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道施佛金缕织成衣并穿珠师缘
  昔佛在世。大爱道。为佛作金缕织成衣。赍来上佛。佛即语言。用施众僧。大爱道言。我以乳餔长养世尊。自作此衣。故来奉佛。必望如来为我受之。云何方言与众僧也。佛言。欲使姨母得大功德。所以者何。众僧福田。广大无边。是故劝尔。若随我语。已供养佛。时大爱道。即持此衣。往到僧中。从上座行。无敢取者。次到弥勒。弥勒受衣。即着入城乞食。弥勒身有三十二相。紫磨金色。既到城里。众人竞看。无与食者。有一穿珠师。见诸人等无与食者。即前跪请。将至家中。与弥勒食。弥勒食讫。时穿珠师。以一小座。敷弥勒前求欲听法。弥勒有四辩才力。即便为说种种妙法。时穿珠师。愿乐听闻。无有厌足。先有长者。将欲嫁女。雇穿珠师。穿一宝珠。与钱十万。当此之时。彼嫁女家。遣人索珠。时穿珠师。听法情浓。不暇为穿。即答之言。且可小待须叟之顷。已复来索。乃至三返犹故不得。彼长者瞋。合其珠钱还来夺去。穿珠师妇。瞋其夫言。更无业也。须臾穿珠。得十万利。云何听此道人美说。其夫闻已。意中恨恨。尔时弥勒。知其恨恨。即问之言。汝能随我。至寺以不。答言我能。即随弥勒。往僧坊中。问上座言。有人得金满十万斤。何如欢喜听人说法。憍陈如言。假使有人得金十万。不如有人以一钵食施持戒者。况能信心须臾听法复胜于彼百千万倍。于是又问第二上座。上座答言。设复有人得十万车金。亦不如以一钵之食施持戒者。况复听法欢喜。经于时节。又复问于第三上座。上座答言。若有人得十万舍金。亦复不如施持戒人一钵之食。况复听法。又问第四上座。上座答言。若其有得十万国金。亦复不如施持戒人一钵之食。况复听法。百千万倍。如是次问乃至阿那律。阿那律言。有人得满四天下金。犹故不如施持戒人一钵之食。况复听法。弥勒答言。尊者说言有施比丘一钵之食。乃至胜得满四天下金。云何如是。尊者答言。以自身为证。忆念往昔九十亿劫。有一长者。有其二子。一名利咤。二名阿利咤。恒告之言。高者亦堕常者亦尽。夫生有死。合会有离。长者得病。临命终时。约敕儿子。慎莫分居。譬如一丝不能系象。多集诸丝。象不能绝。兄弟并立。亦如多丝。时彼长者。嘱诫子竟。气绝命终。以父敕故。兄弟共活。极相敬念。后为弟娶妇生活未几。而此弟妇语其夫言。汝如彼奴。所以者何。钱财用度。应当人客。皆由汝兄汝今唯得衣食而已。非奴如何。数作此语。尔时夫妇。心生变异。求兄分居。兄语弟言。汝不忆父临终之言。犹不自改。数求分居。兄见弟意。正便与分居。一切所有。皆中半分。弟之夫妇。年少游逸。用度奢侈。未经几时。贫穷困匮。来从兄乞。其兄尔时。与钱十万。得去未久。以复用尽。而更来索。如是六返。皆与十万。至第七返。兄便责数。汝不念父临终之言。求于分异。不能乃心生活。数来索物。今更与汝十万之钱。从今已往。不好生活。重复来索。更不与汝。得是苦语。夫妇二人。用心生活。以渐得富。兄钱财丧失。以渐贫穷。来从弟乞。其弟乃至不让兄食。而作是言。谓兄常富。亦复贫耶。我昔从汝。有所乞索。苦切见责。今日何故。来从我索。兄闻此已。极生忧恼。自作念言。同生兄弟。犹尚如此。况于外人。厌恶生死。遂不还家。入山学道。精懃苦行。得辟支佛。其弟后亦以渐贫穷。遭世饥馑。卖薪自活。时辟支佛。入城乞食。竟无所得。空钵还出。时卖薪人。见辟支佛空钵出城。即以卖薪所得稗糗。而欲与之。语辟支佛言。尊者能食粗恶食不。答言。不问好恶。趣得支身。时卖薪人。即便授与。辟支佛受而食之。食讫之后。飞腾虚空。作十八变。即还所止。时卖薪人。后更取薪。道见一兔。以杖撩之。变成死人。卒起而来。抱取薪人项。彼取薪人。种种方便。欲推令去。不能得离。脱衣雇人。使挽却之。亦不得离。展转至暗。负来向家。既到家中。死人自解。堕在于地。作真金人。时卖薪人。即便截却金人之头。头寻还生。却其手脚。手脚还生。须臾之间。金头金手满其屋里。积为大[卄/积]。邻比告官。此贫穷人。屋里自然。有此金[卄/积]。王闻遣使。往覆捡之。即到屋里。纯见烂臭死人手头其人自捉金头。来以上王。便是真金。王大欢喜。此是福人。即封聚落。从是命终。生第二天。为天帝释。下生人中。为转轮圣王。天王人王。九十一劫。不曾断绝。今最后身。生于释种。初生之日。四十里中。伏藏珍宝。自然踊出。后渐长大。兄释摩男。父母偏爱。阿那律母。欲试诸儿。时遣语无食。阿那律言。但担无食来。即与空器。时空器中。百味饭食。自然盈满。设以四天下金。用为乳晡。不足一劫。况九十一劫。常受快乐。所以我今得此自然饮食。适由先身施此一钵之食。今得此报。上至诸佛。下至梵天。净持戒者。皆名持戒。时穿珠师。闻是语已。心大欢喜。《杂宝藏经》

大爱道施佛金缕织成衣并穿珠师缘
  昔佛在世。大爱道。为佛作金缕织成衣。赍来上佛。佛即语言。用施众僧。大爱道言。我以乳餔长养世尊。自作此衣。故来奉佛。必望如来为我受之。云何方言与众僧也。佛言。欲使姨母得大功德。所以者何。众僧福田。广大无边。是故劝尔。若随我语。已供养佛。时大爱道。即持此衣。往到僧中。从上座行。无敢取者。次到弥勒。弥勒受衣。即着入城乞食。弥勒身有三十二相。紫磨金色。既到城里。众人竞看。无与食者。有一穿珠师。见诸人等无与食者。即前跪请。将至家中。与弥勒食。弥勒食讫。时穿珠师。以一小座。敷弥勒前求欲听法。弥勒有四辩才力。即便为说种种妙法。时穿珠师。愿乐听闻。无有厌足。先有长者。将欲嫁女。雇穿珠师。穿一宝珠。与钱十万。当此之时。彼嫁女家。遣人索珠。时穿珠师。听法情浓。不暇为穿。即答之言。且可小待须叟之顷。已复来索。乃至三返犹故不得。彼长者瞋。合其珠钱还来夺去。穿珠师妇。瞋其夫言。更无业也。须臾穿珠。得十万利。云何听此道人美说。其夫闻已。意中恨恨。尔时弥勒。知其恨恨。即问之言。汝能随我。至寺以不。答言我能。即随弥勒。往僧坊中。问上座言。有人得金满十万斤。何如欢喜听人说法。憍陈如言。假使有人得金十万。不如有人以一钵食施持戒者。况能信心须臾听法复胜于彼百千万倍。于是又问第二上座。上座答言。设复有人得十万车金。亦不如以一钵之食施持戒者。况复听法欢喜。经于时节。又复问于第三上座。上座答言。若有人得十万舍金。亦复不如施持戒人一钵之食。况复听法。又问第四上座。上座答言。若其有得十万国金。亦复不如施持戒人一钵之食。况复听法。百千万倍。如是次问乃至阿那律。阿那律言。有人得满四天下金。犹故不如施持戒人一钵之食。况复听法。弥勒答言。尊者说言有施比丘一钵之食。乃至胜得满四天下金。云何如是。尊者答言。以自身为证。忆念往昔九十亿劫。有一长者。有其二子。一名利咤。二名阿利咤。恒告之言。高者亦堕常者亦尽。夫生有死。合会有离。长者得病。临命终时。约敕儿子。慎莫分居。譬如一丝不能系象。多集诸丝。象不能绝。兄弟并立。亦如多丝。时彼长者。嘱诫子竟。气绝命终。以父敕故。兄弟共活。极相敬念。后为弟娶妇生活未几。而此弟妇语其夫言。汝如彼奴。所以者何。钱财用度。应当人客。皆由汝兄汝今唯得衣食而已。非奴如何。数作此语。尔时夫妇。心生变异。求兄分居。兄语弟言。汝不忆父临终之言。犹不自改。数求分居。兄见弟意。正便与分居。一切所有。皆中半分。弟之夫妇。年少游逸。用度奢侈。未经几时。贫穷困匮。来从兄乞。其兄尔时。与钱十万。得去未久。以复用尽。而更来索。如是六返。皆与十万。至第七返。兄便责数。汝不念父临终之言。求于分异。不能乃心生活。数来索物。今更与汝十万之钱。从今已往。不好生活。重复来索。更不与汝。得是苦语。夫妇二人。用心生活。以渐得富。兄钱财丧失。以渐贫穷。来从弟乞。其弟乃至不让兄食。而作是言。谓兄常富。亦复贫耶。我昔从汝。有所乞索。苦切见责。今日何故。来从我索。兄闻此已。极生忧恼。自作念言。同生兄弟。犹尚如此。况于外人。厌恶生死。遂不还家。入山学道。精懃苦行。得辟支佛。其弟后亦以渐贫穷。遭世饥馑。卖薪自活。时辟支佛。入城乞食。竟无所得。空钵还出。时卖薪人。见辟支佛空钵出城。即以卖薪所得稗糗。而欲与之。语辟支佛言。尊者能食粗恶食不。答言。不问好恶。趣得支身。时卖薪人。即便授与。辟支佛受而食之。食讫之后。飞腾虚空。作十八变。即还所止。时卖薪人。后更取薪。道见一兔。以杖撩之。变成死人。卒起而来。抱取薪人项。彼取薪人。种种方便。欲推令去。不能得离。脱衣雇人。使挽却之。亦不得离。展转至暗。负来向家。既到家中。死人自解。堕在于地。作真金人。时卖薪人。即便截却金人之头。头寻还生。却其手脚。手脚还生。须臾之间。金头金手满其屋里。积为大[卄/积]。邻比告官。此贫穷人。屋里自然。有此金[卄/积]。王闻遣使。往覆捡之。即到屋里。纯见烂臭死人手头其人自捉金头。来以上王。便是真金。王大欢喜。此是福人。即封聚落。从是命终。生第二天。为天帝释。下生人中。为转轮圣王。天王人王。九十一劫。不曾断绝。今最后身。生于释种。初生之日。四十里中。伏藏珍宝。自然踊出。后渐长大。兄释摩男。父母偏爱。阿那律母。欲试诸儿。时遣语无食。阿那律言。但担无食来。即与空器。时空器中。百味饭食。自然盈满。设以四天下金。用为乳晡。不足一劫。况九十一劫。常受快乐。所以我今得此自然饮食。适由先身施此一钵之食。今得此报。上至诸佛。下至梵天。净持戒者。皆名持戒。时穿珠师。闻是语已。心大欢喜。《杂宝藏经》

我们依止善知识,求授皈依的学处,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在言行举止各方面如果和这位善知识不合时,又会想:这个人不能成为自己的上师,然后不认他为自己的上师。但因为畏惧破坏了上师和自己的誓言会堕恶趣,于是当有人问他,你之前不是在他那里求过皈依吗?那他不就是上师吗?他会说我只在那里求过皈依,其他什么都没求过,只是一个皈依而已。皈依,是一切诸法的基础,但是现在他说只求过皈依,把皈依视为非常低下的法,真是可悲啊!像这种人,在五浊恶世这样的师徒关系真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

对于一个平时都时时刻刻修持佛法之人来说,没有人比善知识更加重要的了。若是世间的一位男士,对他而言,娶妻子要看她是否门当户对,各方面都有要求,都会 好好地去观察;即使是买一匹马,也要看它的牙齿,看毛皮等等。反观我们修行者,我们如果要寻找一个真实的救怙主,从此生直至最后获证佛果都可以去依靠依 止,可以准确无误的引导自己的上师、善知识,首先,应观察他是否为一个具德的正士,然后才可以去依止。如果你一开始不去观察,就把他视为上师去求法,到后 来就会产生上师和弟子之间三昧耶戒的问题,这是弟子不去观察上师的原因,人云亦云地去依止,视为自己的皈依处,还不懂得真实的依止方式就去依止他。盲目地 以迷信的方式去依止。

自己的上师,别人看他是好是坏,并不重要,我们自己要能诚恳的、真诚的去思考,自己的上师有着善的特质,还是恶的特质,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我们依止一位上师时,不需要去管他对其他人示现得是过患还是功德,要看的是他对我们自己是否具备了上师的特质,是否功德更多。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优点,很难让每一个人都对他有同样的看法。就算是一个好人,却也有人因为不同的心态,甚至是头脑有问题,而觉得他不好。因此,要能让人人都觉得是好的优点特质,是无法成立的,因为没有人人都共同承认是“优点”的特质。

所谓的修法,并非知道或能讲就可以了,一定要让法融入自己的自相续,这才叫修法。而让法融入自相续的真正含义,是实践佛法,将佛法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这才是真正的融入佛法。

其实,既是具德的上师,你不可能不会生起信心;如果你没有生起信心,那是因为你不能舍弃此生;如果你没有厌离此生舍弃此生,即使遇上了具德的上师,也不可 能对你有任何的改变。比方说,饭菜做得不好我们可以去找厨师,世间法有什么不圆满,可以叫别人来处理,想打官司就要请律师;可是,如果你不舍弃此生的话, 那么上师对你就没有什么作用了。上师的专业和上师要做的事业,是为他人指引解脱与获证佛果之路;如果弟子不需要这样的指引,上师对他就没有任何的作用。如 果他不需要上师,他又怎么可能对此具德的上师生起信心呢?

过去有一位僧人名叫久任,他去参见格西间雅瓦时,格西告诉他要懂因果,修持佛法一定要依止一位具德的上师,他就想这些上师总是在欺骗人。有一次格西正在讲说有关地狱的偈子,说离此十八由旬之地下,有地狱名为无间地狱。当时久任就说:有谁会去向地下挖十八由旬去看地狱呢?格西听了之后,对他生起极大的悲心,也不知要如何对他说,然后突然地流下了泪水,他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后来有一位僧人问他:你对格西有没有生起信心呢?久任说:格西冈波瓦真是一个吹牛大王啊,他说了这么大的谎言,还在我面前装模作样的哭,像他这样假惺惺的,他再怎么哭,再怎么装模作样,也欺骗不了我。他又说:我不知道什么叫信心,但是,进入佛门求授戒律,求授佛法,这些法还不如睡一晚的觉更来得舒服 呢。格西冈巴瓦听了这件事后,连续十天都无法入睡,每天都很伤心地哭泣着。

格西波多瓦说,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今晚就会死去的话,我要做什么呢?根本没有对明后天作任何打算和计划。有人就说,格西波多瓦你很差劲,你如果对明天后天 不作准备,你会找不到任何食物,你可能会饿死。格西波多瓦说,他们可怜我,其实同时我也可怜着他们,如果不反观自心,即使你对暂时的止观非常的纯熟也是无益的。就如平时我们辩经时,不要总是向外去辩论,其实,我们应该向内心去自我辩论:自己是否无常?是否能了知一切皆是无常的本性?

有很多人对格西波多瓦说,虽然你说要舍弃此生,但你舍弃此生的方式也真的太过头了,你不能这样。但是格西波多瓦说:就我个人而言,如果能够这样,我的愿望就已经满足了;即使我穷困潦倒地死去,我也不会有任何的悔意,这就是我的愿望。

—大宝法王噶玛巴《百段引导文》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刚刚,苹果新iPad来了
  • 父亲生死投票决定
  • 张紫妍案延长2月 !自杀的人就是只求一死?
  • 波音CEO公开信:安全一直是波音的核心
  • 南宁铁路局道歉了!柳州女医生高铁上救人被索要医师证
  • 外卖APP偷听?美团饿了么否认,企业要有边界意识,尊重用户隐私!
  • 率先打响“零门槛落户”第一枪!石家庄楼市到底怎么了?
  • 小红书回应裁员一层楼:我们还要再招一栋楼!
  • 通缉照片年龄太小 发布通告的警官:他的五官不会变,欢迎举报
  • 火少官博给傅菁维权,评论全是队友粉丝,尤其不满的是杨超越粉?
  • 张紫妍案延长2月 遗书中有很多不堪的内容
  • 通缉照片年龄太小,找初恋还是找逃犯?
  • 江苏弑母男孩被抓
  • 【1024·热议】警方通缉逃犯用童年照,网友笑哭:这让我穿越到10年前找人?
  • 郑爽男朋友微博小号,了解一下!
  • 杨祐宁新恋情曝光,正牌女友是女强人,与杨妈妈吃完饭后返回他家
  • 雷军回应10亿赌局:我一直在等格力的正式财报
  • 秦岚否认恋情具体是什么情况?
  • 法院裁定:多闪通过抖音擅自获得的微信昵称、头像被勒令停用
  • 首批拟科创板IPO名单今日“揭盅”;恒大首款电动汽车6月投产;“吴晓波频道”或上A股,两年前估值20亿 | 邦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