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周父周母去世了,好多人表示哭得眼泪鼻涕根本止不住。老一辈的爱情从来不会让我们失望,周父去世,周母追随而去,简直赚足了观众的眼泪。讲真,这段剧情太煽情了,但是,仔细想想,这段剧情中却有五个很大的漏洞。1、周父在医院抽烟周父醒来之后,大家都以为他要交代什么重要事情了,结果这个烟鬼就只是要抽烟。看见屏幕前的烟民们纷纷说,自己也点了一根,大家一起抽。嗯,那一刻周父为烟草事业做了那么一丢丢的贡献。可是,有一个问题,那是在医院里,而且是刚醒的病人,医院让抽烟吗?医生不管吗?虽说那是一个临死之人的最后遗愿,但是医院一般情况下是不让抽烟的,因为医院还有别的病人。更何况,周父看起来还在抢救室里。这样,下一个进来抢救的病人就会吸很多的二手烟。前些年,国家不是禁止在一些公众场合抽烟吗,虽然时代不同,但这样也多少不太好吧?2、走的是不是太简单了点周父晕倒送医院,回家,跟儿女们一个炕上睡一觉,然后与世长辞。周父走得简单,周母更简单,跟古代的高手一样坐在灵堂里就“圆寂”了。人老了,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就是无病无灾,在与世长辞前不会受尽人世间的所有病痛。时至今日,各种千奇百怪的病症折磨着人类,每一个已经老了的,还未老了的人都或多或少地受着病痛的折磨。像周父周母这样能够面带微笑没有任何遗憾地逝去,那简直就是人类之喜。我们知道,那都是理想,根本是不可能的。就拿周母来说,身体上没有啥疾病,靠气温低死去,想想还是挺复杂挺痛苦的一个过程。编剧这么安排,总觉得太过简单了点。3、披麻戴孝都省了?中国人向来在人死后,儿女们讲究披麻戴孝。如果没有人给自己披麻戴孝,现如今还有专业的团队做这件事,比如替守灵,替哭什么的。可是,周家三个孩子,没有披麻就算了,连一身白都不穿了吗?更加让人觉得别扭的是周蓉穿着红毛衣,就算红毛衣是自己母亲织的,可是多少还是有点不适。毕竟,红衣代表喜事,而他们家办的是丧事。4、都睡着不守灵周母的去世就是大家不守灵的直接结果。东北冷守灵太受罪也可以理解的,但是不管怎样还是要守的,因为万一有老鼠之类的东西破坏遗体怎么办?最起码在入土为安之前要保证遗体的完整吧?可是,周家兄妹三人就是睡着了,然后老母亲逝世了。5、大儿媳还上班家里这么大的事,冯化成就不强求了,但是连我们喜欢的大儿媳郝冬梅也还在上班,是不是有些过分了?周秉义更是离谱,结婚二十多年没让丈母娘见过自己双亲, 死后丈母娘还是没有来。这剧情也就只有《人世间》才会有。结语总之,这段剧情相当感人,想想也是,周父去世后,糊涂了十几年的周母又平静又明白,这让我们看见最美好的爱情的样子。但是,却留下了这些剧情漏洞,或许这些都是需要观众们脑补吧。《人世间》是一部用最传统和最朴实的方法创作的长篇小说,充满着诚意和使命感。作家以自己近70年的人生积累、生活阅历和智慧判断完成了“写一部反映城市平民子弟生活的富有年代感的作品”的心愿。感觉作者要在古稀之年给作为作家和知识分子的自己交一份答卷,也给身处的这样一个崭新的时代交一份答卷。作家说他从小生活在城市,更了解城市底层百姓的生活,他用他杰出的创作才能为我们虚构了一个真实的“人世间”:A城共乐区光字片土屋底层民众半个世纪的世间生活。小说以底层百姓周秉昆们为核心并辐射到城市的各个阶层,多角度多层面深度书写了他们的生存状态与生活历程。作家说,《人世间》用文字为他所了解认识的家乡人画了一组群像。他们中有中高级干部,大学教授,有公安干警,有文化馆长、报社编辑,有商人,有导演,有市井小民,也有更多的在岗和下岗职工……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他们命运跌宕起伏,每个人身上都既有清晰的时代烙印,又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说:《人世间》有力地刻画了时代变迁,尤其是时代变迁中的人物,他们一再向我们发问:人可以是什么样?人应该是什么样?那些人,那些精神形象,是立得住的。梁晓声认为,文学艺术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是让人们的心灵向善与美进化,创作《人世间》就是想将近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直观地告诉人们。只有从那个年代梳理过来,才能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他想让年轻人知道以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一代代中国人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如何走到今天,以此对他们的人生有所帮助。这就是一个作家的使命感,他以近70岁的高龄,耗时三年,手书一百多万字,用文字为百姓画像,为时代立传!文学艺术,当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步伐,以“明德”引领精神风尚。以“明德”为支撑的精品,方可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人世间》树立了当代文学作品创作的典范。以现实主义的坚实,《人世间》最终写出了城市底层平民五十余年的生活史,委实可钦可叹。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人世间》自创了一个传统:一个以鸿篇巨制的形式书写城市底层平民的传统。这样的厚重之作,之前少见,未来也不会多见。梁晓声无疑以自己固执的热情硬生生开创出了一条道路。对他来说,是聊慰己怀,对当代文学来说,则是卓然成体,自当号引更多来者。总的来讲电视剧已经拍得挺好,但是对比原著还是有许多删减,原著中对于许多的细节描写得更加透彻,对《人世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购买原著看看,利用休闲时间拜读梁晓声老师的文笔,提升自己,何乐而不为呢?如果您感兴趣的话,点击下方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购买了。

#三联美食# 母亲在世时,父亲、母亲和我常去寺庙喝茶,附带吃那里的素斋。常点的菜肴有:回锅肉、青椒肉丝、红油鸡片。听上去,与一般川菜馆菜名无异,但其中的肉片、肉丝、鸡片已被豆制品“狸猫换太子”,有其味而无其质了。母亲喜吃素,尢爱那里的青椒肉丝,多次赞誉其美味。这些以假乱真的豆制品菜肴,被世人冠名为“寺庙菜”,与宫廷菜、官府菜、民间菜构成中国菜的四大源头。

豆腐是中国特产,随之衍生的豆制品,林林总总,大江南北形形色色。大豆被人誉为“植物蛋白”。父亲常说:和尚吃素,往往长寿。世人皆知川菜里的麻婆豆腐、熊掌豆腐鲜美宜人,在四川也有不少豆制品零食及其菜肴深受川人喜爱、推捧。

以前的四川,有两样名物,一是产自邛崃的文君酒,另一个是出自成都的薛涛香干。卓文君和薛涛都是四川历史上有名的女才子,貌美如花,才情四溢。

薛涛故居旁边曾住着一位姓石的生意人,会做豆腐,且手艺高超。他用薛涛井水浸泡黄豆制作豆腐干,并用鸡汤、八角、花椒、辣椒等制作卤水烧煮豆腐干,起锅后,加入黄酒、香油,然后缓慢风干即成香气扑鼻、味道鲜美的“薛涛香干”。薛涛香干上市后,大受欢迎,被人纷纷仿制,味道大多相差不离,因借薛涛之名,家喻户晓、声名远扬。

以前在成都公园大门口,常见一群小贩用自行车驮着一大筲箕,里面盛着色泽金黄、香喷喷的薛涛香干。小贩手拿一杆小秤,边吆喝边称斤论两地做生意。不用花太多的钱就能买到一大堆。进入公园茶铺,泡一杯三花,嚼几粒薛涛香干,悠悠闲闲地摆龙门阵,就觉得是无上的享受。

薛涛香干不仅味道香美,软硬适中,而且用当今流行的术语说很“绿色”。观其制作过程,无添加剂、零污染,用纯粹天然食材和香料加工而成,是普通却口味上乘的小吃,不仅受我父亲的喜爱,也是许多老成都人的最爱。

花生米凉拌豆腐干,一道不上席面的小菜,可下饭可佐酒,老少四季皆宜。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料理方式和口味。我做的花生米凉拌豆腐干,堪称一绝,深得家人喜欢。

成都地区农贸市场上的豆腐干有三种。一类是烟熏豆腐干,外表金黄,表皮粗硬,有一股烟熏味道,适宜搭配韭菜、蒜苗、芹菜清炒,取的是烟熏香脆之美。另一类是外地小贩用自行车驮卖的乐山西霸卤豆腐干,块头较大,卤香盐味足,生吃或切成小丁拌花椒油最佳。第三类外表深褐色、里子嫩白的卤豆腐干,大约手掌般大小。此物软嫩化渣,外层有股淡淡的卤味,用之凉拌最易入味。

君平街炒货店花生品种繁多。我每次在此称2元钱的眉山白味炒花生,搭配3块卤豆腐干,用作拌菜食材。

制作佳肴的过程是种不错的享受。将买回的眉山小花生分成3堆,站在绿荫窗边书桌旁,一边听鸟叫一边剥花生。花生壳剥在黄花瓷盘里,花生米盛在青瓷小碗中。不一会儿花生就脱去外衣,全变成白白的米子,衬着青釉,像是颗颗白玉。豆腐干用开水烫烫,放在案板上,纵切成条,横切成块,大约手指头大小,放入白瓷碗里。2根食指粗的葱取葱白段,横切成豆腐块大小的粒,铺在豆腐块上面。

一切准备妥当,就该放调料拌味了。我的厨房总是窗明几净。立在窗前案边,根据食材多少,依次放入盐、窝子酱油、保宁醋、白糖、熟油辣椒、香油、花椒油。最后倒入花生米拌匀。各种调料的比例全靠平日经验积累,最佳效果是各种味道不多不少,综合为一股奇香。要达到这个境界,则修行在个人,这也是厨师的秘密所在。看似轻巧的活儿,实则暗藏玄机。

作为家常下饭菜的豆腐乳,是不上席面的。然而在川西平原,家家嗜吃、善做豆腐乳。记得小时候,住家隔壁是家酱油铺,每逢吃饭没合口菜时,就拿着一个小瓷碟,到隔壁花上五分钱,端回一个四四方方用白菜叶子裹着的豆腐乳。一口白米饭,一口豆腐乳,滋味醇厚,回味悠长。

家里最爱吃豆腐乳的,要数姨妈。工作以后,每逢周日,我会骑着自行车,到姨妈家坐上大半天,和姨妈海阔天空地摆龙门阵。最吸引人处是姨妈摆起年轻时候的往事:新婚不久,姨妈穿着5寸长的红皮高跟鞋,携姨父回到都江堰娘家。乡里亲戚要盛情款待新人,姨妈说:“啥子都不要,只管将你们家的豆腐乳拿来吃便是!”

姨妈说,外婆做的豆腐乳最好吃。先前小时候,乡下人年年要做豆腐乳、粽子、米花糖、酱肉、香肠。在孩子们看来,每做一样东西都像过节一样,大人们更是乐在其中。想像着乡野田间,空气清新,满目新绿,一丛修竹旁,矗立着大木屋,屋顶上袅袅升起饮烟,母鸡在房前屋后觅食,孩子们在房里穿来穿去,屋里烧着柴灶,外婆围着灶台忙乎着,就觉得先前的乡人深谙休闲之道。

姨妈年纪大了,对豆腐乳的向往仅限于与我的神侃。母亲却更多继承了外婆爱动手的优点。每到秋天,母亲要买上两厢嫩豆腐,切成小块,放在竹蔑烧萁之中,晾上半个月,待豆腐长出茸茸细毛,就用筷子夹住发霉的豆腐块在白酒里泡泡,裹上辣椒面、花椒粉和盐,小心放进瓷坛里,窖上20天就可开吃了。

在成都,时常见到推着三轮车的大爷或婆婆,载着一大坛自家做的家常豆腐乳沿街叫卖。称斤论两地买回去,味道大致相差不多。近年来超市里卖的海会寺香酥豆腐乳,滋味香浓,堪称一绝。海会寺豆腐乳,由四川蒲江县人罗克之于1933年创制,每块腐乳的外层用特别腌制的白菜叶包裹,不但突出了腌制白菜的鲜美味道,而且具有独特的辛辣滋味,外观红褐油润,内心呈杏黄色,以其酥软可口、细腻无渣及麻、辣、鲜、香五味调和而著称。

据蒲江县志记载:早在清朝光绪年间,蒲江民间就有普遍制作白菜豆腐乳的历史传统,每年秋天,这项活动成为了许多家庭的“家庭作业”。其中,尤以罗克之的家乡寿安镇制作最为精细有名。

豆制品物美价廉,是中国人智慧文化的结晶。有美味相伴,漫长的修行生活显得也不那么清苦了。

《薛涛香干、腐乳……天府之国的别样蜀味豆制品》文 | 苑丛梅

#三联美食#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从高邮到昆明,从沙岭子再到北京,汪曾祺吃了、做了一辈子顺民菜;写食物,他笔下有风土,心里是乡愁。

1950年,汪曾祺从故宫右掖门搬到东单三条,即是今天的协和医院后身儿,豫王府地。暂别了筒子河边卖艺、修头的手艺人,一下子落入北京的平民市侩。住在这里的人,始终围绕着东单菜市场奔生活,那时候的东单,是一片低矮的灰色旧砖民房,其间是几栋1949年前留下的苏式建筑,显得宏伟,又突兀。

此前的汪曾祺对北京多少是有些不适应的,他说北京寻不见葵,贸然间兴起一种叶片尖小,且带紫色的木耳菜,让没见过“世面”的北京人趋之若鹜。北方人终究是不懂得吃的,甚至从未听闻“藠头”,食品商场偶尔从南方运来些新鲜的薤,排队抢购的南方人让拎着菜篮子的老太太产生出一种莫大的好奇,凡是品尝过藠头的北方同志,闭着眼睛咀嚼不久,便会皱着眉头说:“不好吃,这哪儿有糖蒜好哇。”这会让汪曾祺感到一种失落。

汪曾祺所写的北京菜,大多是用来下饭的家常菜,小菠菜、五香烂蚕豆、扁豆、炒疙瘩、羊蹄、麻豆腐、北豆腐、臭豆腐、鲤鱼,总能让他挑出点儿刺儿来。可唯独对豌豆,他好像情有独钟。

那时的北京四九城,熏炒货摊子林立,堪比今天五步一现的咖啡馆。《异秉》里的王二,也是靠着熏烧生意发的家,炒豌豆和油炸豌豆,是老少咸宜的零嘴儿,二十文、几分钱,便可换来一小包,撒点盐花,边走边嚼,到了家门口,也就消灭干净了。

写了没几段,他便夸耀起南方的豆子来,云南的豌豆尖、四川的豌豆颠、厦门的荷兰甜豌豆是如何在汤中起到去腥提鲜的作用云云;接下来便是吴兴人与日本人画的豌豆,嫣然可爱,美不可言云云。

当然,汪曾祺对于北京豌豆的喜好,更多的是因为“宫廷豌豆黄”,豌豆熬烂,去皮,澄出细沙,加少量白糖,摊开压扁,切成长方形小块,再用刀割出四小方,装盘上桌。人们用牙签扎着吃它,仿佛老百姓也分到了这宫廷里的一杯羹一样。

上世纪80年代前后,汪家搬至甘家口,五口人挤在单元楼两间房里,睡觉要支折叠床。不爱逛街,偏爱菜市场的汪曾祺,在西四的菜市场里恢复了元气,也开始了一段长达十余年的写作高峰,数十篇关于食物的杂文,便是在那个时期创作的。

他若发现市面上没有爆肚可买,就干脆买回生牛肚自己做,手撕筋膜,洗去污物,在碱、醋里浸泡良久。不料,下锅后发现,仍然咬不烂,全家人放下筷子,唯有他自己吃得津津有味。

渐渐的,汪曾祺也迷上了北方的韭菜花。从前在科班里学戏,韭菜花、青椒糊、酱油,拿开水在大木桶里一沏,这就是菜。熬一锅虾米皮大白菜,佐以一碟韭菜花,或臭豆腐,或卤虾酱,就着窝头、贴饼子,在北京的小家户,就是一顿不错的饭食。90年代初,市面上散装的韭菜花几乎不见了,玻璃瓶装的韭菜花,要卖到一块多一瓶,即便如此,汪老认定那是吃涮羊肉必不可少的调料。

韭菜花进了玻璃瓶,便说明涮肉馆子多了起来,市面上的生肉自然也敞开供应了。在《肉食者不鄙》中,他逐一写到镇江肴蹄、淮安菜的狮子头、苏州松鹤楼的名菜腐乳肉、上海的腌笃鲜、苏杭的东坡肉,等等。

他还给《中国烹饪》投稿,自创油条塞肉:油条两股拆开,切成寸半长的小段,拌好猪肉馅,馅中加盐、葱花、姜末,如加少量榨菜末或酱瓜末、川东菜末,亦可;用手指将油条小段的窟窿捅通,将肉馅塞入,逐段下油锅炸至油条挺硬,肉馅已熟,捞出装盘。他形容这菜“嚼之酥脆,油条中有矾,略有涩味,比炸春卷味道好”,并称“这道菜是本人首创,为任何菜谱所不载。很多菜都是馋人瞎琢磨出来的”。

汪曾祺尤爱烤肉,将烤肉、烤鸭、烤白薯,聚称为“三烤”。他喜欢松木或果木的香气,又喜爱劈柴时的豪爽,当然,他也无法抵御肉的滋味,或许在烧烤之间,他更沉迷于那袅袅的烟火之气。

不出意外,他也喜欢观瞧烧烤的人。“老北京人吃烤肉都是自己动手,或焦或嫩,吃一斤还是两斤,全凭乐意。”因为炙子颇高,只能站着烤,或者一只脚踩在长凳上,若是火旺,男人就脱得只穿一件衬衫露怀,解衣盘礴,一边大口吃肉,一边大口喝酒,此情此景很是剽悍豪迈。可如今,“斯文”的烧烤店越开越多,汪曾祺笔下的“武吃者”几近灭绝,他的这一记录,可以刊登在“中国的红色美食名录”上。

汪曾祺也把北京人最常吃的面,写到了点儿上。他在101路公共汽车站旁边,结识了一位闲人老头儿,这位大爷中午吃抻面,晚上吃“拨鱼儿”,他每天的佐料,就是炸酱——只要粮店还有白面卖,而且北京的粮价长期稳定——坐在门口马扎儿上看街。

再后来,随着《闹市闲人》的刊登,汪曾祺搬到了蒲黄榆,彻底远离了胡同生活,不过他仍旧喜欢下厨,做北京菜。由文章可见,他的京菜,也是带有一点儿南方口音的。

19岁离家,直到数十载后才回到家乡,仅凭着记忆和偶尔的探望,汪曾祺写下故乡的食物。高邮的咸鸭蛋是琐碎记忆中的一篇,也是关于故乡记忆中,最活灵活现的一文:孩子兴挂“鸭蛋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这是一种富足的象征,也是童年趣味,不似今天的咸鸭蛋,是偶尔想起的一道辅食而已。

“我走过不少地方,所食鸭蛋多矣,皆不能和高邮的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他又写道,“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在汪曾祺的谈吃中,人们见识到了吃醋的山西人,爱吃甜食的广东人,无尽逐臭的长沙火宫殿,金华的竹叶腿,又读到了四川的叙府糟蛋,宁波的瓦楞明蚶,却远不比家乡的炒米、焦屑、咸鸭蛋、咸菜茨菇汤、河鲜、水鸟有滋味,有关马齿苋、蒌蒿、山野的菜,他试图用家乡话来表达一种有关眷恋的情愫。

从最早的科普式小品文,到最后的杂文,汪曾祺前后写了近50篇关于饮食的文章。有关面茶、豆汁的文字,大概是他人生中最后几篇关于吃的文章,刊登在《南方周末》上。所写的食物,也回归简朴。面茶、豆汁,大概是居住在北京有了些年月,才会尝试着与之和解的小吃吧。

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味道,汪曾祺锅里的菜,不卑不亢,他笔下的菜,也毫无抱怨。在今天看来,那些有关滋味的文字,也不会过时,或许那些美文都是永恒的。

话到此处,也想用一个当下流行的词儿去形容一下汪老的文字,那就是“治愈”,那些句子治愈的不只是他的读者,或许也包括三起三落的他本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原创诗集》 喜欢 我喜欢你的笑颜如海鸥喜欢大海风雨勇者,自由飞翔我喜欢你的眼睛似那满星点缀的蓝天沐浴清风,拥抱星空我喜欢你的温暖像春天带来了绿芽春雨连绵,滋
  • 最近他以为我突然沉迷于玩手机不可自拔然后我给他解释不是的我是为了偷窥霸道总裁的爱情故事想为别人的爱情痛哭流泪欢呼跳跃他对我很无语我就说最近我都没有沉迷玩手机,因
  • 不知怎么的就聊到果香了她就开始疯狂diss祖马龙,就我觉得平时聊天跟不熟的同事,意见没必要表达的过于强烈吧。K-网民说一叶看起来像个婴儿,并评论说:“她太可爱了
  • #EXO[超话]#路过帮d 关于疯传的那个内涵队友 我刚开始看了也觉得很生气 但是刚刚看到了澄清 有现现场视频的 【【EXO】宁愿相信小天会娶你,也别相信艺兴内
  • 此卦取财为用,财星月扶日无生克,旺相看着发展很好,但是财星入墓父母,是女方冷落卦主之意,而应空是女方不真心,财星伏于官鬼之下,说明女方有了新欢,所以两人的感情发
  • [污][太开心]老公上学的第10天了我已经10天没见到权权了我好想他…小号也要发一下快乐的事记录一下/我今天看我的QQ音乐年度听歌报告结果说我的音乐星球走失了?
  • 不像我,因为不上班而发疯,因为上班而疯上加疯,有人爱会疯,没有人爱也会疯,天气好会发疯,天气不好会发疯,短暂的幸福和快乐只是我为了合群而披上的看起来像正常人的皮
  • 我问:为什么大老远的跑过来,他说听得出我不开心;我又问:那你不是也不开心吗,他说我看到你开心我就开心。现在我确信,尽管我不完美,我的友友们也依旧欣赏我。
  • #张星特[超话]# ✨#张星特nerdy品牌挚友# 【开站公告】 穿越星际 爱是我们唯一能够感知 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事物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良夜 激情不能被
  • 11月5日,8时55分在鹤山区工程处社区采集核酸,后未外出,19时闭环转运至鹤山区集中隔离点。无症状感染者:11月1日:14时8分在亚麦山城南侧停车场2核酸检测
  • 跟我老公一起看〈罚罪〉目前看到了15集,确实比那部剧体验感好[允悲]虽然都是比较想突出主角的能力,但起码不会把反派刻画的那么傻[笑cry],杨祐宁刻画的反派确实
  • )p4-7最近看的日剧,勿言推理,(poppy推荐的,因为当时看了一个梗狠狠的代了进去,跟他说这个梗好虐,于是有了这部剧的推荐。四月上旬下回了剑网三,起因是给人
  • 这种行情要么就是做游资较强的票,不然今天你进去,明天涨你赚的不是个股的米,而是大盘涨的米,跌了你就芭比q.只能说游资大资金玩的票。 板块方面个人觉得还是轮动的,
  • 从去年到现在,一直都在说罗一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到今天依然希望你的每一天是快乐且自由的,在拼搏事业的同时,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对的要坚持,错的就遗忘,世界山河之
  • #今天的碎碎念# 很多很多个夜里,我都会很晚睡觉出来宿舍打水走在走廊看着由走廊灯亮起的整栋宿舍楼我真的会感概我以后再也不会过这样的集体生活我以后应该会很想念大学
  • 秦观书“意在尘外,景在笔端”的石刻,立于挂着古藤的花窗墙下。虽然境遇不尽如意,但是他依旧可以潜心种菜、啃羊骨头、吃荔枝,丝毫不影响他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于是便有
  • 不过,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原本汪小菲还笑中带泪地说,想女儿,结果接下来的却硬生生画风180大逆转,变成了卖酸辣粉,网友们一下没绷住,纷纷笑到喷饭,表示:汪小菲
  • 【京东】【¥26.9】~尚行知是釉下彩碗碟套装家用陶瓷乔迁碗筷餐具中式创意碗盘子组合兰芷 【斗笠碗4个】混色 + ~才折6.7元/个,高颜值,调凉菜,拌沙拉、拌
  • 数年后,她荣耀回国,携着新婚丈夫,趾高气扬的出现在前夫面前,“靳先生,你老婆改嫁了!数年后,她荣耀回国,携着新婚丈夫,趾高气扬的出现在前夫面前,“靳先生,你老婆
  • 很简单,第二次我很垃圾,但是我的队友们为什么都不认真过教程啊,那个很多盖子的鱼,应该是把 投入两个盖子,而不是乱打啊!​上周买的八音盒还没有开始DIY,想捏龙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