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人直接进取如来种性

【问曰:初地何故名为欢喜?答曰:如得于初果,究竟至涅槃。菩萨得是地,心常多欢喜。自然得增长,诸佛如来种。是故如此人,得名贤善者】

这是他的一个偈子。你说欢喜地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有关系的,这必须讲一讲了。欢喜地的来源是欢喜什么?“如得于初果,究竟至涅槃。菩萨得是地,心常多欢喜。自然得增长,诸佛如来种。是故如此人,得名贤善者。”这个如来种我们一定要注意,称为种性啊!

许多人学佛不在乎这个。前面说生如来家,般舟为如来父,大悲为如来母——现在学佛人根本不在乎这个如来种性,只在乎自己怎么样怎么样。这个种性不立,你佛法怎么能成?这一段文字讲种性,就是入种性位。有信顺二忍,方入种性位。

阿弥陀佛的愿望是什么?我们闻到这个名号,生起欢喜守护,就为入种性位。这是十分不可思议的事情!要是靠你资粮、加行、见道、修证这个过程延续,这是见道位,可就不容易了,与佛陀回施给我们种性的差异就大了。往往学佛人不重视种性问题。

净土一法的修行下手处就是信顺二忍,就是随顺法得满足,随顺法得以念佛,随顺而得以抉择,随顺得以安住——彻底来自于随顺。随顺,必然就是信顺二忍所产生的效应,所以说入如来家。如世尊在《观无量寿经》讲“若有念佛者,与观音势至等,生如来家,当坐道场”,何以故?具信顺二忍故。所以称佛名者,念佛者,实是人中芬陀利华,与观音势至文殊之类等。这个“等”什么?是种性等!种性!

这个地方一定要搞清楚,很多人就轻视念佛法,他丢失如来种性!

念佛人就直接进趣于如来种性!不是高谈他,主要是你真正有这个种性了,心常多欢喜。信顺二忍上你得到欢喜,你也知道自然得增长,不可思议的如来种性的成熟过程。所以念佛人不可思议与这个有关系,所以一生即压群臣,何以故?生如来家故,就是种性成就故。

很多人不知道念佛法门这种崇高、不可思议的缘起。念佛是崇高的,缘佛是究竟的,相应是真实的!很多人轻谤于念佛,所以遭到不可思议的丢失大利的恶性果报。所以念佛人应该谦下、慈悲、调柔、不舍苦恼有情。

念佛人应该怎么样?这是必须的要求:身心调柔,善护口业。以前在念佛堂时跟许多学佛人念佛人打过交道。像境界力,对真正念佛人来说实在没什么意思,就是不算什么;但对其他法的修持者,真是距离很大。这个差异是很大的,不能说其他没有这个征兆、没有这个感觉——不是,主要是种性问题!这真是很大的问题。

真正念佛的人,身心是调柔的,口业一定要善护。行般舟不善护口业很容易出事,就是多生骄慢。佛在大量的念佛法门教典上说莫生增上慢心,要善密护于身口。若增上慢人念佛,已失甘露味。就是你念佛也不得佛法利益。何以故?此人入魔罥网啊,已生邪慢心了,就像狂象入于莲池,会踏坏人的清净道业,埋没人的清净心智。这是念佛人一定要守护的问题。

过去学念佛教言、真言教或者果地修法的教义,密护口业是十分重要十分重要的!调柔身心是十分必要十分必要的!在念佛法门中实际解决了一个种性问题——生如来家,与观音势至为伴侣。念佛人一定不要轻贱,更不能贱他。你说那人怎么不见佛?你这样不行,你要知道自己是念佛人,要生起尊重心,对他人亦生起尊重,如实尊重。

现在满大街是念佛人诽谤修密的、参禅的,参禅的、修密的反过来轻贱他,这样大家都有舍法罪!这个罪就避障了法门传播与清净心智生起,毁灭人清净眼目,令人心智混乱,法则混乱,不得安住。这个舍法罪是很大的过失,有破法、灭法之嫌。所以第一篇文字我们作这个提示。

念佛人福德大就大在这了,你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如来种性。因为“南无”是归命之义,是供养之义,是随顺之义,是彻底安住无疑之义,是圆满起用之义,所以他就入如来家,生如来家。这“一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一般人耻笑于此,不以为实,就是念佛得到大利。

要是人真知念佛功德,念佛人没有不痛哭流涕的!因为这样的福德因缘远非世间自力修持所能知,他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大意义。像我们不会飞,我们乘飞机,“呜”就飞到很远的地方了。我们乘着诸佛如来甚深功德力,在称念之时已达到自己解脱、智慧、慈悲的目的地了,不可思议!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不可思议的福德因缘成熟!

很多人认为念“南无阿弥陀佛”很简单——不是的,没有阿弥陀佛誓愿与加持,我们没有这样的福德。

弟子:师父,念佛人对不念佛的人或者不信佛的人,除了尊重,还应该有些什么?

师父:慈悲,方便。尊重是一种智根,尊重是智慧的根,尊重别人是有智慧人做的事。轻贱别人、诽谤别人是没有智慧的人做的,就是起分别执著了,染著了嘛。智慧的人会尊重有情。很轻慢、很骄慢,是已经没有智慧的人,他丢失了智慧。

对不信佛的人,你要心里有智慧,因为自心观照,你一样会生出来悲与方便。人的心一旦染著,后面就难搞了,悲心会被蒙蔽,方便力量也不会产生,会产生心智蒙蔽的过患。智慧等于让自己敞开了心扉,透彻了佛光一样。

(节选自慈法法师开示《开启心灵如意宝藏》)

什么是“道”?
谈到求“道”,首先有一个我们必须明白的大前提:“道在哪里?究竟从何而来?”这一点是重中之重,它确立我们努力的大方向。
《庄子·内篇·大宗师》有云:“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道”这个东西是真实存在又确凿可信的,可是它无为无形;“道”可以被感觉到却不可以口授,可以被领悟到却又见不到面;“道”自身就是根本,天地还没有分开之前“道”就已经在那里了。庄子用高深久长来形容道,指出道原本就存在着,人们却被表面的事物所迷惑,没有探究到它的本质。
庄子为我们解答了这个难题:道从何而来?自本自根。
南怀瑾先生解释说:“道在哪里?道就在你自己那里,这是自己本来就有的,只不过没有悟出来而已。”
有个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我们的寺庙千百年来出了无数的高僧大德,佛堂里育化过茫茫众生,可是佛案上的那只木鱼听过这么多经书,为什么至今还只是一只木鱼呢?”
老和尚教诲他:“你也来这里很久了,懂得念经,懂得礼佛,又懂得修持,为什么还只是一个小和尚呢?佛法不是说出来的,是悟出来的。”
为人处世的道理,做事的心得经验,都不是简简单单能够学到的。老师虽然教导我们,也不过是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们而已。这些别人的经验,来得太过容易,如果我们不自己亲身试验一番,未必能够真正领悟。真正的“道”是自己悟出来的。
其次,我们要明确追求的目标,即求道的边界在哪里?
《庄子·内篇·齐物论》中提到:“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认知的边界在“不知道”的“道”的面前停下来,已经到了它的极限。对此南怀瑾先生指出,这里的“故知”指的是一般的智慧,道也有一个最高的标准,即“止其所不知”,到了最高处便是不知,无念之境,无道可道,方位最高。南北朝有一位僧肇,在文章《般若无知论》中说,智慧到最高处,没有智慧可谈,才是真正的智慧。孔子在《论语》中说自己一无所知,什么都不会,因此能够样样会,无所不知而有时又一无所知。南怀瑾先生以滚珠走盘为例解释说,珠子没有一个方向,没有一个固定,它一无所知,因此无所不知。知识到达最高处即为“无知”,始终宁静,没有主观,没有先入为主,就是学问最高的境界。
一个真正有才学的人,在智慧和知识得到充实以后,却常常感觉到自己的空洞无知,这才到达了有才学的真正境界。
庄子在《逍遥游》里提出过三个问题:“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南怀瑾先生一再强调:“读《庄子》一定要注意,问号后面还有很多的内容。……庄子不批判任何人,却又把所有的境界都推翻否定。”他自己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却从来不说一个确定的答案。有些问题在书本和自然里都找不到标准答案,这些答案可能需要我们穷尽一生去追寻,这恐怕正是庄子对后人的期望。
最后,屈原在《离骚》里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就是说,追求真理的道路漫长而艰辛,我们明确了方向,认清了目标,还必须找到正确的方法。
《庄子·内篇》说:“唯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终身无成。”
南怀瑾先生解释说:“昭文、师旷、惠子这三位历史上的音乐巨匠,其音乐造诣已经达到入道的境界,正所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他们音乐成就的登峰造极源于其个人所‘好’,任何学问,任何东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专注于心,必有所成。”
“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这里所说的“道”不是形而上的“道”,而是人生大道。我们立于人世间,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都应该专注于心,有始有终。懂得多,欲望就会多,这就难免会流于表面形式,不能专一,不能深入;欲望太多,顾虑就会增加,就难免有困扰;困扰太多,就难免会感觉痛苦;深陷于痛苦,就很难得到解脱。
蔡邕《劝学篇》里提到一种小动物——鼯鼠。“鼯者,能飞不能上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泅不能渡渎,能走不能绝人,能藏不能覆身是也。”显然,鼯鼠“多才多艺”却又样样“稀松平常”,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南怀瑾先生也认为,修行之人想得自在,修成正果,须得一门深入,方法毋杂。方法多了,智慧不及,不能融会贯通,反而一无所成。可见,一门深入就是做事做人的大原则,方法多了杂而不精,是会制约人生发展的。

这季节,应是很好。春风一送千里,桃李无语深情。敛一川烟雨作韵,寄迢迢山水之念;人事两无恙,故人不相忘,只需一颗素心,与尘世种种坦然相见,远近相宜。绿芜深处,春花有信,春情缓缓;一个人,一种人生,出入平生烟火,岁月清宁无争。风过檐下不惊扰,书中岁月有淳良,且温柔记取,你我都未曾缺席的一段光阴。。 https://t.cn/R2W6tWN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领取时请出示订阅/收藏截图哦~ TME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旗下任意APP均可~】-企划组-出品人:赵倩、陈安妮平台监制:刘青艳、家书、若尘制作人:十一
  • 为进一步展现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工作成效,提升市场监管工作影响力传播力,现公布“2021年度市场监管十大新闻事件”。预计26日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以良为主,首要污染物为
  • 【记录一些淼后行为】1️⃣直拍半夜涨幅极高,但是中途被清水2️⃣空瓶不到五分钟涨3000+赞,总共8000+3️⃣官博轮不过就给自己一分钟2k转还不忘给我们买1
  • ?前任是不是都有什么猫饼哇[思考]我对象的前任,冷暴力逼我对象跟她分手,在我对象想跟她复合期间也爱搭不理的。
  • 为维护您和全市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确保南阳零感染、零传播、零输入、零输出,南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温馨提示:一、返乡后,第一时间向社区(村)、单位或小区物
  • !!
  • 简章已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招生办及音乐学院官方网站公布,并对“招生专业及计划”、“报考条件”、“录取办法”、“入学规则”及“收费标准”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解答
  • ”一位正在金色华联购物广场店购买蔬菜的市民表示,如果买多了吃不完,天一热就坏了,还会造成浪费,生活必需品随吃随买最合理。”亳州蔬菜批发市场总经理张海峰说,目前全
  • 人与人之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不理解,而不理解的根源就是相互猜疑,有矛盾了你不找我,我也不主动找你,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这样只会使矛盾与误解越来越难以调和,
  • 劝人为善需常行,以嘉言口劝,以懿行身劝,以好书劝万人劝百代! 劝人为善需常行,以嘉言口劝,以懿行身劝,以好书劝万人劝百代。
  • 特别温柔的文案 1.因为喜欢,可迎万难。 2.允许存在误解、接纳和不喜欢。 3.“下午的天气很好,体重秤上的数字又小了一点,我把心情写的很干净,也没有特别
  • 想通这一点,就一下能理解那些毫无道理、自相矛盾的措施为什么会存在了。德国人的集体星座属性毕竟是处女座,大家都是一个座的亲戚,最烦变来变去了。
  • 如果你打算春秋之季去往意大利,切记要到奥尔恰谷一游,其美丽的田园风光令每个人都惊艳不已!珍爱钱包,远离盗印g静谧的田园——奥尔恰谷正如意大利人所说一切美好都在这
  • 一女大学生因47岁男人直播打赏后同居,身体被搞垮了!网友:渣男 近期,一24岁的女大学生,怒斥47岁男子的所作所为。原来,是她在大学课业之余开直播赚外快,这名
  • HUBLOT宇舶表推出了数款新作:1.Big Bang Integral一体式腕表增加了“Time Only”腕表,延续一体式链带的风格,Time Only是相
  • 此前,海洋网联船务(ONE)也曾于2021年12月1日特发通知,对于有瞒报、漏报或错报货物品名情况的货物,将区分不同情况,按不同的标准向客户收取特别更改费。具体
  • 想起曾经生活过的记忆,不像是回忆,更像是道别,也许某一天我足够老时,它们会重新合流到我的人生轨迹里,但当下,我仍对这样的割离感到不可思议和抗拒。做了几个人生重要
  • #青岛双眼皮[超话]##青岛##变美##青岛双眼皮##日式无痕双眼皮##双眼皮案例##双眼皮# 【鲜妍美学/极致日式无痕双眼皮】世上本没有标准双眼皮之说,兼容特
  • 打孙颖莎陈梦是非常有信心的,奥运会和世界杯都是战胜孙颖莎夺冠的,但是打王曼昱她却没什么信心,从奥运模拟赛再到全运会的团体、单打和世锦赛,她已经连输了4次。前两局
  • 2022年も、輝きが増すばかりの坂道3姉妹から目が離せない♡『nonno』magazine January web 2022#日系妆发##化妆造型##日本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