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医生”谭刚:从主动援藏到实践创新,患者需求就是医者使命

援藏精神不息,爱与奉献不止。近日,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副主任谭刚当选“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6月月度人物。谭刚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也是西单院区麻醉科的带头人,让我们跟随谭刚这一路奋斗的足迹,了解协和人的勇毅担当和大爱无疆。

谭刚
麻醉科副主任兼西单院区麻醉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及院校科研和教改课题研究,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主译专著各1部。2016年被评为西藏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被评为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勇担使命
为高原手术保驾护航

2016年7月,谭刚主动报名参加中组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围绕“大病不出藏”的总目标,他根据受援科室的短板精准施策,大力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师带徒”培养骨干,大刀阔斧优化流程,以身作则教学科研,精心培养当地人才,帮助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提升三四级手术比例超过70%。

援藏这一年,谭刚一心扑在工作上。在卫生健康委、医院、科室和学会的帮助下,谭刚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建立西藏地区首个手术麻醉恢复室,设置专职护士负责术后恢复工作,使围手术期病人的麻醉管理、手术室安全和效率等方面的管理达到内地“三甲医院”水平。

谭刚注重培养人才。他利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国家级的气道管理培训基地为全区培训人才。他通过现场教学和统一授课来规范操作,补齐短板。他通过一对一、“师带徒”,结成帮扶对子携手前行。他邀请主任们亲自带队入藏,把全国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办到了高原医生的家门口,倾力为西藏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很多过去看不好的病现在能看好了,过去不敢做的手术现在能做了。2017年藏历新年刚过,新生儿卓玛(化名)被诊断为食管闭锁伴气管食管瘘,病情危急,必须马上手术。由于孩子太小、手术难度大,谭刚和当地医务人员紧急制定多套应急预案,连夜进行术前准备,翻遍库房勉强凑齐了手术器械。手术开始,谭刚时刻紧盯着患儿的生命体征,随时准备抢救。在手术4个多小时里,手术操作与手控通气交替进行了几十次。在他的精心看护下,藏区第一例新生儿食管闭锁伴气管食管瘘矫治手术成功完成。而此前,这样的患儿只能忍痛放弃治疗,或者冒险长途奔波到内地医院去碰运气。

正是在一批批像谭刚一样的援藏医疗专家与当地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桩桩件件饱含热情的规划在医院的统筹下落地实施,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事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地区达到与内地同质化医疗服务能力”的目标逐步实现。

深耕临床
全力推动麻醉学科发展

谭刚从事麻醉专业工作20余年,待患如亲,累计完成各类手术麻醉2万余例。近年来,谭刚带领团队在快速康复外科、日间手术等领域做了较多探索和实践,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构筑医疗安全屏障,进一步提升患者麻醉手术体验,提高了麻醉手术平台效率,为医院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探索和贡献。

谭刚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全国各地麻醉同行提供恶性高热易感者的诊断及防治知识培训,协助多家医院筛查诊断恶性高热病例数十例,指导抢救暴发型恶性高热患者十余例。

谭刚热心公益活动,多次参加中国麻醉医师协会、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等学会组织的“麻醉走基层活动”,赴偏远地区、革命老区为当地麻醉医师举办学术讲座、技能培训等,累计培训学员2000多人次。

“患者的需求就是医生的使命”,援藏归来后,谭刚依旧牵挂着西藏地区麻醉学科的发展,一直与援助单位和藏区麻醉同道保持着联系,帮助解答业务和科研上的种种疑问,继续为“世界屋脊上的健康奇迹”添砖加瓦。日常工作中,谭刚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全心全意为患者守护生命,减轻痛苦。作为西单院区麻醉科主任,谭刚带领团队深耕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在医疗质量、服务创新、数字化转型以及精细化管理运营等方面勇于探索、打破陈规、开拓创新,为增进广大患者的健康福祉矢志奋斗。回望来时路,奋进正当时。谭刚用行动践行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用医德医术谱写出大爱无疆的华美乐章。

文字/宣传处
图片/宣传处 谭刚提供

我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亲人,没有人记得你的生日,至少不是永远,而这些虚拟人物恰恰就是此时的一些慰藉,很可笑但是却合情合理,这将是永恒的常态,而那些破例的日子这是这一生中会一直铭记的但根不愿拿出来回望与品尝的记忆。我总说我不爱去记别人的生日,因为尝试过足够的失望以及遗憾,生活中恰到好处的时机少之又少,我总是希望墨菲定律不要在我身上一次又一次地应验,但是又不得不承认世界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我永远爱我的父母亲人,希望我一切都好,希望未来一切都好,晚安,生日快乐

✨ 〖看感情冷战会不会分开 〗✨
通过牌让对方心境和姿态产生自省和改变。最终在理性分析和鼓励后,个案立刻主动联系,而瞬间冰释一段漫长的冷战。很圆满的结果。人们总爱在生活彻底改变,爱人不再后怔然回望,才学会感情在岁月里的最质朴意义。若得一人诚挚爱你如初,三餐相依,四季为伴,别数年后你万般折腾才明白,你曾嫌弃的也是成了你后来最想拥有的。
#分手##失恋##分手复合##失恋分手复合##星座##离婚##异地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来院就诊人员均需正确佩戴口罩,在医院入口处主动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测温正常后,方可进入院区。(急诊科 总值班24小时电话:0371-65579120、8
  • 本来没考前想好文案一句“这ACDEF少了个什么试考的我真的是累”来结束,但是出个意外,我忍不住要吐槽。关于上班期间被拉去抽奖的那些事txt水我去抽奖 然后呢一人
  • 这些张晢翰不想全都交给网上购物,总该出去走走,去商场里为两个人选一双合适的筷子最好也换一套配套的盘子张晢翰休息的时候会去阳台上画设计图,今天也不打算例外,画册架
  • 【任嘉伦特战新人裙】 有这么一个任 @任嘉伦Allen 他自律好学,怀揣着梦想 他温暖向阳,不放弃不妥协 一路坎坷披荆斩棘,只向心而行 这样的任嘉伦,你是否也为
  • #壁纸[超话]#:不会烂大街的温柔短句1.就算步伐很小也要慢慢前进2.不顺路的人抄近路也追不上3.秋遇冬熟 春疏夏离 仅此而已4.来日方长 我们带着诚意慢慢来5
  • 我有时候会想,或许在某个平行时空,我也像她们一样被家长里短包围,孩子就是我生活的重心,没准我还是个好妈妈。高三,我们面对共同的压力和难题,当你站在我身边的时候,
  • 05、心有桃花源,人间处处花开美好的人生,灿烂的日子,从来都是自己创造的,境由心生,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只是馨香的季节,而一切美好,皆来自心底心底无私天地宽,当花
  • 杨大哥有一个患有脑瘫的孩子,他的妻子也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他每年种地维持,现如今看到自家的地被人恶意破坏,杨大哥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这个人到底是谁,
  • 记得两年前是一个人在飞机上孤伶伶的过,一年前是和先森从北京到南京到上海不停的奔波着过的,今年终于在女神,先森和史努努的陪伴下过得悠哉自在,order numbe
  • 泰国曼谷Jodd Fairs新火车夜市慢慢火起来了隔壁新盘noble rama9天花板位置 比周边都便宜 63万人民币起,本地人狂买,即将封盘,海外份额所剩不多
  • 明日9時30分はドン10話!だって人生は一回!
  • ——卢苏伟《你要配得上自己所受的苦》 ​​​身无饥寒,父母不曾亏我人无长进,我以何对父母~~(围炉夜话)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
  • ——北野武 7、我们总喜欢拿顺其自然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北野武 7、我们
  • 你可能想象不到,-890的大券你可以拥有 【198】马克华菲 满天星手表 一共有6个款式,有男女款式/胜利男表会赠送鳄鱼纹材质带一条,女款会赠手镯,看起来质
  • #每天一点点# #约会博物馆# 《初发石首城》 谢灵运 白珪尚可磨,斯言易为缁。虽抱中孚爻,犹劳贝锦诗。寸心若不亮,微命察如丝。日月垂光景,成贷遂兼兹。出宿薄
  • 【青岛地铁三期首批开工线路全速推进:2号线二期、5号线、7号线二期有新进展】2号线二期、5号线、7号线二期多个车站展开主体施工,绿迁、管迁、调流路等前期工作提速
  • 1、我喜欢看山,看鲜花看黄昏,看日出看日落看月亮,看路边小狗摇尾巴,可他老喜欢喊我看路2、他居然记住了我无意间说的话这感觉确实很特别3、当原则遇上心动就会无限破
  • ”他嗤笑“那你又何苦守着断桥,不去洗净前世再为人呐? ​​​#开心一刻#老板的亡魂来到奈何桥,遇到了孟婆  老板:“店家,来碗汤,渴死我了!”  孟婆白了他一眼
  • 真就混韩娱的都高级呗?回两句嘴咱就是雷,各种雷!挑事的难道不是那些自以为是的高贵“韩娱”粉咩?⭕️圈重点,弟弟那么好看,多看看帅哥降降火天天动不动就骂,有啥好骂
  • @Osports全体育传媒 携手@篮球杂志 为大家送出初夏特别礼物啦[送花花]奖品:《篮球》杂志五月刊[鼓掌]抽奖要求:转发微博+关注@篮球杂志 @Os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