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皆空的真实含义

《心经》经文第一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蕴,是聚集,堆积的意思,所以在这里是指色受想行识的堆积,说堆积也就是包含了全部的意思。

一、⾊蕴,就是一切物质的堆积,色是指有质碍,占有一定的空间。色所指的是一切物质,以及一切物质的活动现象。

这些物质和物质现象是怎么让人们所认识的呢?内就是通过眼、耳、鼻、舌、身五根所接收,外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分辨。

当然,五根和五境所接收分辨出的色的堆积,其实是不限于物质和物质现象的,比方说耳听到的声音,眼看到的光,舌头品尝到的味道。以及声音的传播,光的传播,各种射线等等。这些都没有质碍,不占空间的,它们是后面四种蕴的组合。那么,色蕴是什么呢?应该是人们通过五根和五境所接收分辨到的一切物质和物质现象的堆积。

佛陀2600多年前,把色蕴又分为地、水、火、风四大基本属性,其实相当于我们传统文化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所有物质现象都是由这四大和合而生,或者是五行运行而来。

“地”是代表坚固的东西。

“水”是代表液体。

“火”是代表温度。

“风”是代表呼吸。

按照我们老祖宗的说法,世界是由阴阳结合的五行所构成,也就是说:金、木、水、火、土属性的物质构成。在形成之后,它就是由金木水火土属性的五种物质的相生相克或循环运行中显示物质和生命的存在或保持有物质和生命的迹象。

大到日月星辰,大海山川,小到微生物,细菌。都是色蕴的范畴。

二,受蕴,受就是接纳,感受。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对一切人、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和感受。喜怒哀乐都是受蕴。

受想行识都是由心识作用的,如果勉强把色蕴说成物质和物质现象的话,那么下面的受想行识都属于精神现象了。

五根和五境所接收到的一切,全部都要传输到心识才能起作用,因为心识要起感受,思维和分别,所以就产生快乐,悲伤等等感受。从这个角度,我们说受蕴就是接受的全部除了物质和物质现象以外,都是受蕴。对物质和物质现象的觉受也是受蕴范畴,比方说,同样的一个东西,心情好的一天看见就喜悦,心情糟糕的一天看见就痛苦。

是从外境而入心识起的作用。

三,想蕴。即是想法,念头。因接受外界事物内心产生的感觉。我们进行分析而得到的知觉和想法,就是想。对世间各种善恶美丑,我们产生的各种想法和认识,就是想。

想就是依照色的境界和依照受的境界而产生的,是心识在内部而起的作用。

四,行蕴。即是行动,造作。在我们对外界事物有了一定的想法后,就会付诸于行动,去造作善业、恶业,还有无记业,这就是行蕴,因为是由心所驱使行动的,所以也叫心所生法,佛法简称心所。

这是内心识作用后产生于外的所有信息。

五,识蕴。就是意识,这里即包含了我们基于眼耳鼻舌身而做出分别判断的意识心;也包含了执于一切为我的末那识;关键是包含了含藏了一切信息的第八识——阿赖耶识。

心经为什么说五蕴皆空呢?

“空”在佛经里是有以下几层意思

1,一刻不停的处于迁流变化的现象叫做空。或者说是变空不二。这个很好理解,一切物质和物质现象都是在一刻不停的变化当中,人体从童年到老年,物质的成住坏灭都是这个道理。

2,指体性为空。比方说我们的意识流,我们的起心动念,或者说受想行识四种蕴都是,你说什么也没有吧,的确有意识产生,没有人能否认,你说有吧,通俗的说只是在记忆里显示有,而本体和本性亦然是没有,是空。

3,高维世界众生的存在形态,无形无相,故称为空。

总之,佛经里的空绝对不是我们在三维空间里理解的那个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的断灭空,不是连空气都抽干净的真空。

要了解五蕴皆空,还得把心经连起来看,“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菩萨,是佛法中仅次于佛的一个果位,也就是修行达到的次第,达到的那个境界,再通俗一点说就是进去的那个高维空间,高维世界。所以观自己本自具足的那尊菩萨,也就是内观自己本有的真如自性,用什么观呢?般若波罗密多,能到达彼岸的智慧,而且是行深,即是作用智慧精深的观到自己的真如自性的时候,照见了五蕴皆空。为什么是先观后照,不是看呢?因为当运用智慧的时候,眼识是起不到作用的,不但眼识不能起作用,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都起不了作用,找到自性真如,只能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才能够做到。

既然运用到达彼岸的智慧明心见性了,大彻大悟了,自然就度过一切苦厄。

我们再说照见五蕴皆空的事,这里面含藏着一个宇宙终极实相的答案。

简单的说,能量是守恒的,宇宙的源泉是能量流,我们的意识和能量流是相通的性质,能量流或者意识流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各种条件的具备,从而产生了这个多维的三千大千世界,或者更多。我们所见的物质世界,被称做娑婆世界,



佛法中的娑婆世界不限于地球,整个太阳系,银河系都是,范围相当广大。假如说在哪个星系里也存在生命,或者外星人,按照佛法来说,都是可能的。而且,这些生命和地球生命即使在构成上有很大不同,但是遵循的规律是一样的,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都适用于那里。

整个宇宙的真相就是多维世界的相互交织,而除了物质世界以外,全部都是非物质的世界,非物质的世界又分很多个层次。佛法中说的三十三天,以及佛菩萨的天外天等等。

物质世界是能量流在具足一定条件下创造出来的,物质在经历成住坏灭,最后还原于能量流。这就是宇宙规律。

所以地球上的生命,包括人类,其实都是三维空间的身体,多维空间的意识。人的品行的高低,其实是意识来自维次的上下。只不过这个意识被身体给牢牢的困住了,尽管如此,梦境任然能让人窥见多维世界的蛛丝马迹。

意识即是来自于其他维次世界,就有其他维次世界的属性,即空无体性的真实存在。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身体是物质和物质现象,终归从有归于无,物质归于无之后,转变为能量流。

这就是五蕴皆空的真实道理。

所以心经后面接着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此。

物质是能量流具足条件转变而来的,而且物质在完成成住坏灭的周期以后,依然会转变为能量流的空性状态,所以,本质上说,物质的真相就是空性的能量,反过来,空性的能量就是物质,其实不止于物质才对。

受想行识本就属于意识流,本就是多维次世界的存在形态,即空性状态。当然与空不二。

阿弥陀佛!!!

读书笔记:《道德经》

第四章

【王弼版本】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同56章)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

【帛书老子版本】
{道蛊,而用之又弗盈也。渊呵,始似万物之宗。
挫其,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 }

【详 解】
1、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1)道体是虚状的,然而作用却无穷无尽。这样得渊深,却能创生万物,像万物的本源。
2)道是空虚无形的,而作用是乎没有极限。它是那么得幽深莫测,像万物的宗主。
3)道是冲虚的,因其不盈满,所以永远都有作用,且作用永不穷竭。它幽深得像渊谷,好像万物的本源,万物都像是从这里生出来的。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断句2)
1)道,对冲着发生作用,但永不盈满溢出。像深渊一样,好似万物的祖宗和根源。

{冲} 冲击、冲撞、对冲(物质运动的方式)。“冲”原写作“沖”,表示水的涌动;“冲”又是“衝”的简化字,表示通途、要道。“冲”有两个来源,因而有两个本义,一是表示水流涌动,另一个是交通要道。“冲(衝)”又读作chòng,由冲撞引申为对、向着。“冲(沖)”由水流流动的冲,又有了水的冲击、冲洗的意思。“
{冲虚} 使它虚。道似涌动的水流,因涌动的冲击冲洗,时时保持冲虚,时时新旧更替,运动而变化,永远可以作用。道像涌动的河流,冲涌的过程中,生成一切,也覆灭一切。在时间的洗礼下,无中生有,有化为无。永远运动,永远变化,奔流不息,运动不竭。

老子用“疑是法”(如:像、是乎)对道进行了间接性地描述。道体是虚状的,道看似虚无,却并非一无所有。它含藏着无尽的创造因素(因子),因而它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看似虚无的道体,像是万物的根源(宗祖)。道冲,揭示出道的运动方式(作用方式),道具有生成万物的巨大作用,而使道起作用的是“对冲”“相冲”的物质运动方式。道,看似虚无缥缈,其实内部充满了运动,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二气不断对冲着发生作用,产生出无穷无尽的能量运动和变化,促使万物生生不息,新旧交替,但永远不会盈满溢出。
空虚:象征着空间和时间的无限制,因此作用则无穷尽。
不盈:指不盈满,所以一直有作用。而盈满则意味着损、溢出。

道,好比大地的深渊和天上的星云。深渊表面看似幽静混沌,但内部却漩涡翻滚暗流汹涌,深不见底神妙莫测。星云看似不动不变,其实内部一直呈漩涡状,高速旋转燃烧,由此,星体也是不断毁灭又新生。道,也是如此,不断地生生灭灭,新旧更迭,好像万物的祖宗和根源一样。
渊:水的深谷,幽深莫测。
宗:祖宗、宗主,生成万物的本源。

由气冲描述道的运动方式,以深渊的漩涡状旋转比喻道的运动状态。(由混沌到清澈,由繁复到简单,由复杂到净化,分与合,聚与散……不同的能量的影响拉锯……循环往复。)

2、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1)挫顿尖锐,消解纷杂,调和光芒,混同尘垢。
2)消磨(收敛)锐气,化解纷乱,柔和光芒,混同尘俗。

道将万物包裹其中,消磨万物的锋锐,解除万物的纷扰,调和万物的光辉,混同万物的尘垢。以宇宙星体运动做比喻,就像宇宙星系依循各自的轨道呈漩涡状(螺旋上升)不断旋转,消磨天体的棱角,即挫其锐;由恒星吸引行星加速运动,由引力将微细分子归为统合,即解其纷;由旋转接收适量光芒,让光芒调和适度,即和其光;混同凝聚尘垢分子,混合统一为星体,即同其尘。道,使得万物处于一种自然而然的最高和谐有序的状态,称之为:“太和”。

这四句是讲道的作用:收敛锐气,不过分凸显;排除纷杂,消解纷乱杂多;调和光芒,不过度耀眼;混同尘垢,和万物俗世混同在一起。和光同尘,代表人不可锋芒毕露,不应自命清高,不要孤芳自赏,人要掩饰自己的锋芒,不让人感觉到威胁,与世俗混同,随俗而处,与众人打成一片,互相尊重,互为欣赏。当人们有纷争,则需要互相磨合,解决消除纷扰。人不能独显光芒,要让别人也能显出各自的光耀,这样人与人自然和谐。不要过度区分,不应高高在上,不可势利偏颇,不分高低贵贱,要与俗世民众混同在一起,亲民爱民,要有宽广包容的胸襟。中国文化谈为人,讲求外圆内方,要以圆融灵活亲切沉静的外表,包裹正直强硬的原则。这样既可以自我保护,又益于他人接受,人可以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做自己想做的事,减少阻力。

3、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1)它是那么澄澈沉静,若有若无地存在着,我不知道它由谁产生,好像上帝之前就已存在。
2)它是如此得无形无迹,若有若无地存在着。我不知它是由谁产生的,是乎是天帝的祖先。
3)它隐没无形,似亡又实存,我不知道它从是哪里产生的,是乎天帝之先就已存在。

{湛} 形容溪水的清澈透明,将道比作是清澈的溪水。老子觉得“道”有时候混沌像深渊,有时候又清澈如溪水。“湛清”一词就是描述天空像溪水一样清澈空明,“道”弥漫在这空明的天空中,看似没有实际上确实存在,小鱼小虾离开了透明的溪水无法活命,万物离开了清澈透明的道也无法生存。

老子又将道比作清澈的溪水和透明的空气。湛清的道体像溪水和天空那样,看似虚无一物,却也真实地存在着。像鱼儿不能离开水,人不能离开空气,万物离开道也无法生生不息。最后,老子试图理清道的身世?帝,天帝,上帝,统御者,或指自然界的神秘力量。孔子:帝出乎震,震卦为春之雷,像是天帝在发号施令,也代表自然界创生万物的动力。老子不知道“道”是谁的后代,如何产生?但道先于天帝就存在了。道先于天地就已存在。

首先,“道”是一个非限定的代称,由此它并没有限定于人类的语言逻辑之中。因为命名则意味着局限,而道不受限定,所以无法用语言文体准确地描述。老子则巧妙地运用“疑是法”间接地去描述它,由无限的时间、空间展开人们对于“道”的想象。道的存在是若有若无的,包括物质和精神的层面。因为道先于名称出现,由此无名。

总的说来,道就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万事万物皆有变化,而道永远存在。道是超越空间的,进入无限;是超越时间的,推展至永恒。道存在于万物之中,万物也存在于大道之中,离开道,万物则不能存在。道是绝对的真实,恒久不变,它是作为存在根源的存在本身。

人们学道、悟道,探究万物的根源和规律,不单利于为人做事,更可获得一种安顿的力量,人们探寻根源,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附】
1、世界的本质、根源?

老子的世界观:万物最根源的东西是“道体”,而道体是虚状的,看似一无所有,其实含藏着无尽的创生因子,它的作用无穷无尽。
佛家的宇宙观:世界的本质是“缘起”。(佛说: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

缘起:无我、无常、因果相续。(诸法因缘生,宇宙里任何一个因,都是因生的,任何一个缘起都是缘起的,因又有因,缘又有缘。“因果”所呈现的东西,纵向看无始无终,横向看无边无际。)机缘,巧合。

2、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解其纷,道的作用。”

孤立系统的熵永不减少,熵趋向“总体增长”,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增大的方向进行。一切自发地由有序向无序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可逆。事物走向混乱、无序,秩序被打破,即最终一切都会分崩离析,走入混沌。

由此“道”的作用就尤其重要,“解其纷”消解纷乱,将混乱归为澄澈。地球在太阳系中,并非一个单一系统,我时刻受到各种外部能量的影响,比如太阳给予的能量。由此虽然事物自然地分散,又在影响下,自然地聚集。从无序混乱到有序清晰,再从有序再到无序,循环往复……由此地球需要遵循道的秩序,才能安全且规律地运动,也才会呈现生机。

道先天地而存在,而天地由混沌状态而演化而来,阳清之气上升为天,阴浊之物下沉为地。所以,道是不是就是那股神秘的力量,将混沌分化为天地?若混沌代表失序,而道即秩序。

【调查记者卧底“精英课程”后感慨:没人能挺过辱骂环节】#调查记者称没人能挺过心灵课程中的辱骂环节# 近日,一则女性投资人在参加某“精英课程”的“四人辱骂一人”环节中昏倒并离世的消息在网上流传开。随后,其丈夫表示网络有关消息“严重失实”,澎湃新闻也转述家属说法称“因为课程原因离世”的有关消息系谣言。

但是,该事件中的“LEGACY飞跃力工作坊课程”及其他“精英课程”却引发了社会关注。

8月19日,凤凰网财经《封面》与编剧李亚玲连线,揭秘“精英课程”的授课内容。

李亚玲曾任调查记者,在2007年对此类课程卧底半年。她透露,她当时所参加的课程包含“心理攻击”、“多人辱骂”等环节;而在一个游戏中,导师会用“几百个排比句罗列出你人生中所有的不如意和欺骗”。曾有学员在“辱骂环节”之后自杀,还有学员在“自我突破”环节被人按到水里溺死。

而在其他参加过类似课程的网友叙述中,类似的内容也多有出现。但许多网友也因此产生了疑惑:这些所谓的“攻击”和“洗脑”在外人看上去相当低级,这些“精英”的精神防线怎会被如此轻易地击溃?

带着这样的疑惑,观察者网也采访了一名心理咨询行业的从业者。她表示,这种现象的成因或许与“认知失调”有关。

“认知失调”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描述在同一时间有着两种相矛盾的想法,以致产生紧张状态,后续为了改善紧张状态而改变自身行为或想法,使自己相信理念与行为间没有冲突。比较典型的例子包括“时薪过低又极度辛苦是因为热爱工作”,或者“对遭严酷考验而进入的团体更有归属感”等。

而这些“精英课程”的学员在接收到介绍人对课程的高度肯定、并发现周围都是“成功人士”之后,会产生该课程做法应当是正确的一种认知,但同时,他们也会觉得这些辱骂是不合理的。而在这两种认知冲突后,有一批人或许就会改变原本的认知,相信这些辱骂也是一种成长,以缓解紧张状态。

针对一些学员提到的“参加过课程后情绪变得不稳定”的情况,这位咨询师告诉观察者网,这可能是一种创伤反应。情绪上的影响因人而异,愤怒、抑郁、焦虑、恐惧,都有可能,如果总是有闪回的体验,感觉又体验到之前被辱骂的经历,就是很典型的创伤体验了。

8月16日22时,DCM董事总经理魏萌(Sara Wei)去世,年仅32岁。8月14日,魏萌曾参加由北京诚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设的LEGACY飞跃力工作坊课程,在课室中意外晕倒并送往医院救治。

此前有传言称,魏萌疑似在参加相关课程的“四人辱骂一人”互动环节中“情绪激动引发状况”,并称该课程存在“精神控制”和“洗脑”。

对此,18日,魏萌丈夫及亲友回应称,相关网络信息“严重失实”。LEGACY称,该公司将与家属一致,对具有扭曲事实、污蔑与攻击性的言语和不实报道,采取一切必要的法律手段予以维权。

另据澎湃新闻报道,魏萌的一名家属称,关于魏萌不幸去世相关信息以讣告为准,网上关于魏萌是因为课程原因离世的有关消息不实,系谣言。

但是,该事件中出现的“精英课程”及其授课内容仍然引发社会关注。随着爆料课程内容的网友越来越多,许多人开始提出质疑——到底是“精英课程”,还是“精神控制”?

18日晚,凤凰网财经《封面》与编剧李亚玲连线。在担任编剧前,李亚玲曾在《成都商报》担任过13年的调查记者,并卧底此类课程半年之久。

李亚玲透露,她2007年在成都参加了一个类似课程,学费高达2万多元。课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5个晚上,第二个阶段5天或7天,第三个阶段长达三个月。

第一个阶段,是用来让人卸下防备的过程。导师将其描述为“把你自己变成一个空杯子”,其中还有一个名为“红与黑”的游戏环节。游戏中,导师会对学员进行心理攻击,说他们不信任别人,将学员描述为心理阴暗的人,并把事情上升到道德层面的高度。

“我们回到家以后,会慢慢有一个内心否定自己和愧疚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但是我始终觉得这种愧疚我落不到实处,因为我觉得我没错,我不是(他说的)那种人。”

接着,导师开始带大家玩另一个叫做“废墟”的游戏。所有人坐在地上,灯被关掉,周遭开始播放空灵的音乐,导师用富有煽动性的语句把每个人生活中遇到的欺骗和不如意全都讲出来,最后用“孝道”进行精准打击。

“这些情景总有一款适合你,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到最后有些人就开始嚎啕大哭,开始薅头发,开始扯衣服。”

到了第二阶段,导师就开始“给空杯子里倒水”。

“第二个阶段里面有大量的课程是非常挑战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每个人要每天不停的经历各种侮辱、恐惧、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等等非常负面的情绪。”

而本次事件中的“四个骂一个”也出现在李亚玲的叙述中。在她所参加的课程里,该环节称为“马蹄形压力测试”,学员们站成U型的马蹄形,“被骂者”站在U的凹陷处,其他人轮流站到U的空缺口攻击被骂者。骂得不厉害,导师还会指责骂人者虚伪。

在这个环节里,很多身家上亿的企业老板也被骂得发抖。而且导师已经在前面几步掏空了学员的心理防卫,“扒光”了他们。到被骂的环节时,学员们“血肉神经暴露在外,一点小的细菌,一点小的病毒都可以击垮我们。”

李亚玲也对网上一些网友的质疑做出了回应:“没有经历过这个过程,就不要轻易的去下判断,如果你到了那个环境下,你可能比我们崩溃的更快……没人能挺过辱骂环节。”

如此高压,也带来了极端的结果。李亚玲透露,自己有一个和她一起参与课程的“同学”,结束课程后跑到火车北站,在铁轨上撞火车自杀了。2013年的时候,还有一个企业家在参加课程时为了“突破自我”,听从导师说法,让其他同学把自己往水里摁,结果溺亡。

攻击、辱骂、情绪失控……这些内容,其他参与过类似课程的网友也在网上提到过,有人将其概括为:侮辱你,摧毁你,“拯救你”。

但随着事件发酵,也有网友提出了质疑。无论是所谓“导师”洗脑的话术,还是“四个骂一个”这种不合常理的做法,局外人看起来都会觉得荒唐和低级。

那么,这些“精英”的心理防线为何如此脆弱?他们为什么会被这些低劣的话术洗脑、崩溃、甚至把其他亲友也“拉下水”?

针对这些疑问,观察者网采访了心理咨询行业的相关从业者。她在了解事件经过后,提出了“认知失调”的说法。

认知失调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描述在同一时间有着两种相矛盾的想法,因而产生了一种不甚舒适的紧张状态,后续为了改善紧张状态而改变自身行为或想法,使自己相信理念与行为没有冲突。更精确的说,是两种认知使得内心产生一种不相容的感觉,认知在这里可以包括看法、情绪、信仰以及行为等。

这些“学员们”,其实都是各行业的成功人士,等于在进入课程之前已经被筛选过一遍了。再加上这种课程多是通过亲友发展下线,“打过保票”,学员们会先天的认为课程做法是合理的。

但在参加过程中,他们也会产生那些攻击和辱骂“不正常”的“正常想法”。而当这两种认知冲突之后,有一批人会改变自我认知,去重新认识这些行为,也就觉得这些辱骂也是一种成长。

至于为什么会在课程结束后还发展下线等问题,这位咨询师提出了一种可能,就是有一些人确实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成长”,在这种宣泄的过程中直面了自己的痛苦,或者课程的设置本身符合了学员的一些自我认知。但是,也不可否认该课程存在着很大的伤害风险,可能会对学员造成创伤,也可能会触发其他的创伤。

例如,有网友提及,自己在参与类似课程后情绪起伏变得很大,生气之后长时间无法平静。这位咨询师表示,这可能是一种创伤反应。情绪上的影响因人而异,抑郁、愤怒、焦虑、恐惧都有可能。如果总是有闪回的体验,感觉又体验到之前被辱骂的经历,就是很典型的创伤体验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
  • 爸比总是很准时的给我伙食费的,还是会担心我不够用。我觉得是应该自己回报父母的时候了。
  • 第27分钟,武汉三镇右路开出角球,门前埋伏的华莱士头球破门,武汉三镇1-0河北队,这是中超本赛季的首粒进球,也是武汉三镇中超历史上首球。第35分钟,河北队获得难
  • 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3、考试结束走出考场时,周边都在大声呐喊,像是宣告结束,也像是如释重负,学着他们仰天长啸。
  • #情怀不老##下次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看这群熟人的戏##祈求旧人万岁旧情万岁别随便老去#资深老tvbuddy熬夜追完近期解药完结[泪]还是好喜欢tvb老友狗狗的群
  • 经过林业野保专家的检查,这只东方白鹳为成体鸟,初步确定为身体虚弱导致。经过林业野保专家的检查,这只东方白鹳为成体鸟,初步确定为身体虚弱导致。
  • 省内多家重点景区景点、星级饭店、旅游民宿推出年票、联票、套票等优惠活动,对劳动模范、道德模范、“安徽好人”、抗疫先进、中高考学生等予以免费游、半价游优惠。省内多
  •   13  没有梦,没有感觉,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时也是死的样品。  10  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 12月12日8:00从家属楼出发步行前往办公室,12:09-14:37乘出租车(尾号136)在铁锅炖羊肉(西安高新科技路地铁站店)聚餐。确诊病例3闫某某12月3
  • 一者:發菩提心,具菩薩戒威儀不缺,以得具足菩薩戒故,十方世界諸菩薩伴,一時來集住其人前,藥王菩薩為其和上,藥王菩薩為於行者,即說百千萬億旋陀羅尼門,以得聞此陀羅
  • 【首届中国女子围棋名人战决赛休赛日 众棋手嘉宾游览阆中古城】人民网人民网官方账号2019-03-23华以刚、陈盈等游览阆中古城人民网阆中3月23日电(管若寒)今
  • #家居[超话]##家居##家居好物种草# 『家居小物件』提升幸福感de小物✨玩具总动员牙刷架,几十块钱就能买到的快乐两位数的绝美地球仪,在家也能看世界可爱到犯规
  • 也就是说,你的性格和体质很容易导致事业中断,基础比较差,但好在你聪明,而且是金手,有成功和领导的潜力。很多时候,你半途而废,你有情绪不稳定和过于消极的倾向。
  • 他在记载“圣驾御前”近侍机构时,记有御药房、御茶房,还有尚冠、尚衣、尚履、管净(出恭之事)等诸色内臣,却偏偏没有一个管皇帝吃饭的“御膳房”;倒是有一个“大庖厨”
  • #霹雳布袋戏[超话]##霹雳兵烽决之碧血玄黄#【第41、42章】劇透《雙佛決聖隳,三昧返鳳懺》佛劍分說、問菩提決戰瑯笑衣,聖隳憑持佛魔雙極功體力壓雙佛,更以惡念
  • #刀剣乱舞# #刀剑乱舞音乐剧# 音乐『刀剑乱舞』 ~真剑乱舞祭2022~ 千叶公演千秋乐!P1-2:#堀川国广# twi:阪本奨悟(@ Sakamoto_Sh
  • 张耀中2022年05月13日如果你最近压力很大,就听听这段话吧,人生没有幸不幸福,只有知不知足,温饱无虑是幸事,无病无灾就是福泽,至于其它,有则锦上添花,无则依
  • 开心地享用父亲节的午餐时,想到年轻父亲们应当注意的事 又一个父亲节,把预先准备的礼物给了我爸,然后很开心地吃了午饭。原本想挑选某一部同父亲有关的音乐作品来介绍
  • 我们也邀请了三位嘉宾@李宇春、#杜鹃[超话]#、@Darsea刘丹 共同发起#BeTheChange#挑战,从改变身边的一件小事做起加入环保行列。《嘉人Mari
  • DGMX2-5-PB-BW-B-30百士供应威格士节流阀武汉百士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专注于液压、气动、工控自动化备件销售,热诚欢迎新老客户咨询购买!节流阀和单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