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境界,如何提起正念  成德法师主讲

成德法师:就是说,妳以后真的去做社工,面对很多妳真的转不过来的时候,妳可以请他们把妳的问题转给我,但是我必须也教给妳方法,妳得真的没办法了再找我。
  给妳的方法就是说,首先第一个,我们前几天说「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妳忍不住就是忍辱功夫不到,所以黄念老那个六忍妳可以参考。再来就是那个六忍里面,妳对自己下的功夫,第一个不要着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妳一着相,妳的心情就被它转了,都是剎那生灭的虚妄相。所以妳现在第一个,社工系就是在传递爱,爱是核心,第一个首先妳要会爱自己。我们随时被境界转,就不会爱自己了!妳要护持好妳自己。第二个,妳要会爱众生。但是妳这个爱又不能是情执的爱憎,妳就爱这个受害者,妳就恨这个家暴者,那妳就已经有分别。所以妳先要培养妳的同体大悲。
  其实换另外一个角度讲,这个害人的人比被害人惨多了,因为我们现在只着眼在他的现前。妳要知道,妳现在觉得很讨厌的那个人,他不知道要在阿鼻地狱待多久。这个被害的人现在是很痛苦,但是毕竟他是被害的人,他那个业报是报掉了。他假如没有去报复,他最起码报了一个业报。再来,他假如没有去造恶因,他不会堕到地狱去。可是这一个加害的人没有人救他,他铁定是要堕地狱的。所以我们修行的人有前后眼。比方说,假如是我,我现在看到那个连自己孩子都杀的人,我一看到他,我会生起怜悯心。因为我深信佛讲的真相,他造这个业铁定要受报,除非他回头。这是第一点,从因果去看。
  第二个,从人之初性本善去出发,哪怕他做了连虎毒不食子,他还杀了孩子,他有没有良心?
    学生:不知道。
  成德法师:妳回答不知道,妳的功夫就不够了,妳在境界当中妳已经起疑了。我们刚刚还在课程里面说不能起疑,疑,妳的信心就会受影响。所以我刚刚讲那个跟妳做社工都是相通的,不是不通的。所以妳看第一个刚刚讲的,妳不要着相。再来,不要只看眼前,他以后很可怜的。然后再来就是第三,妳的信心,信心很重要。其实刚刚举的那个都是信心,第一个,妳相不相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第二个,妳相不相信造恶会有恶果?
  妳们也可以专注听一下,因为她是社工系的,其实我们都会面对,妳可能也会面对造很严重罪业的人,看到妳学佛,来跟妳表达他的痛苦,我们也要会解他的苦,于诸众生视若自己。因为修念佛法门的不能做自了汉,真的有缘,不是去攀缘,自了汉不能去极乐世界的,极乐世界是要发大乘心的。
  所以妳看都是信心,妳相不相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真相?妳相不相信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妳相不相信因果?造这些业的人都要到阿鼻地狱报到,所以妳眼前看到他,妳就去想,他不久就要在阿鼻地狱酬偿。「一夜死生,地下每经万遍;一朝苦痛,人间已过百年。」地狱一天是人间二千七百多年,地狱很苦的。所以这时候妳不是着在妳觉得他很可恶的行为,妳是能想到他以后的结果。妳跟他之间那种情绪也是假的,看妳安在哪里,安在真理、安在经教、安在对一切众生的信心。信心跟慈悲心是相通的,妳真有信心就是真心。真心本有真诚,真心本有慈悲。妳相不相信,很可能妳觉得很可恶的人,他一生还没有遇到用这种宽恕慈悲眼神看他的人?他可能还没遇到,可能就是菩萨派妳去的,因为所有的人都是那种愤怒甚至是唾弃他了,他那种磁场也唤不醒他的良知。
  所以佛给我们表演。佛当时候遇到一个已经杀了好像是九百多人还是多少,他就是要杀一千个人,最后他要去杀佛陀,被佛的慈悲摄受了,就放下了,然后就出家了。后来就很多人军队要来抓他,然后路上的人拿石头丢他,妳看这样的人都被佛给唤醒了。
  所以先随喜妳发心做社工,但是就这几个心境先跟妳沟通。
    再来就是多听经,妳就会去引导人。妳真正遇到过不去的,妳就求三宝加持。然后比方说,师父的讲记,或者哪一片光盘,妳真的过不去,翻一页,有时候很准的,妳很有信心,一翻就准,就会对妳的方法可以指导;或者妳就放个片子看,十五分钟就有。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工作上有什么想不通的,一打开,专注听,不用很久。所有的问题都心有卡住了,有分别执着,哪一句法印入心就过了。妳今天来听第几天了?
    学生:第四天。
    成德法师:第四天了。我们有沟通到说,哪怕是天塌下来、晴天霹雳,看起来很严重,有时候都是一念之间而已,没那么严重。那个严重是人的好丑产生的、难易产生的,所以叫「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好,不知道有没有回答妳的问题?
    学生:有。感恩师父。
    成德法师:应该的。阿弥陀佛。

【印光文钞】
6.与四明观宗寺根祺师书
(译文来自——印光法师文钞白话公众号)感谢

【原文】
接手书,并显感利冥录,不胜欢喜。知谛公此番讲经,比前次更觉光辉。因逐一看毕,即送余人。多有见闻,深为诧异。私相谓曰,谛公已证圣果,关帝尚未明心。光闻而谓之曰,此事须从白关用心处究,则事理两当,绝无滥圣屈贤之失。白公且置弗论。
【译文】
接到你的信,以及《显感利冥录》这本书,非常欢喜。知道谛闲法师这一次讲经,比上一次更加殊胜。因此将这本书一一看完,随即就送给了其他人。有许多看过这本书的人,都很诧异。私底下互相说:谛闲法师已经证得了圣果,而关圣帝君还没有明了心地。我听到后对他们说:这件事必须从城隍爷白知、护法神关帝二位的用心之处来推究,那么就事理两方面都恰当,绝对没有混滥圣人,委屈贤者的过失了。城隍爷白知暂且不说。

【原文】
夫关帝者,在生时乃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之大丈夫。殁后皈依智者,愿为伽蓝,护持佛法。自智者至今千三百余年。天下丛林之主人,多有法身大士,乘愿宏法者。关帝一一护持亲近,岂至于今,尚有未了,而求抉择开示于谛公。何聪明如帝君,而复愚钝不蒙法益之如是乎。
【译文】
关帝,在生之时就是一个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大丈夫。死后皈依智者大师,愿意为伽蓝神,来护持佛法。从智者大师到现在有一千三百多年了。天下丛林的住持,有很多是证得法身的大士,乘愿再来,宏扬佛法。关帝都一一护持亲近他们,哪至于到了今天,还有未了的疑问,而求谛闲法师给他决择开示的呢?怎么可能聪明如帝君,而又如此愚钝不能蒙受佛法的利益呢?

【原文】
是大有说。现今时值末法,僧多败类。只知著一件大领,即名为僧。僧之名义事业,多多了无所知。在俗之人有信心者,纵能研究佛法,终皆下视僧侣。其不信者,见彼游行人间,造种种业之僧,遂谓僧皆如是,佛法无益于国,有害于世。
【译文】
这当中是大有说头的。现在正值末法时代,出家僧人大多腐败堕落。只知道穿着一件大领僧衣,就名为僧人。僧的名称意义事业,大多一无所知。世俗有信心的人,纵然能够研究佛法,但终究都轻视出家的僧侣。而不信佛法的人,见到游行人间,造种种罪业的僧人,就认为僧人都是如此,佛法无益于国家,有害于社会。

【原文】
因有此种我慢邪见下劣等知见故,关帝护法心切。以京师乃天下枢机之地,高人名士,咸来莅止。遂现身说法,请谛公之开示。祛彼在家我慢邪见之凡情,振兴劣僧无惭无愧之鄙念。
【译文】
因为有这种我慢、邪见、下劣等知见的缘故,而关帝又护法心切。因为北京是中央政府所在地,社会精英,知名人士,都来到这里。于是关公就现身说法,请谛闲老法师开示,以去除那些在家人我慢邪见的凡情,振兴下劣僧人无惭无愧的不善念。

【原文】
古人称如来不舍穿针之福,曰如八十翁翁作舞,为教儿孙故。光于关帝此举亦然。此虽系盲猜瞎断,若质诸关帝谛公,当皆点头微笑,不露否否不然之声迹矣。
【译文】
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中,称如来不舍弃为比丘穿针的福报,就如同八十的老翁起舞,是为了教导儿孙的缘故。我对于关帝的这个举动,认为也是这个道理。这虽然是盲猜瞎断,如果去质问关帝、谛闲老法师,他们应当都会点头微笑,不会露出“不是、不是”的声音啊!

【原文】
如上所说,且约迹论。至于关帝谛公之本,唯关帝谛公自知,光何能测度而评论之哉。根敏道心虽切,恐规矩不洞,不解用功法则。祈教以量力而为,不可强勉硬撑,以致心身受病,遂难亲获法利矣。
【译文】
如上面所说,是暂且针对“迹”来说的。至于关帝、谛闲老法师的“本”,唯有关帝、谛公自己知道,我怎能测度评论呢?根敏师的道心虽然迫切,恐怕不懂规矩,不了解修行用功的法则。祈望你教他要量力而为,不可强勉硬撑,以致身心受病,就难以亲身得到佛法利益了。

【原文】
闻某某不善用心,致吐血不止,因而反成废弛。初学人皆须以此意告之。
【译文】
听说某某人不善用心,导致吐血不止,因此反而成了荒废懈怠。初学佛法的人都必须将这个意思告诉他们。

【注释】
[1]【四明观宗寺】四明指浙江宁波,宁波有四明山。民国纪元,谛闲法师最后住持于宁波观宗寺。寺为宋延庆寺观堂旧址,元丰中,四明五世孙介然法师,按照观无量寿佛经,建十六观堂,以修观行,故名观宗。自宋迄清,兴废靡常。自师任住持,遵四明遗法,以三观为宗,说法为用,改称观宗讲寺。
[2]【显感利冥录】《显感利冥录》,是冥界的白城隍和关帝公与谛闲法师的对话。在倓虚法师的《影尘回忆录》中也有记载。谛闲法师和倓虚法师都是民国时期的大德高僧,所以其真实性毋庸置疑。文章又是由冥界的众生亲自述说,所以,实在是我们了解冥界最可靠,又稀有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这是一件与印光大师同时代的公案,民国七年(1918),谛闲大师在北平讲经(以下接录倓虚大师《影尘回忆录》)“那时正赶上北京的乩坛很盛,有一位姓白的白城隍,在西城琉璃胡同钱宅降坛,自言每天到法会去听经,其中有听不懂的地方,拟请谛老亲自到坛上问一问、谈一谈。起初谛老去不去还在犹豫,若以我(倓虚法师自称)的意见,那都是外道门,可以不去。但仁山法师以好奇的心理,无论如何,要怂恿谛老去,我在谛老跟前得算资格浅的人,戒莲更不用提,最后也没拦挡住,谛老就去了。到那里在乩坛里用乩笔与谛老谈话,非常客气,一见面把谛老赞扬了一顿,并自称每天晚上率领许多鬼魂去听经,维护道场,其中已有许多鬼魂闻经听法,受到度化。后来又陈述他部下那些业障重的饿鬼之苦,问教济之法。谛老说:每年七月十五日观宗寺办盂兰法会,晚上放焰口,用观想力量,救拔一切饿鬼,不知能远及北方否?白城隍听到这话很欢喜,很感谢:说是谛老的观想力量很相应,一定能达到。白城隍临坛讲话之后,不一会儿,关圣帝君又临坛。因为他的神力大,恐怕扶乩的人撑不住,说话时候,让白城隍从中传达。他也很客气,称谛老为先进,谛老不敢当,也称他为先进。彼此客气的谈了一会话,随又谈到他在玉泉山显圣,和他显神通修庙的事。末了关圣帝君还对谛老说:以后不论在何处讲经办道场,都要去拥护。不一会儿周(仓)将军也临坛,他开首就问:我自东吴遇难之后,每过七天,身上就痛苦一次,能不能想一个好的法子,把我这痛苦来解除?谛老答复他的意思大概是说:这是由妄想而成,若能以定的工夫,把妄想涤除;再能常发惭愧心,发忏悔心,把自己的宿业完全忏净,这样痛苦自然会消灭了。说完这话,还与他受戒说法。徐蔚如居士把这事记成一本《显感利冥录》。”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公众号


【注释】

[3]【白关】白:指当时临坛与谛公对话的北京都城隍白知。关:三国蜀将关羽,死后被尊为武圣。归依智者大师,成为佛教护法神。现在寺院的伽蓝菩萨一般都是指关公。
[4]【法身菩萨】又云法身大士。断一分无明而显现一分法性之菩萨也。初地以上之菩萨是也。若依台家四教之位次,则初住以上方名法身菩萨。智度论三十八曰:“法身菩萨断结使得六神通,生身菩萨不断结使,或离欲得五神通。”
[5]【如来不舍穿针之福】阿那律于听佛说法时睡眠,被佛呵责,乃发愤不睡,致目失明。于缝衣时,而作是念:“谁欲求福,与我穿针!”佛以天耳遥闻,即至阿那律前,而告之曰:“你持针来,吾与贯之。”那律白佛:“我谓世间欲求福者;世尊已得无上正觉,福慧已足,何犹求福?”佛言:“世间求福之人,无复过我!如来于六法无有厌足,谓:施、教诫、忍、法说义说、将护众生、求无上道。”(见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一)
[6]【八十翁翁作舞】《大智度论》卷十:“如伎家百岁老翁而舞。有人呵之言。老翁年已百岁何用是舞。翁答。我不须舞。但欲教子孙故耳。佛亦如是。功德虽满。为教弟子作功德故。”
[7]【本迹二门】本门与迹门并称。又云本地垂迹,略云本迹。本谓久成之本地;迹谓近成之垂迹。即指实体与影现!本门,谓如来于久远往昔即已成道(久远实成之本佛),以显示佛陀之本地、根源、本体说,故谓实体;迹门,指新近示现之佛陀(伽耶始成),以显示本佛为教化众生,而自本地应化垂迹之说,故谓应迹、影现。

转发自“红尘若镜”的文章,怕丢了,放在微博。佛陀曾经说过有三千大千世界,大家勉强可以理解为三千个银河系,而每个大千世界都是有着自己的名字的,以表示这个世界的特质。

比如我们所在的世界就叫做“娑婆世界”,这是梵语,翻译过来就是“堪忍”——堪忍,也就是痛苦和忍耐,因此娑婆世界又被称为是五浊恶世,和清净、庄严、光明、殊胜的如东方清净琉璃世界和西方极乐世界似乎有着很大的差距。

而这个世界的教主就是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这里还有着三界六道,我们现在所在的就是居中的人间道。


但是不知道各位师兄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咱们为何会降生在这个“堪忍”世界之中呢?

或者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又是为了什么呢?难不成就是为了在这个世上活个几十年或者一百多年,最后又尘归尘,土归土,毫无痕迹的彻底消失吗?

当然不是这样,有人曾说过,人生就是一场修行,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我们降生到这里,其实是因为有着下面这三大因缘。

看完之后各位师兄应该就明白了,这娑婆世界确实是一场堪忍之旅,但同时也是一条解脱之道,就看您如何选择了。

01
第一因缘:业不重不生娑婆,来此消业
“业”是佛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准确来说又可以分为善业,恶业和无记业这三种。


所谓的善业就是行善的行为,或者温暖人心的话语,或者为善的心念,这些都会在我们的阿赖耶识中种下种子,然后再慢慢长大。

当然了,恶业也是同样道理,大到无故杀生,抢夺钱财,小到说谎骗人,说人是非,心存歹念,这都是造业,都有或大或小的恶业种子种下。

此外还有一种叫做“无记业”,也即是不善不恶,昏昏沉沉的那种,比如说整天睡懒觉,天天吃喝玩乐,虽然没有给别人造成损害,但损害的却是自己的“慧命”,所以严格来说也是一种恶业,只是比较小而已。

佛法中的忏悔偈是这样说的——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我们众生从无始劫也来,生生世世不知道造下了多少恶业。

如果把我们的阿赖耶识看作是一大块田地的话,相当于里面已经长了许许多多的毒草,而且还在疯狂的生长,如果就这样放任它们全都长大的话,这块地恐怕也完了。


所以我们来到世上,一定要明白自己前世是有着很多罪业的,要有忏悔之心,要多多反省自己,要找到这些罪业种子的根源,并且尽力去把它们一一拔出来,不能给它们长大结果的机会。

这也就是当年达摩祖师所提出的“抱冤行”,要明白自己身上是有罪业的,不然您投生的地方就是各种净土佛国了,而不是这个五浊恶世。

而您一旦有了这种心态之后,对于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磨难和痛苦就不会那么悲观消极,甚至抱怨愤怒了,这本来就是消业,我们随缘就好,千万不可再造新业。

02
第二因缘:还债
我们来这里的第二大因缘,就是为了还债。


有师兄可能问了,我做人一向清清白白,从不和人借钱,更不会欠人情,哪里来的债呢?

这个理解其实是不对的,人活在世上,必须要和各种各样的人以及世上的万事万物相交互,所以是不可能不欠债的,无非多少而已。

比如若没有农民种地和饲养动物,您哪里来的食物吃呢?若没有工人生产,您哪里来的衣服穿,房子住,车子开,马路走呢?若没有各种老师们的教导,您怎么会识字,怎么会算术,怎么来的生存技能呢?您是否欠了上面这些人的债呢。

更不用说母亲怀胎十月,一朝分娩,受了多少苦难和危险,然后人类都是三岁才能勉强自己生活,之前都是要靠父母或者老人照顾的,尤其孩子一生病大人都是彻夜难眠,恨不得以身替之,您难道不欠父母的养育之恩吗?

还有我们学佛的人,能够得闻佛法,明白自己原来是生活在虚妄和偏见之中,都在追求毫无价值的东西,由此造业不断,不停轮回,而佛陀却为我们指明了一条解脱之道,难道我们不欠佛恩吗?

这还只是一世,其实生生世世都是如此,那加起来我们又欠了多少人的债呢?


而且佛法中讲究“缘分”,众生无缘不聚,我们身边所有的人今生能够相遇,都是有着种种因缘的,有时候是我们欠了别人,要还人家的债,但也有别人欠了我们,是来还我们的债,欠欠还还太多,到最后已经很难分清了。

就连证到初果,已经步入圣人行列的须陀洹,但仍然要“七还人间”,为的就是把生生世世的债都还清了,然后才算真正的得到自在和解脱,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呢?

所以各位师兄一定要记住,但凡出现在我们身边的人,可能都是我们的债主,我们都要以一颗感恩之心来对待。

03
第三因缘:痛苦即解脱
那么我们来娑婆世界就一定是坏事,就是为了让我们消罪业或者还债的吗?


并非如此,佛法本就是不二法门,烦恼即菩提,而痛苦也即解脱,这娑婆世界既是一条堪忍之旅,同样也是一条解脱之路,这二者本就是一体两面,相互依存的。

可能有师兄不太明白这个道理,那我们就来从三恶道和三正道来谈谈好了。

首先所说三恶道——这畜生道是刀途,奉行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饿鬼道是血途,整天为了饮食而痛苦,地狱道是火途,更加不用说了,完全就是惩罚和折磨。

所以在三恶道中,连生存都很艰难,更加不要说修行以求解脱了。

再来说阿修罗道,虽然也是天人,福报很大,奈何嗔怒和嫉妒心很重,要么是相互争斗,要么就是挑战更高的天人,整天都在争吵和战争中,也无心修行。

而最高的天人道,福报更大,几乎要什么有什么,但这本身也是一种灾难,正因为啥都有了,人太幸福了,修行也就懈怠了,这同样是学佛的“八难”之一。


所以六道之中除了我们人间道以外,其余五道都不适合修行,唯有人间界,虽然有痛苦和烦恼,但正是由于这些才会让我们痛定思痛,愿意接受佛法去修行,以求从这里完全解脱出来,这就是烦恼即菩提的道理。

像是诸佛菩萨们也都是从痛苦中发出菩提心的,比如释迦佛看到众生痛苦,这才抛弃王子身份为大家找出路,比如阿弥陀佛看到众生痛苦,这才发下四十八宏愿,比如地藏王菩萨看到三恶道众生苦,这才决心“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而若不是在痛苦中发下大愿的话,就算诸佛菩萨们也没法取得这样的成就的,像是在极乐世界中能成佛吗?

根本不可能,这里没有一个人需要度化,只不过是个修行场所而已,就算我们有朝一日去了那里,“进修”完之后还是要乘愿归来,到各种恶世去积攒福报和功德才行,千万不要以为那里是世外桃源去享受的。


因此我们投生在娑婆世界,既是一场磨难,但同时也是一个机会,烦恼即菩提,痛苦即解脱,就看您是选择哪一种了。 https://t.cn/RxRVHIh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新华社)【#我国职称系列改革任务总体完成#:力克唯学历、唯论文等倾向】记者3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关于深化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近日印发
  • 我配偶又又又又又又又换车了 我服了 苦口婆心劝我一晚上 第二天中午就提回来了 行动力一百分 妈夸的 怎么还不开工资 我要去染头发 买吸油烟机 买精粹水 我太无
  • 我已经度过了一开始的焦虑,我觉得起码现在这样挺好,大家都一样总比网格化里各自卷的好,我们自己开着一家小公司,养了几十口人,没有因为疫情少发一分钱,前段时间我焦虑
  • 왜 그래? 인생은 연극처럼 하면 안 돼?왜 어떤 사람들은 맨날 밑에서 다른 사람이 연기하는 것이 아닌가 의심하고 있는지 정말 알 수 없다. 보기
  • ”看到自己的妻子勤勤恳恳的模样,与以往完全不一样,吴荣不由得有些心疼,劝她不要做了。过了两年后,陈夫人一家要搬走了,梁玉一脸念念不舍,陈夫人见此便道:“你不必太
  • 大连双眼皮去皮去脂,大连肿眼泡做双眼皮哪里好# 全国地区不清楚如何选择医院医生的可直接问我或者点击评论区链接自助查询~大连割双眼皮医院医生整理:大连瑞丽:王苓,
  • 上善若水,人就应该像水一般,谦卑自守,方能抵达至善至美的境界。纷纷的飞花,沥沥的细雨,世事哪来圆满,无常不过转头,人生不求尽欢,只愿此生可待,历经沧桑但初心无违
  • 没考过研的人或者优等生,其实对压分就没有概念。面对别人说压分,我还不能理解,那时我也算是”尖子生“国家线、复试线、压分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 所以,梁晓声在《人世间》里写到的“斯蒂芬斯之问”是指这个吗?”——莫言[星星]《鲁拜集》:“鲁拜”指的是波斯的四行诗体,其中,波斯11世纪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奥玛
  • 再看明年壬寅至丙午年,一路木火旺,木火为忌,并不帮你,对事业工作、钱财收入明显会起到反作用,因此,这个阶段工作状态不好,挣钱不多。再看明年壬寅至丙午年,一路木火
  • 对动物可爱灵动的描绘,是 hakowasa 作品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慵懒神秘的猫咪,藏匿在植物背后小心张望;可爱呆萌的熊仔,以拥抱“包容”摔倒的小孩;活泼天真的小
  • 小长假最后一天 依旧没能早起 天天睡到九点钟...不过今天好像没有那么冷了 阳光温温柔柔我也很久没有记录日常了 相册内存又爆炸了主要是忙和懒...每次一想到整理
  • [给你小心心][给你小心心]双相情感障碍也叫狂躁抑郁症,是情感性精神病的一种。主要表现为情绪的两个极端:一个是高度亢奋,自我评价特别高,心情高涨时期,兴奋话多,
  • 不能出境的日子里,大家对国外的想念有多“疯”呢?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21部我私藏的旅行相关电影和剧,多是经典片,不妨来测测自己的阅片量吧。
  • #一年一度粉丝考古大赛# +#张云雷的奇妙旧时光# +#请回答X时代#辫儿哥是我本命 等风停,等浪平,等云起,等雷鸣。你说追星是一场盛大的暗恋,我说捧角儿是双向
  • 不管你是哪种人,只要活着就会有喜怒哀乐悲恶喜,人是矛盾的,就好像光明的背后一定有黑暗的影子,影子的存在不也是光的写照么。突然想到,“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可能不仅
  • 在最后一场与物理学院的对决中,马院男足成功守住了场上0:0的局面,虽然最后在点球大战中惜败,但他们一路以来的进步与拼搏令人惊叹,让我们为马院男足点赞!随后前往大
  • 父母杨宝山(化名)夫妇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一旦孩子不行了,就把他的器官捐献出来,救助他人,让他的眼睛继续看到这个世界,希望用另外一种方式延续生命。2014年2月
  • 哪有什么来日方长,走走停停,活在当下,就是全部。#EXO[超话]##exo0408出道十周年快乐##EXO出道十周年快乐# 十周年快乐[心]爱就是在一起吃好多好
  • 因果报应,是由于我们这个“心”感了外面的事境,原来所造的那个Karma的力才有应,这叫“感事而应”。我们的心是感外面的事境:阿赖耶识的种子产生了一种现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