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一百周年# 【#忠诚·百年百人# 】“大校村官”崔晓满

从正师级的大校军官到村支书,从脱下军装到戴上草帽,他身份的转变带来了一个村的转变。多年来,他心系家乡、捐资建校、率民致富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他是共产党员、泽州县犁川镇崔河村人——崔晓满。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2002年3月,吉林省四平军分区原政治委员崔晓满退伍了。怀着对八十多岁老母亲虔诚的孝心,他与老伴回到了久别的崔河村。当崔晓满发现村办小学栖身在一个阴暗潮湿、透风漏雨的旧仓库时,他的心里涌起一阵酸楚。“孩子是崔河村的未来,咱们就是砸锅卖铁,也得把学校建起来。”

军人的性格说干就干。为了筹集28万元修建一所能容纳上百名孩子就读的两层教学楼,崔晓满带头捐出3万元,并动员亲朋好友、村民和外出务工人员捐款了20余万元。崔晓满捐资建校一事引起了各级领导的关注,市、县两级政府又资助5万元。在崔晓满的带领下,全村群众义务献工4700多名,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施工,终于在2002年8月1日建起了一座占地1400平方米、使用面积570平方米的二层开放式教学楼。如今,校舍已配备了钢琴、电脑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成为全镇第一所高标准寄宿制小学,吸引了周边12个村、300多名孩子前来就学。

“山穷水穷志气不穷,路通人通心灵相通”

2003年春节刚过,远在长春的崔晓满就被乡亲们“召唤”。原来,家乡正在实施“村村通”公路建设,各级政府都有补贴,乡亲们请他回去主持修路。崔晓满毫不犹豫,不顾身体的病痛又登上了回乡的列车。

回到老家,崔晓满一连召开了5个座谈会,并拿出1万元作为启动资金。道路很快开工了,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修路开支,崔晓满不仅向亲戚借来了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还与村民们一起到数公里外的废弃炼铁厂运来免费的炉渣来替代沙子和碎石。全村男女老少起早搭黑干得热火朝天,累计开挖土石方5700立方米,回填土石方4800立方米,历时88个日日夜夜,终于把祖祖辈辈走的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结束了村民“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日子,而修路的花费竟比预算节约资金25.5万元。

在崔晓满的带领下,村民们还完成了一万多平方米的街巷硬化任务,把一条臭水沟改造成了清粼粼的人工湖,又建起卫生室、健身广场、农家书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乡亲们想啥咱想啥,乡亲们盼啥咱干啥”

一天,回到村里的崔晓满走访村民崔立祥,一进他家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崔立祥祖孙三代8口人挤在不足30平方米的一所老房子里,地板上堆满了粮食,屋里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崔立祥噙着眼泪说:“哪能凑上这么多钱呢?就连宅基地都批不下来啊!”崔晓满详细了解后得知,二十年来村里没盖过一间新房子,类似崔立祥家祖孙三代挤在一起的,全村竟多达20余户。

崔晓满请人用摄像机把全村所有困难户的房子一一录制下来后,便揣着录像带找有关领导反映情况,请求批复宅基地。市、县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核查后,一次性给崔河村批了21户宅基地。受崔晓满的精神感动,晋城市建筑设计院还免费为崔河村搞了设计。

2004年初夏,村民住宅小区正式动工兴建。崔晓满不顾炎炎烈日,头戴一顶旧草帽,脚上穿着乡亲们赠送的布鞋,一整天盯在工地上。脚累肿了,仍坚持在一线。2004年秋,首批可安排18户的两层小楼胜利竣工,每平方米造价仅382元,乡亲们喜笑颜开。

老骥伏枥志千里 八村一体奔小康

由于崔河村山多、水少;荒地多、耕地少;人口多、自然资源少,缺乏技能的村民收入来源仍是个未知数。崔晓满带着村两委成员下河南、上山东,为群众寻找致富门路。他先后在晋城和郑州两地为村民联系到80多个就业岗位,与陕西一家运输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劳务关系,10多名会开车的村民到那里上了班。

“现在我们村近600口人,就有380多人在外打工,外出打工人员遍布全国8个省、16个市,有的甚至远赴南美、非洲务工,月收入有时可达上万元。”说起崔河人敢闯敢干、自强不息的精神,村委主任崔建勤十分自豪。

产业留人,兴业致富。在崔晓满的鼓励和支持下,村支部委员、县人大代表崔花林,带头搞起了种桑养蚕示范户,通过技术指导、联系蚕种、开展销售,帮助群众走共同增收致富之路。2008年,她组织村里7户养蚕户组建了蚕桑养殖合作社,目前已发展桑田300多亩。在养蚕的同时,崔花林还种植了15亩药材、1亩板蓝根。

她高兴地说:“养蚕年收入3万元,种药材年收入1万元,再加上自家开的小超市,每年大约有5万块的收入呢!”

看到崔花林致了富,一些村民也扬己所长,纷纷组建起合作社。现在崔河村的合作社已发展到5家,种植、养殖业兴旺,全村年人均纯收入从2003年的2700多元增加到上万元。

为了充分发挥崔河村先进党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2014年泽州县委组织部批准成立“崔河党总支”,由崔晓满任党总支书记,以崔河村为中心,带动周围的七个村做产业、共致富,“八村联建”奔小康。

眼看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崔晓满的身体却一年不如一年。2008年夏,他腰椎发现肿瘤;2012年,患上严重的糖尿病;2016年初,因胃癌施行手术、化疗8次,须发皆白,身体极度消瘦如麻杆。但崔晓满在“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道路上从未辍耕过。他的事迹先后被央视等国家级新闻媒体报道,被民政部和总政治部授予“全军优秀离退休干部”;被吉林省委、省军区授予“一心为民模范共产党员”;被总政治部授予“全军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7月1日,崔晓满被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并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

https://t.cn/A6MfZDqK

【文苑[小红花]】衣食住行看变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光辉历程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我家的衣食住行变化,就可以看作她的缩影。

由没有衣服穿到衣服没地方放

我1951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身上穿的衣服烂了又补,补了又烂,实在不能穿了,母亲才给做件新的。新衣服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可以说我十八岁前,很少穿不带补丁的衣服。

1969年,我参军入伍,脱掉旧衣服,换上了崭新的绿军装,高兴得几夜没合眼。1975年,我退伍后,部队发的军装我一直穿了好多年。那时的一件旧军装,都能让许多人投来羡慕的眼光。

改革开放后,我家的生活逐步好起来,由家庭做衣改为买成品衣。衣服的质量好了、品种也多了,单衣、棉衣、线衣、毛衣、皮衣、风衣、保暖内衣,应有尽有。衣服多了,穿不完、放不下。以前只有送人,现在乡亲们生活普遍好了,送人也没人要,收破烂的也不收,烧掉了可惜,又污染环境,只好放在楼上储藏间。我家的衣服和鞋子加起来占据了一间屋的面积。

由吃不饱到吃得好

上世纪60年代初,赶上自然灾害,真是度日如年。我家没有粮食吃,母亲领着我们到地里挖富富苗、茅草根吃。地里的野菜能吃的挖完了,只好扒榆树皮吃。春天柳树、槐树发芽了,只好爬到树上采树芽吃,由于人们长期没有粮食吃,不少人得了浮肿病。

70年代初期,我家的生活也很艰难,村里流传着“红芋饭、红芋馍,离开红芋不能活”的顺口溜。我家天天是喝稀饭,吃菜馍。逢年过节,能吃上杂面馍就不错了。能吃饱饭、能吃上白面馍、大米饭是我当时的梦想。

1978年,农村实行了生产责任制,我家的生活逐渐好起来。大米、白面、鸡鱼肉蛋,已成了家常便饭,肉类多了,水果、蔬菜也多了,营养丰富了。女儿、儿媳怕吃胖了,一般早上吃的少、中午吃得好,晚上吃个水果就是一顿饭,老伴常因为孙子吃的少而苦恼。90多岁的老母亲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做梦也没有想到,现在的生活天天像过年。”

由没有房子住到房子没有人住

上世纪50年代,我家住的茅草房,房子四周用篱笆围上,全家八口人挤在两间小屋里,一个大床上睡了父母和我姐弟5个人。那时特别怕下雨,一遇到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母亲只好拿来脸盆去接水,有时不得已全家人披上被子,坐在床上熬夜盼天明、盼天晴。

60年代,我家的茅草屋实在不能住了,父母找来邻居帮忙,和泥垒墙,墙垒好后,多次被雨水淋倒,只好再垒,3间土墙屋折腾几个月才盖好。

70年代,我家的土墙草屋变成了土墙瓦房。到了80年代,父亲扒掉了土墙瓦屋建起了砖石结构的瓦房。90年代,我的长子结婚时我给他盖了4间瓦房、2间配房,前几年长子看到我给他盖的房子已经跟不上形势,又在村东头盖了一座三层楼房,前年还给他的儿子在宿州市买了两套商品房。我的次子,原来结婚时盖的6间瓦房,3间平房已无人居住。他也建了一座漂亮的楼房,并在赵庄镇买了一套商品房。我女儿家的房子前几年拆迁,补了4套商品房。我本人也于2008年扒掉旧房盖了3间门面房和3间住房。房子多了,家电也多了,手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发电机相继进入家庭,丰富了我家的生活。

由步行到骑车坐车

上世纪60年代,我的家乡赵庄镇还没通公共汽车,也买不到自行车,外出走亲访友全靠步行。我记忆最深的是有一次和父亲一道出远门,到大庄镇去拉煤,往返100多里路。去时父亲用平板车拉着我,回来时,平板车里装了一车煤,我只好跟着走,走着走着,脚上起了泡,疼痛难忍,后来不仅脚疼,两腿也累得迈不开步。当时心想,如果能有一双翅膀飞回家多好。

70年代初,我买了一辆旧自行车,从此以后,赶集做生意、看朋友、走亲戚,再也不用步行了。在以后的岁月里,自行车几次更新,越来越好,越来越漂亮,但是不管怎样漂亮,还需用脚蹬,出远门仍觉得有点累。后来,我买了辆电动车,上班、外出办事,骑上它,省时又省力,几十里路,骑上它一眨眼功夫就到了。我还买了辆电动三轮车,既可以坐人又可以装东西。过去的平板车,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自行车也成了老古董。

现在我家已有3辆私家车,不仅车多了,路也好了,水泥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修到家门口了。我早上坐高铁去千里之外的首都北京,晚上便可以回到家中。

回顾往昔,一穷二白,度日如年;看看现在,幸福美满,天天过年;展望未来,征程万里,阔步向前。我衷心祝愿,人民更幸福!生活更美好!我们的党更加伟大荣光!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仁志书写並转发
军旅诗人胡广胜的八一献诗

咱是一个兵
胡广胜

穿上军装咱是一个兵,
脱下军装心中有军魂。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
作风优良热爱人民。

穿上军装咱是一个兵,
脱下军装心中留军魂。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英勇善战敢打必胜。

穿上军装咱是一个兵,
脱下军装依旧揣兵心。
军号声声梦中回响,
铁骨铮铮砥砺奋进!

2021.08.01建军节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你只要是真正合乎本经的宗——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你就蒙到佛的大愿的加被。自然就加被了,你自己也不知道。
  • 其实我一直在你身边守候等你靠在我肩上诉说会不会有那么一天你的温柔都属于我我不会再让你难过让你的泪再流!那天晚上我看电影偌大影院基本上就剩我一人最后字幕打出“全剧
  • #预告#3月26号周五10点25,细节请看VX:yimatuan2团价:25.8元/组包邮除偏,两组减3元孩子们的脚丫子是最容易出汗的,所以好多麻麻都喜欢给孩子
  • #内娱解约日#:杨幂、迪丽热巴、易烊千玺、张艺兴、刘雨昕、王一博、欧阳娜娜、白敬亭、陈伟霆、谭松韵、李振宁、陈立农、邓伦、王源、井柏然、王嘉尔、倪妮、李现、杨洋
  • 所以供袈裟就成了泰国人做功德最常见的一种,为自己家人积累福报,种下福田❤️我们把袈裟捐到寺庙中,会得到三宝加持,僧人的祝福,可免除种种灾难,清除自身业障,得清净
  • 妈妈呢就是希望你可以喜欢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经历,其实偶尔妈妈也怀念没有你的时候,但是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看着你穿着衬衫露出来的小手腕,看着你跑来跑去的样子,看着
  •  1735年(雍正十三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后六十年间对紫禁城进行大规模增建和改建。1925年(民国十四年)10月10日,在原紫禁城的基础上建立国立故宫博
  • 艾多美中国华南区线上一日研讨会2021.3.11完整版回放.最好的礼物是“大众精品”最好的陪伴是“共同成长”我们想跟您有个约会来吧,我们约您一起参加3月11日下
  • 5.二滩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景区从攀枝花出发经倮果金沙江大桥、二滩大道至二滩观景台,公路线型较差,坡陡弯急,临崖临沟,过往车辆观察通行,谨慎驾驶。米易县撒莲镇干田堡
  • 合和昌历来以“高品质,原生态,古树春茶”为制茶理念,鲜叶采摘以一芽二、三叶春茶为主,熟茶采用传统工艺适度发酵,确保原料品质,加之精湛的拼配技术,带来了浓稠厚润的
  • 而且对姐姐们的实力没有综合考量,选曲随心所欲,导致这季节目到现在都没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舞台。作为音乐总监,刘卓对编曲环节没有做到尽心尽力,没有尽职尽责做到一个
  • 很久之前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人品怎么样,就看他和你有利益冲突的时候。”你的友好,应该给更懂得珍惜它的人。
  • 那一位无心的人给我留了一个门闩,风过的月亮好暖,静夜我听到太阳的呼喊。淮河畔的油菜花比往年开的早很多,他不是为了绽放,而是有太多的心事。
  • 源图 —看我的微博顶置当有人逼迫你去突破自己,你要感恩他。他是你生命中的贵人,也许你会因此而改变和蜕变。
  • 图源 我的微博顶置自取真的好喜欢别人跟我讲话的时候说“你乖”比如什么“你乖乖不要闹了”“去睡觉 乖”这样的话每次听到了我就只想疯狂点头说好好好我最乖了我乖乖的
  • 另外,下葬的日课只要找对人选好了即可! 不然一辈子都遇不上好的,即和遇上了你们也不会相信。
  • 算是非常非常累了,但是从头到位都在逗我们笑,可以说是非常幽默风趣,老师们还特意为我们设计新的风格,好在拍完就可以看照片,真的一直在往期望的方向走。D1691#今
  • #科技##数码#我丢,雷总到底是憋了多久的大招啊?阿里云是阿里长达十多年持续的投入才取得了如今全球第三,中国第一的市场份额,自研了飞天操作系统,还推出了云电脑,
  • 心語星語我行運的火星到第八宮一個月了,這是一個更新的時期,也是該進行心理大掃除的時候,2021我的“流年”期待著這份宇宙的禮物其實很多事情並不是意外,其中蘊藏著
  • 此处所谓的世间八法,即: 1)得:证悟了空性的人,得到地位、名声、财富不会欢喜,不像没有证悟空性的人,得一个笔记本、发一支钢笔,就高兴得晚上睡不着,或者得一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