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從今日起,我們要作佛!不幹別的,就是要成佛。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心想事成」,我們心想成佛,當然就會成佛,想成菩薩就成菩薩。這就是佛法所說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宇宙萬法是從哪裡來的?就是我們想像而現的。心裡想什麼,就現什麼,所以想佛就現佛,想三惡道就現三惡道。

《無量壽經》是釋迦牟尼佛為眾生成佛機熟人而說的。你是成佛機熟的人嗎?

(三)『大乘』

「大乘」:喻也。乘以運載為義。此經所示,能念之心,本來是佛,是能乘大。起心念佛,念念作佛,故所乘者大,強名大乘。

乘,是運載的交通工具。經中的大乘是比喻。「大乘」這個名詞,是不得已勉強建立的,故說「強名」。佛法是平等法,沒有大小。大小乘是從眾生種種分別、執著上假設建立的名稱,使初學的人容易理解。

大乘法是菩薩所修的道法。以救世利他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

大乘是對小乘說的,小乘人只求自利,而對他人無慈悲心。大慈大悲是由平等心生,佛心是平等的,佛對眾生應機說教,佛在世時,任何人遇到佛沒有得不到利益的。

我們「能念的心,本來是佛」。佛就是心,心就是佛。佛的意思是覺,覺悟的心就是佛,佛是覺悟的意思。誰覺悟?心覺悟!心迷了就是眾生,覺悟了就是佛,所以生佛平等,都是一個心。心有沒有覺迷?心沒有覺迷,是人有覺迷。覺悟了,我們的心就叫作佛;迷惑了,我們的心就叫作眾生。其實真心之中,也沒有佛,也沒有眾生,也沒有覺,也沒有迷。常寂光裡無一物嘛。我們細心去體會,「能念的心,本來是佛」這一句意思很深。能念阿彌陀佛,此心即是覺心。不念阿彌陀佛,此心即是迷心。你要問,我的心什麼時候才能覺悟?念阿彌陀佛就覺悟。什麼時候迷?不念阿彌陀佛時就迷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古德講,「起心念佛」是始覺,開始覺悟;「所念之佛」(就是所念的阿彌陀佛)是我們的本覺。起心念佛就是始覺和本覺(合拍了)。始覺跟本覺不二,是一個覺,所以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念佛就成佛!你要把佛忘了,就是迷惑,就是顛倒。所以,這一句佛號,二六時中決定不可以暫忘。大師以這個意思解釋「大乘」,圓滿到了極處。能念的心,是「能乘大」。所念的佛——阿彌陀佛是究竟覺,這是「所乘大」。所以古德說,念佛法門是大乘中的大乘,圓中之圓,專中之專。真是不可思議!

(四)『無量壽』

「無量壽」含義無量。梵文「阿」譯作「無」,「彌陀」譯為「量」。這個「無量」指一切無量,智慧、德能、才藝、壽命均無量,都是本來具足的。六祖在五祖會下開悟的時候說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我們所求的無量以壽命為第一,如壽命短,什麼都幹不成,所以,無量壽的「壽」字有代表性。

梵語阿彌陀。阿彌陀三字密語,含無量義。今翻無量壽,是取其中主要一義,是此德號,明法藏因地願行,與果地佛德,極樂之依正主伴。一部所說,攝無不盡也,全都包括在內了。

在經題中,「無量壽」三個字是主,最重要的就是這三個字。

梵語「阿彌陀」,譯為「無量壽」。阿彌陀三個字是密語,就是密咒,是咒中之咒。有人問道,念佛人還要不要念楞嚴咒、大悲咒、往生咒等等?當知「阿彌陀佛」是咒中之王,念阿彌陀佛,那些咒就不要念了,都包括在咒王之中。你念那些咒,不能包括阿彌陀佛;你念阿彌陀佛,把那些神咒都包括在內了,無上的神咒,無上啊!《心經》最後的「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說的就是阿彌陀佛,不要去找別的,彌陀名號即是無上神咒。名號含無量義。

「今翻無量壽,是取其中主要一義。」實際上,阿彌陀佛這個名號裡,無量的壽命,無量的光明,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才藝,無量的一切都包括在裡面。一一皆是無量無邊。在無量無邊裡,哪一個無量最重要?當然壽命最重要。如果沒有壽命,縱然有無量的財富,誰去享?所以一切無量裡,以壽命為第一。

取這第一義,最重要的是真正的無量壽,道道地地的無量壽。也有同修看到經上說,將來阿彌陀佛佛法緣盡了的時候,也入涅槃,觀世音菩薩接著就成佛。這樣說起來,阿彌陀佛的壽命還是有量的。怎麼可以稱無量壽呢?是的,佛在經上確實有這麼一說,觀世音菩薩滅度之後,大勢至菩薩接著成佛。

可是,阿彌陀佛的壽命,你去算算看,能算得出嗎?佛在經中說,假設十方眾生都證得辟支佛果,神通皆如目犍連,共同計算,盡他們的壽命都算不出來。那只好說「無量」,真的是無量壽。

阿彌陀佛是不是真的入滅?本經上說「於此中下而現滅度」。在上根心目中,佛沒有滅度;示現滅度是給中下根人看的。可見滅度是示現的,不是真的,真的是無量壽。所以我們不要懷疑,不要打妄想。

「是此德號,明法藏因地願行,與果地佛德,極樂之依正主伴。一部所說,攝無不盡也。」整個西方極樂世界,一句「阿彌陀佛」都包括盡了,沒有一法能超出其外。這一部經,字字句句也在一句「阿彌陀佛」含攝之中,也出不了阿彌陀佛範圍之外。

不僅是本經,西方,乃至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依正莊嚴,種種萬法都不出這一句「阿彌陀佛」範圍之外。這才知道,這句名號功德利益不可思議。

念佛法門,雖然看起來很方便,很簡單,只念一句阿彌陀佛佛號,一教就會,常念常熟。可是要把它念好,念得一心不亂,念得三昧成功,就很不容易,這要有一個過程。比如我們要拿一根線,把一百零八粒佛珠串在一起,連接起來,不要使它斷線。念佛也要這樣,念念相續,無有間斷。

唐朝有個大詩人白居易,大家都非常熟悉。他對修的念佛法門非常誠懇,他這樣說,我把他說的話原文給大家讀一下:

「余年七十二,不復事吟哦。

看經費眼力,作事畏奔波。

何以度心眼?一聲阿彌陀。

行也阿彌陀,住也阿彌陀,

坐也阿彌陀,臥也阿彌陀。

縱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

日暮而途遠,吾生已蹉跎。

旦夕清淨心,但念阿彌陀。」

這就是白居易大詩人的一段話,他念佛就是這麼念的。

如果我們念佛人能夠像白居易這樣,誠心誠意放下一切,持名念佛,沒有不成就的,這叫做念茲在茲,一心念佛。

我曾經讀過一首詩,叫作行住坐臥四時念佛詩。

現抄錄如下,與同修們共同分享。行住坐臥分四段。

(一)

行時正好念彌陀, 一步還隨一佛過,

足下時時遊淨土, 心頭念念離娑婆。

傍華隨柳須回顧, 臨山登水莫放他,

等得阿儂生極樂, 十方去來任如何。

這是行念佛。

下面看住:

(二)

住時念佛好觀身, 四大之中那一真,

我與彌陀非兩個, 影兼明月恰三人。

空房漸朽應難往, 淨土雖遙尚易生,

何日如蟬新脫殼, 蓮花胎裡產金身。

這是住時念佛。

坐:

(三)

坐時念佛足跏趺, 身在蓮台華正敷,

毫相分明隨念見, 金容映現與心符。

事如夢幻元空寂, 理到圓融非有無,

何日池頭捧雙足, 親蒙頂上灌醍醐。

最後臥念佛:

(四)

臥時念佛莫開聲, 鼻息之中好繫名,

一枕清風秋萬里, 半床明月夜三更。

無如塵累心難斷, 惟有蓮華夢易成,

睡眼朦朧諸佛現, 覺來追記尚分明。

我讀這首詩的時候,我覺得說得太全面了,我們每個人可能都能從中受益吧。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能见即能懂:秒学《十二门论:观性门第八》龙树菩萨造

赵峥/讲解

观性门第八

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诸法无性故。
注解:
第八门,观自性。
再者说,龙树还是先亮明自己的观点,一切法空。为什么呢?一切法都没有自性。

如说:
见有变异相  诸法无有性
无性法亦无  诸法皆空故
注解:
我们看到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所以一切法就没有“自己”、没有本身、没有自性。
“自性”就是自相、自己、自身、自己的存在。梵文自性:就是“自己的存在”。如果一个法连自己都找不到,这个法就没曾有过。一切法都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故一切法空。

诸法若有性,则不应变异,而见一切法皆变异,是故当知诸法无性。复次,若诸法有定性,则不应从众缘生,若性从众缘生者,性即是作法,不作法、不因待他名为性,是故一切法空。注解:
一切法要是有他的“自性”本身,就应该是固定不变的,没有变化才叫有自己有本身存在。有变化就说明还是由组成部分,各部分的运动状态产生了变化和变异。有变化就还能分,还能分,就不是本身。所以有变化的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就没有本身。
这在第一门“因缘门”就讲得很明白了,解释清了众因皆所生的法,无自性;后众因缘也是众因缘所生法,当然也无自性。自性空了,众因缘也空了,故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空。
再者说,若一切法有固定的状态,他的性质是不变的,就不应该是因为其它缘生的它。如果它是从从缘生的话,它就是造作出来的。不造作,不因为其它而有自己才叫有“自性”。事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找不到一个本来就有,不由因缘组成的东西。所以,一切法空。

  问曰:若一切法空,则无生无灭,若无生灭则无苦谛,若无苦谛则无集谛,若无苦集谛则无灭谛,若无苦灭,则无至苦灭道。若诸法空无性,则无四圣谛,无四圣谛故,亦无四沙门果,无四沙门果故,则无贤圣,是事无故,佛法僧亦无,世间法皆亦无,是事不然。是故诸法不应尽空。
注解:
外道又问:如果一切法是空,就没有万物的生灭了,没生灭哪来的小乘的四谛法,也就没有苦,集,灭,道佛讲的佛法了。如果一切法是空,也就没佛说的四圣谛,四沙门果,也就没加行位的四贤位果了(证空性最后的暖、顶、忍、世第一四位叫贤),也就没证初地的菩萨了,如果都没有的话,佛法僧也就没了。但世间法这些修行的果位都是有的,所以,一切法不应该都是空。

这里就有小乘和外道人的错误认知。世间的佛,佛相,佛法,所谓的修行的果位,都是用色声香味触描述出来的,如《金刚经》上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所以,世间一切佛,佛法,都是般若船,都是假相。梦里的佛是化身,是假的。梦里的法是般若船,是成佛的工具;梦里的僧也是假的,是影象。而真的佛,佛法,果位,是梦醒了后,空掉五蕴后见到的真实的每个人的做梦的心,那个是真实境界,里面的佛与菩萨才是真正的自性身,法身,十地的修行才是真正的果位。

《法华经》化城喻里也说过,小乘得的果是假果,不是真的涅磐果。是为不能发大心的小乘人,说的一个化城,安立的一个梦中的假果。先根据他们的根性先修一段,不是真正的佛果。所以,此中外道中的那一切都是空,就没有生灭,是对的,梦中什么也没生灭出来,佛果,四谛法,沙门果,佛法僧,都是假安立的。不是真实的佛法僧自性本身。

  答曰:有二谛,一世谛,二第一义谛。因世谛,得说第一义谛,若不因世谛,则不得说第一义谛。若不得第一义谛,则不得涅槃。
注解:
龙树说:世间有两套真理,一是世间人共认的真理,一是真实的真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要先有世间的一切,才能清楚表达“真实的真理”。也就是说,真实的真理,就是针对世谛的道理来的。如果世间的一切,也说不出来“最真实的道理”。如果没有“最真实的道理”,也就无法修涅磐果了。

若人不知二谛,则不知自利、他利、共利。如是若知世谛,则知第一义谛,知第一义谛,则知世谛。
注解:
如果人们清楚二者的关系,就不能自利,利他,共同进步了。所以这样看来,只有懂得世间的共识真理,才能听懂佛说的最“真实的真理”。知道佛说的“最真实的真理”,也就能看清楚世间人的共识是怎么回事了。

汝今闻说世谛,谓是第一义谛,是故堕在失处。
注解:
你现在只是听到世间的一切共识和道理,就认为是“最真实的真理”,你是停留在错的误中了。

诸佛因缘法,名为甚深第一义,是因缘法无自性故我说是空。
注解:
诸佛说的因缘法,才是“最真实的真理”,叫最深最深的了义道理,把道理说到底,说到了。这里的“因缘”法,准确来讲,是指佛亲证到的真实境界,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心识。 是离言说境界的,所以叫甚深法,最了义法。
也可以指佛法,佛讲的佛法,对比世间一切道理来说,是最了义的道理,说得最准确。
无论是亲证的“心识”即依他起也叫种子和现行,还是安立的佛法,都在讲没“自性”这个道理。也就是没有东西生出来。佛亲证的境界里,也没有凡夫认为的山河大地,男女老少,极微,基本粒子生出来,佛讲的佛法,也是告诉人们,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大家所认为的真实存在的东西生出来,
所以叫因缘法无“自性”,因为没有本身,没自体存在,所以,只能是空。

若诸法不从众缘生,则应各有定性,五阴不应有生灭相,五阴不生不灭,即无无常,若无无常,则无苦圣谛,若无苦圣谛,则无因缘生法集圣谛。诸法若有定性,则无苦灭圣谛。何以故?性无变异故,若无苦灭圣谛,则无至苦灭道。
注解:
龙树说,你们说世间一切法有自性(这里定性是外道人认为的极微,最小的基本粒子,不可分割),那么就应该不是众缘生的,本身如果就有,不用因别的而生。这样的话,一切法都应该各是各的样子固定住,不会变化。五蕴也应该不是无常,不会一会生出来一会消失了,应该是固定的才对。如果一切都是固定的,没有变化,那么,永远稳定的东西,就不会有烦恼和痛苦。有烦恼有苦是因为总变化,保持不住才产生的。如果没有苦,也就没有修行的集,即没有小乘的苦集灭道这回事。原因就是,固定的东西,不会变化无常。永远存在,就没烦恼,也不需要修行。

是故若人不受空,则无四圣谛,若无四圣谛,则无得四圣谛,若无得四圣谛,则无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是事无故,则无四沙门果,无四沙门果故,则无得向者,若无得向者则无佛。
注解:
所以,如果你们的观点不认为一切法空,一切法有定性,按这样推理下去,就没有四圣谛。。。。等等一切修行,也没修行得的相应的果位,和最后证成佛。

破因缘法故则无法,以无果故则无僧,若无佛法僧,则无三宝,若无三宝,则坏世俗法,此则不然,是故一切法空。
注解:
破了因缘生法,按你们说的本身就有自性,这样就没法了,因为与事实不符。事实是一切法都有变化,都是因缘合和生的。龙树说如果有自性,就没一切法了,没法,也就没修行的果,僧人,佛法,三宝也就没了。把世间的事破坏了,这样是不对的,所以,还是我说的一切法空,才没这些问题。

  复次,若诸法有定性,则无生无灭,无罪无福,无罪福果报,世间常是一相,是故当知诸法无性。
注解:
再说:如果诸法按你们说的一切法有自性,有本身是固定的,就应该没有生灭变化。没变化的话,世间一切都是固定的了,也就没有造作出来的罪和福,善报和恶报,世间就凝固了,成一个样子了,所以,你们说有自性不对,诸法没自性才对。

若谓诸法无自性从他性有者,是亦不然。何以故?若无自性,云何从他性有?因自性有他性故。又他性即亦是自性。
注解:外道又说,如果诸法无自性,那么有他性可不可以?龙树说,这也不行。为什么呢?怎么能从他性来呢?自性和他性是相对成立的。他性对于自性来说,也是自性。

何以故?他性即是他自性故,若自性不成,他性亦不成。若自性他性不成,离自性他性,何处更有法?若有不成,无亦不成。是故今推求无自性、无他性,无有、无无故,一切有为法空,有为法空故无为法亦空,有为无为尚空,何况我耶?
注解:
他性就是他自己,他本身。如果前面把自性不能成立起来的话,他性也一样成立不起来。如果自性,他性都成立不起来的话,其它地方还能找到法吗?有成立不起来,无也就成立不起来,有无是一对相对概念。所以,自性,他性,有,无,一切法有为法都是空,相对成立的无为法,自然也是空,有为无为都空了,哪里有一个认识一切法的我呢?

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无边。与凡圣为依。众法之本。以其文深旨远。信者至微。

所言灭者。唯心相灭,非心体灭。如风依水而有动相。若水灭者,则风相断绝,无所依止。以水不灭,风相相续。唯风灭故,动相随灭,非是水灭。无明亦尔。依心体而动。若心体灭,则众生断绝,无所依止。以体不灭,心得相续。唯痴灭故,心相随灭,非心智灭。

问。果中用大。垂形九界。有时示现三涂。亦应生恶因果。如何但言善因果耶。答。为度众生。示作恶因。本无迷染。即无漏善。为度众生。示受恶果。亦无苦受。如三禅乐。是故但名善因果也。

问。既云真如甚深用。何故不属真如。乃属生灭因缘。答。若非生灭因缘。则真如之名。尚自不立。何得辨用大耶。夫众生现前介尔生灭之心。体即真如。相即如来藏。用即能生一切因果。而日用不知。是谓理即大乘。若能知此一心体大相大用大。是谓名字即大乘。若能观察妄念无相。是谓观行即大乘。若粗垢先落。六根清净。是谓相似即大乘。此论名之为相似觉。若能亲证此体相用。任运增进。是谓分证即大乘。此论名之为随分觉。若至心根本性常住现前。是谓究竟即大乘。此论名之为究竟觉。六而常即。始终平等。即此心真如门也。即而常六。升沉硕异。即此心生灭门也。故立一切众生心为有法。

然始觉时即是本觉。无别觉起者。谓种子举体而为现行。现行不改无始种子。如水成冰。冰还成水。非别有新水也。应有问曰。既云无别觉起。何得名为始觉。故今答曰。依本觉有不觉。如水成冰。依不觉说有始觉。如冰始泮而为水也。更依下文。以喻明之。如来藏即真如。譬如东西定方。非迷非悟。能为迷悟依也。既有此东西定方。即应有此知东知西之知。是定方中所具本觉义也。从来未曾知故。名之为迷。是定方中所具不觉义也。由不觉故。谓东为西。谓西为东。是定方中所起转识妄想相也。定方或随迷缘。或随悟缘。决无不随缘时。

如海水与波。非一非异。波因风动。非水性动。若风止时。波动即灭。非水性灭。

自性清净心。即指现前介尔心性。体即真如。本来清净。非成佛而始净也。因无明风动者。无始已来从未悟故。法尔有八种识。第八识中。法尔有无明种子。如水含动性。前七识现行。法尔与无明相应。如波有动相也。起识波浪者。

然第八第七。从无始来。法尔相续。不依于智。前六相续。并依智起。故云相应不断也。只此相续。实无体性。譬如一星之火。旋之成轮。火念念灭。不从此方转至余方。由其相似相续。妄睹为轮。心性亦尔。念念寂灭。无相续义。迷情以为似常似一。名相续相。

执著。即别境中胜解心所。及贪嗔慢等任运诸烦恼也。大凡一刹那心。生已即灭。无执著义。由其前后相似相续。乃有执著功能。此相唯是第六识有。以七八两识及前五识。

能起业者。即第六识相应之思。所起之业。通前五识。言差别者。或起恶业。或起善业。或禅定业。即是三界诸有漏业。乃至出世无漏业。菩萨利他业。皆名起业相也。然此业性。即是身表语表及与无表。且身表者。既非形量。亦非动作。亦非动因。但是假名。非实有体。次语表者。一刹那声。无诠表义。多念相续。似有诠表。便无实体。表业既无实性。无表又岂有实。

此则第八与前七识。互为因果。唯识理成也。众生者。五蕴和合之假名也。心者。第八识也。意者。第七识也。意识者。第六识并前五识也。第八为根本依。第七方转。第七为染净依。第六方转。第六为分别依。前五方转。故云依心意及意识转也。

如人眠梦。梦中受于无量轮回。俄然睡醒。空无所得。若无醒时之心。安有梦心。若非研此梦心。何处别觅醒时之心也哉。

人我见亦名我执。依我痴故。而起我见。依我见故。而起我爱我慢。依爱我故。而计我所。依计我我所故。顺之则贪。违之则嗔。具起无量诸烦恼法。

未发心前。容有善根深浅。烦恼厚薄。诸根利钝。方便勤惰之不同。既发心后。入同生性。无功用道。决无差别。但由众生根欲性异。出示现有差别耳。

信根本者。真如即是一切三宝根本。谓我现前介尔心性。离虚妄相。平等平等。即真如体大。名为法宝。虽复觅之了不可得。而性自神解。灵明不昧。即真如相大。名为佛宝。一切色心依正。十方虚空。千如百法。并此介尔心中所现之影。与能现心无是非是。不可分离剖析。即真如用大。名为僧宝。究竟证此一心三宝。名之为佛。所以具足无边功德。必应顶礼恭敬供养。听闻所说正法。如法修行。回向一切智也。诠此一心三宝。名为教法。修此一心三宝名为行法。证此一心三宝。名为果法。所以有大利益。

随力施与者。未入正定聚人。未可责以竭尽施等。但得舍自悭著以破恶。令他欢喜以生善。即名为财施也。方便救济。即无畏施。以己所解。随宜为说。即是法施。言己所解。则决非强不知以为知。

在家戒品。十善收尽。离杀生。则慈护有情。蜎飞无损。离偷盗。则一钵一草。不与不取。离邪淫。则于己妻妾。作知足想。离妄言。则所言诚实。一切不欺。离两舌。则隐恶扬善。不传彼此。离恶口。则永无粗犷。令他喜乐。离绮语。则言皆有义。不生放逸。离悭贪。则常思惠舍。无所希求。离嗔嫉。则不为损恼。随喜他荣。离谄诳邪见。则忠良正直。深信因果。是以恶无不止。善无不行。生无不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就离谱,说实在的,本来我谁也不粉,知道曾舜晞也不过是听说有个新人特像吴磊,有时候分不出来那种,刚听说拍了新的《倚天屠龙记》的时候看了一丢丢,觉得好尬!后来看《终
  • 生属兔人性格优点 火兔命的人聪明机智,而且做事认真,你们在和朋友交往的时候也是比较宽容的,心胸宽广,让让们有了很多的朋友,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你们眼光很独到,在
  • #免疫球蛋白##疼##冒个泡# 我来吐槽一下[可爱]扎这个球蛋白疼的要命,往大腿上扎七支灌两个管子里[太开心]给你扎完药吸收不了走路都勉强,完了我还得挂号去CT
  • 今天做了好多事情呀,早上勤勤恳恳地带货、中午抄经、外出参加苏阿姨的分享、给自己放松2小时坐草地上听鸟叫、给学员赋能、直播3小时 还拍了几张很好看的照片[爱心]
  • 只要梦想的明灯还在燃烧,什么年纪去寻找它都不算太晚。从现在开始,审视自己的内心,去发现那些在头脑中依然闪烁的梦想,小心翼翼呵护着这些梦想的火苗,让它在现实的努力
  • 纯属于跟风行为,看到其他博主在测八字,出于好奇心尝了一下,害,看了下结果,还蛮香? 说我喜金,性格描述得很准,低调喜欢独处,但爆发起来也吓人,爱情中追求非常极
  • 我听肖战讲五年前,轻飘飘几句话,鼻头有点酸——他调侃着说“大龄男青年参加选秀”“进入青春偶像组合”“极度不自信”“单面” @X玖少年团肖战DAYTOY 金句频出
  • #肖战[超话]##成龙肖战合唱中华力量# 肖战成龙合唱中华力量#肖战亮相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闭幕式# 肖战亮相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闭幕式 10.17[心][心][心
  • #小君种草#《美少女战士Eternal》推出最新一番赏,将于11月6日在日本7-11、伊藤洋华堂店、美少女战士店铺等地贩售。好啦好啦,不就是让我掏出钱包嘛!
  • 今天小编来个大家分享一下: an出来的双眼皮是啥样的?是啥感觉? 给小编的第一感觉就是便宜,简单,像小编这种懒得起床的人,就可以每天an出双眼皮,这简直就是懒
  • 昨天2021年天文摄影大赛颁奖典礼在格林威治天文台举办 来自美国的天文摄影师Terry Hancock 用#qhy600# 相机拍摄的作品Californi
  • 适合写在书签上的句子 1.晨钟暮鼓,震悟大千。 2.蝉活八日,向死而生。 3.我爱你三千遍。 4.我从此不敢看观音。 5.万里长路,踽踽独行。 6.
  • 这次买的花太赞了!直接从云南种植基地顺丰过来的,没有经过第二手第三手,价格和品质都很优秀,运费45,买得起鲜花出不起运费系列[允悲]花儿美到原来的花器配不上它们
  • 咱就是说,有什么办法能有效抑制困意,沃德添,一天24小时,20个小时都困的要si 学校总停水,狠无语,在这所学校让我不得不练就一身好脾气,不然会气大到气si,上
  • #瓜皮与草莓熊# 外面在下雨,我独自在宿舍里第二遍听《不合时宜》这一期《亲密关系的最高级,除了婚姻还能是什么?》,感到了一种被抚慰与疏导。为什么一段关系的结
  • 国际比赛日后,英超战火重燃!红魔出征,能否客场力擒狐狸城?C罗林皇师徒联手,快来一起为曼联加油助威吧![心] 观赛活动报名开启,微博私信我报名即可。现场抽奖活
  • #张艺兴[超话]##张艺兴1007生日快乐# 命中注定我们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相知,彼此陪伴相依相偎,在双方的生命里留下痕迹。 从一个手势,到一个称呼,那都是我们
  • 什么样的八字的女命,婚前易遭遇和已婚男人恋爱 2、八字里纯杀不见正官星的而且偏财旺的 八字里纯杀不见正官星的,说明这样的女孩在感情上不传统,不专一,
  • 全球经济正深陷“供应链断裂”泥淖,英美等国束手无策 据中国青年网报道: 中国青年网官方账号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倪浩】全球经济正深陷“供应链断裂”
  • 最新中国西部地区大学排行榜西安交通大学再一次力压四川大学排名位居榜首位置,实力强劲的四川大学屈居第二,中国顶级985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排名位居第三,兰州大学表现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