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写写疫情。

关于疫情走势的预测,我差不多每次都说中了,比如病毒会发展出多个亚型,让疫苗无效。再比如,重复感染会导致损害累积。还有美国会达到十万死亡,结果美国超额完成了,死亡了一百万。

看图一,2020年4月份,疫情刚开始,我就预测了多个亚型让疫苗无效。现在美国就是百花齐放,然后各种亚型之间会重复感染。

最近欧美的研究表明,多次感染,会让出现后遗症的概率增加。注意,不是因为多次感染带来的概率增加,而是第二次感染,单次出现后遗症的概率比第一次大。第三次单次感染,又比第二次大。病毒对人的损害程度不但是累积的,而且是加速发展的。

为啥我预测准了,其实这是显而易见之事。我只是没有先入为主的定见。病毒是对人体有损害的,每次损害都让人体防御力下降。所以防御力越来越差。次数多了,必然会出现后遗症。

预测上,我比很多专业人士比如子陵在听歌强多了。他们对病毒的了解是比我多的,为啥我预测更准呢?因为这不是专业知识决定的,而是思维能力。我比他们强的地方在于思维模型更先进,不会因为主观意愿就否定明显的事实。摒弃主观性一种隐形的智力增强因素。

这个大概就是佛家说的知见障。其实对病毒,整个人类都是不懂的。而有些专业人士自以为更懂,所以就降低了他们的判断力。不懂装懂,必然的结果就是愚蠢,然后被现实打脸。说穿了,很多人其实也没啥创造力,背书行,写书不行。所以,所谓的专业人士,也不过是了解已知问题而已,别以为他们对未知问题比普通人更强。

世界所有大国中,现在只有中国,还存在着大量从未感染过新冠的人群。这就要感谢中国政府领导层的决策。在疫情开始之初,我就说了他们是组织能力最强的。当初,新冠疫情刚刚发生的时候,中国毫无准备,但就用春节放假的机会,延长了一周假期,用最小的代价,把整个中国的疫情控制住了。这是何等的能力。在管理能力上,这个表现是完美的。后来的发展证明,西方那些国家,即使有中国预警并提供了帮助,仍然搞得一塌糊涂。管理能力天差地别。

一个管理不善的政府,无论有何说辞,都是坏政府。这是美国人自己说的。

预测下外国以后病毒的走势,得修正我之前的看法了。情况会比我以前想的更糟。之前预测半年一轮感染,现在看,还是乐观了。因为病毒的亚型增多,也许以后是每月一轮感染。甚至发展到最后,是各种亚型轮番上阵,持续不断地感染。这样下去,以后西方国家会很多人放弃打疫苗,从而导致病毒的损害更大。

之前预测过,病毒会导致每年有1%左右的人有后遗症。因为病毒亚型增多,导致每年的感染次数增加,且病毒的累积损害导致人体防御力下降更容易发生后遗症被证实,以后这个后遗症发生率还会加快。其实长期后遗症就是程度不同的残疾。

等外国发现,社会中有很大比例(比如三分之一)的人都有后遗症的时候,他们还能不清零吗?

今天搜微博的时候看到一个观点,比较有意思,说病毒有了初步的人工智能。我也有这种感觉,病毒很狡猾。病毒应该是没有智力的,但人类就有智力吗?所谓的智力,不过是一种面对复杂问题的选择能力。病毒能够不断地变化,就是在进行某种穷举搜索。只要让它进行下去,它一定会找到人类的弱点。也许它最终会进化到有毁灭人类的能力。

有人可能会说,病毒不止一种啊。为啥新冠特殊呢?是的,病毒不止一种,以往也有rna病毒这种类型,但是,从来没有一种病毒具有如此强大的传染力。传染力越大,搜索的效率越高,而且越难消失。量变产生质变。

不管是新冠,还是其它病毒,一种能广泛传播且不断变异的病毒,都是要消灭的。因为它具有毁灭人类的潜力。它不断变化,迟早会找到一种让人类完全毁灭的方式。

新冠现在就具有一种消灭人类的潜力,而且非常狡猾,温水煮青蛙式。一开始,看起来是无症状,然后慢慢发展为轻症,到后来是重症。它危险的地方在于它隐蔽性强,但危害一开始不严重。早期总有人说它是无害的,从而让整个族群放弃警惕,但等到醒悟过来的时候,已经无力反抗了。这种人,就是微博上那些反对动态清零的人。

其实病毒发展下去,对中国也是危险的,因为变异到后来,也许检测都会有困难。可怕之处在于病毒变强种类变多之后,也许有一天中国也防不住。所以中国政府,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向国际社会发出呼吁,号召全世界都进行动态清零。现在说是没人信的,等其它国家吃够苦头再说吧。反正中国是一定会坚持动态清零的。

估计十年之内,西方国家就会出现严重社会问题,大量人口出现后遗症,导致他们不得不考虑清零。

每次听到这首歌,都想到自己的大一,想到了军训,想到了临港大道,想到了古棕路,想到十六号线,想到了只去了两次的KTV。不知道自己的心思花在了哪里,没有开始考虑未来,没有认识喜欢的女生。总是会想去海边,我们的阳台对面是商区,很多个晚上我都看到对面人影漫过。现在想起就好像大一真的在昨天,回忆就像黑洞,但谁又能不回头看呢。谁又能真正接受现在的自己。

2013年投资2万股兴业银行,现在市值230万,涨了十倍?
今天我们测算一下,看看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
今天看到一个“吹”银行股的,之所以说他是吹银行股,是因为他列出的信息故意忽略了很多重要信息,容易误导投资者。今天我就给大家分析一下。
请大家先看图1。
1、原文写道:“最开始买了2万股,花了20万”,后面还做了几次定投。
误导:实际上,如果果真如该投资者所说现在的兴业银行市值有230万,那么投入远远不止20万,我们稍后给大家做测算来证明。
2、原文写道:“积累了十倍以上的财富”。
误导:现在如果是230万市值,按照十倍计算,原始投入应该是20万。而实际上,我刚才说了,该投资者投入远远不止20万,我们稍后可通过测算来证明。
其实还有其他误导地方,比如每年分红有10万,实际上,按照230万市值,也就是大概12万股,最多就是最近一次分红超过十万,再之前的一次分红肯定不到十万。这些误导都是小地方,暂且不表,我们现在讨论主要误导的地方。
按照该投资者说的,2013年买入兴业银行,当时股价10元左右。
我就按照他买入时间为2013年,按照他成本10元计算,也就是2万股,市值20万元。
从2013年到2022年分红情况、红利再投资情况、股票数量增加的情况,请看图2。
需要说明的是,2013年度的分红,是在2014年分配,同样道理,2021年度的分红,是在2022年分配。
我们用图2来测算2万股每年得到分红,分红再买入股票作为新增股票数量,第二年新增的股票和上一年的股票数量加总后继续可以获得红利分配。
例如,2013年度的分红方案是每股分0.46元,投资者有2万股,按照一股可以分0.46元,那么2万股可以分得9200万。然后,分红除息后的价格是9.43,那么9200元买入可以买975股。实际上,A股买入必须买入100股的整数倍。但是为了好测算,我们都按照零股可买入测算。因此后面的数据都按照可以买入零股测算。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使得测算更有利于该投资者,分红后,如果股价在2周内有明显下跌,我们按照该投资者以更低价格买入。例如,2016年6月6日除息,但是随后几天股价下跌,我们按照他在6月13日以15.27买入,因为这一天股价更低。
现在大家明白了,按照这个测算,实际上该投资者可以买入零股,买入价格更低,所以测算结果的数字会变得更大。但是实际上,投资者不能买入零股,也不可能以最低价买入,所以最后的结果只能比测算结果更低。
好,我们开始看看结果。
结果测算,到2022年分红28752元后,该投资者按照19.02买入1511股,到现在,该投资者一共持有29291股,也就是不到3万股,而不是12万股。不知道多余出来的9万股从哪儿来的?
经过测算,到2022年6月16日最后一次分红并用分红款买入股票后,投资者持有29291股,按照19.02元的价格算,市值为55.71万元,并不是230万元。
也许有投资者说,他持有9年,最开始投入20万,按照今天的股价19.19元计算,现在有56万,也不错啊。
请注意,现在的股价是19.19元,市值56万,比20万多了36万元。但是实际上,因为股价上涨20万元变成了38.38万元。
此外,9年间,分红共得到14.97万元,加上38.38万元,一共53.35万元。也就是说,该投资者所谓的红利再投资一共连本带利56万元,其中有53.35万元是本金、股价上涨和分红款,只有2.65万元是红利再投资的增值。
现在,大家看明白了吗?
我想请教一下那位投资者,你所说的市值230万元是哪里冒出来的?230万元的市值对应的12万股,比2.9万股多了9万股,这9万股是从来冒出来的?
【总结一下】
从2013年到2022年,一共历经九年,投资者投资20万元,到现在一共变成56万元,其中18.38万元是股价上涨所得,有14.97万元是分红所得,如果不考虑红利的增值,两者合计为53.35万元。
而按照兴业银行九年来红利再投资到现在,市值应该不到56万元,通过红利再投资仅仅获得2.65万元的增值,对于原本20万元的总投资来说,相当于增值13.25%。
也就是说,投资者投资于兴业银行九年,最大的收益来自于股价上涨,而不是红利再投资。
现在明白我为什么多次写文章强调估值的重要性了吧?
估值低,我们买入银行股,不是因为他能分红,而是因为现在股价低,将来股价涨高可以获得资本利得。现在买入银行股的理由是因为估值低,而不是分红率高。如果仅仅靠分红,没有多少收益。
也希望大家在看到有些人写他们的投资经历的时候多动动脑子想一想。
该投资者可能真的持有12万股兴业银行,市值可能真的有230万。但是,如果他真的持有12万股价值230万市值的兴业银行,那么他当时的投入绝对远远不止20万,可能高达百万。
我是【投资的事实与逻辑】,请大家关注、点赞、评论。
#股票推荐##银行股#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感慨十年过得好快 ,这十年她成长很多,从印象中的十指不沾阳春水变成贤妻良母,真牛!感慨在我们这圈人中,就我虚长几月,但似乎就自己没怎么成长呢[失望],还在面对现
  • 这时,贴心的闺蜜就会进言:其实很多宝宝用品都可以用二手的,例如我家宝宝剩下了……雪妈一听仿佛打开了新世界,以后每逢出手买东西前,都先上闲鱼淘一淘,做一个善于理财
  • 忙得不甘愿的人,必然是他没有从忙中得到快乐,没有体会到身心寄托的地方就是忙——不忙做什么呢?一个人拥有再多,如果内心不知满足,那种精神上的贫穷更加可怜!所以,人
  • 6.不经意间闯入生活的人总能惊艳了岁月7.独自撑伞的日子,也一定要顺顺利利。超级温柔的朋友劝文案1.等世间所有的相遇,也等所有的久别重逢。
  • 最喜欢的是《在场》第二喜欢的是《只和香槟》我是个极其、非常、特别念旧的人,我喜欢记录,我喜欢回忆,我希望永远记住快乐的难过的瞬间,所以《在场》这首歌真的是每一句
  • 【【如颖随行】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有的爱像阳光倾落,边拥有也边失去着你的背影,是我见过最美的风景如果可以,就想永远站在你背后默默支持你不管是跌倒了,困难了,还是
  • 有人熄灭了对生活日月浪漫的美好期许,将那些渴望藏于日子的一针一线中。那些纯真有一部分被我保留着,与孩子们一起手舞足蹈的颠覆过去经验过的经验;另一部分像火山般休眠
  • 取个好名字能有助于孩子的成功,为家庭带来繁荣昌盛,我们知道每一个人的名字都包含着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或是希望子女能够事业有成,或是希望子女能够光耀门楣,这种名字中
  • 不过,我们也相信,类似这样的学校并不多,大部分高校的招生老师还是非常nice的,因为,他们深知调剂学生的不容易。继而,可能一些一志愿压根没人报考的高校,在考研调
  • 客人点餐少暗自咒骂人家“穷鬼”外卖客户要求多一点辣椒边放边愤愤骂到:“辣死你”客人不点店里的招牌食品,或只是又骂“都是装逼的人”……诸如此类,我听着都觉得难以入
  • 喜欢是有理由的,例如跟你在一起开心,你长得不错,你性格好,你贤惠,你温柔,你爱笑,你的身上都是优点,或者你的缺点不明显,但爱就是毫无道理的,即便你们有那么多的差
  • 已经原谅你了,心里不再怨恨,只是对于你说的每一句话我都不再相信,更多的是笑而不语。和你在一起的时刻不会像以前麻雀那般有说不完的话,对着你再也找不到什么话题,话到
  • Full Scale + partners则是由加拿大多伦多的两位获奖室内设计师Yvonne Ho和Jenny Lee于2002年成立的室内设计公司。该空间为居
  • 你的人品就是你的风水, 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招来什么样的运,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断恶修善,修行的第一步就是和颜悦色的好好说话。 你说的每一句话都暗
  • 开学倒计时,房源非常紧张,感兴趣的小伙伴赶快➕V:timo19990728咨询吧~想要了解其他学校租房信息的同学,请点击填写表单#悠塔[超话]##咨询➕v:gc
  • #晒郑爽美图表白大作战#【【表白郑爽】】我的愿望不大 只想来到你的城市,走过你来时的路 他们都说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我的想法不复杂 待你无名指发光,
  • 我现在只想尽快把房子卖给同事,至于我二叔二婶和我爸,我真的不想管了,我觉得人情归人情,我可以一辈子念着他们的好儿,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不代表我可以毫
  • 超喜歡的Slum Dunk,超喜歡的あなただけ見見つめてる。日本にもこんなおじいちゃん、こんな男性がいるんだね(^-^)うちのお父さんみたい〜〜〜自分の存在発す
  • 去年我的生日祝福我说过这句话,今年我还是要说【过去的一年有一些遗憾愿来日终得圆满】身体安康生日快乐【追光丨六十余载深耕 它是当之无愧的“冰球之城”】起源于加拿大
  • 真正的好东西,这样的单鞋每年的经典,必须入的款式。这款小童鞋的颜值非常高,既萌且潮,客供的牛筋底弹性十足,防滑效果和支撑都非常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