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讲述:你是“满口佛话,一脸佛相,一身佛气”吗?

就像我说许多学佛的人,一脸佛相,满口佛话。有同学讲电话,跟对方说要“供养”什么东西,我在一旁听了就骂,讲什么“供养”,讲把东西给了人就是了嘛,偏要用“供养”,为什么满口佛话。学佛久了以后,讲起话来就用另外一套术语,这就是学佛不通。

大乘菩萨学通了的,嘴里没有这些术语。什么“般若”、“供养”、“布施”、“因缘”都是术语,你跟不懂的人就不能用这套,要用普通的话来讲。很多朋友对我说,来这里跟你聊聊很好玩,可是你那些学生不正常。我说,对!这些学生不正常,满口佛话,一身佛气,非要作个庄严的样子出来不可,多讨厌!所以社会常看我们这一群人是疯子。

学了佛法容易被法困住的,任何一行干久了就有职业病。像我当老师当久了,就爱骂人了,看人都不对劲。我一出去到外面就随和得很,像前一次,人家一定要请我吃饭,还请了教育部的次长作陪。吃完了饭,这位次长对我说,“老师啊!我学了个东西,你终席没有喝过一杯酒,没有吃过一点东西,没有说过一句话。”人家敬酒我也要举杯作个样子,每一道菜我也沾一点就放下了,人家说什么我就说“好,好,是啊,是呀,谢谢”。我决不会像你们一样,摆个道貌岸然的死相,犯职业病。人家恭维我世界闻名,我就说没这回事。说我学问好,我就说我是跑江湖的。说我懂禅,我就说“我只懂馋,来来来,快吃,快吃”。

我一再说,学佛是学解脱,学道是学逍遥,结果很多学佛的人既不解脱又不逍遥。维摩居士告诉我们要解脱要逍遥,怕你被法困住了,所以他跟着说,“此法想者,亦是颠倒,颠倒者,即是大患,我应离之”,你学佛学得满嘴佛话,满脸佛气,那就是众生颠倒。本来好好一个人,又油漆上这么多东西。人生已经被很多绳子捆起来了,结果想解脱这些绳子,又到解脱绳店里买了些绳子,菠菜(般若)啊,金菇(真如)啊,再往自己身上捆。所以说:法想也不对,法想也是颠倒。一念颠倒就是大毛病,还是要丢离。

*****

像有些年轻人一来就要行跪拜礼,你有恭敬心一进门就看出来了,打个招呼就好了嘛!不须要来这个,害我还得跪着还礼。你规规矩矩学佛,好过跟我磕头。你成了佛我还来拜你。我一辈子不受人跪拜,因为我受八关斋戒,不坐高广大床,这都是沙弥戒、比丘戒的基本,不坐上位。我讲经白衣升座已是不应该了,所以我一定摆个佛像在前面。你们是拜佛不是拜我,这样一来有人来磕头我也不在乎了。

《维摩诘经》没有一点形式主义的味道,真正大乘道不用装起那个学道的样子,有的人一脸佛相,满口佛话,一身佛气,进了房间把空气都染污了,我最怕这种人。当然不只佛教徒如此,我看到这样的基督徒同样害怕。有一次有辆基督教的宣传车开到我家门口,讲了两个钟头还不停,我已经忍辱波罗蜜吃了好几个了,只好写张条子递出去,上面说:上帝曰不要骚扰别人的安宁。他看了只好把车开走了。人家问我递了什么条子,我说是道教张天师画的符,只有他懂我懂。所以,不要搞这么多形式,反而引人反感。

《维摩诘和花雨满天》

---------------------------------------

“其无正”,不要太正了,正到了极点,岂不就歪了吗?这也就是不要矫枉过正的意思。过正就是过分,就是会歪了。为什么做人不要做得太正呢?“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一个东西偏了,要把它扶正,扶得过分了,又偏向了另一边。

假如一定说打坐、学佛、学道,清净无为就是好的,可是许多年轻人,一天到晚跑寺庙,学佛打坐,而事实上,他们一点也不清净,一点也不无为,更谈不到空。那是自找麻烦,把腿子也搞坏了,不但佛没有学好,道没有学好,连做人也没有做好,学得稀奇古怪。这就是“正复为奇”,学正道学成了神经,就糟了。

“善复为妖”,人相信宗教本来是好事,信得过度了,反而是问题。所以我的老师、禅宗大师盐亭老人袁焕仙先生就说过,世间任何魔都不可怕,只有一个魔最可怕,就是“佛魔”。有的人看起来一脸的佛样,一身的佛气,一开口就是佛言佛语,这最可怕,所以不要轻易去碰这些人。

袁老师说这些话是什么道理?意思就是“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凡事太过就错了。过与不及都是毛病。不聪明固然不好,而聪明太过的人,那属于“善复为妖”,就变成妖怪了。

整理自《老子他说》

--------------------------------------

没有分别心,不管是上座还是下座,随时都在一念清净中。在这个三摩地的境界,就连定境都是空的。所谓空,没有一个空相,一切无相。在这样的境界中,智慧进步当然很快。但是,人人晓得讲,个个做不到。哎呀,老师啊,我就是空不了。这一句话,已经着空相了。

一般人以为,“空”就是把那些杂念分别都去掉,另外有一个空出现。那还是空吗?那是一塌糊涂的有!所以我常讲,我最讨厌一般学佛的人,一脸的“佛相”,满身的“佛气”,满嘴的“佛话”,听了就讨厌。本来给你讲空嘛,你这样摆一副修行的样子,早就空不了了。空是非常洒脱,非常自在,是大自在。

《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

---------------------------------------

大家学佛要注意:一个真正学佛的人要很平凡、很平常,不要做怪,不要一脸佛气、满口佛话,一身都是佛油子的味道。我叫这种人是“油子”,变成老油条,何苦呢?

所以,和许多同学见面,我说:“不要来这一套”,见面打一声招呼已经很好了,非要这个样子干什么呢?这个“合掌”就是手印,你真正进了道场就应该这样。进了佛堂,你说:“喂,菩萨你好呀!”那又不对了,要规规矩矩合个掌。你到了普通的场合,例如正在马路上或者高速公路上驾车,在很急的时候你还一边“阿弥陀佛”一边合掌,砰!撞到了,何必合掌呢?(众笑)

所以真正学佛先要学做人,人都没做好,不要谈佛了。人是很平凡的,不要奇特 。

《准提法开示》

--------------------------------------

禅宗丢开一切名词,那么要怎么办到?佛法叫“内证”,回转来反照自己。“内证之法,岂在文诠”,文字上找不到的,文字语言只是表达了“这个”给你看,你懂了文字,要丢开文字。

我经常说一般人学佛,别的没学到,满口佛话,一脸佛气。唉呀!那个味道真难受,变得每一根神经、肌肉都跳出来的佛法,你看那怎么受得了!搞久了变成什么?佛油子,把佛法当口头禅就完了!真正的佛法不在“文诠”。

《宗镜录略讲》

----------------------------------------

什么叫法性之所拘执?禅宗的书,密宗的书,这些佛学的书看多了,那些理论就把你抓住了,满脑子佛学,满口佛活,一身的佛油气,佛魔,就是弥勒菩萨的这句话,法性之所拘执。

结果心念专一做不到,静不下来,根本达不到心一境性,这些不属于善,不能调和心境。诸如此类等等,必须自己作研究。

《如何修证佛法》

-----------------------------------------

“觉碍为碍而不自在”,自己总觉得自己觉悟了,看别人总觉得不对劲。等于刚刚学佛的人。一看到人就合掌了,然后满口佛话,见人就问你吃不吃素呀?没有吃素!唉唷!阿弥陀佛!好像不吃素就罪大恶极似的,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我平常最怕碰到这种人,令我毛骨悚然。

什么叫解脱?不要以觉碍为碍,那就得自在了。学道而没有道的味道,觉得自己非常平凡,即使成了佛也很平实,你看在《金刚经》里,释迦牟尼佛也跟大家一起去化缘吃饭,吃完饭,收衣钵,自己还去洗碗,把衣服折叠好,然后洗洗脚,敷座而坐,把座位上的灰尘擦一擦,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的行经,多平实。

千万记住,平实就是道,平实就是佛法,千万不要把自己搞得一身佛气,怪里怪气的,弄得与平常人不一样,那就不平实,那就有点入魔了。

《圆觉经略说》

民间故事 :
老农进城赶集,
买下鲤鱼后放生,
鲤鱼说往柳树下面挖地三尺

话说在明朝年间,
蓟州有一位老农,
姓李名三正,
是一个老实巴交的田舍农夫。

他在大山脚下开了几块农田,
平时种植一些瓜果蔬菜,
等到丰收时就挑到镇上的集市里贩卖。

妻子王氏是个手巧的妇人,
懂得刺绣,
平日里经常给大户人家做一些针线活,
一年下来也能赚些银子。

夫妻俩虽说没有大的收入,
但吃穿倒也不成问题。

有一年夏末,
李老汉挑着担子去农田里收菜。

这年风调雨顺,
庄稼长势甚好,
李老汉看着眼前的丰收景象,
脸上忍不住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 今年的收成不错,
这些菜准能卖不少银子,
希望来年也是个丰收年啊!”

李老汉一边收菜一边小声嘀咕着。

不到一个时辰,
李老汉收满了两担子菜。

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挑起担子径直朝着镇里走去。

走了半个时辰,
李老汉终于进城了。

因为来得有些晚了,
好的摊位已经被其他商贩占了。

李老汉在集市里转悠半圈,
没有看到空位置,
无奈之下,
他只得在集市边上落了脚,
开始吆喝起来。

“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刚采摘下来的,
乡亲们过来看看呀,
价钱便宜!”

李老汉经常来集市里卖货,
因为他的蔬菜和水果新鲜,
价钱实惠,
镇上的人都愿意买他家的货。

久而久之,
彼此也都熟络起来。

“ 李伯,
您给我称一些,
要新鲜的!”

一位乡民说道。

“ 稍等,
我给你挑挑!”

李老汉一边说一边弯下腰挑选水果。

“ 这些新鲜的,
个大味甜,
我再给你便宜一些,

如何?”

李老汉笑着说道。

“ 您做买卖真实在,
那我就多买一些!”

那人说完后,
也弯下身子开始挑选水果。

摊位前的人越来越多,
不到午时,
李老汉的两担子菜就卖了个精光。

他掂了掂手里的银子,
满意地笑了。

随后他挑起担子开始往城外走,
路过一家酒馆时,
飘来一股酒香。

“ 这酒真香啊!
家里好像没有酒了,
进去买一些吧!”

李老汉没有别的嗜好,
忙碌一天就喜好喝上一口酒,
所以他家的酒一直没断过。

付过酒钱后,
李老汉心满意足地往城外走去。

走到城门附近时,
他看见前面有个摊位前围了很多人。

李老汉好奇心起来,
于是也走了过去。

他挤进去一看,
原来是个鱼贩在那里卖鱼,
鱼贩一边吆喝一边与买家商谈着价钱。

“ 娘,
你瞧那条鲤鱼,
它似乎想要从筐里跳出来。”

一个稚童指着一条鲤鱼朝着身旁的年轻妇人说道。

稚童话音刚落,
几个围观买家都顺着手指看了过去。

此时一条满身金黄的鲤鱼正在筐里不停地打挺,
似乎要跃出来。

“ 娘,
你看那条鱼,
它似乎在流泪!”

稚童继续说道。

年轻妇人看了看那条鱼,

笑着说道 :
“ 小孩子别多嘴,
那条鱼没有哭,
只是水而已。

走,
咱们回家!”

妇人言罢,
领着稚童离开了。

李老汉心思细腻,
稚童的一番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弯下腰仔细一看,
果然发现那条鲤鱼的眼圈周围有水花。

“ 这个筐里没有一点水,
天气又十分炎热,
那不应该是水,

难道真的是泪花?”

李老汉暗暗思忖道。

再看那条鲤鱼,
满身金黄色,
而且在鱼头正中间还有一个红色的斑点。

那个斑点十分鲜艳,
乍眼一看如同眼睛一般。

“ 哎呦!
这条鲤鱼和寻常的鱼不一样,

难道这是鱼仙?”

李老汉的妻子整日烧香祈福,
十分相信因果,

夫妻俩闲聊时王氏总说一些神和仙的事,
李老汉耳濡目染,
见到此景首先想到了鱼仙。

“ 老哥,
你要买鲤鱼吗?

这可是罕见的鱼,
你瞧瞧皮毛,
你绝对没见到过。

您若是要,
我可以便宜一些卖给你!”

鱼贩见李老汉不眨眼睛地看着那条鲤鱼,
伸过头询问道。

“ 不瞒小哥,
我长这么大,
还确实头一次见到这样的鲤鱼。

你看它全身金灿灿,
泛着金光,
还有头上的那个红斑,
真是罕见啊!”

李老汉说道。

“ 既然老哥如此喜欢,
那就卖给你了!”

鱼贩拿起那条鱼朝着李老汉说道。

“ 多少银子?”

李老汉询问道。

鱼贩思忖一下,

回答道 :
“ 2两银子,
如何?”

“ 啥?
这也太贵了吧?

我不买了,
你还是卖给别人吧!”

李老汉说完起身就要走。

其他乡民听见后也议论起来,

一个乡民说道 :

“ 就是一条鲤鱼而已,
你居然卖2两银子,
你这明显是在坑人,
你做生意不实诚,
我还是去别家买吧!”

此言一出,
其他人也随声附和,
他们丢下手里的鱼后纷纷离开了。

“ 喂!
你们别走啊!
我都给你们称完了呀!”

鱼贩着急了,
慌忙喊道。

没有人理会他,
乡民们头也不回地走了。

李老汉挑起担子准备走,
鱼贩一把拉住了他,

说道 :
“ 老哥,
您留步!

这条鲤鱼您若是真想要,
我就低价卖给你了!”

“ 多少银子?”

“ 30个铜板,
如何?”

“ 忒贵,
算了!”

“ 您出多少?”

“ 10个铜板,
不能再多!

它再怎么好看,
也终究是一条鱼,
它又不是什么宝贝,

你若不卖,
那就自己留着吧!”

说着,
李老汉抬腿就走。

“ 得,
算我倒霉!

就因为这条鱼,
把我的买卖都搅黄了,
那就10个铜板,
您赶紧拿走!”

鱼贩装好鱼,
递了过来。

李老汉一边掏钱一边嘀咕道 :

“ 跟你说,
10个铜板都是多给的。

年轻人,
以后做买卖要实诚一些才好呀!”

接过鲤鱼,
李老汉赶忙往回走。

他找了一家店铺,
要了一些水,
将鲤鱼重新养了起来,
随后他快步朝着家里走去。

虽说是夏末,
但午时的温度依旧很热。

李老汉怕鲤鱼被晒干,
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盖在上面遮阳。

因为担心鲤鱼,
归家时走得快了很多,
不到半个时辰,
他就到了家。

进了门,
李老汉大喊道 :

“ 老婆子,
快弄一盆水来,
你看看我买到啥了!”

王氏正在屋子里做刺绣,
听闻老伴儿如此一喊,
她放下手里的针线活匆匆忙忙地跑了出来。

李老汉已经将鲤鱼拿了出去,
拎在手里朝着屋子里走着。

“ 你从哪弄来的鲤鱼呀?”
王氏问道。

“ 镇上买的,
你看看这条鱼的样子奇怪不?”

王氏仔细看了又看,
眉头紧锁,

轻声说道 :
“ 老头子,
这可不是一般的鱼啊!

咱不能吃,
赶紧将它放生!”

“ 我买它回来可不是为了吃,
这条鱼非同寻常,
我担心被别人买走,
这才买了回来。”

“ 老头子,
你别耽搁,
快去放生!”

王氏有些惊慌地说道。

“ 嗯!
我这就去放生!”

说完,
李老汉拎着鲤鱼就朝着村北面的大河跑去。

到了河边,
李老汉将鲤鱼放进水里,

轻声说道 :
“ 我不管你是鱼还是仙,
反正你的样子不同寻常,
我和老婆子都不忍心你被别人伤害,
快走吧,
下次可别被人捉住了!”

鲤鱼入了水,
不停地吞吐,
随后一个打挺,
钻入了水中。

游出去很远,
鲤鱼头从水里冒了出来。

它看了看岸边的李老汉,
随后一头扎进了水里,
再也没有浮出水面。

李老汉擦了擦手,
轻轻一笑,

说道 :
“ 这里才是你的家呀!”

说完,
他就回家去了。

“ 今天的菜卖了多少钱?”
王氏询问道。

“ 15个铜板,
不过买鱼用去了10个铜板,
这一坛酒花了5个铜板。”

李老汉回答道。

“ 那今日你岂不是白忙活了?

也好!
买鱼放生终究是一件行善积德的好事,

老天都给咱们记着呢,
以后会回报我们的,
这钱不白花!”

王氏果然是个信奉因果的妇人,
她并没有责怪老头子乱花钱。

而事实证明,
“ 善有善报 ”的道理
并非是虚谈,

就在当天夜里,
被李老汉放生的那条鲤鱼居然找他来了。

朦朦胧胧中,
李老汉听见有人在呼唤他。

他睁开惺忪的睡眼一看,
发现床边上趴着一条鲤鱼,
他再仔细一看,
发现鲤鱼头上还有一个鲜艳的大红斑。

没错,
正是白天里他放生的那一条鲤鱼!

“ 你咋又回来了?

你离开水还能活吗?”

李老汉询问道。

鲤鱼点了点头,
居然开口说话了 :

“ 恩公,
多谢你将我买下后放生,
要不然我早就成了别人家的盘中餐了。

为了报答你的恩情,
我送你一箱银子。”

李老汉一听鲤鱼说话了,
不由得吃了一惊,
身子下意识地往床里边挪了挪。

“ 恩公你别怕!
在你们村子外面的那座破庙院子里,
有一棵柳树。

你往柳树下面挖地三尺,
下面有前人留下的宝箱,
里面是白银。

你快去挖,
记住,
此事千万别和他人讲!”

鲤鱼说完后,
身影越来越模糊,
随后消失不见了。

李老汉摸着脑袋,
心里是一阵诧异 :

“ 鲤鱼开口说话,
这可真是天大的怪事。

还有它怎么知道破庙里有柳树?

还说树底下三尺深的地方有宝箱,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李老汉坐在床上琢磨片刻,
随即他推醒了老婆子,
将此事说给了她。

“ 老头子,
鲤鱼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我觉得你可以挖一挖试试,

万一是真的呢?”
王氏说道。

“ 好!
明日一早我就去破庙那里看看!”

说完,
李老汉躺下休息了。

可是他一直寻思这件事,
没有再入眠。

天一亮,
李老汉扛着铁镐就去了破庙那里。

这座庙什么时候修建的,
没有人知晓。

自打李老汉记事以来,
这座庙就荒废着,
没有人来此烧香祈福。

只是偶尔有路人在此处避雨、
歇脚,

一直也没有祸事发生过。

李老汉走进破庙,
来到院子里,
一眼就看见了那棵柳树。

李老汉没有迟疑,
开始往柳树下面挖。

挖了大约三尺,
忽然挖到了硬物。

他吃了一惊,
心里嘀咕道 :

“ 莫非真有宝箱不成?”

他赶忙蹲下身子用手刨了起来。

片刻后,
一个铁箱子完全露了出来。

李老汉大喜,
将铁箱子抬了出来。

费了半天劲儿终于将铁箱子打开,
而里面的东西着实让他大吃一惊。

正如昨夜里那条鲤鱼所说,
箱子里面装着的正是白银!

李老汉睁大了眼睛,
又用手揉了揉,
等他再次睁开眼睛,
发现箱子里还是白银!

“ 哈哈!
这下子我发财了!”

李老汉抑制住心里的喜悦,
没敢声张,
偷偷将铁箱子带回了家。

“ 老婆子,
你快过来看看!”

李老汉兴奋地说道。

王氏走近后一看,
惊慌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 老头子,
这真的是从那棵柳树下面挖出来的吗?”

王氏询问道。

“ 正是!”

“ 哎呀老头子,
咱们的善心没有白费,
你那10个铜板的确没有白花啊!

咱们得到回报了!”

王氏开心地说道。

有了这箱子白银,
夫妻俩的日子好过了很多,
他们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辛苦了。

不过,
他们能有这样的好报,
全是因为他们平日里的善心善行,
这是鲤鱼对他们夫妻俩善心的回报了!

故事完!

总结 :

李老汉进城赶集,
花了10个铜板买下鲤鱼,
后与妻子商议,
将鲤鱼放生。

那条鲤鱼为了报恩,
说出柳树下面埋有宝箱的秘密。

李老汉因为善行得到了一箱子白银,
应了那句 “ 善有善报” 的道理了!

各位看官,
人活在天地之间,

善心善行是最为美好、
实在的修行。

在此多说一句 :

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

常行善事,
我们总会有回报的!

左苍狼目光犹疑,盯着他的眼睛问:“很困难?”

杨涟亭说:“是有点困难,但是还难不倒我。不要担心。”

左苍狼还要再问,冷非颜已经说:“哎呀好了,有办法就赶紧去想啊,站在这里干什么!”

杨涟亭应了一声,去到外间。冷非颜也跟着出去。左苍狼闭上眼睛,杨涟亭一直去到外间,冷非颜说:“写药方啊,趁着我有空,抓了药再走。”

杨涟亭说:“药我自己会抓,能不能帮我把她带到德益堂?”

冷非颜应一声,进屋又扛起左苍狼,一路离府,赶往太平巷的德益堂。

杨涟亭只让她把左苍狼放在榻上,便说:“好了没事了,这里有我和姜杏,你先回去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花希4、被误会是表达者的宿命,我们没有什么可抱怨的。虽然关了粉丝提示但偶尔还是会看粉丝,洁癖逆家请勿入内,怕刺激到你也怕刺激到我……奇葩说里的经典文案1、很
  • ◎诗人应该具有重新认识自我的能力,以及从"日历上撕下的骨灰"的勇气。快速交通网络时代,诗人的"行走能力"几已丧失,但是仍
  • 法律依据民法通则追问及回复用户追问具体需要什么证据 我这只有转账记录 有的是给的现钱没有字据 如果打官司赢得几率大么爱情是有期限的,没有一秒钟那么短,也不会有一
  • 黄庭坚不止会品沉香,还亲自动手制香,改善香具和焚香方法,他还提出了礼赞沉香的短笺《香十德》:感格鬼神 清净心身能除污秽 能觉睡眠静中成友 尘裏偷闲多而不厌 寡而
  • #国学[超话]#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谁谓河广?一苇杭
  • #郑智化发文回应星星点灯歌词被改# 因为“现在”“这里”不是这样,所以就要把批判现实主义歌曲的歌词给改了,那—— 古今中外所有的批判现实主义经典作品是不是全要改
  • #刘冲局麻吸脂##青年美医进阶计划# 清爽夏日,怎么少的了烧烤啤酒和小龙虾的陪伴?光子嫩肤盛夏拯救人间“油”物的好帮手有朋友问了,那做完光子嫩肤后,要如何护理效
  • 另外太阳与土星,海王星构成T三角,年轻的时候恐怕辛苦,地位不高,且有点抑郁与不得志。5-6月间进入停滞逆行周期的海王与水瓶座♒️的土星30度平行,在顺从和感悟的
  • 这里给大家推荐的国内权威机构排名不分先后1.NGTC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国检,在北上广深等地都有。!建议大家尽量去官方靠谱的检测机构哦
  • 18、 看一个人的朋友圈,不要看他发了什么,更要看他没发什么。千万不要见了面,还问人家上次怎么没回你,本来不回你就是为了避免直接拒绝的尴尬,你这么一问,就更尴尬
  • 一学期又过去了 这学期经历非凡 有发生过一些不愉快的差点去报警的事情 也有一些事情导致日夜失眠身体失调 我的嗓子也是这学期废掉的带了1和8班两年 也跟这两个班
  • #山田菜菜[超话]# ins爱菜来我家借宿了哦〜前不久在大阪还聊了很久但我们还有很多话聊..♡她会倾听我所有的事,是会跟我一起烦恼的朋友亲友真的是很真心的朋友.
  • 4、四渡赤水形态形成之后,一般伴随很大的上涨动力和上涨空间,即便行情上涨了60%,股民都不可轻易抛出手中的股票。这样的K线出现后,我们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因为这
  • 见面后看她一脸的不高兴,我问你这条项链还挺新的,怎么要回收掉?最后还是按昨天的回收价让她买回去了,小姑娘说太谢谢你了,都怪我一时冲动给你舔麻烦了。
  • 加福德这笔老实说当时活塞要拿三个次轮(当年45+两个未来次轮)换达拉斯一个37号签,典型的傻子才不干的交易,当时就算担心,担心的也是活塞费劲巴拉用三个次轮愣换,
  • 我不想成为废人”;你深爱的女朋友离你而去,你们的爱情结束了,你痛苦万分,撕心裂肺,你无法面对这人生的打击,仿佛一切都失去了色彩和意义;你在职场中恪尽职守,但公司
  • 隔离在家太无聊了 手机玩到不想玩 颈椎病都躺出来了 今天去地下室做核酸 突发奇想爬了13层楼梯 爬完心脏突突突跳 头晕眼花 吓得我赶紧看看最新的核酸结果[二哈]
  • 美食攻略:右玉馅饼、右玉盐煎羊肉、莜面块垒、右玉混糖饼No.4 忻州市晋北锁钥 | 揽崇山风光好-享古城自在多推荐路线:穿越林海领略芦芽风光-夜游秀容古城特色介
  • 不管是找不到优惠券还是想要吐槽感情、生活都行。不管是找不到优惠券还是想要吐槽感情、生活都行。
  • 比如剧中赵盼儿等与茶汤巷的斗茶情节,从点茶的输赢标准到惊艳的茶百戏,都让人把更多目光转移到两宋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的斗茶之风——北宋蔡襄《茶论》:“茶少汤多,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