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必须经历的三次跃升

博读 2022-05-22 07:00 




成大事者,在成长历程中,有三次极其重要的跃升。

如果跨不上去,你的高度,基本就很难往上了。

— 1 —

从个人贡献者,到人员管理者

第一次跃升,是从个人贡献者,到人员管理者。 

这个跃升,是从依靠自己,变为依靠别人。 

千万不要小看自己第一次带人,这是对你整个能力系统的彻底重构。 

当你只是个人贡献者时,你的能力系统是: 

有问题 -> 动手 -> 解决。 

而你一旦成为人员管理者,你的能力系统就要重构为: 

有问题 -> 抽象化问题的目标和指标 -> 传达要求 -> 看着被人完成 -> 解决。 

那么,如何重构能力系统呢? 

你必须做到四个重要的升级。 

第一个,叫做责任升级。

你要从对任务负责,变为对目标负责。 

什么意思? 

员工,是对任务负责的。 

你交给我一项具体的任务,最好能明确告诉我,完成这个任务的指标是什么? 

我把指标做到,这个任务就算完成了。 

而经理,是对目标负责的。 

假如老板问经理,这事儿怎么干成这样了? 

经理说,老板,这事不是我干的,是我的下属干的,我跟他说过好多次,他就是做不好…… 

经理觉得,谁做这件事,就是谁的错,所以特别委屈。 

这个时候你就知道,他只能完成具体的任务,但承担不了经理的责任。 

经理,需要对目标负责。 

就算是底下的员工没有做好,经理也要负全责。 

经理的存在,就是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都要解决一切问题,达成最终的目标。 

第二个,叫做沟通升级。 

你要从用自己的手,到用别人的脑。 

什么意思? 

很多公司,都是将一个部门专业能力最强的人提拔为经理。 

作为经理,你看到下属做得不如你好,常常会忍不住说“放着我来”。 

这是刚成为管理者的人,经常会犯的一个错误。 

作为管理者,你需要从依靠自己,变为依靠别人,这是一次巨大的沟通升级。 

当你只是个人贡献者时,你的决策者是你的大脑,你的执行者是你的双手。 

你的大脑想到什么决策,双手马上就能干起来了。 

决策者和执行者之间的沟通,是没有任何损耗的。 

但是,当你成为一个管理者时,情况就复杂多了。 

你的执行者不再是你自己的双手,而是下属的双手。 

你需要把自己的想法,变成下属的行动。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把你的决策,同步到你下属的大脑中。 

你不仅要跟你的下属沟通清楚,你到底想要什么,你还要沟通清楚,你为什么要让他这么做。 

你得让你的下属发自内心地理解你的想法,这样他才会完整地执行,而不是简单地糊弄。 

第三个,叫做关系升级。 

你和下属之间的关系,需要从左右的伙伴,变为上下的战友。 

什么意思? 

上个星期你们还在一起骂老板,结果,这个星期,你就直接变成他老板了。 

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 

我们之前关系那么好,现在应该怎么处理呢? 

我是应该把他当作血浓于水的家人,还是无话不谈的朋友,或者是并肩作战的合作伙伴呢? 

管理者和下属,只有一种关系,叫做合作伙伴。 

你们因为有共同的目标,所以交换彼此的价值。 

你可以把感情当作纽带,但本质上,你们的关系,是合作伙伴,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第四个,叫做自我升级。 

你的追求要从小我的满足,变成大我的成就。 

什么叫小我的满足? 

我们每一个人,都喜欢被别人表扬。 

你这件事情做得特别漂亮,你好厉害。 

你居然能谈下来这么大的客户,我太佩服你了。

…… 

我们都喜欢听到这样的表扬。

但是,如果我们需要通过这些表扬来获得满足的话,我们的团队就很难做大。

为什么? 

因为当你特别在乎别人对你本人的表扬时,你就很难接受别人对你下属的表扬。 

当你有一个下属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被越来越多人认可的时候,你会是什么感觉? 

如果你感觉被威胁,你觉得你的位置不保了。 

那你可能就只能做现在这么大的事。 

你要知道,你代表的就是你的整个团队。 

你下属的成功,就是你的成功;你下属受到的认可,就是你的认可。 

你作为一个管理者,你的心有多宽广,你就能带多大的团队。 

责任升级,沟通升级,关系升级,自我升级。 

完成了这四次升级,你就会从个人贡献者,成为一个真正的管理者。 

这是我们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跃升。

— 2 —

从人员管理者,到团队领导者

第二次跃升,是从人员管理者,到团队领导者。 

这次跃升,是从一个将才,成为一个帅才。 

什么是将才? 

战必胜,攻必克,使命必达。 

将才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赢下一场战役。 

如何领兵打仗,如何排兵布阵。 

如何运用兵力,发挥最大价值,甚至以弱胜强。 

岳飞就是典型的将才。 

什么是帅才?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帅才要做的,就是做好战略部署。 

与谁结盟,和谁为敌? 

先攻哪座城,后取哪座池? 

哪场战役可以放弃,哪场战役必须胜利? 

只有做好战略部署,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取得终局的胜利。 

秦皇就是典型的帅才。 

那如何才能从将才,变成帅才? 

你要完成两次重要的升级。 

第一个,叫做战略升级。 

你要从“把事情做对”(do things right),到“做对的事情”(do right things) 。 

人员管理者,是“把事情做对”。 

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带领下属更快、更好地达成公司的战略目标。 

而团队领导者,是“做对的事情”。 

最重要的职责,是制定公司的战略目标。 

要达成什么业绩? 

要进入哪些市场? 

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和对方合作? 

未来3年、5年,我们要做什么? 

团队领导者,考虑的是战略问题,是经营问题,需要基于更高的维度,做出正确的决策。 

而人员管理者,是在决策之下,把它更有效率地完成。 

“做对的事情”,是在选赛道。

一旦选错了赛道,就算你开宝马,也只能眼睁睁被吉利超过。 

而“把事情做对”,是在赛道上奔跑。 

用正确的方法,更快地达成目标。 

一旦成为一个团队领导者,你必须拥有全局的、更高维度的、动态的眼光。 

你看见的不再是一棵树,而是一整片森林。 

你影响的不再仅仅是自己的公司,而是整个生态网络。 

你在乎的不再是眼前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未来终局的胜利。 

你考虑的不再是今天、明天,而是以后的五年、十年。 

第二个,叫做影响力升级。 

从人员管理者,到团队领导者,你管理团队的工具,要从赏罚力,变为影响力。 

什么是赏罚力? 

你做得好,我可以给你发奖金,发股票。 

你做得不好,我可以给你扣奖金,甚至把你开除。 

这就是赏罚力。 

什么是影响力? 

影响力,来自于对各方诉求的协同,来自于团队对你价值观的认同,也来自于你个人的魅力。 

你要什么?我要什么?他要什么?我们协作在一起,能分别得到什么? 

我们能帮助到多少人?我们在创造什么价值? 

这些,都是影响力。 

影响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武器。

一旦拥有了影响力,团队对你的追随,就不再来自于对赏罚的服从,而来自于发自内心的敬重。 

你可以通过树立愿景、价值观,并以身作则,让团队成员彼此激励,产生巨大的凝聚力。

— 3 —

从单点成功,到全面开花

第三次跃升,是从企业的单点成功,到全面开花。 

你开了一家店很成功,如果再开一家,能不能继续做大? 

你做了一个app很厉害,如果再做一个,能不能持续成功? 

你在这个城市称霸市场,如果去下一个城市,能不能延续辉煌? 

这就是从单点成功,到全面开花。 

这次跃升,是从依靠经验、努力、热情、鞠躬尽瘁、“兄弟们跟我上”,变为依靠系统。 

这是系统性思维的更重大的跃升。 

单点成功时,你的成功模型是: 

有目标 -> 一路往前冲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 达成目标。 

如果想要全面开花,你就要把成功模型重构为: 

有目标 -> 抽象化曾经实现目标的能力内核 -> 复制能力内核 -> 依靠系统 -> 达成目标。 

这其中的关键,是找到坚实可复制的能力内核。 

什么是可复制的能力内核? 

我举个例子。 

你做饭非常好吃,开了一家中餐厅,生意很好。

“做饭非常好吃”,这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可是,它可以复制吗? 

精盐少许,这点可以复制吗?多“少许”,叫做少许?

油八分热的时候下锅,多少度叫做八分热?

色泽金黄时起锅。多么金、多么黄,才叫做金黄? 

这些都无法量化、不可复制。 

很多人说,泱泱美食大国,居然被洋快餐肯德基、麦当劳占领市场。 

肯德基在中国开了4000家,就是因为他们炸薯条时,不是用“色泽金黄”做标准,而是在华氏350度的油里,炸2:45秒准时起锅。 

而美食大国中国自己,能把餐厅开出这么多家的,少之又少。 

连锁餐厅中,开得相对多的,可能就是火锅了。 

那是因为火锅的“能力内核”,“独家秘方”的锅底,已经可以在工厂批量生产了。 

成功,是结果;能力内核,是成功的原因。 

成功,不可复制,但能力内核可以。 

所以,想要复制做大,全面开花,你首先要从你的成功经验中,像化学家一样,提取出可量化、可复制的“能力内核”。 

记住: 

好产品不是能力内核,做好产品的流程才是。 

好员工不是能力内核,产生好员工的制度才是。 

好用户不是能力内核,获得好用户的方法才是。 

一旦找到了能力内核,你就可以运用各种资源、杠杆去复制它,然后做强做大。 

从单点成功,到全面开花,这是一次极其重要的跃升。 

完成了这次跃升,你以后的成功就不再只是靠运气,而是靠系统。

最后的话

从个人贡献者,到人员管理者。

从人员管理者,到团队领导者。

从单点成功,到全面开花。

这是每一个成大事者,都必须经历的三次跃升。

第一次跃升,是从使用自然动力,到烧煤的蒸汽机的跃升。

第二次跃升,是从烧煤的蒸汽机,到烧汽油的内燃机的跃升。

第三次跃升,是从烧汽油的内燃机,到核反应堆的跃升。

每一次跃升,都是对你之前世界的颠覆。

这三次跃升,是你在商业世界里,必须刻苦修炼,必须通关的十八铜人阵。

有一次不彻底,一辈子难成大事。

小白兔和小刺猬,分手了。

好像,以前所有小动物都以为他们会结婚的。

小白兔获得了10公里越野冠军。

小刺猬获得了滚球大赛的最佳滚手。

小白兔以为小刺猬会在终点给她一杯鲜榨胡萝卜汁。
小刺猬以为小白兔会在观众台举着应援牌大喊加油。

然后,他们就分手了。

小狐狸问小白兔,就因为这事儿分手,不值当吧。

小白兔笑着说,所有的分手理由,都不是分手的原因,只是双方当时都能接受的理由,而已。河堤不是被秋天的夜雨冲垮的,是因为小蚂蚁在堤坝下安了家。

小狐狸说,他一定会后悔的。
小白兔笑着说,干嘛要后悔呢。

2

小刺猬开了一家坚果店,生意做的越来越好,后来,滚球大赛邀请他,他再也没有参加过,小松鼠给他介绍了好几个女朋友,他都笑着拒绝了。

小松鼠问,你想跟小白兔复合吗?
小刺猬笑了笑,说,别让我看见她,否则,见她一次,我就,我就,我就爱她一次。
说完这句话,小刺猬眼圈红红的。
但是,小白兔早就嫁给了小灰兔。

3

小白兔还是努力参加着越野比赛,挣钱养家,小灰兔在森林里推着小车卖胡萝卜,日子过的凑凑合合吧。

小刺猬每次还是躲在角落里看小白兔参加越野比赛,那一天,他会关店不营业,每一次小白兔赢了他比小白兔还要开心。

有次,小白兔在冲刺的时候,被别人故意撞倒了,小白兔在地上滚了好几圈,撞在了广告牌上,腿流血了,小刺猬冲上去,抱起小白兔就去了医院。

医生跟小白兔说,你恢复好了,恐怕以后不能再参加这种高强度的越野比赛了。

小灰兔笑着跟小白兔说,没事的,老婆,我可以养你。

小刺猬看着小白兔,他曾经以为小白兔该后悔分手的,可是,她没有。她宁愿住在下雨漏水的兔子洞里,她宁愿怀孕挺着大肚子站在雪地里跟他老公卖胡萝卜,她宁愿不停的跑拿命去挣那点奖金,因为,她很开心。

小刺猬终于明白,无论这辈子,他开多少家坚果连锁店,住多大的房子,挣再多的钱,努力把自己变的多成功,她不爱了,你连她的余光都吸引不过来。你想让她后悔当初离开你,没门,她早就找到自己的幸福了。

4

小刺猬在小白兔的朋友圈里,看到小白兔一家三口的照片,笑的那么开心,他想。原来幸福,安全感这种东西,每个人理解的都不一样,而,有些分开,就是不合适。

不合适,就是不合适。

说什么分开以后,我拼了命的努力,从此后我的荣华富贵都与你无关,你会后悔当初没有跟我在一起。大概都是臆想吧。如果当初在一起的时候,拼命,就不会失去了吧。有些旋律,一个拍子跟不上,后面就溃不成军了。

让前任后悔,想想多可笑啊,她都走了,你还在努力让她多看你一眼,你甚至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活在负气里,如果有心变好,那是对自己人生负责,何必挂一个怀旧的名头。

为什么分开?大概是,你给不了的,她在另一个地方得到了,无论是什么。

小刺猬关了店,准备离开这片森林了,他打包了行李,站在坚果店门口,小白兔刚好路过问,你要去旅行吗?

小刺猬笑着说,嗯,可能不回来了。

小白兔说,那以后是不是就再也见不到了。

小刺猬笑着开玩笑说,对啊,别让我看见你,否则,见你一次,爱你一次。

小刺猬转过身,一只手拉着行李箱,一只手挥着,哭了。
“你哪知道,我瞒着很多人,还在爱你。”

5

小刺猬去了一片新森林,这里老虎很好说话,小狐狸会跳舞,大象定期开演唱会,长颈鹿的脖子滑梯,好像每一个动物都不错,树袋熊姑娘已经向他表白第三次了。

树袋熊笑着说,我可以一直等你,等你有一天爱上我。
小刺猬说,你怎么那么轴。

树袋熊拉着小刺猬去坐船,她说,十年修得同船渡,感人吧,你想多大的缘分啊,可是,你误以为一生的那个人,不过就是一个船夫,他就是帮你渡河,你上了岸,就得挥手告别。

小刺猬说,我已经没有力气去爱其他人了。

树袋熊把小刺猬脖子上带着的胡萝卜吊坠拽了下来,当着小刺猬的面扔在了河里。

小刺猬生气的说,你干嘛啊?

树袋熊不说话,用一支笔在船上做记号。

小刺猬说,你是不是傻,船在走,不是你扔挂坠的地方了。

树袋熊说,对啊,你就是那个刻舟求剑的傻子,你在痴情什么啊,最讨厌你这种人了,爱着的时候不珍惜,失去了装情圣,你有本事,去把她抢回来,不敢吧,因为,你没本事让她再爱你了。你逃避什么,是替过去的自己赎罪吗?你能不能清醒点,别再做这些自己感动自己的傻事了。

小刺猬说,那个胡萝卜吊坠是她第一次得冠军的奖品,她跑起来的样子,呼呼带风,很可爱。她说,我跑到第10个冠军,我们就结婚,好吗?她一直在努力跑着跑着,10公里,又10公里,好远,好累的,可惜,我那时不懂,她需要陪着,才可以跑很久,很久。

船慢慢的走远了,靠了岸,小刺猬和树袋熊上了岸,小刺猬回头看,那一条船又回到河里。

谈什么一生挚爱,回到人海里,我们也会陌生的不像个样子。

作者:柒先生

康德,他是西方近代古典哲学的最高峰,他偶然读到休谟的书,大受震动。他发现他讲了 20 年的知识,而所谓“知识“居 然本身就是一个漏洞,就是一个疑窦,就是 一个根本性的疑问,这才促使康德开始思考 “知识”究竟是什么,我们人类的认知是怎样建构的。

他当然得从休谟提出的基本疑点开始。那就是什么是“空间”,什么是“时间”。因为休谟曾经论证,在经验上对空间和时间的感知无法明晰化,它只不过是事物连续发生的一个背景表象。那么康德因此追问,什么叫“时间”和“空间”,什么叫“因果联系”,什么叫“全称判断”,它从哪里来,由此提出“先验论”。

要讲康德,我们必须先讲三组词汇或者三组概念。第一,经验。请注意哲学上的“经验”和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经验”这个词不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谓的“经验”是指我们在实物活动中的知识积累,“经验”原意不是这个意思,是指我们用感知获得对象,或者用感官获得对象要素,叫“经验”。比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第二个概念,先验。“先生”的“先”,“经验”的“验”。什么叫“先验”?经验以先就被规定的东西叫“先验”,也就是在你经验还没有发生以前,已经规定了你的经验模式和经验系统的那个东西叫“先验”。第三个词,叫超验,也就是超乎于经验之外的那些追究,我先把这三个概念说清楚。
 

那么休谟如果证明经验不能达成从特称判断到全称判断的导出,经验中没有因果联系的直接要素,归纳法不成立。那么康德当然就要讨论,那么我们的“经验”是什么?我们联系经验的后面的那个作用力来自何方?我们的全称判断,因果判断,所有这些东西也就是知识基础构架的东西,在经验以外的什么地方?他提出先验,在你经验以先就被主观规定给死了,它开始做系统推动。大家要注意,他当年没有我们今天的信息量。我们的视觉只不过是感光,我们把光感成明亮,是一种先验规定。我们把波长错觉为颜色,是一种在我们张开眼睛以前就被规定死了的视觉模型。 

其实我就在讲先验规定性,我只是没有用那个词而已,要知道当年的康德没有这个信息量,他居然推导出我们的感知是有先验规定性的。就是在你经验发生以前,一个规定经验的格律或者规定经验方式的平台早已塑成。然后他提出,他说时间和空间,只不过是先验直观形式。请注意“形式”这个词,我一旦用这个词,大家立即要回到古希腊运用这个词的那个概念上去。也就是说“时间”和“空间”是不是客观存在,我们无从讨论。康德说,我只知道我的经验如果要发生它必须有一个平台。这是我的语言,我不用康德本身的话,因为说起来太拗口,为了大家现在有助于理解我改成现代语言。 

那么我的感觉和经验本身要发生,必须有一个载体,有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就是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是我们的先验直观形式。他接着讲,他说所谓“因果联系”,所谓“全称判断”,它来自于先验的范畴规定。大家注意“范畴”这个词,“范畴”这个词在我们日常用语中跟“范围”没有区别,可是它在哲学上是一个专用词,最早探讨“范畴”亚里士多德就探讨,到康德进一步探讨。康德说,我们的“全称判断”和“因果联系”是在“先验范畴”上建构的。我举个例子,他分了四组 12 项范畴,我不一项项展开,我只举一个例子。比如我说小布什必然是美国总统,你听了一定觉得有问题。可是我如果说 2+2 必然等于 4,你听了没有问题。世界上没有“二”这个东西。“二”是一个纯抽象符号。可为什么我说 2+2等于4,2×2 等于 4,你没有疑问呢?这个纯逻辑的范畴,就是必然、偶然、或然,这个在你先天逻辑模型中建构的经验以先给定的规定带出来的结果。所以你一听小布什必然是美国总统,你就会觉得有问题。 

问题在哪?在你的先验范畴中不能接受。2+2 等于 4 世界上没有,可在你的先验范畴中它成立。康德接着推导,说你的逻辑形式和你的逻辑规定来自哪里,仍然来自先验规定。他把这个超经验层面的逻辑规定,另取一组概念,叫“先验逻辑形式”。我刚才讲“时间”、“空间”、“经验”,叫先验直观形式,你在逻辑上能够整理的所有的东西,包括因果联系等等,它是先验逻辑形式。换句话说,是在经验以先就给定的感知规定性。他说经验只提供现象信息,并不提供现象信息背后的联系,因此我们感知的“世界”永远是现象界,我们所说的“存在”永远是感知中的现象体系。他说那么客观的物体物本身在哪里,在彼岸。他取一个词叫“物自体”,也叫“自在之物”。他说那个我们感知够不着的客观世界本身不在我们的感知范围以内。这就是著名的“彼岸说”。现象、现象界和物自体被划分开来,不可知论的证明达成。我前面讲过,西方文化界的主流思想是不可知论,大家想想,康德的证明是不是对人类“知识是什么”的最有效证明? 

你的“知识”是什么?不是外部世界的反映,外部世界只给你提供了一些凌乱的信息,怎样整顿这个信息,却是你的主观规定性本身在你接受信息的经验之先,就被规定了。这就是我前面讲感知不是为求真而设定,而是为求存而设定。你的先验是被什么东西赋予的,是被生存进化过程中维护生存的适应性要求塑定的。是不是这样呢?这在今天看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常识。可是在古典哲学时期,它是需要用缜密的逻辑推导一层一层去证明的。而且康德接着提出了一个更麻烦的问题,他说我们人类总有一种把自己的智慧或者理性调动到极致的倾向。但是一旦你把自己的智慧或者理性调动到极致,你在思维倾向上就总是追求达成一个绝对的、不可分割的、无限的、永恒的理念。大家想想,康德这个说法是非常成立的我们一般人一定会认为这个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古希腊人认为,在这个世界假象后面,一定有一个稳定的不可分割的永恒存在的真存。比如我们今天科学时代,在牛顿时代人们不自觉的就会认为万有引力定律是绝对的,是无限的,是涵盖一切的。到今天相对论时代,我们会认为爱因斯坦的学说及其宇宙论是绝对的,是包容一切的。 

我们人们总是在把自己的理性和智慧调动到极致的时候,追求达成一个圆满的、绝对的、无限的理念。可康德讲,我们的经验永远是有限的,你的经验根本不在无限中展开,无限跟经验没有任何关系。请想想,你看到的都是具体的对象,你能看到无限的宇宙吗?你看到的是具体的人,具体的桌子,具体的星星,具体的太阳,你所看见的都是有限存在者。经验只在有限范围内展开,知性只在有限过程中运行,可调动理性达极致追求的却是无限和绝对。一切经验和感知只在相对系统中运行,却总是在最高理念和最高理性的调动上追求无限。这构成理性运用的重大弊端。他说人类因此一旦进入这种高度调动理性的状态,立即就会发生二律背反。所谓“二律背反”,就是不能兼容的矛盾结论一概成立,结果最终导致根本知识的混乱。可见康德在那个时代就已经意识到人类的感知、经验极其狭义逻辑都是有弊端或者有局限的。而且人类把自己的理性调动到越高的程度,这个弊端和局限就展现得越为明确。康德通过对休谟问题的反思,由此建立先验论认识系统,使人类第一次明确知道我们所说的“知识”究竟是什么。 

我提醒大家听懂我这一段话,你仔细想想你的“知识”是什么,你所谓的“知识”绝不是外物的单纯反映。请想想休谟的那些论证,你所说的知识是外部信息和你主观给定的感知规定性,或叫先验规定格律组合出来的一个系统。是不是这样呢?这个问题直到康德先验论证明完毕,人类才第一次知道人类的“知识”是什么,“知识架构”是什么。我讲到这里,请大家听明白,如果你没有感知系统、思想系统、逻辑系统的调动和训练,你接受的不叫“知识”,只叫“信息”。如果你拿一个有漏洞的先验感知系统或逻辑系统整理信息,它会出现什么局面可想而知。而人类的高端感知部分不在人类显性感知的表层,它只是一种潜能,需要后天调动其储备能力加以训练,由此构成信息处理系统达成的先验整理模型,谓之“知识”。因此大家在这里一定要把“信息”和“知识”分开。我顺便纠正一个大家经常说错的话,人们说知识是无穷尽的,而我们只是知识海洋中的一粟。庄子有一个表述,他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他的意思是说我的人生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人生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危险。听起来这个话是大家都能接受的,错了。请记住,知识是有限的,它是随着你的先验感知能度而建构的。而感知能力是一个逐步发生的东西,感知结构和感知能力发展到哪一个程度,知识才到哪一个程度。请千万不要把信息的“无涯”和知识的“无涯”搞混,而且信息是不是“无涯”,是不是无限,也是需要追溯的。什么叫“信息”?信息是存在,是一,万物分化产生的边缘依存效应,也就是如果万物不分化就没有信息,宇宙的弱化展开过程就是分化过程,分化过程就是信息生发过程。

如果宇宙的演化是在一个有限区间内实现,那么信息总量也一定是有限的。在这个有限的信息海洋中,任何一个人或者一个物种处理这个信息,即使他不能处理这个有限信息量的全部,他处理的知识量一定是被他的感知能力或信息能力所给定的。因此不但知识是有限的,信息也是有限的。因此说知识的海洋是无限的,我们的知识只是知识海洋中的一粟,这说法不对。庄子说“以有涯随无涯”也不对。理解“知识”是什么,理解“知识”和“信息”的关系,理解“现象界”和“物自体”的分离,理解“客体”和“对象”的概念区别。在逻辑上是我们建立知识的基础问题。

康德;把亲眼见过和理性分析结合起来就可以做判断。佛陀;你们都是妄想分别,只有知道了亲眼见过是错觉,知道了理性分析是戏论,才有可能做出有意义的“判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和弟弟玩耍的一天[二哈]宝贝明天要去幼儿园啦,今天一天抽空就给我做思想工作,能不能再给老师请两天假,最后她放弃了~我和闺女睡前的对话:什么原因不去幼儿园?和我一
  • 23、喜欢你 百转千回 独得我迷醉24、以后你是山我就靠山 你是我就靠水 无论如何我都必须是你的宝贝25、你的名字是我见过最短的情诗26、想做个小朋友 伴你左右
  • 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谓之善,慈善是仁德与善行的统一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送花
  • (此技术适用于所有品种,前提是结合长期经验,即可保持较高准确率)纳指12275空12200平单手盈利1520美元亿田智能这只票俺的出手点技术逻辑在哪里就在上一个
  • 然后去看看世界更多的地方,不把自己局限死好像没办法了似的[交税][交税][交税]你说你长的这么帅,后来也成长了有能力了,只要你想会有更多人爱你,为啥非得吊死在这
  • 以后买蔚来汽车送蔚来手机,手机成本打包到汽车里就不显得贵了,对于用户来说“嫖”了一部手机,很可能顺理成章就成了备用机,和蔚来汽车联动肯定是最好的最舒服的,如果做
  • [心]【投稿】日常表白#言和#第一百八十三天[心]新曲良翻推荐:【词曲编绘PV:JUSF周存【调教:不安定【唱:#言和# Ft.#洛天依##乐正绫#【歌词节选】
  • 然後打完招呼,我們這個時候只剩下1心,回我的房間,吃1心藥,在點外出之前快速保存,又可以SL看看第二個要選的屬性在不在辦公室,和地圖上有什麼還沒打招呼的守護聖了
  • 【真命姻缘双人合盘:】通过两人的紫微八字合盘,对男女双方的感情进行详细解析将告诉你身边的这个人能否给你想要的幸福,他是否是你的合拍之人。也替你看穿另一半的真正心
  • 他跑来转去,戳弄、观察这些软体动物,还向天空展开双臂,似乎要让这漫天豪雨冲走他的烦恼。58级尼尔森打到第四层,66级讨魔行奖励拿完,70级打完邪神,按理说这时候
  • #11枚东风导弹落在台岛北东南海域#台媒引述台军方消息称,解放军4日13时56分起至下午16时止,区分数波次向台湾北部、南部及东部周边海域,发射共11枚东风系列
  • 也正因为他们是不甘寂寞的,所以会经常有意无意的释放出这种暗夜中的耀眼光芒,让很多过路的君子或淑女们为之颤抖和痴迷,天蝎座的女人,风度翩翩,天生魅力十足,尤其是在
  • 河北史密力维精酿啤酒设备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业精酿啤酒鲜啤机器生产商,每天接待全国各地用户询问问题多的就是,每升啤酒的成本费多少钱?绝大部分用户在开店之前,自己并
  • 泰州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获得“祥泰酒店(宾馆)”系列全市最高分,上台分享创建心得。日前,“祥泰小区”、“祥泰商超”、“祥泰酒店(宾馆)”、“祥泰工业企业”首批名单
  • 我从他们还没出道时就知道了TF家族,只是那时不追星,直到2014年我才开始疯狂喜欢三小只,买他们的明信片,海报,周边,从初二一直买到高三,我家都有一箱子周边[允
  • *不管是否参加活动,都可以用《兰花草》原声多多发布视频哦~我们能看到 光!有能力有想法有时间的小海螺请速速加群一起为轩哥更发光努力吧!
  • 泊石湾浴场还专门设立了四个吸烟区域,因为烟头掉到沙滩的鹅卵石里很难清理,所以浴场管理单位想要让游客在指定的区域内吸烟,但是这一规定没有得到所有游客的认可,他们很
  • 【#小巨人城市图谱# 丨解锁园区培育新思路,珠三角加速打造专精特新“小巨人】根据21世纪经济研究院日前梳理的工信部共三批重点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
  • 用了三千大千世界的珠宝进行布施的人,还不如真正了悟《金刚经》奥妙的人获得的福报大,甚至还不如给世人传授《金刚经》四句偈的人所获得的福报大,由此可见,不管做什么事
  • 前段时间,上综艺节目《王牌对王牌》的时候,吴孟达再次回应和与周星驰合作的问题,他笑着说:“我还没死,他还没退休,一定有机会的”如今,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了!网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