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合一碑】在少林寺里有“三教合一碑”和“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此图从整体上看是一位和尚的图像,也就是佛教的代表,即正面是释迦牟尼;左侧头戴方巾者为儒教的代表,即孔子;右侧头后挽个发髻的则是道教的图像,即老子。三教共存一碑,一片圆融。这三个头像合在一起,加上合肩、合上身,浑成一体,两手捧“九流混元图”,构成佛、儒、道三教及“九流”的“混元三教九流图”。碑文曰: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农流务本,墨流备世,名流责实,法流辅制,纵横应对,小说谘询,阴阳顺天,医流原人,杂流兼通,述而不作。为善殊途,咸归於治。曲士偏执,党同排异。毋患多歧,各有所施。要在圆融,一以贯之。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在少林寺里还挂着一幅图画,名为“三教图”,画上面写着:“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本来是一家”。

《儒释道三教合一》

在我国宗教圣地少林寺里,挂着一幅图画,名为“三教图”。

画上面写着:‘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本来是一家。’原来这幅图讲的是佛道儒三教的关系。
  嵩山是儒释道共处的圣地之一,也是三教合一体现最为完美的地方之一,其宗教文化各具特色。在嵩山的三教圣地中,以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在我国儒学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嵩山大法王寺建于东汉时期,是中国佛教寺院的发祥地之一,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的禅宗祖庭,佛教文化独领风骚;中岳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道教庙宇之一,踞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嵩山,儒释道三教曾经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王重阳有七位出名的弟子,在道教历史上称为北七真。王重阳揉合儒家和道、释的思想,主张三教合一。声称“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认为“人心常许依清静,便是修行真捷径”。

    王重阳著作有传道诗词约千余首,另有《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教化集》、《分梨十化集》等,均收入《正统道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