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买房的7大错误观点 99%的人都中招了】本人毕业十年+,一直混迹于珠三角地区,毕业后自己买过三次房,卖过一次房,结合自己的经验,对一些常见观点进行驳斥,希望能够给予刚毕业的年轻人一些有用的观点。

1.观点一

当前人均收入2000元,我住的城市房价30000元,一家人不吃不喝三十多年才能买的起一套60平米的房,房价与收入比已经严重背离,不崩盘没有天理。

结论:错误。

具体分析:此观点错误之处在于选择对比的参照物错误,拿全国人均收入对比一线城市的均价。一线城市寸土寸金,房子再多,放在全国来看,都是微不足道的,能够占到全国的5%已经不错。大家都想来一线住,怎么办?

所以正确的算法应该是拿个人收入前5%的人的平均收入对比一线城市的均价,而拿全国人均收入对比全国的均价(所有的二三四线城市都应计入考虑),这样得出的结果才公平。

在中国,个人收入的前5%的人的购买力是相当惊人的,看看中国人在国外扫奢侈品以及前段时间大妈们疯狂扫黄金,就可以得出目前一线城市的房价与收入比并不是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夸张。

2.观点二

目前房价这么高,我才不买房呢,我身边的朋友也没有人愿意目前出手买房的,大家一起不买房,看开发商怎么办?

结论:错误。

具体分析:井底之蛙。你不买房,你的圈子不买房,不代表别人不买房,别人的圈子不买房,不同的圈子决定不同的视野,你自己的决定更代表不了全部人的想法。

我有两个群,一个是小学同学的群,一个是大学同学的群,前者里面的人大多在批判社会,抒发怨气,后者里面的女人都在讨论育儿经,购物,旅游,男人都在谈理财,自驾游,体育,这就是差距,如果你认为别人都是SB,那可能是你自己还没有到那个层次,看不懂别人的行为。

3.观点三

房子就是一堆钢筋水泥,拿全家人的全部积蓄买一个这种玩意,不值得。

结论:错误。

具体分析:此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没有深入看问题。表面看上去房子确实是一堆钢筋水泥,但它背后隐藏的东西很大,很广,可以说包罗万象。

一套房子,除了可以居住,还代表着户籍,子女的学位,周边医疗资源,生活配套,交通是否便利,治安环境,一家人是否和睦等。别人住小区,你住城中村,别人小孩就近入学,你小孩回老家上学,别人把自己的小窝装修一新,买齐自己喜欢的家私家电,一家人其乐融融,你什么家俱都不敢买,租房将就着,每年合同到期还得跟房东谈租金,谈不拢了还得一家人搬家。以上对比,孰轻孰重。

4.观点四

买房找父母帮忙的都是败家子,有什么好吹的,掏空父母的养老钱,都是不孝。

结论:错误。

具体分析:买房子完全可以找父母帮忙,并且可以达成双赢。只要自己有能力每月供房,首付可以找父母借,我们上一代人缺乏足够的理财渠道,钱存在银行贬值太快,你从父母手中借钱付首付,过几年条件好了,按照银行利率的两倍把利息和本金一起还给父母,这样你父母的存款也增加了,你自己的住房问题也解决了。

中国人讲究一个孝,我一直再问自己怎么样才叫孝,难道天天带着父母吃好的玩好的,给他们买一大堆东西就叫孝顺吗?我觉得不是这样的,真正的孝顺,是能够让老人家打心里高兴,无忧无虑。相信每个老人都不会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子居无定所,四处漂泊,孙子孙女没办法接受好的教育吧?

5.观点五

房价将来下行,多军会很恐慌,肯定会抛售房产,卖不出去就会跳楼。

结论:错误。

具体分析:此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太过想当然。多军很多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阅历,工作经验,发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可以说已经度过了买房初期的瓶颈期,目前正走在人生的大道上,他们的财富积累能力,人脉关系是很强的,就算房价下行,他们手中的牌也绝对比空军多。

就我个人为例,我的市中心小户型早就还完了贷款,买房的时候6K,现在周边的房价20K以上,每月租金能收3K,目前老婆和小孩的户口都在那。郊区的大户型目前自住,买的时候8K,目前13K,每月还贷4K,我和我老婆每月的住房公积金就够还房贷。

我算来算去,就算目前的房价被所谓的腰斩,对我家的现金流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我真的不知道空军口里所谓的跳楼之说来自何处?

对我来说,最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干好工作,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如果房价下行,我会考虑回老家买别墅,如果继续上行,就考虑换车。小孩小学毕业之前,我根本没考虑卖房。

6.观点六

如果女人结婚管我要房子,我就让她滚,什么拜金玩意。

结论:错误。

具体分析:持这种观点的人很多都是新仔,可以说不了解女人,没当过丈夫,更没体会过当父亲的感觉。我伺候过我老婆,知道怀胎十月坐月子的痛苦,女人天生缺乏安全感,要求有个稳定的家真的不为过,动物世界里面,雄鸟跟雌鸟交配前不也得先搭个窝筑个巢不是。女人天生就是母亲,没有自己跟着受苦还让自己孩子也跟着受苦的道理。

7.观点七

房价已经这么高了,庙堂绝对不会不管的,一定会出台政策,打压房价。

结论:错误。

具体分析:此观点错误之处在于用羊的思想去考虑牧羊人。羊希望日子越来越好,吃得好,睡得好,少剪毛,少挤奶,不被送到屠宰场。牧羊人的想法是,在一定面积的草原上维持合理数量的羊,在不影响羊群正常发展的前提下,剪更多的羊毛,挤更多的羊奶,卖更多的羊肉。

这里再多提一点,庙堂十七大提出要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十七大到十八大之间的历次调控,都只是反复在说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从来没有提过要降房价,十八大期间,住建部长为了避免大家的误读,还专门澄清了要降房价的传闻,此等清晰的信号,就差没说房价还会继续上涨了。

以上基本涵盖了一些常见观点,虽然表述上可能略有不同,但意思都是大同小异,此文不指望点醒空军,只希望带来一些不同的观点给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希望你们能够自己判断并加以选择,以便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最后,用里的一句话做结束,希望我们每个人在困惑之时都能够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买房# 关于买房的7大错误观点 99%的人都中招了#买房者说#

本人毕业十年+,一直混迹于珠三角地区,毕业后自己买过三次房,卖过一次房,结合自己的经验,对一些常见观点进行驳斥,希望能够给予刚毕业的年轻人一些有用的观点。

1.观点一

当前人均收入2000元,我住的城市房价30000元,一家人不吃不喝三十多年才能买的起一套60平米的房,房价与收入比已经严重背离,不崩盘没有天理。

结论:错误。

具体分析:此观点错误之处在于选择对比的参照物错误,拿全国人均收入对比一线城市的均价。一线城市寸土寸金,房子再多,放在全国来看,都是微不足道的,能够占到全国的5%已经不错。大家都想来一线住,怎么办?

所以正确的算法应该是拿个人收入前5%的人的平均收入对比一线城市的均价,而拿全国人均收入对比全国的均价(所有的二三四线城市都应计入考虑),这样得出的结果才公平。

在中国,个人收入的前5%的人的购买力是相当惊人的,看看中国人在国外扫奢侈品以及前段时间大妈们疯狂扫黄金,就可以得出目前一线城市的房价与收入比并不是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夸张。

2.观点二

目前房价这么高,我才不买房呢,我身边的朋友也没有人愿意目前出手买房的,大家一起不买房,看开发商怎么办?

结论:错误。

具体分析:井底之蛙。你不买房,你的圈子不买房,不代表别人不买房,别人的圈子不买房,不同的圈子决定不同的视野,你自己的决定更代表不了全部人的想法。

我有两个群,一个是小学同学的群,一个是大学同学的群,前者里面的人大多在批判社会,抒发怨气,后者里面的女人都在讨论育儿经,购物,旅游,男人都在谈理财,自驾游,体育,这就是差距,如果你认为别人都是SB,那可能是你自己还没有到那个层次,看不懂别人的行为。

3.观点三

房子就是一堆钢筋水泥,拿全家人的全部积蓄买一个这种玩意,不值得。

结论:错误。

具体分析:此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没有深入看问题。表面看上去房子确实是一堆钢筋水泥,但它背后隐藏的东西很大,很广,可以说包罗万象。

一套房子,除了可以居住,还代表着户籍,子女的学位,周边医疗资源,生活配套,交通是否便利,治安环境,一家人是否和睦等。别人住小区,你住城中村,别人小孩就近入学,你小孩回老家上学,别人把自己的小窝装修一新,买齐自己喜欢的家私家电,一家人其乐融融,你什么家俱都不敢买,租房将就着,每年合同到期还得跟房东谈租金,谈不拢了还得一家人搬家。以上对比,孰轻孰重。

4.观点四

买房找父母帮忙的都是败家子,有什么好吹的,掏空父母的养老钱,都是不孝。

结论:错误。

具体分析:买房子完全可以找父母帮忙,并且可以达成双赢。只要自己有能力每月供房,首付可以找父母借,我们上一代人缺乏足够的理财渠道,钱存在银行贬值太快,你从父母手中借钱付首付,过几年条件好了,按照银行利率的两倍把利息和本金一起还给父母,这样你父母的存款也增加了,你自己的住房问题也解决了。

中国人讲究一个孝,我一直再问自己怎么样才叫孝,难道天天带着父母吃好的玩好的,给他们买一大堆东西就叫孝顺吗?我觉得不是这样的,真正的孝顺,是能够让老人家打心里高兴,无忧无虑。相信每个老人都不会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子居无定所,四处漂泊,孙子孙女没办法接受好的教育吧?

5.观点五

房价将来下行,多军会很恐慌,肯定会抛售房产,卖不出去就会跳楼。

结论:错误。

具体分析:此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太过想当然。多军很多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阅历,工作经验,发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可以说已经度过了买房初期的瓶颈期,目前正走在人生的大道上,他们的财富积累能力,人脉关系是很强的,就算房价下行,他们手中的牌也绝对比空军多。

就我个人为例,我的市中心小户型早就还完了贷款,买房的时候6K,现在周边的房价20K以上,每月租金能收3K,目前老婆和小孩的户口都在那。郊区的大户型目前自住,买的时候8K,目前13K,每月还贷4K,我和我老婆每月的住房公积金就够还房贷。

我算来算去,就算目前的房价被所谓的腰斩,对我家的现金流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我真的不知道空军口里所谓的跳楼之说来自何处?

对我来说,最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干好工作,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如果房价下行,我会考虑回老家买别墅,如果继续上行,就考虑换车。小孩小学毕业之前,我根本没考虑卖房。

6.观点六

如果女人结婚管我要房子,我就让她滚,什么拜金玩意。

结论:错误。

具体分析:持这种观点的人很多都是新仔,可以说不了解女人,没当过丈夫,更没体会过当父亲的感觉。我伺候过我老婆,知道怀胎十月坐月子的痛苦,女人天生缺乏安全感,要求有个稳定的家真的不为过,动物世界里面,雄鸟跟雌鸟交配前不也得先搭个窝筑个巢不是。女人天生就是母亲,没有自己跟着受苦还让自己孩子也跟着受苦的道理。

7.观点七

房价已经这么高了,庙堂绝对不会不管的,一定会出台政策,打压房价。

结论:错误。

具体分析:此观点错误之处在于用羊的思想去考虑牧羊人。羊希望日子越来越好,吃得好,睡得好,少剪毛,少挤奶,不被送到屠宰场。牧羊人的想法是,在一定面积的草原上维持合理数量的羊,在不影响羊群正常发展的前提下,剪更多的羊毛,挤更多的羊奶,卖更多的羊肉。

这里再多提一点,庙堂十七大提出要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十七大到十八大之间的历次调控,都只是反复在说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从来没有提过要降房价,十八大期间,住建部长为了避免大家的误读,还专门澄清了要降房价的传闻,此等清晰的信号,就差没说房价还会继续上涨了。

以上基本涵盖了一些常见观点,虽然表述上可能略有不同,但意思都是大同小异,此文不指望点醒空军,只希望带来一些不同的观点给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希望你们能够自己判断并加以选择,以便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最后,用里的一句话做结束,希望我们每个人在困惑之时都能够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郑州身边事#

假如评选2021年全球最成功传播事件,Facebook更名Meta,当是最有力的候选之一。
元宇宙热潮搅动公共舆论场,难免泥沙俱下,怪象频出。
不过另一方面,无论对虚拟世界的形态和影响有多少种展望,其视觉景观都有着共通“入口”,即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设备。
值得注意的是,仅在12月,国内VR/AR领域就有阿依瓦、世悦星承、至格科技等多家初创企业发布新一轮融资信息,年内该领域总融资规模,已经确定将刷新历史记录,VR/AR产业,在工业领域润物无声的渗透后,又站在了消费领域大规模应用的“临界点”。
如同已被反复科普的半导体产业链,VR/AR终端,离不开光机、镜片、空间计算等软硬件组件,它们的更上游,则是如同集成电路般关键地位的光学微纳制造,这也是VR/AR进入产业化新阶段的重要动力。
在众多媒体扎堆在元宇宙话题上凑“热闹”时,产业硬科技的“门道”,不应被忽视。
基于这一考虑,观察者网特约国内AR显示模组重要厂商—谷东科技负责人龚海飞,就该领域国内外产业格局与技术方向对其进行了采访。

观察者网·科工力量:龚总您好,我们知道这两三个月,小米、OPPO等消费电子厂商相继发布AR眼镜,也让很多人注意到VR、AR产业链,作为上游企业,谷东科技如何看待目前AR设备进入C端市场的现象,这会是取代手机的下一代主力人机交互终端吗?
龚海飞:目前AR设备还是在B端工业的一些场景应用比较多。未来趋势从我们这边接触的一些信息来判断,在短期内,也就是近五年内,AR设备和手机还会是一个并存、并行的状态,不会去取代,目前AR也好,VR也好,首要问题就是在一些上下游的产业链上,尤其是AR行业没有手机那么完备,导致AR产品的在C端市场推广使用,面临性价比的问题,也就意味着它在短期内,很难像手机那样的被大众所普遍接受,进而代替手机。

(谷东科技智能眼镜)
观察者网·科工力量:您刚刚提到的产业链发育不完善,这个产业链是否可以以电子行业类比,像AR/VR光学显示模组,他可能涉及到微米乃至纳米尺度上的制造,类似芯片制造那样的底层技术,以您的实践体会,目前国内相关上游产业,与同类企业相比的话,大体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龚海飞:你说的非常对,从AR这个产品的角度来说,所谓的上游,一个就是微显示器,我们叫微显面板,零点几英寸的一个小显示器;还有就是光波导片,我们谷东科技在北京这边建了一个精密光学工程实验室,联合国内的一些高校院所,也把全球领域内比较顶尖的人才聘请过来,吸收他们的一些经验,这样我们光波导片的设计、制造和测试这几块,产品链条还是比较齐全的,但是也有部分,比如说微显这块,我们还是确实需要进口;另外光体全息波导片上游的一些感光材料,比如光致聚合物,国内和国外比,如Digilens等企业相比,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他们是侧重于感光材料的制备工艺开发。
但是可喜的是,最近这几年,我也看到一些国内的一些企业在这块大力投入,我觉得未来差距会明显的缩小。
我还有一个体会,AR/VR作为新兴行业,各个企业之间的分工,目前慢慢在形成规范,各上下游企业,能明确自己重点投入和主攻的方向,做材料的、做微显的、做芯片的、做光波导设计的、做测试的等等,这个行业的产品生态正在逐步形成规范。
观察者网·科工力量:光波导片,技术路线上主要是阵列和衍射光波导这两块?
龚海飞:是的,我们谷东目前做的产品就是以阵列光波导为主,此外也布局了衍射原理的体全息光波导,后续我们可能会做全息这种光栅和几何阵列光波导的融合,比如说成像耦入采用阵列光波导,耦出我们很有可能就是用衍射光波导,发挥二者的优势。

(1)衍射光栅原理

(2)混合光波导原理
观察者网·科工力量:类似这样的创新,在工艺上我们是找再上游供应商ODM还是自己打磨?
龚海飞:您说的现成的解决方案也有,取决于精度,微米级的精度,这种光栅在市场上能找到现成工艺包,但是你要往上再提高精度,向我们现在定位是纳米级,就必须立足于自主研发。
观察者网·科工力量:生产设备机具机台又是什么现状?据我们了解,好像设备供应仍然集中于欧美,我们看到有一些像EVG、意法半导体,他们也通过成立产业联盟等形式,来建设竞争壁垒。
龚海飞: 制备的设备和装置,是比较精密的,比如说高精度测试台,分光镜,主要还是依赖于采购进来,当然你整个光路的设计,设备和工艺的匹配,包括感光材料的选型,这些还是完全需要我们自己去搭建,只有这样,你才能把自己的工艺给积累下来。

(衍射光波导镜片与半导体工艺有相当继承性,其上游材料、装备、设计工具等环节欧美日厂商占据优势)
观察者网·科工力量:比照集成电路,除了制备工艺,设备材料,还有一块儿就是偏软件层面的,它还有EDA设计工具,和一些内核IP,那这块儿对照光学微纳制造,是不是也存在设计工具和IP的对外依赖?
龚海飞:光路设计肯定会有一些工具,软件和硬件的工具都有,另外在检测、测试环节,测试方法和工具也很重要,比如组装时检查镜片图像显示有没有畸变,有没有我们说的鬼影,这块的工具,确实还是依赖于国外比较多,美国德国在计算芯片、图像分析等检测工具上比较领先,但是这几年,国内浙江那边三色光电,还有其他很多企业,也正逐步向国外看齐,欧美的领先优势不那么明显了。
观察者网·科工力量:您怎么评价业内当前比较热的“光学超表面”技术。这个光学超表面它的制备和设计是不是与光栅相比会很不一样?
龚海飞:超表面确实是光学领域一个非常值得开发探索的问题,我是清华大学精仪系毕业的,十年前我上学的时候,就有一个同窗,他在做这个超表面的一些理论分析,现在所谓的光学超表面,本质上是制备原子级的微纳光学结构来显示成像,超表面其实属于微纳控制的范畴,就是我会控制这个表面,控制这个超光学表面的每一个原子对光波的反射、衍射或折射,尽管理念很好,而且学术界研究时间也很长了,但是目前来看,超表面要实用化,走进工业场景落地应用,或者形成C端的消费级产品的话,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要等到它的制备工艺成熟、稳定、规范,还有配套的产业链健全起来,才能谈得到商业化,这个过程还是面临很大挑战的。
观察者网·科工力量:我这样理解是不是准确,就是超表面它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对光学现象主动的调控,然后我们现在所有的光栅也好,阵列也好,可能都是被动的一种原理。
龚海飞: 是的
观察者网·科工力量: 另外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现在光波导显示模组领域似乎大部分公司,其实是扎堆在衍射光栅的技术路线上,谷东对阵列光波导的坚持显得很特别,您怎么评价衍射光波导这样一个技术方向?
龚海飞: 所谓衍射光波导,它本质上,还是属于全息衍射、全息光波导这一块。衍射也确实当下是一个非常主流的方向,几何阵列光波导,它遵循折射的基本定律,它是靠分光膜的反射和透射,你的膜必须布置成特定角度才能反射,这样几何阵列尺寸小到一定程度后很难再减薄。
衍射相当于光打在这个已经制备好的光栅上面,它发生衍射,这些光符合全反射条件的话,就在介质中定向传导,这就是光波导,它的重量体积可以做的比较轻薄,制备成本低,容易改版升级,当然衍射的光效相对不高,也就是说光的强度有一定损耗,这一点可以通过一些比较亮的光机,也就是光的强度比较大的一些光源,去适配和弥补。
观察者网·科工力量:除了体积重量优势,衍射光波导路线的热度,还有没有其他的影响因素?
龚海飞:还有就是衍射的制备工艺,相对来说一旦你实现成功之后,更容易固化、标准化,另外,衍射光波导对光机或者说光源的要求低一些,类似于小投影仪打在玻璃上就可以,它镜片的光学畸变也相对好控制。
观察者网·科工力量:最后一个问题,想请您谈谈感受,就是这几个月“元宇宙”概念爆火,也带动今年VR/AR行业融资事件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您在行业里是什么样的感觉?现在同行们是不是比较浮躁?
龚海飞:我个人的感觉,所谓的元宇宙的本质,其实还是一些虚拟的单元,一些信息单元,再包括空间计算、光学等软硬件技术,比较巧妙、比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深度的融合。
大部分企业,应该说还是选准产业链上的某个环节,在努力耕耘,从波导片开发到工艺制备、材料研究,当然也有些企业,确实它主攻是短平快的集成,把现成的光机、镜片、算法等攒起来,希望赶紧变现。总体上,我觉得行业风气还比较健康。我个人之前从事过多年的机器人研发,AR/VR产业可以类比于2010-2015年的机器人产业,当时外界对机器人这个赛道报道炒作很厉害,到现在这种噱头式的运作方式销声匿迹了,机器人也慢慢趋于实际场景实用和解决问题,开始大规模进入工业生产、生活娱乐场景。AR/VR现在的炒作还没有达到当年机器人那样的程度,行业内大家脚踏实地做事的气氛,比当年的机器人产业要更好一些。
观察者网·科工力量:好的,感谢您接受采访!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工程中常规处理路基的方法无需赘述,其目的就是提高土体不是一般土层的组合体,而是与工程建筑的稳定、变形有关的土层的组合体。 凡第四纪松散物质沉积成土后,未经受成壤
  • 世间许多人需要的其实不是实用的忠告,恰恰是充满暖意的附和没关系的,大家都会莫名其妙的不开心,走在路上突然会崩溃,但不妨碍我们吃吃喝喝,吹吹晚风,都会过去的我们受
  • 一次有点“混乱”的谈话之后,重新整理定义下自己2021年的“生存规则”也是一些尽可能让自己保持平和心态的方法:1)降低期望值或者说少些期望,只要没有退步,而且还
  • 我会慢慢等 慢慢等 慢慢等 慢慢等等到一切都如意 等到顺利上岸[心]今日最后悔就是9点吃了外卖 越吃越饿最后一口不剩把烤肉饭都吃了[并不简单]吃的我到现在还撑的
  • ”一个人如果能保存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的善性,以实现天道的要求,短命和长寿都无所谓,但一定要修养自己的道德与学问,这样就是安身立命了,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
  • !喵小姐 追星语录指着我的电脑桌面 哇 是王一博肖战 哪个是王一博哪个是肖战呀(事实上她经常会分不清)我说你猜猜看仔细看看 分清之后 就开始感叹哇 王
  • 整个演讲的最后他不忘使命地敦促为美国下一届政府的任务,并为美国未来的繁荣进行祈祷,但整个演讲过程中他都拒绝提及拜登的名字。他表示,新政府将在本周上任,呼吁美国民
  • 5803 겉옷을 입다 穿外套 쌀쌀한 날 凉凉的日子 반팔을 입다 穿短袖 반팔티 短袖t恤 무릎꿇고 걸레질을 하다 跪着擦地 [太阳][太阳][太
  • ❷❼“ 想和你沉入夏天,云端降伞,电光火石间,混淆一日,和百年 ” ​​​❷❽心里装着小星星生活才能亮晶晶(〃ω〃)❷❾“希望以后 你是个很棒的人  不是的话
  • 他喜欢跳舞,世上又多了一个出色的舞者;他喜欢唱歌,就有许多经典的歌曲广为传唱;当他开始喜欢表演后,一个个形象饱满,性格迥异的角色又引无数人痴迷,癫狂……于是有很
  • 居家必囤!大号加厚海绵擦!
  • 今日踏入园子,迎来的都是成群结队的,情侣的,小家庭的,让我这位老阿姨的心有些许小失落,这或许就是成年人所面临的寂寞吧。时光好似列车,我们都是车上的旅客,而我们彼
  • 电影圈有一个默认规则,就是不在春节档上映的电影捧新人。资方对于这部剧很看好,前期营销宣传花了不少钱,而且这部剧的服道化和灯光剪辑都是属于顶级的,故事改编也都很符
  • 之前一直听说过小型企业和餐厅因为covid营业出现了问题,这次切身感受到了自己去的健身房也面临倒闭了,1⃣️点点感伤/梅 谢谢一起伴我度过26周岁生日的良师及益
  • 格林是特朗普的死忠份子,一直主张选举欺诈论,还在自己的推特账户上散布许多极右翼的阴谋论观点。但是民主党不依不饶,利用自己的多数地位,启动了驱逐程序。
  • 学会微笑,用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每一天的到来,即使平淡的日子也可以过得明亮又充实。保持内心的平和,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能宠辱不惊,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强大。
  • 学佛是我们人生的一个最完美的选择,因为佛法会使我们开智慧,会让我们守戒,会让我们懂得人间应该怎么更好地生活。师父告诉大家,真正的学佛不是学文字的东西,我们人不单
  • 事实上,拍摄刑侦剧入圈的余淳,在内心深处一直有对刑侦题材剧的天然执念,而刑侦剧“强情节”“悬疑感”“冲突性”的特性,更是吸引着他想要在此领域有所深耕,《刑警之海
  • ”那种。……可以约个时间来聊聊天吗?
  • 南京祛眼袋分享[给你小心心]姐妹本来是对这种眼部动刀子项目有顾虑的,但实在是眼袋都快比眼睛大了…她一再跟我强调要靠谱的翳生对比了几位最后阿梨推荐了一位三甲出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