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金华宗旨——第三章回光守中

回光之名何昉乎?昉之自文始真人也。回光则天地阴阳之气无不凝,所谓精思者此也,纯气者此也,纯想者此也。初行此诀,乃有中似无。久之功成,身外有身,乃无中似有。百日专功,光才真,方为神火。百日后,光中自然一点真阳,忽生黍珠,如夫妇交合有胎,便当静以待之,光之回,即火候也。

夫元化之中,有阳光为主宰,有形者为日,在人为目,走漏神识,莫此甚顺也。故金华之道,全用逆法。回光者,非回一身之精华,直回造化之真气,非止一时之妄念,直空千劫之轮回。故一息当一年,人间时刻也,一息当百年,九途长夜也。凡人自嘚的一声之后,逐境顺生,至老未尝逆视,阳气衰灭,便是九幽之界。故《楞严经》云:“纯想即飞。纯情即堕”。学人想少情多,沉沦下道。惟谛观息静,便成正觉,用逆法也。《阴符经》云:“机在目”。《黄帝素间》云:“人身精华。皆上注于空窍是也。”得此一节,长生者在兹,超升者亦在兹矣。此是贯彻三教工夫。

光不在身中,亦不在身外,山河大地,日月照临,无非此光,故不独在身中。聪明智慧,一切运转,亦无非此光,所以亦不在身外。天地之光华,布满大千,一身之光华,亦自漫天盖地。所以一回光,天地山河一切皆回矣。人之精华,上注于目,此人身之大关键也。子辈思之,一日不静坐,此光流转,何所底止!若一刻能静坐,万劫千生,从此了彻。万法归于静,真不可思议,此妙谛也。然工夫下手,由浅入深,由粗入细,总以不间断为妙。工夫始终则一。但其间冷暖自知,要归于天空海阔,万法如如,方为得手。

圣圣相传,不离反照。孔云:“致知”;释曰:“观心”;老云:“内观”,皆此法也。但反照二字,人人能言,不能得手,未识二字之义耳。反者,自知觉之心,反乎形神末兆之初,则吾六尺之中,反求个天地末生之体,今人但一、二时中间静坐,反顾己私,便云反照,安得到头!

佛道二祖,教人看鼻尖者,非谓着念于鼻端也。亦非谓眼观鼻端,念又注中黄也。眼之所至,心亦至焉,何能一上而一下也,又何能忽上而忽下也。此皆误指而为月。毕竟如何?曰鼻端二字最妙,只是借鼻以为眼之准耳。初不在鼻上,盖以大开眼,则视远,而不见鼻矣;太闭眼,则眼合,亦不见鼻矣。大开失之外走,易于散乱,太闭失之内驰,易于昏沉,惟垂帘得中,恰好望见鼻端,故取以为准。只是垂帘恰好,任彼光自然透入,不劳你注射与不注射。

看鼻端,只于最初入静处举眼一视,定个准则便放下。如泥水匠人用线一般,彼自起手一挂,便依了做上去,不只管把线看也。

止观是佛法,原不秘的。以两目谛观鼻端正身安坐,系心于缘中,道言中黄不必言头中,但于两眉中间,齐平处系念便了。光是活泼泼的东西,系念两眉中间,光自然透入,不必着意于中宫也,此数语已括尽要旨。其余入静出静前后,以下止观书印证可也。
缘中二字极妙。中无不在,遍大千皆在里许,聊指造化之机,缘此入门耳。缘者缘此为端倪,非有定着也,此二字之义,活甚妙甚。

止观二字,原离不得,即定慧也。以后凡念起时,不要仍旧兀坐。当究此念在何处,从何起,从何灭,反复推究,了不可得,即见此念起处也。不要又讨过起处,觅心了不可得。吾与汝安心竟,此是正观,反此者,名为邪观。如是不可得已,即仍旧绵绵去止,而继之以观,观而继之以止,是定慧双修,此为回光。回者止也,光者观也。止而不观,名为有回而无光,观而不止,名为有光而无回,志之。

达道居士译文:

吕祖说:回光这个名词,始于何人?始于文始真人(关尹子)。回光的时候,则天地间阴阳之气无不凝聚,所谓“精思”,所谓“纯气”讲的都是这回事。开始实行这一个功诀时,是“有中似无”;日久功成,达到身外有身的地步,那就是“无中生有”。要专心炼功一百天,那光才达到真的地步,那才是真正的神火。在一百日之后,光自然会凝聚;人身中的一点真阳,忽然产生黍粒大小的光珠,就像夫妇交合会怀胎一样,此时必须平静地去等待。光的回法,以及回的程度,就是人们常说的“火侯”。

在广袤的造化之中,有阳性的光在作为主宰。有形体的就是太阳;在人身中就是两眼,通过眼光走漏神识出去,那就是最顺当。所以金华功法,就不能让它顺当,而是采用一种逆法。

要知道回光不仅是返回一身的精华,而且是返回造化中的真气;不仅是制止一时之妄想,也是解脱了千劫之轮回。所以说把一呼一吸的时间当作一年,就是人间的时刻;把一呼一吸的时间当作百年,那就是九泉之下的漫漫长夜。

人自从娘胎中叻地一声诞生出世,从此就顺着环境生活,一直到老,从来不曾逆视过。阳性的气逐渐衰微,逐步走进那阴性的九幽之界。所以楞严经云:“纯想即飞,纯情即堕”,你们学道的人原是“想”少“情”多,因而沉沦在下道之中,只有内观于息静,才能成为正觉,这里用的正是那种逆法。在锻炼中眼睛最为重要。阴符经云:“机在目。”黄帝素问也云:“人身精华,皆上注于空窍。”都在强调这个。你们懂得了这一章所讲的道理,长生之方就依靠它,飞升之术也是依靠它。这是贯通了儒、释、道三教的功夫原理。

光并不在身中,但也不在身外。请看山河大地,日月光华照耀着它们,所以光不独在身中。聪明才智,一切事物的正常运转,亦无一不依靠此光,所以它也并不在身外。天地的光华,布满了大千世界;一身的光华也可说是铺天盖地。因此只要你一回光,那山河大地,一切事物也跟着回光了。

人的精华是向上凝集在眼睛中的,这可是人身上一大关键。你们想一想,假如一天不静坐,那光随视觉而流转,能有个完吗?如果能抽出一会儿的时间来静坐,即使是万劫千生,在其中也能了彻。万法终归于静,这一条是真不可思议呵!这真是最玄妙的道理。然而着手炼功,还是由浅入深,由粗入细,最重要的一条是要不间断的炼为妙。功夫始终是一贯的,不过在炼功过程中,却冷暖自知,只能由个人去体会了,总之要达到海阔天空,万法如如这种境界,才算是入门得手。

自古以来,圣师代代相传,从未离开“反照”这一说。孔子云:“致知”,释迦号:“观心”,老子云:“内观”,皆是指此一法也。但是“反照”这二个字,人人都会说,却大都不能做到入门得手;其主要原因是还不懂这二字的真正函义。“反”者,就是从有知有觉的心,返回到自己身体和精神还未形成的那种阶段去;也就是在自己六尺之躯当中,反求那个天地尚未形成以前的本体,是个什么样子。现在学道的人,只知道每天静坐一二小时,反思一下自己种种的行为,便说做到了“返照”,那怎能叫彻底呢?

佛道二教的教祖,叫人静坐时观看鼻尖,这并不是让你把意念集中在那鼻端那里;也不是让你把眼观盯着鼻端,而意念又集中在中黄部位。因为眼睛所到之处,心意也跟着到此处;心所到之处,气也跟着到了。这怎么能一上又一下?又怎么能忽上忽下?照这种理解法,正应了楞严经里所说的“认指为月”的妙谕了,什么是“认指为月”,就是说有人用手指指着月亮给人看,那人没看月亮,只看着他的手指。回归正传,那么究竟要怎么办才好?我说就是这“鼻端”二字最妙!这只不过是借鼻端来作眼睛的标准,本意并不是在鼻子上面,因为静坐时,眼睛开得太大,就看得过远,于是看不见鼻子了。眼睛闭得过头,就等于合上了眼,于是更看不见鼻子了。太开的缺点,是眼睛外走,容易产生散乱现象;太闭的缺点,是眼光内驰,容易产生昏沉现象。惟有眼垂帘得适中,恰好能望见鼻尖端,最为恰当,所以取鼻端以为标准。这只是让你垂帘的做到恰到好之处,使光自然透入,无需你主动注射或不注射。

眼睛看鼻端,只是在最初快要入静时,举目一视,定个准则,然后你就放下不去管他。好比泥水匠人砌墙挂线一般,他把线挂起来,便照着这线一直往上砌,并不需要一边在砌,一边老是注意去看线。

止观的功法原是佛家的法,并没有什么秘密。那功法内容是以两眼仔细观看鼻尖,然后正身安坐,把心联系在“缘中”部位。佛家言“缘中”,就是道家所说的“中黄”同一道理。也不必把那里称作头部之中。初学的人,只须于两眼中间与眼珠齐平之处,联系意念就可以。光是活泼泼的东西,在两眼齐平处联系意念,那光就会自然而然的透入,并不必要将意念集中在中黄部位。我这几句话,已经括尽佛家功法的要领,其余入静、出静前后应注意事项,大家可以参考隋代智顗大师所着的《小止观书》印证。

缘中这二个字下得妙极了!无所不在是为“中”;整个大千世界都可以包括在里面,聊以指示造化之机,必须缘着这条路入门。所以“缘”字,就是“缘”着这一起点来开端,来萌芽,不是叫你定定地去攀缘着它,此二字的意义,真是太活了,太妙了!

“止”和“观”这二个字,原是离不开的,那也就是“定”和“慧”也。以后大家在静坐时,如果有染念出现时,不要仍旧死死的坐在那里,可以找一找这个念头出现在何处?从何而起?又从何而灭?反复追究,一直追到追不出结果来,那就是念头生起之处。但你决不要去硬找那念头起处,最适合是达到所谓“觅心了不可得,吾与汝安心竟。”这种程度,像这样才是正观,若不是这样,就不是正观,叫做“邪观”。寻找念头而不可得,以后,还会有新的念头生出来,那么仍然绵绵地止住它,接着又去观它,观到合适的程度,就再去止住那观的念头,这种功法,是一种定慧双修法的功法,也就是我前面所讲的回光。回者就是止;光者就是观。止而不观,称为有回无光;观而不止,称为有光无回。请大家务必记住这一点。

摘自:劝学网——道家思想

《類經》
【類經五卷】
脉色类(二)

五脏之气脉有常数(《灵枢.根结篇》O四)

一曰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营,运也。人之经脉运行于身者,以营五脏之精气,如《五十营篇》者即此之义。其数则周身上下左右前后凡二十八脉,共长十六丈二尺。人之宗气积于胸中,主呼吸而行经隧,一呼气行三寸,一吸气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以一息六寸推之,则一昼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通行五十周于身,则脉行八百一十丈。其有太过而不及而不应此数者,名曰狂生。狂犹妄也,言虽生末可必也。)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凡此五十营者,即五脏所受之气也。但诊持脉口而数其至,则脏气之衰旺可知矣。脉囗义详藏象类十一。O数,上声。)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代,更代之义,谓于平脉之中,而勿见软弱,或乍数乍疏,或断而复起。盖其脏有所损则气有所亏,故变易若此,均名为代。若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受气皆足,乃为平和之脉。)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四十动一代者,是五脏中一脏亏损也。O愚按:《十一难》曰:经言脉不满五+动而一止,一脏无气者,何脏也?然。人吸者随阴入,呼者因阳出,今吹不能至肾,至肝而还,故知一脏无气者,肾气先尽也。然五脏和者气脉长,五脏病者气脉短。观此一脏无气必先乎肾,如下文所谓二脏三脏五脏者,当自选而近,以次而短,则由肾及肝,由肝及脾,由脾及心,由心及肺。故凡病将危者,必气促似喘,仅呼吸于胸中数寸之间。盖其真阴绝于下,孤阳浮于上,此气短之极也。医于此际而尚欲平之散之,未有不随扑而灭者,良可哀也。夫人之生死由乎气,气之聚散由乎阴,而残喘得以尚延者,赖一线之气未绝耳,此脏气之不可不察也。)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予之短期,要在终始。(予,与同。短期,死期也。言五脏无气,可与之定死期矣。终始,本经篇名,具十二经终之义。)所谓五十动一代者,以为常也,以知五脏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数乍疏也。(以为常者,言人之常脉当如是也,故可因此以察五脏之气。若欲知其短期,则在乎乍疏乍数,此其时相变代,乃与常代者不同,盖以脏气衰败,无所主持而央常如此,故《三部九候》等论皆云乍跪乍数者死。O愚按:代脉之义,自仲景、叔和俱云: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脉代者死。又曰:脉五来一止,不复增减者死,经名曰代。脉七来,是人一息半时,不复增减,亦名曰代,正死不疑。故王太仆之释代脉,亦云动而中止,不能自还也。自后滑伯仁因而述之曰: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由是复止,寻之良久,乃复强起,为代。故后世以结、促、代并言,均目之为止脉,岂足以尽其义哉?夫缓而一止为结,数而一止为促,其至则或三或五或七八至不等,然皆至数分明,起止有力。所主之病,有因气逆痰壅而为间阻者,有因血气虚脱两为断续者,有因生平稟赋多滞而脉道不流利者,此自结、促之谓也。至于代脉之辨,则有不同。如《宣明五气篇》日脾脉代,《邪气脏腑病形篇》曰黄者其脉代,皆言脏气之常候,非谓代为止也。又《平人气论》曰,长夏胃微软弱曰平,但代无胃气曰死者,乃言胃气去而真脏见者死,亦非谓代为止也。由此观之,则代本不一,各有深义。如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乃至数之代,即本篇之所云者是也。若脉本平匀而忽强忽弱者,乃形体之代,即《平人气象论》所云者也。又若脾主四季而随时更代者,乃气候之代,即《宣明五气》等篇所云者是也。凡脉无定候,更变不常,则均谓之代。但当各因其变而察其情,庶得其妙。设不明此,非惟失经旨之大义,即于脉象之吉凶,皆茫然莫知所辨矣,又乌足以言诊哉?二篇详义,见后十一及疾病类二十五。O又按:本篇但言动止之数,以诊五脏无气之候,未尝凿言死期,而王氏《脉经》乃添出死期岁数,曰:脉来四十一投而一止者,一脏无气,却后四岁春草生而死。脉来三十投而一止者,二脏无气,却后三岁麦熟而死。脉来二十投而一止者,三脏无气,却后二岁桑葚赤而死。脉来十投而一止者,四脏无气,岁中死。脉来五动而一止者,五脏无气,却后五日而死。自后渚家言脉者皆宗此说,恐未有一脏无气而尚活四岁、二脏无气而尚活三岁之理,诊者辨之。)待述……!

苏轼—东坡居士系列16

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 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 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 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 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 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 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 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譯文:

这年的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林皋亭。有两位客人随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部掉落了。我们的影子映照在地上,抬头望见天上高悬的明月,又环顾四周环境,感觉十分快乐,于是我们一边走一边作诗,互相酬答。

我不由得感叹道:“有客人而没有酒,有酒而没有佳肴,如此月白风清之时,这么美好的夜晚,该如何度过呢?”有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时分,我撒网捕到了一条鱼,大嘴巴,鳞片很细,形状类似松江的鲈鱼。可是到哪里去弄酒呢?”于是,我回家去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已经藏了很久,就是为应付你的不时之需准备的。”

于是我们携带着鱼和酒,又来到赤壁重游。只见滔滔江水发出流淌之声,岸边的断崖峭壁有千尺之高。因为山峦很高,月亮看上去很小,江水落下去时,礁石便露了出来。这才过了多少日子,之前所见的江山都不复存在了。于是,我撩起衣服向上攀登,走过陡峭的岩石,拨开蓬乱的野草,蹲在虎豹盘踞的怪石上,登上虬龙般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危巢,俯瞰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里。我在这里放声长啸,草木被我的声音震动,山谷也和声相应着,似乎因此而风起水涌。
我也悄然地感到悲哀,因肃然无声感到一丝恐惧,意识到此地不可久留。于是我便返回登上小船,把船划到江中,放任小船随波逐流。此时已经是半夜时分,环顾四周一片寂静。这时有一只孤独的飞鹤,横过江面朝东边飞来。它的翅膀如车轮一般大,白色衣服黑色裙子,嘎嘎地鸣叫着,从我的小船上空掠过向西飞去。

不久客人离去,我也就寝。梦中看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做的衣裳轻盈地走来,经过林皋亭的下面,举手向我作揖道:“赤壁之游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语。“哇,哈哈,我知道了,昨天夜里,飞鸣着从我头上掠过的,不正是你吗?”道士却只顾着笑而不答,我也被惊醒了。开门向外望去 ,却看不见他在哪里。

背景簡介:

《后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遭御史弹劾并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元丰五年,苏轼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評《后赤壁賦》:岂惟无鹤无道士,并无鱼,并无酒,并无客,并无类壁,只有一片光明空阔。”“前篇写实情实景,从‘乐’字领出歌来;此篇作幻境幻想,从‘乐’字领出叹来。一路奇情逸致,相逼而出,与前赋同一机轴,而无一笔相似。”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金边赤[超话]#【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今天凌晨老金所发微博【 爱情很美,但这么做挺丑】,中午收到博主朋友发来消息,已删除不当微博并表示今后不会了。俺相信她表
  • 半夜起来哄安宝睡觉 试了好多办法晚上总是要吃一顿夜奶的 我也不着急慢慢来吧或许安宝再大一点就好了 5.3号发现宝安小乳牙终于悄悄探出了头 可能宝贝不舒服
  • 好想看小南上一期爱笑镜子屋呀 想看他被肖旭整到一脸懵不知所措 还要无奈笑着摇头想办法,最后聪明小脑瓜电灯泡一闪一闪巧妙见招拆招! 这个节目为什么停了呜呜呜呜我
  • 是什么让小郭接受了房地产式种植设计 “看多了就好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以前挺讨厌的标准式植物造景,感觉等高线都跟建模搞出来的分毫不差,草坪边线看完真是爽死强
  • Kabilang sa maraming mga gawa at saloobin ni Mencius, ang pinaka-hindi malilimut
  • 很苦恼的是一些人总把束缚的“爱”发挥得淋漓尽致,不让你做喜欢的事是“爱”你,让你做不喜欢的事是“爱”你,做任何他们觉得对的事情都是“爱”你,你疯狂挣脱这个“爱”
  • 我喜欢下雨 这时世界会打破它原有的严肃 这种自然馈赠的美 你需用放空一切的 让雨滴落到你心里才能感受到 我喜欢下雨 白天看着近在咫尺的天空 如泪珠的雨 如细线
  • 刚到家时, 被梦惊醒, 以为自己在南京的房间里, 应该一个人才对, 发现有妈妈在我身边。 回南京了, 又被梦惊醒, 一时间不知身在何处, 还以为仍在家里, 怎么
  • 能让十二#星座#绝望的事情! 金牛宝宝我最害怕缺钱,哈哈哈! 你会在哪一年挣到钱?2020年财运会有哪些阻碍或突破?这里都写得清清楚楚,点此查看→【链接】 白
  • 2020年5月5日,然然1906天,5周岁2个月+21天。假期的最后一天,王爸爸已经上班开始布置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处理完工作我决定带着娃去圆通寺拜拜求平安。到了
  • 坦然,是一种失意后的乐观!坦然,是沮丧时自我的一种调整。坦然,其实就是平淡中的一份自信[羞嗒嗒]!坦然是一份快乐!是一种潇洒!在人生中,许多的成败与得失,并不是
  • 在这个强调健康美的年代 说靠节食减肥的姑娘……你真是图羊图森破呀! 小姐姐告诉你运动除了能瘦,更能生出多巴胺让你更快乐!瘦只是健康的附属品! 那么夏日跑步专属利
  • #芙活派# #敏感肌[超话]# #夏天[超话]# 给芙宝们准备了贴心的喷雾,让你们随时随地水水嫩嫩,做个仙女[爱你] ღ( ´・ᴗ・` )比心 芙活派水漾安肤
  • 什么是奋斗?奋斗就是每一天都很难,可一年比一年越来越容易。不奋斗就是每一天都很容易,可一年比一年却越来越难。所以说:怕吃苦的人吃苦一辈子,不怕吃苦的人吃苦一阵子
  • [小黄人得意]一个人的美是由内而外的,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女人可以不漂亮,但一定不能不善良,善良的女人格外美丽,如花中之莲,纯洁而高雅,她们有一颗清澈见底的心,
  • 时光啊慢些吧 ,让我爱的人和小狗子慢些变老吧.....今年的生日愿望是黄又又的姐姐我 变成小富婆带又又过好日子[爱你][爱你]#白鹿[超话]# 翻了翻自己已经死
  • 昨天一位自称是该公司的财务联系我,说是由于之前的财务业务不熟练,把我之前的信息又报了一遍,她也是刚来,19年报税已经是之前的了,没什么意义,她不好查等等,又和我
  • 了解更多,欢迎咨询哦[来]#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 #国内免联考# #在职MBA# #诣想商学院#【主题】人大商学院&华为系列直播:第一讲 | 数字化
  • “欠发达”如何玩转高科技——宁夏交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成绩单宁夏银川的某高技术公司员工在汽车轴承车间检查加工部件冯开华摄 《宁夏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报告·2019
  • !今天打卡爬楼机一个小时‍♀️(今天我在锻炼的时候我妈给我打电话说我爸说她天天就穿那几双鞋,走亲戚干嘛的都没有衣服鞋子什么的,我带你去买吧,我爸是最省的,平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