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课必须上!
佛陀给世人的二十条忠告,
每条都受益终生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
讲经三百余回。

在四十九年弘化的生涯里,
最初直畅本怀,

讲说《 华严经 》二十一日,
后因观机逗教,

又再说
《 阿含经 》十二年、
《 方等经 》八年、
《 般若经 》二十二年,

《 法华经 》和
《 涅槃经 》共八年,
至于对个人特别的教化,

佛陀说过无量数次,
感化无量数人。

佛陀的教示是苦海中的法船,
接引众生从生死的此岸,
到达涅槃的彼岸。

以下20则佛陀的教化因缘及开示,
以见佛陀的慈悲。

1 、八风吹不动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名之为
“ 八风 ”,

八种顺逆之境能动摇情绪,
让人心神不安。

如何才能
“ 八风吹不动 ”?

在《 法集经 》中,
佛陀说 :

能说空者,
世间之法所不能坏。

何以故?

心不依止世八法故。

何者为八?

而不依止于利衰等事,
不生忧喜称讥之音,
而无欣戚毁誉二法,

心不高下,
于诸苦乐,
不贪不厌,
如是世法,
不能破坏。

2 、人之异于禽兽者,
在于人类能知能觉

人能知能觉,
能够反省改过,
懂得惭愧忏悔。

《 增一阿含经 》卷九说 :

有二妙法,
拥护世间。

云何为二法?

所谓有惭、
有愧也。

诸比丘!

若无此二法,
世间则不别有父有母,
有兄有弟,

有妻子知识、
尊长大小,

便当与猪、鸡、狗、牛、羊六畜之类而同一等。

以其世间有此二法,
拥护世间,

则别有父母、
兄弟、
妻子、
尊长、
大小,

亦不与六畜共同。

3 、忏悔,
是重要的修行法门

有罪忏悔不仅可以消除罪业,
并能增长善根。

佛陀在
《 五分律 》卷三说 :

于我法中,
若知有罪,
而忏悔者,
增长善根。

4 、忍的力量胜过一切拳头刀枪

忍辱是对治瞋恚的最佳法门。

佛陀在
《 罗云忍辱经 》说 :

忍之为明,
踰于日月。

龙象之力,
可谓盛猛,
比之于忍,
万万不如一。

七宝之燿,
凡俗所贵,
然其招忧,
以致灾患;

忍之为宝,
终始获安。

布施十方,
虽有大福,
福不如忍。

5 、是非朝朝有,
不听自然无

佛陀在
《 增一阿含经 》
开示远离人我是非之道,

说 :
不毁谤于人,
亦不观是非,
但自观身行,
谛观正不正。

6 、好逸恶劳是人的通病,
唯 “ 精进 ”
是最好的良药

佛陀在
《 杂譬喻经 》 中举出
“ 精进报至 ” 的故事说 :

昔有伎儿,
作种种伎乐,
从一富长者乞牛。

长者了无与心,
故语之言 :

“ 汝能如是勤作伎乐,
昼夜不息,
满一岁者,
我当与汝牛。”

伎儿答言 :
“ 能。”

复与主人 :
“ 能听不?”

长者亦言 :
“ 能。”

于是伎儿闻是欢喜,
一心作乐,
三日三夜,
未尝休懈。

长者厌听已,
即敕子弟牵牛与之。

7 、知足之法,
即是富乐安隐之处

古人说 :
“ 养心莫善于寡欲。”

又说 :
“ 知足常乐。”

因此,
世间上最富有的人,
并不是拥有家财万贯的人。

真正的富人,
是知足的人。

《 佛遗教经 》说 :

知足之法,
即是富乐安隐之处。

知足之人,
虽卧地上,
犹为安乐;

不知足者,
虽处天堂,
亦不称意。

不知足者,
虽富而贫;

知足之人,
虽贫而富。

不知足者,
常为五欲所牵,
为知足者之所怜愍。

8 、知恩报恩,
是做人的根本

《 优婆塞戒经 》说 :
少恩加己,
思欲大报;

于己怨者,
恒生善心。

9 、重视孝道,
因为孝道是人伦之始

在《 贤愚经 》中,
佛陀开示阿难 :

出家在家,
慈心孝顺,
供养父母,
计其功德,
殊胜难量。

所以者何?

我自忆念过去世时,
慈心孝顺,
供养父母,
乃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之厄。

以是功德,
上为天帝,
下为圣主,
乃至成佛,
三界特尊,
皆由是福。

10 、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必然有一位
“ 贤妻良母 ”

如何才是贤妻呢?

在《 玉耶女经 》中,
佛陀为玉耶开示为妇之道 :

作妇之法,
当有五等。

何谓为五?

一如母妇,
二如臣妇,
三如妹妇,
四者婢妇,
五者夫妇。

何谓母妇?

爱夫如子,
故名母妇。

何谓臣妇?

事夫如君,
故名臣妇。

何谓妹妇?

事夫如兄,
故名妹妇。

何谓婢妇?

事夫如妾,
故名婢妇。

何谓夫妇?

背亲向疏,
永离所生;

恩爱亲昵,
同心异形;

尊奉敬慎,
无憍慢情;

善事内外,
家殷丰盈;

待接宾客,
称扬善名 :
是谓夫妇之道。

11 、和乐安定的社会有待全民共同建立

佛陀在
《 无量寿经 》说 :

世间人民,
父子兄弟,
夫妇家室,
中外亲属,
当相敬爱,
无相憎忌;

有无相通,
无得贪惜;

言色常和,
莫相违戾。

12 、世间上每个人都需要朋友

朋友又有所谓的益友与损友。

什么是益友?

什么是损友?

在《 佛说孛经抄 》中,
佛陀说 :

友有四品,
不可不知!

有友如花,
有友如称,
有友如山,
有友如地。

何谓如花?

好时插头,
萎时捐之;

见富贵附,
贫贱则弃,
是花友也。

何谓如称?

物重头低,
物轻则仰;

有与则敬,
无与则慢,
是称友也。

何谓如山?

譬如金山,
鸟兽集之,
毛羽蒙光,
贵能荣人,
富乐同欢,
是山友也。

何谓如地?

百穀财宝,
一切仰之,
施给养护,
恩厚不薄,
是地友也。

13 、“ 礼贤下士 ”
是领导者成功的要素,

“ 妒贤害能 ”
则是失败之因

在《 四十二章经 》中,
佛陀说 :

恶人害贤者,
犹仰天而唾;

唾不污天,
还污己身。

贤者不可毁,
祸必灭己。

14 、尊师重道

佛陀在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中,
对师徒之道尤有周全的指示 :

师弟之义,
义感自然,
当相信厚,
视彼若己。

己所不行,
勿施于人;

弘崇礼律,
训之以道;

和顺忠节,
不相怨讼。

弟之与师,
二义真诚;

师当如师,
弟子当如弟子,

勿相毁谤,
慎莫含毒,
小怨成大,
还自烧身。

15 、多布施,
为大众创造福利

在佛经里,
布施喻如农夫耕田,
好的田地能获得丰收。

同样的,
多布施给贤德之人,

能为大众创造更多的福利,
为自己增添更多的福德。

《 四十二章经 》中说 :
饭恶人百,
不如饭一善人;

饭善人千,
不如饭一持五戒者;

饭五戒者万 ,
不如饭一须陀洹;

饭百万须陀洹,
不如饭一斯陀含;

饭千万斯陀含,
不如饭一阿那含;

饭一亿阿那含,
不如饭一阿罗汉;

饭十亿阿罗汉,
不如饭一辟支佛;

饭百亿辟支佛,
不如饭一三世诸佛。

16 、端正、
威仪、
安详、
自在

端正姝好,
这是人人梦寐以求的美事。

所谓 “ 端正 ”
并不单指色相的华美俊彦,

而是包含从内在自然流露出来的威仪、
庄严、
安详、
自在。

《 法句譬喻经 》说 :
所谓端正,
非色如华,
贪忌虚饰,
言行有违;

谓能舍恶,
根源已断,
慧而无恚,
是谓端正。

17 、人人都希望有好名声,
然而美名并非凭空而来

佛陀在
《 六波罗蜜经 》说,
想要获得好的名声必须做到 :

不说他人过,
亦不称己德,
智照无自他,
当获大名称。

18 、世间最大的财富不是黄金、
钻石,

而是智慧、
法财

佛陀在
《 正法念处经 》说 :
宝物归无常,
善法增智慧;

世间物破坏,
善法常坚固。

若有顺法行,
随人百千世;

虽种种宝物,
不能至后世。

种种财宝物,
则可强劫夺;

王贼及水火,
不能拔法财。

19 、世间事,
由小可以知著,
防微可以杜渐,
因此切莫以善小而不为,
更不可以恶小而为之

佛陀在
《 法句经 》说 :

莫轻小恶,
以为无殃,
水滴虽微,
渐盈大器。

凡罪充满,
从小积成。

莫轻小善,
以为无福,
水滴虽微,
渐盈大器。

凡福充满,
从纤纤积。

20 、将人做好,
离佛也就不远了

在十法界中,
人居于上升下沉的枢纽地位,

而且由于人具有精进、
忆念、
梵行三种特性胜过诸天,

所以历劫以来,
诸佛都在人道中证悟成佛。

太虚大师曾说 :
“ 人成即佛成,
是名真现实。”

学佛并不是渺不可及的事,
将人做好,
离佛也就不远了。

怎样才算是将人做好呢?

在《 增一阿含经 》中,
佛陀说有五种非人 :

应笑而不笑,
应喜而不喜,
应慈而不慈,
闻恶而不改,
闻善而不乐。

佛法是世间的光明。

有缘得闻佛法,
应如《 大集经 》说 :

“ 闻法者,
对说法人作医王想,
作拔苦想,
作说法甘露想,
作醍醐想;

说法者,
对听众作胜解增长想,
作癒病想。

若说者与听者能如是用意,
皆堪绍隆佛位,
常生佛前。”

文章选自《 佛光教科书 》

什么是真正的“禅定”

◎ 宣化上人

我们现在都是坐禅了!这个禅,不一定坐才有禅,行住坐卧,都有禅,所谓“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你会用功,不一定说单单坐那儿的时候才用功,你随时随地都可以用功。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着心。亦不着净。亦不是不动。若言着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着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着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

“师示众云”:六祖大师开示大众说,“此门坐禅,元不着心,亦不着净”:坐禅原来不需要着住到这个心,也不需要着住到这个净;净就是清净。为什么呢?你着到心上,就有两个心;你着到净上,也有两个净。“亦不是不动”:也不是说我总坐这儿不动。

“若言着心,心原是妄”:你要是着到心上,有了两个心,就变成妄心,不是真心了。为什么?“知心如幻”:你应该知道你的心,本来是虚妄的,是幻化的,“故无所著也”:因为你知道你要是一着到心上,就变成妄心,就不是真心,所以你就不应该着住。

“若言着净”:假使你说着在净上,“人性本净”:人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既然是清净,你为什么又要着住到净上呢?你若着住到净上,也变成有两种;有两种,就是有真、有妄。“由妄念故”:因为有妄念故,所以“盖覆真如”:把真如自性就遮盖住。“但无妄想,性自清净”:你只要没有妄想,你的性本来就清净了。

你“起心着净”:你生出来一个心,着到净上,“却生净妄”:本来是清净的,但是你因为头上安头,又想要弄出一个净来,这就是有一个妄了。生出一个妄,就不是本来清净的本体。“妄无处所”:可是这个妄,没有一个地方。“著者是妄”:你要是着到净上,就变成一个妄,你就是头上安头!

“净无形相”:什么叫净?清净是无形无相的。“却立净相”:没有形相,你却要立出一个净的形相来,你观净着到净上,“言是功夫”:你说这就是功夫。“作此见者”:你若作这种见的话,“障自本性”:你就障碍自己的本性!“却被净缚”:你就被净所绑住。你着到净上,这也是执着。修道,就是要破你的执,破你的着,要无所执着。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着心着净。即障道也。】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你假使要修不动,“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不动什么呢?不是教你坐那儿不动,是教你动中修不动,教你在日用中不动。你遇见一切人的时候,不要尽看人的是非,不要尽分别人的善恶,你不要尽找人的过错。“即是自性不动”:这才是自性真正不动!你要是尽看人的是非,来分别人的善恶,找人的过错,这就是没能不动。你要自性不动,就是不要在人的是非、善恶、过患上用功夫。

各位“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你们欢喜做迷人呢?是欢喜做智慧人?你欢喜做迷人,你就可以随便讲他人的是非、长短。你若欢喜做智慧的人,就不要说其他人的是非、长短、好坏。“与道违背”:你要是尽找人的是非、长短、善恶,这就与道相违背,与道不相应。“若着心着净,即障道也”:你再若着心、着净,这就是障道法。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师示众云:善知识”:六祖大师开示大众,又叫一声:各位善知识,“何名坐禅”:什么叫做坐禅呢?“此法门中”:坐禅这一个法门里,“无障无碍”:无所障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对于外边一切好的境界,和不好的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心念都不为外的境界所摇动,这就叫“坐”,不是一定坐那儿是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你内里边,见到自性不摇不动,这就叫“禅”。

【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善知识,何名禅定”:各位善知识,什么叫禅定?“外离相为禅”:对外离一切诸相,不执着一切相,就是禅。“内不乱为定”:心里不乱打妄想,不起杂念,就是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因为外边你离相,内里也就有定力;你在外边如果着相,内心即乱,你里边也就没有定。“外若离相,心即不乱”:你外边离开一切相,不着住到一切相,心就不乱。

“本性自净自定”:本来自己的灵明觉性,自然就清净了,也就会生出定来。“只为见境思境”:你因为见着境界,就执到这种境界上,就回忆这种境界,“即乱”:所以就乱了。“若见诸境心不乱者”:你若见外边一切境界,心里不乱,“是真定也”:这就是真正的定、禅定。

【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各位“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外边你离开一切相,这就叫“禅”。“内不乱即定”:你心里边不乱,这就是“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外边有禅,内里边有定,这就是真正的禅定。“净名经云”:在《维摩经》上说:“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即刻就豁然贯通,明白自己的本心。“菩萨戒经云”:《梵网经》上说,“我本性元自清净”:我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

“善知识,于念念中”:你在每一念中,“自见本性清净”:都要自见本性是清净的。“自修自行”:自己去修,自己去行,“自成佛道”:自然就可以成就佛道。

【编注】恭录自《六祖法寶壇經淺釋》(宣化上人講述)

什么是真正“禅定”?

外边你离开一切相,这就叫“禅”。“内不乱即定”:你心里边不乱,这就是“定”。

真正的“禅定”

◎ 宣化上人

我们现在都是坐禅了!这个禅,不一定坐才有禅,行住坐卧,都有禅,所谓“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你会用功,不一定说单单坐那儿的时候才用功,你随时随地都可以用功。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着心。亦不着净。亦不是不动。若言着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着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着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

“师示众云”:六祖大师开示大众说,“此门坐禅,元不着心,亦不着净”:坐禅原来不需要着住到这个心,也不需要着住到这个净;净就是清净。为什么呢?你着到心上,就有两个心;你着到净上,也有两个净。“亦不是不动”:也不是说我总坐这儿不动。

“若言着心,心原是妄”:你要是着到心上,有了两个心,就变成妄心,不是真心了。为什么?“知心如幻”:你应该知道你的心,本来是虚妄的,是幻化的,“故无所著也”:因为你知道你要是一着到心上,就变成妄心,就不是真心,所以你就不应该着住。

“若言着净”:假使你说着在净上,“人性本净”:人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既然是清净,你为什么又要着住到净上呢?你若着住到净上,也变成有两种;有两种,就是有真、有妄。“由妄念故”:因为有妄念故,所以“盖覆真如”:把真如自性就遮盖住。“但无妄想,性自清净”:你只要没有妄想,你的性本来就清净了。

你“起心着净”:你生出来一个心,着到净上,“却生净妄”:本来是清净的,但是你因为头上安头,又想要弄出一个净来,这就是有一个妄了。生出一个妄,就不是本来清净的本体。“妄无处所”:可是这个妄,没有一个地方。“著者是妄”:你要是着到净上,就变成一个妄,你就是头上安头!

“净无形相”:什么叫净?清净是无形无相的。“却立净相”:没有形相,你却要立出一个净的形相来,你观净着到净上,“言是功夫”:你说这就是功夫。“作此见者”:你若作这种见的话,“障自本性”:你就障碍自己的本性!“却被净缚”:你就被净所绑住。你着到净上,这也是执着。修道,就是要破你的执,破你的着,要无所执着。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着心着净。即障道也。】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你假使要修不动,“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不动什么呢?不是教你坐那儿不动,是教你动中修不动,教你在日用中不动。你遇见一切人的时候,不要尽看人的是非,不要尽分别人的善恶,你不要尽找人的过错。“即是自性不动”:这才是自性真正不动!你要是尽看人的是非,来分别人的善恶,找人的过错,这就是没能不动。你要自性不动,就是不要在人的是非、善恶、过患上用功夫。

各位“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你们欢喜做迷人呢?是欢喜做智慧人?你欢喜做迷人,你就可以随便讲他人的是非、长短。你若欢喜做智慧的人,就不要说其他人的是非、长短、好坏。“与道违背”:你要是尽找人的是非、长短、善恶,这就与道相违背,与道不相应。“若着心着净,即障道也”:你再若着心、着净,这就是障道法。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师示众云:善知识”:六祖大师开示大众,又叫一声:各位善知识,“何名坐禅”:什么叫做坐禅呢?“此法门中”:坐禅这一个法门里,“无障无碍”:无所障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对于外边一切好的境界,和不好的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心念都不为外的境界所摇动,这就叫“坐”,不是一定坐那儿是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你内里边,见到自性不摇不动,这就叫“禅”。

【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善知识,何名禅定”:各位善知识,什么叫禅定?“外离相为禅”:对外离一切诸相,不执着一切相,就是禅。“内不乱为定”:心里不乱打妄想,不起杂念,就是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因为外边你离相,内里也就有定力;你在外边如果着相,内心即乱,你里边也就没有定。“外若离相,心即不乱”:你外边离开一切相,不着住到一切相,心就不乱。

“本性自净自定”:本来自己的灵明觉性,自然就清净了,也就会生出定来。“只为见境思境”:你因为见着境界,就执到这种境界上,就回忆这种境界,“即乱”:所以就乱了。“若见诸境心不乱者”:你若见外边一切境界,心里不乱,“是真定也”:这就是真正的定、禅定。

【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各位“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外边你离开一切相,这就叫“禅”。“内不乱即定”:你心里边不乱,这就是“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外边有禅,内里边有定,这就是真正的禅定。“净名经云”:在《维摩经》上说:“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即刻就豁然贯通,明白自己的本心。“菩萨戒经云”:《梵网经》上说,“我本性元自清净”:我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

“善知识,于念念中”:你在每一念中,“自见本性清净”:都要自见本性是清净的。“自修自行”:自己去修,自己去行,“自成佛道”:自然就可以成就佛道。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新神党[超话]##银魂# 日常激进发言……(以我的这个VB浏览量来讲我觉得自己还不至于被冲烂……)来来回回看了几个冲神的片段,除了感觉这俩人设有重合之外别的和
  • 【咨询】【吐槽】之前因为嫌弃工期长,在闲鱼收了一个uf12分的体子,当时前娘说脖卡剪过官箱在家不一定能找到,但是我因为想尽快配体就拍下了,并且在收货后同前娘约定
  • 前几个月看到一堆老师在发某个培训班的考试稿题目是哪吒 看到很多老师画了赛博朋克哪吒 有点心痒痒 又不知道从何下笔所以今晚就摸哪吒鱼吧 反正我也懒得细化 今晚翻了
  • 讲真的第一次这么成功的做这个 以前每次做都不咋成型,不好看 碎碎的[笑cry]豆腐切不到一厘米的厚薄片 小酥肉粉加水加油调一下 喜欢酥壳的就浓稠一点… 盐 生抽
  • 这些天来问姻缘的人最多了,男的女的都关心自己最终会嫁娶一个怎样的人,拥有一段怎样的婚姻~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一个人会嫁娶一个怎样的人,拥有一段怎样
  • 这些人中有夫妻,有朋友,也有只身前往的中老年人,用拼车的方式和他人完成旅行。”所以,对每一次参与自驾的人,老张也有自己的要求:一是自己要有兴趣,少发牢骚,二是对
  • 话音刚落,黄狗忽然化为了人,躬身下拜道:“能够侍奉郎君,是在下的幸运,但捷飞行动迟钝,请让郎君原来的随从暂时当回驴,借给捷飞骑,在下才能跟您一起走。捷飞上前敲门
  • #土生瑞穗[超话]# 20220504 via あざとくて何が悪いの?それぞれのプライベートやお互いへの思いを語り合っていました☕️ご予約▶lit.link
  • 建议抓紧最后时间,和爸妈念叨一下,毕竟是过来人,爸妈应该可以给你们一点建议。虽然布置简约但却不简单,全屋都铺满了金黄色的气球装饰,仪式感十足,而生日蛋糕也非常吸
  • 联系电话:3553616/3553625海港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2年4月23日【秦皇岛海海港区紧急寻找乘坐出租车风险人群】关于紧急寻找乘坐出租车风险人群的公
  • OMG我一个个人的生活号去发表下反对意见就是我的错啦?我被骂家人我还不能发出来吗?我发出来的原因是那个人张嘴骂我家人。也请各位保存好证据在他以TS粉丝名义招黑时
  • 行莫于恭敬,善莫于用心。 善心人人有,快乐你我他。
  • 据悉,苗集镇各村两委积极与农户对接,安徽艾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艾草幼苗及种植技术指导,并按照每亩标价为农户垫付前期成本,艾草成熟后再由村集体负责统一收储卖给安
  • 这张照片拍摄于火星南半球的隆冬时节,显示了一个靠近南纬37度的陨石坑,朝南的斜坡上有零星的明亮的霜(经过色彩增强)以及由干冰冲刷形成的沟壑。然而,在靠近赤道的面
  • 一个人一生的运势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虽然我们的“命”是天生带来,是无法改变的,但我们的“运”是可以通过后天来改变的,八字、姓名、手机号码、家居风水、头像无时
  • 所以从某个角度来看,比特币可以看成是区块链第一个应用,而区块链更类似于TCP/IP这样的底层技术,以后会扩展到越来越多的行业中。但是当比特币在没有任何中心化机构
  • 陈龙无疑是近阶段上海最接地气的明星了,无论在哪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有时候是“大白志愿者”有时候是“tony陈”最近的他比任何时候都要忙。这里没有诗和远方,有最接地
  • 今天有空翻硬盘,本来是打算找个视频的,但是他太可爱了,我就看了很多很多,看的其实是很乱的,没有特定说要看这个看那个。我努力变成一个温柔的人 但是我发现温柔是一种
  • 365次日升月落,365天并肩奋战,从贺岁版、秘境风云、王者版、龙争虎斗、镇魂长歌……到轻松版,这一年,得少年们一路陪伴,《少年三国志2》何其有幸!一载寒暑,少
  • #电视剧周生如故[超话]#国破家亡时适之先生终究也是谈了政治年轻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年少轻狂,做一些自己后悔的事自己不强大,如何指望会有人帮你国一样,人又何尝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