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侵损常住罪是最大的!

要是这样子,应该堕落到无间地狱去,
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十方常住:从十方来的僧人,都可以在这儿住,这叫十方常住。

现前现前常住:现在这儿住的人,叫现前现前常住。

十方现前常住:十方的人来,也都有份,这表示有亡僧物在内了。什么叫亡僧?就是往生的和尚。

所以十方现前常住,指的就是僧人死后也有一点物质,有一点东西,或者他有很值钱的东西或宝贝,也不一定的,因为在僧人里头是没有一定的。

那么他的东西,如果他死了,就由十方现前常住大家来分。现前现前常住就是现在在这儿住的,后来的人没有份的。但十方现前常住,就是无论先来的、后来的,大家都可一起分这个亡僧的遗物。

什么叫“侵损常住”呢?侵损常住什么东西呢?饮食,吃的东西;财物,常住的财物。所以没出家的人在庙上住,一定要给供养的。

你没有给供养,譬如住了几天,或者住了一个时期,就这么走了,也不供养常住一点钱,这就叫“侵损常住”,将来会堕地狱的。

怎么叫不侵损常住呢?譬如在庙上住,照样拿和在其他的地方住差不多的钱,来供养常住,这就不是侵损常住。

所以我主张我的皈依弟子,无论到任何的地方,不要去侵损常住,一定要帮助道场,不要去侵损。

侵损,就是剥削庙上的财产,令其减少。我们既然不能帮助,也就不要去侵损。不明白佛法的人,以为在庙上住,不要钱,也不要什么的,这是占便宜。这在不明白的时候,还可以;懂了佛法之后,一定不要侵损常住。

不要说是在家人,就我虽然是出家人,但我到任何的常住去住,我估计大约在旅馆里住,每一天要五块钱,我就给三块钱。

我到哪个庙上住都给钱,除非自己真的没有钱,这是可以的。那么要是有一点钱呢?就不应该侵损常住;即使是出家人,也不应该侵损常住。

因为常住就像大地一样,大众住的地方,若你令大众都没有饭吃了,这是有过的。

我一个人就是饿死也不要紧,要是令这一班常住的出家人,没有东西吃,也没有人供养——不是人人都像我这一个小徒弟这样可以不吃东西,人人都是要吃的——民以食为天,而你令他没有东西吃了,这你就侵损常住了。

所以我们研究佛法的,到任何庙上住,不要侵损常住,都要供养常住一点钱。你在庙上住,即使比其他的地方少给一点,这都算你尽心了;不要一点都不给就跑了,这就侵损常住。

常住的东西,就是最少最少那么多的东西,甚至于是一张纸,也不可以随便把它糟蹋,毁坏了。为什么呢?虽是一张纸,但积少成多,由一张而变成多张。所以你即使把一张纸随便损坏了,这也就是破用常住。

还有一句话说:“一草一木,不得不予而取”,人家没给你,你就拿了,这就是偷盗。

即使是偷盗一根草、一根木头,没有得到主人的许可,你就拿走了,这就是偷。一切一切,都不可以随便用他人的东西;你用他人东西,他不知道,这就是偷,犯盗戒了。

“一针一线,皆为布施”,即使是一根针、一条线,人家送给你的,这都叫布施。

所以不可随便破用常住,凡是常住的东西,即使是出家人,对庙上所有的东西,都不可以随便拿来送给人的。要是这东西是我私人的,这可以的。

譬如:我有一件衣服,不穿了,送给人,这可以。那么公共的东西,不怕最少的,连一条线,也不可以随便说:“这个我送给你。”这叫私人买好,私人结交,令这个人对我有好感,他好护法我,好供养我,这是错误的,我们对于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所以破用常住,不是说很多的才是破用常住,就是一张纸、一条线,最小的,甚至一粒米,用我私人的感情私自送给人,这都叫“破用常住”,就是出家人也是不可以的。私人的东西,我有权送给人;而公家的东西,就是一支香也不可以送给人的。

以前有位华聚菩萨,是个大菩萨,他发愿,发什么愿呢?他说:“若有人犯五逆、四重、十恶的罪,我都可以救他,唯独他偷常住的财物,乃至一草一木,我也救不了他,因为我没有法子救得了他。或者这个人杀过八万四千那么多的父母,像这么重的罪孽,我也可以救他;我本着我的愿力,一定要把他救出来,出离地狱。但如果他偷常住的饮食、财物,乃至于一粒米,我也救不了他,我也不会去救他。”

所以偷庙上的东西,罪是最大;我们信佛的人,对于这一点要清楚。凡是常住的财物、谷米、饮食,乃至于一个小小的东西,要是没有经庙上主人送给你,你不要自己去拿,这叫“不予而取”;要是这样子,应该堕落到无间地狱去,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侵损常住过怎么办?

恭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述

若诸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纵忏亦不除灭。今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

“若诸众生”:假设有一切的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常住,就是庙。或者吃庙上的饮食,不给钱;或者用庙上的财物,而不还。

“千佛出世”:这种的罪过,就一千个佛出世的时候,“不通忏悔”:也不能许可他忏悔。“纵忏亦不除灭”:侵损常住饮食财物的,你就是在佛前忏悔,罪业也不消灭。“今诵大悲神咒”:现在你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即刻得到除灭。

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谢。然始除灭。今诵大悲陀罗尼时。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

“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你侵占、损坏或食用常住;就是你又吃又用常住的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谢”:你要对十方大师,也就是十方诸佛,来忏悔谢罪,“然始除灭”:罪业才能除灭。

“今诵大悲陀罗尼时”:你现在诵〈大悲咒〉总持章句,“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十方的诸佛就来给你做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统统都消灭。

一切十恶五逆。谤人谤法。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祇物。污净梵行。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悉皆灭尽。

“一切十恶五逆”:你所造的十恶,就是杀、盗、淫、贪、瞋、痴、绮语、妄言、恶口、两舌;五逆,就是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

“谤人谤法”:谤人,好像这个人本来修行有道德的,“唉!他一点意思都没有,不要提他了!”这样谤毁他;又谤僧人、又谤佛法。

“破斋破戒”:你说不吃肉,吃斋;但你又开斋。受戒;你又不守戒,破了戒。

“破塔坏寺”:你把佛塔给拆了,把庙也破坏。“偷僧祇物”:你偷出家人的东西。

“污净梵行”:人家修清净行的人,你就令他不清净。

“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像上边所说的种种恶业重罪,“悉皆灭尽”:你若能念〈大悲咒〉,都可以消灭。

惟除一事。于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何况重罪。虽不即灭重罪。犹能远作菩提之因。

“惟除一事”:但是要除了一件事。最要紧就这一句!除什么事呢?“于咒生疑者”:这个咒,是不是有这么灵验呢?是不是这么妙啊?这个咒,说是这么有感应,但是我也没看见,究竟真的?假的?对这个咒就不信了。

你这一不信,怎么样啊?就完全不灵。为什么呢?你信不住这个咒嘛!譬如我们人托朋友办一件事,你都要相信朋友;如果不相信他,他也不会给你做事的。这个咒也是这样。“乃至小罪轻业”:小罪,就是很小很小的罪;轻业,很轻的罪业。“亦不得灭”:也不得灭。

于咒生疑,就是说:你不听咒上所说的道理,不依教奉行。譬如观音菩萨叫你每天诵满五遍,你不诵五遍,诵四遍,“啊!少诵一遍,不要紧的,咒多少都一样的。”今天懒惰,诵一遍算了;明天勤勉一点,念一百遍。

好像你吃饭,今天吃二十碗,明天一碗也不吃;所以一碗不吃的时候,就饿得不得了,吃二十碗呢,就撑涨得不得了。念〈大悲咒〉,虽然没有这个形相,但也是这样子。你念五遍,就每一天都要念五遍。你不要念六遍,也不要念四遍,要有一定的。

说:“那我记不清楚,不知道有没有念五遍?我好像念四遍似的。”那你根本就没有念,你记不清楚嘛!记不清楚,你一遍都不成立的。这必须要记得清清楚楚,也就在这个地方。

说:“我念咒就入定,一念咒,就睡着了,那算不算呢?”那也不算。或者:“我一修法,眼睛就睁不开。”那也不算,因为你念得颠倒不清楚;这必须要清清楚楚的,依法而修。

生少疑心,就是说:“我做一点坏事,不要紧,这咒神不知道的。我现在没念咒,咒神没有跟着我来,我就喝一点酒,大约没关系。”这就是生少疑心,对咒没有信心。对咒有信心呢?就是丝毫都不怀疑,循规蹈矩,依法修行。

“何况重罪”:你小罪、轻业都不消灭;况且你重罪,更不能消灭了!“虽不即灭重罪”:然而你的重罪,虽然不能即刻消灭,“犹能远作菩提之因”:但是还可以远做菩提之因;将来不知道哪一个大劫,你这菩提种子就会出来。

你种上菩提因,将来就会生菩提芽,就结菩提果;所以因种下去,早晚是会出来的。

南无阿弥陀佛

宣化上人:侵损常住罪是最大的!

要是这样子,应该堕落到无间地狱去,
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宣化上人

十方常住:从十方来的僧人,都可以在这儿住,这叫十方常住。

现前现前常住:现在这儿住的人,叫现前现前常住。

十方现前常住:十方的人来,也都有份,这表示有亡僧物在内了。什么叫亡僧?就是往生的和尚。

所以十方现前常住,指的就是僧人死后也有一点物质,有一点东西,或者他有很值钱的东西或宝贝,也不一定的,因为在僧人里头是没有一定的。

那么他的东西,如果他死了,就由十方现前常住大家来分。现前现前常住就是现在在这儿住的,后来的人没有份的。但十方现前常住,就是无论先来的、后来的,大家都可一起分这个亡僧的遗物。

什么叫“侵损常住”呢?侵损常住什么东西呢?饮食,吃的东西;财物,常住的财物。所以没出家的人在庙上住,一定要给供养的。

你没有给供养,譬如住了几天,或者住了一个时期,就这么走了,也不供养常住一点钱,这就叫“侵损常住”,将来会堕地狱的。

怎么叫不侵损常住呢?譬如在庙上住,照样拿和在其他的地方住差不多的钱,来供养常住,这就不是侵损常住。

所以我主张我的皈依弟子,无论到任何的地方,不要去侵损常住,一定要帮助道场,不要去侵损。

侵损,就是剥削庙上的财产,令其减少。我们既然不能帮助,也就不要去侵损。不明白佛法的人,以为在庙上住,不要钱,也不要什么的,这是占便宜。这在不明白的时候,还可以;懂了佛法之后,一定不要侵损常住。

不要说是在家人,就我虽然是出家人,但我到任何的常住去住,我估计大约在旅馆里住,每一天要五块钱,我就给三块钱。

我到哪个庙上住都给钱,除非自己真的没有钱,这是可以的。那么要是有一点钱呢?就不应该侵损常住;即使是出家人,也不应该侵损常住。

因为常住就像大地一样,大众住的地方,若你令大众都没有饭吃了,这是有过的。

我一个人就是饿死也不要紧,要是令这一班常住的出家人,没有东西吃,也没有人供养——不是人人都像我这一个小徒弟这样可以不吃东西,人人都是要吃的——民以食为天,而你令他没有东西吃了,这你就侵损常住了。

所以我们研究佛法的,到任何庙上住,不要侵损常住,都要供养常住一点钱。你在庙上住,即使比其他的地方少给一点,这都算你尽心了;不要一点都不给就跑了,这就侵损常住。

常住的东西,就是最少最少那么多的东西,甚至于是一张纸,也不可以随便把它糟蹋,毁坏了。为什么呢?虽是一张纸,但积少成多,由一张而变成多张。所以你即使把一张纸随便损坏了,这也就是破用常住。

还有一句话说:“一草一木,不得不予而取”,人家没给你,你就拿了,这就是偷盗。

即使是偷盗一根草、一根木头,没有得到主人的许可,你就拿走了,这就是偷。一切一切,都不可以随便用他人的东西;你用他人东西,他不知道,这就是偷,犯盗戒了。

“一针一线,皆为布施”,即使是一根针、一条线,人家送给你的,这都叫布施。

所以不可随便破用常住,凡是常住的东西,即使是出家人,对庙上所有的东西,都不可以随便拿来送给人的。要是这东西是我私人的,这可以的。

譬如:我有一件衣服,不穿了,送给人,这可以。那么公共的东西,不怕最少的,连一条线,也不可以随便说:“这个我送给你。”这叫私人买好,私人结交,令这个人对我有好感,他好护法我,好供养我,这是错误的,我们对于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所以破用常住,不是说很多的才是破用常住,就是一张纸、一条线,最小的,甚至一粒米,用我私人的感情私自送给人,这都叫“破用常住”,就是出家人也是不可以的。私人的东西,我有权送给人;而公家的东西,就是一支香也不可以送给人的。

以前有位华聚菩萨,是个大菩萨,他发愿,发什么愿呢?他说:“若有人犯五逆、四重、十恶的罪,我都可以救他,唯独他偷常住的财物,乃至一草一木,我也救不了他,因为我没有法子救得了他。或者这个人杀过八万四千那么多的父母,像这么重的罪孽,我也可以救他;我本着我的愿力,一定要把他救出来,出离地狱。但如果他偷常住的饮食、财物,乃至于一粒米,我也救不了他,我也不会去救他。”

所以偷庙上的东西,罪是最大;我们信佛的人,对于这一点要清楚。凡是常住的财物、谷米、饮食,乃至于一个小小的东西,要是没有经庙上主人送给你,你不要自己去拿,这叫“不予而取”;要是这样子,应该堕落到无间地狱去,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侵损常住过怎么办?

恭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述

若诸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纵忏亦不除灭。今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

“若诸众生”:假设有一切的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常住,就是庙。或者吃庙上的饮食,不给钱;或者用庙上的财物,而不还。

“千佛出世”:这种的罪过,就一千个佛出世的时候,“不通忏悔”:也不能许可他忏悔。“纵忏亦不除灭”:侵损常住饮食财物的,你就是在佛前忏悔,罪业也不消灭。“今诵大悲神咒”:现在你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即刻得到除灭。

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谢。然始除灭。今诵大悲陀罗尼时。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

“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你侵占、损坏或食用常住;就是你又吃又用常住的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谢”:你要对十方大师,也就是十方诸佛,来忏悔谢罪,“然始除灭”:罪业才能除灭。

“今诵大悲陀罗尼时”:你现在诵〈大悲咒〉总持章句,“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十方的诸佛就来给你做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统统都消灭。

一切十恶五逆。谤人谤法。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祇物。污净梵行。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悉皆灭尽。

“一切十恶五逆”:你所造的十恶,就是杀、盗、淫、贪、瞋、痴、绮语、妄言、恶口、两舌;五逆,就是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

“谤人谤法”:谤人,好像这个人本来修行有道德的,“唉!他一点意思都没有,不要提他了!”这样谤毁他;又谤僧人、又谤佛法。

“破斋破戒”:你说不吃肉,吃斋;但你又开斋。受戒;你又不守戒,破了戒。

“破塔坏寺”:你把佛塔给拆了,把庙也破坏。“偷僧祇物”:你偷出家人的东西。

“污净梵行”:人家修清净行的人,你就令他不清净。

“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像上边所说的种种恶业重罪,“悉皆灭尽”:你若能念〈大悲咒〉,都可以消灭。

惟除一事。于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何况重罪。虽不即灭重罪。犹能远作菩提之因。

“惟除一事”:但是要除了一件事。最要紧就这一句!除什么事呢?“于咒生疑者”:这个咒,是不是有这么灵验呢?是不是这么妙啊?这个咒,说是这么有感应,但是我也没看见,究竟真的?假的?对这个咒就不信了。

你这一不信,怎么样啊?就完全不灵。为什么呢?你信不住这个咒嘛!譬如我们人托朋友办一件事,你都要相信朋友;如果不相信他,他也不会给你做事的。这个咒也是这样。“乃至小罪轻业”:小罪,就是很小很小的罪;轻业,很轻的罪业。“亦不得灭”:也不得灭。

于咒生疑,就是说:你不听咒上所说的道理,不依教奉行。譬如观音菩萨叫你每天诵满五遍,你不诵五遍,诵四遍,“啊!少诵一遍,不要紧的,咒多少都一样的。”今天懒惰,诵一遍算了;明天勤勉一点,念一百遍。

好像你吃饭,今天吃二十碗,明天一碗也不吃;所以一碗不吃的时候,就饿得不得了,吃二十碗呢,就撑涨得不得了。念〈大悲咒〉,虽然没有这个形相,但也是这样子。你念五遍,就每一天都要念五遍。你不要念六遍,也不要念四遍,要有一定的。

说:“那我记不清楚,不知道有没有念五遍?我好像念四遍似的。”那你根本就没有念,你记不清楚嘛!记不清楚,你一遍都不成立的。这必须要记得清清楚楚,也就在这个地方。

说:“我念咒就入定,一念咒,就睡着了,那算不算呢?”那也不算。或者:“我一修法,眼睛就睁不开。”那也不算,因为你念得颠倒不清楚;这必须要清清楚楚的,依法而修。

生少疑心,就是说:“我做一点坏事,不要紧,这咒神不知道的。我现在没念咒,咒神没有跟着我来,我就喝一点酒,大约没关系。”这就是生少疑心,对咒没有信心。对咒有信心呢?就是丝毫都不怀疑,循规蹈矩,依法修行。

“何况重罪”:你小罪、轻业都不消灭;况且你重罪,更不能消灭了!“虽不即灭重罪”:然而你的重罪,虽然不能即刻消灭,“犹能远作菩提之因”:但是还可以远做菩提之因;将来不知道哪一个大劫,你这菩提种子就会出来。

你种上菩提因,将来就会生菩提芽,就结菩提果;所以因种下去,早晚是会出来的。

在庙里做这种事,罪是最大的!

要是这样子,应该堕落到无间地狱去,

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宣化上人

十方常住:从十方来的僧人,都可以在这儿住,这叫十方常住。

现前现前常住:现在这儿住的人,叫现前现前常住。

十方现前常住:十方的人来,也都有份,这表示有亡僧物在内了。什么叫亡僧?就是往生的和尚。

所以十方现前常住,指的就是僧人死后也有一点物质,有一点东西,或者他有很值钱的东西或宝贝,也不一定的,因为在僧人里头是没有一定的。

那么他的东西,如果他死了,就由十方现前常住大家来分。现前现前常住就是现在在这儿住的,后来的人没有份的。但十方现前常住,就是无论先来的、后来的,大家都可一起分这个亡僧的遗物。

什么叫“侵损常住”呢?侵损常住什么东西呢?饮食,吃的东西;财物,常住的财物。所以没出家的人在庙上住,一定要给供养的。

你没有给供养,譬如住了几天,或者住了一个时期,就这么走了,也不供养常住一点钱,这就叫“侵损常住”,将来会堕地狱的。

怎么叫不侵损常住呢?譬如在庙上住,照样拿和在其他的地方住差不多的钱,来供养常住,这就不是侵损常住。

所以我主张我的皈依弟子,无论到任何的地方,不要去侵损常住,一定要帮助道场,不要去侵损。

侵损,就是剥削庙上的财产,令其减少。我们既然不能帮助,也就不要去侵损。不明白佛法的人,以为在庙上住,不要钱,也不要什么的,这是占便宜。这在不明白的时候,还可以;懂了佛法之后,一定不要侵损常住。

不要说是在家人,就我虽然是出家人,但我到任何的常住去住,我估计大约在旅馆里住,每一天要五块钱,我就给三块钱。

我到哪个庙上住都给钱,除非自己真的没有钱,这是可以的。那么要是有一点钱呢?就不应该侵损常住;即使是出家人,也不应该侵损常住。

因为常住就像大地一样,大众住的地方,若你令大众都没有饭吃了,这是有过的。

我一个人就是饿死也不要紧,要是令这一班常住的出家人,没有东西吃,也没有人供养——不是人人都像我这一个小徒弟这样可以不吃东西,人人都是要吃的——民以食为天,而你令他没有东西吃了,这你就侵损常住了。

所以我们研究佛法的,到任何庙上住,不要侵损常住,都要供养常住一点钱。你在庙上住,即使比其他的地方少给一点,这都算你尽心了;不要一点都不给就跑了,这就侵损常住。

常住的东西,就是最少最少那么多的东西,甚至于是一张纸,也不可以随便把它糟蹋,毁坏了。为什么呢?虽是一张纸,但积少成多,由一张而变成多张。所以你即使把一张纸随便损坏了,这也就是破用常住。

还有一句话说:“一草一木,不得不予而取”,人家没给你,你就拿了,这就是偷盗。

即使是偷盗一根草、一根木头,没有得到主人的许可,你就拿走了,这就是偷。一切一切,都不可以随便用他人的东西;你用他人东西,他不知道,这就是偷,犯盗戒了。

“一针一线,皆为布施”,即使是一根针、一条线,人家送给你的,这都叫布施。

所以不可随便破用常住,凡是常住的东西,即使是出家人,对庙上所有的东西,都不可以随便拿来送给人的。要是这东西是我私人的,这可以的。

譬如:我有一件衣服,不穿了,送给人,这可以。那么公共的东西,不怕最少的,连一条线,也不可以随便说:“这个我送给你。”这叫私人买好,私人结交,令这个人对我有好感,他好护法我,好供养我,这是错误的,我们对于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所以破用常住,不是说很多的才是破用常住,就是一张纸、一条线,最小的,甚至一粒米,用我私人的感情私自送给人,这都叫“破用常住”,就是出家人也是不可以的。私人的东西,我有权送给人;而公家的东西,就是一支香也不可以送给人的。

以前有位华聚菩萨,是个大菩萨,他发愿,发什么愿呢?他说:“若有人犯五逆、四重、十恶的罪,我都可以救他,唯独他偷常住的财物,乃至一草一木,我也救不了他,因为我没有法子救得了他。或者这个人杀过八万四千那么多的父母,像这么重的罪孽,我也可以救他;我本着我的愿力,一定要把他救出来,出离地狱。但如果他偷常住的饮食、财物,乃至于一粒米,我也救不了他,我也不会去救他。”

所以偷庙上的东西,罪是最大;我们信佛的人,对于这一点要清楚。凡是常住的财物、谷米、饮食,乃至于一个小小的东西,要是没有经庙上主人送给你,你不要自己去拿,这叫“不予而取”;要是这样子,应该堕落到无间地狱去,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侵损常住过怎么办?

恭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述

若诸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纵忏亦不除灭。今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

“若诸众生”:假设有一切的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常住,就是庙。或者吃庙上的饮食,不给钱;或者用庙上的财物,而不还。

“千佛出世”:这种的罪过,就一千个佛出世的时候,“不通忏悔”:也不能许可他忏悔。“纵忏亦不除灭”:侵损常住饮食财物的,你就是在佛前忏悔,罪业也不消灭。“今诵大悲神咒”:现在你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即刻得到除灭。

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谢。然始除灭。今诵大悲陀罗尼时。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

“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你侵占、损坏或食用常住;就是你又吃又用常住的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谢”:你要对十方大师,也就是十方诸佛,来忏悔谢罪,“然始除灭”:罪业才能除灭。

“今诵大悲陀罗尼时”:你现在诵〈大悲咒〉总持章句,“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十方的诸佛就来给你做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统统都消灭。

一切十恶五逆。谤人谤法。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祇物。污净梵行。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悉皆灭尽。

“一切十恶五逆”:你所造的十恶,就是杀、盗、淫、贪、瞋、痴、绮语、妄言、恶口、两舌;五逆,就是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

“谤人谤法”:谤人,好像这个人本来修行有道德的,“唉!他一点意思都没有,不要提他了!”这样谤毁他;又谤僧人、又谤佛法。

“破斋破戒”:你说不吃肉,吃斋;但你又开斋。受戒;你又不守戒,破了戒。

“破塔坏寺”:你把佛塔给拆了,把庙也破坏。“偷僧祇物”:你偷出家人的东西。

“污净梵行”:人家修清净行的人,你就令他不清净。

“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像上边所说的种种恶业重罪,“悉皆灭尽”:你若能念〈大悲咒〉,都可以消灭。

惟除一事。于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何况重罪。虽不即灭重罪。犹能远作菩提之因。

“惟除一事”:但是要除了一件事。最要紧就这一句!除什么事呢?“于咒生疑者”:这个咒,是不是有这么灵验呢?是不是这么妙啊?这个咒,说是这么有感应,但是我也没看见,究竟真的?假的?对这个咒就不信了。

你这一不信,怎么样啊?就完全不灵。为什么呢?你信不住这个咒嘛!譬如我们人托朋友办一件事,你都要相信朋友;如果不相信他,他也不会给你做事的。这个咒也是这样。“乃至小罪轻业”:小罪,就是很小很小的罪;轻业,很轻的罪业。“亦不得灭”:也不得灭。

于咒生疑,就是说:你不听咒上所说的道理,不依教奉行。譬如观音菩萨叫你每天诵满五遍,你不诵五遍,诵四遍,“啊!少诵一遍,不要紧的,咒多少都一样的。”今天懒惰,诵一遍算了;明天勤勉一点,念一百遍。

好像你吃饭,今天吃二十碗,明天一碗也不吃;所以一碗不吃的时候,就饿得不得了,吃二十碗呢,就撑涨得不得了。念〈大悲咒〉,虽然没有这个形相,但也是这样子。你念五遍,就每一天都要念五遍。你不要念六遍,也不要念四遍,要有一定的。

说:“那我记不清楚,不知道有没有念五遍?我好像念四遍似的。”那你根本就没有念,你记不清楚嘛!记不清楚,你一遍都不成立的。这必须要记得清清楚楚,也就在这个地方。

说:“我念咒就入定,一念咒,就睡着了,那算不算呢?”那也不算。或者:“我一修法,眼睛就睁不开。”那也不算,因为你念得颠倒不清楚;这必须要清清楚楚的,依法而修。

生少疑心,就是说:“我做一点坏事,不要紧,这咒神不知道的。我现在没念咒,咒神没有跟着我来,我就喝一点酒,大约没关系。”这就是生少疑心,对咒没有信心。对咒有信心呢?就是丝毫都不怀疑,循规蹈矩,依法修行。

“何况重罪”:你小罪、轻业都不消灭;况且你重罪,更不能消灭了!“虽不即灭重罪”:然而你的重罪,虽然不能即刻消灭,“犹能远作菩提之因”:但是还可以远做菩提之因;将来不知道哪一个大劫,你这菩提种子就会出来。

你种上菩提因,将来就会生菩提芽,就结菩提果;所以因种下去,早晚是会出来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舷窗边都不爱睡觉可以帮我拍吗 可以安静的大巴 靠窗的座位什么时候会开始期待你可以坐在我身边纠缠的耳机线捆住话语我不是听话的人 但也鬼使神差的听了你的话大屏幕上血
  • 也或者简单粗暴,换成甲辰日,做个戊辰时辰,就从化弱势财星,大运到60岁之前,也能风云际会,名利双全。从八字运势来说,29岁之后,大运基本上就很平常了,发展遇到阻
  • 他真的是这样 总觉得给我的不够 我的一点小委屈我自己都不在意 也得要不停的让自己做的更好 我真的也是幸运的 遇到这么这么这么好的人 不是因为他对我好 而是因为本
  • )我们果然要成熟以后遇见,否则,我会很怕你。我那个时候,还国庆背着一对天使翅膀和表弟跟游行队伍茫然乱走大剧院听音乐会各种吃吃买买,生活毫无目标很绝望觉得这个世上
  • 直到生命的最后,他关心的依然是司法救助的申请情况,在便利贴上重重地写下一个“急”字。“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法是无私的,但必须有温度”……鲍卫忠将群众放在
  • ——2016-09-04一些看似孤独内心丰富的文字,顶级文案收藏[鲜花]. 1.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
  • ” “……”反正跑不掉了,桑稚干脆破罐子破摔,“哥哥,就这么一件小事情,你干嘛记那么久,你又没什么损失。” “……”反正跑不掉了,桑稚干脆破罐子破摔,“哥哥,就
  • 2️⃣数据组助理×3名:①群管×2人:超话等级≧8级,微博近两月内有关王佑硕个人内容≥30条,年龄>18岁,时间充裕在线时间长,责任心强、心态稳定,非高三
  • 她们很难遇到和自己同频的人,那索性就去享受孤独。她们自身的盘也很清澈,与她们相处没有什么压力,很舒服,能给你带来松弛感。
  • ——毕淑敏《心灵的力量》5.真正的坚守,是没有人给予你任何承诺的,流逝的只是岁月,孑存的只是信念。这句金句鼓舞着你,告诉你在前进的路上,勇气比恐惧更为珍贵。
  • 就知道它用于外寒内热,俗语说的“寒包火”(外有怕冷,流清涕,里面有大便不通,小便黄)但要注意一定要平素壮实的人,体虚的人不适合用。 还有,就是我们以前说过,偏官
  • 我是个胆小怯懦的人我因为我的懦弱错过了很多事这怪不得别人 只能恨自己为什么不能勇敢一点在许多年前的一次比赛上 因为我自己的想法太多导致我失去了一块奖牌后来我无论
  • 因为我们面对很多事情的时候没有得到人性化解决办理,我们遇到了嘲讽羞辱高高在上的态度让人寒了心,法治社会,一味的要求我们遵法守纪,却忘了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含义,大部
  • 有些人浅薄,有些人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总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彩虹般绚丽的人,当你遇到这个人后会觉得其他人只是浮云而已。在同一块土壤里,阳光和水份都是等同的,但是
  • 从开播到今天,我又一次和李同光共享了20天,这一次有更多的人陪伴我们一起走过,和大家一起追剧的过程中,看着屏幕上熟悉又陌生的人,我觉得我最应该感谢的是李同光本人
  • 天才和傻白甜互相救赎也是一种经久不衰的好吃人设 ps.看到别人发的私人物品这段我又磕晕☺️Dazed The 50 best K-pop tracks of
  • 但一个根本的挑战是,从传统市场意义上讲,二氧化碳去除(CDR,carbon dioxide removal)不是任何人或公司“需要”的产品。当年已经陪伴小几年了
  • ”不戴手套是真的冷,小吴就拍了几下雪,手就红了[并不简单]草莓当鼻子,叉子当手臂,眼睛是现涂的两个黑点,帽子是不用的旧红包做的[求饶]在学校和同事偷偷玩雪的时候
  • 看日落归山海的全过程,和爱的人在这边用个餐,再看着海景落日,那真是唯美又浪漫 。#大笨狗之家[超话]# 快过年了,不要再摆弄大笨狗了,做什么都带着大笨狗拍些一模
  • 还有网友质疑,说打错的网友,到底是不是周海媚的粉丝,真喜欢她,都知道叫她“海味”不过,吕良伟被误解之后,反倒是收获一波好感。但是,细心的朋友一眼看出,吕良伟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