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深层含水层储热研究获新进展,地下储能已迈入技术研发阶段

为加强多种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将不稳定的风能、太阳能转化为稳定连续的地热能,形成基于“地热+”多能互补模式的研究,目前以中国科学院团队为主体承担的国家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资助项目---深层含水层地下储热技术研究已从理论模型研究进入到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阶段。

今年年初,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黄永辉博士、庞忠和教授等共同撰写的论文《深层含水层地下储热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发表,获得了业内人士的关注。文章介绍了中科院深层含水层地下储热技术研究进展的情况以及该团队提出的地下储热相关设想及展望。

“深层含水层地下储热技术研究”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这项技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深层含水层储热技术发展潜力及市场前景如何?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庞忠和。

基于“地热+”多能互补模式研究——由浅层含水层储热向深层含水层储热拓展

含水层储热是一种利用地下含水层作为介质将热能存储于地下含水层中的储能系统。它通过地下水井从含水层中抽取和灌入地下水实现热能储存和开采利用。根据含水层所处深度,可将含水层储能系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浅层含水层储能,含水层深度在500米以浅,存储热水温度一般低于50℃;另一类是深层含水层储能,含水层深度通常在500米以深,存储热水温度一般为50~150℃。

资料显示,我国在利用浅层地下含水层进行储热方面的实践开展得较早。如20世纪60年代,上海为了控制工业上过度抽取地下水所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了地下水的人工补给,同时开展了“冬灌夏用”和“夏灌冬用”的地下含水层储热技术。

基于浅层含水层的储热方式具有成本低的优势,但因其工作温度较低、规模较小,储热能力有限,且有污染地下饮用水的潜在风险。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开始尝试替代方法,即基于深层含水层的高温储热模式。

庞忠和说,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目前各国做的以浅层含水层储热工程居多,深层含水层储能都是刚刚起步。截至2017年,全世界范围内已建成2800多组浅层含水层储热系统,其中我国有6处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目前,我国在含水层储能技术上的研究和实践多局限于浅层,随着需求的扩大,以中科院团队为主体承担的深层含水层地下储热研究项目已启动,其深度将达到500米或者1000米深左右。“我们这个项目计划是四年时间,今年是第二年,前两年做技术研发,后两年做示范工程。”庞忠和说。

开展深层含水层地下储热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为了补充中深层含水层的目的,实现中深层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另外一方面可以弥补能源供需在时间/空间分布的不平衡,能够综合利用多种可再生能源形式,将不稳定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转化为稳定连续的地热能,形成基于“地热+”的多能互补模式。

我国深层含水层储热研究获新进展——地下储能已从理论研究迈入技术研发阶段

深层含水层储热技术具有储热容量大、储热效率高、造价低等优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大规模跨季节储能方式。“与浅层含水层储能相比,深层含水层储能系统较为安全,具有空间大、环境温度比较高、保温性能比较好优势,同时可以利用原地的地热资源,原有的能量结合起来用,这个优势是显著的。”

目前国外深层含水层储能工程应用比价少,主要集中在欧洲。庞忠和告诉记者,他曾参观欧洲的一些创新性国家如瑞士、德国,这些国家在开展深层含水层储热方面的研究工作。“瑞士在做一个500米左右的砂岩层的储热项目。德国有一个项目已经运行十余年了,目前这个项目运行的情况比较好。”

关于我国深层含水层储能研究进展情况,庞忠和介绍,目前以中国科学院团队为主体承担的深层含水层地下储热技术研究已从理论模型研究进入到技术研发阶段。“目前这个项目的理论模型基本有了,现处于技术研发阶段,技术研发的着力点是提高其效率,保证储存顺畅运行。”庞忠和说。

“目前中科院团队已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这为前期的技术研发工作做了一些很好的铺垫。”他表示,现在可以开展实际的项目,针对当地的具体条件来做一套设计和相应的方案,通过不断的调试和优化,来提高其效率,这是该项目不断放大规模的一个尝试。

不科学的开采地热田往往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外,还存在温度下降的问题。庞忠和解释说,这个是一个热平衡的问题,“你的开采量不能超过含水层热量的补充,那么在你开采量不大的时候能够掌握,比如雄县,我们持续观测了四五年,目前没有发现特别明显降温的现象,但是随着地热开采量的扩大和开采时间的延长,将来在雄安新区整个范围内地热需求量会不断的增加,到那个时候可能就会出现供应不上的问题,那么这时就需要对它进行能量补充,能量补充能够扩大其供暖的能力。”

深层含水层储热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将不稳定的能源转化为稳定连续的地热能

对于我国深层含水层储热发展潜力及市场应用前景庞忠和教授充满信心。“现在已有的储能系统都是短时间,几个小时或者一两天,而深层热储是可以跨季节的。”他举例说,在夏天可以把丰富热量储存下去,到了冬天再把热量开采出来利用。这是可以跨季节的进行热量的储存和利用。

关于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应用,我国地热领域已做了探索尝试。庞忠和介绍,地热能与太阳能结合在西藏羊易电站得到了应用,“16兆瓦的地热电站旁边没多远就有两个各30兆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地热能和太阳能可以一起发力为电网做贡献,这是一种并联的多能互补的方式”。

庞忠和介绍,除了地热能与太阳能结合外,还有一种多能互补方式——太阳能和风能的结合利用。太阳能、风能是非稳定的清洁能源,受气候的影响比较大,它们只能在阳光明媚或刮风的时候发电。如何解决这种能源利用不连续的问题,最好的出路就是找一个“仓库”把它储存起来,“多的时候我存起来,少的时候或者没有的时候我可以拿出来用,而地下储热就提供了这样的一个便利条件”。

“等到地下储热这套技术做成之后,我们就可以接受其他不同能源所提供的能量,把它存储起来。”庞忠和透露,目前他们团队在张家口结合冬奥会正在做一个小规模的“地热能+风能”多能互补示范工程。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合作伙伴来共同推动这一方面的技术应用示范,尽快地形成一套完备的技术,将来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使用。

深层含水层储热技术既能结合其他多种能源形式实现多能互补,也可作为区域地热资源的必要补充和增强。庞忠和认为,“在未来清洁供暖需求日益增长、可再生能源占比越来越大的背景下,深层含水层储热系统作为一种有着良好研发基础的储热技术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来源:地源热泵

【把传统中药做成国际标准 寿仙谷谨守“重德觅上药 诚善济世人”】相传为南极仙翁故里的寿仙谷,位于仙霞岭与括苍山脉的交汇处,远看谷中树木苍郁、深山幽邃;近看岩泉潺潺、芝兰满目,宛如世外桃源。寿仙谷不仅风景如仙境,山间悬崖上还多长铁皮石斛、灵芝等名贵仙草,正是“天高重霄九,地美寿仙谷,山青水又秀,芝斛称魁首”。

在这片风景怡人之地,坐落着一家始创于1909清宣统年间的百年传承中华老字号企业,亦是一家集名贵中药材和珍稀食药用菌品种选育、研究、栽培、生产、销售等为一体的综合型现代中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重德觅上药,诚善济世人”的祖训,激励着寿仙谷不断探索,努力创新,也激励了一代代寿仙谷人在田间地头不断追求、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理想。作为有机中药的龙头品牌,寿仙谷以道地药材为基础,在灵芝孢子粉和铁皮石斛等名贵珍稀中药材领域深耕多年,并始终致力于传统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在去年年末突然来袭的这场疫情之中,寿仙谷更是发挥出中药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疫情发生后,寿仙谷掌门人李明焱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为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提供增强免疫力的中医药产品。“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灵芝孢子粉用于虚劳体弱,失眠多梦,咳嗽气喘,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针对当前一线医护人员疲劳过度,身体虚劳,灵芝孢子粉具有针对性的增强体质和补益作用。”

为冲锋者献上“护甲”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力量积极介入防治,在预防、治疗、恢复等方面发挥出有目共睹的重大作用。与此同时,国内权威专家达成共识,在新冠病毒还未有特效药的当下,人体的免疫力是预防和抵御病毒最重要的武器。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出于对坚守在一线的抗疫工作者安危的牵挂,寿仙谷多次向浙江援鄂医疗队、新冠肺炎定点诊治医院、医疗机构及一线医务人员,以及坚守在防控一线的街道社区、公安民警、新闻工作者等捐助灵芝孢子粉、铁皮枫斗颗粒等产品和物资。“这是一场持久战,只有战斗在前线的医护人员身体好,这场战斗才能打赢。把我们的产品捐赠给他们,这是关键时刻,中医药的担当。”

“捐赠物资的过程并不简单,不仅要顺利对接医疗队、调配库存、安排物流,更要通过官方认证,我们寿仙谷捐赠的这些产品,是中国红十字会第一批认可的物资之一。”据统计,疫情至今,寿仙谷共捐助24批灵芝孢子粉、铁皮枫斗颗粒等产品,总价值超过960万元。

时间紧急、需求井喷,是寿仙谷捐助抗疫物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但公司排除万难,疫情期间加班生产。李明焱认为,寿仙谷产品的捐助,不仅仅是在保障一线医护战士、相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更提升了他们对抗病毒的信心。“这些物资的驰援,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安慰,更是精神上的守护相望。”

李明焱坦言,这次疫情中,中医药终于扬眉吐气。“几千年来,一直护佑着中华民族健康的中医药,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丰富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对于瘟疫的认知和治疗,中医可以在不知道病毒种类的前提下,通过辨证论治,拿出有效的治疗药方,这一点是现代医学所做不到的。”李明焱表示,疫情的爆发,让大家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世界抗疫艰难的时期,也是中医药事业崛起的良机,中医药对疾病的防治作用已经体现出来,并将继续发扬光大。

药材好,药才好

厚生重德、萃精惠民。捐赠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齐具,是寿仙谷在疫情期间受到各方点赞关注的关键所在。而这背后,离不开高科技加持的生产工艺,稳定的产品质量,以及引领国际的生产标准等因素的加持。

“药材好,药才好”。传统中医药,历来注重药材的质量。道地药材经过数千年的临床实践证实其疗效确切,并且到目前为止仍然被公认是质量优良的药材。从中医药的根源——道地药材入手,寿仙谷潜心钻研优质道地药材优良品种,经过多年的努力,先后成功选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灵芝、铁皮石斛、西红花等名贵中药材优良新品种7个。

其中,灵芝新品种“仙芝1号”、“仙芝2号”各项指标远高于日本红芝、韩芝等目前国内主栽品种;铁皮石斛新品种“仙斛1号”、“仙斛2号”经过鉴定多糖含量分别高达47.1%和58.7%,远远超过2015年国家药典规定不低于25%的标准。

拥有高质量药材的寿仙谷,如何保证其质量的稳定性?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他们摸索出一条突破常规“企业+农户”的生产模式——选择在远离污染、风景秀丽的源口、刘秀垄等地建立起4800多亩的有机仿野生栽培基地,遵循植物自然生长规律,杜绝使用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这不仅帮助公司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并在国内率先通过了中国、欧盟、美国、日本有机认证和国家中药材GAP认证,确保了“道地”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当前,正在形成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对于中国经济来说,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中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创新代表着活力与未来。寿仙谷必须要把握这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李明焱表示。

用灵芝搭建通往国际化的桥梁

“国内第一个灵芝新品种——仙芝1号的成功选育,国际上第一个去壁灵芝孢子粉产品的面世,中国灵芝/铁皮石斛第一股的诞生,灵芝/铁皮石斛两项中药ISO国际标准的正式颁布等等,让我们有机会创造价值、实现梦想,成为振兴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者。”李明焱认为,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寿仙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低端制造走向高端制造。

历经40年科技攻关,寿仙谷以院士专家工作站为核心,组建了“一联盟二院五中心”等多个科研创新平台,并长期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中国中药协会等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产学研合作,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开展灵芝孢子粉产品的药理药效和安全性研究。

同时,稳步推进灵芝孢子粉的临床实践,开展符合中医传统的临床医案收集,采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体系,进行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中药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是掣肘中药走向国际化的核心因素。寿仙谷在中医药现代化上不断摸索的同时,还努力探索着一条国际化道路。公司高度重视国际合作研究攻坚,先后与波兰弗罗茨瓦夫医院联合进行灵芝孢子粉抗肿瘤药理药效研究,与美国保健品医药协会、德国传统医药创新交流协会等国际多中心合作签订《国际灵芝合作研究框架协议》;与法国欧洲精准医疗平台合作,开展《灵芝孢子粉对人肺癌细胞A549分子免疫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与美国国家肿瘤中心合作,开展“寿仙谷破壁灵芝孢子粉和去壁灵芝孢子粉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等功能和安全性研究。

2016年,寿仙谷在与日本、韩国等汉方强国的竞争中胜出,成为《中医药-灵芝》及《中医药-铁皮石斛》两个中药国际标准制定承担单位。据李明焱介绍,这两项国际标准,从2015年1月,由寿仙谷代表中国率先向ISO/TC249提交提案,到2018年12月20日、2019年2月5日分别正式出版实施,经历了约4年时间,费时费力,且短期内并未给公司产生直接的效益,但寿仙谷还是在倾力而为。“这两项国际标准,未来影响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还在于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制定能打破国家间的行业壁垒,推动中药材产业的世界化流通。”

株洲高新区:充分发挥平台优势 多维引进高端人才

2020-05-13 10:15:32 来源: 株洲高新区 作者: 谢嘉 李媛 胡晓雨

近日,株洲高新区动力谷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湖南省联湘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工作站顺利授牌。这也是湖南省首批、株洲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单位。

它凭什么实力获评?如何发挥平台优势?动力谷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简称“双创中心”)给出了一个让人热血澎湃的回复。

榜上有名 植根动力发展基因

去年6月,湖南省首次启动设立“湖南省联湘创新创业工作站”(简称“工作站”)评选。“我们符合条件,在天元区人社局的指导下,第一时间向株洲市人社局提出申报申请。”双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最终通过择优推荐、湖南省相关部门联合复核等程序,湖南省共评选出15家单位成为工作站,双创中心成功“上榜”,并得到20万元建设和运行经费支持。

按照相关规定,工作站将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建设、人才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依托产业园区、企业联盟、大型龙头企业、行业商会协会学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多种载体进行建设。工作站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与相关行业、领域各类人才尤其高层次人才保持经常性密切联系,能够及时精准吸引对接有意向联湘创新创业的人才,重点服务“引进100个科技创新人才”的来湘对接。

双创中心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中心广泛联系海内外人才开展创新创业、科研攻关、技术开发等,促进外引人才和企业项目精准对接,并开展各类学术交流、科普讲座等联谊联创活动,积极发挥柔性外引人才作用,配合做好引进人才来株服务相关工作。植根动力产业,围绕科技创新与创业孵化打造区域生态环境,培育动力产业领域小微企业发展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该负责人说:“我们十分有信心,有了工作站的‘加持’,能进一步助推株洲高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湘籍高层次人才把更多更新的项目、技术、资本、人才带回来。”

创新模式

引资引智同频共振

为促使“双创人才”成为撬动园区发展的“永动力”,在用好各级一揽子人才驱动发展政策的同时,双创中心结合实际,完善出台《引进创新创业团队项目办法》等一系列人才项目引进及管理机制。截至2019年底,动力谷自主创新园累计入驻企业项目突破250家,园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5亿元。在申请项目扶持上,去年更是为研发中心5个平台及项目申报专项扶持资金共计9510万元。

中科(湖南)先进轨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双创中心2019年引进项目。它集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西南交大等中国轨道交通研究领域最具实力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研究团队和科研骨干,在轨道交通大数据、铁路基础设施及特种装备安全监测检测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度研发及合作。依托项目招商引进人才,实现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同频共振、互动双赢。

2019年,双创中心开拓双招双引工作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共引进高端创新创业团队项目32个,创新人才21名。目前,园区已经对接陕西省能源化工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10家高校科研院所,引进陕研新材料装备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建武汉理工大学株洲工业技术研究院,与湖南工业大学签订协议,搭建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培育平台和产学研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利用国际资源,绑定开拓人才蓝海。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工程中心合作建设中国动力谷哥伦比亚大学离岸创新中心,与中车株洲所战略发展部共同推进中欧技术合作与人才培养平台各项工作,并先后在第20届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2019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上海国际进出口交易会等重大国际会展活动举办海外对接推介活动,推进人才和创新创业资源的国际化建设。

深度挖潜

联湘平台广纳优才

“充分发挥工作站平台优势,主动对接人社系统挖掘各类人才资源,依据园区优势产业,搭建人才信息库,并探索建立长效对接机制。”双创中心相关负责人说,2020年,预计引进创新创业团队项目30个以上,引进院士、领军人才等创新人才20名以上。进一步发挥中科湖南先进轨道交通研究院和株洲市陕研新材料装备技术研究院等园区协同创新平台作用,以市场需求引导技术创新,服务本地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丰富“双创”载体上,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协会作用,组织开展科技创新与投融资等需求对接活动,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最大限度地整合产业和创新创业资源。同时,加强与湖南省内外高校合作对接,积极打造集科技研发—教学—技术应用—国际合作交流为一体的产教融合体系;与中车株洲所共同对接德国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积极引进传感类技术研发项目,与中车智轨ART形成产业配套效应。

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改善生活环境,优化人才培育土壤。据了解,今年,园区将实施服务提质工程,规划研发中心2.2期的产业分布,推进产业集群“抱团”发展。探索实施项目团队阶梯式退出机制等相关办法,以绩效考核为导向促进人才及项目成长,不断提升园区创新创业孵化绩效。加强“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完善融资贷款、项目申报等中介服务,深入开展温暖企业“四联”行动,切实解决园区企业运营过程的困难及问题,加大配套服务引进力度。进一步完善园区餐饮、住宿、交通等配套资源。

“祝贺双创中心获此殊荣。”授牌当日,株洲市相关部门负责人称,人才引进要凸显质量,为将“湖南省联湘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工作站”打造成新品牌共同努力。

(以上图片来自株洲高新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早安~单 早安☀️岁月静好,别青春是你奋斗的资在一些不那么美好的日子里,学会给自己找一个开心的理由!今天已经是11月的最后一点时间啦想记录一下铃铛妹妹的暖心话语
  • P2 有生之年可以说是男版的俗女养成记,很喜欢最后的大结局,有点电影家有喜事的感觉。所以小說最後直貴在監獄表演一直哽咽發不出聲音時想的那幾句話,哥哥我們是不是
  • 10.“我还好,你也保重” 11.总有一片晚霞会经过你的头上, 总有一个人在的等着爱你一场。 26.要长大,要可爱, 但不要变成各种奇奇怪怪的不可爱的
  • 第868章   “不必了,我们本来就不熟,有什么事直接电话里谈吧。 第868章   “不必了,我们本来就不熟,有什么事直接电话里谈吧。
  • 世上或许没有真正的超级英雄,但在裕民县分公司智家工程师团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平凡人的不平凡力量。世上或许没有真正的超级英雄,但在裕民县分公司智家工程师团队的身上
  • [哈哈]#城市寻美记#加班加到这会儿,26岁的生日就这么过去啦~幸好在疲惫的生活里有你们[心]不知不觉彼此陪伴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啊,长情就是最好的告白[心]感谢
  • ”  我妈奇怪的看着他:“曜卓,我知道你喜欢灵灵很久了,还做了什么三十岁约定,这次任务回来她就正好三十岁了,你们也算得偿所愿,和阿姨怎么还这么生分?宋祖儿 /
  • 善良是人性光辉中最温暖、最美丽、最让人感动的一缕,有了善良的品性,就有真心爱父母、爱他人、爱自然的基础和可能。善良是人性光辉中最温暖、最美丽、最让人感动的一缕,
  • 萨莉亚有点小失望没有之前那么好吃,蜗牛还是一如既往就是量好少,芝士土豆泥超美味必点,平价西餐厅️可以尝试一下!吃了超多轻食外卖,感觉GuaKa和麦田归来很不错,
  • 正是他们的勇敢和坚韧,为万千联通用户筑起了一道坚固又温暖的网络屏障。正是他们的勇敢和坚韧,为万千联通用户筑起了一道坚固又温暖的网络屏障。
  • 我把自己给弄丢了,不难过不高兴,好像怎样都无所谓了去年的这个时候,在密不透风的工作中,偷了个空参加了一部分的“一路向北”同学会。“我独南行”我的过去离我越来越远
  • 每天一首现代诗歌|#唯美散文诗[超话]# 《愿》 ——蒋勋 我愿是满山的杜鹃 只为一次无憾的春天 我愿是繁星 舍给一个夏天的夜晚 我愿是千万条江河 流向唯一
  • Monash,FIT3174,5.20ddl 个人辅助滴滴 Monash, FIT1093,5.20due USYD,COMP2017 5.19due US
  • ⛩️寒山寺也就亿点点人,挤到限流…最后排队半小时,游览10分钟,如果当时张继写的是“姑苏城外西园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想必又是另外一派景象。到金鸡湖附近的酒店办理
  • 一个是,魏晋时期,是门阀制度形成和昌盛的时期,国家常出现动乱,不大能靠得住,能靠得住还得是家族,从而在魏晋时人的起名上,体现门阀观念的人名也有很多,比如“绍”这
  • 小雨雨(这人好可怕直男的时候能给我气不行突然一本正经的说着叠词还挺可爱哈哈哈[二哈])没听错吧,刚想夸夸他,又来一句哦对你不喜欢猫要不做我的小狗狗吧。我说我没感
  • 还有剧情简介最后一句“你以生命救援生命,你答应过我,平安归来,你说的话我都相信,哪怕谎言也动听”@陈星旭--CHEN先生 陈星旭行知止 | 陈星旭你的谎言也动听
  • #Handlove私人定制营养素# [酷]运动营养系列:专为运动人群量身定制,水平提升、加快修复、全面营养[嘘]控体营养包:轻松控体,shou的又快又轻松[思考
  • [哇R]第二家:澳洲风味牛扒饭人均:16+,雪花牛扒蟹柳西兰花饭[暗中观察R]第三家:非馋&食客(韩国料理)人均:18+,点了肉松寿司卷,感觉这家店有点
  • ”方高寻无辜,他看向陆柯嘉,顿了两秒又继续道,“你们两夫妻可都不厚道,我以后得自己多跟我干儿子相处相处,得让他自己喜欢我,不然从你们嘴里聊我,指不定我就成什么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