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缺芯潮”的影响下,芯片代工厂商们纷纷扩充产能。

3月17日,国内代工巨头中芯国际发布《关于自愿披露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称,将在深圳投资建厂。

据《公告》显示,中芯深圳厂将开展项目的发展和营运,重点生产28nm及以上的集成电路和提供技术服务,旨在实现最终每月约40000片12英寸晶圆的产能。预期将于2022年开始生产,待最终协议签订后,项目的新投资额估计为23.5亿美元,约合153亿元。这将意味着深圳首座12英寸厂正式启动!

“缺芯”的背后

“全球缺芯”的原因是什么?一方面,2020年特殊背景下,不少芯片供应商开工及生产都受到冲击,全球科技产业供应链变得极不稳定,芯片供不应求。

再加上今年伊始,国外不少地区遭受到恶劣天气影响,先是日本遭遇7.3级大地震,东芝、富士通等半导体工厂受创;之后,美国得州因罕见寒潮而大面积停电,不少半导体制造厂纷纷暂停运营,例如恩智浦已将该地奥斯汀地区的两家工厂停工,同时三星电子也暂时关闭了奥斯汀的两家半导体工厂。一系列自然灾害的出现,这不仅重创了当地的芯片制造厂,也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半导体供应紧缺的局势。

另一方面,是全球5G网络的快速发展,各大手机厂商开始抢占5G手机市场份额。从2020年四季度开始,各大手机厂商都在加快5G新机的生产,不少手机厂商的5G新机生产量都创下历史新高,使得芯片需求剧增。一边是产能紧张的芯片厂商,另一边则是在扩大生产的手机厂商,加速造成如今“缺芯”的局面。

缺芯潮下,多家厂商计划扩产

芯片缺货潮之下,各大厂商陆续推出了扩产计划。在全球排名前十的晶圆代工厂商中,台积电、三星、中芯国际、力积电均推出了扩产计划,中国大陆方面,排名仅次于中芯国际的华虹半导体亦有扩产规划。

除上述6家纯晶圆代工模式厂商外,还有美光、铠侠、英飞凌、博世4家知名的IDM模式厂商宣布了扩产计划。

此外,最新消息显示,在本周二举办的主题为“英特尔发力:以工程技术创未来”的全球直播活动上,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也宣布,将斥资200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建设两家大型芯片工厂。

各大厂商疯狂扩张的背后,是全球半导体行业对于芯片需求的持续增长。

全球缺芯会成为新常态吗?

自2020年起,芯片短缺的问题逐渐加剧,手机芯片、车载芯片缺货量直线上升。进入2021年,缺芯的情况也并没有随着时间减弱,相反,全球芯片产能紧缺持续发酵。

2月4日,在高通公司(QCOM:NASDAQ )2021年一季度财报会上,总裁克里斯蒂亚诺·安蒙(Cristiano Amon)表示,产能紧缺是全面的,预计供不应求的局面会在下半年恢复正常。

2月24日,小米副总裁卢伟冰在个人微博中说,“今年芯片太缺了,不是缺,是极缺。”

近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中芯国际董事长周子学也表示,目前半导体供应的紧张程度是近20年之最。历史上整机行业从未受到过如此严重的半导体供应紧张影响。当前全球半导体的供应还是处于非常紧张的局面,尤其是汽车行业。

目前来看,尽管诸多芯片制造玩家正大力推出扩产计划,但考虑到产线建设周期、客户接纳周期、芯片需求量持续上升等客观条件,因此,“缺芯”或将成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一种常态。

中芯国际或迎来重要转机

缺芯问题如何来解决?台积电启用的是超级急件订单模式,挪出一部分产能来生产汽车芯片,使得这种汽车芯片的生产周期缩短,从而缓解问题。

很多厂商则是加价,利用这个机会赚得盆满钵满,比如一些台系代工厂商就是如此,涨价不断,晶圆按片卖。

而近日,中芯国际给出了另外一种答案,那就是建厂,扩充产能来生产芯片。

3月17日,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将斥资23.5亿美元,约合153亿元,在深圳投资建厂,加码28nm。

附:中芯国际建厂情况

上海建有一座300mm晶圆厂和一座200mm晶圆厂,以及一座拥有实际控制权的300mm先进制程晶圆厂;

在北京建有一座300mm晶圆厂和一座控股的300mm晶圆厂;

在天津和深圳各建有一座200mm晶圆厂;

在江阴有一座控股的300mm合资凸块加工厂。

在芯片产能不及市场需求的行业背景下,国内的半导体企业们无疑也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以中芯国际为代表的国内晶圆代工厂商,在成熟工艺市场的优势将得到巩固。另一方面,随着中芯国际等企业营收和利润的增加,行业内对先进工艺制程的投入资源也将不断提高,这对于国内芯片制造工艺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尤其在7nm、5nm等工艺方面。这无疑是芯片缺货潮下扬长避短的一种选择。

虽然目前台积电等厂商的先进工艺制程已经来到3nm甚至2nm的时代,但在新能源汽车、AIoT、5G网络设备、智能家居等领域,28nm以上成熟工艺完全可以满足需求。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庞大的国内国际成熟工艺市场,无疑将帮助中芯国际发挥优势,进一步提高营收和份额占比。

原创 四季 5G通信

海通医药疫苗投资逻辑交流2021.02.18

分享内容:
1、病毒变异下,新冠疫情会怎样演变?
2、新冠疫苗的商业价值到底有多大?
3、大品种放量时代,明星疫苗公司发展如何?

疫苗行业产业趋势:
不考虑新冠疫情的存在,疫苗依然是既有爆发又有永续的行业,2019年国内二类苗市场合计394亿元,但是HPV疫苗、13价肺炎结合苗等层出不穷的品种都有百亿以上的销售峰值,行业增速非常高。

新冠疫苗概况:
新冠疫苗为企业带来巨大现金流和出海机会,健康意识和消费升级下,疫苗是少数需求快速增长、供给相对管制的行业,国内30多家疫苗企业,疫苗批件越来越难申请。
新冠疫苗要把握确定性和跟踪不确定性,科学证据表明新冠大概率不会消失,新冠的EPS的确定性非常巨大,辉瑞对2021年业绩预期预计新冠疫苗贡献150亿美元的收入,大家担心的是永续性,新冠非常大概率不会消失,成为永续品种。
问题是新冠大流行结束后新冠流行的模式如何?按照13价肺炎疫苗?按照流感疫苗的模式?麻疹模式?(目前来看终生保护力的可能性极低。)

海外疫情情况:
新冠单日新发数量下降但是仍维持较高位置,美国单日新增病例还有10万人,核酸检测阳性比例仍然高达10%,核酸检测量仍然没达到需求量,这样的趋势下美国新增病例下滑与白灯上台后的防疫措施、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等方面有关,也和美国的节日有关,圣诞节、感恩节等节日过后也会降低疫情传播速度。实际新发病例远超10万,因为核酸检测阳性率异常高的水平。

疫苗需求性:
新冠病毒的R0在2.5-3.5之间,通常认为60%-71%的人拥有免疫力才能形成免疫屏障,假设疫苗的有效率是70%,则需要85%-100%的人群接种疫苗才能形成免疫屏障。
目前疫苗接种速度还比较慢,美国接种5522万剂,中国接种4052万剂,除了以色列、英国、巴林、智利、美国等接种比例高达10%外,其他基本还不足10%。
真实世界数据显示,辉瑞疫苗在以色列接种情况来看,辉瑞疫苗在60岁以下人群接种1针有效性是31%-37%,2针的保护率是79%-85%。(低于临床数据的95%)
2021年底发达经济体基本可以完成接种,全球大规模接种(不考虑变异、免疫逃逸、可及性等不可控因素)预计在2023年才有可能完成,对于疫苗厂商来说2022-2023年全球新冠疫苗供需情况仍然是供不应求的,只要疫苗厂商可以达到有效性的标准,需求量是不需要担心的。
全球需要接种90亿剂新冠疫苗,假设随着产能扩张,每周接种量达到0.9亿剂,也需要2年完成全球的新冠疫苗接种。

病毒变异情况:

南非株和巴西株会对人体免疫力产生挑战,巴西玛瑙斯已经经历过一次大规模的自然免疫,76%的人已经有新冠抗体,理论上已经形成免疫屏障,但是今年1月份当地疫情再度爆发。巴西的变异毒株可能对原有疫苗免疫力产生影响。Novavax在南非的试验,南非株占南非流行病毒的近乎100%,Novavax对2000名感染过新冠病毒的居民跟踪,发现后续的感染率和未感染过的人群是没有区别的,也就是原有病毒免疫力很难保护变异毒株。Novavax在原始毒株的保护率95%,对南非变异株的保护率下降到62%。
Nature调查了100名免疫学佳,90%认为新冠病毒会在全球长期存在。

新冠病毒的稳态模式:

新冠疫情大概率演变为四种模式:
肺炎球菌模式、流感模式、麻疹模式、消失
新冠病毒在动物间传播:可以感染猫、水貂、兔子、仓鼠等,历史上从没有动物传染病完全消失。
免疫持续性:患者体内中和抗体6-8个月开始下降;尚不确定记忆B细胞能否起到长期保护作用。(8个月后抗体下降方面目前没有明确的观点,是否要打加强针还要观察。)
病毒变异及免疫逃逸:南非、巴西、英国株出现和世界范围流行,目前新冠没有出现流感那么快的变异。
疫苗阻止病毒传播:不确定接种疫苗后是否还会把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以上四点全部实现才能使得新冠病毒消失,目前基本确定新冠大概率变成类似肺炎球菌或者流感的传播模式。

新冠疫苗研发进展:

至少上III期临床的疫苗都没有失败的,不过保护率有较大差距。接种剂次和运输储存可及性也有差别。

1、康泰生物
投资逻辑是大品种获批,13价肺炎结合疫苗已经接到现场检查通知,预计年中上市,人二倍体狂苗预计近期获批上市,这两个品种预计30-50亿的销售峰值。
康泰生物和阿斯利康的合作,厂房已经建好,预计近期开始桥接试验,预计Q3-Q4完成桥接试验。

2、智飞生物
销售渠道壁垒非常高,几家公司里管线布局最丰富的。业绩估值有望戴维斯双击,2020年全年预计33亿左右的业绩,2021年考虑代理业务已经比较确定1500万支HPV疫苗,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45亿左右,研发实力得到验证,从业绩和估值都有提升空间。

EC+微卡的组合,微卡在上市审评的阶段。国内肺结核每年新发病例接近百万人,微卡有望在感染人群中预防结核病发病,竞争格局好,没有其他竞品,预计5年以上时间是独家产品。三价流感疫苗、23价肺炎多糖疫苗、四价流感疫苗、二倍体狂苗都是III期临床或结束,15价肺炎结合苗进入III期临床(预计2025年前后上市)。

3、沃森生物
国内进度最快的13价肺炎多糖结合疫苗,去年贡献了16亿的收入。二价HPV疫苗接到现场检查的通知,四价流脑结合苗进入III期临床仅次于康希诺,新冠疫苗进入II期临床,管线也是非常丰富。
沃森生物的黑猩猩腺病毒载体疫苗已经开工。沃森的新冠疫苗预计2021年以后上市。

4、万泰生物
内生研发实力非常强的公司,2020年业绩超预期,IVD稳健增长+二价HPV疫苗大卖。
IVD方面起步于酶联免疫,化学发光起步晚但是发展快,三甲医院占比高,预计该部分业务30%以上的复合增速。
最看好二价HPV疫苗,上市的时候将信将疑,目前来看2020年批签发245万支,差异化竞争、独立销售团队,关注未来三年二价HPV放量情况,未来几年业绩有望持续超预期。
更看好的是研发平台,国产首家九价HPV疫苗,也在进行三代HPV二十价。国际化能力,跨国药企合作,海外授权卖到海外。九价HPV疫苗产能800万支,扩产后可以达到1600万支;新型水痘疫苗、冻干水痘疫苗、重组新冠疫苗、鼻喷流感疫苗等。
估值非常贵,继续长期看好。

5、华兰生物
血制品在疫情下需求端受影响,采浆也受到疫情影响, 去年看血制品业绩有所下滑,但是采浆量收缩、监管加强。
看好流感疫苗投资逻辑,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和打流感疫苗已经渗透到生活中方方面面,流感疫苗渗透率4%左右相较美国40%+有较大差距。华兰生物产能最大,产能3000万支,华兰疫苗准备分拆上市,募资用于四价流感疫苗产能扩充至1亿支/年。估值处于历史中位数。

6、长春高新
业绩快报已经发布,全年业绩30.18-31.95亿元。短期股价表现一般主要是疫情下市场担心其生长激素的新患入组,调研情况来看有明显恢复,不会比市场预期的更悲观。提升患者本地就诊率。
疫苗板块看百克生物,去年首个鼻喷流感疫苗上市,和华兰类似的逻辑,需求量大、供不应求,假设2021-2022年400万支和600万支,可以带动百克生物50%以上的业绩增速,长春高新40多倍估值不算贵。

7、康希诺
新冠疫苗研发进展,2月1日发布新冠疫苗中期数据结果,III期数据显示安全性和有效性达到主要终点,墨西哥和巴基斯坦均批准了康希诺的疫苗。总体保护率65.7%,包括轻中重症,保护率相对优秀,巴基斯坦披露的保护率达到74.8%。
康希诺新冠疫苗在全球市场优势明显,在单剂产品中保护率不错,接种频次低,生产和运输成本低(2-8度运输,单剂次),预计未来订单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要考虑运输和生产成本和依从性,已经确定的是3500万剂的墨西哥的订单,规划产能是2亿剂,6月份投产预计今年5000-8000万剂的产能。海外疫苗供应也不排除了可以用CMO。公司新冠疫苗乘风破浪正当时。
流脑疫苗MCV2和MCV4在国内上市,四价流脑结合苗是国内首家上市,销售渠道开创国内先河,与辉瑞达成销售合作,与外资合作有望建立优势。
新冠疫苗结果公布和不同国家获批以及更多订单签订,今年有更多催化剂。
2020年研发费用4.4-4.7亿元,2021年预计海外市场康希诺生物销售时间增加和成功率提升,调高了2021-2023年的销售预期。
康希诺的腺病毒载体疫苗研发进展很快,临床前的研发非常快,应对变异毒株非常有优势。
疫苗板块的稀缺标的,管理层、技术和新冠疫苗进度等。

Q&A
1、对康希诺生物定价和产能的观点?
国外疫苗订单是15-45美元/剂,康希诺生产原液打8折约为100元/剂。产量预计每月生产1000-2000万剂,如果用CMO的话会更快。

2、智飞生物代理业务海外供应链未收到疫情影响,海外疫苗常规接种受到影响, 默沙东的产能会更多供应中国,预计对智飞生物代理业务没有影响。

3、病毒变异能力方面,HIV病毒和流感病毒的变异比较强,新冠次于这两家。

4、阿斯利康海外定价在大流行期间定价比较低只有10美元左右。不考虑产能摊销和研发费用下的生产成本,像乙肝疫苗在3元/支左右,复杂一点工艺的疫苗在10元左右,预计新冠疫苗的生产成本10元左右,厂房投入10元/支左右,直接和间接生产成本预计30元/支以上。
随着产能的扩产成本摊销会边际递减。
预计阿斯利康和康希诺生物不会有太大差别。
新冠疫苗的毛利率预计90%左右,全球新冠疫苗产能接近50亿剂左右。

5、国药和科兴疫苗的竞争?
2022-2023年全球新冠疫苗都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验证有效性和安全性后还是要看产能。

6、国内疫苗走出去的情况?
国家发布疫苗长期发展规划,也有提及疫苗出海。
新冠疫苗已经部分运输到发展中国家和个别发达国家,国产13价肺炎疫苗的产品力也是全球顶尖水平。
CMO方面,国内疫苗管理法有提及疫苗不能CMO,但是特别品种在大流行下也可能放松。

7、疫苗暴跌不是基本面的因素,主要是情绪的因素。

8、阿斯利康与康希诺疫苗的区别
都是腺病毒载体疫苗,康希诺是人腺病毒5病毒,是引起人感冒发烧的常见病毒,会有预存免疫的问题;阿斯利康是黑猩猩腺病毒。
康希诺是1针,阿斯利康是2针。

9、儿童新冠疫苗大概率不需要单独设计,只需要在现有疫苗基础上拓展儿童年龄组。临床一般要考虑伦理性,一般是中青年人做完临床后再拓展到儿童和老年人。

10、研发实力来看几家头部公司研发实力都是比较强的。#今日看盘#

中国消费1978年来首次负增长,今年如何让老百姓愿意多花钱?

居民对传统产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必然逐渐降低,而对新产品和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更高——对新产品开发的支持、对新消费场景的培育和创新引领新的生活方式,都可以创造新需求,提高居民整体的消费倾向

2020年,受新冠疫情和多重复杂因素影响,中国居民收入全年少增约1.7万亿元。在收入增速严重放缓的同时,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储蓄倾向提高——2020年中国住户储蓄比2019年同比多增1.6万亿元。在收入增速严重放缓、消费倾向下降的双重打击下,2020年全年最终消费出现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负增长。

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是,之前某些学者关于消费会随着疫情受控和社会秩序恢复而自然复苏的愿望在2020年二、三、四季度一次次被低于预期的数据打破。疫情只不过是消费下滑的诱发因素,疫情所引发的居民收入增速严重放缓、消费倾向继续下降等深层次问题,才是事关2021年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甚至事关整个“十四五”期间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问题。

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原有趋势上加速下滑

决定消费的最重要因素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2020年疫情期间居民经营性收入受影响最严重,其中,以中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受影响为甚。在工资性收入受影响的人群中,非全职人员及城市流动人口等是最直接的影响群体。

虽然从统计数据看,2020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高于预期目标,年末调查失业率也只有5.2%,与上年同期持平,但疫情时期调查失业率统计数据或存在一定程度偏差,实际失业、隐形失业人数应大于统计数据。另外,由于企业倒闭、歇业、裁员或减薪等各类情况,表面上工作岗位仍在但实际收入减少的现象也不容忽视。

西南财经大学家庭金融调查中心2020年上半年的调查显示,年收入3万元以下和3万-5万元的低收入家庭,预期消费减少幅度最大,表明低收入阶层在收入方面受到的冲击大于中高收入阶层。5月份的调查还显示,受访家庭成员反映有26.4%的企业减少了雇佣,15.5%的企业降低了薪酬。

受上述因素影响,2020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放缓到2.1%。从绝对数值上看,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189元,若与前两年的名义增速均值相比较,去年居民收入整体少增约1.7万亿元。

更值得重视的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实际已连续多年呈持续下滑状态,自2012年的10.6%下降到2015年的7.4%及2019年的5.8%。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3.9%,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下降4%,这一年度消费疲弱状况并不是疫情冲击下的意外下滑,而是原有趋势在外部冲击下的加速下滑——如何扭转居民收入增速下滑的长期趋势才是我们要面对的根本问题。

居民消费倾向的持续下行

一个人人都知道的道理是,居民收入主要分为储蓄和消费(及投资)两大部分,给定收入总量的前提下,储蓄和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居民储蓄意愿多大,除了取决于其自身的财务规划,主要受到利率的影响——利率高,则多储蓄、少消费;利率低,则少储蓄、多消费。正因为如此,面对疫情冲击,在全球普遍大幅降息的背景下,中国独自保持较高利率,不仅使本国的企业承担了较多的利息成本,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居民储蓄增加、消费倾向下降的趋势。

受预期和存款利率没有相应下调的影响,疫情期间国内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高收入者都增加了储蓄。

央行的城镇储户季度调查显示,2020年一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3%,比上季度攀升7.3个百分点;而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2%,下降6个百分点。到四季度疫情缓解时,倾向于储蓄的居民仍占51.4%,倾向于消费的居民占23.3%,只略升了1.3个百分点。

有关民间调查也显示,去年上半年有超过一半的家庭选择了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仅9.4%的家庭减少储蓄增加消费。据某金融机构测算,上半年居民储蓄率比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超出10个到12个百分点。

根据央行公布的人民币存款数据,2020年住户存款新增11.3万亿元,与2019年的新增住户存款9.7万亿元相比,多增加了1.6万亿元。当然,近几年中国住户储蓄每年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但相对于同一单位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而言,2020年的这种储蓄增长速度意味着居民消费倾向的更大幅度下降。

有关消费倾向的研究表明,中国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人均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1990年的0.85以上,已经下降到疫情暴发前的0.70左右,其中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大约为0.73,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为0.66。从变化趋势上看,自2008年以来下行趋势有所加速,2020年疫情期间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再创历史低点,其中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已经下滑到不足0.62。

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扩大内需列为2021年的重要任务之一,且明确提出要调节储蓄、消费、投资的比例。可以预见,适当降低储蓄倾向,扭转居民消费倾向的长期下行趋势,也是2021年乃至“十四五”期间的重要任务。

如何缓解对居民消费的双重打击

收入少增1.7万亿元,而住户储蓄多增1.6万亿元,可支配收入增速下滑和居民消费倾向下行,不仅对2020年的消费构成双重打击,而且是制约中国消费长期增长的两个直接原因。

消费增速放缓,既有疫情严重冲击、纾困政策力度不足等短期原因,也有近几年居民收入增速和消费倾向持续下滑,以及体制上和宏观政策决策上长期偏重投资等中长期因素。

比如,去年疫情暴发后我们也出台了各类政策帮助企业和居民,相比欧美等国,中国在供给端恢复和刺激投资上体现了制度优势,且动辄以数万亿的专项债来稳投资,但是对居民的现金补贴、消费补贴力度却远低于其他国家。有学者测算,以现金补贴口径计算,中国相关的财政转移支付不到GDP的0.5%,而发达国家或OECD国家通常达到GDP的几个百分点,从比例上看相差有十倍之大。

面对疫情冲击,我们在疫情管控优势下恢复了供给面,决策惯性则使投资增速迅速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但需求的恢复、消费的复苏却低于预期;对比一些疫情更为严重的发达国家,财政救助和刺激计划直接面向特定居民、社区,发放各类现金补贴或提供免租减负等救助措施,其需求恢复速度较快、消费增速6月以来陆续恢复增长,但是供给面的恢复和投资的复苏远不如中国。

因此,也许对欧美等国家的经济恢复而言,重点应该是控制疫情、恢复供给、促进投资,而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畅通国内大循环而言,关键问题是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提振消费的政策选择有很多,但根本上都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扭转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下滑的趋势,二是扭转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行的趋势。

要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根本上一是扩大就业,二是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关键是要把更多的中低收入者转化为中等收入群体。

按照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2019年1月给出的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测算标准:家庭年收入在10万-50万元之间为中等收入群体。也就是说,一个三口之家,每人每月收入在2777.8元-13888.9元之间,就属于“中等收入群体”。照此标准计算,2017年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为30%。假设到2035年前后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占人口比重达到50%,即从当前的4亿人增加到7亿人,需要每年平均新增2000万中等收入人群。达到上述目标,除了实行就业优先政策,确保每年可新增就业1000万以上之外,还应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克服对股市上涨的恐惧,优胜劣汰,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繁荣资本市场,以此增加中等收入群体的财产性收入;加大垄断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加快国企股权划拨社保;增强社会保障的托底作用,并加大对中低收入者的收入补贴力度等。

在提高居民消费倾向方面,既可以采用传统的家电下乡、购车补贴等刺激消费政策,一定程度提高居民对传统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倾向,更要重视新需求的创造和培育。居民对传统产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必然逐渐降低,而对新产品和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更高——对新产品开发的支持、对新消费场景的培育和创新引领新的生活方式,都可以创造新需求,提高居民整体的消费倾向。

最后,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一般原理出发,任何形式的利息都是社会平均利润率的一部分。疫情冲击后,全球各国、中国各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大幅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持不降息,是不符合社会平均利润率变化的客观规律的,也是过去一年来人民币不断被动升值的主要原因。2021年,货币决策部门应该正视全社会平均利润率大幅下降的现实,正视高利率提高居民储蓄倾向、降低消费倾向的现实,尽快相应调低存贷款利息率。https://t.cn/A6ttGkBL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昨天上完篮球课,为了赶时间去看电影,吃饭的时候,上来一盘光一盘,紧赶慢赶还得晚了快15分钟,然后又因为要去上美术课,提前差不多5分钟就离场了[苦涩],我问毛毛你
  • 你却,以你人心的情感,人性的愚昧,在破坏这个纯洁的标准,你认为,我收取钱财是你的荣幸,所以你倾尽家财也心甘情愿供养我。人类灵魂的解脱,是对法界圣贤,无上的供养。
  • 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平舆县公安局陆续接到群众报警,在万冢、阳城等周边乡镇发生多起“搬家式”入室盗窃案,大到拖拉机、三轮车,小到粮食、水带、方便面
  • 对待今天是个好日子这件事 :今天的太阳升起又会落下 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 最感谢妈妈把今天这个普通的日子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 年龄愈大 责任愈大 一年一年过去
  • 看做英树3️⃣年的邱如何说——————————————做英树三年成就了自己最想要的模样和生活状态我不是Model 不是明星是一个因英树而活出了大牌范的姑娘很多人
  • 中间看到我们非常爱拍视频的小猴子(他实在是太能乱跑了,身手也好,忘了是哪个国家的人[哈哈])#宝宝的少女心# 【微信又悄悄更新!这一次更新,除了表情包,朋友圈视
  • #八月你好# #七月再见# 【致敬人民子弟兵,也带着好心情出发[心]】在火热的季节里,不虚度时光,在有意义的事中沉淀自己。请相信,你投入的每一滴汗水,都会成为未
  • #sky光遇[超话]# 我的宝宝[哇]会一直陪着我陪我一起长大可以包容我的小脾气最了解我 爱吃什么 爱喝什么 对什么过敏他会陪我一起幼稚他会永远无条件的站在我这
  • 道教斋醮正式形成可以追根到祖天师的“三官手书”和寇谦之的“云中音诵新科之诫”到了南朝刘宋时陆修静演成大型分类斋仪,陶弘景又因斋设醮,制定出醮仪。2、香炉 香炉的
  • 自从可以做空,中信证券都快被我们喊成空信证券。明天中证1000就可以交易了。
  • 思考太极之玄妙只要在这个五行的世界,不管你是出家还是在家,都会遇到累人的事情,人之所以这么累,除了名利金钱权威,更多的是互相的算计,上中下士勤勤恳恳的在自己岗位
  • #任嘉伦[超话]#rjl#任嘉伦请君# rjl#任嘉伦陆炎# rjl#嗨放派# rjl#任嘉伦嗨放派# rjl#任嘉伦无忧渡# rjl#任嘉伦宣夜# “玫瑰会开
  • #三联读书# 【夏天,豆汁儿与栗子 | 汪曾祺散文选】 -夏天-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
  •   予,挽子青丝,挽子一世情思;  予,执子之手,共赴一世情长;  曾,以父之名,免你一生哀愁;  曾,怜子之情,祝你一生平安!  二《那一世》  那一刻 我升
  • 他会保留他们第一次看过的演唱会门票,在伊能静生气发疯,把她写给自己的信都撕掉的时候再偷偷的把它们一封封的粘好 伊能静说庾澄庆是那种不会牵手逛街,但两人一起去看
  • 17中10,11篮板,10助攻……要问我的话,我会说唐斯每场比赛都能拿出这样的表现。谈到卡尔-安东尼-唐斯的三双表现,爱德华兹说:“我就是告诉唐斯,他太强了,对
  • [发抖]记本命年夜emo(记承天寺夜游),就真的人在睡梦中陷入一种思维怪圈,提前体验玉玉症那种感觉.. 就你在浅睡意识中,你的思维就好像一直在寻找事物哲学的本质
  • 还加了三个句号看不出来我没有幸灾乐祸还有点惋惜+无语吗,追着我不放是吧,反正都不在乎过没过还回我干什么呢[许愿星]真以为我多关注啊,要不是原博主我挺喜欢的问了一
  • Akjj们我真的无法控制自己[格鲁特]无名高三小写手在这里zqsg入股kt入坑第三天终于忍不住开了个小号疯狂站队大号有初心五年cp 淡圈 但还有坑没填 所以还是
  • 风生苍岚玉龙动天涛,水起青溟金蛟舞翠澜。行山水,此去一门通仙境,共我兴发浩叹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