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音荟聚[超话]#【法义随谈】一佛一法一净土
释智随

《阿弥陀经》中“二有”,指的是有佛,有世界。这两个“有”字是净土法门和其他法门不同之处,其他法门大多是讲“空”。禅宗、天台宗、三论宗几乎都讲空。但也有讲“有”的宗派,像唯识宗和华严宗就讲有,唯识讲八识,华严讲一真法界、法界缘起、十地菩萨的修行等,净土法门也讲有。有的意义很多,下面分四点来说明这个“有”的意义

第一,极乐世界没有虚妄相,而是真实功德相,依报正报都庄严。《阿弥陀经》里有很多地方都说到“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它是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愿,经过兆载永劫修行而成就的所以是真实功德相

第二,极乐世界真实不虚,黄金为地,七宝池、八功德水,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是殊胜庄严的境界,所以佛劝我们要发愿往生西方,这就是让人欣求、欣慕

第三,心要专一。《阿弥陀经》有一个重要的词语,就是“一心不乱”如果把《阿弥陀经》从头到尾读完就知道“一心不乱”并不是通常理解的要有多高的功夫,要伏住烦恼、要清净等意思。佛先讲极乐世界真实不虚,然后劝我们发愿往生西方,再告诉我们要一心一意念佛求生西方。所以“一心不乱”就是一心一意的意思

世间有个词语叫“专一”,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日、七日,七年、七十年……这一生就把自己的命交给阿弥陀佛了,只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叫一心不乱。我们只有一个心,就是往生西方净土;我们只归命阿弥陀佛,只相信阿弥陀佛,其他地方再好也与我们无关

无论讲西方庄严还是讲二有,目的都是让我们心要专一,一佛一法一净土。一尊阿弥陀佛,没有别的佛;一法,念佛往生一法;一净土,西方极乐世界,都是一。

《华严经》有一个概念,“一即一切”这个“一”不是单一的一,而是代表一切。一尊佛代表一切佛,因为一切诸佛都赞叹阿弥陀佛,一切诸佛都护念《阿弥陀经》也都护念念佛之人。这个“一”里面就包含了一切。净土一法叫总持法,我们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等于念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功德,一切经、咒、法门的功德在六字名号里面都具足

往生西方净土后,就可以随意到其他十方诸佛国土去。《阿弥陀经》说,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花,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一大清早起来心中一动念可以到任何想要去的地方。“我想到东方琉璃世界去供养药师佛”心念一动,当下就来到药师佛面前了一顶礼供养,马上又回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就是这么简单容易

这里的一净土,实则通一切净土。所以净土法门,看似只往生西方净土,实质上等于往生到所有十方诸佛国的净土。想去见十方诸佛,一念之间就可以分身千百亿,去拜每一尊佛

所以这个“一”不是单一的一,而是“一即一切”的一,这是华严境界,不是普通境界。华严境界是一真法界,只有一没有二。禅宗有个词语叫“不二法门”,“不二”就是没有二,只有一

娑婆世界都是“二”有善有恶,有好有坏,有高有低,有对有错,有是有非,这就叫做“二”

“二”就是对立。凡夫的世界都是对立的概念,凡夫没办法把一切融为一体。我们会分别善恶,佛那里没有善恶;我们这里有好坏、有高低、有对错,佛那里通通没有。没听说极乐世界有吵架的,也没听说极乐世界可以比高低——比赛、发奖等。极乐世界没有好坏之分,大家都一律平等身相平等,光明、智慧、神通平等包括度众生等所有的一切都平等。大家都有他心通,我不会的他知道了我就知道了。别人知道的东西我一看也懂了,只要有他心通就可以了自己不用学,别人学的通通可以拿过来用。有了神足通后,要到哪里去一念之间就到了。这就是一即一切

第四,得到甚深的证悟。罗汉也有证悟,菩萨也有证悟,但都是浅的证悟。禅宗祖师有讲“大悟几十次,小悟上百次”就说明悟很有限,要每次悟一点点,慢慢地积累,到某一天可能才大彻大悟,在这之前经历了很漫长的路。不要以为禅宗讲的“顿悟”是当下的开悟。从古到今,有几个人是当下开悟的?在历史上只有六祖慧能大师好像有这种经历,一闻《金刚经》就开悟了。但是后来他还要出家修行,要去拜祖师得到法的传承再经过十五年的隐居生活……“悟”是不是一悟到底,一悟就到了佛的境界?恐怕不是那么回事,一下彻底大悟是非常难的

学净土法门往生西方之后就可以深证无生法忍“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而且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诸上善人”都是等觉菩萨,都是像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这样的大菩萨。往生西方的人都跟这些菩萨为伍。善导大师有讲

四种威仪常见佛,行来进止驾神通

六识纵横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世间人不屑与凡夫为伍不屑与恶人为伍。往生西方后我们连善人小乘圣人都不为伍,都是与深证等觉菩萨位的人在一起。蕅益大师解释“上善人”就是等觉菩萨。所以往生西方的人都是跟等觉菩萨一样,深证无生法忍,所有人都同证无量光寿一个模样。虽然一个模样,但可以千变万化,变成不同的模样去示现菩萨、罗汉、天、人等,如同观音菩萨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 https://t.cn/z8yXDFj

不知从何开始,思想空了。原以为脑袋喔喔作响,是因为用脑过度。可并不是这样,这天下午,我突然懂了。原来我已经没有思想了。脑袋里面没有东西来运作,所以才会响的吧。我以为我是一个很励志的人,可思想上的励志也算励志吗!不,我其实并不励志更不优秀,我骗了所有人包括我自己。我以为我很优秀,说着说着,所有人就信了,我也信了!我想唤醒跟不上思想的行动,我想让所有人为我监督! https://t.cn/R2Wx1Iy

达摩祖师《悟性论》原文与白话(中)

迷时有罪,解时无罪。何以故?罪性空故。若迷时无罪见罪,若解时即罪非罪。何以故?罪无处所故。经云:「诸法无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何以故?罪因疑惑而生。若作此解者,前世罪业即为消灭。迷时,六识五阴皆是烦恼生死法;悟时,六识五阴皆是涅盘无生死法。修道人不外求道,何以故?知心是道。若得心时,无心可得;若得道时,无道可得。若言将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见。迷时,有佛有法;悟时,无佛无法。何以故?「悟」即是佛法。
迷惑时有罪,觉醒时无罪。为什么呢?因为罪性本空。迷惑时无罪见到罪,觉醒时虽然近罪而实无有罪。为什么呢?因为罪无处所。经书说:「诸法无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为什么呢?罪因疑惑而生。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前世罪业即为消灭。迷惑时,六识五阴都是烦恼生死法;悟道时,六识五阴都是涅盘无生死法。修道人不向外求道,为什么呢?知心是道。若得心时,无心可得;若得道时,无道可得。若言将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见。迷时,有佛有法;悟时,无佛无法。何以故?「悟」即是佛法。

夫「修道」者,身灭道成,亦如甲折树生。此业报身,念念无常,无一定法,但随念念修之;亦不得厌生死,亦不得爱生死;但念念之中,不得妄想,则生证「有余涅盘」,死入「无生法忍」。
「修道」的人,身灭道成,好像用锐器修剪让树重生。这个业报身,念念无常,无一定法,但是要随着念念无常而修行;不厌生死,也不爱生死;念念之中,不得妄想,则生证「有余涅盘」,死入「无生法忍」。

眼见色时不染于色,耳闻声时不染于声,皆解脱也。眼不着色,眼为禅门;耳不着声,耳为禅门。总而言之,见色性者常解脱,见色相者常系缚。不为烦恼所系缚者,即名解脱,更无别解脱。善观色者,色不生心,心不生色,即色与心俱清净。
眼睛见色时不被色所染,耳朵听声音时不被声音所染,这些都是解脱。眼睛不染着色相,眼睛是禅门;耳朵不染着声音,耳朵是禅门。总而言之,见色性者常解脱,见色相者常系缚。不为烦恼所系缚者,即名解脱,更无别的解脱。善于观察色相的人,色相不影响内心,内心不生色相,则色相和内心都清净。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念念归静,从一佛国至一佛国。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静,念念归动,从一地狱历一地狱。若一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若一念心不起,即无善恶二业,亦无天堂地狱。为体非有非无,在凡即有,在圣即无。圣人无其心,故胸臆空洞,与天同量。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念念归静,从一佛国至一佛国。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静,念念归动,从一地狱历一地狱。若一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若一念心不起,即无善恶二业,亦无天堂地狱。心的本体非有非无,在凡人为有,在圣人为无。圣人无心,故胸臆空洞,与天同量。

心得涅盘时,即不见有涅盘。何以故?心是涅盘。若心外更见涅盘,此名著邪见也。一切烦恼为如来种子,为因烦恼而得智慧。只可道「烦恼生如来」,不可得道「烦恼是如来」。故身心为田畴,烦恼为种子,智慧为萌芽,如来喻于谷也。佛在心中,如香在树中。烦恼若尽,佛从心出;朽腐若尽,香从树出。即知树外无香,心外无佛。若树外有香,即是他香;心外有佛,即是他佛。
心得涅盘时,就不见有涅盘。为什么呢?心就是涅盘。如果在心外还可以见到涅盘,这个是不正确的观念。一切烦恼为如来种子,因为烦恼而得到智慧。只能说「烦恼生如来」,不可说「烦恼是如来」。身心是田地,烦恼是种子,智慧是萌芽,成佛是稻谷。佛在心中,好像香在树中。烦恼若尽,佛从心出;朽腐若尽,香从树出。树外无香,心外无佛。如果树外有香,就是其它树的香;如果心外还有佛,就是其他的佛。

心中有三毒者,是名国土秽恶;心中无三毒者,是名国土清净。经云:「若使国土不净,秽恶充满,诸佛世尊于中出者,无有此事。」不净秽恶者,即无明三毒也;诸佛世尊者,即清净觉悟心也。
心中有贪嗔痴,称为国土秽恶;心中没有贪嗔痴,称为国土清净。经书说:「如果国土不净,秽恶充满,诸佛世尊由里面生出,没有这样的事情。」不净秽恶,就是即无明贪嗔痴;诸佛世尊,就是清净觉悟心。

一切言语,无非佛法。若能无其所言,即尽日言是道;若能有其所言,即终日默而非道。是故如来言不乘默,默不乘言,言不离默。悟此言默者,皆在三昧。若知时而言,言亦解脱;若不知时而默,默亦系缚。是故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默若着相,默即是系缚。夫文字者,本性解脱。文字不能就系缚,系缚自本来未就文字。法无高下,若见高下非法也。非法为筏,是法为人筏者。人乘其筏者,即得渡于非法,则是法也。
一切的言语都是佛法。如果能够心无所思而言,则整日说话都合乎天道;如果心有妄想,即使整天沉默也不在道中。所以佛陀教导时言语不胜于静默,静默也不胜于言语,言语也不离开静默。领悟了言语和静默的人,都处于正定的状态。悟道的人说话,言语都是解脱的;未悟道的人虽然保持沉默,静默都是系缚。所以言语如果离相,言语就是解脱;沉默如果着相,沉默就是系缚。文字的本质是帮助人解脱的。文字不能系缚人,系缚是由自心而来,不是文字的问题。万法没有高下优劣,如果见到高下优劣就不是正确的方法。如果把不正确的方法当做船筏,人乘用船筏渡河,透过船筏得渡彼岸解脱,则非法就是正法。

若世俗言,即有男女贵贱;以道言之,即无男女贵贱。是以天女悟道,不变女形;车匿解真,宁移贱称乎?此盖非男女贵贱,皆由一相也。天女于十二年中,求女相了不可得,即知于十二年中,求男相亦不可得。十二年者,即十二入是也。
就世俗来说,有男女,贵贱等等分别;以道来说,没有男女,贵贱等等差异。所以天女悟道后,还是不变化女性的外形;车匿证道后,也不需要改变贫贱的出身。开悟无关于男女贵贱,这些分别相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天女在十二年中,求脱离女相不可得,所以知道十二年中,求男相也不可得。十二年就是十二入(内六根外六尘)。

离心无佛,离佛无心;亦如离水无冰,亦如离冰无水。凡言「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着心相。经云:「不见相,名为见佛。」即是离心相也。离佛无心者,言佛从心出,心能生佛。然佛从心生,而心未尝生于佛;亦如鱼生于水,水不生于鱼。欲观鱼者,未见鱼,而先见水。欲观佛者,未见佛,而先见心。即知已见鱼者,忘于水;已见佛者,忘于心。若不忘于心,尚为心所惑;若不忘于水,尚被水所迷。
离开自心没有佛,离开自佛没有心;也像是离开水没有冰,离开冰没有水。所谓的「离心」,不是远离于心,而是指不着于心相。经书说:「不见相,名为见佛。」就是离心相。离佛无心,指佛由心出,心能生佛。佛由心生,但是心不是由佛所生;好像鱼由水而生,但是水不是由鱼而生。要观赏鱼,还没见到鱼,就先见到水。想要看到佛,还没见佛,就先见到心。既然见到了鱼,就忘了水的存在;已经见到佛的人,就忘了心的存在。如果不忘于心,就被心所惑;如果不忘于水,就被水所迷。

众生与菩提,亦如冰之与水。为三毒所烧,即名为众生;为三解脱所净,即名菩提。为三冬所冻,即名为冰;为三夏所消,即名为水。若舍却冰,即无别水;若弃却众生,则无别菩提。明知冰性即是水性,水性即是冰性。众生性者,即菩提性也。众生与菩提同一性,亦如乌头与附子共根耳;但时节不同,迷异境故,有众生、菩提二名矣。是以蛇化为龙,不改其鳞;凡变为圣,不改其面。但知心者智内,照身者戒外。
众生与菩提,好像冰和水的概念。被贪嗔痴系缚,就称为众生;被空无相无愿所净化,就称为菩提。被冬天冷冻,就称为冰;被夏天消融,就叫做水。如果舍弃冰,就没有水;如果舍弃众生,就没有菩提。众所皆知冰性就是水性,水性就是冰性。众生性,就是菩提性。众生和菩提同一性,也好比乌头和附子是同根,差别是不同的时节生出;人也是由于迷惑而出现差异,才有众生、菩提二个名称。所以蛇变化成龙不改变鳞片,凡人变为圣者不改变其面貌,但是圣者知道内由智慧观照本心,外由戒律约束报身。

真众生度佛,佛度众生,是名平等。众生度佛者,烦恼生悟解。佛度众生者,悟解灭烦恼。是知非无烦恼,非无悟解;是知非烦恼无以生悟解,非悟解无以灭烦恼。若迷时佛度众生,若悟时众生度佛。何以故?佛不自成,皆由众生度故。
真实的理解了众生度佛,佛度众生,称为平等。众生度佛指的是,烦恼生悟解。佛度众生指的是,悟解灭烦恼。所以知道不是没有烦恼,不是没有悟解;所以知道没有烦恼不能生悟解,没有悟解不能灭烦恼。如果迷惑时佛度众生,如果开悟时众生度佛。为什么呢?佛不是天生自己成就,而是由众生度化出来的。

诸佛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无明贪爱皆是众生别名也。众生与无明,亦如左掌与右掌,更无别也。迷时在此岸,悟时在彼岸。若知心空不见相,则离迷悟;既离迷悟,亦无彼岸。如来不在此岸,亦不在彼岸,不在中流。中流者,小乘人也;此岸者,凡夫也。彼岸菩提也。
诸佛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无明贪爱都是众生的别名。众生和无明,好像左掌与右掌,没有其他的差别。迷惑时在此岸,开悟时在彼岸。如果心空不见相,就离开迷悟的分别;既然离开迷悟分别,也就没有彼岸。佛陀不在此岸,也不在彼岸,也不在中间。中间指的是小乘人,此岸指的是凡夫,彼岸指的是成佛解脱。

佛有三身者;化身报身法身;化身亦云应身。若众生常作善时即化身,现修智慧时即报身,现觉无为即法身。常现飞腾十方随宜救济者,化身佛也。若断惑即是雪山成道,报身佛也。无言无说,无作无得,湛然常住,法身佛也。
佛有三身;化身报身法身;化身又叫做应化身。如果众生常常行善就是佛陀化身,修智慧时是报身,觉悟无为是法身。常常飞腾各地随机救济度化,是化身佛。断尽迷惑好比雪山成道,是报身佛。无言无说,无作无得,湛然常住,是法身佛。

若论至理一佛尚无,何得有三?此谓三身者,但据人智也。人有上中下说,下智之人妄兴福力也,妄见化身佛;中智之人妄断烦恼,妄见报身佛;上智之人妄证菩提,妄见法身佛;上上智之人内照圆寂,明心即佛不待心而得佛智,知三身与万法皆不可取不可说,此即解脱心,成于大道。经云:佛不说法,不度众生,不证菩提。此之谓矣!
若依最上乘理论是一个佛都没有的,怎么会有三个佛身呢?所谓的三身,是根据人的智慧程度来说的。人有上中下等的智慧,下智的人一昧妄求福报,妄见化身佛;中智的人妄想断除烦恼,妄见报身佛;上智的人妄想证菩提,妄见法身佛;上上智的之人内照圆寂,明白即心即佛的道理,不需刻意用心而得佛智,知道三身和万法皆不可取不可说,这就是解脱心,成就大道。经书说:佛不说法,不度众生,不证菩提。就是这个意思!

众生造业,业不造众生。今世造业,后世受报,无有脱时。唯有至人,于此身中,不造诸业,故不受报。经云:诸业不造,自然得道。岂虚言哉!人能造业,业不能造人;人若造业,业与人俱生;人若不造业,业与人俱灭。是知业由人造,人由业生。人若不造业,即业无由生人也。
众生造业,业不造众生。今世造业,后世受报,没有解脱的时刻。只有最上等人,在此身中,不造诸业,故不受报。经书说:诸业不造,自然得道。岂是空言呢!人能造业,业不造人;人若造业,业力便随人俱生;人不造业,业力随着人俱灭。所以知道业由人造,人由业生。人若不造业,即业无由生人也。

亦如人能弘道,道不能弘人。今之凡夫,往往造业,妄说无报,岂不苦哉。若以至少而理前心,造后心报,何有脱时?若前心不造,即后心无报,复安妄见业报?
也好像人能弘道,道不能弘人。今日的众生凡夫,往往造业,妄言说没有报应,这个受报不是更痛苦吗。如果以为业少而心中起心动念,造作后续的业报,何时才能解脱呢?如果前心不造作,则后心无业报,哪里会妄见业报呢?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当然,对于喜欢美式豪华风的消费者来说,5月份还有全新换代的凯迪拉克XT5值得期待。总的来说,这6款即将在5月份上市的SUV车型,各有千秋,涵盖了不同品牌和不同层
  • -`ω´-)晚上在光谷世界城步行街四楼的「梦谷社」外给大家炫了个烂的(喂)不过第一次发现这里有二次元快乐街!#今天咔吱响了吗##薄荷航线MintWorld[超话
  • 你曾说,我是你身材的一局部,更是你人命的一局部,我即是你心中一朵简单精致的莲花,出胶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学费可以少交点你会发现,他并不完美 伙伴,咱们从最小
  • 尺寸:21*11*2 批MARELLE手袋M80794黑色,白色,焦糖色 Marelle手袋取材Epi粒面皮革以链条固定外袋之中的可拆卸帆布拉链袋系上顶部手柄或
  • 我在国内没见到的东西给我在这见到了然后就跑到regents去晒太阳噜 真的很喜欢在小山坡上坐着晒太阳的感觉 超级幸福 在路上坐着喝完了啤酒和加多宝(奇怪的组合…
  • 蛮幸运的[耶]第一天觉得自己是lucky dog,计划好的日落由于航班延误赶不上去栈桥看,可是落地之后上了地铁刚好太阳下山,耳机里碰巧正在放一程山路,啊那瞬间真
  • #符来符往[超话]#出符6梁祯元小卡盘1975包 一起陪真圆过生日吧直拍/车主不磨叽的送一只娃 三猪/yoi猫/真真元/综综星/小羲咪/元豆芽/阴雨大人阳光花元
  • 有些事不能尽如人意,就是在提醒你该转弯了,人生欠我们一个圆满,但我们却欠人生一个知足,因为生活不会事事圆满,心却可以知足常乐。”有时候和伴侣、父母、孩子间闹得不
  •  佛说出生菩提心经一卷下  尔时世尊告迦叶婆罗门言。善哉婆罗门。诸菩萨有三种行。何等为三。所谓天行梵行圣行。婆罗门。于中何者名为天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慈身
  • 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即使再花心,也一定有属于自己的深爱,只是平时不表现出来罢了,特别是当一个男人深爱一个女人的时候,通常都是很明显的,爱不爱很容易感觉的出来。
  • 每天念3遍自信咒语,你会越来越自信自信咒语:我是一个和所有人一样,有不足、有优点,会犯错,会失败,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有自己想要追求和实现的目标,也有很多可塑
  • 西安司法亲子鉴定增加样本费用: 西安司法亲了鉴定大约1200元/样本,正常情况下是以一个样本为单位以此叠加,但是最终的费用收取还需要按照正规机构的收费为主。西安
  • 交管方面:“2024年中国大学生自行车挑战赛暨贵州省高校山地自行车锦标赛”将于明天在数谷大道(花园路至大龙滩路段)举行,届时周边道路交通组织将有所调整,具体为:
  • #代捞铁子[超话]##代捞铁子[超话]#避垒挂一个不守约原因如下:1.上周我找他放性帖 钱已经付了 但是 这一周一直没有放 我微信也一直在催他 他每一次也都回
  • 在看多这么多案例之后,年轻的女孩男孩,更愿意把钱花在脸上,相信好看了就什么都能有,颜值经济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但是大家都这么觉得,脸的竞争就大了,我的建议
  • 后来也没寻找到他的原主人,想着他身体这么差,可能是被人遗弃了,前几个月也有着想把他领养出去的念头,最后还是觉得没有人会像我这么爱他,把他留在了我身边。可能是我的
  • 想得到任何东西之前都要先问问自己,是否付得起相应的代价19、不必去找人脉,惟一需要操心的是要把自己的本事练好20、永远不要与人去辩论,你也很难把别人辩服,因为立
  • NO.2 处女座处女座跟摩羯同属于土象星座,在为人处事做事方法上还是比较相似的,处女座细心认真,凡事都要求尽善尽美,做到最好,摩羯的做事态度也很踏实认真,能力强
  • 产能过剩一直都是各个行业面临的困境,之所以“卷”也是这个原因,这是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但凡是有个赚钱的生意,各路资本都竞相角逐这个赛道,最后的结果就是“卷”出天
  • ""也不知道到底是谁不遵医嘱……"你敏锐捕捉到他的吐槽,压在他身上的力量加重了几分。"黎深终于转过头看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