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普賢菩薩的「禮敬諸佛」

淨法師:斷惡修善 迴向西方-第4集

  佛告訴我們,世出世間總離不開因緣,連佛說法度生也是因緣,因緣底下是果報。所以,世出世法既然是因緣果報,你造善因善緣自然得的是好的果報,你造的是惡因惡緣當然得的惡報,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夠改變的,佛也不能轉定業。因緣是自己造的,果報就得自己受,佛加持我們,佛保佑我們,用什麼保佑?就是把這個事實真相給我們說清楚、說明白了,讓我們從今之後起心動念,曉得我要造善因善緣,遠離惡因惡緣,果報自然就殊勝了!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第43集) 1990/4

  從前所造的一些罪業,我從今天起再不造罪,業因雖在,緣斷掉了。因沒有緣,不會結果,所以應當受的那個惡報也沒有了。過去還有一點善根,現在拼命造善緣,那個善的果報,本來是這一生不能成熟的,來生來世才成熟的,因為你斷惡修善,善緣的力量加強,惡緣斷掉,那個微細的因,它也提前受報了。這是佛加持我們的,我們今天要的就是這個。世間的名聞利養、一切財富統統不要。把一切善根統統回向,就是求生西方。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第43集) 1990/4

  民國初年,印光法師一心提倡《了凡四訓》,這個小冊子裡教給我們什麼?教給我們深信因果,說明業因果報的道理與事實真相,我們從這裡生信心。這是世出世間法斷惡修善的基礎,的確是一本好書。我們從這個地方啟發信心,真正相信種善因必得善果,造惡業必有惡報,因緣果報,絲毫不爽。我們相信了,應該怎樣去做?你首先要有能力辨別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善惡有個標準,這個標準是隨著社會價值觀在那裡產生變化,我們要有智慧、要有能力辨別。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324卷) 2000/6/26

  凡夫最難的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有過失,這個事情麻煩大了。不知道,你怎麼會改?所以聖賢書不能不讀,聖賢的教誨是一個標準,拿著這個標準天天來檢點自己,就容易發現過失。所以明朝末年,念儒家書的、學佛的都用功過格來檢點自己的過失,這是一個好辦法。我們佛門裡面,淨宗的祖師蓮池大師就用功過格來修行,現在這一篇東西還在《蓮池大師全集》裡面,流通很廣。它不叫功過格,它叫「自知錄」,人貴自知之明,「自知錄」就是功過格。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797集) 2002/7/28

  晚近印光大師教我們用《了凡四訓》,把改過自新、改造命運的道理搞清楚,那裡面是講因緣果報的。我們要改惡為善,改禍為福,改凶為吉,改凡為聖,《了凡四訓》是個基礎的教育。你只要想改造命運,我們學佛是改造命運,是大的,我們是要改凡為聖。你看我們今天在六道,我們想改六道為極樂世界,這是大的改造。你要懂改造的理論,懂改造的方法,有理論、有方法,我們自己就有信心。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797集) 2002/7/28

  自己要想自己的道業有進步,一定要常常反省檢點自己的過失。了凡先生他能夠接受雲谷禪師教導,他的功過格一生當中都能夠奉行而不厭倦,這就是他改造命運成功的祕訣。一般人不能成功是沒有恆心,沒有耐心,開頭學這一陣子很有信心,學幾天之後慢慢就懈怠,最後就廢棄了,所以他不能成功。

學佛答問(第58集) 2001/2/14

  了凡先生的成功,就是一生都能夠堅持,用這個方法每天來反省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有哪些過失。佛在經上教我們做的,我們想想,今天我做了沒有?佛在經上說不可以做的,我們想想,我們有沒有做?從這裡反省檢點,改過自新,這叫真修行。

學佛答問(第58集) 2001/2/14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惠能大師說的。這些修行人,他不知道別人過失嗎?他知道。他看到別人過失,他不想別人,他回過頭來想自己,我有沒有這個過失?我要有,趕緊改過來;我要沒有,歡歡喜喜,阿彌陀佛,還是這句阿彌陀佛,這就對了。海賢老和尚心目當中,所有一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哪有過失?阿彌陀佛示現一點過失是給我們看的,是叫我們反省,想一想有沒有,沒有很好,有則改之,他是來提醒我們的。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35集) 2015/8/16

  真正修道之人,常常要反省、檢點自己的過失,不要專看別人過失。看別人過失,這是最大的障礙,你修學佛法功夫不得力,不能成就。念佛,不但是一心得不到,功夫成片也得不到,原因在哪裡?天天看別人的過失,天天說別人的過失,在造業!雖然是口裡念佛,心、行都在造業,你怎麼能成就!所以要記住,「但自觀身不求他過」。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第3集) 1996/10 

  如果能作如是觀,三業就清淨了;三業清淨,戒成就了,戒定慧三學,戒學成就了。佛用這三個字統攝一切修行人所說的戒律,這就是持戒念佛。所以「不見他過」這四個字,我們要非常重視。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35集) 2015/8/16

  分分秒秒都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不放在心上,在日常生活當中隨緣度日,多麼自在。心地清淨,一塵不染,真正與本經經題相應,清淨、平等、覺而不迷,這就積功累德,這就真正斷惡修善。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189集)2015/3/23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心田事不同,功德分胜劣

在禅宗里有一则公案:当初,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到中国,正是梁武帝主政的时候。梁武帝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平常建筑寺院、广度僧侣、印经造像,甚至自己素食、讲经,可以说布施、修福,做了不少功德。当他听说从印度来了一位高僧达摩祖师,就礼请他到宫中问法:“朕自从主政以来,建寺度僧,行善不断,请问有什么功德?”

达摩祖师回答:“了无功德!”

梁武帝好像被浇了一盆冷水,心想:“我做了那么多善事,你不但不赞美我,怎么还说没有功德呢?”因此不免对达摩祖师心生反感,而达摩祖师也觉得与他无缘,于是拂袖而去。

达摩祖师回答“了无功德”,错了吗?梁武帝认为自己造寺庙、度僧尼、印经典、说佛法,有功德,错了吗?都不错!梁武帝所作建寺度僧的功德,是有为的功德,多做多得,少做少得。达摩祖师讲的功德,是功德性,自性的功德本来具足,并不因为我现在布施、做慈善,功德就有所增加,不做就有所减少。所以有为的功德可以说多说少,无为的功德性则不能论多论少。

在《金刚经》里也提到福德与福性的问题。福德,从因果来讲,当然可以论多论少,行善修福,多做多得,少做少得;福德的自性,则不容以有无的对立观念来论多论少。所以,达摩祖师从本体上来讲功德,梁武帝还没有那样深的领悟,所以彼此不能相契。

梁武帝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君王,其实也就是因为他在过去世曾经布施、行善。因此,在佛门里有一首赞叹梁武帝及说明布施功德的偈语:

三宝门中福好修,一文施舍万文收;

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

梁武帝过去世曾是一个樵夫,有一天,打完柴回家的途中,突然下起雨来,他看到一尊佛像在露天里被雨淋着,就把戴在自己头上的斗笠布施给这一尊佛像。由于他布施的功德,后来感得成为一代帝王的果报。

不过,这种有为的果报并非究竟,譬如,即使做了帝王,福报用尽,还是会再堕落。所以,福德可以说多说少,说有说无;而福德性,即使是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五趣流转,六道轮回,我们的真如自性、福德性,始终没有损减分毫。

因此,布施、设斋究竟是否有功德,就看是从什么层次来讲。如果从有为法来看,布施必定有功德。布施犹如播种,有播种,因缘成熟,必然有收获。所以布施是无尽的宝藏,你有布施,你就有储蓄,就有果报。一个人如果每天光是贪图别人的东西,是贫穷;常行喜舍,才是富贵。

布施也不一定要用钱财珍宝去布施,你心地善良,可以用说好话布施;你心里面有丰富的力量,可以用为人服务来布施。即使你不会说好话,没有力量为人服务,只要人家做好事,你心里随缘欢喜,随喜也是布施。每个人心里都有随喜、随心、随口、随力的功德宝藏,所以我们应该把储蓄在我们自己心田里的宝藏,随时布施,这才是致富之道。

布施是“人天三福行”之一,布施是通往人天的道路,你有布施,你就有道路,就能到达目标。布施如桥梁,人与人之间的人际沟通,如同过河须要桥梁。布施是人我之间的桥梁,我说你的好话,我就能和你沟通,我有利益给你,帮助你,我就能和你沟通。

布施如田地,你有田地,你才能有收成,你有布施的种子,将来才能开花结果。过去有一个小女孩,父母双亡,沦为乞丐。有一天,她到寺院去拜佛,看到很多的信徒打斋供众,当下生起一念随喜的好心;但是摸摸口袋,身上只有一个铜钱,是过去在垃圾堆上捡到的,就把它拿出来布施。大和尚知道了,亲自来为她上堂说法,为她诵经祈福。

这个贫穷的小女孩离开寺院以后,走到一棵大树下休息,不久就睡着了。这时皇后刚逝世不久,国王心里烦闷,和大臣出外郊游、打猎,见到树下发光,向前一看,是一个犹如仙女下凡般千娇百媚的女孩,非常欢喜,就把她迎回宫里,立为皇后。

本来是一个贫穷的女乞丐,一下子贵为皇后,她心想:“这必定是我布施所得到的功德、福报。”因此,为了感恩图报,她就从宫里带了财宝,要到这个寺院里去作大布施。

途中,她心想:“当初我只布施一块钱,住持大和尚就亲自来为我诵经祝福,今天我再到寺院去大布施,这个大和尚不知要如何重视我呢?”

但是当她来到寺院时,大和尚见都没有见她,只叫一个知客师为她诵经祝福。皇后不免感到生气、失望,后来知客师说:“施主!上一次你来,虽是一块钱,但那是你的真心里全部所有,至诚恳切,那一块钱的功德无量无边,大和尚当然要为你诵经祝福。现在,你布施的财宝虽然多,不过,在我慢心之下,不算很多,所以,由我为你祝福就够了。”

布施,有所谓“心田事不同,功德分胜劣”。有时候,同是布施一块钱,功德应该是一样的,不过,你的一块钱布施给国家修桥舖路,布施给学生做奖学金,这样的功德未来性就很大了;我的一块钱只是用来布施给儿女打牌、吃喝玩乐,由于田不同,对象不同,功德因此有胜劣。同样的对象,你的一块钱布施给青年做奖学金,我的一块钱也是给青年做奖学金,不过,你的心里望报,你的心量很小,我的心广大无边,如此我的一块钱功德就大了。因此,布施主要在于我们的发心;发心不同,功德就有胜劣之分。一念虔诚,即使布施一块钱的功德,有时候与布施百万的功德是不相上下的。

唐朝的裴休宰相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很希望儿子能到寺院里过一段出家的生活。就如同现在的泰国,要想取得公民的资格,一生当中一定要出家一次,也等于台湾的役男要服兵役一样。因此,他把已经做到翰林的儿子,送到寺院里去修行参学。这个翰林学士到了寺院,先从沙弥做起,每天必须打柴、推磨、种田、担水,弄得身心疲累不堪。有一次,他从山下挑了一担水回到山上,忍耐不住心里的不满,而发牢骚道:“翰林挑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意思是说,我身为翰林,却在这里挑水给你们出家的和尚吃,你们和尚吃了,怎么能消受?

他说这个话的时候,正好给从旁经过的住持大和尚听到了,就说:“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意思是说,我只要一炷香,你万劫的供养,我都能消受。所以,出家人修无为法,你有为的功德,布施多少,都能接受。

布施的最高境界,要能三轮体空──没有布施的我,没有受施的人、没有所施的物,我、你和所施的物,都能不着相,这才是真正的无相布施。所谓“空心不空境,空境不空心,心境两俱空,心境俱不空”。如此功德就有大小之分了。

说到布施得福的多少,有时候布施很多,得到的功德很少,有时候布施的财物有限,得到的果报却很大。为什么会施少得多,或施多得少?施多得少,是因为有望报的心,有利害心;施少得多,则是因为出发心是为了利益他人,是用恭敬心布施,所以布施的功德,诚如前面所说:“心田事不同,功德分胜劣。”

布施的果报究竟如何分胜劣?有时候布施田胜财劣,就如过去佛世时,有一天,佛陀经过一个地方,一个儿童欢喜地捧了一钵土供养佛陀。因为布施的对象是佛陀,田很胜,虽然所施物泥土很劣,功德却奇大无比。有时候财胜田劣,例如用珠宝布施给穷人。有时候田财俱胜,例如用黄金七宝布施给有学问有道德的人。有时候田财俱劣,例如用剩菜剩饭给乞丐吃。

有时候心财不同,心很重,财很轻,例如佛经里所说的“贫女一灯”,贫穷的女子布施一盏灯,心很重,财很轻。有时候财重心轻,例如前面讲过的贫女变皇后,最初用一块钱去布施、打斋,那是心重财轻,但是后来她贵为皇后,虽然布施的钱财很贵重,却用贡高我慢的轻心布施,所以,虽为皇后,也只获得知客师替她诵经祝福。

有的是心财俱重,也就是用恭敬心来布施贵重的东西,例如须达长者布施只树给孤独园,用黄金铺地,这是心财俱重;还有心财俱轻,心也轻,财也轻,例如用傲慢心给穷人一块钱,还要叮咛:“下次不可再来了喔!”这是心财俱轻。

此外,还有施受的不同,有时施者清净,受者不清净,例如我们到监狱里,或到一些苦难的地区去布施,我们是慈善为怀布施,布施的人心很清净,可是接受的人心里不清净。有时施者不清净,受者清净,例如有人偷窃别人的东西,然后再到寺院里去添油香,去做功德,这是布施的人不清净,接受的人清净。有时施受俱清净,例如宝积佛用香、花供养佛陀;又如无尽意菩萨用璎珞供养观世音菩萨,这就好像有道德的人礼敬有道德的人。有时施受俱不净,布施和接受的人都不清净,例如盗贼窃盗赃物给贪官污吏,金钱来路已经不正,又再拿去贿赂,这就是施受俱不净。

因此,说到布施,有时候同样的布施,但因钱财用法不一样,对方接受的心态不一样,而我布施的出发心也不一样,功德就有胜劣之分了。所以,《六祖坛经》里说布施“了无功德”,因为有为法的功德是可多可少的,唯有我们本体的功德性才是不增不减,无多无少,这是学佛者应有的认识。

(劝修念佛法门)圆瑛法师讲述
  世间有人。发心念佛。不明念佛旨趣。或问之曰。汝精进念佛。所求何事。则答之曰。为修来世。如是之人。就是愿头打错了。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门。乃是为著娑婆世界众生。备受众苦。逼迫心身。无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离娑婆之苦。得极乐之乐。今念佛不愿往生西方。乃愿再生人世。享受人间福乐。实为可惜。殊不知人间。万般皆是苦、空、无常。何有真乐。纵得富贵荣华。得受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此等快乐。都非真乐。古德云、‘只这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尽贪世乐。不知乐是苦因。’

  又经云、‘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五欲不除。尘不可出。’若求来世福报。转生富贵之家。享受福乐。那知人间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水上沤。只恐福中不肯修福。报终必堕苦趣。其受乐之日短。而受苦之日长也。狮子峰云、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捷径。日日饮酒食肉。无非种地狱深根。眼前图快活一时。死后受苦辛万劫。

  念佛、本来可以离苦得乐。若不求出娑婆。求生极乐。则身在娑婆苦海。苦终不离。娑婆是极苦世界。其苦无量。说不能尽。今按人中略说八苦。举世之人。皆不能免。

  一、生苦。世人都是随业受报。依前生之业缘。与父缘母缘。三缘和合。中阴身方得投胎。初见父母交媾。忽动欲念。由是流爱为种。纳想成胎。处在母身。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中为胞胎。母吃热时。热深难忍。几如镬汤地狱。母吃冷时。冷触压迫。无异寒冰地狱。幽囚十月。臭秽杂处。是名胎狱。又当出胎之时。胎衣脱下。便受风刀割身之苦。故孩儿出世时。便就哇哇叫苦。凡为人者。莫不皆然。

  二、老苦。岁月迁流。形容变易。眼花耳聋。发白面皱。身枯齿落。力弱气销。凡事不得自由。一切仰赖于人。楞严会上。佛问波斯匿王。‘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如此。我念孩孺之时。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此可见虽是国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老苦亦所不免。古人云、‘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消两鬓霜。’

  三、病苦。人身四大不调。百种病生。世间少有一生无病之人。古德云、‘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别人忙。’姑勿论沉痀酷疾。即使齿痛头晕。则不自在。行坐不安。寝食顿减。以此例知。一切诸病。无非是苦。三国张飞。性情刚勇。对诸葛武侯曰。我谁人都不怕。于是武侯掌中书一病字。与他一看。问曰、这个汝怕不怕。张飞大声疾呼曰。嗳呀可怕。足见病苦临身。即英雄力士。亦复无可奈何。吾人能于病中。一心念佛。不为病苦所恼。如是则临欲命终。百苦交煎之时。自然亦有把握。

  四、死苦。经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人身有生。则必有死。生时假借四大以为身。死时则四大分离。喻如生牛剥皮。痛苦万状。皮肉筋骨。为地大。津液精血。为水大。周身暖触。为火大。鼻息出入。手足运转。为风大。死时风大先离。故鼻息断绝。手足不动。次火大离时。身发冷触。三水大离时。尸水流溢。只剩皮包骨头之地大。谚云、‘白骨山头化土泥’是也。死之一事。为世人所必经之事。无一人可以幸免。吾人未至死时。当善观察。世间最大为生死。白玉黄金尽枉然。纵使妻儿相惜。无计留君。假饶骨肉满前。有谁替汝。我看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也要轮到我。古人云、‘红红白白莫相瞒。无位真人赤肉团。死去不如猪狗相。即今便作死尸看。’猪狗死时。其肉尚有人要买。人若死时。谁人肯要。

  五、爱别离苦。爱即恩爱。世间恩爱。莫过于父母兄弟。妻子眷属。最难舍离。总望常相聚会。举家欢乐。倘若别离。则心如刀割。即所谓千种情怀千种恨。一分恩爱一分忧。殊不知人生聚散。本属无常。有合则必有离。何须痛苦。古云、‘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六、冤憎会苦。冤即冤家。憎乃憎嫌。此皆宿业所感。重者结冤构仇。轻者厌憎嫉视。冤憎之人。若能远离。其苦自无。那知业力使然。欲离偏合。或为父子。或为兄弟。或为夫妇。或为朋友。冤则索命讨债。憎则刺激精神。因缘聚会。无法脱离。亦如哑子吃黄连(莲)。有苦说不出。罗状元诗云。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七、求不得苦。世间那有十足之人。若有不足。则必有求。所求顺遂。自必称心。喜形于色、若求不得。竟生懊恼。日坐愁城。此等都是痴迷不觉。当知得失有定。贫富在天。岂不闻、‘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乃色、受、想、行、识。五种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烦恼若重。如火炽盛之貌。或依内根外尘。所起烦恼。属色阴。或依五识。领纳五尘。所起烦恼。属受阴。或依意识。想念法尘。所起烦恼。属想阴。或依七识。恒审思量。所起烦恼。属行阴。或依八识。微细流注。所起烦恼。属识阴。前七种苦是别。别指一种而言。此一种苦是总。总括诸苦而说。真是世事万般皆是苦。何如及早念弥陀。

  以上八苦。但就人道略说。无论智愚贤不肖。皆不能免。所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若发愿修来世。再来做人。还是吃苦。岂不是打错了愿头。我平日教人念佛。一定要求生净土。方能离苦得乐。弥陀净土。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超过诸佛国土。念佛之人。不但不可愿来生。再来人间享福。并不可愿身后。生天受乐。以天福亦有终尽。‘八万劫总是空亡。三千界悉从沦没。’永嘉禅师云。‘布施持戒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当知求生净土。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省庵大师云。‘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附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故劝念佛之人。莫求天上人间福报。如以明珠。而贸一食一衣之饱暖。岂不可惜。应当愿生净土。如弥陀经。佛劝发愿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华威大学[超话]#房东直租,华威大学(最后一间独卫)4室3卫(含2个独立卫浴)有前后花园位置:CV4 8LS,小区周围治安好,有英式便利店,中超,理发店,医院
  • 从而达到旺丁旺财的目的人行好运:用风水术如顺风行舟,如猛虎添翼,多是事半功倍。人行好运:用风水术如顺风行舟,如猛虎添翼,多是事半功倍。
  • #张艺兴[超话]#“岁月很长,唯有实力是我们最可信赖的能力 “未来我跟Xbdck的路,我跟兴迷的路,我张艺兴自已的路,~定会越来越好,走得越来越远”[送花花]#
  •   最简单的早晚课是十念法,决定不要看轻十念,自古以来修十念法往生的人很多,所以工作繁忙的人用这个方法非常之好。因为《弥陀经》讲得少,许多地方讲得都不详细,所以
  • (ps怎么能没有我韩剧男主呢对吧)清清[心]不然[心]九尾[心]钎城[心]冰尘[心]张凯破浪乘风♡粤上巅峰中秋快乐♡健康如意[苦涩][苦涩][苦涩][苦涩]#点
  • 大年初二送祝福,虎年都有好福气,幸福围绕在身边,快乐一直不间断,吉祥如意伴左右,梦想理想都能成,生活富裕不缺钱,日子安逸每一天。大年初二送祝福,虎年都有好福气,
  • 【2017年成都国际旅游生活周”31日启幕 驴友音乐节、房车露营嗨翻清明】了解到,成都国际旅游生活周的所有活动将分别被划进“城、市、声、音”四个主单元。【201
  • 画面记录了一个冬日的午后,老奶奶拿着剪刀为老伴修剪脚指甲的场景,从青丝如墨,到鬓发似雪,从意气风发,到垂暮之年,老爷爷深情的爱抚着老奶奶的一头银发,感慨道:在一
  • #情感语录##情感依梦[超话]#人生被赶着进入新的状态诚如所说,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但真推着前进也不过如此,没有想象中的如果,也没想象中的乌烟瘴气,甚至有点小确幸
  • 指数不好,赛道股今天也调整,赛道趋势没坏的,调整的时候逢低去G注应该是没啥问题的。这里既然确定了赛道股的趋势行情,还是要知行合一去做。
  • 喝个奶茶什么杨枝甘露酪酪,芒果杨枝甘露都是反复喝好吧~这回竟然和我最爱的酸奶混在了一起,真的把我拿捏的死死的【红丝绒】怎么说呢~每一口都像在吃红丝绒冰淇淋蛋糕的
  • 近期,海口市公安局红岛海岸派出所党支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坚持从优待警,为奋战在“疫”线的民警陈鹏和林柏年送上生日蛋糕和诚挚的生日祝福。”8月18日是一个平凡又特
  • 时隔三年多,终于坐了趟飞机出了趟英国[允悲]带娃度假的节奏非常慢,没去赶任何的景点,只是走走停停闲逛,绝大多数时间都陪她在游泳池玩水游泳,偶尔能成功说动小丫头陪
  • 关于阳宅坐向的确定及判断的技巧方法:(重点)1、农村的住宅、别墅、单排、单间房子首层直接面向街道的商铺、商店、酒楼、厂房等以门为向;2、四合院、多间独立的房子构
  • 隆胸是对不发育或发育不良的小胸进行扩大的一种手术,又称胸部增大。● 双肾缺如:是指在胎儿的发育过程中,胎儿的双肾没有发育或停止发育,在胎儿的双侧肾窝处未见明显
  • ❤️普吉告别巴萨:“今天是向你们所有人告别的日子,我的家,我的红蓝战袍,我生命的一部分。”“穿上巴萨球衣,我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 #新冠肺炎##奥密克戎##疫苗#2022.8.30距离补考还有一段时间 我决定再继续摆烂一阵子(突然爱上听素颜这首歌)今天中午胃口很好,吃饭了好吃的螺蛳粉 虽然
  • 电脑维修,电脑软硬件咨询!南京赛格数码广场2C15吴刚TEL:13404134305(微信同号) ps:支持外地,笔记本顺丰快递,台式机德邦物流。销售苹果,华为
  • #janhae[超话]#❤#janhae# 【2022.8.29】 IG更新 ฉันต่างหากที่สมควรตาย
 พรุ่งนี้ห้ามพลา
  • 小时候的我总爱看向远处山顶的那座塔远远的只能看到轮廓,我很好奇它到底是什么样的我期待过从塔上看向我的家乡我很开心地和朋友说过“你看我们离那座塔其实很近耶,就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