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是什么命?五行属什么?其实80%的人搞错了,这次一定要纠正过来!

世间万物,皆有天性。人有所长,物有所短。关键是把握物性,为我所用。

在八字论命中,常以日干(日柱天干)代表我们自己,天干以阴阳五行区分,共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代表了十种物性。

拥有不同天干的人,也会受不同天干的物性影响。

如何确定自己的日干呢?点开排盘工具,根据我们的生辰排出自己的八字,找到日柱所在,看天干位置。

(如下图,“乙”就是该八字的日干)

下面先带大家一起看一下十天干的物性,可以从中找出自己性格的规律。此后,我们将一一讲解不同日干2022年的运势。

甲木为雷:

火星、雷、旭日和风

甲木属阳,居震位,取意象为雷,甲木喜欢生在春天,在天上为雷震龙舞,在地上为栋梁之才。

甲木有韧劲,味道为酸,声音混浊,体形方长,代表生长萌动,得时为栋梁,失令为废材,性格过于自负。

仲春之月,雷声阵阵,甲木旺甚。甲木到申位而绝,因为雷声到申(农历七月)而渐渐收起,所以甲干日主,春天出生比较吉顺,秋天出生则容易被庚金克伐,运程阻碍。

乙木为风:

和风丽日、山岚、大气

乙木属阴,居巽位,属风,所以为风木,这是一种山林活木,在地上为花草之木,称为阴木,夏季最为茂盛。

乙木虽为风木,若过于茂盛反而招风摧残,故乙木衰败,在于巳(巳为巽地,为风)。

所以,乙木日主,生秋天反而大吉。因为秋季金旺,乙木能化能从,正是乙庚化金。乙木本身盘根错节,如不逢金制,难以斩削成材,最怕初冬亥月,叶落归根,生机全无。

乙木有润性,有曲性,味道也为酸,声音婉转,体形柔美,得时为繁华,失令为枯朽。性格矫揉造作,依附世情。

丙火为日:

阳光、电光、太阳

属阳居离位,有文明之象。丙火长生在寅(农历正月),死于酉(农历秋八月)。丙火,包括天上的闪电、地上炉火(冶炼之火)。

凡日干逢六丙日的人,出生在冬夏的命局,不及生于春秋季节的格局高,这是因为春有阳暖万物之功,秋阳可烘烤万物的作用,冬阳阴晦,夏阳炎热皆不宜。

丙火心性为烈,味道苦辣,声音苍雄,得时为辉煌,失令为灰槁,性格刚愎自用,喜戴高帽、阿谀奉承。代表发光发热的东西。

丁火为星:

天上的繁星、祥云星光

丁火也代表文明之象,在天上为群星,在地为灯火,属于阴火,太阳消逝,星星之火才开始显现,只有到了晚上才会辉煌灿烂。

丁火妩媚,娇柔,表现为爽快,声音清亮,体形秀美张扬,得时能销熔暴戾,洞察奸邪,失令为穷愁呻吟,幽人怨妇。投其机则似可狎,当其锐则不可撄,其性柔佞,不可测识。

凡丁火日干的人,喜欢夜里和秋天,因为夜里和秋天正是星光当令的时候。

丁火日元的人,还喜欢身行弱地,这样才能发挥丁火的更大作用。若命局中丁巳相逢,男命则容易克害父亲、妻子;由于巳中有戊土,女命容易克夫。

戊土为霞:

星云、云彩、霞、雾、瘴气

霞是太阳余辉,太阳沉没,晚霞消失,火熄灭了,土也就没有生气了,所以把戊土称为霞。

戊土厚重喜静,怕冲,只有静才能平安。戊土在人体代表皮肤肌肉,也代表面部,一旦木旺受克,面部易有伤疤,小时候多有碰伤。

八字戊土日干的人,最好四柱带水,这样霞水相映,如年干月干逢见癸水,那就更好了,有雨后见霞的文明之象,多能成就一番事业。

己土为云:

星云、乌云、阴天

己土性质类似于天上的云,己土位在酉,为兑方,兑的意象是泽,天上降雨,山泽蒸气为云,所以说己土是云。

己土是天的元气,清气上升,冲合天地之气,浊气下降,生育万物,因此为阴土。

甲己合化土,它的气上升为云,与雨滋润其土。所以己土日干,最喜地支见酉,逢亥则不能再碰上乙木,乙木为风木,云上升,最怕风来扰乱。

庚金为月:

月亮、雷电、秋天、傍晚

庚属天上月亮,庚金原是西方的阳金,为什么会和月亮挂上钩呢?因五行中有庚金,正如四时有月一样。

庚金虽刚,然而只有在秋季才旺,月亮也一样,只有到了秋天才会更加明亮。加上金白月明,金能生水,潮能应月,无论是色是气,彼此都有相通的地方。古人也往往把月亮比作镰刀或者白玉盘,称为太白。

庚金性刚,太旺则好勇好斗。太弱则虽有情义,却有始无终,难成大事,容易受骗。

如果八字中庚金日干,地支见乙巳,则叫“月白风清”,生在秋天最好,冬天差一些,春夏就没什么大格可取了。

辛金为霜:

秋霜、雷电、星星、秋天、傍晚

辛金属于秋天的霜,八月为酉月,是辛金旺盛之地,这时白露为霜,天气清肃,草木黄落,五行阴木到此败萎,所以辛金有着霜的肃杀秉性。

辛金阴沉,温润秀气,气质佳,重感情,虚荣心强,爱好面子,有强烈的自尊心,所以有悔恨之情,但缺乏坚强的意志力。

如果日干为辛金,地支碰上卯未,再有象征风木的乙透出无损,则命主一定大富,碰上亥水,有丙透干也为贵,月份最好出生在冬天。

壬水为露:

秋露、雨天、冬天

壬水为秋露,为什么把壬水说成是秋露呢?那是因为春露是滋润万物,促进生长的雨露,秋露是挟寒而降,肃杀万物的霜露。壬水长生于申金,水本来能生木,但木碰上申,就会枯萎败落,如同在秋天一样,所以把壬水说成是清肃的秋露。

壬水性聪,水旺面黑有神,语言清和,为人深思熟虑,足智多谋,学识过人。太过则喜说是非,放荡贪淫。不及则人物矮小,性情无常,行事反覆。

在八字中,壬水日元的人,如果碰上秋月,最好能见到丁火,因为丁火为星星之火,壬为秋露,彼此相逢,那就一洗炎蒸,天象昭然了。

癸水为霖:

春霖、雨天、深夜

癸属春霖,癸水长生于卯月,叫做春霖,这是因为阴木得到雨露,就能蓬勃而生,然而卯木见申为死地,是由于农历七、八月为肃杀的秋天,降水量大为减少的缘故。

癸水阴柔,怕事,多愁善感,不能自主。癸水喜静,不喜透天、汇地,成“冲奔“之势,见壬则主奔波劳碌,事必亲躬,疲于奔命而未必大成。

若癸卯日出生的人,其它三柱中有象征云的己土透出,这叫云行雨施,则有经天纬地之才,出生于春夏吉,秋天不吉。

邢斌 :论半夏
作者旁征博引,结合临床效果,说明半夏治疗不寐的用法、剂量、组方和功效。读书为临证之启发,临证为读书之检验,是谓半日临证半日读书也。黄煌教授体质学说列有半夏体质一种,可以与此文相互参考。

 论半夏
半夏化痰,人所皆知。而我以为,半夏化有形之痰效果未必佳,其妙尤在除无形之痰。 

历代医家重视痰证病机,因为“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故痰可于各脏腑、经络为害作祟,所以“痰之为患,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晕,为嘈杂、怔忡、惊悸,为寒热痛肿,为痞膈,为壅塞,或胸胁间辘辘有声,或背心一片常为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以上引文见《丹溪心法》)“,除喘咳外,其余见症说的都是无形之痰。

治无形之痰必倚仗半夏,必倚仗二陈汤。而医者多推崇温胆汤,我以为后者方中枳实、竹茹效用平平,除于痞胀、呕吐等有一定作用外,其余无形之痰皆不必用。

因痰与湿皆由津液失其正常的运化而产生,故密不可分,且临床有时难以明确区分,何为痰,何为湿,故我临证每每将二陈汤与平胃散同用,此即古方平陈汤。此方出自《医学入门》卷五,原主治食疟,以及风寒风湿所伤导致的痰嗽满闷。我用平陈汤的思路是发挥两方的优势,协同取效。因为在我心目中,二陈与平胃均为药味简单而效力宏大的好方子。

前述无形之痰的见症虽多,却也难免挂一漏万。故古人索性说“百病皆由痰作祟”,或“怪病皆有痰”了。比如,失眠与痰的关系就很密切。

《灵枢·邪客》云:“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脏。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治疗的方法是“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半夏汤即半夏秫米汤,因《灵枢》从“阳盛阴虚”(按,此“阳盛阴虚”自与今意不同)立论,故后世解释半夏汤,亦多从这一角度展开。从阴阳立论,本无不可,但总觉蹈空踏虚,无益于临床应用本方。

唯林佩琴虽不能脱离从阴阳论之窠臼,但尚能直接从痰立论。《类证治裁》云:“盖不寐多由思虑劳神,惊忧怒火,气郁生涎,用半夏汤。半夏除痰而利小便,秫米益阴而利大肠,则阴阳交通而得卧也”。指出失眠多与痰涎有关,而半夏正是除痰之品。

另一张治疗不寐的名方是前曾提及之温胆汤。

温胆汤之名,首见北周姚僧垣《集验方》。该书已亡佚,部分内容为《外台秘要》收载。

《集验》温胆汤即为《外台秘要》所载,书云“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虚寒故也,宜服此汤方”,其组成是半夏、竹茹、橘皮、生姜、甘草、枳实。《千金方》之温胆汤主治与药物与此完全相同,唯枳实的剂量不同。

《三因方》有3首温胆汤,其中卷9、卷10之温胆汤是后世熟知、且常用的温胆汤。卷9之方主治与《外台秘要》引《集验》相同,并增补“惊悸”之症。卷10之方主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眩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症,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集验》温胆汤在“胆虚寒”上做文章。《三因》温胆汤虽也说什么“心胆虚怯”,但已生发出“气郁生涎,涎与气搏”的概念。可是后世医家仍多从“胆”字着眼。少有像《罗氏会约医镜》那样,直接点出:不寐“邪属痰饮,化之,如温胆汤、导痰汤之类”。其实把温胆汤与痰联系在一起,远比与胆联系在一起,更便于临床运用。

事 实上,温胆汤一定是具有化痰安神功效的(暂且不论是否与胆相关),从其组成即可知。与其组成接近的二陈汤,《医学心悟》就说:“有湿痰壅遏,神不安者,其症呕恶气闷,胸膈不利,用二陈汤导去其痰,其卧立至”。

失眠与痰有关,而半夏堪为大用,前述之半夏汤、温胆汤、二陈汤皆以半夏为主药。陶御风先生的《临证本草》还例举了《肘后》卷2治大病愈后,虚烦不得眠,腹中疼痛,懊憹之方,此方由半夏、秫米与茯苓组成。明·徐树丕《识小录》记载半夏、百部各1两治疗失眠的案例。《冷庐医话》卷3引《医学秘旨》云:“余尝治一人患不睡,心肾兼补之药遍尝不效。诊其脉,知为阴阳违和,二气不交。以半夏三钱,夏枯草三钱,浓煎服之,即得安睡,仍投补心等药而愈。盖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至阳而长,是阴阳配合之妙也”。朱良春先生对这一配伍甚为赞赏,认为加入珍珠母入肝安魂,立意更为周匝,可治疗多种肝病所致的顽固性失眠。

半夏配夏枯草治疗失眠之说,我最早就是从《朱良春用药经验》一书中得知。这还是十三四年前之事了,后读书渐多,屡屡见到此说,无论是有关药对的书,还是有关治疗失眠临床经验的书,皆谓此经验出自《冷庐医话》引《医学秘旨》。

按《医学秘旨》一书,系《冷庐医话》的作者陆以湉从杭城书坊中购得。此书乃抄本,题曰西溪居士著,不知何许人也,也不知其书的写作年代。

后我读缪希雍的《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发现在那篇著名的《吐血三要法》中,即有半夏、夏枯草治疗不寐的论述。

书中记载,庄含之久患吐血,其族兄庄一生为其治疗,疗效很好。庄含之除吐血外,还有不寐。庄一生说:“《甲乙经》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当留于阳,阳盛阴虚,故目不能瞑。此之谓也。治法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盖半夏得一阴之气而枯,所谓生于阳而成于阴者,故能引阳气入于阴,而成于阴者为血分之药,意惟此可以治之。乃用夏枯草一两,作甘澜水煮服,覆杯而卧立至。”庄一生虽未将半夏与夏枯草同用,但是他已道出半夏与夏枯草是性质相对的两个药,前者生于阳而成于阴,能引阳气入于阴,而后者成于阴为血分之药。应该视为半夏与夏枯草配伍的源头,或者说启发了后来医家如此配伍。

王学权《重庆堂随笔》认为夏枯草“兼有和阳养阴之功,失血后不寐者,服之即寐,其性可见矣”。此语似从《广笔记》庄含之一案拈出。

此外,清代名医蒋椿田也有夏枯草与半夏的配伍经验,见《重订灵兰要览》。按,《灵兰要览》系王肯堂原著,清人顾金寿予以评订。在“不得卧”一条下,顾氏介绍其友蒋椿田的经验,每用制半夏、夏枯草各五钱,取阴阳相配之义,浓煎长流水,竟覆杯而卧。

这是目前为止,我所了解的关于半夏、夏枯草配伍的一些知识。但是,由于无法考证西溪居士为何人,所以,这一配伍经验的来龙去脉还无法确切地知道。

我在临床常以重剂半夏(30~80g)治失眠,大概已有十年了,最近甚至用到100g。最初曾配伍夏枯草,但后来发现治失眠的效果全在重用半夏,夏枯草并无效验,后遂弃夏枯草而不用。也用过温胆汤,但觉得枳实、竹茹用不用效果好像没有多少区别,遂仅用二陈汤,后合平胃散,并加用菖蒲、远志,定名为平陈宁神汤,取效者颇多。

治失眠为何要重用半夏?其实不仅失眠,凡属痰证用半夏,一般均宜用较大剂量,因为量小效果不显著,而失眠更应用重剂半夏。

吴鞠通用半夏就颇猛。如治秀氏产后不寐,与半夏汤。先用半夏一两不应,次服二两得熟寐,又减至一两仍不寐,又加至二两又得寐,又减又不得寐;于是竟用二两,服七八帖后,以他方收功。又治李某,用半夏汤,姜半夏用二两,效果只是得寐而未熟。痰饮门中又治某人卧不安,未记姓氏,用姜半夏二两五钱。可见吴鞠通用半夏是有经验有教训,有胆有识的。

现代医家中重用半夏者也不乏其人,如万友生先生。其他诸位,我不复记其姓名,因为都是十多年前“随便翻翻”(鲁迅语)的收获。

再说用半夏的指征。我以为痰湿为患甚广,很难以某个见症作为用药指征。我重视两点,一是苔腻,二是口腻。两者有其一即用半夏,并视苔腻的程度而选择适宜的剂量,当然症状的轻重也是需要考虑的。

多年来重用半夏,从未见有任何毒副作用。因为药房未备生半夏,故我未有用生半夏的经验。以上所说者皆为制半夏。

此外,还需提一笔。若治失眠的话,茯苓也宜用大剂,常用30~100g。此经验我忘其出处,似见载于某期的《中医杂志》。后知陶御风先生也用大剂茯苓治失眠。

【本文摘自《半日临证半日读书》
#中医# https://t.cn/z8AGTGH

读书学典:《论语.子路》13.18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叶(shè)公:沈诸梁,芈姓,沈尹氏,名诸梁。楚国大夫,楚僭称王,故臣称公。颇具治绩。为后世“叶公好龙”之说的来源。或说是“叶公子高”。
▲语:yù,告诉。
▲直躬:正直的人。躬,犹身也;直,言无所邪曲也。一说其人姓名不传,因其行直,故称直躬。或说其人名躬,高诱云:“直躬,楚叶县人也。”躬盖名其人,必素以直称者,故称直躬。直举其行,躬举其名。
▲攘:偷窃,盗。周生烈:“有因而盗曰攘。”高诱:“凡六畜自来而取之曰‘攘’也。”皇侃:“他人物来己家而藏隐取之,谓之攘也。”
▲证:《说文》:“证,告也。”
▲异于是:和这个不一样。是,此。蔡节:“证父攘羊则有反于天理,而非所谓直矣。”
▲隐:隐藏,说文:“蔽也”。《檀弓》云:“事亲有隐而无犯。”郑玄:“不称扬其过失。”《正义》:“盖子之事亲,当时微谏,谕父母于道,不致有过误;若不幸而亲陷不义,亦当为讳匿。”

■现代翻译:叶公告诉孔子说:“我们乡里有一个能行直道的人,他父亲偷了羊,他作为儿子却出来告发。”孔子说:“我们乡里正直的人和他不一样。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直道就在其中了。”

●何晏等《论语集解》:孔安国曰:“直躬,直身而行。”周生烈曰:“有因而盗曰攘。”

●皇侃《论语义疏》:叶公称己乡党中有直躬之人,其父盗羊,而子告失羊主,证明道父之盗也。欲自矜夸于孔子也。孔子拒于叶葉公,云:吾党中有直行者,则异于证父之盗为直者。为风政者以孝悌为主,父子天性,率由自然至情,宜应相隐,若隐惜则自不为非,故云直在其中矣。若不知相隐,则人伦之义尽矣。樊光云:“父为子隐者,欲求子孝也,父必先为慈,家风由父,故先称父。”范宁曰:“夫所谓直者,以不失其道也。若父子不相隐讳,则伤教破义,长不孝之风焉,以为直哉?故相隐乃可为直耳。今王法则许期亲以上得相为隐,不问其罪,盖合先王之典章。” 江熙云:“叶公见圣人之训,动有隐讳,故举直躬,欲以此言毁訾(zǐ,诋毁)儒教,抗衡中guó。夫子答之,辞正而义切,荆蛮之豪丧其夸矣。”

●刑昺《论语注疏》:此章明为直之礼也。叶公言吾乡党中有直身而行者,因羊来入己家,父即取之,而子言于失羊之主,证父之盗。叶公以此子为直行,而夸于孔子也。孔子言此,以拒叶公也。言吾党之直者,异于此证父之直也。子苟有过,父为隐之,则慈也;父苟有过,子为隐之,则孝也。孝慈则忠,忠则直也,故曰直在其中矣。今律,大功以上得相容隐,告言父祖者入十恶,则典礼亦尔。

●陈祥道《论语全解》:天下之所为直者,有礼义之直,有非礼义之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虽曲而直存焉,礼义之直也;其父攘羊,而子证之,虽直而曲存焉,非礼义之直也。先王之法,父子之罪不相及则恕之,以其亲;邻比之罪相及则责之,以其友;恕之以其亲,为其可以相隐故也;责之以其友,为其不可以相隐故也。《仪》曰:“不私其父,不成其为子。”《春秋》:“为亲者讳。”今律,大功以上相隐,则不坐。皆此意也。

●朱熹《论语集注》:父子相隐,天理人情之至也。故不求为直,而直在其中。谢氏曰:“顺理为直。父不为(wèi)子隐,子不为父隐,于理顺邪?瞽瞍(舜之父)杀人,舜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当是时,爱亲之心胜,其于直不直,何暇计哉?”

●张栻《癸巳论语解》:直者,顺其天性而不以人为害之者也。父子之亲性之理也,其更相为隐,是乃若其性之自然,而非有所加于其间也。若于所当隐而不之隐,则是逆天性之理,斯为不直矣。世之循名而不究其实者,其于君臣父子之际,咈(fú,违背)其所以为直之理,几何其不若是哉!

●清《四书解义》:此一章书是明直道以示人也。直者人之生理所谓本心之自然,如子或有过也,父但尽义方之训(教人以为人之道的训言),以冀其改图,外则隐之而不使于人;父或有过也,子但尽几谏之道(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以望其迁善,外则隐之而不使彰于众。盖父自当爱子,子自当爱父,互相容隐,乃顺其本心之自然。而发之于天理为顺,于人情为安,不求为直而直即在相隐中也。奚必证父攘羊而后为直哉?可见道不远于人情,事必求夫当理。凡矫情以沽誉,立异以为高者,皆圣人之所不取也。

●刘宝楠《论语正义》:《韩非子.五蠹篇》:“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令尹曰:‘杀之。’以为直于君而屈于父,执而罪之。”《吕氏春秋.当务篇》:“楚有直躬者,其父窃羊而谒之上,上执而将诛之。直躬者请代之,将诛矣,告吏曰:‘父窃羊而谒之,不亦信乎?父诛而代之,不亦孝乎?信且孝而诛之,国将有不诛者乎?’荆王闻之,乃不诛也。孔子闻之曰:‘异哉,直躬之为信也,一父而载取名焉。’故直躬之信,不若无信。”宋氏翔凤《遇庭录》:“两书所记,一诛一不诛,异者。盖其始,楚王不诛,而躬以直闻于楚,叶公闻孔子语,故当其为令尹而诛之。” 案:宋说是也。《白虎通.谏诤篇》:“君不为臣隐,父独为子隐何?以为父子一体,荣耻相及。”明父子天属,得相隐,与君臣异也。程氏瑶田《论学小记》:“人有恒言,辄曰‘一公无私’。此非过公之言,不及公之言也。此一视同仁,爱无差等之教也。其端生于意、必、固、我,而其弊必极于父攘子证,其心则陷于欲博大公之名,天下之人,皆枉己以行其私矣。公也者,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有自然之施为,自然之等级,自然之界限,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时而子私其父,时而弟私其兄。无他,爱之必不能无差等,而仁之不能一视也。此之谓公也,非‘一公无私’之谓也。子不私其父,则不成其子。孔子曰‘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皆言以私行其公。是天理人情之至,自然之施为,等级界限无意必固我于其中者也。如其不私,则所谓公者,必不出于其心之诚然。不诚,则私焉而已矣。”

●钱穆《论语新解》:隐恶而扬善,亦人道之直。何况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此乃人情,而理即寓焉,不求直而直在其中。

★此章记孔子辩“直”之道也。以父子之道,引发“直者道也”。循理为直,隐恶而扬善,亦人道之直,未有逆天理而可以为直者。李炳南曰:“合乎伦常之直是为有道之直。背弃伦常之直,其直诡谲,而不可信。” https://t.cn/RxRVHIh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出来的效果真的被惊艳到:根根分明,毛流细腻,干净利落的眉形!
  • 日子一天天的从身边滑过,到了60岁以后,好象什么都豁然开朗了,忽然看淡了许多事情,想通了很多道理……1. 关于命运:命里一尺,难求一丈,中国的老俗话颇有道理,沒
  • 还有《你和我的倾城时光》就是两人作为男女主演出的,开始可能是大家见怪了金瀚饰演的坏蛋,所以一直担心厉致诚这个正直的少校他演绎不出来,不过最后剧呈现出来确实很适合
  • 我同样承担着这个世界的恶意,但我依旧义无反顾地去信任,去热爱。我同样承担着这个世界的恶意,但我依旧义无反顾地去信任,去热爱。
  • ”父母能做的,就是给予孩子适度的自由,聆听孩子内心的想法,让他在充盈的爱里拥有偶尔任性的权利。唯有这样,孩子的一生才不会囿于讨好别人,而是专注于成为独一无二的自
  • 也太有涵养了吧!#小z废话桶[超话]# 这个男生 真的好有礼貌啊因为我去看篮球赛 专门跟我说:谢谢(我们俩互相没兴趣 更不闲聊)单纯觉得!
  • #大野智[超话]#03/10/31 ARASHI DISCOVERY今天是和酸奶有关的问题。A:Mo菌(Mokkin)(木琴) B:Nari菌(Narikin)
  • 不能因为一个人而去随意的改变自己,你要明白自己就很好,他不喜欢你,是他不懂得,你总会碰见懂你的那个人,相处舒服才是最重要的,爱而不得只会让你越爱越颓废。学会不把
  • 在这里几乎每天都有新发现,生活有美好的事物点缀更加美好!时间就在↓↓】在经历降温降雨后,本周,开远的小伙伴迎来了晴天,在和煦的阳光中,小伙伴们外出秋游赏花,完全
  • 保山吾悦广场开业倒计时,繁华悦现,给你前所未见。保山吾悦广场开业倒计时,繁华悦现,给你前所未见。
  • 对泉州的初印象,小电动就是路霸啊,到处串,走在路上非常没有安全感,随时要被撞的感觉[抓狂][抓狂]今天突破三万步感觉还可以,表扬一下老妈,她说现在都讲无龄感,她
  • 这场比赛,西班牙人送给赫塔菲新赛季西甲首胜,自己也是再度错失反超巴塞罗那的机会。#武磊##足球#西班牙人主帅:RDT不在会考虑别的前锋,希望他们好好表现10月3
  • !包了车一天环游了洱海,司机师傅是重庆人 人超级好很有趣!
  • #请分享你今天发生的三件好事# 2021/6/25①最近一直在看时光代理人 真的很好看!!
  • 还有眉有眼的做了一个噩梦,我们被通知… 气氛立马紧张起来,一切立马有序的安排,我还去类似阪急的商场把那本有记录的书买了回来,还模拟了一下… 醒来前,那谁,自行爬
  • 这种挽回不靠什么投机取巧的小手段,所以这样的挽回是让他真心诚意,自愿的想回到你身边。这种挽回不靠什么投机取巧的小手段,所以这样的挽回是让他真心诚意,自愿的想回到
  • 黛玉的问题,就是无本可固,无荣可养。这三个人在用药时用到人参,都是因为元气大伤所致。
  • 根本找不到[抓狂][抓狂]#饭圈美工设计[超话]# [赢牛奶]客单 | 套样机一个刘耀文的十七件套[开学季]海报、无框画、吧唧、杯垫、挂画、方卡、明信片、帆布袋
  • 一路走着才发现,整个镇上每个路灯下,都有一个万圣节应景的稻草人,出自不同组织或商家之手,送货食品店的拎着一兜橙子,牙医诊所的是大牙膏,跆拳道、芭蕾舞学校的打拳跳
  • 也许其他意愿是低于做乐队的意愿,所有人都想得到任何想要的,但如果难以兼得只能抓住自己最想要的哪怕在别人看来可能有遗憾。▫️当一个人目标很清晰的时候,他就像百米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