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大雅·文王之什#
思齐

佚名 〔先秦〕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闻亦式,不谏亦入。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

译文
  雍容端庄是太任,周文王的好母亲。贤淑美好是太姜,王室之妇居周京。太姒美誉能继承,多生男儿家门兴。
  文王孝敬顺祖宗,祖宗神灵无所怨,祖宗神灵无所痛。示范嫡妻作典型,示范兄弟也相同,治理家国都亨通。
  在家庭中真和睦,在宗庙里真恭敬。暗处亦有神监临,修身不倦保安宁。
  如今西戎不为患,病魔亦不害人民。未闻之事亦合度,虽无谏者亦兼听。
  如今成人有德行,后生小子有造就。文王育人勤不倦,士子载誉皆俊秀。

注释
思:发语词,无义。齐(zhāi):通“斋”,端庄貌。大任:即太任,王季之妻,文王之母。
媚:美好。周姜:即太姜。古公亶父之妻,王季之母,文王之祖母。
京室:王室。
大姒:即太姒,文王之妻。嗣:继承,继续。徽音:美誉。
百斯男:众多男儿。百,虚指,泛言其多。斯,语助词,无义。
惠:孝敬。宗公:宗庙里的先公,即祖先。
神:此处指祖先之神。罔:无。时:所。
恫(tōnɡ):哀痛。
刑:同“型”,典型,典范。寡妻:嫡妻。
御:治理。
雝(yōnɡ)雝:和洽貌。宫:家。
肃肃:恭敬貌。庙:宗庙。
不显:不明,幽隐之处。临:临视。
无射(yì):即“无斁”,不厌倦。“射”为古“斁”字。保:保持。
肆:所以。戎疾:西戎之患。殄:残害,灭绝。
烈假:指害人的疾病。瑕,与“殄”义同。
式:适合。
入:接受,采纳。
小子:儿童。造:造就,培育。
古之人:指文王。无斁(yì):无厌,无倦。
誉:美名,声誉。髦:俊,优秀。

《思齐》全诗二十四句,毛传将其分为五章,前两章每章六句,后三章每章四句。郑玄作笺,将其改为四章,每章均为六句。相比较而言,毛传的划分更为合理,故后代大多从之。

  首章六句,赞美了三位女性,即“周室三母”:文王祖母周姜(太姜)、文王生母大任(太任)和文王妻子大姒(太姒)。但其叙述顺序却并非按世系进行,而是先母亲,再祖母,后妻子。孙鑛对此分析道:“本重在太姒,却从太任发端,又逆推上及太姜,然后以‘嗣徽音’实之,极有波折。若顺下,便味短。”(陈子展《诗经直解》引)说此章“重在太姒”似可商榷,但言其“极有波折”尚可一听。马瑞辰对此亦曰:“按‘思齐’四句平列。首二句言大任,次二句言大姜。末二句‘大姒嗣徽音’,乃言大姒兼嗣大姜大任之德耳。古人行文自有错综,不必以思媚周姜为大任思爱大姜配大王之礼也。”(《毛诗传笺通释》)

  《毛诗序》谓此诗主旨是“文王所以圣也”,孔颖达疏曰:“作《思齐》诗者,言文王所以得圣由其贤母所生。文王自天性当圣,圣亦由母大贤,故歌咏其母,言文王之圣有所以而然也。”欧阳修亦曰:“文王所以圣者,世有贤妃之助。”(《诗本义》)按此之意,文王是由于得到其母其妻之助而圣,所以此诗赞美“文王所以圣”即是赞美周室三母。但整首诗只有首章言及周室三母,其余四章片言未提,正如严粲所云:“谓文王之所以得圣由其贤母所生,止是首章之意耳。”(《诗缉》)毛传和郑笺是将首章之意作为全诗之旨了。其实此诗赞美的对象还是文王,赞美的是“文王之圣”,而非“文王之所以圣”。首章只是全诗的引子,全诗的发端,重心还在以下四章。

  二章六句,包含两层意思。前三句承上而来,言文王孝敬祖先,故祖神无怨无痛,保佑文王。后三句言文王以身作则于妻子,使妻子也像自己那样为德所化;然后又作表率于兄弟,使兄弟也为德所化;最后再推及到家族邦国中去。这三句颇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味。毛传将此章第四句“刑于寡妻”的“刑”训作“法”,郑玄笺曰:“文王以礼法接待其妻,至于宗族。”除此诗外,“刑”在《诗经》中还出现五次,共有两种解释:一为名词的“法”,一为动词的“效法”。此诗的“刑”是动词,所以还是解释“效法”为好,况且郑玄所说的“礼法”是后起的概念,恐非文王时就有。“刑于寡妻”即“效法于寡妻”,也就是“被寡妻所效法”,所以“刑”逐渐又引申为“型”,即典型、模范,此诗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从第三章开始,每章由六句转为四句。第三章的前两句承上章的后三句而来,以文王在家庭与在宗庙为典型环境,言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后两句“不显亦临,无射亦保”进一步深化主题。“不显”一词在《诗经》中还有十一见,其中十处作“丕显”(即很显明)解,唯有《大雅·抑》“无日不显,莫予云觏”作“昏暗、不明亮”解,意即:莫说因为这里光线昏暗而无人能看见我。朱熹《诗集传》释曰:“无日此非显明之处,而莫予见也。当知鬼神之妙,无物不体,其至于是,有不可得而测者。”此诗的“不显”亦是这个意思。《诗集传》释此句曰:“不显,幽隐之处也……(文王)虽居幽隐,亦常若有临之者。”也就是说此句意谓:文王即使身处幽隐之处,亦是小心翼翼,而不为所欲为,因为他觉得再幽隐的地方也有神灵的眼睛在注视着。此处甚有后代“慎独”的意味。第四句的“无射”在《诗经》中凡三见,其他二处均作“无斁”解,此处恐亦不例外。“无斁”是无厌不倦之意。“无射亦保”的“保”即《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的“保”,全句谓文王孜孜不倦地保持美好的节操。

  如果说第三章言文王“修身”的话,那么最后两章就是“治国”了,所以方玉润说:“末二章承上‘家邦’推广言之。”(《诗经原始》)第四章的前两句“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谓文王好善修德,所以天下太平,外无西戎之患,内无病灾之忧。诸家有关“瑕”、“殄”二字的解释五花八门,繁不胜繁。其实这二字意义相近,《尚书·康诰》有“不汝瑕殄”,“瑕”“殄”并称,孔安国传曰:“我不汝罪过,不绝亡汝。”可见二字均有伤害、灭绝之义。第四章后两句“不闻亦式,不谏亦入”各家的解释亦是五花八门,越说越糊涂,还是《诗集传》说得最简单明了:“虽事之无所前闻者,而亦无不合于法度。虽无谏诤之者,而亦未尝不入于善。”

  最后一章不难理解,主要讲文王勤于培养人才,只是最后一句“誉髦斯士”,稍有争议。高亨《诗经今注》说:“‘誉髦斯士’,当作‘誉斯髦士’,‘斯髦’二字传写误倒。《小雅·甫田》:‘燕我髦士。’《大雅·棫朴》:‘髦士攸宜。’都是髦士连文,可证。”其实不必这样推断。“誉”是好的意思,“髦”是俊的意思,在此均用作动词,“誉髦斯士”就是“以斯士为誉髦”。

  薛瑄说:“《思齐》一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备焉。”(见《传说汇纂》)确实,它反映出传统道德在文王身上的完满体现。

你是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的?
我们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法是什么?先请问大家:「大家自己问自己看看:我是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的?从我们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婴儿开始,一路上我们是怎么样变成现在这样子有聪明智慧的成人?在这之间,我们是如何的去了解这个世界?用什么方法去明白别人意思的?」想一想看,喔!我们用眼睛去看这个世界,用耳朵去听各种的声音,用鼻子闻种种的香臭,用舌头去品尝不同的味道,用身体的皮肤去感觉冷热痛痒等,用意识去思考判断。那请问大家:「或者反过来说,大家有没有曾经遇到过哪一种经验,是完全不透过眼睛、不透过耳朵、不透过鼻舌身、不用意识去思量的经验?想想看有没有?」有人说:「老师!有,我那一天看到一个东西,但是不是用我眼睛看的。」想想看这样讲对吗?我看到一个东西,但不是用眼睛看。当我说我看到,是不是就已经代表了我是用眼睛看的,对不对?有人说:「老师!没有,我是心里看到。」那心里看到是不是就在意识里面?或者有人说:「老师!我听到一个声音,可是不是用耳朵听的。」那不是用耳朵听的,就代表是心里意识的境界。所以结论:无论我们如何的去思惟,我们会发现:从我们还是个胎儿开始,在妈妈的肚子里面开始一直到现在,乃至于到未来我们舍报的时候,我们一直一直都用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功能,去摄取一切的信息。想想看是不是这样子?包括了我们对外界的觉察,也包括了我们对自己身体内在的了知,尽落于这六种识当中,能不能找到还有另外的方法?好像没有喔!

也就是说如果有人问我们:「你是谁啊?」我们会说:「我叫王小明」,「我叫李小华」。可是王小明只是一个代号,它并不能够真正代表真正的我,否则全天下这么多同名同姓叫王小明的人,难道都是我吗?也就是当我问自己我是谁?什么是我?什么是实质的我?那就是我的身体、我的心灵。心灵跟肉体是不能分开的,所以当我们去问一位幼儿园的小朋友:「小朋友!你的身体在哪里啊?」小孩子就会指着自己的身体:「这就是我的身体啊!这是我的手、这是我的脚。」也就是小孩子会把自己的身体当作是自己。长大以后我们渐渐了解:原来这个身体只是一个工具,身体的本身并不能够代表我。所以小时候学校老师会骂我们:「王小明!你长得比别人高,比别人大个儿,怎么什么都比不上人家呢?你好好用你的脑子想一想吧!」哦!原来身体只是一个被我们心灵所使唤的工具。所以无妨我们的身体会受伤、会老化,但是我们的心灵却越来越有经验、越来越有智慧,各位同不同意呢?

所谓的我有哪些内涵呢?有用眼睛所形成的部分,也就是用视觉所成的一块;也有用耳所成的部分,也就是利用听觉所成的那个部分;有利用鼻、舌、身所成的部分,也就是利用嗅觉、味觉和触觉所成的那个部分;其中最重要的一块,就是用意识所成的部分,因为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乃至于皮肤所感受到的,它的背后都一定要有意识来帮忙判断、思量。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的眼睛看东西、耳朵听声音,乃至于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味道、皮肤感受冷热等等,意识就一定跟在旁边帮着一起看、一起分辨,还会帮忙归纳、分析、整理、对比等等,所以意识又被叫作五俱意识,就是和前面五种感觉一定是俱在的意识。在 玄奘菩萨的《成唯识论》里面提到:「五俱意识同五所缘……意不定与五受同故,于偏注境起一受故。」意思是说:意识又被叫作五俱意识,因为意识祂会跟着前面的五个识。譬如说:今天我们的眼睛很仔细的在看电视节目,我们的意识也就跟着眼识去缘这个电视上面节目的内容;当我们耳朵听到很好听的音乐,意识也会跟着耳识一起去缘那段音乐。可是意识却又不一定跟五受绑在一起,因为祂会于偏注境起一受故。什么意思呢?譬如说:各位有没有牙痛的经验?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有经验的人都晓得,当牙痛的时候,最好要怎么样牙痛才会减轻?如果一个人坐在那边发呆:哎呀!好痛啊!好痛啊!那我们的意识就是跟我们的牙痛,牙痛是属于哪一个识的范围?痛痒是属于身识的范围,祂就跟着身识一起在那边分别、在那边判断。喔!真的很痛!真的很痛!可是如果这个时候电视上面演出了一段好笑的节目,我们看着这个好笑的节目。啊哈哈!怎么那么好笑,怎么那么好笑!在我们觉得好笑的同时,是不是就忘掉了牙痛?因为这时候意识就又跑去专注于我们的眼识所看到的那个电视节目,所以意识祂会在祂的偏注境,看祂现在想要偏注在哪一个识上面,然后就跟那一个识起同样的觉受,这个叫作于偏注境起一受。也就是说有前面的五种识,那就一定会有意识相伴,但是有意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前五种识吗?那可不一定啰!

比方说每天晚上睡熟了以后,虽然前五种识会暂停,但是有的时候意识会自己开始运作,这个时候就叫作作梦。梦中其实是意识本身的作用,只有意识,所以又被叫作独头意识。再往下探究,所以所有的人都知道,我们的六个识当中,最重要的、也是唯一能够统辖整理其它五个识的就是意识。如果没有了意识,其它的五个识也就失去作用了。因此众生他可以不在乎自己失去财产,因为那个叫身外之物,那是我所拥有的法;众生可以接受失去亲人好友,因为那还是我的身外之法;众生甚至可以忍受失去前五个识,例如失去了视觉叫作失明、失去了听觉叫作失聪……;因为没有了这些感觉,至少我还是可以活下去的:但是如果失去了意识,那就是陷入昏迷,就根本不会有一个我来领会、了知任何的法,那众生就不算是众生了。所以众生他可以接受这一觉我睡下去以后没有我,但是明天早上还会起床,我又会现起。可是如果告诉我们说:「今天晚上一觉睡下去,就永远不会起来了,就什么都没有了。」那请问大家:「今天晚上还睡得着吗?」绝大部分的众生是不肯的,即使嘴巴说好,临到头的时候又会退缩。只有极少部分的佛弟子他反而会愿意,代表这些佛弟子已经断了对于我——意识心的执着,也就是已经有了寂灭作意的佛弟子才会这样子想。所以几乎所有的众生都知道,现在让我能够能思能量的那个心,也就是我的存在,是人之所以为人最基本、最起码的条件;如果失去了这一点,那就没有我的存在了,就什么都不必谈了。因此在哲学界大家都公认的一个普世价值,就是笛卡儿所说的「我思故我在」,如果没有我思、没有我,那么我就不存在了,就没有世界了,就没有一切法了。

再来看:既然我们是透过眼、耳、鼻、舌、身、意来摄取法的,那我们是怎么样用眼睛来看见物体呢?想想看:我们今天能够看得见,它是需要什么条件的存在?在经上说:这个世界的众生,他最重要的感官就是眼睛,眼睛甚至比耳朵、比舌头什么都要来得锐利。读过中学以后我们就会晓得,我们能够看得见东西是因为有光。比方说桌上如果有一朵莲花,把灯关掉了一片漆黑,我们什么都看不见;灯打开了,这个灯照在莲花上面,使得莲花能够发光,这样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才看得见。如果我们的眼睛闭起来,或者我们的眼睛背对着这一朵花,我们也看不见。这样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之后,穿过我们的眼球,成像在眼球的视网膜上,然后视网膜再把这个影像透过视神经,一路用神经传导的方式,包括物理的传递跟化学的传递,然后送到大脑,到了大脑之后才能够呈现出影像。所以即使我们的眼睛是好的,但是我们的大脑出了问题也还是看不见。譬如说各位有没有一种经验——被人家狠狠的从后脑巴下去,或者头不小心昏迷,直直的往后倒 ,后脑先着地。后脑受到撞击的时候,我们第一个反应是什么?眼前一片漆黑或者一片雪白!就是因为我们后脑的枕叶的部分,是负责处理我们视觉的讯号。所以眼睛要能够看得见东西,要有三个条件存在,第一个必须要有眼根,眼根就是我们的眼珠,广义的来说包括我们的脑子;还有要有光,这个光就叫作色尘。那有了眼根、有了色尘是不是就看得见呢?不行!还要有眼识。譬如说如果我们现在晚上睡熟了,旁边的人把我们眼皮睁开,把我们眼皮打开,有眼根、有色尘,那我们有没有看到东西啊?还是没有嘛!因为这个时候没有眼识。所以要看得见东西需要有眼根、有色尘、有眼识,这三个条件正确的和合在一起,我们才能够看得见,少一样都不行。眼根、色尘、眼识,这样子三个叫根尘识。在经上说这三个法叫作三束芦法,意思是说如果少一个条件我们就看不见;要能够看得见,一定是这三个条件都存在;它的情形就有一点像是这个束芦。束芦就是…如果各位还记得上过军训课的时候,军训课下课老师会说:「好!大家把这个木枪收集在一起,三把枪迭成一束。」这三枝枪迭在一起才能够成为一束,只要少一枝都迭不起来,这就叫三束芦法,用来形容根、尘、识三者是互相依靠而存在的。就像这样子,眼睛看得到色尘、耳朵听得到声尘、鼻根闻得到香尘、舌根尝到味尘、身根触到触尘,另外还有意根触到法尘。像这样子,我们会发现眼睛看得到需要有眼根、色尘跟眼识,这样有三个法;耳朵要能够听得到,需要有耳根、声尘跟耳识,又是三个法。总共有六个识,眼、耳、鼻、舌、身、意识,每一个识里面都包括了根、尘、识三个法,所以总共算起来三六一十八,有十八个法。

好!现在我要请各位仔细想一想:在我们这一生的经验当中,有没有哪一个境界、哪一个法,离开过刚才所说的十八个法?也就是有没有我们曾经有哪个经验是离开眼、耳、鼻、舌、身、意?离开了根、尘、识?请想一想!好好想一想!有没有?怎么想、努力的想、想破了头,我们都会发现──没有。我们一生的经验当中从来没有离开过这十八个法,每一个法是独立的。比如说眼根不是色尘,色尘不是眼识,眼根跟耳根不一样,眼识所能感受到的范围跟耳识感受到的范围不一样,各有其界限。这十八个界里面,每一个法都有它的界限,所以我们把这十八个法、十八类的法又叫作十八界。那回到我们的题目上,到底佛教里面所说的法是什么呢?前面说到它是色法、心法、是五蕴法,在这边我们整理得更详细,佛教里所说的法就是十八界。--摘录《什麽是「法」?(三) --「法」是十八界》

地狱游记---游刺网蝗钻小地狱

济公活佛 降 (66)丁已年十月初九日

诗曰:倚栏倦更绕迴廊。圣殿清新显异香。

去罢尘埃消百业。浮生何必苦奔忙。

济佛曰:圣贤堂内外经过一番粉刷,面目清新庄严,神仙最爱清净之地,众生要见神仙者,须先把身心清洗干净,否者,慧眼蒙尘,难以透视仙景的。今日准备游冥,杨生上莲台。

杨生曰:遵命!恩师您今日喜气洋洋,不知乐什么?

济佛曰:来到圣贤清净地,看见圣殿一尘不染,心头郁结全舒,故乐怀忘忧。

杨生曰:世人常说「不见为清净」,您意如何?

济佛曰:仙佛有这般家力,凡人可不同了。看不到的「死角」常肮脏不堪;在黑暗中行邪乱德,那里可言不见为清净呢!

杨生曰:师言有理,我已坐稳莲台,请起程吧! ……

济佛曰:已到了,快下莲台。

杨生曰:今日我们到这里,只见阴差押罪魂前进,尚无听到被刑罚惨叫声音!

济佛曰:我们今日参观「刺网蝗钻小地狱」,因该狱罪魂受此刑罚是慢性痛苦,故只有呻吟之声,你等一下便可观个究竟。已近狱门,狱官及将军已在等候我们了。

杨生曰:参叩狱官及众将军,今日我及 活佛恩师到贵狱参观访问,请能赐予方便。

狱官曰:岂敢!本狱为「刺网蝗钻小地狱」,属六殿卞城王所管辖,台中圣贤堂扶鸾阐教,功德高深矣,此次奉旨著作「地狱游记」,泄漏阴府情形,劝世度人,辛劳可敬,本狱能刊载于金篇,甚感荣幸,请二位入内参观吧!

杨生曰:多谢狱官赐予指教,喔!狱内全部用凸刺铁丝网铺成,犹如凡间障碍铁网,地下铺有一层,而且积水潮湿,上面再覆上一层,人不能站立,只可匐匍前进,一抬头,头背便被铁刺刺痛,个个罪魂呻吟无奈,衣服都已破烂,不堪,身上还有两种物体,我因距离较远,看不清楚是什么东西,请狱官告诉我,好吗?

狱官曰:这二种东西,一种是蝗虫,一种是水蛭,专门吸食人脑汁及血液。

济佛曰:我们再前进一些,你才看得更清楚。

杨生曰:好,好,嗳唷!原来罪魂身上全部被水蛭缠着不放,看来实在令人惊骇,头部还爬满了蝗虫,到底在吃什么呢?

济佛曰:水蛭又称蚂蚁,水沟中最多,一缠上人,血液被吸得精光,世人都畏惧之。蝗虫是侵害稻谷之害虫,一群蝗虫可以把一片稻谷吃成空穗,成群蝗虫现正吸取罪魂脑髓。

狱官曰:因蝗虫专食稻壳原汁,今日它在地府所化,则吸取人脑汁,一样都是白色的液体。

杨生曰:实在可怕!我看得心脏无力,气喘脚都快发软了。

济佛曰:不必惊慌,我们游冥著书,是奉旨而来,有我作陪,提起胆量来!

狱官曰:二位稍待,我叫几位罪魂出来供述案证。

杨生曰:多谢狱官!但要快一点,而且罪魂身上缠着的水蛭须拿掉,我最怕这种东西。

狱官曰:是是,二位稍侯。 ……这二种害虫都已除去,杨善生不必害怕。命二位罪魂招出生前做何不正之事,为何来此受苦?济公活佛及阳世台中圣贤堂善生到地府采取案证,二位合作招供,以劝化世人。

罪魂曰:我生前为判官,主持判决案件,因曾接受被告贿赂,致使案情不按公审判,故有时造成冤狱,有时失去法律之正规判决。在生时收取非法金钱不少,虽然常听人言:当判官若不公正,贪财歪判,死后将会受报应。然有时心想:此世只要能荣华富贵,权高势大,管他来世如何!我死后经孽镜台之照相如何贪财受贿,或不正亏心之宣判,皆一一如映电影,明明白白现在眼前,除受「粪尿泥地狱」之刑罚外,又交来六殿, 卞城王叱我身为判官,知法、执法、犯法罪大恶极,再判入「刺网蝗钻小地狱」受苦,每日匍匐于刺网内,全身被蝗虫、水蛭吸食,浑身疼痛,元气欲尽,痛苦难言!

狱官曰:知法犯法,最为无法无天,希世间执法之人,要学包青天之作风,明公正,做到不枉不纵,为社会除奸杜弊,代天行道,功德无量。若不按法规,徇私失节,贪图贿赂,则死后地狱严刑,亦连累自己后代子孙凋零,古有明镜,报应总是无私。

第二位罪魂快述前非!

罪魂曰:我因身壮大,生前曾在赌场及各风化场所当保镳,收取地盘费维生,日子也过得什快活,吃喝玩乐无所不能,那知死后被阎王判入此狱,实在痛苦无比,凄惨万分!

狱官曰:还有其它罪孽不可隐瞒,快说出,否则加重刑罚!

罪魂曰:好的,我说!因为在黑社会吃得开,所以也不想劳力赚钱,若缺钱用时,并常至各地商店勒索金钱,如此度过一生。

济佛曰:凡不务正业或不择手段吸取他人血汗金钱者,都将有此下场,希世人回头觉之!时段不早,杨生准备回堂。

杨生曰:感谢狱官及众将军之厚待,因时刻已到,我们先告别了。

狱官曰:命众将军排班送驾。

杨生曰:我已坐稳莲台,请 恩师回堂吧!

济佛曰:圣贤堂已到,杨生下莲台,魂魄投体。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人们当然关心江歌案,刘鑫(刘暖曦)的下场几乎就决定了下一代的“助人为乐”教育方向,我理性不支持刘鑫(刘暖曦)受到法律制裁,但是情感告诉我,如果刘鑫(刘暖曦)彻彻
  • #生活如诗# ◎ YK小课堂为什么要给水晶消磁 ?你卸完妆后真的干净了吗?
  • 前两天因为我晚上有事情忙,正好妹妹问我题目,我没有时间去讲解,然后就给我哥发了信息,结果他直接没回信息,我刚把题目发过去的一秒他就打视频过来,当时还很惊讶,怎么
  • 2018年至今,电影#封神三部曲#已发布过5张夏至海报,风格迥异,你最喜欢哪一张?6月21日,点此入口马上收看直播→→ 今日特别排播:朱一龙《鼓乐青春》彭于晏、
  • 【7月】太久没写是因为日子有点忙,妈妈有点累~成哥的暑假安排了篮球所以还是比较空,暑假作业本早早写好,处于懒散状态,弟弟的妈咪包因为吃了烤鱼有味道,用你的小书包
  • 我不会找医生麻烦,因医生曾经提议他们把我生下来,但他们不听,是他们不让我见到阳光,是他们的错,一次又一次地要我死,我永远也恨死他们两个,我要他们永远不得好死,不
  • 带上麻麻,闺蜜做美甲[害羞]告别孤单一起美美哒٩(๑ơలơ)۶♡[嘿哈][耶]3.Yomo nail 工作室地址:盛和一路88号康普雷斯2单元2004联系电话☎
  • 特色介绍:住到五台山下,放空身心,体会自在生活,体味禅境,给自己一个休假的理由。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四运”:盐运、财运、文运、桃花运!
  • “但是,实践中,大多数当事人无法提供上述证据,导致其申请因‘证据不足’而被驳回,限制了人身安全保护令作用的发挥。【晨说陈语:有道理不等于正确】 有道理,并不代
  • 我们进一步进入镍行业,镍现在全球消费规模大致在每年240万吨,硫化镍矿供应占1/3左右,主流供应为红土镍矿,矿石含铁多,分布在赤道往外20几纬度上,印尼的品位最
  • 当我看到图里这句话的时候更是麻了,这是我爸从初中开始一直到现在都还对我唠叨的一个字不落的原话,其变体还有“现在不学着做饭以后怎么娶老婆”、“以后结婚了得给女生做
  • 100W的功率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主流手机、平板等产品的快充需求,而且传输速度也达到了480Mbps,高密度编织线材手感好寿命长,充电传输数据两不误。双Type-C
  • 这个系列的作品称为"Somewhere Small",使用废弃的木头、织物和其他材料,从Voltz的小型建筑物中留下的静止胶片的方法。你们辛
  • 床是一米五的双人床,房东配了一套桌椅,我自己又配了一个矮桌(转租后不会带走,包括飘窗垫也是新的(看图七))适合一到两个人住,房租1350包宽带和物业[跪了][跪
  • 多么简单,多么朴实,多么没内容,不管,能歪着就行,还有半个月,我可太期待做废物了[开学季]每次回姥姥家就会带回来好多菜和水果,全是姥姥姥爷亲自种的,去一次还担心
  • 而二元对抗会导致战争,恶性竞争,贫穷,甚至是人 ...展开全文cMST:宇宙在更高维度从本质来看是和平,喜悦,丰盛的。但地球任何形式的教条式宗教,以及科学唯物主
  • 心中有爱,有感恩,去追随自己的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努力做一个心中有爱,有情怀、有态度有意识的设计师。
  • 其实,雨水漫街,会夺命的不仅仅是水…大街上,用电、供电设施多不胜数。其实,雨水漫街,会夺命的不仅仅是水…大街上,用电、供电设施多不胜数。
  • 时日渐远,当你回望,你会发现,你曾经以为不可以放手的东西,只是生命里的一块跳板,令你成长。时日渐远,当你回望,你会发现,你曾经以为不可以放手的东西,只是生命里的
  • 我愿把我们好的创意和产品贡献,带你到品牌设计和广告装饰的空间,更有平板彩印,家居礼品的美境,让这美丽时光在马出各之家驻足,停在您满意并欣慰的笑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