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经》卷五

【九针九变十二节五刺五邪第二】

黄帝问曰:九针安生?

岐伯对曰:九针者天地之数也。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故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四时,五以法五音,六以法六律,七以法七星,人以法八风,九以法九野。

曰:以针应九之数奈何?

曰:一者天。天者阳也,五脏之应天者肺也,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阳也,故为之治镵针。镵针者,取法于布(一作巾)针,去末半寸卒兑之,长一寸六分,大其头而兑其末,令无得深入而阳气出,主热在头身。

故曰:病在皮肤无常处者,取之镵针于所。肤白勿取。

二者地。地者土也,人之所以应土者肉也,故为之治员针。员针者,取法于絮,针筩其身而员其末,其锋如卵,长一寸六分,肉分之气,令不伤肌肉,则邪气得竭。故曰:病在分肉间,取以员针。

三者人也,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故为人之治鍉(音兑)针。鍉针者,取法于黍粟,大其身而员其末,如黍粟之兑,长三寸五分,令可以按脉勿陷以致其气,使邪独出。故曰:病在脉,少气当补之,以鍉针针于井营分俞。

四者时也。时者,人于四时八正之风,客于经络之中,为痼病者也,故为之治锋针。锋针者,取法如絮,针筒其身而锋其末,其刃三隅,长一寸六分,令可以泻热出血,发泄痼病。故曰:病在五脏固居者,取以锋针。泻于井荥分俞,取以四时也。


五音者也。音者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阴与阳别,寒与热争,两气相薄,合为痈肿者,故为之治铍针,铍针者,取法于剑,令末如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可以取大脓出血,故曰:病为大脓血,取以铍针。

六者律也。律者调阴阳四时合十二经脉,虚邪客于经络而为暴痹者也,故为之治员利针。员利针者,取法于牦,针且员且兑,身中微大,长一寸六分,以取痈肿暴痹。一曰尖如牦,微大其末,反小其身,全可深内也。故曰:痹气暴发者,取以员利针。

七者星也。星者人之七窍,邪之所客于经,舍于络,而为痛痹者也,故为之治毫针。亳针者,取法于毫毛,长一寸六,令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气因之,真邪俱往,出针而养,主以治痛痰在络也。故曰:病痹气补而去之,取之毫针。

八者风也。风者,人之股肱八节也,八正之虚风伤人,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肤之间为深痹者也,故为之治长针。长针者,取法于綦,针长七寸,其身薄而锋其末,令可以取深邪远痹。故曰病在中者,取以长针。

九者野也。野者,人之骨解,虚风伤人,内舍于骨解皮肤之间也。淫邪流溢于身,如风水之状,不能过于机关大节者也,故为之大针。大针者,取法于锋针(一作鍉针),其锋微员,长四寸,以泻机关内外大气之不能过关节者,取以大针。

凡刺之要,官针最妙。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不得其用,病不能移。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痈。疾深针浅,病气不泻,反为大脓。病小针大,气泻太甚,病后必为害。病大针小,大气不可泻泄,亦为后败。夫针之宜,大者大泻,小者不移,以言其过,请言其所施。

凡刺有九,以应九变,一曰腧刺。腧刺者,刺诸红荥俞藏俞也。二曰道刺。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俞也。三曰经刺。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四日络刺。络刺者,刺小络血脉也。五曰分刺。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六曰大泻刺(一作太刺)。大泻刺者,刺大脓以铍针也。七曰毛刺。毛刺者,刺浮痹于皮肤也。八曰巨刺。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也。九日焠刺。焠刺者,燔针取痹气也。

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一曰偶剌,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刺心痹,刺此者傍针之也。二曰报刺,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上下行者,直内,拔針,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三曰恢刺,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四曰齐刺,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热气小深者。或曰参刺。参刺者,治痹气小深也。五曰扬刺,杨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热之博大者也。六曰直针刺,直针刺者,引皮及刺之,治寒气之浅者也。七曰腧刺,腧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之,以治气盛而热者也。八曰短刺,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九曰浮刺,浮刺者,傍入而浮之,此此肌急而寒者也。十曰阴刺,阴刺者,左右率刺之,此治寒厥中寒者,取踝后少阴也。十一曰傍刺,傍刺者,直刺傍刺各一,此治留痹久居者也。十二曰赞刺,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此治痈肿者。

脉之所居深不见者,刺之微内针而久留之,致其脉空,脉气之浅者勿刺。按绝其脉刺之,无令精出,独出其邪气耳。所谓三刺之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之间,后刺深之。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矣。故刺法曰:始刺浅之,以逐阳邪之气;后刺深之,以致阴邪之气;最后刺极深之,以下谷气。此之谓也。(茈文解乃后”针道终始”篇三刺及至谷邪之文也)故用针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凡刺有五,以应五脏,一曰半刺。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发(_作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二曰豹文刺。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三曰关刺。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四曰合谷剌。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五曰腧刺。腧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

曰:刺有五邪,何谓五邪?

曰:病有持痈者,有大者,有小者,有热者,有寒者,是谓五邪。

凡刺痈邪(用铍针)无迎陇,易俗移性不得脓。越道更行去其乡,不安处所乃散亡。诸阴阳遇痈所者,取之其俞泻也。

凡刺大邪(用锋针)曰以少,泄夺其有余(乃益虛)摽其道,针其邪于肌肉。视之无有,乃自直道,刺诸阳分肉之间。

凡刺小邪(员利针)曰以大,补益其不足乃其无害,视其所在迎之界,远近尽至不得外,侵而行之及自贵(一作费)。刺分肉之间。

凡刺热邪(用镵针)越而沧,出游不归乃无病,为开道乎辟门户,使邪得出病乃已。

凡刺寒邪(用毫针)曰以温,徐往疾去致其神,门户已闭气不分,虚实得调真气存。

【中国母乳喂养日】“以通为用”中医教你正确认识催乳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乳腺科副主任医师 赵立娜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我国目前正处于新一轮的生育小高峰,基于健康、安全性考虑,越来越多的宝妈们选择母乳喂养宝宝,因此产后催乳成了热门话题。“催乳”实际上包含两种含义:一为催生乳汁,即如何产生更多乳汁,让宝宝有饭吃,此时属中医“乳汁不足”,为“真性乳少”;二为催出乳汁,即如何让乳汁顺利排出,让宝宝吃上饭,此种则属中医“乳汁不行”,为“假性乳少”。

一般印象中的催乳多指的是前者,中医认为“乳汁为气血所化”,刚生产后的宝妈气血虚弱,乳汁来源缺乏,从而造成乳汁生成过少。因此,通常产后会进行各式各样的食物进补,有些宝妈在开奶时不顺利,家人急忙炖鲫鱼汤、猪蹄汤给产妇补身体。此时,“过度进补”反而对脾胃造成负担,不利于脾胃运化吸收顺利转化为乳汁。当前的生活条件下,宝妈在妊娠期已进行了充足的营养摄入,产后真正“营养不良”的人少之又少。因此需要注意的是“因人而异,按需进补,适可而止”。顺产后第3天或剖腹产后第7天如乳房仍然没有涨满感,乳汁极少,可以适当服用有补益催乳作用的汤水,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大补特补”,更要重视“以通为用”,催生乳汁的同时更要重视乳汁的排泄与疏通。如:猪蹄1个加通草10克炖煮,一般服用一到两天即可。二者相配,可下乳催乳。

当前更多情况是后者,即乳汁已经分泌在乳房内,越积越多,因为排出来的少让宝妈们以为“乳少”而进行“催乳”。这种“假性乳少”是不通畅导致的,补只能起反作用,因此必须要令淤积乳汁“通畅排出”。“以通为用”是贯穿产后整个哺乳期的重要宗旨。建议宝妈们如果早期发现乳汁分泌不畅、乳房出现结节、有疼痛症状,不要胡乱按揉或热敷,应第一时间让孩子吸吮。通过孩子的吸吮能够刺激排乳反射,使乳管挤压收缩,促进乳管中的乳汁被吸出来。此外还可进行乳房的按摩疏通乳络排出乳汁,或应用砭石辅助操作,作用于乳房部位及周围穴位操作区,灵活配合感、压、滚、擦、刮、旋、振、温、凉等手法,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按摩治疗过程中的乳房疼痛。我们将乳腺按摩砭石通络法按摩口诀总结为:清、清、点、点、润滑推;近、浅、远、深、全包围。主要操作的六大步骤如下:

(1)暴露双乳及肩部,75%医用酒精棉签清洁乳头,去除乳头表面遗留奶渍。

(2)清洁干棉签清理乳头,轻轻擦拭乳头缝隙内奶垢及死皮,可反复几次。如有乳头结痂、溃疡,可应用专用乳头皲裂药液涂擦以减轻疼痛不适。

(3)在相应穴位区域涂抹适量润滑剂,运用适当温度砭石在肩井、膻中、期门、库房、屋翳、乳根穴点、区刺激以利于促进经络畅通。

(4)点捏、提拉刺激乳头乳晕区以刺激泌乳反射促进乳络自身动力。

(5)乳房上涂温和无刺激润滑剂(患者乳汁),分象限逐一推揉按摩以通行乳汁。以“近、浅、远、深、全包围”的顺序分别对乳房腺体近区(近乳头乳晕区)、乳房腺体浅层、乳房腺体远区(远离乳头乳晕区、近乳房边缘处)、乳房腺体深层的乳管疏通,对乳房各象限、各层次“全包围式”疏通、舒缓通络、灵活运用砭石辅助各象限、层次乳汁排出。排出淤积乳汁,整个乳房腺体均匀松软即可。

(6)按摩后用清洁棉签擦拭乳头表面残留奶渍,乳头皲裂疼痛者可配合中药涂擦生肌止痛。

注意重点:乳腺按摩砭石通络法排乳先健侧后患侧,第6步可反复进行3~5次,操作手法有机结合,力度应适中,治疗层次达标,因人制宜。即:手法按摩力度由小渐大能耐受;砭石通络腺体均匀柔软即达标。一般双乳治疗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以防治过长时间的按揉对乳腺造成损伤。

以上治疗方法最好到医院专科门诊操作完成,可以达到更好的催乳效果。如遇乳汁过少、乳汁过多、乳汁不畅、乳房疼痛、结块,乳头有白泡、小栓子及乳孔流有黄色变质乳汁,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产后哺乳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宝妈们不要有过多的心理负担,肝郁气滞也可导致乳汁淤积不通。因此,合理饮食、心情舒畅、正确哺乳,“以通为用”是顺利完成母乳喂养宝宝的重要保障,更有利于宝妈们远期的乳腺健康。

作者简介:赵立娜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乳腺科 副主任医师,乳腺炎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乳痛症的中医内服外治,乳腺良恶性肿物的手术治疗,运用耳穴及经络疏通综合调理女性亚健康。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方庄院区)、周三上午(方庄院区) 、周五上午(经开院区)、周四晚间(方庄院区中医特需夜门诊)
#东方医院中医说##中国母乳喂养日##母乳喂养##中医育儿#

熟读此文学好太阳篇,就能轻松治好很多病了[马到成功][马到成功]高绍芳 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临床中见到头痛、项强、恶寒时,提示为太阳病,其脉象为浮。脉浮说明病变位于表而不在里。
(一)太阳经证
太阳经证又可分为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太阳温病三种证型。太阳中风证又称为太阳表虚证,太阳伤寒证又称为太阳表实证,太阳温病则属于汗出受风而体内津液受损。这三种证型均属表证,所以均有“发热,头痛,脉浮”。其治疗原则,郝万山老师总结的“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让笔者受益不浅,遵此施治,屡收良效。
如何区分太阳经证中的三个证型呢?其有典型的鉴别要点:太阳中风证,有汗;太阳伤寒证,无汗;太阳温病,发热、口微渴、舌质红绛。
1. 太阳中风证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注:原文后的阿拉伯数字为《伤寒论》原文序号,全书同)
[病因]风寒袭表,以风为主。
[病机]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
[主症]发热,汗出,恶风。
发热是气血外达,正邪相争所致,所以发热、发高烧并不见得是坏事,这就是邪正交争的发病观。汗出是卫外不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卫气不固,营阴失守就会导致汗出。恶风是汗出腠理疏松,不胜风寒所引发。
[脉象特点](浮)缓。浮则为风,浮则为表;缓是脉来得较慢,说明体内营虚。肌腠被伤,经气外泄,营阴不足,就像水流,水特别少的时候过不来,此时就会变缓。
[治法方药]太阳中风证为太阳表虚证,治法为调和营卫,主方用桂枝汤。

2. 太阳伤寒证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病因]寒邪袭表。
[主症]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
太阳伤寒证虽然也有发热的症状,但是这个发热和太阳中风证不一样,并且患者体质强和体质弱的情况也不一样。体质较强者,恶寒与发热并见;体质较弱者,先恶寒后发热或者不发热。所以发热并不能作为太阳伤寒证的诊断标准,患病时阳不能够达于四肢,阳气到不了的地方必然是寒的、怕冷的,所以必恶寒。寒邪外束,寒凝血瘀,经脉当中运行的是气血,经脉受损,气血受阻,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所以体痛。风寒外袭,毛窍壅滞,卫气不通,胃气上逆则导致呕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一着凉就开始恶心打嗝,喝点生姜红糖水也许就解决了,或者用个热水袋暖暖就解决了,这就是“寒者热之”的具体应用。
[脉象特点]脉阴阳俱紧。紧脉绷急弹指,状如牵绳转索。紧脉的脉象特点是脉势紧张有力,坚搏抗指,脉管的紧张度、力度均比弦脉高,其指感比弦脉更加绷急有力,且有旋转绞动或左右弹指的感觉,但脉体较弦脉柔软。这种脉象多见于实寒证,疼痛和食积等。
[治法方药]太阳伤寒证为太阳表实证,治法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方为麻黄汤。

3. 太阳温病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6)
[病因]“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病因与寒邪密切相关,至于发病与否则与体质有关。
[主症]口微渴,发热,项背强直。
体内的津液损伤,人要饮水自救,则出现口渴。津液称为阴液,津液损伤了,阳相对而言偏旺,所以出现发热。津液不能滋润经络,导致经络拘急,项背强直。
[脉象特点]脉来浮数。汗出,体内的热就偏盛,数则为热,所以脉是浮数。
[治法方药]治法为辛凉解表,主方为葛根汤。

(二)太阳腑证

太阳腑证分为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邪气内入膀胱经,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为蓄水证。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硬满如狂,小便自利,为蓄血证。
怎么区分蓄水证和蓄血证呢?蓄水证是邪入膀胱气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症状;蓄血证是邪入膀胱血分,故只有神志症状而无小便不利。蓄水证是小便不利,就是水停在那里,不能够进行正常的代谢,所以称为太阳蓄水证;蓄血证是小便自利。简言之,对蓄水证和蓄血证的区分,就是小便的通利与否。

1. 蓄水证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
[病因]本证由太阳病汗不得法所致,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汗出损伤津液,导致胃中津液不足证;二是外邪循经入腑,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形成太阳蓄水证。
[主症]烦躁不得眠,口渴,微热,脉浮,小便不利。
太阳病无论中风还是伤寒,均当发汗,但都不宜过汗,过汗必然伤津,使胃中津液亏乏,胃不和则卧不安,胃干气燥,故致烦躁不得眠。水蓄于内,阳气不能化气生津,故可见口渴。但此时不能大量饮水,否则会有水停胃中之弊。需让患者少少饮水,使胃得滋润,津液慢慢恢复,待胃气调和则不药而愈。若津伤较重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配合其他方药进行治疗。内陷表邪随经入腑,邪与水互结,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气化则水行,气不化则水不出,因而小便不利。太阳病过汗后,表邪内陷,但仍有部分表邪羁留于表,故可见到微热、脉浮等症状。
[治法方药]蓄水证是邪入膀胱气分,治法为利气化水、外散风寒,主方为五苓散。方中重用泽泻为君,利水渗湿,能够通利全身之水。臣以茯苓、猪苓助君药利水渗湿,茯苓利三焦之水,猪苓利下焦之水。佐以白术补气健脾以运化水湿,合茯苓既可彰健脾制水之效,又可奏输津四布之功,把全身的水利到下焦,从小便而解。又佐以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并可辛温发散以祛表邪,一药而表里兼治。蓄水证是因为膀胱气化功能失调而致水气停聚,气化功能差是因为阳气弱,阳气弱是因为心火不能下移小肠,致使下焦过寒,用桂枝能够把心火导到下焦去,让下焦暖起来。

2. 蓄血证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106)
[病因]太阳表邪不解,内传入里与血相搏。
[主症]小腹急结或硬满,如狂,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小腹急结或硬满是因太阳病不解,表邪随经化热入里,与血结于下焦少腹部位。如狂是因热在血分,扰乱心神,神明不安,故躁动不安,似狂非狂。小便自利提示病在下焦血分,膀胱气化功能未受影响。身体发黄是蓄血发黄,病在血分,血热相结。
[脉象特点]脉沉结。血蓄于里,瘀阻络道,脉道不利,所以脉沉而滞,甚则沉结。
[治法方药]太阳蓄血证多表现为表里同病,其治疗当遵循先表后里的原则。如果表证未解先解表,如表解后而蓄血证不除再治里,否则易致外邪进一步内陷使病情转重。表邪解后,有如狂、小腹部拘结不舒者,说明蓄血证已成,且病势尚轻浅,可选桃核承气汤为主方,活血化瘀,通下瘀热。

(三)太阳病兼证

在临床上,感冒不是简单地照着太阳伤寒、太阳中风、太阳温病这些证型发病,而是复杂多变的,还会出现兼证。

1. 太阳中风兼气逆作喘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43)
太阳中风兼气逆作喘,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治之。例如:患者体型肥胖,素有喘疾,体内停有痰饮,又出了汗,得了太阳中风证,同时喘疾又发作了,这时候就用到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那么为什么要加厚朴和杏子呢?厚朴有专门理气宽肠的作用。肺与大肠相表里,临床可见很多患者尤其是小儿,感冒、发热的同时会出现咳喘,这即是因为大肠堵了,所以医生会用消积止咳口服液。加杏仁是因为它能够速降肺气,使肺气不上逆,而止咳喘。

2. 太阳病兼项背强
太阳病,项背强 ,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太阳病,项背强 ,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31)
太阳病兼项背强 (拘急不舒),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者用桂枝加葛根汤,实者用葛根汤。临床见到项背强 这个症状,应该立刻想到葛根这味药,葛根长于缓解外邪郁阻、经气不利、筋脉失养所致的项背强痛。

3. 太阳病兼热郁于内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27)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38)
太阳病兼热郁于内(内热,烦躁,口渴),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者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实者用大青龙汤。

4. 太阳病内夹水饮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41)
太阳病内夹水饮(干呕,痰饮),如表实无汗,心下有水气,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喘咳、干呕,治以小青龙汤。
【验案选录】
笔者曾治疗一个患者,原本是咳嗽,不愿意吃中药,输了 7 天液也没好。找我看的时候,我给她开了 3 剂小青龙汤(因为输液就容易把寒湿引进来,所以用小青龙汤)。患者吃完 1 剂,一晚上咳嗽吐痰不断,吐出来的都是那种白色的黏液性东西,吐了半盆。患者很奇怪,说她好几天不吃饭了,为什么会吐出来这么多东西?这些东西是从哪儿来的呢?这就是我们中医所说的,三焦系统被水所阻了。我说接着吃,快好了。结果 3 剂药下去,疾病痊愈。汗、吐、下三法是中医祛邪的三条途径,也就是说给邪以出路。当然吐法现在不太容易被患者接受,但是临床上当用还是要用。当患者心下有水气的时候,我们仍然会用到小青龙汤。

5. 太阳中风而水气痞积胸胁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152)
如太阳中风而水气痞积胸胁,症见发热恶寒、汗出头痛、心下及胁部痞硬满痛、干呕短气,表证已解者,用十枣汤攻之。
十枣汤的组成为大戟、甘遂、芫花、大枣,前 3 味药在临床中不常用,因其有毒。我认为“是药三分毒,合理使用才是硬道理”,临证治疗就是用药物的偏性纠正人体的偏性,以恢复平衡。
用十枣汤的时候,剂量一定要到位。我一般大戟、甘遂、芫花 3味药各用 0.5g。将 10 个肥硕的大枣掰开,放 3 碗水,煮成 1 碗。先喝多半碗大枣水,再把甘遂、大戟、芫花药末溶到剩下的大枣水里,然后服用,一般患者喝完药会感觉到从咽部到胃部都是热热的。这3 味药笔者都亲自试尝过,故知道其反应,以备和患者交流。当然,笔者并不建议大家都去尝试。
如果痰饮停留在人体上部,可能会吐;如果停留在人体下部,可能会腹泻。所以患者服完药之后,可能会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而这恰恰是十枣汤的峻猛冲荡之势,可以把体内潜伏的病邪排出来。

6. 太阳病兼里虚不足
太阳病兼里虚不足,如阴阳两虚心中悸而烦者,治以小建中汤;如气血亏乏,心力不继,脉结代,心动悸者,治以炙甘草汤。

(四)辨太阳病传变与否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
太阳病是否传变,要看脉静还是脉数急。若患者脉跳得特别快,那么这个病接下来会发生传变;若患者脉和缓,提示病情已经趋于稳定,一般不会发生传变。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
从证上看,若病邪在太阳经,没有出现其他经证的表现,就没有发生传变。例如无 “口苦,咽干,目眩,欲呕”等少阳病症状,或无“烦躁”等阳明病的表现,就表明没有发生传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本文摘自《中医临证辨治经验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咋能升起来对修行迫切的冲动呢,咋能内心不被世俗装满浑浑噩噩荒废人身呢,咋能持之以恒不要三分钟热气一会又打回原形了,昨晚跟一个师兄交流,我灵光一闪出现了一个很好的
  • 我就是还想问问最近出了下面三部剧还有什么好看的?我就是还想问问最近出了下面三部剧还有什么好看的?
  • 所以女人们只要知道这个男人还不错还是爱你的,就不要再去因为证明爱你而一直证明到他原来也可以不爱你。 ​​​​#我的佛系生活##一次为了周杰伦的万里狂奔# 最
  • 今日份[给你小心心]说着要早点睡觉还是有点晚[允悲]最近的睡眠质量太差了[酸]午睡不到半小时都能乱七八糟的做一堆梦[酸]下午整个人浑身散架了似的得有一两个小时超
  • 手段实在让人[吐][哈欠]算了,山山干什么我都不稀奇了,刷正主黑词条都是基操,我是我与众不同嘛!我会等到qg词条走人的,我不信他钱那么多,能续到我死!
  • (2)具备符合相应岗位要求的教师资格证书且任现职以来一直在教学一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管理本着严、精、细、实的思路,坚持走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之路,大
  • 2.大巴黎目前以27分和第2名差距8分之多,稳居榜首之位。。
  • 看过这本书,让我有种咱们和李现老师之间的感觉,很多姐妹也和他不曾见面,或许很久都无法见面,但不影响我们透过微博和他交流,而他,会用他的方式和我们交流。如果
  • 。[汗][汗][汗][汗][汗][汗][汗][挤眼][挤眼][挤眼][挤眼][挤眼][挤眼]佐菲奥特曼、初代奥特曼、赛文奥特曼、杰克奥特曼、艾斯奥特曼、泰罗奥特
  • 送养原因:猫咪很粘人,喜欢跟人玩,我工作太忙忙起来连续几个周都晚上十一二点到家,没法陪它玩,也有点照顾不过来,加上囊中羞涩,也没法给它好的食物之类的,总感觉很愧
  • #读书[超话]# 读《中国古代建筑史》99、隋唐五代时期建筑细节资料之二:斗拱和梁架。3、在柱梁及其他节点上施各种斗拱,因为柱身较矮,室内空间较低,使斗拱在室内
  • 而这三大掌纹自然会对人的运势性格造成一定的影响,今天就简单的说说这方面的内容。。
  • 我分享了【[清白之年(Live)]_朴树-清白之年(Live)在线试听】, 快来看吧! | 人随风飘荡 天各自一方在风尘中遗忘的清白脸庞此生多勉强 此身越重洋轻
  • 除了必考知识,再检查一下你的~身份证、准考证(多打印几张备用)、2B铅笔、黑色中性笔、尺子、橡皮、铅笔刀……千万记得考后参加#2019下教师资格证笔试估分#哟小
  • 被最大的美漫和漫改网站之一comicbook.com引用了我几个推特的内容(还是老外亲友告诉我的)。主要是今天军团前线小队小伙伴们的反应,和中译英相关这次提前试
  • )也是里夫超的粉丝。)#电影雷霆沙赞#根据Cinemablend的报道,尽管《沙赞》设定是在DC电影宇宙里,但主角比利巴特森并非一个超英狂热粉,下面是演员Ash
  • 4、 怎样解决部分老师课堂不讲课后讲(部分老师确实存在,有偿补课的在职教师确实数不胜数,家长自愿还要,部分老师暗示明示,家长怕穿小鞋,只能忍气吞声)我们不对国
  • 小凯,11.1号的舞台每个人都很享受,这一天对所有的小螃蟹意义重大,这是你梦想开始的一天,也是你圆梦的一天,愿你不忘初心,励励前行!今晚聚会还玩了富饶之城,也是
  • #白举纲[超话]#bjg #白举纲1102生日快乐# 乐快日生呀哥哥[蛋糕][蛋糕][蛋糕]26岁快乐陪你过第七个生日了,很幸运也很庆幸自己还是你的菜嘿嘿嘿看到
  • #今日好折汇总# 无国旗标=全球参加1⃣️ || NAP精选78折,码【SINGLES22】2⃣️ || 火柴全场85折,码【APP15】3⃣️ ||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