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门,夜景醉人】#秋天一定要来一趟铜仁中南门# 初秋时节,人们避开炙热的太阳,选择夜晚出行。中南门作为铜仁的旅游新地标和城市形象新名片,夜幕降临时熙熙攘攘的游人徜徉在中南门大街小巷,或驻足观赏街头路演,或品尝特色美食,或三五成群拍照留念,阵阵嬉闹欢乐声在中南门荡开,烟火气十足。(记者: 刘敏 胡娅)

【乡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近日,巴里坤县大河镇旧户东村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项活动,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小曲子自乐班表演的小曲子《预防养老诈骗》,内容通俗易懂,曲调优美,孩子们甜美的歌声为大家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和《歌唱祖国》,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热爱。美食评比活动中,村民们将制作好的艾面、蒸糕、蒸饼等当地传统美食供大家品尝。老人姜秀英说:“活动搞得挺热闹的,大家都高兴,跳舞的、唱歌的、得奖的,好!”

耕而陶聊茶:三十四.三红七绿为青茶 (8.工夫茶始闵老子)
总体来说,泡茶的器具是随着泡茶的形式而演变的。唐煎、宋点时期,饮茶器通常是容量较大的碗、盏。从实物上看,在唐代茶碗的口径一般在14厘米-17厘米。陆羽《茶经•四之器》说:“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唐代的一升约合咱们现在的600毫升,半升,就是300毫升,比现在用的茶杯大太多了。宋代,茶盏的口径通常在10厘米-16厘米。元代,揉捻工艺的出现,加快了散茶瀹泡的历史进程。明、清散茶瀹泡,客观上就会要求不必使用容量较大的茶器。到了明代中晚期,茶壶、茶杯成了茶桌上的主要器皿。

1595年前后成书的明代张源《茶录》里已经明确记载了壶泡的方法:“泡法,探汤纯熟便取起,先注少许壶中,祛荡冷气,倾出,然后投茶。茶多寡宜酌,不可过中失正。茶重则味苦香沉,水胜则色清气寡。两壶后,又用冷水荡涤,使壶凉洁。不则减茶香矣。确熟,则茶神不健,壶清,则水性常灵。稍俟茶水冲和,然后分酾布饮。酾不宜早,饮不宜迟。早则茶神未发,迟则妙馥先消。”。张源记载的这个壶泡法已经跟咱们现在的壶泡法没啥区别了,就是洗壶、投茶、注水、分茶、品饮。

1623年前后,明人冯可宾在他的《岕茶笺.论茶具》里说:“…或问茶壶毕竟宜大宜小,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阁;况茶中香味,不先不后,只有一时。太早则未足,太迟则已过,的见得恰好,一泻而尽。”。可见,当时的小茶壶已经在文人的茶桌上居于了主要地位。

茶壶变小,饮茶器相应的也会变小。对于饮茶器皿的选用,1609年明代罗廪在其《茶解》中说:“瓯,以小为佳,不必求古,只宣、成、靖窑足矣。”

有明一朝,纵观许多茶画,如具代表性的明代画家丁云鹏 (1547年—1628年)的《卢仝煮茶图》、《煮茶图》,常可见到一些撇口、弧体、圈足或高足的饮茶器。这些茶器在清代宫廷器型制度上,口径9-10厘米的称为“茶钟”,口径12厘米的叫“茶碗”。另外清宫还把口径13.5厘米的叫“汤碗”,口径15厘米的叫“膳碗”。明代茶事绘画中的饮茶生活场景,使我们知道其时饮茶所用器具的体型虽然较现代的茶杯大,但是对比唐、宋器具还是小了不少。

从文字资料上看,历史上第一个把“茶杯”两个字写到茶书里边的人,就是前面提到的明朝人冯可宾。在他的《岕茶笺.论茶具》里还有如下文字:“茶壶,窑器为上,锡次之。茶杯,汝、官、哥、定如未可多得,则适意者为佳耳。”。1623年前后,冯可宾的茶书中出现了“茶杯”二字,这个字眼决不是偶然的出现。要知道,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会有它的底层逻辑来做支点。那么“茶杯”出现的底层逻辑支点在哪儿呢?

支点有二。

其一,高度蒸馏白酒的出现。我们先来明确一个常识,高度蒸馏白酒的出现是在元朝。在这之前,人们所饮用的酒度数低,使的那些酒杯或者酒盏,都是体型较大的东西。妇孺皆知的山东好汉武松“三碗不过岗”的故事就很能说明问题。在景阳冈前的酒肆里,武二郎连喝十八碗,要是二锅头的话,早成醉猫了,施耐庵老先生的《水浒传》里也就不会有“景阳冈武松打虎”这样精彩的章节。

元朝末年,李昱的《戏柬池莘仲》诗写道:“少年一饮轻千钟,力微难染桃花容。年深始作汗酒法,以一当十味且浓。王君亲传坎离鼎,出瓮鹅黄煮秋影。檀心味烈九酝同,醉倒伯伦呼不醒。”。一句“以一当十”明确地点出了蒸馏酒的度数要远远高于其它类型的酒。高度白酒的出现与普及在客观上必然会促使饮酒所用器皿的体型变小即容积减小。

其二,茶人的倡导。在明代,周亮工跟张岱都把“茶杯”的另一底层逻辑支点直接指向了“瞿瞿一老”闵汶水。从文字资料上看,正是明末的闵汶水首开把酒杯当做茶杯使用的先河。作为统御明末饮茶风流的闵汶水不可能不知“茶壶以小为贵…方为得趣”、“瓯,以小为佳,不必求古,只宣、成、靖窑足矣”的道理。桃叶渡斗法时,他给张岱沏茶用的是皆精绝的成宣小酒盏且“持一壶满斟”。周亮工去桃叶渡拜访闵汶水品尝“闵茶”的时候,周记录说:“歙人闵汶水居桃叶渡上,予往品茶其家,见水火皆自任,以小酒盏酌客,颇极烹饮态。”。

明窗净几、荆溪壶、成宣小酒盏、刚柔燥湿必亲身、水火皆自任、颇极烹饮态,在周亮工跟张岱的笔下,一副活脱的沏茶画面越纸而出,老天,这不就是历史上最早的工夫茶泡法吗?

有关工夫茶,能见到最早的文字资料是《梦厂杂著·潮嘉风月》,作者是清乾嘉时的俞蛟。他说:“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经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咀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杯盘则花瓷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非近代物,然无款志,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炉及壶、盘各一,惟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制皆朴雅。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璧,寻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将泉水贮铛,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

闵汶水这位“细细钻研七十年”的“水厄”在茶史上首开把小酒盏当做茶杯的用法,于无声中创立了后世的工夫茶雏形。自此,作为品茶的器具盏、瓯开始朝着小型化演进,其后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工夫茶杯-若琛杯。

后文我们就要聊到清初的武夷茶正是借鉴了松萝茶的制法而使得一个崭新茶类-青茶诞生。那么,左右明末茶界风流的闵汶水首创的松萝茶的工夫茶泡法,必然会对因松萝技法而生的武夷乌龙茶的品饮产生深刻影响。这也导致了后世“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的工夫茶在福建、广东、台湾等乌龙茶生产地区相继传播。

版权声明:本文为新浪微博认证美食博主"耕而陶一茶"原创撰写,欢迎博友在微博上转发,交流茶知识。但,任何单位、媒体、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违者必究。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自然园艺共生社区 \ 景观建筑作品集 \ 作品集制作该项目旨在创造一种与自然共处的整体方式,通过集体景观建设可持续社区。通过园艺和向城市开放庄园的媒介,增加市中
  • 你可能并不知道这辈子到底能够做成什么事情,那么你就要信念自己必须往前走,你的未来一定要比今天更美好[色][鼓掌][好喜欢]德国拜耳拜灭士 蟑螂药 19.9~~德
  •   8年来,在京津冀版图上,轨道网、公路网建设如火如荼,从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区域国家干线铁路建设持续完善,城际铁路建设加快推进,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铁路1.5
  •     一首,素若幽兰,繁华如逝,丝丝缕缕,涟漪一世,只为那一份,淡淡的情愫,那一天,倾心的相逢,独用文字来,祭奠那昙花美丽的瞬间。人在天涯,心在咫尺,缱绻一份
  • #豆粕白糖棉花期货# 祝大家本周交易顺利[可爱][可爱][可爱]#虞书欣esther[超话]##虞书欣未来可期# // , 你是我最温柔的
  • 很早之前我就和你说过,对我而言,你就是一束从天而降的光,将我暗淡的人生点亮。#卢比肯河[超话]#[憧憬] #清杨cp万事胜意# [憧憬]#焱焱1115生日快乐#
  • 【茶山行】#古树普洱茶#不忘初心,从茶开始参天古树积淀的是岁月沧桑幽幽茶园培育的是优质古树唐汉普洱品牌源于2002年一片茶叶、一杯香茗是源于一个匠心茶人二十多年
  • 谢霆锋,太让人破防了[泪]16日11:02,谢霆锋卡着饭点发了一条动态,但却不是他一直擅长的美食,而是一则科普,可就是这么一个小知识点了解,让很多网友破防了,谢
  • 源槿女孩:新晋宝妈牛牛月3️⃣万➕表白源槿❤️作为新晋宝妈,要哺乳、要工作、要副业,要做的真的有很多努力不难,还能那么有条不紊且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的真的让人很佩
  • 技巧四:插花的姿态尽量是斜的不管你所选择的花器到底是盆啊,还是瓶啊,还是碗啊,都要尽量让你插出来的花和叶都有一种带斜的姿态,而不是完全的直立。一,你们的收费系统
  • 忙得不甘愿的人,必然是他没有从忙中得到快乐,没有体会到身心寄托的地方就是忙——不忙做什么呢?一、忙是人生的滋养剂一个人如果怕做事,偷懒,如何会有成就?
  • 无明席气断了,实报土没有了,剩下来只有一个,常寂光净土,那是真的,那是自性,那是永恒不灭,那就是大乘教里面讲的大般涅盘的境界。世界上最可笑的事情是,我知道了真相
  • 今日头条 #今日村中吐槽# 今天第一天开始吐槽村里生活……从厕纸开始[允悲]我不能确定村里所有的超市的价格如何……但是楼后头的家乐福……这种带印花的厕纸比纯白
  • #李钟硕当你沉睡时##李钟硕# INS更新: 和我的长久梦想一起努力的有缘分的人们:从守护了我10年20年的朋友,亲爱的弟弟,刚出道时打还过工的餐厅的主厨开
  • 但我今天上午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就忍不住泪目,联想到那些时光前辈虾虾们曾经经历过那么多次对热情的考验和不能言语的折磨我就真的很破防的流泪!#肖战# xz#我不追星,
  • 然后葡萄牙的名嘴何塞·莫加多转发了这个帖子,并说:“他们甚至还没用上整个球场呢,只开了下层看台,天呐!”原本这种吐槽这几天已经见怪不怪了,真正有意思的,是莫加多
  • 旧新磕刚刚又在刷星期六,突然注意到之前没注意的点棣棣小棠搞笑小剧场,何老师笑着下意识看向欣欣一般这种,如果是烘托氛围的笑或是寻找认同感的笑,按理应该看向同是主持
  • 人社局关于芝罘区 首 次 职 称 分 级 聘 任 的 文 件是在2013年下半年布置实施的,而财政局一直到首次(13-15)职称分级聘任的聘期结束,都没有传达此
  • 广东的天气真是变幻莫测,下雨刮风冷了一天又变暖了,去年这个时候,你在肚子里开始发动,妈妈在家里颠瑜伽球缓解宫缩痛,吃完晚饭跟家人说可能要去医院了,大家又大包小包
  • 袁立上浙江卫视我是演员里,吃大葱的样子,我也体验了一下,不难吃。#汤圆二三事# 20200528汤圆最近越来越像个汉子了喝粥吃粉都像大碗喝酒那样仰头倒,坐着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