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织企业经营现状:政策扶持下,复工情况明显好转
#棉纺# #政策# 来源: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全球纺织网国际站 #新闻视点#
https://t.cn/R7m4jN3
自2月14日起,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简称“中棉行协”)根据中国纺织行业联合会(简称“中纺联”)的统一安排,对棉纺织企业疫情防控及恢复生产情况进行每日调查。在广大棉纺织企业及相关单位的支持下,半个多月来,每日棉纺织恢复生产的情况都及时报送到了发改委和工信部有关部门,对政府宏观指导起到的积极的作用,中棉行协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通过跟踪调查,自棉纺织行业逐步复工复产以来,企业开工及人员到岗情况逐步好转,面临的问题也在发生变化,现将抗“疫”复产中棉纺织行业生产经营情况整理如下,供行业参考。

一、棉纺织企业生产恢复情况

1、基本情况

2月14日-3月2日期间,棉纺织行业共有1880家次的企业参与了复工复产填报工作,参与调查的全部企业中,已开工企业占比从不到50%上升到80%左右,已复工人数占正常生产情况下用工人数比重恢复更为显著,从最初的不到20%上升到70%以上。

图1 棉纺织企业开工及人员到岗情况(全部样本)

注1:填报的数据的大企业较多,统计得到的企业开工率预计比实际情况略高。由于无法保证企业做到连续报送,每天调查的企业数会有所不同,相关结果仅供参考。

为避免因每日样本变化造成统计结果波动,中棉行协筛选了2月18日到3月2日连续填报数据的938家次企业作为固定样本进行了分析,如图2所示。对比结果显示,从这些企业复工情况看,开工率和人员到岗率与总报数企业的趋势及比率基本一致。图2固定样本中涵盖的大中型企业占95%以上,企业开工情况较好,开工企业占比超过85%,人员到岗率稳步上升,已接近80%。大企业开工及人员到岗情况好于行业平均水平,带动产业活力复苏。

图2 棉纺织企业开工及人员到岗情况(固定样本)

注2:填报数据以大企业为主,开工率比全行业的实际情况高。

2、面临的问题

自2月14日起,中棉行协成立了防控疫情及恢复生产协调小组,并开通了防控疫情、恢复生产在线服务平台(简称“在线信息”),收集企业在抗击疫情、恢复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截止3月2日,累计收到110家企业提交的150余条在线信息,如图3所示。

图3 通过在线信息反映的主要问题

随着时间发展,企业面临的问题也在发生着变化。2月中旬,很多企业处于复工准备阶段,防控物资短缺是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随着企业逐步复工,人员无法到位、物资运输不畅成为企业复工复产中面临的前两大困难;临近2月底,防控物资短缺的问题已逐步得到解决,由于产业链复工不同步,上下游开工不足的情况增长迅速,与此同时,随着时间推移,企业在资金、贷款、社保等其他方面的问题开始涌现,面临的问题更加多元化。

针对企业反映较多的订单不足的情况,中棉行协对产业链订单恢复情况进行了了解。进入三月,棉纺织大企业的订单恢复量在70%左右。山东、江浙一带大型企业订单情况较好,订单量多达到正常水平80%左右,出口订单恢复速度稍缓,基本上恢复到50%-80%的区间内;以常规产品为主的小型企业订单恢复到正常水平还需一定时间。小部分企业满负荷生产,以按时完成节前的订单,另有一些企业选择部分开台,保证生产不断档。

二、产业链及集群情况

1、产业链间复工进度不同步

从产业链来看,上下游生产企业开工不同步的情况较为明显,上游企业复工情况好于中下游。上游企业普遍规模较大、资金实力较强,设备的生产自动化、数字化水平较高,用工人数少,复工复产情况较好。从调查大企业的数据显示,化纤行业目前约九成企业已复工,棉纺企业复工比例达到七成左右。下游织造、服装等环节用工密度较高,目前受到工人短缺、防疫管理能力不足等原因,再加上终端零售实体仍未恢复正常运营、销售渠道不畅等因素影响,复工进度相对较慢。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是纺织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着产业链上下游生产企业、生产企业与市场需求端。根据中纺联流通分会2月25日调查数据,被调查的101家专业市场中,有69家已经开市,单体市场开市率为68.3%,但以开放的专业市场中开市商铺数量占比并不高。推动专业市场尽快恢复正常运转,对于加快纺织产业链中下游环节、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进度,提升全产业链运转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地区间产业集群复工进度不一致

中棉行协对19个棉纺织产业集群进行了复工情况调查,被调查集群涉及企业总数约4650户,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规下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重为74%,纺纱、织造总规模分别约2500万锭、10万台,用工人数合计近30万人,多数集群于2月15日之后陆续开工。总体看,各集群之间复工情况差异较大。山东、江浙地区集群开工率较高,河北、湖南、江西地区集群开工率较低,湖北、河南、新疆地区集群大多未开工。

将2月最后一周与前一周的情况进行对比。集群企业平均复工率与比上周提升了11个百分点,其中,47%的集群企业复工率超过60%,37%的集群企业复工率低于40%;从企业规模看,规上企业的平均复工率好于规下企业,分别为56%和43%,较上周提升了5.6和11.4个百分点;从工人到岗情况看,以本地或周边地区员工为主的集群,用工复工率高于外来用工较多的集群。

中纺联于2月28日采集了位于全国15个省份的29个重点纺织产业集群的复工复产数据,结果显示,各集群之间复工情况差异较大,下游南通叠石桥、常熟、于都等重点服装、家纺产业集群复工比例较上周大幅提高了11.7个百分点,表明终端行业复工进度有所加快。但这一比例与29个集群已复工企业总比例相比较仍低2个百分点。

3、纺织行业复工复产中呈现的主要特点

从整个纺织服装产业来看,企业复工复产在稳步推进中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大中型企业复工较快,但开工负荷偏低,极少有企业实现全员复工,企业出口订单受疫情影响大幅减少,内需市场恢复也需要一定过程,预计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大部分企业的产能利用率都将低于正常水平。

(2)小企业复工进度缓慢,在内外市场需求大幅减少的情况下,除工人短缺、防疫管理能力不足、大部分专业市场尚未正常开市等原因外,缺乏订单来源和销售途径成为小企业复工进展缓慢的核心原因。

(3)此次疫情将进一步加剧纺织行业本来就在进行当中的调整洗牌。疫情引发的产销低迷、资金周转困难等压力比较突出,企业在建投资项目较少,对于投资发展缺乏足够的信心。

三、小结

疫情发生以来,为减少企业在此次疫情中受到的损失,同时也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国家及各地方有关部门及时听取企业呼声、了解企业的困难与需求,随着相关扶持政策出台,企业复工情况明显好转。另一方面,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棉纺织企业在与国家共患难的同时,也承担着属于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不仅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操作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更有很多企业通过自身力量帮助员工顺利回到了工作岗位中,促进产业回归正轨。新一阶段,需要我们继续携手,将打通流通环节、促进产业链复工步调一致为主要任务,注入产业新血液。

中棉行协将持续关注疫情防控走势和企业生产经营实况,及时归纳总结并反馈给中纺联和相关部门,做好行业信息预警和分析工作,在特殊时期,努力保障行业的平稳运行。

#防控进行时,遂宁在行动# #疫情防控 大英在行动# 企业有哪些新变化?又给我们带来什么新思考? 疫情下的四川工业
来源:四川日报
企业复工复产,为提高体温检测效率,不少企业购买了热成像测温系统。图为热成像测温系统屏幕。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全球首款5G工业互联网模组生产现场。

聚焦

2020年开春,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四川工业历经前所未有的快与缓。

快,是保障重要战“疫”物资生产的生死时速:6小时,宜宾长宁消毒酒精下线直达用户;5天,眉山仁寿抢出一条原本需要半年才能投产的医用口罩、防护服必需的熔喷布生产线;10天,绵阳际华三五三六职业装有限公司紧急转产防护服,日产千套……

缓,是企业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在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有序复工,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复工率每天保持5个百分点左右增长。

截至2月25日,四川14560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复工13398家,复工率92.0%;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复工人数163.8万人,占正常 情 况 用 工 人 数 比 例61.1%。

四川在线记者 朱雪黎

以变应变的企业 口罩防护服等扩产,“跨界”川企快抢先机

从事医用口罩生产制造多年,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负责人田兴龙从未想过,口罩有一天会成为全球“硬通货”。

面对疫情下的巨大缺口,这段时间,一场口罩大扩产行动在全国迅速展开。不到一个月时间,全国就新增了3000多家合法合规生产口罩等防疫用品的企业,其中不乏知名大企业。

在四川,这一行动同样如火如荼。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刘少敏说,目前全省口罩生产企业已由原来的9家增至30余家,可生产医用防护服的企业从1家增至3家。口罩日产能超140万只,是原有最大产能的2倍多。医用防护服日产量由原来的不到50件到现在突破2000件。

这30余家企业中,不少是从做服装、日化、医药、电缆、汽配原材料转产而来。供应口罩、防护服原材料和配件的“新兵”则更多。

迅速补缺口罩的耳带线,让原本面临经营困难的仪陇建兴纺织品有限公司迎来了生机。“我们原本主要生产内衣吊带等产品。”总经理胡建成说,他第一时间通知员工回厂,组织原料到位。对日产60万米的巨大订单需求,现有设备完全无法满足。多亏当地政府及时从浙江购回新设备,目前企业正开足马力生产,供货给国内口罩生产企业。

在乐山,原本专业从事电缆生产的尚纬股份也找到了配套新方向。“医用口罩生产需要专用压条,也就是鼻梁架。”尚纬股份行政中心副总监霍彪说,2月15日晚,该公司从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了解到,省内多家医用口罩制造企业紧缺专用压条,公司立即组织专业人员确保12小时内完成产品试制,转产医用口罩专用压条,支援省内医用口罩企业生产。目前,该公司能够达到日产压条35万米,满足350万只口罩制造出产。

不少专家也表示,这场口罩大扩产也暴露出了四川工业的一些问题,“省外一些大企业大集团动辄就是百万级日产量的口罩产线,而四川以中小企业为主,整体规模都偏小。”在此次大扩产之后,应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在全省布局一两条日产百万规模口罩生产线,同时探索建立一种“平战结合”的应急生产和收储制度。

刘少敏透露,布局已在谋划,不只是口罩,还将覆盖更多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应急需求,“既可在应急情况下迅速增加产量、提高产能,实现应急保供,又坚持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相结合,有效避免重复投资、资源浪费,这还需要多方探索研究。”

顺势而为的企业 生活场景转移线上,数字化应用大行其道

疫情之下,线下会面“暂停”,迅速引爆了人们的数字化需求。从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到5G热成像体温筛查……一些线下生产、生活、消费场景迅速向云端转移,一些企业顺势而为,推广起各种应用服务和产品。一时间,数字产业化大行其道。

2月21日,京东方发布自己的体温预警系统。这套系统可在30毫秒内同时对16个目标进行测温,并可动态实施持续检测。快速、实时,抓住了车站、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对体温快速筛查、监测的需求。

创业公司成都凡米科技有限公司被突如其来的大量订单弄得有些措手不及。“1月20日左右开始紧急复工,目前每天的手持式测温仪产量在600-1000把,产多少卖多少。”该公司创始人李卓东说。

疫情防控健康报送平台、居家远程办公系统等应用则更为普遍。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推出“长虹疫情防控平台”,实时监控,员工每日一报,数据分析报告每日一出。

近日,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印发相关指南,推广了134款云服务应用,应用提供方共计20家,涉及三大电信运营商,以及阿里、华为、腾讯等大型企业和积微物联、益企云、恒合智联等本土新兴平台商。

“不少应用在疫情期间免费提供服务或实行价格优惠。”该厅信息化处相关负责人说,一方面是希望促进供需对接,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推进企业变革与创新,进一步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在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鲁荣东看来,疫情的暴发虽然从客观上驱动了一些应用场景的井喷式发展,但部分应用的载体和相关的配套及技术,离大众化和普适化还有一定的距离。疫情之后,能否继续快速发展,则要看谁能更快抓住机遇,优化、完善自己,挖掘出更多垂直化及精细化优势。

更大的不足,来自产业数字化领域。“数字经济提出以来,融合发展,特别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是重头戏。”他说,目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度不够高,尤其是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制造业还有很长的路程,“仅以智能制造为例,它不是一个车间、一个工厂的事,而是需要一个整体体系,才能释放出强大的力量。”

记者也采访了多家布局智能制造的企业。不少企业表示,尽管智能化的产线、仓储等可以实现无人化运转,应对疫情下的用工难题,但上下游供应链配套等问题却无法解决。

不少行业人士认为,此次疫情或将延缓产业数字化转型投资进程。他们认为,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本来就面临“不想转”“不能转”“不会转”“不敢转”的问题。当前大部分企业复工推迟导致企业利润下降,企业有限的流动资金将用于维持生产、发放员工工资等,进行数字技术创新、数字化改造的投入短期内会出现下降。

因此,长远来看,疫情之后的政策重点应该着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投资,进一步加大对数字经济与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

面临困难的企业 部分中小企业压力较大,帮扶需迅速到位

“我们其实春节期间就开始采买防护物资等,为复工做准备。”2月19日,一直着急复工的四川某钢构民营企业负责人张俊终于完成了各项要求和检查,正式复工。

拿订单、复生产、稳经营、快运转,要把耽误的“春光”追回来,中小企业行动积极,各项支持举措则更早就开始谋划。

2月5日,四川省缓解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13条措施紧急出台,成都等各市州纷纷结合自身实际,出台稳定经济运行的系列措施。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李堂兵说,一项近期针对全省近千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九成企业表示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冲击。困难集中表现在市场订单减少、生产经营成本高、有订单但无法正常生产、融资难度加大和因无法按时履行合同需支付违约金等方面。

近日,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进一步出台了20条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平稳发展。其中就着重提出要及时收集掌握企业在扩产扩能、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科研攻关等方面的融资需求情况,建立需求清单,建立需求快速响应机制,争取金融机构更大的支持等。

生产口罩、防护服的成都市恒达纺织品有限公司,获得了农行成都金堂支行200万元贷款;中信银行成都分行返岗复工当天就为防疫药品生产企业发放5000万元信用贷款……

此外,我省还研究制定了工业稳步开局激励资金方案,目前全省已落实1亿元工业发展资金,切块支持各地促进工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政策肯定是利好,但能否切实缓解目前中小企业发展之难,见疗效,第一个关键就是落地效率。”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张杰表示,从中央到地方都陆续出台扶持政策,这些政策要落地快、落地实。很多中小企业等不起,1-3月,可能就是生死期。

“也有企业担心雷声大雨点小,还有更多的中小企业不清楚如何去申请支持政策。”他建议,尽快梳理已出台的相关政策,形成统一操作指南,并将其“稳下来”。

四川海特集团董事长李飚则认为,当下更重要的是企业家的积极自救。“发展路上总会有‘黑天鹅’出现,但最终也一定会过去。”在他看来,疫情下企业更应该练好内功,认真分析当前形势,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做明确明智和果断的决策。其次,遇到问题,要积极把自身的情况向当地相关机构反映,争取支持。

四川造

长虹推出首款5G工业互联网模组

2月20日,长虹控股全面复工第二周,全球首款5G工业互联网模组在其旗下子公司爱联科技顺利下线。该5G模组具备业界领先的传输速率、-40℃到85℃工业温宽性能稳定、毫秒级低时延等多项核心技术,可广泛应用于5G工业产线、工业物联网、工业自动化控制、物流追踪、工业AR等工业智能制造领域。

随着全球5G网络的规模商用,5G对于各行各业的重要价值已经成为业界共识。5G模组作为承载终端接入网络的关键部件,其较高的开发难度、过长的开发周期和多样化的行业需求成为制约5G在行业规模应用的瓶颈。

“基于海思5G模组中间件,长虹控股与上海海思在模组和终端应用上达成战略合作,目前已经取得重要成果。”爱联科技总经理段恩传说。

2月20日,5G视频、5G智慧交通等专业模组也在爱联科技同步下线。爱联科技是目前全球知名物联网模块提供商,已累计为国内外主流企业提供3亿件电子产品联接服务。

东方电气100辆氢燃料客车“跑”起来

近日,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向成都市交付第二批90台示范客车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标志着东方电气自主研制的商用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迈上了100台大关,东方电气成为国内少数能够配套100台级氢能客车的燃料电池企业之一。

最新交付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主要用于驱动由蜀都客车和东方电气共同研制的蜀都牌第二代10米氢燃料客车。目前,共计100辆氢燃料客车已在成都市郫都区多条公交线路正式运营,载客运营总里程已超过120万公里。

蜀都牌第二代10米氢燃料客车在第一代基础上做了全面的升级和改进,车长10.7米,最大载客量达92人,氢加注时间更短,只需要10-20分钟便可加满,续航里程可达500千米以上。配备的最新研发的氢燃料发动机,采用国际领先的新一代燃料电池技术,体积更小、功率更大、效率更高、系统更稳定。

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一大批重点研发工作和示范项目正有序推进。其承担的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自主研制的功率达75千瓦、设计寿命12000小时的燃料电池样堆模块,实际测试近万小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由东方电气与陕西秦星联合开发的陕西省首台10.5米燃料电池客车也成功下线,实现了陕西省燃料电池客车零的突破。本栏撰稿 本报记者 朱雪黎 文/图

企业复工复产,为提高体温检测效率,不少企业购买了热成像测温系统。图为热成像测温系统屏幕。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全球首款5G工业互联网模组生产现场。

聚焦

2020年开春,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四川工业历经前所未有的快与缓。

快,是保障重要战“疫”物资生产的生死时速:6小时,宜宾长宁消毒酒精下线直达用户;5天,眉山仁寿抢出一条原本需要半年才能投产的医用口罩、防护服必需的熔喷布生产线;10天,绵阳际华三五三六职业装有限公司紧急转产防护服,日产千套……

缓,是企业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在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有序复工,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复工率每天保持5个百分点左右增长。

截至2月25日,四川14560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复工13398家,复工率92.0%;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复工人数163.8万人,占正常 情 况 用 工 人 数 比 例61.1%。

四川在线记者 朱雪黎

以变应变的企业 口罩防护服等扩产,“跨界”川企快抢先机

从事医用口罩生产制造多年,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负责人田兴龙从未想过,口罩有一天会成为全球“硬通货”。

面对疫情下的巨大缺口,这段时间,一场口罩大扩产行动在全国迅速展开。不到一个月时间,全国就新增了3000多家合法合规生产口罩等防疫用品的企业,其中不乏知名大企业。

在四川,这一行动同样如火如荼。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刘少敏说,目前全省口罩生产企业已由原来的9家增至30余家,可生产医用防护服的企业从1家增至3家。口罩日产能超140万只,是原有最大产能的2倍多。医用防护服日产量由原来的不到50件到现在突破2000件。

这30余家企业中,不少是从做服装、日化、医药、电缆、汽配原材料转产而来。供应口罩、防护服原材料和配件的“新兵”则更多。

迅速补缺口罩的耳带线,让原本面临经营困难的仪陇建兴纺织品有限公司迎来了生机。“我们原本主要生产内衣吊带等产品。”总经理胡建成说,他第一时间通知员工回厂,组织原料到位。对日产60万米的巨大订单需求,现有设备完全无法满足。多亏当地政府及时从浙江购回新设备,目前企业正开足马力生产,供货给国内口罩生产企业。

在乐山,原本专业从事电缆生产的尚纬股份也找到了配套新方向。“医用口罩生产需要专用压条,也就是鼻梁架。”尚纬股份行政中心副总监霍彪说,2月15日晚,该公司从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了解到,省内多家医用口罩制造企业紧缺专用压条,公司立即组织专业人员确保12小时内完成产品试制,转产医用口罩专用压条,支援省内医用口罩企业生产。目前,该公司能够达到日产压条35万米,满足350万只口罩制造出产。

不少专家也表示,这场口罩大扩产也暴露出了四川工业的一些问题,“省外一些大企业大集团动辄就是百万级日产量的口罩产线,而四川以中小企业为主,整体规模都偏小。”在此次大扩产之后,应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在全省布局一两条日产百万规模口罩生产线,同时探索建立一种“平战结合”的应急生产和收储制度。

刘少敏透露,布局已在谋划,不只是口罩,还将覆盖更多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应急需求,“既可在应急情况下迅速增加产量、提高产能,实现应急保供,又坚持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相结合,有效避免重复投资、资源浪费,这还需要多方探索研究。”

顺势而为的企业 生活场景转移线上,数字化应用大行其道

疫情之下,线下会面“暂停”,迅速引爆了人们的数字化需求。从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到5G热成像体温筛查……一些线下生产、生活、消费场景迅速向云端转移,一些企业顺势而为,推广起各种应用服务和产品。一时间,数字产业化大行其道。

2月21日,京东方发布自己的体温预警系统。这套系统可在30毫秒内同时对16个目标进行测温,并可动态实施持续检测。快速、实时,抓住了车站、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对体温快速筛查、监测的需求。

创业公司成都凡米科技有限公司被突如其来的大量订单弄得有些措手不及。“1月20日左右开始紧急复工,目前每天的手持式测温仪产量在600-1000把,产多少卖多少。”该公司创始人李卓东说。

疫情防控健康报送平台、居家远程办公系统等应用则更为普遍。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推出“长虹疫情防控平台”,实时监控,员工每日一报,数据分析报告每日一出。

近日,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印发相关指南,推广了134款云服务应用,应用提供方共计20家,涉及三大电信运营商,以及阿里、华为、腾讯等大型企业和积微物联、益企云、恒合智联等本土新兴平台商。

“不少应用在疫情期间免费提供服务或实行价格优惠。”该厅信息化处相关负责人说,一方面是希望促进供需对接,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推进企业变革与创新,进一步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在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鲁荣东看来,疫情的暴发虽然从客观上驱动了一些应用场景的井喷式发展,但部分应用的载体和相关的配套及技术,离大众化和普适化还有一定的距离。疫情之后,能否继续快速发展,则要看谁能更快抓住机遇,优化、完善自己,挖掘出更多垂直化及精细化优势。

更大的不足,来自产业数字化领域。“数字经济提出以来,融合发展,特别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是重头戏。”他说,目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度不够高,尤其是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制造业还有很长的路程,“仅以智能制造为例,它不是一个车间、一个工厂的事,而是需要一个整体体系,才能释放出强大的力量。”

记者也采访了多家布局智能制造的企业。不少企业表示,尽管智能化的产线、仓储等可以实现无人化运转,应对疫情下的用工难题,但上下游供应链配套等问题却无法解决。

不少行业人士认为,此次疫情或将延缓产业数字化转型投资进程。他们认为,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本来就面临“不想转”“不能转”“不会转”“不敢转”的问题。当前大部分企业复工推迟导致企业利润下降,企业有限的流动资金将用于维持生产、发放员工工资等,进行数字技术创新、数字化改造的投入短期内会出现下降。

因此,长远来看,疫情之后的政策重点应该着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投资,进一步加大对数字经济与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

面临困难的企业 部分中小企业压力较大,帮扶需迅速到位

“我们其实春节期间就开始采买防护物资等,为复工做准备。”2月19日,一直着急复工的四川某钢构民营企业负责人张俊终于完成了各项要求和检查,正式复工。

拿订单、复生产、稳经营、快运转,要把耽误的“春光”追回来,中小企业行动积极,各项支持举措则更早就开始谋划。

2月5日,四川省缓解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13条措施紧急出台,成都等各市州纷纷结合自身实际,出台稳定经济运行的系列措施。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李堂兵说,一项近期针对全省近千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九成企业表示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冲击。困难集中表现在市场订单减少、生产经营成本高、有订单但无法正常生产、融资难度加大和因无法按时履行合同需支付违约金等方面。

近日,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进一步出台了20条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平稳发展。其中就着重提出要及时收集掌握企业在扩产扩能、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科研攻关等方面的融资需求情况,建立需求清单,建立需求快速响应机制,争取金融机构更大的支持等。

生产口罩、防护服的成都市恒达纺织品有限公司,获得了农行成都金堂支行200万元贷款;中信银行成都分行返岗复工当天就为防疫药品生产企业发放5000万元信用贷款……

此外,我省还研究制定了工业稳步开局激励资金方案,目前全省已落实1亿元工业发展资金,切块支持各地促进工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政策肯定是利好,但能否切实缓解目前中小企业发展之难,见疗效,第一个关键就是落地效率。”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张杰表示,从中央到地方都陆续出台扶持政策,这些政策要落地快、落地实。很多中小企业等不起,1-3月,可能就是生死期。

“也有企业担心雷声大雨点小,还有更多的中小企业不清楚如何去申请支持政策。”他建议,尽快梳理已出台的相关政策,形成统一操作指南,并将其“稳下来”。

四川海特集团董事长李飚则认为,当下更重要的是企业家的积极自救。“发展路上总会有‘黑天鹅’出现,但最终也一定会过去。”在他看来,疫情下企业更应该练好内功,认真分析当前形势,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做明确明智和果断的决策。其次,遇到问题,要积极把自身的情况向当地相关机构反映,争取支持。

四川造

长虹推出首款5G工业互联网模组

2月20日,长虹控股全面复工第二周,全球首款5G工业互联网模组在其旗下子公司爱联科技顺利下线。该5G模组具备业界领先的传输速率、-40℃到85℃工业温宽性能稳定、毫秒级低时延等多项核心技术,可广泛应用于5G工业产线、工业物联网、工业自动化控制、物流追踪、工业AR等工业智能制造领域。

随着全球5G网络的规模商用,5G对于各行各业的重要价值已经成为业界共识。5G模组作为承载终端接入网络的关键部件,其较高的开发难度、过长的开发周期和多样化的行业需求成为制约5G在行业规模应用的瓶颈。

“基于海思5G模组中间件,长虹控股与上海海思在模组和终端应用上达成战略合作,目前已经取得重要成果。”爱联科技总经理段恩传说。

2月20日,5G视频、5G智慧交通等专业模组也在爱联科技同步下线。爱联科技是目前全球知名物联网模块提供商,已累计为国内外主流企业提供3亿件电子产品联接服务。

东方电气100辆氢燃料客车“跑”起来

近日,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向成都市交付第二批90台示范客车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标志着东方电气自主研制的商用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迈上了100台大关,东方电气成为国内少数能够配套100台级氢能客车的燃料电池企业之一。

最新交付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主要用于驱动由蜀都客车和东方电气共同研制的蜀都牌第二代10米氢燃料客车。目前,共计100辆氢燃料客车已在成都市郫都区多条公交线路正式运营,载客运营总里程已超过120万公里。

蜀都牌第二代10米氢燃料客车在第一代基础上做了全面的升级和改进,车长10.7米,最大载客量达92人,氢加注时间更短,只需要10-20分钟便可加满,续航里程可达500千米以上。配备的最新研发的氢燃料发动机,采用国际领先的新一代燃料电池技术,体积更小、功率更大、效率更高、系统更稳定。

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一大批重点研发工作和示范项目正有序推进。其承担的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自主研制的功率达75千瓦、设计寿命12000小时的燃料电池样堆模块,实际测试近万小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由东方电气与陕西秦星联合开发的陕西省首台10.5米燃料电池客车也成功下线,实现了陕西省燃料电池客车零的突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现在想来,我那段时间忽略了妈妈的感受,也辜负了他的委托,没有照顾好妈妈。他空闲的时候,最爱的就是自行车载着我,满村溜达,炫耀,这是我的女儿~整村的人都给他开玩笑
  • )#sky光遇[超话]#吐了,为啥游戏里都有些沙(仅指个别玩家,请不要对号入座)今天跑图能给我气死‍♀️,云野八人门,进门之前数了一下刚好八个人,心想运气还挺好
  • 天津市青年京剧团近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的中华云剧场,放送该团名家演出的经典剧目《陈三两爬堂》。作为保利剧院城市院线之一,天津大剧院“保利云剧院”本周线上剧目
  • #博君一肖[超话]#24岁的王一宝先生,你好啊,祝你,生日快乐呀,今天要做回(战战)小朋友呀愿你无忧无虑百事从欢,无畏去爱[太阳]从哥哥(战战)那里认识的小朋友
  • 节录|王薀老师《绝对》#推文[超话]# 一个人处身立世皆能坦然对心,没有任何的私心如同太阳般普照天下,无愧于人一个人立身于世,最需遵从的便是君子之道。#晚安[超
  • (他又不是人民币,做不到人人喜欢吧[疑问])又不是黑他啥的,单纯不喜欢而已,就开始各种扣[裂开]别整天乱给别人扣粉籍,你管人家是kkl,kkf,kko,扣兔还啥
  • 】[并不简单]1956年很多大学赶‘时髦’宣布自己的吉祥物,一名皇家霍洛威学生买回了一只大型毛绒熊,学校就决定将这只熊作为吉祥物,当时还遭到了很多学校的嫉妒,因
  • #历史上的今天# 西部开发的标志性项目———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工程西起新疆轮南,途经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长4000公里,设计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
  • P6是宝贝们让她把头发放下来啦P7是老婆被哥哥忽悠,让她做站着搓脚皮的动作哈哈哈哈哈哈P8-9是哥哥让她换上高跟鞋,还悄悄打开美颜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哥哥神助攻!
  • A股总市值为526320亿环比上一个交易日减少3873亿人民币(截至2017年2月17日收盘)A股融资余额8901亿环比减少16亿人民币(截至2017年2月17
  • 乙木是藤萝,是灌木,是花花草草,与甲木一样,都是需要根基深厚才能扎根土地,春天是木长势最好的季节,所以生于春天的乙木就有了好命的前提八字中需要有:水,水可以生扶
  • “李啸宇平常成绩就很好,高二的时候参加中科大少年班考试,获得了652分的好成绩。“李啸宇平常成绩就很好,高二的时候参加中科大少年班考试,获得了652分的好成绩。
  • ”宽厚的人有福相,再难容忍的事儿,也容得下;再可笑的人,也是一笑而过。【可爱的白羊座】1、异性朋友很多,但爱的人只有一个;2、思想天马行空,爱创意;3、外表开朗
  • 。。
  • 【饱饱~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饱饱竟然碰到和我当年一样的状况不过平安就好突然被困没有慌张还能自我调侃一下让粉丝不用担心这点赞一个脱困了也没有先走而是留下来把里面
  • #美西#Day 10: 再次来到洛杉矶,来到好莱坞大道,感觉熟悉又陌生,繁华又寂寞,喧嚣中充斥着人来人往和在这里找机会的年轻人。最后,意兴阑珊,曲终人散,才发现
  • 良久,他方才接住,用几乎察觉不到的颤抖的音线说——你妈在天有灵,今天…今天也最开心。”阿爸的眼神渐渐迷离,好像回忆起了很多美好的事,过了良久,方叹道——“这么好
  • ——[俄] 彼萨·列夫#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超话]##微公益[超话]#你离开的这个季节,没有忧伤,只有无休止的思念在蔓延疯长吃货的人生就像一列火车,总
  • 他曾要求我在[受难记]中说话结巴,这对一个演员来说是最糟糕的事情,我的语言被剥夺了,我一点儿也不喜欢这样!当一个男人觉得自己完全拥有你,能切能够掌控你,让你成为
  • 再发快递之前我拍了对光视频,她也可以接受 建议大家避雷@-枝麓蔓蔓- @塌陷饺子 我本来已经不打算追究这件事儿了,但是他们一再攻击我,我只能让大家都来看看评论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