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4岁确诊男子隔离画面曝光,撕开当下社会残酷的遮羞布……

北京34岁确诊男子隔离画面曝光,撕开当下社会残酷的遮羞布…….

在网上看到一张聊天记录:

3号6只羊,回来了5只羊,二号两只母羊统统消毒,现都进自己家了。

我们竟然那么多?

6只羊是家的,109室收垃圾的。

……

看完是不是一头雾水,别着急,我来慢慢解释。

如果把“羊”替换成“感染新冠的人”,把“母羊”替换成“感染新冠的女性”,是不是更容易理解一些?

没错,这是最近这段时间,某些网友对“新冠阳性感染者”的代称。

他们,先是称呼新冠阳性患者为“小阳人”。

因为,“羊”同“阳”谐音,随后就变成了“两脚羊”。

并用性别区分为“公羊”“母羊”,还会加上量词“两只母羊”。

紧跟着,“羊家”指的是出现阳性的住宅,“老羊”指的是感染阳性的老年人。

而“抓羊”“赶羊”,指的是把感染新冠的患者,送往方舱医院进行治疗。

很魔幻是不是?

什么时候,新冠患者不能用人来称呼,而只能用“羊”来代替?

明明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却被戏称为“一只羊”,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不少网友纷纷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看法:

这辈子每个人都有机会得新冠,对别人嘴下留情,就是对自己嘴下留情。

量词变成只,公羊母羊,这些真是不能接受。

这种称呼对人毫无尊重。

给人贴标签,不把人当人。

……

或许,有人会说,他们只是在调侃,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但是,幽默和调侃,首先是建立在尊重别人的基础之上的。

更何况,这样的称呼,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是对新冠感染者的歧视、排挤以及恶意。

就像《健康时报》评价的那样:

“把新冠感染者称作“羊”,是歧视、排挤的次生伤害。”

疫情之下,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什么?

是人们的歧视、偏见与污名化。

但遗憾的是,新冠疫情还未结束,这样的恶心一幕却还在上演着。

图片

曾看过一个视频,有记者想采访新冠康复者,但无一例外都被拒绝了。

拒绝的理由,五花八门:

我怕学校里的同学、老师,会对孩子“另眼相看”。

我毕竟得过新冠,你们不怕我吗?

我工作丢了你们负责吗?我第一个工作就是因为这个丢的。

我觉得这种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因为我怕,我担心社会性死亡……

想起网上看到的一句话:“他们战胜了病毒,却像病毒一样被排挤。”

疫情已经第三年了,可有些人对新冠感染者的歧视和偏见,依然还是如此之深。

4月6日,上海一家物流公司的驾驶员孙某,不幸确诊。

确诊前,他负责封控期间运输物资;确诊后,他被送到了方舱医院。

4月21日那天,是他解除隔离,本应该回家的日子。

但让人心酸的是,社区并不同意他回来。

方舱已经没有他的位置,小区也没有资格入住,他好像成了一个被世界抛弃的可怜人儿。

目前,他已经在自家门口的马路上,睡了14天。

“对面就是家,去不了。”他说。

无独有偶,有网友说,自己60岁的父亲,在方舱医院隔离出院后,因不在社区登记名单上,被拒绝进入小区。

没有饮食,流浪街头三天。

虽然,小区街道近期回应,他已经回到家了。

但在那流浪的3天里,一个60岁的老人,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是怎样的无助与煎熬?

河北一抗疫女护士感染后痊愈,回村隔离时却遭到村支书辱骂诅咒家人。

该护士说,她是在一线采集核酸时被感染,之后进行治疗,转阴后服从安排进行集中隔离。

隔离期满后,回村隔离期间,竟遭到村支书侮辱、谩骂、诽谤,甚至恶毒诅咒她的家人。

让人心寒至极。

而这些,只是疫情笼罩下的一隅。

在我们看不见的角落,又有多少新冠感染者,正在遭受着歧视与排挤?

诚然,面对疫情,我们都会恐惧,害怕病毒会传染到自己身上,害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会被打乱。

但这,并不是我们歧视、嘲讽、驱逐新冠感染者的理由。

是的,他们是生过病,是感染过病毒,但他们已经痊愈了,已经可以回家了。

可现实却是,有太多的人,比如小区的业主、保安、物业等,在阻拦着他们回家。

忍不住想说:

在疫情面前,大家都是受害者,尤其是曾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

我们要面对的共同问题是疫情,而不是被感染的个体。

图片

前段时间,北京疫情的第218号感染者张先生,突然火上了热搜。

张先生,34岁,是一名室内设计师,在北京打拼多年。

4月22日上午,他与一名施工工人,在客户家沟通设计细节。

下午回到公司,听说有位工长确诊了,他马上意识到,自己可能是次密接。

于是立即做出决定:“今晚我就不回家了。”

第二天早上,他得到消息,和他接触过的工人也确诊了,这也就意味着,他成密接了。

张先生赶紧躲进自驾车内自行隔离,并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备,告知自己的行动轨迹和居住情况。

在此期间,他全程没有离开过位置,直到晚上9点,120将他拉走隔离。

也就是说,他在车里,呆了整整11个小时。

而因为他一系列教科书式的应对方式,及时阻断了病毒传播,把疫情的影响控制到最低。

他所在的小区,在全员核酸阴性后,不到14个小时,便结束了临时封控。

事后,在接受采访时,他是这样说的:

没回家,是不想给别人添麻烦。

如果我被感染了,那我希望所有问题到我这儿结束,不要影响别人。

之所以分享这个故事,是想说:

虽然,有极少数自私自利的人,他们不遵守规则,将病毒肆意传播开来。

但大部分人,还是在努力地不给我们添麻烦,在尽量减少对我们造成的影响。

而我们呢,却对他们调侃,带着歧视和偏见,去针对,去排挤,去为难。

不得不说,每一个新冠感染者,他们也是受害者,他们也不想生病,也不想被感染。

没有谁愿意成为确诊病例,成为病毒携带者,也没有谁愿意看到疫情肆虐,疾病横行。

他们只是不幸,只是倒霉,被感染上了。

可是在疫情还未结束的今天,每个人都有被病毒感染的可能。

到那个时候,被歧视,被粗暴对待的,会不会就是下一个你?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疫情之下,更是如此。

在新冠病毒面前,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我们都是命运共同体,包括新冠感染者。

你的歧视和偏见,并不能让病毒消失,让疫情结束,反而会伤了大众的心。

只因为,包容比指责更温暖,善良比歧视更高贵。

而我们的善良、包容与理解,也终会化成一股暖流,温暖着被疫情笼罩下的世界。

前几天,河南郑州某小区,出现了确诊病例。

整个小区被封控后,确诊的小姐姐在小区群里不停道歉,自责给邻居们带来的不便和麻烦。

“大家非常抱歉,今晚我们就会被接走,非常抱歉给大家带来麻烦。”

虽然,生活被按下了暂停键,但邻居们的回复却让人倍感温暖。

不用愧疚,谁也不想这样的。

疫情嘛,我们一起挺过去就好了!

没事,没事,加油,照顾好自己……

有人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

一场疫情,让我们看尽了人间冷暖。

虽然,这世界偶尔冷漠,偶尔伴有歧视与指责,但请相信,善意与温暖一直都在。

而越是艰难,我们越要报团取暖,共渡难关。

写到这里,我想对那些歧视新冠感染者的部分人说几句话:

1. 把自己当人,把别人也当人。

他们是鲜活的人,不是“小阳人”,更不是“一只羊”。

调侃也好,开玩笑也罢,但这些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是一种不尊重,不友好的行为。

我们总说,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的。

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你对他人释放恶意,他人也会对你口吐恶言。

2. 温柔比粗暴,更有力量,也更有效果。

我们的共同问题是疫情,而不是被病毒感染的他们。

你对他们的歧视,粗暴对待,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激化双方的矛盾。

不如选择一种温和的方式,给予他们善意与包容,让他们的世界多一些温暖,少一点阴霾。

因为,他们害怕的,有时候并不是病毒,而是被病毒感染后的网暴与歧视。

3. 同理心,是最高贵的修养。

有一句俗语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拥有同理心,是一种将心比心的尊重与善良。

试想一下,如果你不幸感染了病毒,别人歧视你、排挤你、网暴你,你会怎样?

如果这世上,能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将心比心,矛盾、争执和歧视,自然会减少。

很喜欢网上的这一句话:

“相信爱与希望蔓延的速度,一定会超过病毒,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重新开始。”

纵然山河有恙,不敌世间盛情。

在疫情还未结束的今天,希望这个世界能够少一些歧视与偏见,多一些温暖和善意。

#院方再回应孕妇在医院门口流产#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医院肯定是有问题的,难辞其咎。

但是偌大的西安,所有的公立医院都不收治这个孕妇吗?让她在一个私立医院门口流产?

疫情横行两年,医院在这方面应该是要有应急预案的,而不是冷漠地将患者拒绝于门外。

很多地方其实都有相应问题,只不过疫情不严重,问题未凸显出来。前两天还在群里看到一个大理朋友抱怨自己的产检经历,怀孕七八个月到当地医院做检查,因为行程码上带有星号地区(所到市区存在中高风险地区),但行程码还是绿的,医院工作人员就此坚决拒绝孕妇入院,非得先做核酸检测再拿检测证明才能进去。

如果这时候孕妇有什么特殊情况,类似的悲剧是不是还会发生?人岂不是被这没有人情味的规则定死了?

医院有责任,但制定规则的机构单位责任更大。[摊手]

【一个#基层防疫人员#的712天】中国是践行“动态清零”策略的国家,也是疫情控制最为有力的国家。
而为这个全世界最牢固的疫情防控体系奠基的便是基层防疫人员,他们并不直接参与诊治患者,但每一个密接、次密接、感染者、疑似感染者都要由他们来筛查、采样、送检、转运、隔离、跟踪、调查。英雄的称号并不总属于这个平凡的群体,冲上前线时,他们总会被形容为高尚、无私、无怨无悔,但平常的日子里,他们是小题大做、死板、不专业、态度冷漠的基层工作者。
更多的时候,他们也只是普通人,接触阳性感染者时会恐惧,白天黑夜连轴转时身体会吃不消,指令不明确时会抱怨,两年如一日的高压工作会摇动信念,耗尽激情。不能按时吃饭、连夜筛检送样、一天600个流调电话、累到躺在地上……只是基层防疫人员工作中可见的部分,我们看不到的是长达两年以新冠病毒为圆心的生活。感染者尚有康复日,防疫没有停歇时。
本文的主人公李力是一名90后基层防疫工作者,他来自疫反复无常、多次封控的边境小城,疫情前是一名普通医生,在新冠大流行的两年时间里,他辗转于各隔离酒店和城乡社区之间,负责采样相关工作,接触过守边“将士”、网格员、支援队伍、流调人员、公职人员、感染者以及被疫情影响的普通居民。疫情改变了这里的每一个人。
我们试图还原这群不被看见的人们的真实生活。https://t.cn/A6Jw8zJp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个人最早读的网络小说应该是《我和一个日本女生的故事》和《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这两本书都是有出版的。个人最早读的网络小说应该是《我和一个日本女生的故事》和《成都今
  • 新气象,迈进现代化新征程新年伊始,列车在刚建成不久的赣深高铁上飞驰,在老区与特区之间跑出振兴发展的“加速度”;“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贵州、宁夏、甘肃等西
  • 时间一长,对方会觉得自己的主动永远得不到你的回应,普通朋友之间尚且还有“礼尚往来”可是和你谈恋爱却像只是他的一场单相思。大多数女生都会有一种想法,如果自己太轻易
  • 这里所说的“正知见”指的是如来正知正见,如来正知正见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这三法印及“究竟圆觉”这一实相印。你们这些大菩萨能咨问如来如是这样的修行
  • ​​​​ Assurant全球互联生活执行副总裁兼总裁Biju Nair认为,运营商、手机厂商、零售商,都在鼓励用户向5G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以旧换新
  • #厦门租房[超话]##厦门租房[超话]##厦门租房[超话]# 招租五室两厅一层其中次卧,房子位于祥店新村(中医院旁边),小区六楼无电梯(下面有几个台阶相当于一楼
  • 2016年,武汉恺德集团收购顺民地产,迅速发展壮大构建了现代化的管理体系,依托地产进行朝阳行业升级,目前已成为一家拥有多元业态的大型集团。随着光谷楼市持续火热,
  • 2月打卡了今年第一场live,Aimer非常值得吃了可爱的雪人牛奶大福,买了软软的小海豹今年在阿寒湖住了一晚,和刘桑钓了一小时只钓上来一条小鱼最后花钱买了一盘天
  • 樱井:学生时代也是这样吧,一想到回不去就会焦急吧(笑)。大野:最近啊…是去超市吧。
  • 我喜欢美的东西,相比于其他牙 科 专 业,正畸不仅可以改 善人的口腔健康,还能塑造艺术的美,让牙齿带给人们美的改变,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我喜欢美的东西,相比于其
  • #老照片# 今天是运动项目mix的一天[打call]一站式体验了飞镖 电动 跳舞弓上连个准星都没有 箭后面好几个卡扣都断了[裂开]但是不妨碍我爱上了舞力全开[打
  • 她们的婚纱会是有秩序美感的一种。她们的婚纱会是温婉的,内敛的,会是一种温柔大气的感觉。
  • 不是我不努力,这两天就没休息过,问题是写到第二章我给故事1男主换了个更闷骚的人设……现在正努力赶进度,看看明天能不能争取开。剧荒新卯中了一个叔#李善均[超话]#
  • 某导:我杀了你(小狗持刀图)于是今天真的就剩占星没练了[嘻嘻]大家好,这里是空气炸锅牛逼症发作的肥宅居然还能实现叉烧肉自由![喵喵]之二《向你致敬》(很久之前的
  • 将来有一天我们不会再谈风花与雪月,但我们看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爱过的人他们都融进了你的血液里,成为了你身体的一部分,塑造成了现在的你。爱情从来不是长
  • 稳定的收货渠道让更多像蒋俊文和李海坤一样的云南花农有了稳定的收入,面积从几十亩到几百亩不等的鲜花种植基地变成了他们的“聚宝盆”。”蒋俊文向记者感叹道,“现在种植
  • 2011年初,“痴迷”足球的刘志伟老师创建了学校的“唐昌260”足球社团,让全校对足球感兴趣的学生都有了参与机会。2017年11月,昌化职高被评为浙江省青少年校
  • 远洋长江樽位于“汉口历史风貌区”“长江左岸创意设计城”“三阳设计之都”三大核心战略规划叠加之地,在带动焕新武汉居住理念的同时,与区域的发展和革新理念一脉相承,项
  • “大程子好妹妹”的这波热度,其背后,是民主的触手可及,要用得用,用了管用,是社会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高度认同。而一个“全”字,不仅鼓励和保护了这股轴劲,还将之纳入
  • 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会根据大腿中间那条缝来评判我的胖瘦 多吃一口饭都要悔恨很久 因水土不服冒出来的那些痘痘也让我极度厌恶自己 我时常深陷如果我能再好一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