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时深度:一层层掀开美国面具!俄乌冲突的始作俑者是美国!】#美国是俄乌冲突的始作俑者# #掀开俄乌冲突背后美国的面具# #俄乌冲突罪魁祸首是美国# 截至3月24日,俄乌军事冲突爆发整整一个月。随着冲突的持续,国际社会越来越看清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这场危机背后所扮演的角色。从主导北约东扩步步挤压俄罗斯的生存空间,到常年伺机对俄及其周边国家发动“颜色革命”;从持续布局乌克兰“准战场”,到数十年间不断制造地区动荡;从频频对“不听话的国家”挥舞制裁大棒,到逼其他国家和盟友站队……无数事实表明,美国就是俄乌冲突的始作俑者。《环球时报》从今天起陆续推出“深度认知”文章,一层层掀开美国面具。

揭开美国面具

苏联解体时,俄罗斯作为“15个加盟共和国的长子”,继承了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中的“一票否决权”、苏联的大国气质与历史情怀以及大部分的国土和海外资产,也继承了苏联解体后产生的债务和危机,更领教了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承诺与背叛。30年来,美国以极其傲慢粗鲁的方式挤压着俄罗斯的战略安全空间,为地区安全留下了一笔烂账。

“一英寸都不会向东扩张”?

2021年12月23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回应俄罗斯提出的安全倡议时声称,北约从未向任何人承诺过不会扩大规模。俄总统普京在当天举行的年度记者会上愤然表示,北约欺骗了俄罗斯,因为该组织曾在20世纪90年代承诺“一英寸都不会向东扩张”,结果却搞了5次扩张,将势力范围推进到俄边境,“现在又开始说‘乌克兰也将加入北约’,这就是厚颜无耻的欺骗”。

北约“一英寸都不会向东扩张”的承诺,从一开始就是谎言。西方作出第一个“北约不东扩”的具体保证是在1990年1月31日,当时的西德外交部长根舍就德国统一问题发表公开演讲时表示,东欧的变化和德国统一进程不得损害苏联的安全利益,北约应排除“将其范围向东扩张,即令其(比当时)更靠近苏联边界的可能性”。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联态度逐渐软化。1990年2月10日,当时的西德总理科尔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会面,苏联原则上同意西德领导人提出的德国统一方案,但前提是北约不向东扩张。

为争取苏联首肯两德统一,以及不干涉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变革浪潮,美国很快就对苏联提出的“北约不得东扩”要求作出积极回应。1990年,时任美国国务卿贝克在与戈尔巴乔夫会晤时明确作出北约“一英寸都不会向东扩张”的承诺。贝克说:“美国总统和我都不打算从正在发生的进程中榨取任何单边优势……重要的是,我们作出保证,如果美国在北约框架内维持其在德国的存在,那么北约当前的军事边界就不会向东扩张,哪怕是一英寸的距离。”然而事实是,北约一路向东,一扩再扩,导致乌克兰危机不断升级。

玫瑰色幻象终是错觉

不可否认,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也曾对西方抱有很大的希望。1991年,俄罗斯受邀参加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一跃由过去西方眼中“邪恶的红色帝国”,变成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平起平坐的大国。1997年,俄罗斯被接纳成为成员国,七国集团随即变为八国集团。当时俄罗斯上下都有种“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美好生活”的童话般的错觉。先是戈尔巴乔夫,后是叶利钦,都在这个舞台上有一点飘飘然的感觉。甚至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困境,以及看尽了西方对俄困境的麻木不仁后,俄罗斯仍对西方抱有幻想。

2000年3月,当时还是总统候选人的普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可以成为北约的平等成员,而条件是“俄罗斯的利益能够得到考虑,能够成为完全平等的伙伴”。从俄罗斯不遗余力地向西示好的外交姿态来看,俄罗斯当时对待西方是真情实意的。

普京在北约集团里的第一位朋友是比他小7个月的英国前首相布莱尔。2000年3月,英国时任首相布莱尔飞往圣彼得堡。普京带着布莱尔去马林斯基剧院观看歌剧《战争与和平》。其间,普京对布莱尔说,他们彼此既是同龄人又是(学法律的)同行,当然可以找到共同语言。布莱尔返回伦敦后兴奋地给七国集团其他领导人打电话,称赞普京“是一个有政治远见,深知自己应该做什么的人”。刚担任俄罗斯总统的第一年,普京就和布莱尔会见了5次,其间还留下了深夜不打领带、两人一起在圣彼得堡街头酒馆喝一杯的佳话。

不过,普京与西方领导人之间不断升温的“友谊”,似乎并没有改变俄罗斯的地缘战略处境,一切反而还在持续恶化。从1999年到2020年,北约通过东扩将成员国从16个发展到30个,完成了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对俄罗斯长达3000公里的战略抵近和包围。早在2002年小布什和布莱尔等人不顾及俄罗斯的反对,执意邀请包括波罗的海三国在内的7个国家加入北约时,普京就开始对西方产生怀疑,并把这种行为视为背叛。布莱尔后来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说:“普京得出结论,美国人不想给他应有的地位。”

俄罗斯清醒了

普京2007年2月10日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的演讲,现在被公认为是普京对西方“放弃幻想,准备战斗”的一篇檄文。这篇演讲至今读来仍然令人振聋发聩。普京在演讲中严厉批评了美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单极世界秩序的想法,强烈反对北约扩大以及在东欧部署美国反导系统的计划。他说:“我认为,北约扩大进程显然与该组织自身的现代化以及保障欧洲安全没有任何关系。相反,这是降低互信水平的严重挑衅行为。我们也有权公开质问,这种扩大针对谁?华沙条约组织解散后,西方伙伴们作出的保证如何了呢?这些声明如今何在?甚至已经没人会记得它们了。我想引用1990年5月17日北约(时任)秘书长韦尔纳先生的一段讲话。当时他说‘我们不准备在西德以外部署北约军队,这会给苏联提供稳固的安全保证’。这些保证何在?”

当年普京抛出这一连串问题的时候,全场一片死寂,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北约成员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出来给处于愤怒与屈辱中的俄罗斯一个说法。2022年2月10日,也就是普京2007年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演讲15周年的日子,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现在各国都在谈论紧张局势和迫在眉睫的“入侵”,这在2007年是很难想象的,但是目前发生的事情再次印证了普京总统是对的。佩斯科夫指出,在普京15年前发表慕尼黑演讲后,一切尚有转圜的可能。他说:“那个时候,某些国家是有机会去理解确保单极世界是徒劳的。之所以徒劳,不是因为会有人以某种方式对抗,而是单极化本身已经无法保证安全秩序,而且具有同样广泛且强大潜力的国家和国家集团不断涌现。但是他们没有听进去,而过去几年局势的发展已把我们带到目前身处的极度危险当中。”

拆除北约东扩“定时炸弹”

针对北约东扩,普京2014年曾指出:“我们一直希望能就重要议题与西方国家展开合作,希望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希望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开放且诚实的,但我们没看到你们为此所做的任何努力。相反,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被欺骗,别人在我们背后替我们做决定,留给我们的都是既成事实。这在北约东扩时发生过,在他们把军事设施放在我们边境附近时也发生过。西方一直说‘喏,这跟你们没有关系’。没有关系?说得好轻巧!”

2014年俄乌关系恶化后,乌克兰加速其加入北约进程,甚至在2019年以修正案方式将乌克兰加入北约作为国家基本方针写入宪法,更是触动了俄罗斯的安全底线,也坚定了俄罗斯必须拆除北约东扩贴近俄罗斯边境、深入俄“历史领土”这一“定时炸弹”的决心。从2014年俄乌关系恶化以来的历程看,普京关于乌克兰的红线始终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反对外部力量介入、拒绝外部军事干涉、乌克兰不得加入北约、俄罗斯的“历史领土”不容侵犯。

2014年3月,普京问道:“在基辅已经有人扬言加速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进程了……这将会威胁俄罗斯南部,这不是什么稍纵即逝的骚扰,而是切切实实的威胁。”普京表示,俄罗斯不反对与北约合作,但反对在存在军事集团对抗的情况下,北约关起门来自己发展军事组织。2021年7月,普京在其《关于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的历史统一》一文中再次指出,俄罗斯对与乌克兰的对话持开放态度,但合作伙伴是捍卫民族利益,而不是为他国服务,不能作为别人手中的工具来对付俄罗斯。

罪魁祸首是美国

梳理普京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的恨与痛,可以说,如果当下这场冲突中有“吹哨人”,那普京就是那个从2007年起就一直在向美国和西方吹哨的人,哨声尖利甚至刺耳,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此置若罔闻。

2021年6月,美国总统拜登与普京在瑞士见面,约定以半年为期双方将进行多层次多领域磋商,对两国关系进行调整。当了十几年“吹哨人”的普京在这一背景下再次提出北约东扩和乌克兰加入北约等问题,然而以“瞌睡”著称的拜登表现出西方惯有的傲慢与冷漠,完全没有回应普京的关切。2021年10月末,俄罗斯重兵压境乌克兰,开始对乌克兰及其背后的西方集团进行极限施压,同时顺势就俄与西方关系抛出了安全保障条约草案。其中,关于乌克兰“红线”的内容可被视为这份草案的重点,即排除北约进一步扩张和乌克兰加入该组织的可能性。

后续的事态发展大家最近都看到了:北约和美国对俄方提出的这份安全保障条约草案进行了蛮横批驳,又是称乌克兰有权提出申请,又是称加入北约的批准权取决于其30个成员国。美国和北约最后的结论无非就是一句话——“这事(俄罗斯的安全保障条约草案)实现不了!”

从俄方关于乌克兰问题的历史脉络和表态来看,俄罗斯安全保障条约草案是其向西方寻求一揽子安全问题解决方案的要价,可妥协退让的点有多处,但在乌克兰问题上俄罗斯已无路可退。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是历史上构成俄罗斯帝国、苏联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普京和俄罗斯人认知中的“历史领土”。俄罗斯对乌克兰战略有切实的安全利益考量,也有民族情感正义性和历史脉络合理性。确保乌克兰不被纳入北约军事体系,这样的安全关切是可以理解的。越来越多的国际分析人士认为,乌克兰需要安全保障,俄罗斯也同样需要一份安全保障。美国和北约不能也不应置身事外、隔岸观火。相反,华盛顿需要反思其在对俄战略上长期以来的傲慢与偏见。

俄罗斯与美国和北约的这场旷日持久的威胁与反威胁斗争,最后演变成俄乌两个兄弟国家之间的血战,令许多对俄乌都深怀感情的人感到十分难过。这次冲突爆发前,笔者曾在乌克兰切尔尼戈夫问一个当地人“俄乌关系恶化到底是俄罗斯人的责任,还是乌克兰人的责任?”那位老人回答,不是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的责任,乌俄人民之间永远都是兄弟姐妹,罪魁祸首是美国。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美国人的问题是容易走极端,要么采取孤立主义,独善其身,要么采取干涉主义,四处出击,而俄罗斯人的问题是太在乎安全问题了。”此言或者说出了俄美关系的一个症结。世上任何国家都有权获得安全,而美国人对此常有不解。他们确实霸道惯了,把在世界上挑起冲突当成家常便饭。(本文系环球时报3月24日第8、9版“深度认知”版文章,作者张浩)#面具下的丑恶美利坚#

当你迷惑了,该问谁要答案?问谁要智慧?——你自己。

你是那个唯一能真正回答你的人,你是那个唯一能给予你智慧的人。当你有疑问,自己问,自己答——让自己变成自己的桥,完成自己内在的沟通,让你自己的首尾沟通。像蛇的头咬住蛇的尾巴一样,自我圆满。

每当你向外问问题时,你在离开你自己;每当你期待别人的回答时,你关闭了自己的心。

为什么你是一个一直向别人讨要水喝的人?因为你没有发现和开发出自己的泉。没有发现和开发出自己的泉并不代表你没有泉,相反,人人有泉,只是等待开掘。

根据我的经验,自己给予自己的回答,是唯一真正有用处的回答,别人的回答总是那么不入骨,任何别人的回答都是“外在”的,唯自己的回答才是“内在”的。

你的问题是你内在的问题,因此靠那些外在的回答不能解决你内在的问题,因为从来没有过什么“外在”能真正切入过自己的内在的。

所以,当你有问题,自己问自己,自己给予自己回答吧。你必须完成你自己内在的圆——你必须完成你内在的圈,那内在的蛇的头必须遇见它的尾,疑问才能真正消失,否则,你有问不完的问题。

在你的里面,头脑是发问的根源,所有的为什么都由它发出来;而心则是真正回答的根源,所有真正智慧的答案必由它回应。让你的头脑和你的心相遇,这是一个智者的内在之旅。

头脑的一生有问不完的问题,它会一个接一个,这个结束就是那个,它会不停地问下去,仿佛它的工作就是制造烦恼和发问似的。

真正的答案来自内心。我知道的头脑恰是有疑问的根源,而你那里面的、“我不知道”的心却每每成了那个真正的回答者。

生命之中,一个问题对应一个答案,有问必有答,有求必有应——就像你每对着山谷大喊一声一样,必有一个回声从那里返回来。仿佛人的头脑、人的自我就是那个对着山谷喊出声音的人,而智者或心,是那个回声的来处。

一个人要想真正解决自己的问题,向自己里面喊,听自己内在的回声。这是唯一能真正止息自己头脑疑问的方法,是真正使自己圆满和安静下来的方法。

在智性方面,我从没有问过别人问题。我的头脑很少升起“为什么”,当有一个“为什么”产生时,总能遇到我的心给它的回应。我的问题消失在我的内部。它从没有在我的里面形成过长久、持续而过大的震动,让我不安而不得不去寻找师父解决我的为什么。

我似乎总是一个头脑木木的人,但却总有不断的地下的泉冒出来滋润那头脑之木。所以,我有时看起来很木讷,但我活生生。因为我内在的宇宙在滋养它的众生,那内在的雨水在滋养那内在的花朵、内在的种子,那内在的河流在带走那内在的垃圾。所以,我的内在问题很安静,又很干净。我是一个能解决自己疑问的人。

从一开始,我就是自己的师父,而那学生似乎没存在过。因为很少有问为什么的人存在。有时我给予自己一个问题,然后我自己来回答它,那只是像一个小孩在往那湖水里投一个小石子,然后看那浪花或涟漪而已。

我行走在自己内在的沙漠,内在的绿洲,内在的河边,内在的草原;我飞行在我自己内在的天空,内在的星球,内在的宇宙;我是鱼,我是鸟,我是一只草原悠行的鹿。我在自己的里面相遇一切,经验一切,知道一切。我自己是一个星球,我存有所有,不需要别人而自存。

藉着向自己提问,自己回答——它像一条路,最终将把你引回你内在的宇宙,发现你内在的星球,看见你内的山川、河流、星宿,看见你内在的生生灭灭和发现你的不生不死。

智者舀泉水给自己;傻瓜向别人要泉水喝,而他自己正守着泉。所有的傻瓜都是盲人,对内在之泉视而不见。

师父是一个能回答自己问题的人,门徒意味着需要师父——他是一个伸头向外探索世界的人,需要师父敲他的头回到自己的世界。

一个师父的经验是:做一个缩头乌龟,是做一个师父的开始。所以,师父总是敲那向外伸头探索世界的乌龟。

乌龟是一个修者的象征,它的四只短脚,加头和尾,正好象征六根,而“龟”正是“归”。

归,归,归——这是修行之路,最后变成“没有归”,既乌龟。

所以,一只乌龟意味着一个修成的师父。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师父喜欢养龟的原因,那是给弟子们看的。那是他修行成道的象征。

乌龟生活于大海,就象成道者生活于道一样。乌龟是两栖动物,它既能在海岸上也能在海水里,那是一个师父即能出世也能入世的象征。

乌龟是安静的,它能千年寿,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成道者也能够长久存在的原因。

乌龟是所有的动物中头脑里最没有“为什么”的动物,它总是把它的六根收于它的壳下,它过着一片巴掌下就是一个世界的生活。这就是一个成道师父的生活。

你了解一只乌龟的存在史吗?假如你不是一个成道者,你不可能真正了解它。与一只乌龟的真正相遇,是一个悟道的心的诞生。

你了解这些吗?乌龟给你所有的回答。

我遇见过很多找寻师父的人。你现在还在找寻师父吗?去拜一只乌龟吧。这无言的老师是你修行的榜样。成为乌龟,即是成道。无归,意味着人的成道。

一只乌龟不关注大海的风浪,它不问海啸,不惧海风,因为一个守静者不害怕任何动,那动和它无关。而一个成道者也不害怕世俗之浪,世俗之灾,因为守静的他也和那动无关。

静能存在于任何动中而不破坏它自己,就像乌龟无论处在何样的波涛汹涌之中它都宁静无事一般。

当疑问的头脑寂灭,心回归它本来的自己,像一只乌龟一样,你处在了你自己的道中。智慧是道的变现,一个成道者不处在智慧上,而处在道上。倘若一个修行者处在智慧上,他的路还没走完。

所有的问题寂灭时,头脑没有一个为什么,大海没一个风浪时,你像老天拥有海一样的拥有着道了。

我是如何发现这些存在的奥秘的?当心向里穿过黑暗,醒来在它不知道的世界时,那四处走走和“看”,便自然的发现这一切,在别人看来很神秘的、不可知的东西,在他看来如白天视物一样。

头脑有似乎拥有无数无量的疑问。但你知道吗?那不知道的心拥有不测、不可知的智慧,它总是能回答头脑,无论问题有多少、是什么。这就是为什么数千年来,人类所有头脑的总和发出的疑问也没有难倒心的原因。

心不可能被问得哑口无言或被枯竭。心似乎是一个井口很小的井,但一旦通过井而到达底部时,你会发现另一个宇宙在那边。发现这奥秘是不是让你“大自在”,是不是让你感到自己不生不死?这发现和到达曾让你喜悦的不得了。

你也想发现这样一个世界吗?

有头脑发出疑问,有心作答,这是一个契机。它最终会引开一条路,把你带往那世界——那无数、无量、极乐、道也不能描述它的世界。

那里多么美,来到这吧!那探索存在奥妙的人,问心要智慧是去往那世界的钥匙,向这里来!

人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少有人一出生就在山顶。

人生就是一座高山,我们都是爬坡者。
前两天,听到一个词叫“爬坡者”。

所谓爬坡者,其实就是我们身边一个个平凡而又普通的人。

是为了生活而勤劳付出的人,为了责任而默默承担的人,也是为了理想而不畏艰难的人,身处逆境仍奋发向上的人。

爬坡者都有一种精神,就是面对生活中林林总总的挑战和压力,始终保持乐观和自信。

人生如果是一段向上的旅程,其实每个人都是爬坡者。

导演李安在蛰伏的六年时间里,每天给老婆买菜做饭,遭人讥笑。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电影的热爱,每天躲在家里写剧本,琢磨电影,这也为他后来声震中外,积蓄了力量。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之前,查阅了无数经典医书、地方药志,四处走访老中医,历时3年,历经190多次失败后,才成功提取到青蒿素。

演员张译在出名之前,默默深耕了很多年,才终于在40岁那年,走进张艺谋的电影中,并合作《一秒钟》《悬崖之上》《狙击手》等多部电影。

在前几天,张译凭借《悬崖之上》的“张宪臣”一角,拿下在他心中分量很重的奖项——金鸡奖影帝。

戏比天大,张译是一个非常本分的人,不参加综艺节目,不拍摄广告,只本本分分演戏,钻研演技。

人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少有人一出生就在山顶。

那些成功的人,从山脚到山顶,背后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

无论旅程多么艰难,他们都没有放弃,始终微笑着默默爬坡。

生活从来都不容易,你的微笑,就是对生活最好的解药。

《放牛班的春天》里有句经典台词:“永不放弃,总有希望在前面等待。”

无论生活再艰难,梦想再遥远,都请你不要放弃,努力开足马力前进。

前方的路,风雪再大,风雨再急,穿过雨雪,总有柳暗花明的时候。

爬坡的路上,最贵的是磨难。
稻盛和夫说过:“人生处处有磨难,但磨难也是一种修行。”

人这一辈子,最可贵的东西,就是磨难。

这个世上,没有天生的强者,只有不断历练一点点变强;

没有天生厉害的人,只有经历痛苦,一点点成熟。

磨难,是所有爬坡者的必经之路。

这让我想起大家熟知的科技品牌OPPO,其实OPPO的发展历程,特别像是一个爬坡者。

创始人陈明永自成立OPPO以来,就曾经历过三次磨难。

1. 视听公司——手机公司

很多人可能不大了解,其实OPPO成立之初,并不是做手机业务的,而是负责VCD、DVD和录音机的视听业务。

2005年,OPPO视听业务随着时代需求逐渐萎缩,陈永明只能自己带着OPPO艰难前行,努力寻找新的突破点。

一切转机发生在2006年,当时陈明永想要买一台国产手机,结果逛了五个多小时,看了超过100台手机,发现没有一台满意的。

于是,陈明永决定开拓手机这项新业务。

一年半以后,一个有着金属面板、香槟色,背面上有一个卡通笑脸的OPPO手机横空出世,也意味着OPPO从视听公司向手机公司的成功转型。

2. 功能机——智能机

OPPO手机一经问世,销量就突破了100万台,要知道在当时卖出10万台,就已经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了,更何况OPPO一下子就卖出了100万台。

于是,很多人都说,OPPO成功了。

但陈明永却保持了难得的清醒:“人在变,时代在变,你永远不知道现在流行的东西什么时候会过时。”

不出陈明永所料,2012年,OPPO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差点倒闭。

这一年,是由功能机向智能机迭代的一年。

一时没跟上时代的OPPO站在悬崖边,面临着即将倒闭的风险。

为了赶上换机热潮,陈明永拍板决定做OPPO智能手机,直到在年底的年会上,超薄 Finder手机的出现,让OPPO起死回生,迎来了新的生机。

3. 一般型科技公司——生态型科技公司

如今的OPPO是一家懂技术、做产品的公司,但OPPO并不满足于此。

为了用户体验的提升,OPPO甘冒风险、勇于进取,开始了自主研发芯片,立志在未来打造成一家生态型科技公司。

可以说,OPPO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一直在战胜磨难,走在攀爬的路上。

作为爬坡者,在爬坡的路上,就会遇到各种磨难。

可是经历风吹雨打的稻谷,更饱满;经历逆境磋磨的人生,更茁壮。

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中写道:“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早已不再是原来那个人。”

每一个强者的背后,都有一段难忘的过去,那里装着的是他步履蹒跚的样子,是他最为难熬的时刻,也是他引以为荣的勋章。

始终微笑前行的人,才能成功登顶。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横空出世的奇迹,有的只有不为人知的坚持与努力。

爬坡的路上会遇到各种挑战,但只要你相信对的路,不怕远、不怕难,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始终微笑前行。

你一定听过这样一句广告语:“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

但你肯定不知道这句广告语的由来,这句广告语来自OPPO “闪充之父”张加亮。

2012年,智能手机问世以后,充电速度成了一大难题。张加亮主动请缨投身“闪充技术”的研发工作。

其实当时很多大公司已经在搞闪充技术,张加亮入局比较晚,很多人都觉得他没机会了。

但张加亮把VOOC闪充当作⼀场有准备之仗,想清楚了,就跑得飞快。

区别于高通、MTK等芯片公司主推的高电压、低电流方案(10伏2安倍),张加亮提出了不一样的技术路径——低电压、高电流(5伏4安倍)。

历时两年,张加亮终于和他的团队成功研制出了可运行的VOOC闪充原型,并应用于2014年的旗舰机Find 7上,成功引领了低压大电流的快充技术潮流,也就有了后来那句人尽皆知的广告语。

只要你认准了方向,坚持在路上走,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闪充技术其实只是OPPO作为爬坡者,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OPPO骨子里总是有一股劲,只要能做出用户满意的好产品,就一定会全力以赴,无论过程多么崎岖、漫长。

一直以来OPPO都想要打造一款好用、常用、耐用的折叠屏手机,但这并非一件易事。

历经4年6代OPPO才打磨出了第一款折叠屏手机Find N。

Find N是目前唯一一款无缝隐痕可悬停的折叠手机。

其实,做出Find N的OPPO,此前做出过最薄的Finder,还有Find 5的呼吸灯,Find X的升降摄像头……工艺设计一直都是OPPO的强项。

不仅如此,OPPO在芯片研发方面,也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尽管知道芯片制造困难,但OPPO依然敢于“十年磨一剑”,勇于踏入研发深水区。

经过三年的研发,OPPO终于迎来了第一个自研芯片——马里亚纳X。

马里亚纳X只是OPPO自研芯片的一小步,OPPO未来会持续投入资源,用几千人的团队,去脚踏实地做自研芯片。

做强芯片也是OPPO致力于转型为生态型科技公司必经之路。

无论是Find N 还是马里亚纳X,它们的诞生都经历了漫长时间的磨练。

但OPPO并没有选择放弃,始终在坚持爬坡,这才迎来了第一款折叠屏手机和第一块自主研发芯片。

这就是坚持和保持乐观,微笑前行的力量。

企业的发展是这样,个人的成长亦是如此。

就像上面讲到的李安、屠呦呦、张译和张家亮,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了长期的准备,爬了很久的坡,才换来了今天的成就。

李安声震中外,让观众看到了电影艺术的多样性;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为消除疟疾做出了巨大贡献;张译让大家看到了好演员真正的样子;张加亮改变了手机充电方式。

个人的点滴努力,汇聚起来,就会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

陈明永也想把OPPO打造成这样的公司人格,面对困难,微笑应对,通过自己的坚持,实现自己的进步,最终给社会提出价值,推动社会进步。

前阵子,在INNODAY 2021未来科技大会上,OPPO正式公布了全新品牌主张——微笑前行。

OPPO提出的微笑前行,是想在科技领域,通过技术探索与产品打造,作为爬坡者,推动社会进步。

“微笑前行”也代表着OPPO与所有爬坡者的共同行动,让每一位爬坡者在前行路上,有伙伴、有力量。

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具备爬坡者精神,微笑前行,永不放弃。

唯有这样,才能成功登上属于自己的那座山顶,拥有别样的人生。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人生如河流,我从不怕逆水行舟。”

远方很远,但翻过这座山,就可以看到远方最美的风景。

你要相信,人生路上所有的栉风沐雨,既是收获,也是财富。

愿你即使置身风雨,也能心向光明,微笑前行。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慕寒[超话]#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慕先生的寿辰近了[打call]一切都像约定好的样子,又到了广寒宫一年一度的抽奖时节[蛋糕]奖品如下:①本草笺❷套。魔性
  • #水泥猫交易市场[超话]# 出全圆佑小卡,6卡,拍下可对光,有小礼物送。首页还有其他卡捆可选,都为次卡事后圆一对,hybe museum、mini8拿球6,正规
  • ttg,wb全首发都去estar3人,中辅没去狼队2人,fly+帆帆ag2人,一诺+长生gk1人,鹏鹏dyg1人,钎诚edgm1人,minghero1人,无畏l
  • 「2022.04.03」戸惑いながら悩みながらたくさんの「やりたいこと」が少しずつ「できること」に。2枚のアクリルプレートを組み合わせた奥行のあるデザ
  • 《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也算是画风清奇的动画电影,大众熟知的角色,照明娱乐(代表作《神偷奶爸》系列《小黄人大眼萌》系列)制作,基本上就是在萌点和爽点之间反复横跳
  • 我说:因为谷江山也是这样赤裸且真诚的爱着我们呀。最后,请遵守谷门守则:保护小狗,人人有责!!![哈哈]#母亲节礼物# 妈妈是听起来温暖而柔软,但却最坚强的人。
  • [送花花]#刘宇宁护心片尾曲风吹过# [送花花] #刘宇宁一念关山# [送花花] #摩登兄弟[超话]# 你从来就不是选择题。@摩登兄弟刘宇宁 刘宇宁魏劭、刘宇宁
  • (以及mg本身只是雌性犬类的名称,你将其作为污名化那就是接受了♂⭕的思想)是个人都能看出来,没有黄赌毒黑料,只能拿这种东西来整人;对白鹿和罗一直无感,没在我审美
  • 在这之前,他曾用“东北大哥”的昵称作为用户名,但在5月10日晚,他把名称改成了一串省略号,并且将拥有200多名粉丝的粉丝群解散,对此他解释,“解散原因无非是这个
  • 真假不用担心,菲菲我可是拿了品牌授权书哒[加油][跪了]我普拉提的教练就是安德玛的狂热粉,全身上下的装备都是它,连筋膜球都是女士的速干衣是修身款式,上身效果就是
  • #科技潮生活#禧悦天海丨90m²loft轻奢风,感受精致之美#装修[超话]# [心]这是一套面积为90m²的轻奢风格的装修案例,设计师巧妙地将上下层分区规划,对
  • 「2022.05.21」2021.11月ピクニックは調理された食べ物を持参してお外で食べるキャンプはその場で調理してお外で食べることらしいです
  • 但是不管怎么样,公租房就是应该给真正需要的人,应该严格审查机制,避免不适合的人申请到宝贵的资格#女子被质疑有房炫富还能申请到公租房##深圳户口办理##深圳户口转
  • 这首歌的歌名是名人堂的意思,ODD时期有个MTV的采访(BV1wT4y1Y7Bt)灿问你们觉得四年后的我们是什么样子的,饼回答的就是Hall of Fame,算
  • 当星星纸喷出来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们要说再见了,但是,我一定会努力去见你。Live动图怎么就不再动了呢[泪][泪][泪]正道的光,白嫖的现在已经嫖到不满足了 我
  • 但叔叔一右拐就到了小区,我看着地图上的水南二字,不知道是否是我某刻的不留神,错失了一些关键性建筑,而后迷失了方向;还是他们把这里更名成了我从小长大的村子:水南。
  • 小竹韶文化(90)苏东坡的文 (三)散文 其散文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1.赤壁赋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 他说虽然大家都没遇难,但星震会产生引力效应——逻辑我没细看,总之小花的时间流速扭曲了,和我们这些飞船上的人不一样,以后不仅她回信会越来越慢,等她以为自己只是出差
  • 虽然我是团粉没权利说,但是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和一群女的网暴恐吓另一名女性侵犯另一名女生隐私的角度来看,这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我是以旁观者角度来说的 这都不是饭
  • “秦则崇不知道你的身份也好,免得之后惹上麻烦,茉茉 ,可要保护好自己,秦则崇他再高不可攀,那也是个男人。陆媛有两个手机号,一个是工作号,工作号上全是客户,私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