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霍俊明谈诗29则】◎实际上,诗歌是真正的带有小众特质的独特文体,它们回应社会和时代的方式也是极其个人化和特殊化的。诗歌不同于小说和纪实文学,诗歌往往是向内的,尽管也曾有过朗诵诗和广场诗的热潮,但是那更多是一种政治文化行为。

◎我是一个阅读者,而诗歌是需要知音的。那么,从这一点来说,诗歌并不需要那么多的读者,它们需要的是在一个不确定的时刻与另一个灵魂相遇以及生命和灵魂之间相互激发出的暗夜里的火花。

◎运动大于诗歌,这是历史的教训。无论诗歌回到个人还是面对社会,最终都是要回到诗歌和语言的内部来完成,反之如果只是高分贝地呐喊或近乎呻吟的自语都只能是违背了真正意义上的诗人良知、语言道德和诗性正义。

◎诗歌类似于暗处的一根灯绳,在黄昏即将带来的一刻经由诗人找到了它。

◎是诗歌在维持着内心的尊严和发现的快乐以及失落的忧伤与无助,是诗歌驱赶着世俗和时光隧道深处的黑暗却也同时布满了一道道茫然的阵痛伤口和无以言说的苍凛与自嘲。

◎诗人在诗歌中能够遇到那个久违的另一个我,将不可知的事物和不可解释的梦境继续留给沉默。

◎如果说诗歌有任何意义的话,可能就在于它给了我们发现那些被忽视的秘密,就那些容易混淆的事物给出证明黑白的机会。

写作者站在什么位置以何种角度发声是至为关键的,时间和空间会决定想象力的方式和走向。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取景框。

从意象的词源、词语的使用频率以及情志向度、题材撷取而言,每一个诗人几乎都在重复或者不断展开自己诗歌中的某些共通的因子。换言之,每个诗人在终极意义上只是在写作一首“本质”的诗。

◎诗行越短,对诗人的要求越高——正如一个人过桥时木头被抽换成了几根钢丝,这样的诗是字数上做减法但是在精神内里上却要做乘法,即少即是多。

◎诗人有时候应该具备“哈扎尔辞典”那样的捕梦者般的语言宗教感和深度的词条意识,具备将客观之物灵魂化的能力。

◎诗人就是在孤独中将世界的绝对远景拉到面前的那个人。

◎诗人应该具有重新认识自我的能力,以及从"日历上撕下的骨灰"的勇气。

◎写作是完成一场场的"精神事件"。由此,写作就是自我和对旁人的"唤醒",这甚至构成隐喻意义上"元诗"的基点。但是,这一时代的诗人更愿意充当一个观光客,充当闹哄哄的采风团的一员,欣欣然地参观各种旅游景点,而自以为有点文化的则迈进了寺院和博物馆。但他们并不是用笔记录,而是更乐于让手机和相机来完成这一工作。而于此境遇下还能安心写诗且有所为者,则必须是具备了特殊视力和听觉的人。快速交通网络时代,诗人的"行走能力"几已丧失,但是仍兴致勃勃地制造出了大量的"伪地方诗"、"伪山水诗"——甚至更多还披上了民族和宗教的符号化外衣。

◎无论是一个静观默想的诗人还是恣意张狂的诗人,如何在别的诗人已经趟过的河水里再次发现隐秘不宣的垫脚石?

◎截取,变形,过滤和转换,这是诗人的要义。

◎大众谈论最多的诗人并不一定是好诗人,而很可能是二流或三流甚至不入流的诗人。

◎一百年的中国新诗最关键在于一个“新”字,这并非是简单化的文学、社会和历史的进化论,而是代表了实验,意味前所未有的开放性的创造方式。

◎诗人的写作诚如劳动或者修行,甘苦自知、悲欣交集。如果人生真有什么自在、圆成和永生的话,也许只有诗歌和宗教是必经之途。

◎只有对汉语和写作抱有敬畏之心的人才能在语言上有所作为。

◎由生活现实向精深现实和写作现实转换的难度不仅在于语言、修辞、技艺的难度(实际上这在很多熟练性的诗人那里已经不再成为问题),而且更在于想象力和精神姿态以及思想性的难度。对于后者而言,吊诡的时代和现实景观以及自媒体的新闻“个人解释权”都使得诗歌的精神和思想难度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更令人不解的则是当下众多的诗人都投入到了写作现实景观、关注社会问题的伦理和道德化的写作潮流中去。大浪吹卷淘沥之后,更多的“现实性”的诗人和文本已经淹没不存。

◎我们必须正视,一个诗人不能成为自我迷恋的巨婴,也不能成为社会主题伦理链条上肤浅、平庸甚至虚假的歌唱者。

◎而我则始终相信一个好诗人必须具备语言能力、思想能力以及发现自我和现实的能力。

◎每一个时代的现实景观和深层结构都亟需新的凝视者、发现者和命名者,而诗人正是具有综合视野来整合现实命题和人类境遇的特殊人群。

◎一个诗人首先面对的是日常生活和精神自我,这样的诗歌最终会累积成诗人特有的精神肖像。

◎诗人既是社会公民又是语言公民,前者不可或缺,而后者同等重要,因为只有始终保持语言公民的标准和底线才能使得“诗歌首先是诗歌”,然后才能承载其它功能。

◎当下试图贴近和呈现、反映“现实”的诗歌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而相应的具有提升度和超拔感的来自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具有情怀、热度和冷度的文本却越来越稀少了。

◎从传播和阅读的角度来说,诗歌是最需要知音的,我始终相信诗歌需要的是灵魂伙伴和精神知己。

◎无论哪个时代,不管出现多么轰轰烈烈的诗歌运动、诗歌事件和大张旗鼓的诗歌活动,最终留下来的只有诗歌文本。

#五月天鸟巢演唱会十周年#
鸟巢彩虹纸的背面
亦<我们到底看到彩排的五月天了吗>[二哈]
亦<鸟巢倔强为何成为了经典>

兴许是最近在考古ptt的缘故,有点开启“发帖”唠嗑那种模式。今天想说说关于2012年鸟巢彩虹纸的小故事。
尽管我自觉经常“失忆”,对自己所经历的近十几年的记忆都不如频繁考古的我没经历过的2003-2005。
但2012年的鸟巢不一样,那是终身难忘。

首先哦,我们要明确一下,彩虹纸“应援”的idea不来自于任何所谓的后援会,是公司的号召,很大可能来自wyt自己(毕竟你怎么搞也搞不过主唱)
在鸟巢之前,已经在台北小巨蛋实施过了。
以上,是每每在微博、b站弹幕区看到有关误解想要小声bb的。


然后,细碎故事开始。

在接到两大后援会通知并报名成功并于28号晚间成功到达鸟巢地下通道的我们来说,想提早看看彩排时的五月天的心情是要远大于为这场盛大应援devote的心情的。
谁都没想到这会是这么庞大的工程。主办方中演没想到,现场做指挥的公司工作人员也没想到,坐在地上还挺兴奋地乱聊着的我们当然也没想到。

“就是在座位上面放纸嘛,这有什么难的呢,顶多就是鸟巢大了些,需要放的座位多一些”。我是没想到这个动作还需要狠狠开动脑筋的。
一直想对设计图纸(p2)的人说:你特么。。。设计得还真是不错。正面是七道颜色带,背面是蓝底黄字:「BEIJING MAYDAY NOW HERE 北京」很有心,也顺应鸟巢的弧形座位精确地添加了细节。
而就是这些细节,外加正面反面的区别,一开始我完全看不懂。甚至摆了两天到结束那时,我都没完全领悟(大概是我空间抽象能力太差了[跪了])。幸好,我们有看得懂并且能迅速给大家讲解明白的伙伴。

整个彩虹摆放过程开始时已经挺晚了,大家集体坐在通道某处都快一小时。大概是工作人员在跟鸟巢方做沟通吧。这期间一声声地“坐下去~坐下去~~”不绝于耳,能做的只有等待。这时候就隐隐地知道了,事情可能不会进行得那么顺利。

终于,可以开始行动了。
一小部分人被安排在通道的房间里数彩虹纸,这个工作就是把一摞摞巨量的彩虹纸,按照设计图分解出来,分配个不同看台的不同区域。
鸟巢这场的彩虹纸不得不说,质量是真不赖。摆彩虹的我们偶尔都会不小心被“割“到,数彩虹的志愿者的手更是纷纷都挂了彩。

而摆彩虹的我们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此时的鸟巢关闭了很多从地下到地面看台的通道,仅仅留下了那么两三个吧。有时你需要绕半个圈才能到达你所负责的那个区域。鸟巢很大很大,不可避免地,就浪费了很多时间。
等到开始摆放的时候,又遇到了上面所说的问题,看明白图纸也需要时间,有点像做题似的但一个组里总有人比较擅长解这样的题,思路一旦理顺之后,摆放就变简单了,还能给周围其他组解惑。两天相处下来,每个组的歌迷成员们都真的很像一个完成重大项目的Team了。

也因为数彩虹、摆彩虹不是一下都能上手的,所以两天的工作都尽量让同一拨人来完成。(经过了第一晚大家也都知道了摆彩虹的艰辛,第二拨号召时更多的歌迷纷纷来报名了)


两三百号人的志愿者就这样在摸索中,渐渐熟悉了自己的工作,也都全力投入。因为当时大家也都意识到,这不是一次轻松的工作。比起偷瞄几眼彩排中的五月天,让彩虹纸满满地、正确地放在座位上,让演唱会观众纷纷举起,一起完成这个浩大的“应援”,更能表达对五月天的心意。

然而,更多的不确定来了。
四月末的北京晚间跟白天都有风,被安放好的彩虹纸很多就那样被吹了起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第二晚摆放时,就增加了粘胶带的步骤。
以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结果鸟巢白天对外公开,一些来参观的游客们,不明所以就把彩虹纸当做什么旅游宣传单给带。。。带走了。。。只好在白天再做补救。
最后一个不确定来自于演唱会的观众,十万人的场子,了解这个“应援”计划的死忠歌迷当然有一些,但也有很多只是来听听歌并没有那么follow消息。看到座位上的彩虹纸,不太明白那是什么,也就没有仔细阅读提示。这导致第一天的彩虹翻动并没有那么得成功。于是,主办方开始在网上号召,让大家告诉大家:在《倔强》这首歌时,有这样一个需要大家一起配合的环节。终于,第二天的彩虹成功了。


回到最开始,志愿者大家想窥探五月天彩排的心思。最终我们是看到没呢,我不太记得了(又“失忆”了我)
但我所记得的是,第一晚当大家逐渐了解到工作的难度,已经比较投入在自己手头事情的时候,结束完彩排的石头和阿信,纷纷很正式地向走道里数彩虹纸的同学们鞠了躬。
“原来他们都知道”

演唱会结束后的4号那天,怪兽还在五月天吧回复志愿者的贴子,他说:荣耀归你们,五月天继续加油。
再后来,志愿者们收到了来自sr提供的“方舟T恤”,老板说一定要给大家的。


鸟巢志愿者的体验让人如此难忘,首先是因为太累了。
连续两个晚上到凌晨三四点,一趟趟地往看台走,空气里有一种宁静。心里也很安静,但似乎有一股热血在暗涌,那时候我还没太搞清那是什么。
所谓的累在当下那几天并没有太展现,是结束后。身体异常疲惫,我靠生啃苦瓜进行缓解。

更加让人难忘的是,歌迷的情谊。撇开平时的一些小jiujiu,在这样的时刻,不论是来自哪方的歌迷都为了同一件事情齐心协力。在第二晚差不多摆放完成时,我听到一个志愿者女生说她不累,说这话的时候她眼神明亮。


在这样加持下的2012鸟巢版《倔强》也就此成为了经典。
彩虹很美,翻动后蓝底黄字的“MAYDAY”巨帅,但最震撼的还是一声声地歌曲跟唱。
“我和我最后的倔强 握紧双手绝对不放”
是被写在日记本里的句子,是鼓舞过许多受挫心灵的箴言,是在内心深处的共鸣。这些那些少年和青年,纷纷从远处而来,相聚在鸟巢,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就是我自己的神 在我活的地方”

-
#五月天岁月的形状#

《讲一个小理论,带一套“立竿见影”的产品——Orbis u.芯悠肌活系列》

这好像是我写的第1个日系的护肤品牌。

但是有缘的,这也是我用的第1个日系的护肤品牌,在十几年前。

记得那会儿我在一个韩国的彩妆公司中国总部做培训总监的时候,每天往返于北京各个区域的门店,做线下的指导和支持,我的小包包里一直都放着这个牌子的防晒隔离霜。

今年年初,你们应该还记得有一段时间我们在讨论防晒,那段时间我疯狂的囤了好多不同品牌的防晒,这个品牌我也有入手买了好几只。顺带也想到了我刚开始工作的那些岁月。不过我也没有什么写文,后来因为忙这个专题就略过了。啥也没写,不过后来品牌跟我建立了联系,一直在给我寄送一些公关品,但是呢人家也没有做宣传和写软文的需求。

上个月拿到了他们上市的护肤系列,而且据说是在日本卖的非常好,美妆榜单top3的成绩,刚好我一直只用过orbis的防晒和彩妆(之前推荐过防晒定妆粉饼还记得吧),对护肤系列有了兴趣。上个月下旬拿到产品,刚好要出门旅游探亲,全程精简化妆包,护肤和底妆就带了几个不同品牌要试用的新产品(很没有安全感没有带自己平时list的东西[笑cry]),刚好带出去看看不同的气候环境这些产品的表现。来来回回离家20多天用下来的效果还蛮不错,我就拿来讲讲。

整个系列也就三个单品。

一个洁面,一个精华水,一个精粹霜(面霜)。

看上去就很“普普通通”的日常三件套啊。甚至你觉得他还差一个乳液对不对。反正从形式上看,这个系列就是特别的simple.

当时,拿到产品的资料我看了看,也是一种简单到我难以置信。为什么说难以置信?因为这一年来我接触的所有的护肤品都内卷的非常严重,都是在走成分派每一个品牌嘛,不管是我自己买的还是品牌公关给我寄的都在走成分派。他们的架构都偏向丰富。而这套产品的资料非常“清爽又有力”:没有太多的科技感科研感(相比于我之前接触到的)。就一种“我这人就这样,你看到的就是我所代表的”,一种极为直白的气质。

对于我来说。我并不迷恋或者扮演一个成分派的角色。我个人呢,可能跟其他的美妆博主对于护肤品的认知会有一点点区别,我一方面既同意成分护肤品对皮肤长时间的护理的作用和意义是存在的。但另一方面我跟他们的区别是我非常在意护肤品,在当时当下使用的时候,对于皮肤整体肤质调整作用的即刻效果。

也就是说长期的护理效果我在意,但是我同时也非常在意一个护肤品或者说一套护肤品,在我当下刚开始使用的时候,我合理的严谨的执行护理的流程后,皮肤所呈现的即刻调整的效果。

护肤也是一种“化妆”。

这可能来自于我之前做艺人化妆师,从彩妆师的角度,你的护肤品不光是平时用的,只是为了一个功效,也尽可能希望我所买的护肤品在利用到化妆的这个步骤,在妆前护理的这个流程里,展现出肉眼可见的即时性的效果。

有的化妆品,他可能在前面我所讲的对于皮肤的滋养度和长期的一个美容效果上是优秀的,而在化妆的这流程里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层面上,并不突出。

更重要的是一些护肤品,它并不能或者不适合很好的和化妆融合,也不能起到“即可调整”的作用,更多是渐进性的作用,而不是兼顾“即时性”。

再讲深一点。

我眼里的护肤品分两个类别:

单纯功效性(一些成分派,精粹类,主要是养肤,尤其适合在晚间,诉求是解决皮肤在极度干燥,敏感,肤色不不均匀,有炎症,皱纹上的问题。这一类不追求和化妆扯什么关系)

即可效果类(这类“护肤”,可以在日间使用后快速让皮肤补水,提神皮肤的饱满度,让皮肤恢复或者提升弹性,让憔悴的面容在流程后恢复到一个“精神,健康,饱满的上妆状态”。并且和底妆步骤兼容,不搓泥,反而帮助皮肤水油平衡等增加持妆效果的辅助作用。这个,是和化妆有关系的。)

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护肤品在我这儿都可以有及时调整皮肤状态的作用。有的养肤类产品,吸收慢,不侧重于调整肤况。它更像是药而不是饭。而那些像饭的护肤品也就是像人一样,你一天不吃你人就没有精神,当你吃进去以后,你的皮肤就呈现出饱满。

在化妆这个环节的妆前护肤品,你用上去以后立竿见影。而且它跟你化妆的步骤,并不存在产品质地上的矛盾。不应该影响你去控制妆容的持久度。

而大众的认知里所有的护肤品会是一样的,也就是有的人在上妆的时候,他并不了解他的护肤品处于什么样的一种突出功效分类里面,他是按照其他不化妆的时候一样去使用那个品类,结果那个品类并不适合跟彩妆结合也没有特别好的即刻调整皮肤的状态的效果,也就是导致大家在用同一款产品的时候,会出现比较大的差异。有可能你用做妆前护理,并不得劲儿。你只是干瘪的状态就上妆了,甚至一些护肤品的“长效滋养”的油粉和成膜性导致你的底妆一直贴不上去,或者底妆很容易就脱落。

所以在我的认知观念里面,妆前护理,和日常护理两个诉求要求。有的产品可以都满足,有的只能做日常护理并不适合妆前试用,甚至会适得其反。

区别就在这里。

那。我直接列讲今天我所讲的这个Orbis的系列。就是一个碰巧结合了上面两个诉求的存在。

【抗糖化】+【传明酸美白】+【极为适合作为妆前护肤立竿见影快速调整肤质】

就这么直白又有力一个逻辑。

属于POLA集团亲儿子的orbis,就是它能实现这一切的优势。(当然这也是我有信心写它的原因之一,因为我个人非常喜欢POLA的产品和调和工艺)。

这三个产品我分开讲一讲。

A.【u.芯悠肌活洁面乳】

这只简直就是平价版的POLA洁面,亲儿子。

起泡丰富到掉头,都不能说是淡淡是比较厚的泡沫的程度,那简直就是在打一个奶盖的感觉。一颗花生米的大小能达到非常绵密的一层奶盖状的泡沫在你的手上。在脸上进行清洗摩擦的动作过程中会有一种吸盘的感觉,类似把你皮肤里面的东西拔出来的感觉,非常绵密的质地,才能够形成这样的效果。

洗完及时性的明亮,但是不拔干。量大,能用蛮久。用作卸妆洁面非常得劲儿。

B.【u.芯悠肌活精粹水】
我愿意叫它嘭嘭水,还是抗糖plus版本那种。

看上去就是个精华水,但是厉害在,我这段时间使用它的过程中,有那么七八天每天晚上我犯懒癌卸妆洁面后就只用它拍一次或者两次,懒得做其他后面的步骤也没有带其他东西,结果皮肤晚上不干,睡起来也不干,还明亮了,而之前出门前一直在用A醇,我属于非常容易有反黑的人。所以在我密集用它的这段时间,也不借用其他的产品去叠加效果,应该是他的功劳。

这个润感是可是于你做补水面膜补水以后再叠加一个滋润面霜的视觉效果。但是比那个省事儿,特别适合疲惫的状态偶尔偷懒[允悲]

如果是油皮,上一遍这个水就足够让皮肤滋润保水同时不油腻(干皮,比如我两次都够了,三次我都觉得算多了。它的设计,本来是按滴来用的,是一滴一滴出来的那种。我是一次一块钱硬币大小为单位量)。它会有一个滋润感,也有一种微微的膜感,用手摸得出来的皮肤是膨度,润润的。就是那种高级的“刚刚好”的程度!早上起来还这样,这个我觉得有点牛逼了。

所以用它,你都不需要乳液了。

所以在去年拿杂志化妆水榜单第一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个水,我建议任何肤质都可以考虑用来做妆前水快速调整皮肤状态。

如果你在南方湿润的地方,也不是干皮,你直接用这个水上两遍就可以上防晒化妆了(我给我妈化妆用了这个,没有用面霜,一样打底,她反馈是一天都很润,而且这水总量巨省,巨…省,我用了二十天才下去一丢丢…)

那么超级大干皮呢,请看下一个单品。

C.干皮上妆大宝贝【u.芯悠肌活精粹霜】
这是今年到目前为止,我用过最惊喜的一个搭配化妆用的面霜类产品。

这个产品的质地虽然是面霜,但是他和我其他用过的面霜都不太一样。

它的质地算是厚的,也就是他非常的浓缩。
但是他的这种“厚”。并不让我感到可怕,他的确有点像黄油类的质地。但是大厂的工艺让他在你手心上快速的就能够融开那种融化的感觉非常快的就形成了一层膜,然后你再把这层膜用你的手覆盖在脸上,用整个手掌把它铺开,从内往外。你就得到了一个非常平整的被安抚的,非常好的角质层。这层被平顺的很好的角质层,可以让你的前面的护肤品。有一个非常牛逼的“膜”。一方面减少水分的散失,一方面让你的角质层都贴在皮肤上(可以理解为不起皮儿),变得很光滑平整,你在这层平整的表面用气垫粉扑上底妆,那整个脸就一个发光板,整个脸特别的光溜。不是有的人说水煮蛋吗,就这效果。整个皮肤的光泽可以从底妆里透出来!但是比一般的高光去做出来的效果要高级含蓄。

而且这面霜,其实它是一个美白去黄抗糖的面霜。

只不过在我这儿又兼具了一个很好用的妆前打底霜的作用。在这点上和BB的橘子面霜打个平手,如果是干皮可能还觉得略胜一筹。

白天如果你是妆前护理用的话,你只需要大概1~2颗绿豆的大小(干性皮肤两颗绿豆大小,记得现在✋心柔化掉再上脸)。

晚上夜间护理,它就发挥它抗糖去黄的功效,安静的做一个功效护肤品,半个到一个花生米大小就够了。

总结一下适用人群:

洁面乳:全肤质适用,尤其适合喜欢“洗特别干净”的人群。

精粹水:全肤质适用,懒癌患者,干皮福星。

精粹霜:大油皮痘痘肌不适合,其他肤质都适用,尤其适合干皮夜间和妆前适用。

总得来说,整个Orbis u.芯悠肌活系列的三个单品都好,没有弱的,毕竟POLA亲儿子,而且我不得不说一点:都好大碗啊,我觉得可能除了洁面相对会比较快,用完大概在两个月,那个精粹水和面霜,学生党的话能用大半个学期吧…

感兴趣的一定要试一下,体会一下什么叫“简单粗暴直白有力”。

PS:整个系列产品是日本厚生劳动省审批医药部化妆品。也就所谓的功效性是得到了认证的。在包装上是有标识的,爱买日系产品都知道这个认证是什么。所以功效性上我就没有啰嗦很多。在我这里属于不用担心考虑太多的五星级别。功效完全不需要大讲特讲。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南京旅游攻略##南京跨年# 只要打开正确方式 南京实在是很有意思[礼物][偷乐] No.1老门东♚ 烤鸭肠好评[Aloha]牛肉煎饺 鸡鸣汤包都甜甜的吃不
  • ♡♚ 免​ 疫‎力​增强‎的 好​帮手​ 牛 初乳 俗​称​“ 无‎毒青霉素​” 主‎要​ 成‎分​:免​疫​ 球‎蛋白‎IgG( 每‎片​1500mg含​
  • 我的梦想很普通,建立一个契约国,天天看我迷人的契约兽们争芳斗艳。我的梦想很普通,建立一个契约国,天天看我迷人的契约兽们争芳斗艳。
  • 提名的黄小蕾和萨日娜在颁奖之前呼声很高,没想到这次陪跑了。尹涛的获奖实至名归,她在世界上的表现已经和她的角色融为一体了!
  • #豆瓣租房[超话]#全部个人房源无中介费 押一付一 房源主要覆盖范围: 7号线:美兰湖-罗南新村-潘广路-刘行-顾村-祁华路-上海大学-南陈路-上大路-场中路
  • 本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金椰奖”面向全球征集2021年8月15日以后制作完成的优秀影片。本届电影节将举办七场论坛活动,有立足海南,面向世界的海南自贸港建设赋能电影
  • 而且看了他家的装修和摆设真的没看出来哪里有精心设计过,如果真的是他精进设计的话,那更应该自己收拾家务了,只有自己才懂自己的心血啊,为什么只说陈美玲破坏了他的心血
  • 林彦俊:11.10-1.10这段时间,他的人缘看起来不是特别好,受到了身边环境的影响,他和其他人的脾气都多多少少有些焦虑有些急躁,偶尔可能会有口角争执出现,这段
  • 可見真的有錢了⋯[哈哈]去年實現了在日本買水果自由,明年實現在日本買車自由,5年內實現在日本建房自由⋯這是我的人生小目標⋯⋯計畫2021年再組建一個小公司,具體
  • ——宗宁《格局的逆袭》 16.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
  • 妻子提议去看电影,我订了新凤展万达影城的《外太空的莫扎特》说走就走,一路在车上继续听“孤勇者”到了影院七楼,取了票时间尚早,走进“张寨村”吃油泼面,又是孩子和我
  • ——万能青年旅店《揪心的玩笑与漫长的白日梦》30我们都是戏子,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淮上《提灯看刺刀》20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
  • 才看到你19年那时候原来有提及过 坚持很久却没有效果的事情 虽然后来我也渐渐发掘了答案 但你嘴巴里亲口说出这些话 还是三年前说的 我感到又幸福又心酸 我自认自己
  • 比如信号要差点,通常一进电梯地库就直接失联,充电功率差很多,安卓已经用上200W,苹果还在抠搜20W,应用不能双开等等……如果能苹果能优化这些问题,那就再好不过
  • 我和老医生说“这几年我一直在尝试注射干扰素,可……”他道“病情控制不住是正因为浓度不够剂量不够引起的”我立刻收声,不解释,不辩驳,医生说什么就是什么,全当我是孤
  • 最后是光刻机成了核心科技,外国人联合造出来的,中国人拿着图纸都搞不定。最后是光刻机成了核心科技,外国人联合造出来的,中国人拿着图纸都搞不定。
  • 把它盘包浆了本来还想过要不要收一个和她相像的设子养oc,后来又想,就算别人再像她也不是她那个反正走过路过看一下我的娇娇老婆娜奥米Naomi나오 미吧(其实我也不
  • ☀️台湾的六天五晚在杰伦的城市一路向北[米奇比心]哼着旋律[米奇比心]我一路向北,离开有你的季节垦丁高雄 ▶️垦丁国家▶️鹅銮鼻灯塔▶️白沙湾▶️西子湾高雄嘉义
  • 截至11月15日24时,“0909”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21例、无症状感染者6750例。截至11月15日24时,“0909”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21例、无症
  • 人到中年,更应该明白养生的重要性,然而最高级的养生,不是睡觉,不是锻炼,其实就一个字——少。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5条长寿“秘诀” 1、少食,则少疾——常有三分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