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嘱第十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瞋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师言:「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着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着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若着相于外,而作法求真;或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见性。但听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于道性窒碍。若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法修行,无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说、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如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即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余问悉皆如此。汝等于后传法,依此转相教授,勿失宗旨。」

师于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是年五月改延和,八月玄宗即位方改元先天,次年遂改开元。他本作先天者非)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神情不动,亦无涕泣。师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数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阿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说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众僧作礼,请师说偈。偈曰:

「一切无有真, 不以见于真,

 若见于真者, 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 离假即心真,

 自心不离假, 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 无情即不动,

 若修不动行, 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 动上有不动,

 不动是不动, 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 第一义不动,

 但作如此见, 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 努力须用意,

 莫于大乘门, 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磨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偈曰:

「『吾本来兹土, 传法救迷情,

  一华开五叶, 结果自然成。』」

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听吾偈曰:

「心地含诸种, 普雨悉皆萌,

 顿悟华情已, 菩提果自成。」

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尔时徒众作礼而退。

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众哀留甚坚。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又问:「后莫有难否?」师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听吾记曰:『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问曰:「未知从上佛祖应现已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是为七佛。

  「已上七佛,今以释迦文佛首传。

「第一摩诃迦叶尊者、第二阿难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优波毱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伏驮蜜多尊者、第十胁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马鸣大士、十三迦毗摩罗尊者、十四龙树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罗睺罗多尊者、十七僧伽难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鸠摩罗多尊者、二十闍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摩拿罗尊者、二十三鹤勒那尊者、二十四师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二十八菩提达磨尊者(此土是为初祖)、二十九慧可大师、三十僧璨大师、三十一道信大师、三十二弘忍大师。

「惠能是为三十三祖。从上诸祖,各有禀承。汝等向后,递代流传毋令乖误。」

大师,先天二年癸丑岁八月初三日(是年十二月改元开元),于国恩寺斋罢,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偈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 邪见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时魔在舍, 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 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自除三毒心, 魔变成佛真无假。

 法身报身及化身, 三身本来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见, 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 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 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是净性因, 除淫即是净性身,

 性中各自离五欲, 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顿教门, 忽悟自性见世尊,

 若欲修行觅作佛, 不知何处拟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 起心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门今已留, 救度世人须自修,

 报汝当来学道者, 不作此见大悠悠。」

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着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复说偈曰:

「兀兀不修善, 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 荡荡心无着。」

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僧俗,争迎真身,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师所归焉。」时香烟直贯曹溪。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次年七月出龛,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门人忆念取首之记,仍以铁叶漆布固护师颈入塔。忽于塔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韶州奏闻,奉敕立碑,纪师道行。

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嗣法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达磨所传信衣(西域屈眴布也),中宗赐磨衲宝钵,及方辩塑师真相,并道具,永镇宝林道场。留传《坛经》以显宗旨,兴隆三宝,普利群生者。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终

️️️

读书学典:《论语.宪问》14.26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蘧伯玉:前585年—前484年以后,蘧瑗(qú yuàn),姬姓,蘧氏,名瑗,字伯玉,谥号为“成子”。《吕氏春秋》注认为他是蘧庄子无咎之子。主张以德治国,体恤民生,“无为而治”的开创者。能言善辩,外宽内直,生性忠恕,虔诚坦荡。寡过知非,有自省精神,《淮南子•原道训》说:“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了凡四训》记载:“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庄子•则阳篇》记载:“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意思是说他年已六十还能与日俱新,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寡过知非、与时俱进的优良品德为历代学者所称道。孔子适卫居其家,与孔子亦师亦友,《论语》记载: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扎)适卫,说蘧瑗、史狗、史、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曰:“卫多君子,未有患也。” 《淮南子•卷二十•泰族训》称:“故臧武仲以其智存鲁,而天下莫能亡也;璩伯玉以其仁宁卫,而天下莫能危也。”蘧伯玉的言语“耻独为君子”被千古传颂,故蘧伯玉被历代尊奉为“君子典范”。伯玉始见于《春秋》鲁襄公十四年,其时已在大夫之位,且又名成见敬于时。越此八年,孔子始生。孔子适卫主其家,伯玉当踰百龄之寿矣。东汉蔡邕说“蘧瑗保生”,可能就是其长寿之证。
▲使人:派遣使者。《正义》:“孔子于卫,主蘧伯玉。此时孔子去卫,伯玉使人来。”
▲与之坐:请使者坐。与,如同“授”。《正义》:“使虽微者,必与之坐,为宾主礼也。“朱子:“敬其主,以及其使也。” 或说:使者来,原无不坐,此著“与之坐而问焉”者,乃见孔子详审之诚,交友亲情之切。若徒曰“孔子问”,则失其伦次矣。非为敬其主而特与以坐也。
▲夫子:此处指蘧伯玉。何为:做什么。
▲未能:欲寡其过而未能无过。钱穆:“不日’欲无过’,而日’欲寡过’,又日’未能焉’。”
▲使乎:重言“使乎”,表示孔子认为使者回答得好,感慨使得其人。

■现代翻译:蘧伯玉派使者去拜访孔子。孔子让使者坐下,然后问道:“先生最近在做什么?”使者回答说:“先生想要减少自己的错误,但未能做到。”使者走了以后,孔子说:“好一位使者啊,好一位使者啊!”

●何晏等《论语集解》:言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无过。陈曰:“再言‘使乎’者,善之也。言使得其人。”

●皇侃《论语义疏》:蘧伯玉使人往孔子处,孔子与伯玉之使者坐而问之,汝家夫子何所作为那?使者答言。我家夫子恒自修省,夙夜戒慎,欲自寡少与过失,而未能寡于过也。使者出。孔子美使者,言伯玉所使为得其人也。

●刑昺《论语注疏》:此章论卫大夫蘧瑗之德。蘧伯玉有君子之名,故孔子问其使人曰:夫子何所云为,而得此君子之名誉乎?对曰:夫子常自修省,欲寡少其过,而未能无过也。孔子善其使得其人。所以善之者,颜回尚未能无过,况伯玉乎?而使者云“未能”,是伯玉之心不见欺也。

●陈祥道《论语全解》:曰“使乎!”善其言之信也。诗之《皇华(为“君教使臣”之诗,怀和为每怀,咨才为诹,咨事为谋,咨义为度,咨亲为询,为使者五善焉)》以“周爰咨诹(在民间遍访那治国的良方)”为使之美,庄子以相靡以信,忠信之言为使之事(《庄子•人间世》,“凡交,近则必相糜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凡是交往,对于身边的朋友,一定要相互信任,对于远方的朋友,一定要忠实于自己的诺言),则使者以忠信为主也。

●朱熹《论语集注》:言其但欲寡过而犹未能,则其省身克己,常若不及之意可见矣。使者之言愈自卑约,而其主之贤益彰,亦可谓深知君子之心,而善于辞令者矣。故夫子再言使乎以重美之。按庄周称“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又曰:“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化:将是与非一起消融,无所固滞)。”盖其进德之功,老而不倦。是以践履笃实,光辉宣着。不惟使者知之,而夫子亦信之也。

●张栻《癸巳论语解》:公明贾之称文子,其言虽美,而实则失之;伯玉之使,其言虽谦,而意义永,事情称也。夫欲寡过而未能,非笃于进德修业者莫知此味也。则伯玉之贤可知矣,而其使之才亦可知矣。

●清《四书解义》:此一章书见圣贤相契,不在离合之迹,而在学问之心也。凡人孰能无过,贵有以省察克治之耳。夫子战兢惕励(战战兢兢,心存戒惧),此中未尝一日敢弛,一念之失必谨,一事之非必饬,诚欲寡其过耳。而人欲难于尽消,天理难于来复,日期寡过焉,而尝若未能也。夫欲寡过,则不自为无过,而克治严;欲寡过而未能,则不自为己能而功修密(对自己不满意的德行下功夫匡正。)。非伯玉之贤不能有此心,非使者之贤不能知伯玉之有此心,是以孔子于使者既出而深赞之。嘉使者愈怀伯玉矣。盖圣贤为己之学,原无可自足之时。寡过未能,乃伯玉日励而不容自己之心也。孔子之素所深信于伯玉者,以此使者能委曲道之,故不禁重与乎使也。然则圣贤之相契,无非学问之真,岂犹夫世俗往来之末哉。

●刘宝楠《论语正义》:伯玉欲寡过而常若未能无过,亦是实语,其平居修省不自满假之意可见。使者直对以实,能尊其主,非只为谦辞。段氏玉裁经韵楼集“使乎使”三字逗,下一“乎”字为永叹之辞,与此注违,亦未必合经旨。

●钱穆《论语新解》:不曰“欲无过”,而曰“欲寡过”,又曰“未能焉”,使者言愈卑,而其主之贤愈益彰;故孔子重言叹美之。

★此章论卫大夫蘧瑗之德。蘧伯玉常自修省,欲寡其过,而自称未能无过也,孔子美之;使者知德能言,言卑义永,而能使伯玉之贤愈益彰,孔子美之。夫“非向里为己之人,必无心于欲寡其过;非笃志精进而省身克己常如不及之人,则必自谓其过之已寡。”“故必时时有欲寡其过之心,而后能处于寡过之地。” 刘宗周曰:“此圣学真血脉。” https://t.cn/RxRVHIh

【外媒评星巴克食安问题:从“星爸爸”变“恶爸爸”】新加坡《联合早报》日前发布《从“星爸爸”变“恶爸爸”的星巴克》,认为进军中国市场的洋品牌,接下来恐怕都要确保自己行得正、坐得端,营运与商业行为懈无可击,才不会给网民或卧底记者挖出什么丑闻来。

以下为主要内容:

向来被中国消费者亲昵称为“星爸爸”的星巴克(Starbucks)咖啡馆,最近因食品安全(简称食安)问题,成为亿万中国网民千夫所指,成了“恶爸爸”。

《新京报》周一(13日)发出一则长篇报道,称该报社记者近日在江苏省无锡市两家星巴克门店卧底调查发现,两家门店使用过期食材,做成了多款畅销饮品售出;同时,主管、店员还“言传身教”篡改食材保质期、偷偷上架所谓“开封后不过夜”的糕点等。

报道发出后,即在中国网络上炸开了锅,网民几乎一面倒地斥责和批评星巴克:“那么大的利润还要用过期食材,真的良心坏透了”“三十多元(人民币,下同,约6新元)一杯还用过期食材,到底怎么想的啊?赚钱也得对得起良心吧”“请拿出三四十块一杯咖啡该有的质量。”

实际上,这并非星巴克首次被指存在食安问题。今年11月,由于未及时清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曾对星巴克在盐田壹海城的二分店给予警告处分;此前,星巴克常德万达分店因经营过期食品被罚款。在投诉平台上,星巴克中国客户关怀中心曾多次收到消费者投诉,涉及星巴克三明治吃出异物、吃到发霉变质星巴克食品、星巴克使用脏杯等食安问题。

这不禁让人疑惑,过去一向被中国人视作“高大上”的星巴克,近年为何屡屡在食安问题上翻车?

1999年1月,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的星巴克,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开设中国大陆第一家门店后,便从此扎根中国,门店也从北到南一家又一家地开。根据星巴克中国官网,星巴克目前已经在大陆200多个城市开设了5400家门店,聘有6万多名员工。中国也是该公司在美国以外的最大市场。

尽管在去年疫情暴发初期,星巴克曾关闭一半以上的大陆门店,但该公司并未停下扩张的步伐。预计到2022财年末,星巴克将在大陆市场经营超过6000家门店。

或许正因扩张步伐过快,星巴克在开拓疆土与保证食品高标准的天秤之间,有失去平衡的迹象。要知道,星巴克在大陆所有门店都是属于直营模式的。这意味着,对于门店的营业额和利润率,有严格的考核;澎湃新闻就此评论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折不扣执行食品安全标准,及时报废过期食材,门店的绩效将大受影响。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门店不免铤而走险——于是,就发生了上述种种现象。

同样与利益有关的,还包括大陆近年来涌现的本土竞争者。虽然星巴克已在中国深耕22年,目前似乎是当地唯一取得巨大成功的咖啡企业,但是,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对于星巴克的态度已悄悄改变,纷纷把目光投放至中国本土咖啡品牌,以及崛起的茶饮品牌。

有业界人士曾分析,中国市场相较欧美等市场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即欧美主流消费群体是以40岁以上的中年人为主,而中国的主流消费群体,则是有着更多可支配收入的年轻消费者。而中国消费主体年轻化的特质,折射在市场中,就呈现出中国消费者非常愿意尝试新鲜事物、追求极致新鲜的特点。

而星巴克的问题恰恰就在于,相较于中国本土咖啡品牌如瑞幸不时推出以价换量的杀手锏,或者以喜茶、奈雪的茶为代表的茶饮品牌会根据季节推出各种各样的爆款,星巴克明显要落伍得多——这也反映在了星巴克最新的财报上。截至10月3日的财季,星巴克美国同店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2%,比疫情前的水平增长了11%。但大陆市场的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了7%。

同时,亏损多年的瑞幸以及奈雪的茶,不仅在今年都实现了扭亏为盈的大翻身,上半年收入更是分别同比增长了106%、80.2%。至于茶饮品牌的代表喜茶,则据报将在明年赴香港上市,目标估值为1500亿港元。喜茶完成今年D轮融资后,估值已达到600亿元人民币,是中国新式茶饮史上最大一笔融资。

由此可见,星巴克要守住中国大陆咖啡茶饮市场的龙头地位,势必越来越不容易。但毫无疑问的,“星爸爸”绝不会轻易放弃。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民众的收入和眼界也不断提升,十几二十年前在中国市场所向披靡的一众洋品牌,已渐渐失去了光环;这当中不仅与中国本土品牌的崛起有关,也可能是因为中国民间对西方世界的观感已经有所改变。

近年来,曾被中国消费者奉为潮流领先者、质量楷模的洋品牌——从平价的瑞典服装品牌H&M,到美国运动品牌耐克、再到加拿大高端羽绒品牌加拿大鹅以及法国奢侈品牌迪奥——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贴上辱华标签或严厉检视。

进军中国市场的洋品牌,接下来恐怕都要确保自己行得正、坐得端,营运与商业行为懈无可击,才不会给网民或卧底记者挖出什么丑闻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三二日,又去设法偷桃,尽他享用”者,三二为一候,一时六候,只于一候之顷,夺天地之造化为我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也。偷桃、偷酒、偷丹,俱在人所不知,而
  • 高低错落层层叠嶂的田块、起伏无序的曲线,天光云影,天地间泼了一幅画一般…九山半水半分田,泉眼溪流,竹林,水田…短暂的后疫情时期,游人少到我们都快成为风景了,走到
  • 2015年,解达宏安排小弟李某等人对借贷人高某逼账,收回高利贷后,解达宏夸奖李某办事漂亮并奖励李某10万元作为好处费。两个马仔熊某和黄某接受解达宏的领导和管理,
  • 父亲是本厚重的书,耐人寻味;父亲是宽阔的海洋,即使在我一事无成的时刻,也会包容我,把我纳入他温暖的胸膛;父亲是一杯浓浓的茶,带给我一生的暖意。茫茫人海,路过的,
  • 但同时管理者们应该明白,员工的工作成效与你使用什么样的激励手段有直接的关系。1、公正比公平更重要2、处理员工之间的矛盾要先给矛盾分类3、艺术性的决绝冲突4、学会
  • 工业微波属于新技术,在工业中运用进展良好,并受经济和疫情影响不大,目前订单增长较快;智能焊机在上半年实现高速增长,属于公司未来长期看好的产品;液压伺服泵为注塑机
  • ~我覺得,此圖中的人物形象很適合配圖《莊子》[微笑]。南宋,李唐,絹本設色,縱27.2cm,橫90.5cm,故宮博物院藏。
  • [鲜花]女生的贵气是一身静气,❤️《菜根谭》里有句话:每临大事有静气,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鲜花]每临大事有静气,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 新浪潮的爱情结局总有千万种,在这些导演创作中丝毫不突兀,我丝毫不懂爱情也从未觉得爱情可歌可泣,因此法式影片那莫名其妙无疾而终的爱情结局都是好的,再,这可是蕾雅赛
  • 【#西安一酒吧女老板遭多人围堵辱骂# 一违法人员被行政罚款300元】近日,有女子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其在西安雁塔区经营酒吧期间,凌晨被多名酗酒男子围堵辱骂,导致其
  • 元若从小到大,都太平顺,导致他心思单纯直白,不甚了解明兰的隐衷,在他看来,明兰都送他护膝了,自然是“不怕”了,两个人的关系自然是有了“质的飞跃”了。因为早知后续
  • 家里有两个小孩子,总觉得越简单越好,活动空间尽可能的大,没有什么很华丽的设计,也没有花里胡哨的色彩,毕竟对于两个懒鬼来说,太复杂的造型就意味着很难搞卫生[偷笑]
  • 还有谈到冬运会主题曲的创作背景,原来是老谋子主动邀约,在香港弄的……哈哈,最后问你的传唱度不高怎么办,他说又不是做拉卡ok,专辑里一般有一两首吸引一下市场里就够
  • ”(文/北青报寿鹏寰 YJ07)​#张颜齐[超话]# #张颜齐0702生日快乐# 陪张颜齐过的第四个生日了真的好快之前都是同学问张颜齐是谁我说你肯定不认识现在我
  • [哈哈]最后我以3:0大比分获胜,因为89也没有童年,比我更不会玩,回传守门员的时候直接朝我的球门进了两个乌龙球哈哈哈哈哈哈#ITZY[超话]#老有唱衰...这
  • 何来人间一惊鸿,只是世间一俗人。何来人间一惊鸿,只是世间一俗人。
  • 期待一方永远保有最初的爱,接受不了现实的落差婚后很多人感受到最大的变化是对方不像一开始对自己这么好了,比如婚前有求必应,婚后置若罔闻。但我们却忽视了一件重要的事
  • 赠送运费险】--------------------------或复制这条信息,打开手机淘宝app~自动弹出~即可看到---------------------
  • 我发饭都是分区发的我真的搞不懂你们这群人啦,疯魔了是不是啊?一我又没有公屏梦,二我都跑微博上了我还写了我做哪些饭放了哪些平台都是有分开的,我都不知道你是怎么找到
  • #周六# 鄞州➡北仑保养➡海曙印象城➡海曙聊了个五毛的事➡鄞州Ps1:今天发现有4️⃣个绿色在身上~嗯~有点爱~Ps2:剧情跌宕起伏的时候网评刘青云把天才在左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