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牧户增收,让“牛用户”肯定!科技打响草原生态“保卫战”】
“专家们回北京了吗?我想宰羊感谢他们救活了我家2000亩的草场!”呼伦贝尔农垦集团陶海牧场的牧户孙良一直念念不忘中国科学院生态草牧业科技示范团队给予的帮扶。

由于草场退化严重,孙良不得不围封了他的2000亩草场。2015年,中国科学院生态草牧业科技示范团队的到来,给这2000亩草场的恢复带来了希望。仅用了一年时间,这里的牧草产量就翻了一番,羊草比例提高了5~8倍。

3月12日,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创建生态草牧业科技体系”专项启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副总经理栾永刚再次感谢中科院草原“护卫队”利用科技力量推动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让草原更美,让牛羊更肥,让农牧户的口袋更鼓……

【以小保大】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除了口粮,中国粮还包括需求越来越大的肉蛋奶,而饲草料供应不足是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了解决草饲料不足和草场退化的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方精云带领团队深入调研后发现,由于不合理利用,我国草地退化严重,载畜量不断下降,约90%的草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另外,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对我国江河湖泊和土壤也造成了一定程度污染。

在经过多年基础研究和小面积试验示范后,2014年,方精云团队提交了《建立生态草业特区,探索草原牧区发展新模式》的咨询报告,正式提出“草牧业”的发展理念,这一的理念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肯定,并写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

生态草牧业的核心是采用“以小保大”的原理进行全链条的系统设计,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的人工草地,将大面积天然草地从放牧压力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实现生产—生态—生活良性互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5年3月,中科院植物所牵头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合作,正式启动呼伦贝尔生态草牧业试验区建设项目,他们要在牧区利用不足10%水热条件适宜的土地,建立集约化人工草地,保障畜牧业发展,让剩余90%的草场休养恢复。

“好好的地不种粮竟然种草?草场休养收益少了怎么办?”面对这一新理念,农牧户心里泛起了嘀咕。

而这正是“以小保大”的关键所在,用10%的土地改造成人工草地,并让优质饲草产量提高10倍以上,从根本上解决了草畜矛盾。

【认可“药方”】

“草原是一部天然的教材,古老的游牧蕴含着先人们利用草原的智慧,那就是在利用草原的同时,也让草原休养生息,自我修复。”中科院植物所生态草牧业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潘庆民告诉《中国科学报》,“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草原上牲畜越来越多,原本最朴素的道理逐渐被人们忽视。”

2000年,潘庆民来到中科院植物所开展博士后研究,当时我国草原正面临着严重的草场退化问题,在导师的建议下,他来到草原开展课题研究,一干就是20多年。

与草原“相处”多年后,潘庆民逐渐意识到我国草原类型多样,退化程度不同,必须分类施策,精准调控。2015年,他在呼伦贝尔草原开展生态草牧业科技示范,针对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地,开出了“一休二轮三调四补”的“药方”。

“‘一休’和‘二轮’主要针对轻度退化的草原,通过放牧制度的优化使草原得以自我修复;‘三调’和‘四补’主要针对中度和重度退化的草场,变革草原管理制度已不足以让其尽快恢复,需要依靠人工辅助。”潘庆民解释道。

“草原本来就干旱,一旦划破了草皮,万一恢复不了草地,牧草却旱死了怎么办?”由于“三调”和“四补”技术需要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和补肥,在推广初期,牧民对潘庆民的“药方”有些担忧。

为了打消牧民顾虑,潘庆民团队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合作,走进牧民家中,向牧民讲解,并针对每家情况制定方案。春天,他们选了几家牧户进行试验示范。秋天,试验示范就取得了显著效果,牧草产量增加了近1倍,优质牧草比例由10%左右提高到60%~80%。

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后,越来越多的牧民纷纷要求对自家的草场进行恢复和改良。“这一技术改变了牧民对草原的认识,从单纯地向草原索取,提升到主动地恢复和改良草场,这对草原的生态保护有重要意义。”潘庆民感慨道。

【产量提高10倍】

解决饲草料不足的关键在于发展人工草地,如何让10%的人工草地提高10倍的产量呢?

“人工草地种植的关键环节就是引种和筛选,而目前我国牧草品种依赖国外品种,国产牧草品种培育和应用严重不足,亟需培育高产、优质的优良牧草新品种。”中科院植物所副研究员刘智全告诉《中国科学报》。

2014年,刘智全博士毕业不久后也踏上了草原的科研旅程,每年近一半的时间都在草原工作,有一次从草原回到北京的家,因为晒得太黑,连4岁的孩子都不敢认了。

为了更广泛的收集各类牧草种质资源,刘智全带领团队从世界各地收集筛选豆科、禾本科、新型牧草等30类共1万余份资源,同时还在中科院植物所呼伦贝尔草牧业试验站建设了一年生牧草资源圃、多年生牧草种质资源圃、牧草引种筛选圃等合计100亩,并对其中6845份进行了筛选,获得一批适宜在呼伦贝尔种植的饲草品系。

实际上,完成从种质资源的收集到推广至少需要3~5年。“以燕麦为例,引进燕麦品种资源后,要开展小面积的筛选,如果长势和抗性都很好,我们即可扩繁,开展小区试验。一般通过两年小区试验后如果产量稳定,抗病性也很好,就可以开展小面积的生产试种,最后再进行大面积推广。”刘智全解释道。

除了要解决技术上的难题,最关键的是要让农牧户认可新品种。“宣传和讲解还不足以让农牧民信任,只有看到品种的增产特性和抗病虫能力后大家才会认可,同时还需要在栽培技术方面反复与种植户交流,否则也会影响最后的示范效果。”刘智全说。

如今,燕麦规模种植示范在呼伦贝尔已累计推广20万亩,平均比种植小麦增收290元/亩。“我总说要带孩子和妻子来看看我工作的草原,可一直太忙了,下次有机会,一定带他们来看看。”刘智全笑着说。

【让“牛用户”满意】

除了让草长的好,还要让草存的住。由于冬春季严重缺草,每年会有大量的牲畜掉膘或死亡,然而传统加工贮藏方式营养物质损耗大、霉变损失高、适口性低,非常不招牛羊“待见”。

窖池是在田间地头随意挖掘的地坑,一打开就能闻到臭味和霉味。2015年,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钟瑾来到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考察,除了对眼前的贮藏方式感到吃惊外,更多是担忧,“除造成直接的饲草损失,还会降低营养价值,产生黄曲霉毒素等,危害牲畜健康。”

在采集样品后,她开始针对性地筛选及复配青贮微生物菌剂,并通过现场示范指导农牧民采用窖贮及裹包等不同方式,分别青贮加工全株玉米、甜高粱及玉米秸秆等原料。

“青贮菌剂是由以乳酸菌为主的功能微生物制剂,可有效调控青贮发酵过程及青贮饲料品质。”钟瑾说,“采用青贮菌剂加工青贮饲料,可以显著提升肉羊体增重、饲料转化率、肉骨比与屠宰率,从而提高产肉量及宰后肉羊育肥收益与饲料报酬率(161%)。”

有一次,她将牛羊不爱吃的蒿草做成了裹包青贮饲料,一年多后,在她们打开包裹的一瞬间,原本因为怕人而躲得很远的牛群,闻到草香后立刻朝她们冲了过来。“这说明我们的产品得到了‘牛用户’的肯定。”钟瑾笑着说。

由于传统青贮方式几乎不用青贮菌剂,而进口菌剂成本又高,加上微生物看不见摸不着,最初推广时,不少农户和养殖专家持有怀疑的态度。为了推广青贮菌剂,她向牧户耐心讲解、手把手传授示范,如今,仅在库伦的饲草青贮加工示范已达5.5万吨。

截至2019年底,这支草原“护卫队”累计为草原新增经济效益2.47亿元,天然草地改良1.63亿元,人工草地种植7212万元,草产品加工1247万元,并发表论文31篇,出版《科学通报》专辑2期,申请专利11项。

未来,一场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草原“保卫战”还将继续进行下去。https://t.cn/A6tRBFTa

“福利”速览!贵州18个部门为生猪产业配置“最强发展套餐”

3月2日,贵州省生猪产业发展领导小组2021年第一次专题会议在省委召开。18个产业相关部门联席,聚焦生猪产业发展形势与调整,合力为贵州生猪产业配置“最强发展套餐”。

  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末全省存栏生猪1364.1万头,比上年增长16.5%。随着生猪生产加快恢复,有效保障了市场供应。2020年1月至今,全省调出生猪107.9万头,调入生猪99.2万头,净调出生猪8.7万头。今年一季度,全省可出栏生猪620万头,省内消费需求513.8万头,盈余106.2万头。为了2021年“猪事”顺利,18个相关部门共同建言献策。

  省农业农村厅
  贵州生猪产业主体不断增强,全国前20强生猪龙头企业,已有16家在我省59个县实施规模为30万头至100万头的生猪养殖或全产业链一体化建设项目,推动我省规模化养殖水平迈上新台阶。产业链条逐渐完善,育种环节,全省有种猪场62个,去年新建20个,新增产能274万头。以非洲猪瘟为重点的生猪疫病防控成效明显,全年未发生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独山日泉和碧江御咖牧业2个场通过国家级非洲猪无疫小区评估验收。

  省发改委
  进一步加强生猪等“菜篮子”价格监测监管,积极整合资源支持生猪产业加快发展,继续对生猪生产实行支持性电价政策。支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综合治理,积极帮助生活生产企业争取金融贷款,支持生猪产业项目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支持六盘水物流中心、铜仁西部现代冷链物流中心铜仁市碧江区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等26个区域性农产品冷镇物流项目建设。

  省科技厅
  选派科技特派员开展精准帮扶,选派80多名生猪产业科技特派员到各县区基层开展技术服务。开展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积极开展地方猪品种开发、生猪养殖技术提升、生猪粪便有机肥转化应用等。与省农业农村厅合作打造畜禽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不范点,与专班对接,精准征集技术需求。

  省财政厅
  安排省级生猪产业发展资金及专班工作经费,主要用于支持“9+3”贫困县生猪产业扶贫项目、“三个100万”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双千”建设项目等。利用省级生猪临时性补贴资金,以促进我省生猪规模场(户)尽快仍恢复生产。下达中央生猪贷款贴息补助资金和良种补贴资金,帮助养殖企业渡过难关。强化保险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完善产业推进工作体系,将猪肉加工产业作为生态特色食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策措施、资金扶持等方面进行倾斜。深入推进“双千”工程,在千企改造方面,遴选3家肉制品企业进入省级千企改造名单进行重点培育,将黔五福纳入首批全省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培育名单。以工作链传导、产业链延伸推动价值链提升,组织开展生态特色食品产业政、产、学、研、金对接活动,持续强化龙头企业、专家团队、基金支持、人才保障“四位一体”作用。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深入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为基层生猪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帮扶,配合省委组织部调整完善我省农业专家库,以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对现有省、市、县三级农业专家库进行调整完善,其中生猪产业专家1677人,引导专家积极开展联系服务。创新打造引才平台载体,不断做大生多猪产业人才增量。下一步工作将突出重点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搭平台、拓渠道、抓培训、优服务,大力开展农民全员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着力培养壮大生猪产业技能人才队伍。

  自然资源厅
  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设施农业用地有关问题的通知》对畜禽养殖(含生猪养殖)设施的用地范围、用地规模、管理要求、使用程序、服务监管等五个方面作出了规定。为了大力支持我省生猪产业发展,主动服务,了解企业在生猪养殖用地方面的困难和需求,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做好生猪养殖用地保障限务工作。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充分做好政策支持,进一步了解生猪养殖用地方步落实政策相关内容动服务,统筹协调,保障生猪养殖用地需求万面的困难和需求。

  省生态环境厅
  及时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排查调整工作,经自查核实后,我省禁养区个数由4856个减少至3938个,减少18.9%;禁养区面积5.25万平方公里减少至3.51万平方公里,减少33.1%,为生猪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区域选择。持续推进环评会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依据生猪养殖项目环评工作台账,帮助生猪养殖项目做好选址预判、污染泊理推施的、主动强化环评全过程跟踪服务。接下来将强化成果运用,充分利用“三线一单”成果,帮助畜禽养殖项目做好选址预判。强化服务指导,继续推进生猪养殖项目环评“放管服”改革,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加快畜禽养殖项目落地建设。

  省交通运输厅
  在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间,对整车合法运输种猪及冷冻猪肉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采取相应措施,鼓励相关车辆安装使用ETC车载装置,尽快实现不停车快捷通行,进一步提高鲜活农产品运输效率。去年5月份,3天累计为贵州智源种猪繁育有限公司从丹麦引进2250头种猪,优惠车辆62辆次;12月13日,积极协助贵州首信种猪育种公司从美国芝加哥引进种猪入境,4天累计为贵州首信种猪育种公司引进1792头种猪,优惠车辆36辆次。

  省商务厅
  加强猪肉收储保障和保供稳价工作,目前,全省冻猪肉储备总量2100吨,其中省级冻猪肉储备900吨。大力完善生猪冷链流通基础设施,加强顶层设计,持续推进全省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强化生猪产销对接,借力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开展“黔货出山风行天下”夏秋攻势行动,深化与广州、上海等对口帮扶城市产销对接。接下来,将围绕强冷链、建市场、育主体、拓市场、强监管、稳供应等方面展开工作。

  省投资促进局
  升级招商引资模式,积极应对疫情,瞄准全年目标不减量、不放松,大力推行线上企业服务,开启“网上谈、云上签、电子签”等产业招商新模式。认真制定招商方案,重点瞄准还未进入贵州的龙头企业,梳理生猪产业招商方案,登门拜访行业优强企业。举办招商对接会,大力推介生猪产业招商项目,编制了《贵州省2020生猪产业招商推介项目索引》。2020年以来,生猪产业共引进项目221个,合同投资总额342.2亿元,其中,已开工项目207个,有效投资182.7亿元。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全力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开展督导检查。做好猪瘟防控,牵头组织开展专项督查、交叉检查等工作。开展流通环节专项整治,以猪肉及制品为重点品种,组织全省开展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市场、农村食品市场、校园周边、畜禽水产品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及非洲猪瘟病毒专项抽检和猪肉制品监督抽检,并不断推进生猪产业有机认证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开展政金企融资对活动,推动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部门横向配合,分层实施、分类推动的融资对接工作机制,着力融资对接服务。加强绿产基金支持力度和农业保险保障作用,并不断发挥融资担保增信助推作用,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生猪产业提供了融资担保支撑。接下来,将继续开展好全省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引导金融机构为生猪产业发展提供更优金融产品和服务。强化签约项目跟踪落实,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快打造“贵州大数据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业务系统。

  省林业局
  2020年,贵州省共办理生猪养殖使用林地手续项目105件,许可使用林地面积20.8776公顷。在林地定额保障上,优先保障生猪养殖项目对林地定额的需求,未出现因林地定额不足导致生猪养殖项目迟缓的情况。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推进项目建设。提高工作精准度,做好项目林业要素保障工作,对符合使用林地条件且相关报件资料齐全的生猪养殖项目,加快办理进度,落实“放管服”精神,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贵州银保监局
  2020年,贵州银保监局引导全省银行业保险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创新产品服务模式、拓宽抵质押品范围、完善生猪保险政策,支持生猪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建立了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支持生猪产业发展信息报送机制,按月收集整理工作进展,加强统筹推进。加大信贷投放,创新服务模式,推动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生猪养殖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开展生猪保险,提升保障水平,实现应赔快赔,能赔尽赔,助力全省生猪产业发展。

  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生猪产业团队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平台优势,聚焦我省生态猪特色产业,聚力打好“科技扶贫、教育扶贫和校农结合”三套组合拳,始终坚持“围着农民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推动“政、产、学、研、金”相结合,依托龙头企业建立示范基地,以产业为核心,项目为载体,熟化技术成果并开展推广应用。2020以来,编制了《养猪实用技术手册》、《贵州省规模化猪场生产技术参数》,绘制了贵州省生猪全产业链架构图等。

  省农科院
  组建技术服务团队,收集产业技术需求并开展技术研究和服务,开展技术成果应用推广,解决产业发展实际问题。持续建设贵州省地方猪保护与繁育基地平台,推进地方猪育种,集成生猪养殖粪污处理与生态循环养殖技术体系,建设示范基地,不定期举办生猪养殖高级管理技能型人才培训班。

  省农担公司
  秉持“政府引导,贴农惠农”的经营理念,高度重视项目推进进度和推进质量,不断优化项目申请、审批流程,探索创新业务开展模式及反担保设置方式,有序推进全省生猪产业项目。以限率代偿业务为突破点,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问题。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采取1+N的模式,拓展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首贷业务,主动对接省生猪专班,优化生猪项目申贷流程。
https://t.cn/A6tpfA7O

#环境##环保工作动态# 《宜昌市召开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通报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 @湖北生态环境 @宜昌发布 @湖北发布 @三峡日报 @三峡商报

宜昌人请查收
这份数据
宜昌全年空气质量改善幅度
位居全国第五、全省第一☜

2020年
宜昌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大幅改善
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
圆满完成

● 纳入国家“水十条”考核的9个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全部达到100%
● 长江干流宜昌段水质均达到地表水Ⅱ类,超额完成“十三五”考核断面优良比例目标
● 16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全市纳入国家考核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57、41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84.2%,均完成省政府下达考核目标且达到激励目标。全年空气质量改善幅度位居全国第五、全省第一。

蓝天白云时常映现
碧波清水长流常清
宜昌是怎样打好这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

1月27日上午,宜昌市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通报新闻发布会在三峡日报社10楼宜昌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会议通报2020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图片
发布会现场

●发布人
吴辉庆

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汪晓鸣

宜昌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
李无训

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
王咏梅

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科科长

●主持人
陈珊珊

宜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水环境质量状况

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达到考核要求
2020年,宜昌纳入国家“水十条”考核的9个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Ⅲ类以上比例)继续保持在100%,好于国家考核优良率不低于88.9%的要求;纳入省政府考核的7个跨界断面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达到优秀考核等次(达标率不低于90%);16个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高于85%的考核要求。其中清江流域2个国考断面全部达到地表水Ⅰ类标准,长江干流3个断面全部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
2020年,宜昌市16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特别是新冠肺炎期间,生态环境部门在抓好医疗废水处置监管的同时,严格加强水源地监测、巡查,确保了水源地水质不受影响。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20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8天,优良天数比例84.2%,PM10、PM2.5年平均浓度分别为57、41微克/立方米。三项指标均为历史最优,均超额完成省考核目标和激励目标,也均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蓝天保卫战圆满收官。

1-12月,全市14个县市区优良天数比例平均值为88.7%,同比上升13.8个百分点;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53、35微克/立方米,分别同比下降19.7%、22.2%;O3平均浓度为12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2%。

1-12月,纳入国家和省考核的5个区优良天数比例84.2%,同比上升15.4个百分点;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57、41微克/立方米,分别同比下降21.9%、21.2%;O3平均浓度为1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

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

2020年,宜昌市城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0.5分贝,同比下降0.2分贝。城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总体水平等级为二级、总体评价为“较好”,城区昼间噪声声源主要是生活声源;

宜昌市城区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7.0分贝,同比下降0.4分贝。城区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强度等级为一级,总体评价为“好”。

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2020年,宜昌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超过90%以上,达到省考核目标。

全市未发生因耕地土壤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超标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也未发生因疑似污染地块或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不当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

记者提问:

生态环境部于2019年启动了长江入河排口排查整治工作,宜昌市目前工作进展如何,下一步还将有哪些工作安排?
答:2019年,生态环境部在长江流域启动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排查分为“查、测、溯、治”四个阶段,分年度推动实施。2019年,通过无人机排查、人工排查和攻坚排查“三级排查”,宜昌市共排查长江、清江范围内的入河排污口1971个,排查工作得到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2020年,宜昌市继续按照“有口皆查、有水必测、有污必治”工作思路,继续推动监测、溯源和整治工作,目前,已完成1229个排口的溯源和1050个排口的立行立改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成现场核查分类。按照排口性质,对1971个排口进行初步分类,其中,雨洪排口973个,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污水排口和城镇生活污水排口496个,工业企业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口273个,沟渠、河港排口84个,港口码头排口67个,其他排口78个。

二是完成排口水质监测。制定入河排污口监测方案,启动现状调查监测、攻坚排查监测、整治验收监测,2020年全面完成1971个入河排污口的“全覆盖”监测和数据填报,编制形成《宜昌市长江、清江入河排污口基础信息档案》,形成“一口一档”。

三是扎实推进溯源整治。在传统人工排查基础上,充分利用管道内窥镜、管道机器人、雷达探测等手段,扎实开展排污口溯源,并同步启动立行立改,截至2020年底,已完成初步溯源1229个、立行立改1050个,其中,通过清理、封堵排口42个,通过接管、雨污分流改造等措施整治达标排口20个,规范改造并严格加强监管的排口988个。

2020年,长江干流3个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清江干流2个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Ⅰ类标准。我市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战役在全省考核中继续被评为优秀等次。

2021年,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将按照要求,持续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力推动攻坚溯源和整治。严格按照《宜昌市长江、清江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工作方案》要求,进一步压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主体责任,组织技术单位加快推进责任主体不清、污水来源复杂的排口溯源,对已完成初步溯源的排污口,进一步细化整改措施,按照“取缔一批、整治一批、规范一批”的要求,彻底完成整治任务。

二是打造智慧流域试点建设。以柏临河为试点,在全面完成流域范围内排污口排查溯源基础上,充分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构建流域“水质自动站+排污口”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快速、高效、精准的污染溯源和问题查处机制,并逐步向其他流域扩展,推动流域水质不断好转。

三是改革优化审批程序。力争在全省率先将涉水项目环评审批和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2项行政审批事项合二为一,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间,实现同步受理、同步论证、同步出具审批意见,与过去相比预计可减少审批时间7天以上,进一步企业减少成本,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

记者提问:

冬季易发生重污染天气,宜昌市是如何应对的呢?
答:宜昌市呈“七山二丘一平”的地貌特征,呈东低西高的“口袋”型,又处于我省污染气团传输通道末端,西边高山阻挡无法扩散,污染物易进难出。加之冬春季,静风、逆温、高湿等不利气象条件多发,环境容量较其他季节大幅降低。而临近年关,工程赶进度,企业冲产量,居民开备年货,社会活动水平明显增加,污染物排放不减反增,引起重污染天气的发生。为此,宜昌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

一是落实冬防期强化管控措施。印发《宜昌市2020-2021年度冬防期空气质量保障方案》(宜环委办发〔2020〕4号),对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及生活源制定了强化管控措施。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蓝天卫士”专项执法行动,加大对企业的检查帮扶。

二是开展企业绩效分级减排。市生态环境局按照生态环境部《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0年修订版)》,在全省率先启动了企业绩效分级评价,在此基础上细化编制工业企业“一企一策”应急减排清单。通过绩效分级减排,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提升环保基础工作整体水平。

三是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大气超级站、44个乡镇小型站、6套机动车遥感监测、港口站、工业园区站、大气移动走航监测车等设施设备深入应用,PM2.5源解析、第三方巡查、颗粒物雷达监测持续开展等,这些能力建设在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和污染物精准溯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气象和生态环境部门保持每日会商,开展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及时提请市大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预警启动后,各成员单位及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迅速按照应急响应要求,加强现场检查,督促排污单位落实减排措施。通过电视、报纸、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及时发布空气质量预警信息,呼吁市民参与减排。形成部门协同联动、区域联防联控、全民共治共享的应对机制。

记者提问:

为着力解决“化工围江”突出问题,根除长江污染隐患,宜昌市实施了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和转型升级三年行动,市生态环境部门在遗留工业场地土壤环境安全防护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为确保化工企业整治和转型升级过程中环境风险可控、遗留工业场地土壤环境安全,市生态环境部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规范企业拆除活动,防控拆除过程环境风险。按照相关工作要求,督促企业在拆除前编制《企业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方案》《拆除活动环境应急预案》,并向经信和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后实施。

二是加强拆除过程环境监管,防范拆除活动环境污染。在企业主要装置、设备和设施等拆除时,市县两级生态环境部门开展现场监督指导,重点对企业是否按方案要求拆除,是否规范处置废弃化学品、危险废物和生产废水等全程进行跟踪督办,确保企业拆除时环保零事故、无环境风险隐患,防范拆除活动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三是扎实做好关闭、搬迁化工企业遗留工业场地风险管控。宜昌市组织专业机构开展现场调研并编制《宜昌市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关闭搬迁企业遗留场地土壤风险管控方案》,为关闭后化工企业遗留场地土壤的风险防控提出对策和要求,要求做到方案制定到位、物料处置到位、风险标识到位、安全隔离到位、雨水分流到位和土壤检测到位等“六个到位”。

四是开展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遗留场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查清企业关闭、搬迁后遗留工业场地土壤环境状况,为工业场地的土地开发利用等提供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宜昌市争取到国家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000万元,聘请专业机构开展了“关闭、搬迁、转产”化工企业遗留场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目前已完成54家化工企业遗留场地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基本建立了宜昌市土壤、地下水环境档案。

五是加强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准入管理,确保建设用地环境安全。对已查明的污染地块的使用权人均下发列为污染地块的通知,督促其开展初步风险管控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评估。同时将污染地块的调查结果通报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确保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准入管理工作落实。目前宜昌市土壤污染防治试点企业—宜昌田田化工有限公司污染地块已完成修复和验收,其它查明的污染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正在有序推进中。下一步宜昌市将结合风险评估结果和遗留工业场地开发需求,推进污染地块的环境风险管控或治理修复。

上述举措为实施“长江大保护”战略、全面推进化工产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示范,也为根除长江污染隐患、保护长江生态环境起到了较好的先行先试作用。

https://t.cn/A65VcBKs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不就是当年的我[跪了]我当时晚上查的分 分数出来人就疯了 在家嗷嗷一顿哭 要不是因为家才二楼 转身直接跳楼了又想到 实在不行跳江吧我妈把我舅舅找来带我出去兜风
  • #ROVIN中式礼服##常州婚纱礼服# 一袭中式秀禾 锦绣华裳 绾一缕青丝 描一抹红妆 ​ 流行色彩与东方古典的交错而生 温婉柔情的新中式
  • 瞳夕:你们猜猜这是第几次常规赛第一最后夺冠,时隔两年金色的雨,又回来了!瞳夕:你们猜猜这是第几次常规赛第一最后夺冠,时隔两年金色的雨,又回来了!
  • #让人变自信,真的要早点去做[威武]西安牙齿正畸案例选自@西安甜甜子说矫正 【西安本地专业口腔博主】 [威武]这个妹子来找博主咨询的时候,通过牙片看到她的牙
  • 女 男3%返利宝贝页下399-200劵,叠加300-40京贴绿之源 叠加3件7折专区 plus再95折乔丹运动休闲长裤男74!女 男Ssense更多新品上线!
  • #怎么挽回前男友##挽回分手的最佳时间#分手挽回,失恋挽回,而另一部分,就要去展示自己对于核心矛盾的改变,挽回异地恋,挽回异国恋,两个人分手必然是有原因的,可能
  • #论看戏的自我修养[超话]#今天真是笑拉了,@暖阳旧歌 问我要判词,我例行公事的查资料,没想到给我发现。 李义山同学那些zz讥讽诗里,炎炎子也是大头。[dog
  • #解救天津单身男女[超话]# 【已实名审核】今日更新公号(搜#天津月老平台#)详细资料→身高 164体重 54婚史 离异(有子归自己)最高学历 本科月薪 600
  • 看到今天超话吵得这么凶,我有些话不吐不快,希望我没有说的太晚。 其实以前看直播的时候,我就能看出发发的一些倾向,但那时候还没有特别明显。如今发发在外面直播,有些
  • 当前大饼上方的重压力位,在36100-36500区间附近,是综合多个技术指标,短线拉升的极限位置,也是抛压最大的位置,行情在此位置短线大概率瀑布暴跌。短线行情的
  • 超超超有料的缤纷嘉年华邀你狂欢, 50元团100元、5.9元抢超值礼包...吃喝玩乐购福利享不停!3月16号,攻略君带你从成都出发西藏林芝桃花、四川金川梨花,色
  • 投资2.56亿元的九台区中医院异地新建项目是九台区重点民生项目,预计将于明年6月竣工。 项目建成后,九台区中医院将打造成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并
  • 她将为我们高级香水业务带来新的视角,并帮助公司推动创新和转型,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一流的香水。芬美意日化香精部门全球总裁Ilaria Resta表示:“Robin是
  • (免费 简批八字,想听我聊聊就留下你的生日)今日温暖 1/1 本来对打针就有点害怕,但是自己长得人高马大,再说也确实不算很痛…所以打的时候偷偷在心里叫自己别紧张
  • 据蚌埠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孙伟介绍,全市已经全面进入临战状态,严格落实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突出基层单位主体责任,将全市重点河段、重要防
  • 原来18年买的Sultan Pasha Attar的试香被我放在了一个废物的首饰盒里,难怪一直都没有找到[允悲]虽然很多18年后出的作品都没有,想着还是应该都再
  • 现在我与小伙伴的交际也多了,宅在家更是不存在了。最后提醒大家不要盲目跟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대한민국 상해 임시 정부. 오랜만에 들렸다. 안은 사진촬영이 금지되어 밖 모습만 촬영. 한국에서 볼수없는 역사적 자료들이 더 생생함을 느끼게한다
  • 虽然我不指望着这一叵罗核桃维持生计,然而那片刻的身份移位还是让我感慨良多。。
  • 人生真的像一场停停走走的列车,会有无数次的相遇和离别,虽然我们都明白不会再有回头,但是依然会想念那时的风景,可无论如何都要向前看,该下车的时候挥一挥手,潇洒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