种新冠疫苗,这7个问题有权威答案了】
患有哪些基础病的老年人不适合接种新冠疫苗?老年人是否应该进行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对疫情防控整体形势有何影响?

截至11月4日,北京市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4603.03万剂次,累计接种2065.31万人。但仍有部分老年人处在观望状态,未完成疫苗接种。疾控部门建议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尽快接种,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针对老年人疫苗接种的热门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特邀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

1、有些老年人常年居住在远郊区或者偏远农村地区,接种疫苗意义不大,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王贵强:新型冠状病毒是通过人传人的方式感染的,所以人群聚集度高的地方确实容易传播,最近境内有几起疫情都是在旅游点发生的。但因为新冠肺炎有个特点是无症状感染者多,尤其是接种疫苗的人多了以后,有些感染者更是趋向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更容易被漏诊。

在这种背景下,虽然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的老年人平常接触外界不多,但逢年过节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多会回老家团聚,就有可能把病毒带到农村。老年人只要没有打疫苗,或者没有得过新冠肺炎,就都是易感人群,很容易被感染。加上农村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较差,一旦感染就可能威胁生命。这种风险,相较于接种疫苗的罕见的不良反应,就值得高度重视,应该采取及时接种疫苗的措施来予以预防了。

2、国内外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策略有何异同?现状如何?

王贵强:不同国家按照各自疫情发展情况制定了本国的疫苗接种策略。由于境外一些国家疫情较为严重,基于老年人感染后重症和死亡风险高,所以优先为老年人接种疫苗予以保护,接种策略一般是从80岁以上开始接种、然后是70至79岁、60至69岁,再到其它年龄段,当然也会优先考虑感染风险高的医务人员。

我国由于整体疫情防控较好,国内感染风险主要来自于境外输入,所以制定疫苗接种策略时,优先安排高暴露风险人群,如海关、边防、民航、医务人员、境外工作人员及其它公共服务人员等,之后才安排老年人群的接种。

这里可以给大家具体列举一下相关数据。据美国疾控中心(CDC)公布的新冠疫苗接种数据显示,截至11月3日,在已统计的1.7亿完成全程免疫的接种人员中,65至74岁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2600万,占该人群比例的87.7%;75岁以上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1770万,占该人群比例的82.4%;截至11月1日,日本70至79岁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1500万,占该人群比例的92.62%,80岁以上人群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850万,占该人群比例的94.35%。相比而言我国老年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比例较低,截至10月28日,接种率最高的北京市60至69岁人群完成两剂全程免疫的人数为210.8万,占该人群比例的81.7%;70至79岁人群完成两剂全程免疫的人数为65.4万,占该人群比例的60.3%;80岁以上人群完成两剂全程免疫的人数为14.8万,占该人群比例的23.4%。目前,60岁以上人群的加强针刚开始接种。以上数据显示,70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率较低,80岁以上更低,但其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最高,应加快推进这一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

随着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不断增大,当前老年人发生感染的风险不断增加。因此,希望老年人积极参加疫苗接种配合防控工作,未接种疫苗的人尽快接种疫苗,尽快实现“应接尽接”,共筑免疫长城。

3、老年人接种的禁忌症有哪些?患有哪些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不适合接种?

王贵强:疫苗接种的禁忌是指不应接种疫苗的情况。由于大多数禁忌都是暂时的,所以当导致禁忌的情况不再存在时,可以在晚些时候接种疫苗。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中对新冠疫苗禁忌已有明确规定,再结合我国22亿多剂次接种的统计分析来看,接种禁忌主要是既往接种疫苗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喉头水肿导致呼吸困难)、患有未控制的癫痫或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正在发热或严重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严重慢性疾病处于终末期。相比而言,我国疫苗因安全性好、副作用小,发热等全身性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国外疫苗,尤其适合用于不易耐受副作用大的老年人群的接种。

老年人群在接种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强调。第一,老年人当中患有基础疾病的比例较大,在疫苗接种前,需对自己的发病状况进行评估,或者咨询接种现场的临床医生,判断基础疾病是否处于稳定期,比如严重的高血压是否通过药物得到控制,严重冠心病通过治疗已基本排除短期内发生心肌梗塞的可能性,曾经患恶性肿瘤经过治疗已得到控制。只要疾病处于若稳定期,则可接种。第二,接种前应做好预约,提前了解疫苗方面的相关知识,及接种的流程,避免老年人现场等待时间过长而出现疲劳、紧张,必要时有家人陪同。第三,患有基础疾病的或近期新出现身体不适的,要如实向接种医生报告。特别强调,接种后的老年人一定要在现场留观30分钟,防止一些意外情况发生。

4、老年人是否应该进行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

王贵强:根据前期对于全球各个国家新冠疾病的监测结果来看,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重症率和死亡率的比例较高,患病后需住院、救治比例较大,住院时间较长。因此,各个国家接种疫苗的策略,以及世卫组织建议,均认为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是疫苗接种的最优先的人群之一。

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完成全程免疫接种后,新冠病毒感染发病的风险比未接种者明显降低,新冠疫苗在预防发病,尤其是重症、死亡方面效果明确。研究也发现疫苗接种随着时间推移,中和抗体水平会逐渐降低、预防发病的效果也会下降,通过加强免疫接种,是提高机体针对新冠感染免疫的有效措施。目前,很多国家已开展加强免疫工作。

我国也就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策略专门组织了专家论证。根据前期加强免疫接种研究结果,基于对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等因素的考量,提出了三种灭活疫苗和1种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加强免疫策略,并已在全国开始接种。

专家组特别强调,由于老年人的免疫功能相对较弱,60岁以上人群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水平比18至59岁人群相对较低,而且一旦感染,发生重症、危重症的比例更高,所以强烈建议老年人不仅要尽快接种全程两剂疫苗,还要在完成两剂接种6个月后进行加强免疫,以期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

5、什么是疫苗接种偶合反应?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如何防止偶合反应?

王贵强:“偶合反应”,是指接种者在打疫苗时已患有某种疾病,疫苗接种后刚好疾病发作,与疫苗接种本身无关,也不属于接种后的异常反应。总而言之,偶合反应不是疫苗接种引起的。

偶合反应在年轻群体的疫苗接种过程中发生概率较低,在老年人中肯定会多一些,因为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的概率大,健康状况较年轻人更为复杂,但无论接种的医务人员还是接种者都不必过度紧张,更不用因为担心偶合反应而不敢接种。

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要充分相信疫苗的安全性,避免心理紧张引发的心因性反应而诱发潜在的疾病;二是要如实告诉接种的医务人员,此前有过什么疾病、是否做过体检、体检了哪些项目、体检发现什么问题、最近有什么不舒服等等,给医务人员提供全面的信息;三是接种后务必在现场留观30分钟,万一有急性不良反应可以及时处理;四是接种完之后三天内避免剧烈运动、喝酒等,保持平稳的生活状态,防止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五是接种后身体出现明显不适要及时就医,如果怀疑与疫苗接种有关,可以通过正常渠道报告,我国已经建立了疫苗接种不良反应鉴定体系。

6、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常见的心因性反应有哪些?要如何预防?

王贵强:心因性反应主要是由于对疫苗的安全性有担心导致过度紧张引起的一种心理性反应,它可以发生在接种前、接种过程中和接种后的任一环节。其表现,主要包括头晕、头疼、恶心、呼吸急促、血压升高等,个别严重的会出现晕厥。心因性反应是一过性的,持续时间不长,并无器质性的损害。关键是心因性反应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充分的解释沟通、心理疏导、分散注意力,及改变接种环境和接种体位等,都可以缓解、甚至消除心因性反应。此外,需要强调的是,接种后需在现场留观30分钟,以防出现急性过敏性反应,万一出现也可以及时进行救治。

7、加快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对我国整体疫情防控有何影响?

王贵强:目前,我国疫情防控总体形势良好,但因国际疫情在高位反复,而且随着冬春季来临,各地温度下降,室内活动增加。所以全球疫情防控形势将更加严峻,对我国的压力持续加大。前期,我国疫情防控形势良好,老年人群感染风险很低,根据防控风险评估,优先对包括海关、边检、航空、隔离点防疫、定点医疗机构及拟赴海外等18至59岁的重点人群开展新冠疫苗接种。但随着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的不断增大,加之新冠病毒变异株在全球的广泛流行,当前老年人的感染风险急剧增加,此前扬州市和本次内蒙古自治区的疫情中,波及的老年人都比较多。

研究表明,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感染后的住院率、重症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轻壮年和儿童,并且由于常常伴随有基础病,救治难度大,住院时间长,病死率高。如果老年人群接种出现短板,全民免疫屏障就无法建立,这将导致社会防控全封闭环节出现漏洞,不利于国家的整体防控工作。

因此,为有效降低疫情防控压力和降低病死率的需要,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为了您和家人健康,请就近接种新冠疫苗。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马上就到新的一岁啦 希望新的一岁成为一个温暖有趣坚强独立的人能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啦 然后呢要接受自己的不足 学会和自己和解 别老是和自己过不去咯 也别再玻
  • 野 蛮 生 长 【QQ音乐】完整播放、收藏、评论、弹幕、分享一百种热爱 ,野 ,蛮 ,生 ,长 ,在吗 【亚洲新歌榜】一百种热爱试听 【网易云音乐】
  • 《疯人院》的前7秒钟有多少人曾认真听过ᝰ第1秒纯粹而微弱的声音瞬间把脑袋放空 这段空白期将之前所有的想法全部隔绝开ᝰ第2秒之后声音逐阶增大 就像把一片荒芜、
  • 母亲,一直以来谢谢您相比花束和礼物,电话会让她更高兴。即使我每天打电话,她也总是很开心。
  • #任嘉伦说火锅里有炒年糕# 第一次在嘉伦的微博下面评论到了前30了,虽然只是短暂停留了前30排,可是也让我很开心,我要记录一下这样的时刻! 第一次第一次第
  • 另:我院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专硕)暂不接收调剂,感谢各位考生的关注!合理规划王一博的工作事宜!
  • #白鹿[超话]# Phía trước có bao nhiêu trở ngại Cô ấy cũng sẽ vượt qua , thị phi là nh
  • 一站式服务享无忧轻松创业这个社会大家压力都已经够大了,不得不说,淘小铺的定位“轻创业”戳中了包括我在内好多朋友的痛点,以往创业哪能有做淘小铺这样轻松?真‮能正‬
  • 【三星GalaxyNote20屏幕:120Hz自适应刷新率 LTPO技术】据XDA消报道,三星Galaxy Note 20系列将会解决刷新率显示屏功耗过高问题,
  • 该小区存在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痪、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防火门损坏率超过20%、高层建筑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灯损坏率超过30%、机械排烟系统严重损坏、地下室室内消火
  • 有时候觉得尘世的生活真的过够了,青灯古佛未必真的寡淡无味,出家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越来越多的事情到来,考虑的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生死只在一瞬,自己究竟为何过活
  • 祢的同在是我们莫大的恩典,我们知道,祢听我们的祷告,当我们俯伏在祢面前的时候,祢就是我们的满足。我们的存在不是偶然,是你拣选了我们,是为了你的荣耀你把我们带进这
  • -忍者神龟,在纽约市一条大街的地下管道里住着四只功夫高强的忍者神龟和他们的老师斯普林特—一只来自日本的超级大老鼠,为了保卫城市家园,他们同狡猾的巴克斯特·斯多克
  • 1.鸡翅木的木材质量坚硬且纹理独特,纹理美丽且带有淡淡的香味2.鸡翅木筷子没有经过任何的上漆和打蜡的工序,属于原生态用品很健康3.鸡翅木筷子表面抛光质感好4.最
  • 其实扎低马尾丸子头发型是很简单的,只要把头发盘得稍低一些就可以了。大光明非常显脸大一笑是灾难,正面完全成了一个⭕,建议选择薄刘海✔遮挡宽大的额头同时修饰脸型。
  • 宝宝你一定一定一定要好好保护好自己!!
  • 不过,在此之上,韩国近期又出现一个“N号房”事件,也颇受韩国民众的关注,这是一个关于性犯罪的超大案件,涉及的人群很多,光付费会员就有16万名,而且还涉及到未成年
  • 【孟祥青|从五个维度看新冠疫情对世界格局和秩序的深刻影响】疫情过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更加复杂,世界经济、政治、安全形势中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会更多,我面临的风险
  • 这下我们大概能想象出修水的大,像这种规模的行政区,在江西按理来说应该为地级行政区。这下我们大概能想象出修水的大,像这种规模的行政区,在江西按理来说应该为地级行政
  • 在家前三天 “给我手机和WIFI,我能待到明年过年” (吼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憧憬]” 在家一周 “浑浑噩噩的,写论文竟然有点香” (嘻嘻٩( 'ω' )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