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给自己儿子写的告诫书。全书共四个章节,包含了儒家、佛家、道家三家学说,并被后世誉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善书”和“东方励志奇书”。 曾国藩在读了《了凡四训》后,对袁了凡推崇备至,并将这本书列为子侄必读的“人生智慧书”。
在这本书中,袁了凡以其毕生的学问与修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大量真实生动的事例,告诫儿子不要被“命”字束缚手脚,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要自强不息,改造命运。书中的谆谆教诲,对于生活在浮躁喧嚣当下的我们,意义尤为明显。
1、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译:一切的福田,都在于方寸之间,从心中去寻找,没有什么不感通的。追求在我,不单单能够得到道德仁义,也能得到荣华富贵。道德和富贵都能得到,这才是孟子说的“是求有益于得也”。如果不反省自己,只是一心向外驰求,那么也只能是求索有方法,得到全凭命运,道德与富贵都会失去,所以没有一定益处。
2、改命的开始:反省自己
云谷曰:汝自揣应得科第否?应生子否?余追省良久,曰:不应也。科第中人,类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积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凡此皆薄福之相也,岂宜科第哉。
译:云谷禅师说,你自己揣测一下能不能中科举?能不能生子?我想了很久,说:不应该。中科举的人,大多有福相,我福气很薄,又不能积累功德来培养后福,而且很没有耐心,不能容纳别人。我时常用自己的才智来欺压别人,直心直行,说话很随意,说了很多错话。像我这样福气浅薄之人,怎么会中科举呢?
3、做人不要太清高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余好洁,宜无子者一。
译:土地污秽的地方才会有生物,水流清澈的地方常常没有鱼虾。我清洁过度,这是我不应该有孩子的第一条原因。
4、心胸,就是财富
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应饿死者,定是饿死人物;天不过因材而笃,几曾加纤毫意思?
译:这人世间拥有千金财富的,必定是千金人物;拥有百金家产的,必然是百金人物;应当饿死的人,必然是饿死的人物;上天只不过是根据人的材质而定,何曾加了自己的意思在里面?
5、效法天道,方能趋吉避凶
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汝信得及否?
译:《周易》为君子谋划,趋向吉祥避开凶险。如果天命是一成不变的,那吉祥怎么可能趋向,凶险又如何避开呢?《易经》开篇就说,积累善业的家庭,必然有余下的吉祥,你信得及吗?
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当作拂逆想;
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
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译:即使是命中应该荣华显贵,也要常常存落魄的念头;即使是命中应该万事顺利,也要常常存不顺的念头;即使是现在是衣食无忧,也要常常存在贫困的念头;即使是人们都敬爱你,也要常常存在恐惧的念头;即使是家中德望很高,也要常常存在卑微的念头;即使是你学问非常优秀,也要常常存在浅显不堪的念头。
7、因循度日,枉对一生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
译:一定要每天都知道自己的过错,天天努力去改,一天不知道自己的过错,就是一天安于现状,一天没有错误可改,就是一天没有进步。世上聪明伶俐的人不少,但观察他们德业都没有进步广大的原因,都是因为“因循”这两个字,耽误了自己的一生。
8、知耻的人,才是活得最从容的人
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此改过之要机也。
译:知道耻辱对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不丧失耻辱之心,这就可称之为圣贤之人了,如果丧失掉了耻辱心,那就和禽兽没什么两样。这就是改过的关键点。
9、不当活死人,活出勇猛心
须发勇心。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
译:要发勇猛心。人们不肯改过,多半是因为因循守旧,不肯向前;我们要鼓舞振作起来,不要迟疑,不要等待。对于小的过恶,要如同肉中有芒刺一般,立刻剔除;对于大的过恶,要想毒蛇咬自己的手指一样,要快速斩断,没有丝毫的停滞,这就是《周易》中所说的风雷之所以叫益的原因。
10、别拿着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
译:如果听到别人毁谤我就大发雷霆,那就如同春蚕吐丝成茧一样,自己把自己束缚了。3

第一善书《了凡四训》12句:智慧改变人生
十、别拿着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
译文:
如果听到别人毁谤我就大发雷霆,那就如同春蚕吐丝成茧一样,自己把自己束缚了。
感悟:
生气,就是拿着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为什么要拿着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对于一个反求自身的人来说,外界的毁谤虽然很多,谣言满天飞,但都变成了他历练自己的磨刀石,是成就他的东西,他不但不会生气,不会抱怨,反而会生出感恩心,因为正是这种毁谤为他提供了历事练心的地方,他又怎么会生气呢? https://t.cn/RJyPxli

小得盈满,二十四节气之小满

潘思宇作品:中国古老的24节气——小满,正值桑蚕吐丝的时刻,因此也叫做“丝茧小满”,作品根据此特点运用蚕丝的交织关系组合成画面,以传扬这一传统文化。
许超纪作品:一把豌豆,大蒜切片加入肉沫爆炒撒上些许葱花,在微热的傍晚是最下饭的一道菜了。饭后半躺在地上看着鼓囊囊的麦粒和吱呀转儿的风扇这大概就是小满了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多喜乐,长安宁得到的都是欢喜ଘ(੭ˊᵕˋ)੭*我是个自制力很强的人,我说要减肥,我就要天天说我是个自制力很强的
  • #陈坤南少林禅武大片# “我喜欢安静,和聚集大家虔诚之心的地方,来人都是带着自己的期待跟清净的心。对我而言,那个被我称为“疗愈角”的地方,就是我在家中特意布置的
  • 参与条件:1️⃣关注@陈哲远- 和@远子今天超帅的-2️⃣陈哲远超等级≥9级,和超话内有不少于30条陈哲远相关,有书局。3️⃣加入陈哲远任意书局群且群里打卡近一
  • Nicod博士称只有15-30%的IPF患者可以从糖皮质激素和其他两种抗纤维化药物秋水仙碱和青霉胺的治疗中获益。Nicod博士称只有15-30%的IPF患者可以
  • 多年来,人们就是听信了狗主的这些貌似恭维的话,自以为高高在上,与狗拉开了档次,不好意思与狗计较,才惯出了狗的乱咬人的毛病。狗可没有人那么多弯弯绕,向来直来直去,
  • Ending…每次看到这些和爱情息息相关的文案 好悲伤..这一路走来 都是自己真真切切经历过的 抛开特别有钱的家庭不说 感觉恋爱都一样 都是性 都是为了性 哪里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只要不关注任何人的动态不揣测任何人的想法不去设想一些没有发生的事情自信一点 你会发现自己过的很自在焦虑自己皮囊不够好看灵魂也不算有趣我生于尘埃 溺于人海关于我的
  • 他是一個很好的小孩,第一次見小白的時候,大家都在推搪誰要帶小白回家,小新沒有說什麼就帶了小白回家。谢谢龙猫们和奇迹们一路以来对我的支持,永远都要记得现在拥有的一
  • 九点多,女儿一家回来,听到孙女叽叽喳喳的向阿嬷说着今天晚上的收获,看时间也到了该她睡觉的时候,我也懒得起来,出去掺和,忙碌而又热闹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既是盼望,
  • Ta们不仅是爱心的传递者,更是无偿献血的排头兵,为了保障甬城的临床血液供应,Ta们守好每班岗,采好每袋血,白衣执甲、甘于奉献,始终以实际行动履行血液工作者“传递
  • #MINJU[超话]# #朴敏珠0511生日快乐# #朴敏珠唯一官方门面# 哇偶❕这个像小兔子的女孩是谁啊❔原来是官方认证且唯一门面and主唱‖MINJU‖﹝
  • #VTN66会员狂欢节# @小倪学长xiaoni_xuezhang 免疫调理师-SRW护御力限时买6送2史上最大福利放送,比超品日多送一盒正装! 中国大陆包邮
  • 有在好好生活的日常文案 祝你开心 无论和谁 当然和我那就最好 匆匆忙忙的认真生活着 平平无奇也想记录下来的生活 越来越喜欢简单的事和乐观的人 日复
  • 7.“是不慌不忙,是心之所向” 8.“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两个人走好像更有意思” 9.“与伊连理金不换,誓欲百合到天荒” 10.“我的愿望很小,只有九个字,
  • 也许要越过青春,才能知道青春是多么自恋的一段时期。也许要越过青春,才能知道青春是多么自恋的一段时期。
  • 43、1986年2月,安徽省寿县东津乡周寨油坊队发现楚金38块,其中“郢爰”印记的28块,无印记10块,总重量10055g。45、1986年4月,安徽省寿县东津
  • Sunny小记:自从去了大理和京都后我开始对我曾经向往的都市生活产生质疑也对在广州这座城市生活下去产生质疑我爱大理的山水如画、民风淳朴我爱京都的沉稳内敛、礼貌整
  • 爱心献血活动在生产基地和科研基地同时进行,两址职工踊跃参与,在医护人员的指引下,挽起衣袖行动起来。永寿移动公司组织开展“热血铸就英雄,献血拯救生命”无偿献血公益
  • #微博影像年##家的美味自由角# 走进我的居家美味角落,迎面扑来阵阵香气~ 这里是我的温馨厨房,闲暇时刻我总是迫不及待地踏入这个小小的天地,和香料的芬芳碰撞,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