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首次揭示人类的中耳曾是鱼类用来呼吸的鳃# 目前,已经有充分胚胎和化石证据证明我们的中耳是从鱼类的喷水孔演化而来,而鱼类的喷水孔又是从何而来?这是困扰学术界长达百年的世纪难题。

近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盖志琨联合中、英、瑞(瑞典)三国科学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生态和演化前沿》发表了有关脊椎动物喷水孔起源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人类的中耳曾经是鱼类用来呼吸的鳃。

人类中耳包括鼓膜室、传导声音的三块听小骨和通向口腔的咽鼓管等,是人类拥有灵敏听觉的秘诀所在。 鱼类的喷水孔是位于眼睛之后,颌弓和舌弓之间一个只含有假鳃的不完整鳃裂,是鱼类非常重要的呼吸器官。在软骨鱼类中,喷水孔主要用来吸入水流,是底栖软骨鱼类适应海底生活的生存秘诀,而在原始的硬骨鱼类中,喷水孔主要用来呼吸空气,它是研究早期肉鳍鱼类如何登上陆地呼吸空气,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参照。

困扰学术界的百年难题

早在1822年,法国解剖学家圣西兰就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解剖哲学》, 先验性的提出了不同门类脊椎动物相似器官很可能演化自同一原型。这可能是科学史上对鱼类喷水孔起源的最早的科学猜想。1872年,德国著名解剖学家卡尔·根格包尔(Carl Gegenbaur)第一个从详细的解剖学(包括鳃弓、脑神经、肌肉等)角度,提出了脊椎动物头部的分节理论,认为脊椎动物的颌弓和舌弓跟后面普通的鳃弓一样,是系列同源构造,都是头部的分节之一。

1937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沃特森(Watson)进一步提出了 “自由舌弓理论”(aphetohyoidean theory),该理论认为:有颌类中支持颌弓的舌弓最初并不与颌弓相关节 ,而是一个普通的鳃弓, 因此在颌弓和舌弓之间应该具有一个完整的,尚未退化的鳃裂,而非喷水孔,从而代表了早期有颌类的一个原始状态。

这一观点激发了二十世纪古生物学家在早期有颌类的颌弓和舌弓之间寻找这样一个未退化鳃裂的热潮。经过一个世纪的寻找,各国古生物学家仔细查验了现生无颌类和早期有颌类中所有盾皮鱼类、棘鱼类、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的化石,也没有找到确切化石证据。

来自中国的化石证据

从2002年起,研究团队就在浙江长兴志留纪地层中开展野外工作,并在这里找到了一种最为原始的真盔甲鱼化石,后来把它命名为曙鱼(Shuyu)。这些曙鱼化石都是具有三维立体软骨脑颅保存的珍贵标本,而且个头而都非常的小,只有我们的指甲盖那么大,非常适合应用大科学装置同步辐射X射线显微成像技术进行三维无损扫描。

2006年,研究团队把曙鱼的脑颅标本带到了位于瑞士苏黎世的瑞士光源进行了无损扫描。

之后又应用三维重建软件对曙鱼的脑颅进行三维虚拟复原,前后历时5年总共完成了七件曙鱼脑颅化石的三维重建,在只有指甲大小的脑颅里,几乎重现了曙鱼所有脑区、感觉器官及头部神经与血管的通道。

此次研究团队通过对曙鱼脑颅三维虚拟模型的深入研究发现,盔甲鱼类所谓的鳃间脊实际上是鳃弓的背侧部分,这与瑞典古生物学家斯天秀1927年对骨甲鱼类的推测如出一辙,也就是说盔甲鱼类的鳃弓跟脑颅愈合成一个主要起防护作用的头甲,这又跟龟鳖类的肋骨扩大愈合成龟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与骨甲鱼类相比,曙鱼的整个鳃弓还保持了整个脊椎动物的原始状态,因此,很容易从拓扑位置识别出颌弓和舌弓,它的颌弓正好位于眶孔之后,形成眶后壁,而且盔甲鱼只有7对咽弓,分别对应有颌类的颌弓、舌弓和5对鳃弓。

同时,曙鱼脑神经也得到了很精确复原,颜面神经从后脑发出后,沿着内耳前半规管一直通向了眼睛之后的第一鳃囊。因此,鳃囊数目、拓扑学、形态学和神经支配等多方面证据,均指向了盔甲鱼眼睛后面的一个鳃囊就是位于颌弓和舌弓之间的舌颌囊。

从形态上判断,舌颌囊跟后面的5个鳃囊并无二致,而且开口于头甲腹面,并不像喷水孔那样开口于头甲背面,因此基本判断盔甲鱼的舌颌囊还是一个未退化的鳃囊。但是要想证明它是一个具有正常呼吸功能的鳃,还缺少整个证据链条中的最后一环,即找到在该鳃囊中存在鳃丝的化石证据。

为此研究团队又在云南曲靖早泥盆世地层开展了长达数年的野外发掘工作。经过研究团队持续不懈的努力,终于在曲靖面店水库附近西山村组深灰色粉砂岩中首次采集到了第一个在眼睛后第一鳃囊中完整保存鳃丝印痕的宽甲鱼的新材料,从而进一步证明了盔甲鱼眼睛后的第一鳃囊是具有正常呼吸功能的鳃,而非退化的喷水孔,从而为脊椎动物喷水孔的起源提供了最为确切的解剖证据和化石证据。

咽鼓管曾是鱼类呼吸的主要通道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综述了喷水孔从无颌类到四足动物的演化历程,从而建立起了喷水孔从无颌类的鳃到人类中耳的演化序列。

该序列表明:随着盔甲鱼类成对鼻囊的分裂,头甲前发育了异常发达的中背孔(单鼻孔),来充当吸入水流的主要呼吸器官,因此颌弓和舌弓之间的舌颌囊首次发育成了一个完整的鳃囊, 该鳃囊跟后面5个正常的鳃囊一样具有完整的前后半鳃, 半鳃具有鳃丝,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随着颌和双鼻孔的起源,有颌类成功演化出了双鼻孔, 但是双鼻孔并不与口腔相通, 没有呼吸功能,只有嗅觉功能。 但是鱼类的呼吸需求并没减少, 因此眼睛后的第一鳃囊(舌颌囊)被改造成了喷水孔, 成为主要的呼吸器官,这在最原始的有颌类盾皮鱼类中就已经发生, 因为最原始的盾皮鱼类胴甲鱼类(沟鳞鱼)和最进步的全颌盾皮鱼类(麒麟鱼)均已经具有了喷水孔,因此喷水孔很可能在有颌类伴中随颌和双鼻孔的出现同时起源的。

喷水孔在软骨鱼类中主要用来吸入水流, 而在硬骨鱼类主要用来呼吸空气,如在现生的多鳍鱼就会把头露出水面,通过头顶上被称为“喷水孔”的小孔来呼吸空气,并发出响亮的“吸气声”。

所有这些证据都表明,早期硬骨鱼类有能力从喷水孔中呼吸空气,作为一种新的呼吸方式,这很可能是鱼类离开水域,登上陆地呼吸空气的一种预适应特征,从而为鱼类登上陆地呼吸空气提供了先决条件。

随着内鼻孔在肉鳍鱼类的起源(如肯氏鱼),成功打通了鼻腔与口腔的通道,鼻孔又成了主要的呼吸器官,从而为鱼类登上陆地用肺呼吸,进一步奠定了基础。而登上陆地的四足动物,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环境,不得不发展新的感官,以便在空气中更好地生存。

这样,已经失去呼吸功能的喷水孔,经过修饰,逐渐演化成我们中耳腔——鼓膜室,而舌颌骨及与其关节的方骨和关节骨也逐渐退化变小,最终进入到我们的中耳,演化为我们中耳的三块听小骨,并被重新命名为镫骨、锤骨和砧骨,负责将声音传递给大脑,我们人类最终拥有了灵敏的听觉。

因此,如果不是这些史前鱼类通过头顶喷水孔呼吸空气的大胆试验,我们可能永远不会演化出如此敏锐的听觉。我们耳朵跟口腔依然是相通的,而联通它们的正是从喷水孔演化而来的咽鼓管。

如今咽鼓管就像我们的盲肠一样,貌似已经没有什么功能了,但它却曾经是鱼类呼吸的主要通道,如今却成了鱼类遗留给我们的演化残迹。换句话说,我们鱼祖先曾经用我们的耳朵来呼吸,生物演化就是如此的奇妙。

该研究的共同作者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敏,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Philip C.J. Donoghue和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Per E. Ahlberg。

该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等项目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t.cn/A6XW88ZY(作者:崔雪芹 来源:中国科学报)

#科学家揭示人类中耳曾是鱼类用来呼吸的鳃# 目前,已经有充分胚胎和化石证据证明我们的中耳是从鱼类的喷水孔演化而来,而鱼类的喷水孔又是从何而来?这是困扰学术界长达百年的世纪难题。

近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盖志琨联合中、英、瑞(瑞典)三国科学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生态和演化前沿》发表了有关脊椎动物喷水孔起源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人类的中耳曾经是鱼类用来呼吸的鳃。

人类中耳包括鼓膜室、传导声音的三块听小骨和通向口腔的咽鼓管等,是人类拥有灵敏听觉的秘诀所在。 鱼类的喷水孔是位于眼睛之后,颌弓和舌弓之间一个只含有假鳃的不完整鳃裂,是鱼类非常重要的呼吸器官。在软骨鱼类中,喷水孔主要用来吸入水流,是底栖软骨鱼类适应海底生活的生存秘诀,而在原始的硬骨鱼类中,喷水孔主要用来呼吸空气,它是研究早期肉鳍鱼类如何登上陆地呼吸空气,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参照。

困扰学术界的百年难题

早在1822年,法国解剖学家圣西兰就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解剖哲学》, 先验性的提出了不同门类脊椎动物相似器官很可能演化自同一原型。这可能是科学史上对鱼类喷水孔起源的最早的科学猜想。1872年,德国著名解剖学家卡尔·根格包尔(Carl Gegenbaur)第一个从详细的解剖学(包括鳃弓、脑神经、肌肉等)角度,提出了脊椎动物头部的分节理论,认为脊椎动物的颌弓和舌弓跟后面普通的鳃弓一样,是系列同源构造,都是头部的分节之一。

1937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沃特森(Watson)进一步提出了 “自由舌弓理论”(aphetohyoidean theory),该理论认为:有颌类中支持颌弓的舌弓最初并不与颌弓相关节 ,而是一个普通的鳃弓, 因此在颌弓和舌弓之间应该具有一个完整的,尚未退化的鳃裂,而非喷水孔,从而代表了早期有颌类的一个原始状态。

这一观点激发了二十世纪古生物学家在早期有颌类的颌弓和舌弓之间寻找这样一个未退化鳃裂的热潮。经过一个世纪的寻找,各国古生物学家仔细查验了现生无颌类和早期有颌类中所有盾皮鱼类、棘鱼类、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的化石,也没有找到确切化石证据。

来自中国的化石证据

从2002年起,研究团队就在浙江长兴志留纪地层中开展野外工作,并在这里找到了一种最为原始的真盔甲鱼化石,后来把它命名为曙鱼(Shuyu)。这些曙鱼化石都是具有三维立体软骨脑颅保存的珍贵标本,而且个头而都非常的小,只有我们的指甲盖那么大,非常适合应用大科学装置同步辐射X射线显微成像技术进行三维无损扫描。

2006年,研究团队把曙鱼的脑颅标本带到了位于瑞士苏黎世的瑞士光源进行了无损扫描。

之后又应用三维重建软件对曙鱼的脑颅进行三维虚拟复原,前后历时5年总共完成了七件曙鱼脑颅化石的三维重建,在只有指甲大小的脑颅里,几乎重现了曙鱼所有脑区、感觉器官及头部神经与血管的通道。

此次研究团队通过对曙鱼脑颅三维虚拟模型的深入研究发现,盔甲鱼类所谓的鳃间脊实际上是鳃弓的背侧部分,这与瑞典古生物学家斯天秀1927年对骨甲鱼类的推测如出一辙,也就是说盔甲鱼类的鳃弓跟脑颅愈合成一个主要起防护作用的头甲,这又跟龟鳖类的肋骨扩大愈合成龟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与骨甲鱼类相比,曙鱼的整个鳃弓还保持了整个脊椎动物的原始状态,因此,很容易从拓扑位置识别出颌弓和舌弓,它的颌弓正好位于眶孔之后,形成眶后壁,而且盔甲鱼只有7对咽弓,分别对应有颌类的颌弓、舌弓和5对鳃弓。

同时,曙鱼脑神经也得到了很精确复原,颜面神经从后脑发出后,沿着内耳前半规管一直通向了眼睛之后的第一鳃囊。因此,鳃囊数目、拓扑学、形态学和神经支配等多方面证据,均指向了盔甲鱼眼睛后面的一个鳃囊就是位于颌弓和舌弓之间的舌颌囊。

从形态上判断,舌颌囊跟后面的5个鳃囊并无二致,而且开口于头甲腹面,并不像喷水孔那样开口于头甲背面,因此基本判断盔甲鱼的舌颌囊还是一个未退化的鳃囊。但是要想证明它是一个具有正常呼吸功能的鳃,还缺少整个证据链条中的最后一环,即找到在该鳃囊中存在鳃丝的化石证据。

为此研究团队又在云南曲靖早泥盆世地层开展了长达数年的野外发掘工作。经过研究团队持续不懈的努力,终于在曲靖面店水库附近西山村组深灰色粉砂岩中首次采集到了第一个在眼睛后第一鳃囊中完整保存鳃丝印痕的宽甲鱼的新材料,从而进一步证明了盔甲鱼眼睛后的第一鳃囊是具有正常呼吸功能的鳃,而非退化的喷水孔,从而为脊椎动物喷水孔的起源提供了最为确切的解剖证据和化石证据。

咽鼓管曾是鱼类呼吸的主要通道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综述了喷水孔从无颌类到四足动物的演化历程,从而建立起了喷水孔从无颌类的鳃到人类中耳的演化序列。

该序列表明:随着盔甲鱼类成对鼻囊的分裂,头甲前发育了异常发达的中背孔(单鼻孔),来充当吸入水流的主要呼吸器官,因此颌弓和舌弓之间的舌颌囊首次发育成了一个完整的鳃囊, 该鳃囊跟后面5个正常的鳃囊一样具有完整的前后半鳃, 半鳃具有鳃丝,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随着颌和双鼻孔的起源,有颌类成功演化出了双鼻孔, 但是双鼻孔并不与口腔相通, 没有呼吸功能,只有嗅觉功能。 但是鱼类的呼吸需求并没减少, 因此眼睛后的第一鳃囊(舌颌囊)被改造成了喷水孔, 成为主要的呼吸器官,这在最原始的有颌类盾皮鱼类中就已经发生, 因为最原始的盾皮鱼类胴甲鱼类(沟鳞鱼)和最进步的全颌盾皮鱼类(麒麟鱼)均已经具有了喷水孔,因此喷水孔很可能在有颌类伴中随颌和双鼻孔的出现同时起源的。

喷水孔在软骨鱼类中主要用来吸入水流, 而在硬骨鱼类主要用来呼吸空气,如在现生的多鳍鱼就会把头露出水面,通过头顶上被称为“喷水孔”的小孔来呼吸空气,并发出响亮的“吸气声”。

所有这些证据都表明,早期硬骨鱼类有能力从喷水孔中呼吸空气,作为一种新的呼吸方式,这很可能是鱼类离开水域,登上陆地呼吸空气的一种预适应特征,从而为鱼类登上陆地呼吸空气提供了先决条件。

随着内鼻孔在肉鳍鱼类的起源(如肯氏鱼),成功打通了鼻腔与口腔的通道,鼻孔又成了主要的呼吸器官,从而为鱼类登上陆地用肺呼吸,进一步奠定了基础。而登上陆地的四足动物,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环境,不得不发展新的感官,以便在空气中更好地生存。

这样,已经失去呼吸功能的喷水孔,经过修饰,逐渐演化成我们中耳腔——鼓膜室,而舌颌骨及与其关节的方骨和关节骨也逐渐退化变小,最终进入到我们的中耳,演化为我们中耳的三块听小骨,并被重新命名为镫骨、锤骨和砧骨,负责将声音传递给大脑,我们人类最终拥有了灵敏的听觉。

因此,如果不是这些史前鱼类通过头顶喷水孔呼吸空气的大胆试验,我们可能永远不会演化出如此敏锐的听觉。我们耳朵跟口腔依然是相通的,而联通它们的正是从喷水孔演化而来的咽鼓管。

如今咽鼓管就像我们的盲肠一样,貌似已经没有什么功能了,但它却曾经是鱼类呼吸的主要通道,如今却成了鱼类遗留给我们的演化残迹。换句话说,我们鱼祖先曾经用我们的耳朵来呼吸,生物演化就是如此的奇妙。

该研究的共同作者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敏,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Philip C.J. Donoghue和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Per E. Ahlberg。

该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等项目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t.cn/A6XW88ZY(作者:崔雪芹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连发11组推特,华春莹逐条回击布林肯对华政策演讲】
#华春莹连发11推逐条回击布林肯#
当地时间5月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表美对华政策演讲,他嘴上说着避免与中国发生“新冷战”,却又竭力鼓吹构建“遏制中国”的联盟。

5月27日傍晚,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发言人华春莹连发11组推文,逐一回击布林肯的讲话内容。

在第一组推文中,华春莹写道:“读了布林肯国务卿最新涉华演讲,他说美国‘不寻求冲突或新冷战’。然而,这番讲话听起来更像是针对中国发起全面战略竞争或战争的宣言。”

“布林肯国务卿说,美国将捍卫国际法......维护和平与安全。但是,等等! 二战后80%以上的武装冲突不都是由美国发起的吗?”华春莹在第二组推文中写道,“再加上这些战争——许多是非法进行的——已在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造成数十万人死亡,数千万人流离失所并陷入严重饥荒......事实上,美国没有打仗的时间只有16年。”

“布林肯国务卿说,美国将保护个人和主权国家的权利。但是,仅在过去十年中,美国就入侵了20多个国家并操纵其政权更迭。”第三组推文写道。华春莹还提到美国频发的枪击悲剧:“枪支暴力每年造成约4.5万美国人死亡,最近在罗布小学就有21人丧生。如果政府不能保护自己的人民,它又怎么能保护其他国家的人民呢?”

在第四组推文中,华春莹质问:“布林肯国务卿说,美国不会阻止中国发挥大国作用。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美国一直在加强‘五眼联盟’,兜售‘四方安全对话’(QUAD),组建‘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并加强在中国周边的双边军事同盟?美方为何从未停止干涉中国内政,从未停止支持新疆、西藏和台湾的分裂分子?”

“布林肯国务卿说,美国并不寻求阻止中国......发展其经济或推进其人民的利益。如果是这样,为什么美国还未取消(对华)关税?为什么还在不遗余力地压制中国的高科技企业?为什么忙于在全球供应链中取代中国?为什么散布 ‘安全威胁’、‘强迫劳动’等谎言来剥夺中国人民和企业的发展权利?”在第五组推文中,华春莹继续质问道。

“布林肯说,所有国家都将在没有胁迫的情况下自由规划自己的发展道路。但想想门罗主义,以及它如何依然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中完好存在,例如对拉美和南太平洋岛国。”华春莹在第六组推文中讽刺道:“强迫其他国家在‘要么支持我们,要么反对我们’中选边站怎么样?冻结甚至接管其他国家的资产和私人财产?美国不是胁迫性外交的最大发明者和捍卫者吗?”

在第七组推文中,华春莹写道:“布林肯国务卿说,中国让美国工人失去了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岗位,对美国工人和企业造成了伤害。这又是(拿中国当)替罪羊。事实是,美国对华关税战使美国企业损失了1.7万亿美元,让美国损失了24万个工作岗位,让每个美国家庭每年损失1300美元!顺便说一句,他是否还会把美国政府未能控制枪支造成大量死亡的责任归咎于中国?”

华春莹在第八组推文中提及人权问题:“关于人权,布林肯国务卿没有提到罗布小学校园枪击事件,难道美国政客的自私、冷漠、傲慢和无能不应该对这些可怕的悲剧负责吗?如果政府不能保护自己人民的生命,又如何能对其他国家的人权进行说教,并给予保护?”

第九组推文华春莹谈到了美国的“一中政策”:“布林肯说美国的一中政策和中国的不同,要明确的是,‘一个中国’只有一个正确的版本,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是美国政府在1979年签署的《中美建交联合公报》中承认的,也是此后所有美国政府承认的,这也是中国与包括美国在内的181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政治前提。”

“布林肯国务卿显然不喜欢中国政府,并一直小心翼翼地试图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区分开。但事实是,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在其14亿人民中拥有95%以上的满意度和支持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享有前所未有的安全和幸福,中国的孩子们不必生活在校园枪击的恐惧中,少数民族也不必担心他们无法像乔治·弗洛伊德那样‘无法呼吸’。”华春莹在第十组推文中写道。

最后,华春莹指出:“布林肯国务卿表示,美国将与中国进行建设性接触,这两个伟大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嗯,我们以前听过这些话,并随时准备朝着合作共赢的方向而努力。听其言,更要观其行,美国是否能兑现这些承诺,我们拭目以待。”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功夫不负有心人,日复一日的实验得出结论,浪花飞溅区是我国腐蚀防护产业忽视的“大老虎”它才是海洋钢结构腐蚀最严重的区域,是真正的腐蚀防护“短板”和“痛点”。“我就
  • 海量的资金流数据,成交分析,结合分时和K线做判断,如果用人做,很容易被“感觉”欺骗。海量的资金流数据,成交分析,结合分时和K线做判断,如果用人做,很容易被“感觉
  • 一身的焦点有可能是一个配饰,有可能是别致的配色,也有可能隐藏在全身极简的搭配中那些需要你去品位的细节。焦点色是可以做突破的颜色,它或许是你平时不敢大面积穿的颜色
  • 0810黄少天生日快乐✨冀望委以少年,天地见于剑光✨冰雨所指之处,是我心之所向✨他是我爱的少年啊永远光芒万丈他会走向更远的地方,利剑出鞘,一击必杀只能说感谢相遇
  • 友友们~里面竟有一整个芝士奶酪[舔屏][舔屏]轩妈 芝士酥¥49.9 轩妈家的料真的太太太足啦~口感真的绝了,在加上咸蛋黄,恰的整个人都奈斯了~还有软糯的雪媚
  • 但最能让人踏实幸福的爱情,还是那个人,活在我们的身边。15、大概这世间最难得的喜悦,就是你爱的人也恰好爱你,因为又难得又短促,那样的日子都是珍珠,要用来照亮孤单
  • 人,要永远往前看的可,总有人提醒我你有未解决的不开心之事我知道是关心,也是为我好但我真的好烦,我想往前走,我不想再纠结了把假休了,熬完这几个月,拿到年终奖,再好
  • #泰剧一年生# 看完了虐虐的第11集,继续写观后感~钢炮这个人吧,从第一集就可以看出来,是个心很软,有点倔,对朋友很好很有义气的好孩子,所以他未说出口的告白,真
  • 联系电话:400-118-1778为了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忠孝美德,通过线上线下推行公祭英烈、祭奉家族列祖列宗及长辈供奉平台。在全国每个城市建一座万福塔
  • 果酸翘楚品牌黑头毛孔退退退​含有4%果酸成分~~用过MM体乳的,一定知道这牌子在果酸界的地位了​洁面后可以再用一个清洁面膜,会给你惊喜的~用破壁机打豆浆,没看到
  • #M君拯救歌荒计划# ——前奏一响,就仿佛越过了千山万水和漫长光阴,缓缓窥见了一份深情[音乐](ps.本曲翻唱难度大,请自行降key进食[doge]) “眉目只
  • (海口网记者 潘睿)#2017海南高考#【海南设19考区37考点 新增装视频监控系统】2017年全国高考海南省共设19个考区、37个考点、1967个考场,约78
  • 此章宜参《易.艮卦》解之,君子应克己,逆境时,寡其过,慎其行,讷其言,知当止而止,心持中而自求脱困也;顺境时,知动极则止,知居安而思危,有临渊之预谋,有取舍之不
  • 十七 感恩顶礼智敏上师 己一 攝法蘊 且初第一攝法蘊者。論云:諸契經中,有餘種種蘊,及處界名相可得,爲即 此攝,爲離彼耶?經中種種蘊及處界者。蘊者謂八萬法蘊,於
  • 最近疫情有点严重~做了好多遍核酸不过最开心的是最后两次核酸没有捅鼻子偶遇拿着一把超大剪子的boy,觉得还挺酷的子固路的炸鸡柳和煎蛋比粉更好吃天气越来越热啦,今年
  • 难忘当初夕阳下接近,投怀偎倚牵我心,红唇轻张难再让我深深吻,在我心中独自留痕。难忘当初夕阳下接近,投怀偎倚牵我心,红唇轻张难再让我轻轻吻,在我心中独自留痕。
  • 江苏奥科宁克(昆山)有限公司骆叶金副总经理表示,霍林郭勒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优势显著,表示将以此次洽谈为契机,尽快与企业董事汇报,商定到霍林郭勒考察调研、投资兴
  • #七夕快乐##今日份闲言碎语# 不出意外晚上下班MWJ就会提着他的礼物拿一捧花买一块蛋糕去陪晴晴妹妹了 一起出摊收摊光是想想就好磕感谢弟弟在我说 你不送我礼物我
  • 刚嫁给许洲远的时候觉得,他不爱她没关系,他以后会爱她就好了.他走他的阳光道,她找她的小鲜肉。刚嫁给许洲远的时候觉得,他不爱她没关系,他以后会爱她就好了.他走他的
  • 这一件干净如少年的“叶芝”鼠尾草绿色羊绒开衫,看起来内敛平和,只要穿上,就能感受到那种脱俗、舒缓的愉悦之美,值得收藏。复古青果领的加入,线条悠长优美,似乎对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