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高架桥侧翻事故:问题只在超载?盼彻查,用真相回应公众诉求

无锡高架桥侧翻事故,引发了舆论震荡。据最新官方通报,事故造成3辆小车被压,致 3死亡2伤。

比具体伤亡数字更具冲击力的,是现场视频。有行车记录仪拍下了事发瞬间,场面惊心动魄,宛如电影画面。那轰的一声响,俨然隔着屏幕都能听见。

“你永远都不知道,明天和未来哪个会先到”,又被很多人念及。

消除公众安全焦虑的最好方式,就是彻查责任,真正让“桥都坚固,路都安全”。

对于事发原因,官方的初步分析是,运输车辆超载所致。但就目前看,仍有几点疑问需要解开。

一, 当地应对是否都得力?

面对这么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公众在惊愕与祈祷之余,必定会生出大量疑问:实时伤亡数据,事故现场处理情况,事发桥梁建造与维护情况,肇事车辆情况等。

事发后,当地有些救护部门迅速赶到了现场,这呼应了救灾从速的民众期许。

但就舆情应对看,当地仍有些地方做得还不到位。

比如,到目前为止,当地只发出了两波通告,通报的信息还挺单薄。虽然事情进展详查需要时间,但通过实时调查进展与结果的及时发布,增强事故的能见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显然很有必要。

比如,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交通广播报道,事故发生9小时后,当地政府新闻办微博连发两条无关信息,对于该事故只字未提。有记者现场连线政府值班热线,对方表示不知详情,而宣传部门负责人电话持续无人接听。

在网上,有人将这跟抓造谣者速度比照着看。这并不妥当,却也表明这样的舆情应对来得有些后知后觉。

又比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交通广播记者介绍,他们赶赴现场之际,事发现场拉起封锁线阻止媒体拍摄。

这或许有露谨慎起见的考虑,但面对公众的热切呼应,回应上显然要有更具速度和透明度。

二,问题只在超载车辆?

在官方通报中,经初步分析,认定事故的直接肇事者,正是那辆事发时行驶于高架桥上方的红色超载货车。

那辆货车真的超载了吗?据新京报记者采访,有无锡钢铁行业人士称,散落在红色货车的四个钢卷,每个重量都有在27吨至28吨之间。以散落的四个钢卷每个28吨计算,四个钢卷重量至少为112吨。

此前网友爆料称,当时是一辆钢材市场的加长车(就是那辆红色货车)违规超载,应载65吨实载187吨,车辆经过时候由于严重超载产生共振,导致桥梁侧翻。

各种信息指向了大卡车超载。但如果有安全冗余设计或者限超之类的举措,超载的大卡车或许还无法导致高架桥侧翻。

有专业人士就分析,涉事高架桥属于单柱式桥墩梁式桥,单柱墩受力不尽合理,单侧超载容易造成倾覆。货车上桥后走在桥面的一侧,桥梁自重不足以平衡车辆超载产生的力矩,侧向力导致了侧翻。

还有人提出解决办法:桥梁支座外移,减小重载货车走外侧车道时的力矩,或者柱墩与桥面同宽;重载货车只能走中间车道,或者不允许重载货车上桥。

这里面的很多特征,跟当年哈尔滨桥梁侧翻事故发生的原因如出一辙。当时的事发桥梁,单侧同向行驶的4辆货车核载总量为102吨,实载总量为395吨,车、货总重量将近500吨,最终导致了4台货车翻落,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的重大事故。

这次事故原因除了超载之外,又是否跟柱墩设计、荷载不利布置等有关?

三,设计、施工方到底是谁?

桥塌了,很多人最直接的反应,可能是追问工程质量。

官方文件显示,这项工程曾被工程监管部门——无锡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评为优良级工程。

无锡市审计局2007年发布的《312国道无锡段扩建工程竣工决算审计结果的公告》显示,312国道无锡段曾在2003年进行过扩建工程,于当年9月开工建设,2005年6月建成通车,2005年11月工程交工验收。值得注意的是,该工程用时22个月完成,通车至今已近15年。

《公告》中提到,312国道无锡段扩建工程的总体设计单位是江苏省交通科学院有限公司等;主要监理单位有江苏科兴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等监理单位;主要施工单位有无锡交通工程总公司、东盟营造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等有关单位。

可耐人寻味的是,事发后,作为A股上市公司的江苏省交科院迅速回应,称这一工程与己无关,具体的声明将在随后公布。

不只是苏交科,被矛头所指的中设集团也发布公告,澄清无锡垮塌高架桥的设计、施工、监理等事项与公司无关。

问题来了:作为官方报告中的工程承建方,第一时间出来撇清关系,这锅甩得掉吗?如果不是他们,真正的施工方到底是谁?

在此事故中,若桥梁、道路工程有质量问题,或者设计有纰漏,那可能涉及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多个环节。廓清每个环节上的责任,显然不可或缺。

四,超载通行没人管?

据相关人士介绍,这座已经建成近15年桥,常年有密集的载重货车通行。

原因就在于,在事发的高架桥两侧,分布着多个大型的专业批发市场,包括一大型的钢材城、型材城及木材市场等。这些大宗货物的运输都要经过此桥。

这座桥侧翻于昨日,看起来似乎是个偶然事件,但偶然背后没准又有海恩法则在发威。

就在昨晚,一篇发表于2017年4月24日 的旧文《无锡的快速内环高架还能用多久?》,被重新翻出,迅速上了10万+。

文中就提醒道,无锡快速内环,不应该放行“卡车”,不然将很难达到其设计使用的年限——50年。

他的话更像一种预言:“一旦载重卡车压坏高架道路,造成桥梁断裂倒塌等,正在行驶中的小汽车,是无法预知和预防的,必定是灭顶之灾!”

虽然事发桥梁属于外环,但是回头看他的那句话,已经离“一语成谶”无限接近了。

而如今看来,侧翻桥梁的路段,不仅“卡车”通行,可能一直存在超载情况。

据当地人士介绍,事发路段“货车超载是常事,前些年有一辆车拉300吨的,现在超载管得严,但一辆车也都是拉150吨左右”。

根据最新货车超限超载规定,六轴及六轴以上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55吨的,都将视为超重。如果照150吨计算,那么超载已达200%之多。

这不得不让人质疑,超载通行,没人管吗?

而据红星新闻报道,近两年无锡市交通运输局,多次下发“限超”规定,紧抓超载。但此次的事故,无疑说明,当地交通部门,在超载监管工作方面,仍有不足和疏漏。

五,该怎么避免类似事故再发?

保障城市道路、桥梁安全,需要全系统各个环节来共同出力。

就事前建造而言从设计、施工到监管、验收,每个环节都需要一丝不苟、环环相扣。做到无差错、无纰漏,这才是为公众的生命安全负责。

而就事后的管理、维护而言,则同样需要交警、运管、路政三部门相互协调、认真负责。

管理和维护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需要持之以恒。对道路、桥梁安全进行定期排查、维护,对货车多行路段、桥梁严抓限超,这些本都是应有的常规举措。

就这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看,显然有很多地方需要“亡羊补牢”。

该“补牢”的,不只是某个部门。这起高架桥侧翻事故,足以让很多单位、部门和个体引以为诫:维护城市道路、桥梁安全,是对行人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这需要施工方的全面考量,需要交通系统部门的警醒,也需要出行者的自觉。

而当务之急,还有人员的救助及事故处理善后工作。伤员和亡故者,他们的医疗费用和赔偿金,谁来埋单?受害者及其家属,他们的悲伤、愤怒与诉求又该由谁受理?这其中,事故责任主体的确定尤为重要。

希望当地摁下彻查键,用真相与妥善善后回应不幸者和公众的诉求。 https://t.cn/Rf2n3OC

五问无锡高架桥侧翻事故:问题只在超载?

无锡高架桥侧翻事故,引发了舆论震荡。据最新官方通报,事故造成3辆小车被压,致 3死亡2伤。

比具体伤亡数字更具冲击力的,是现场视频。有行车记录仪拍下了事发瞬间,场面惊心动魄,宛如电影画面。那轰的一声响,俨然隔着屏幕都能听见。

五问无锡高架桥侧翻事故:问题只在超载?

“你永远都不知道,明天和未来哪个会先到”,又被很多人念及。

消除公众安全焦虑的最好方式,就是彻查责任,真正让“桥都坚固,路都安全”。

对于事发原因,官方的初步分析是,运输车辆超载所致。但就目前看,仍有几点疑问需要解开。

一, 当地应对是否都得力?

面对这么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公众在惊愕与祈祷之余,必定会生出大量疑问:实时伤亡数据,事故现场处理情况,事发桥梁建造与维护情况,肇事车辆情况等。

事发后,当地有些救护部门迅速赶到了现场,这呼应了救灾从速的民众期许。

但就舆情应对看,当地仍有些地方做得还不到位。

比如,到目前为止,当地只发出了两波通告,通报的信息还挺单薄。虽然事情进展详查需要时间,但通过实时调查进展与结果的及时发布,增强事故的能见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显然很有必要。

比如,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交通广播报道,事故发生9小时后,当地政府新闻办微博连发两条无关信息,对于该事故只字未提。有记者现场连线政府值班热线,对方表示不知详情,而宣传部门负责人电话持续无人接听。

在网上,有人将这跟抓造谣者速度比照着看。这并不妥当,却也表明这样的舆情应对来得有些后知后觉。

又比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交通广播记者介绍,他们赶赴现场之际,事发现场拉起封锁线阻止媒体拍摄。

这或许有露谨慎起见的考虑,但面对公众的热切呼应,回应上显然要有更具速度和透明度。

二,问题只在超载车辆?

在官方通报中,经初步分析,认定事故的直接肇事者,正是那辆事发时行驶于高架桥上方的红色超载货车。

那辆货车真的超载了吗?据新京报记者采访,有无锡钢铁行业人士称,散落在红色货车的四个钢卷,每个重量都有在27吨至28吨之间。以散落的四个钢卷每个28吨计算,四个钢卷重量至少为112吨。

此前网友爆料称,当时是一辆钢材市场的加长车(就是那辆红色货车)违规超载,应载65吨实载187吨,车辆经过时候由于严重超载产生共振,导致桥梁侧翻。

各种信息指向了大卡车超载。但如果有安全冗余设计或者限超之类的举措,超载的大卡车或许还无法导致高架桥侧翻。

有专业人士就分析,涉事高架桥属于单柱式桥墩梁式桥,单柱墩受力不尽合理,单侧超载容易造成倾覆。货车上桥后走在桥面的一侧,桥梁自重不足以平衡车辆超载产生的力矩,侧向力导致了侧翻。

还有人提出解决办法:桥梁支座外移,减小重载货车走外侧车道时的力矩,或者柱墩与桥面同宽;重载货车只能走中间车道,或者不允许重载货车上桥。

这里面的很多特征,跟当年哈尔滨桥梁侧翻事故发生的原因如出一辙。当时的事发桥梁,单侧同向行驶的4辆货车核载总量为102吨,实载总量为395吨,车、货总重量将近500吨,最终导致了4台货车翻落,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的重大事故。

这次事故原因除了超载之外,又是否跟柱墩设计、荷载不利布置等有关?

三,设计、施工方到底是谁?

桥塌了,很多人最直接的反应,可能是追问工程质量。

官方文件显示,这项工程曾被工程监管部门——无锡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评为优良级工程。

无锡市审计局2007年发布的《312国道无锡段扩建工程竣工决算审计结果的公告》显示,312国道无锡段曾在2003年进行过扩建工程,于当年9月开工建设,2005年6月建成通车,2005年11月工程交工验收。值得注意的是,该工程用时22个月完成,通车至今已近15年。

《公告》中提到,312国道无锡段扩建工程的总体设计单位是江苏省交通科学院有限公司等;主要监理单位有江苏科兴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等监理单位;主要施工单位有无锡交通工程总公司、东盟营造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等有关单位。

可耐人寻味的是,事发后,作为A股上市公司的江苏省交科院迅速回应,称这一工程与己无关,具体的声明将在随后公布。

不只是苏交科,被矛头所指的中设集团也发布公告,澄清无锡垮塌高架桥的设计、施工、监理等事项与公司无关。

问题来了:作为官方报告中的工程承建方,第一时间出来撇清关系,这锅甩得掉吗?如果不是他们,真正的施工方到底是谁?

在此事故中,若桥梁、道路工程有质量问题,或者设计有纰漏,那可能涉及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多个环节。廓清每个环节上的责任,显然不可或缺。

四,超载通行没人管?

据相关人士介绍,这座已经建成近15年桥,常年有密集的载重货车通行。

原因就在于,在事发的高架桥两侧,分布着多个大型的专业批发市场,包括一大型的钢材城、型材城及木材市场等。这些大宗货物的运输都要经过此桥。

这座桥侧翻于昨日,看起来似乎是个偶然事件,但偶然背后没准又有海恩法则在发威。

就在昨晚,一篇发表于2017年4月24日 的旧文《无锡的快速内环高架还能用多久?》,被重新翻出,迅速上了10万+。

文中就提醒道,无锡快速内环,不应该放行“卡车”,不然将很难达到其设计使用的年限——50年。

他的话更像一种预言:“一旦载重卡车压坏高架道路,造成桥梁断裂倒塌等,正在行驶中的小汽车,是无法预知和预防的,必定是灭顶之灾!”

虽然事发桥梁属于外环,但是回头看他的那句话,已经离“一语成谶”无限接近了。

而如今看来,侧翻桥梁的路段,不仅“卡车”通行,可能一直存在超载情况。

据当地人士介绍,事发路段“货车超载是常事,前些年有一辆车拉300吨的,现在超载管得严,但一辆车也都是拉150吨左右”。

根据最新货车超限超载规定,六轴及六轴以上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55吨的,都将视为超重。如果照150吨计算,那么超载已达200%之多。

这不得不让人质疑,超载通行,没人管吗?

而据红星新闻报道,近两年无锡市交通运输局,多次下发“限超”规定,紧抓超载。但此次的事故,无疑说明,当地交通部门,在超载监管工作方面,仍有不足和疏漏。

五,该怎么避免类似事故再发?

保障城市道路、桥梁安全,需要全系统各个环节来共同出力。

就事前建造而言从设计、施工到监管、验收,每个环节都需要一丝不苟、环环相扣。做到无差错、无纰漏,这才是为公众的生命安全负责。

而就事后的管理、维护而言,则同样需要交警、运管、路政三部门相互协调、认真负责。

管理和维护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需要持之以恒。对道路、桥梁安全进行定期排查、维护,对货车多行路段、桥梁严抓限超,这些本都是应有的常规举措。

就这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看,显然有很多地方需要“亡羊补牢”。

该“补牢”的,不只是某个部门。这起高架桥侧翻事故,足以让很多单位、部门和个体引以为诫:维护城市道路、桥梁安全,是对行人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这需要施工方的全面考量,需要交通系统部门的警醒,也需要出行者的自觉。

而当务之急,还有人员的救助及事故处理善后工作。伤员和亡故者,他们的医疗费用和赔偿金,谁来埋单?受害者及其家属,他们的悲伤、愤怒与诉求又该由谁受理?这其中,事故责任主体的确定尤为重要。

希望当地摁下彻查键,用真相与妥善善后回应不幸者和公众的诉求。

汽车质量家:www.autoqa.cn

上海沐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创新型的汽车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具备Reach、VOC、ELV环保法规评估一站式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从初步想法到最终产品的全程支持,包括:项目的确定、设计、开发,直到材料、组件和系统的测试。此外,还包括项目管理和人员调配等服务。近十年来,整合汽车行业咨询,从车身、底盘、电子电器、智能化、动力系统、内外饰、环保法规等多方面纵向数据积累,并成功通过以品质创新,加强技术合作,孵化多家二方及三方实验室能力提升,与学术界和政府多方面协作的创新中心,促进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

#中晶新闻#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绿色工厂专业委员会王立章秘书长一行莅临荣程参观

2019年7月20日,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绿色工厂专业委员会王立章秘书长一行到中晶环境荣程运营部参观。

在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陆才垠、能源中心主任潘雨桐、孙祥超的陪同下,王立章秘书长一行对荣程项目三套系统参数、工艺进行参观。王立章秘书长一行对中晶环境福斯干法系统参数近零排放的高度认可。中晶环境始终秉持“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的企业发展使命,用多年的努力助力中国大气现状由“雾霾”向“中晶蓝”的转变!

此次参观的人员主要有:中国工业节能清洁生产协会绿色工厂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立章,助理秘书长刘耀军及研究员张星星、孙小敏等。

(作者:中晶环境京津冀晋事业部柴本忠)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因为全美经济都正在恢复...上周二,白宫经济顾问哈塞特(Kevin Hassett)表示白宫正在研究向民众发放更多的现金,新一轮的纾困法案正在酝酿中。
  • 热油翻滚中,小鱼裹着面糊糊,慢火炸来,又香又脆的小面鱼就膨胀满锅。自此从小到大我都随娘一样爱吃这口小炸鱼。
  • 你甚至不知道他在哪!我们家门锁了,阳台也用纸板堵了,理论上来说是出不去的。
  • 可是那天送姥爷回家,他跟我说他的鞋走在医院地板上不太抓地,我才发现他走的很慢很慢,甚至有些步履蹒跚,我就又想哭了,健步如飞的姥爷也老了,以前威严的姥爷和我说话时
  • 因为有时候一个工厂不一定只和一家纸张供应商合作,因此在纸张的提供上,不同的厂家生产的纸张就可能会有所区别,因此在生产印刷后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包装材料的可再
  • 小黑的啊捏又找小黑出门啦 但小黑把决定权丢给阿黄 就丢骰子 大留小出 结果结果!!! 6!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果然是有魔法 阿黄是不舍得小黑出哟 真的摇
  • 《笑傲江湖》里,“多行不义必自毙”的人有很多。 岳不群,当属第一名。 野心大的人,对自己都够狠,岳不群和左冷禅都属于这类人。他们俩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五岳
  • !?
  • 庚澈王道[酸](我今天只想当沙雕追星女孩[泪])(希澈营业,女明星都可以洗洗睡了[舔屏])(想写万字长文夸赞希澈[思考]) 近最 很快乐的事情很荣幸 可以拥有7
  • [good]#为美好生活加油# #泰剧只因我们天生一对[超话]# 这三个月来一起看剧真的蛮感慨的,st带来很多美好的回忆,虽然最后结局不尽人意,但我想更多美好的
  • 当你还没有足够的智慧时,看得越多只会烦恼越多,[抱抱]只有内心的世界才是真正属于你的。当你还没有足够的智慧时,看得越多只会烦恼越多,[抱抱]只有内心的世界才是真
  • 没有谁的10公里是容易的 就我这种坚持跑步四年的人来说也很难 因为一直都是跑5公里 今天相当于多跑了一倍的跑量 夏天跑步真的太热,还很晒 每个人活成自己喜欢的
  • 感受呢,就是做一个善良的人,不要什么事都去评论一番;也要做一个强大的人,不要过于玻璃心;不管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后天的模样需要自己雕刻。 身外再精彩,他人再美好,
  • 记得我之前不是发过九张图的小说推荐吗,咋没了,我又删除了吗,好吧……看来以前界限感还挺严重的,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就会纠结矛盾,然后再删除,反反复复的。#日常[超话
  • 。听到我们喜欢吃韭菜层饼,也不知道奶昨晚啥时候做的,从小锅锅里一个一个的往外拿,做了多少啊惊到我们了。
  • #读书笔记# 生活是如此美好,而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因为安德鲁。如果没有他,我就无法一手创建盗版音乐的帝国,并能吃上无穷无尽的麦当劳。 在一定程度上,他所做的一
  • 远程办公第23天,阳光明媚,从昨天开始,窗外有汽车鸣笛、高铁飞驰而过的声音,天空中偶尔有✈️飘过、立交桥上可以看到37路公交车运行了,生活在慢慢恢复正常,车水马
  • 看过电影《冰雪奇缘2》我的评分:★★★★☆ 从第一部的惊艳到第二部的归于平庸,似乎也是迪士尼一贯的走势了。 ——尼采 May 16 | 2020 |《经济学人》
  • 村上春树说:爱穿运动鞋的男生永远年轻~《后浪》里说:“年轻的身体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共青团退团年龄是28周岁……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不再喜欢运动鞋而是想着买皮鞋
  • 小鱼日记 2020年5月11日 晴今天的日常就是拍照修图调色hh成果图都已经提前发送了/剩下的原图留在小日记里堆着因为我实在太太太困啦/别问 问就是三个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