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药师经 》有关
「 往生净土 」 之文有感 ( 一 )

《 药师经 》有关
「 往生净土 」 的原文

上文论析作结 :
愿生净土者,
唯愿生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净土;

又愿生极乐净土者,
唯以 「 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 的
「 正法 」,
即得生弥陀净土的正确方法。

今试以善导大师净土思想,
详释 《 药师经 》
有关往生净土一段经文,

引申弥陀净土法门的往生
「 正行 」,
是 「 专称弥陀佛名 」,

而不夹杂余佛名号,
也不夹杂余行诸行。

虽然释迦牟尼佛曾在诸经介绍过十方诸佛及其净土,

并劝人求生净土,
但值得留意的是,

除了阿弥陀佛及其极乐净土,
世尊从没有如斯详述得生净土的方法。

我们不妨细阅在
《 药师经 》
有关往生净土之一段经文,

看看释尊介绍如何称药师名号而得生净土,
云 :

若有四众 :
苾刍、
苾刍尼、
邬波索迦、
邬波斯迦,

及余净信善男子、
善女人等,

有能受持八分斋戒,

或经一年、
或覆三月受持学处,

以此善根,
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

听闻正法而未定者,
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

临命终时,
有八大菩萨,

其名曰 :
文殊师利菩萨,
观世音菩萨等八大菩萨,

乘空而来,
示其道路,
即于彼界,

种种杂色众宝华中,
自然化生。

行者净土
「 要门 」之机,
起码是中品中生的
「 小乘下善凡夫人 」

从以上经文得知 :
就此等称药师名号而求生净土者,

有以下的基本要求、
或 「 最低条件 」,

一者皆是释迦僧团的
「 四众弟子 」,

二者起码是
「 净信 」
善男子、
善女人,

三者不但有净信,
而且能以自修持力受持八分斋戒。

简单来説,

行者是受释迦教化、
具有出世的佛法善根,

起码是堪受戒法的
「 戒子 」。

以上根机的人,
大致上相当于
《 观经 》 的中品中生者 :

若有众生,
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

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

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
威仪无缺。

按善导大师判定此品根机为
「 小乘下善凡夫人 」,

他们以三福为正因,
九品为正行,

即循释尊广开净土之
「要门」,

迴此善根,
求愿往生净土。

再推而析之,
以上根机的人,

也类似于
《 无量寿经 》
所说阿弥陀佛的
「 来迎接引 」
第十九愿所摄之机众 :

设我得佛,
十方众生,
发菩提心,
修诸功德,
至心发愿。

不同之处是此愿涵盖
「 十方众生 」,

不问善根具与不具,
或不论威仪缺与无缺;

就摄机广狭方面,
略有别于前者。

先要认清自己的根机、
身份或辈品,

和辨定相应的行持方法

这点很重要,
要认清自己的根机,

决定以什么身份或辈品,
和决定以甚么行持方法,
愿求得生净土!

释迦世尊在
《 药师经 》明言 :

称药师名号而求生净土者的基本要求或最低条件在先,

必有其因由,
佛弟子读经时宜对号入座,

辨定自己的根机,
以相应法来修持,
才得法益。

若然机不应法,
犹如症不对药,
未必受益,

乃至如煮沙成饭,
无有是处。

例如,
我等虽受了三皈、
五戒的释迦弟子,

但随即犯戒、
破戒,

枉论以自修持力 ( 自力 )
修其他定慧之学,
岂有出世的佛法善根,

并愿求生净土呢?

又,
若然我们没有具备上述基本要求或最低条件,

就老老实实地确认知自己,
不是称药师名号而得生净土之机,
再往下看亦不切实际。

很多初接触净土法门的六道凡夫,
误以为自己是堪受释尊善法的
「 法子 」,

欲迴所修
「 杂毒之善 」,
作为「 出世的佛法善根 」
求生净土,

但善导大师在
「 至诚心 」 释指岀 :

此必不可也!

又如《 阿弥陀经 》云 :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
得生彼国!

换言之,
佛弟子在没有受持释尊
「 善法 」,

并具有
「 善根 」 的情况下,
根本不是净土
「 要门 」 之机,

难以自修持力之定善、
散善之行业,
迴愿求生净土!

《 药师经 》
有关往生净土一段经文最令人费解的一句

上述 《 药师经 》
有关往生净土一段经文,

最令人费解的一句话是 :

法子虽
「 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 」,

但 「 听闻正法而未定者 」。

这里有三个问题 :

一者释迦世尊既在
《 药师经 》 说
「 法子 」 愿生净土时,

为甚么不说东方琉璃光净土药师佛所,

而扯到说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

究竟 「 法子 」
将会往生琉璃光净土,

还是极乐净土呢?

二者,
「 法子 」
听闻正法,

是甚么
「 正法 」?

若不正确了解释尊在净土三经的宗体,
恐难知道往生西方净土的
「 正法 」,

正因、
正行、
正念、
正定等。

这个 「 正 」 字是指正邪、
正杂,

还是有甚么意思?

若没有全面及深入地了解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恐难解惑释疑!

三者,
「 法子 」
听闻正法而未定者,

何谓 「 未定 」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正法 」?

要 「 定 」 甚么呢?

这个 「 定 」 字可圈可点,
又具多义,

如辨定、
选定、
决定、
正定,

还是坚定等,
怎样解释较为合情合理呢?

其实,
若依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去解释,
理路清晰,
脉胳相承,
一点都含煳!

解读经典不能依文解字,
必须顺次序来理解上下文意,
如上述经文,

行者在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之前,
已是以善根迴愿生西方极乐净土的佛弟子,

善男信女,
而非一般愚恶凡夫。

再者,
行者因为听闻正法而未定,

才岀现
「 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 」
在后。

所以,
这个 「 未定 」 背后必有一个隐义,

才显岀
「 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 」 之言,
两者是相关连的。

(劝修念佛法门)圆瑛法师讲述
  世间有人。发心念佛。不明念佛旨趣。或问之曰。汝精进念佛。所求何事。则答之曰。为修来世。如是之人。就是愿头打错了。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门。乃是为著娑婆世界众生。备受众苦。逼迫心身。无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离娑婆之苦。得极乐之乐。今念佛不愿往生西方。乃愿再生人世。享受人间福乐。实为可惜。殊不知人间。万般皆是苦、空、无常。何有真乐。纵得富贵荣华。得受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此等快乐。都非真乐。古德云、‘只这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尽贪世乐。不知乐是苦因。’

  又经云、‘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五欲不除。尘不可出。’若求来世福报。转生富贵之家。享受福乐。那知人间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水上沤。只恐福中不肯修福。报终必堕苦趣。其受乐之日短。而受苦之日长也。狮子峰云、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捷径。日日饮酒食肉。无非种地狱深根。眼前图快活一时。死后受苦辛万劫。

  念佛、本来可以离苦得乐。若不求出娑婆。求生极乐。则身在娑婆苦海。苦终不离。娑婆是极苦世界。其苦无量。说不能尽。今按人中略说八苦。举世之人。皆不能免。

  一、生苦。世人都是随业受报。依前生之业缘。与父缘母缘。三缘和合。中阴身方得投胎。初见父母交媾。忽动欲念。由是流爱为种。纳想成胎。处在母身。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中为胞胎。母吃热时。热深难忍。几如镬汤地狱。母吃冷时。冷触压迫。无异寒冰地狱。幽囚十月。臭秽杂处。是名胎狱。又当出胎之时。胎衣脱下。便受风刀割身之苦。故孩儿出世时。便就哇哇叫苦。凡为人者。莫不皆然。

  二、老苦。岁月迁流。形容变易。眼花耳聋。发白面皱。身枯齿落。力弱气销。凡事不得自由。一切仰赖于人。楞严会上。佛问波斯匿王。‘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如此。我念孩孺之时。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此可见虽是国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老苦亦所不免。古人云、‘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消两鬓霜。’

  三、病苦。人身四大不调。百种病生。世间少有一生无病之人。古德云、‘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别人忙。’姑勿论沉痀酷疾。即使齿痛头晕。则不自在。行坐不安。寝食顿减。以此例知。一切诸病。无非是苦。三国张飞。性情刚勇。对诸葛武侯曰。我谁人都不怕。于是武侯掌中书一病字。与他一看。问曰、这个汝怕不怕。张飞大声疾呼曰。嗳呀可怕。足见病苦临身。即英雄力士。亦复无可奈何。吾人能于病中。一心念佛。不为病苦所恼。如是则临欲命终。百苦交煎之时。自然亦有把握。

  四、死苦。经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人身有生。则必有死。生时假借四大以为身。死时则四大分离。喻如生牛剥皮。痛苦万状。皮肉筋骨。为地大。津液精血。为水大。周身暖触。为火大。鼻息出入。手足运转。为风大。死时风大先离。故鼻息断绝。手足不动。次火大离时。身发冷触。三水大离时。尸水流溢。只剩皮包骨头之地大。谚云、‘白骨山头化土泥’是也。死之一事。为世人所必经之事。无一人可以幸免。吾人未至死时。当善观察。世间最大为生死。白玉黄金尽枉然。纵使妻儿相惜。无计留君。假饶骨肉满前。有谁替汝。我看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也要轮到我。古人云、‘红红白白莫相瞒。无位真人赤肉团。死去不如猪狗相。即今便作死尸看。’猪狗死时。其肉尚有人要买。人若死时。谁人肯要。

  五、爱别离苦。爱即恩爱。世间恩爱。莫过于父母兄弟。妻子眷属。最难舍离。总望常相聚会。举家欢乐。倘若别离。则心如刀割。即所谓千种情怀千种恨。一分恩爱一分忧。殊不知人生聚散。本属无常。有合则必有离。何须痛苦。古云、‘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六、冤憎会苦。冤即冤家。憎乃憎嫌。此皆宿业所感。重者结冤构仇。轻者厌憎嫉视。冤憎之人。若能远离。其苦自无。那知业力使然。欲离偏合。或为父子。或为兄弟。或为夫妇。或为朋友。冤则索命讨债。憎则刺激精神。因缘聚会。无法脱离。亦如哑子吃黄连(莲)。有苦说不出。罗状元诗云。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七、求不得苦。世间那有十足之人。若有不足。则必有求。所求顺遂。自必称心。喜形于色、若求不得。竟生懊恼。日坐愁城。此等都是痴迷不觉。当知得失有定。贫富在天。岂不闻、‘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乃色、受、想、行、识。五种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烦恼若重。如火炽盛之貌。或依内根外尘。所起烦恼。属色阴。或依五识。领纳五尘。所起烦恼。属受阴。或依意识。想念法尘。所起烦恼。属想阴。或依七识。恒审思量。所起烦恼。属行阴。或依八识。微细流注。所起烦恼。属识阴。前七种苦是别。别指一种而言。此一种苦是总。总括诸苦而说。真是世事万般皆是苦。何如及早念弥陀。

  以上八苦。但就人道略说。无论智愚贤不肖。皆不能免。所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若发愿修来世。再来做人。还是吃苦。岂不是打错了愿头。我平日教人念佛。一定要求生净土。方能离苦得乐。弥陀净土。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超过诸佛国土。念佛之人。不但不可愿来生。再来人间享福。并不可愿身后。生天受乐。以天福亦有终尽。‘八万劫总是空亡。三千界悉从沦没。’永嘉禅师云。‘布施持戒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当知求生净土。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省庵大师云。‘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附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故劝念佛之人。莫求天上人间福报。如以明珠。而贸一食一衣之饱暖。岂不可惜。应当愿生净土。如弥陀经。佛劝发愿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劝修念佛法门)圆瑛法师讲述
  世间有人。发心念佛。不明念佛旨趣。或问之曰。汝精进念佛。所求何事。则答之曰。为修来世。如是之人。就是愿头打错了。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门。乃是为著娑婆世界众生。备受众苦。逼迫心身。无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离娑婆之苦。得极乐之乐。今念佛不愿往生西方。乃愿再生人世。享受人间福乐。实为可惜。殊不知人间。万般皆是苦、空、无常。何有真乐。纵得富贵荣华。得受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此等快乐。都非真乐。古德云、‘只这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尽贪世乐。不知乐是苦因。’

  又经云、‘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五欲不除。尘不可出。’若求来世福报。转生富贵之家。享受福乐。那知人间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水上沤。只恐福中不肯修福。报终必堕苦趣。其受乐之日短。而受苦之日长也。狮子峰云、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捷径。日日饮酒食肉。无非种地狱深根。眼前图快活一时。死后受苦辛万劫。

  念佛、本来可以离苦得乐。若不求出娑婆。求生极乐。则身在娑婆苦海。苦终不离。娑婆是极苦世界。其苦无量。说不能尽。今按人中略说八苦。举世之人。皆不能免。

  一、生苦。世人都是随业受报。依前生之业缘。与父缘母缘。三缘和合。中阴身方得投胎。初见父母交媾。忽动欲念。由是流爱为种。纳想成胎。处在母身。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中为胞胎。母吃热时。热深难忍。几如镬汤地狱。母吃冷时。冷触压迫。无异寒冰地狱。幽囚十月。臭秽杂处。是名胎狱。又当出胎之时。胎衣脱下。便受风刀割身之苦。故孩儿出世时。便就哇哇叫苦。凡为人者。莫不皆然。

  二、老苦。岁月迁流。形容变易。眼花耳聋。发白面皱。身枯齿落。力弱气销。凡事不得自由。一切仰赖于人。楞严会上。佛问波斯匿王。‘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如此。我念孩孺之时。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此可见虽是国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老苦亦所不免。古人云、‘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消两鬓霜。’

  三、病苦。人身四大不调。百种病生。世间少有一生无病之人。古德云、‘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别人忙。’姑勿论沉痀酷疾。即使齿痛头晕。则不自在。行坐不安。寝食顿减。以此例知。一切诸病。无非是苦。三国张飞。性情刚勇。对诸葛武侯曰。我谁人都不怕。于是武侯掌中书一病字。与他一看。问曰、这个汝怕不怕。张飞大声疾呼曰。嗳呀可怕。足见病苦临身。即英雄力士。亦复无可奈何。吾人能于病中。一心念佛。不为病苦所恼。如是则临欲命终。百苦交煎之时。自然亦有把握。

  四、死苦。经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人身有生。则必有死。生时假借四大以为身。死时则四大分离。喻如生牛剥皮。痛苦万状。皮肉筋骨。为地大。津液精血。为水大。周身暖触。为火大。鼻息出入。手足运转。为风大。死时风大先离。故鼻息断绝。手足不动。次火大离时。身发冷触。三水大离时。尸水流溢。只剩皮包骨头之地大。谚云、‘白骨山头化土泥’是也。死之一事。为世人所必经之事。无一人可以幸免。吾人未至死时。当善观察。世间最大为生死。白玉黄金尽枉然。纵使妻儿相惜。无计留君。假饶骨肉满前。有谁替汝。我看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也要轮到我。古人云、‘红红白白莫相瞒。无位真人赤肉团。死去不如猪狗相。即今便作死尸看。’猪狗死时。其肉尚有人要买。人若死时。谁人肯要。

  五、爱别离苦。爱即恩爱。世间恩爱。莫过于父母兄弟。妻子眷属。最难舍离。总望常相聚会。举家欢乐。倘若别离。则心如刀割。即所谓千种情怀千种恨。一分恩爱一分忧。殊不知人生聚散。本属无常。有合则必有离。何须痛苦。古云、‘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六、冤憎会苦。冤即冤家。憎乃憎嫌。此皆宿业所感。重者结冤构仇。轻者厌憎嫉视。冤憎之人。若能远离。其苦自无。那知业力使然。欲离偏合。或为父子。或为兄弟。或为夫妇。或为朋友。冤则索命讨债。憎则刺激精神。因缘聚会。无法脱离。亦如哑子吃黄连(莲)。有苦说不出。罗状元诗云。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七、求不得苦。世间那有十足之人。若有不足。则必有求。所求顺遂。自必称心。喜形于色、若求不得。竟生懊恼。日坐愁城。此等都是痴迷不觉。当知得失有定。贫富在天。岂不闻、‘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乃色、受、想、行、识。五种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烦恼若重。如火炽盛之貌。或依内根外尘。所起烦恼。属色阴。或依五识。领纳五尘。所起烦恼。属受阴。或依意识。想念法尘。所起烦恼。属想阴。或依七识。恒审思量。所起烦恼。属行阴。或依八识。微细流注。所起烦恼。属识阴。前七种苦是别。别指一种而言。此一种苦是总。总括诸苦而说。真是世事万般皆是苦。何如及早念弥陀。

  以上八苦。但就人道略说。无论智愚贤不肖。皆不能免。所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若发愿修来世。再来做人。还是吃苦。岂不是打错了愿头。我平日教人念佛。一定要求生净土。方能离苦得乐。弥陀净土。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超过诸佛国土。念佛之人。不但不可愿来生。再来人间享福。并不可愿身后。生天受乐。以天福亦有终尽。‘八万劫总是空亡。三千界悉从沦没。’永嘉禅师云。‘布施持戒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当知求生净土。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省庵大师云。‘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附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故劝念佛之人。莫求天上人间福报。如以明珠。而贸一食一衣之饱暖。岂不可惜。应当愿生净土。如弥陀经。佛劝发愿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投稿】▶️ 关注@Rua娃吧旗舰店 和@棉花娃衣bot转抽一个uu送同款娃衣~✨✨✨『初雪和热咖啡 礼物和圣诞树 』娃衣名称:面包坊下午茶(仲夏物语正版合作款
  • 请不要黑化保险,也不要神化保险,它不能像银行一样随存随取,也不像股票一样一夜暴富/暴跌,但是它一定是目前最安全、最稳健的风险管控方式;远离风险,从一份保障开始!
  • ”骑行达人崔越告诉记者,以往的银川,自行车道不连续、车道太过狭窄、路面坑洼不平、被机动车占用等等“不友好”的问题,让很多骑行爱好者望而却步,但随着慢行绿道逐渐延
  • 这款润喉糖主要成分:砂糖、糖稀,药草粉(洋甘菊·木瓜等)、药草提取物,天然香料,植物精华、蜂蜜、木梨等充分体现其独有的功效,散包有自封口,方便携带储存!这款润喉
  • “人は自分の鏡”じゃないけど、人とのつながりって本当にありがたいことだと思っています」#村上奈津实[超话]#2022/02/11 16:05NACHERRYのラ
  • 地球是我家,环保靠大家,手拉手、心连心,坚持正能量,共筑美好家园!这款鞋子是gucci的款 材质不是PU皮或者二层皮这款用的是纳帕小牛皮,柔软程度,特别舒服
  • ”宝玉道:“我这会于懒待动了,只和妹妹坐着说一会子话儿罢。”贾政道:“既如此,你还到老太太处去罢。
  • #王俊凯# [心]#王俊凯金九18成人礼# 王俊凯在时尚这条路上的理解和表现已不容小觑,干净纯澈的微熟少年气与奢华服饰的完美结合,正体现着他对于时尚定义与各品牌
  • 结果两人就拍摄了一个月饼的广告,记者问曾志伟:这个广告可以加一点吻戏,你也可以过过瘾啊。扶着对方进去之后,这老曾也是心大,居然不走了,然后说:我去冲个凉,一会跟
  • ”王一博坐在茶炉旁边,倚靠在凭几上,边伸手揉着膝盖边说:“别提了,我本想从圣人那里套点消息,谁知却被圣人把我所知所查的都套了去,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
  • 一定让她好好照顾二老……我出门在外,和妴就拜托大哥照顾了,一定不要让她去太远的地方打柴,大哥你可替我看好了……听说新地城中的人都逃空了,而且这些人都目无法纪……
  • 象神‮智是‬慧、力量、财富、艺术之神‮是,‬在你无助‮情的‬况下给你无限正能‮,量‬在你犹豫困惑的时候引‮你导‬明智‮断决‬~#泰国佛牌# 大人小孩都‮佩可‬戴
  • ------------------『复制这条信息,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券下单』¥HFWF9PY1FX¥ #都昌身边事# 【疑似精神病患者车祸中死亡 都昌警方
  • 公司全称:广州市琦翎电子有限公司 联系人:胥小姐 手机:13802835608 地址:古镇长安路57号 专业生产: 线绕电阻、保险丝电阻、金属膜电阻、碳膜电
  • 更关键的是我以为就受伤了,比不成赛就今年错过了甲子园而已,没想到直接死了?但确实,谁见了这样的麻酱不心动呢(原来早就见过的这张麻酱的动图是出自于这部!
  • 科技:昨天尾盘的偷袭,今天顺势低开也都在预期当中,低开后也能看到资金承接,把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都做起来了,不过涨起来后跟风效应就弱了,原因还是获利盘的问题。科技:
  • #写作[超话]##自媒体[超话]##影响力#一味白茅根,能治8种病原创 温暖中医 温暖中医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聊一位中药里的无名英雄,之所以叫它无名英雄,是因为
  • 隐入尘烟好看,看的时候我就觉得男主演得也太好了吧!像纪录片,就是盖房子的故事,平平淡淡,感觉什么都没说。
  • 不管多远的路,也能走到尽头;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怀揣一个梦想,不畏惧风雨,不害怕失败,敢于行动,去追寻那个渐行渐远快要消失的自我。有一种落差是,你总是羡慕别人的
  • 我不知道我怎么了,这么久了,我脑袋还会浮现你们在一起的照片,我不知道我在在意什么,可能,我还是无法释怀吧!后来,更多的是我把你感动了,而你,却还偷偷的珍藏你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