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专注!山西戴德测控十三年只做一件事 领跑“中国智造”】
  13年时间,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到跻身国内“皮带机智能巡检”领域的技术引领者,行业规模、市场占有率、用户数量稳居全国第一,产品远销澳大利亚、智利、秘鲁、缅甸等国家,服务全球2600多家客户,年销售额超亿元……这个有着骄人业绩和蓬勃生命力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山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是位于金科山西智慧科技城的山西戴德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戴德源自英文Dedicated的音译,意思是坚持、专注。公司成立13年来,我们只专注于输送带安全运行保护这个细分领域,力求把产品做窄、做深、做到极致,27项专利技术让我们远超同行的发展速度,始终引领行业发展。”公司董事长缑岳松自豪地介绍,正是“坚持”和“专注”两个关键词激活了公司发展的源动力,激励着戴德人朝着“中国矿山安全和工业安防检测技术的创领者”目标,一路砥砺前行。
  一项技术应用解决了煤矿安全的世界性难题
  矿山输送带运行过程中,皮带机的滚筒、托辊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出现损坏,输送带横向断裂、纵向撕裂时有发生,人工巡检费时费力,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处理,从而引起更大的问题,造成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这一直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世界性难题。也是缑岳松一直在努力攻克的技术难关。
  创业初期,缑岳松主要经营输送带在线监测技术产品,由于缺少尖端科技含量,客户的体验感不尽如人意,企业发展举步维艰。2009年12月的一天,缑岳松在与中科院工作的校友聊天中获悉一个重要信息:X光技术在移动检测应用中获得重大突破。这个信息让他眼前一亮:“现在X光是不是可以应用到输送带检测技术中了?”
  原来,缑岳松之前在做输送带防断裂检测时,就想过用X光,但该技术当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尤其在检测移动物体的时候难以实现。如今,这项技术的突破无疑能够使他的输送带检测技术实现质的飞跃,填补行业空白,这一发现让缑岳松异常兴奋。
  2010年,他果断斥资2000余万元创立戴德测控,组建研发团队,专攻输送带智能检测技术,历经两年的刻苦攻关,该技术终于研发成功并获得产品认证,通过国家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1年3月,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国内外市场空白的“钢丝绳芯输送带智能检测产品”正式投入生产。
  新产品问世之初,由于市场上没有同类产品,很多煤矿企业不敢相信他们产品的优越性能,缑岳松和技术人员就亲自上门演示、讲解,让客户充分了解产品。但客户谈了很长时间,有意向,却总是不签单。但好产品不缺市场,等待的只是时机。
  “当我们的第一个客户打来电话的时候,他十万火急要货的语气让我几乎以为他是个骗子,但这单生意居然很快就做成了,因为他们急需我们的产品,我们的产品是唯一的,没有其他企业生产。”谈到公司的第一笔订单,缑岳松至今记忆犹新。
  原来,这家远在千里之外的河南煤炭企业旧输送带发生断裂故障,迟迟找不到原因,新购买的输送带是否安全也迫切需要验证,第一时间想到了来企业宣传过的戴德测控。接到电话后戴德的技术人员千里“出诊”,圆满解决了煤矿的棘手难题。当下,双方签订了购买合同。戴德测控智能检测设备性能优越、品质高效的声名在煤炭行业不胫而走,产品订单纷至沓来。
  品尝到自主研发、科技创新甜头的缑岳松更加坚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专注于输送机智能检测相关领域的科技研发,不断填补市场空白。随着第一代产品在市场中被广泛认可,企业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当年,他们研发的钢丝绳芯输送带智能检测系统就获得8项煤矿安标认证,产品通过国家科学技术成果认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2年,公司与央企华亭煤业签订合作协议。2013年企业营业收入突破7000万元,跻身“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工业机器人科创赋能智慧矿井建设
  “矿井下、厂房中,一个长45厘米、宽28厘米、高15厘米带有摄像头的方形蓝色‘小家伙’在轨道上灵活滑行,电子眼上下转动,各项数据在大屏幕上实时显示。这是戴德测控研发的矿用多参数移动巡检机器人。”在公司研发中心,市场部部长闫冬介绍,它就像一位生产安全医生,通过模拟人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对设备进行巡视数据采集融合分析,通过“望、闻、嗅、切、思”,判断设备故障及故障位置,完全替代人工巡检,大幅提高了输送机运行效率,提升了输送机的智能化管理水平,能够广泛应用于矿山、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港口、城市管廊、公路隧道、农业等领域。
  据了解,戴德测控目前的高科技产品有输送机智能检测领域、防爆智能巡检机器人两系列10余个产品,并全部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拥有23项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外观专利,9件软件著作权。两项产品经国家科学技术成果鉴定为国际先进,先后获得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西赛区一等奖、山西省专利奖等。产品被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立项,连续两年进入山西省科技项目立项。
  市场需求永远是技术发展最有力的推手之一。在戴德测控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客户被称之为“里程碑式客户”。因为他们的工矿条件都很极端,有海拔4800m的西藏工卡铜矿,有极寒-40℃的白音华露天煤矿,有最热温度高达45℃的缅甸达贡山镍矿,有皮带最宽达2.2m神东榆家梁煤矿……戴德在为客户解决一个个难题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无数技术攻坚的机会,积累了大量的实用数据,从而使产品和技术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十几年时间里,我们依托2000多家位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客户,采集到了3000多条输送带内部结构数据,构建起机器人的智慧大脑。”可以说是巨大的市场规模对企业形成了良好反馈,这是我们在国内和海外市场独有的优势。”缑岳松对此深有感触!
  “去中心化”理念打造最优秀的研发团队
  走进戴德测控研发中心,目力所及均为年轻的面孔,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工位上紧张地忙碌着。像所有的科技型企业一样,戴德测控的研发及技术人员占到员工总人数的53%,专科以上人员占比92%。令人注目的是,公司的研发办公区域全部为开放式,员工与领导之间可以“无障碍”地交流,随时随地进行沟通。
  缑岳松说,科技型企业最可贵的就是人才资源,最值得珍惜的就是人的创新思维。在这里,上下级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没有所谓的“核心、权威”之说,公司就是要用“去中心化”的理念,着意营造平等的人际关系,这样员工才能没有思想的束缚,专心投身研发和技术,激发出巨大的创新活力。
  为了拓展员工的视野,缑岳松还积极组织他们走出去,参加北京、上海等国家级行业展会,欧洲、大洋洲、南美洲的国际展会上,也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这些阅历让研发人员更加洞悉市场,了解国外客户,看到了“中国智造”的在国际市场中的优势与短板,进而针对性地进行研发。
  在努力打造企业内部人才队伍的同时,戴德测控还积极同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深度联袂,高等院校的科研理论优势直接赋能企业的技术和产品,使戴德测控在“专精特新”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扎实。同时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专业的高素质高校毕业生也为戴德测控提供了“人才蓄水池”。缑岳松相信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企业的发展也将迎来更多机遇。
  13年来,低调做企业、高调做产品一直是戴德人的行事风格,虽然企业也拥有一系列荣誉和头衔,但他们更看重山西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西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具体而清晰的企业定位。正是这些,真实记录了戴德测控一路打拼的企业成长轨迹,彰显着企业在科技创新中每一个台阶的跃升,预示着企业未来发展的走向。
  “企业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更是员工们的家,他们在这里安身立命、养家糊口,也在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企业一路走来,当初一起创业的员工几乎没有一人离开,非常感谢大家的信任与追随,深感更有责任带领大家把企业做好,做长久。”缑岳松的一席话,彰显了一个民营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朴实却饱含深情。

香港定了!大力发展中医,开创中医新局面![good][good][good]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抗击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中央的大力支援下,中医药首次全方位参与香港防疫抗疫工作,彰显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有效填补医疗系统的空缺。
中医药在香港的发展历史悠久,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社会对中医药越趋关注,及至1999年,香港特区政府通过《中医药条例》,以立法规管、注册制度确立了中医的专业地位。二十多年来,随着中医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香港社会各界都在积极思考与探寻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提振发展信心:中医药全方位参与抗疫
3月29日,中央援港抗疫中医专家组抵港,实地考察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长者暂托中心等,开展考察和支援香港防疫抗疫工作,深入了解香港中医药发展态势及参与疫情防控救治的情况,并提出指导性建议。

“中医药在香港防疫抗疫工作中彰显独特优势,大幅提升发展香港中医药事业的信心。”香港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中医)黄巧云认为,中医药全方位参与此次抗疫,尤其是中央援港抗疫中医专家组的到来和指导,对未来香港中医药行业平稳、健康地发展,意义重大。

2020年4月,香港医院管理局(简称“香港医管局”)推出“中医门诊特别诊疗服务”,为出院病人或完成隔离人士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在特区政府的支持下,香港医管局积极动员中医药学界、业界,通过设立热线的方式,为接受隔离人士和市民提供免费中医咨询服务,为养老院确诊的院友和职员提供远程中医诊症或外派中医服务等。

“为支援家居隔离的患者和检疫人士,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团队迅速开展‘新冠病毒感染人士免费网上诊症服务’,提供免费视频咨询和诊症并派送中药服务。”香港浸会大学协理副校长(中医药发展)、中药创新研发中心总裁卞兆祥介绍道,“服务推出一个月内,超过一万名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和照顾者获得治疗,极短时间内,中医药服务人群数量之大,令业界备感振奋。”

类似的中医网络远程诊疗服务,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也在开展,疫情初期,校方还参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制定出第一版香港大学的中医治疗方案。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冯奕斌表示,从中医药学“治未病”的思想出发,推动中医药预防及介入治疗的运用,探讨中西医协作医疗模式,对未来香港中医药发展具有示范性作用。

二、迸发科创活力:多策并用赋能中医药事业

“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促动中医药发展,但要让中医药产业规模化,仍需特区政府、社会组织、大学等多方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谈及中医药在香港的未来发展,黄巧云坦言,一方面,社会各界给予足够支持,引领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项目构建;另一方面,围绕中医药不同领域的科学研究,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共同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开辟全新路径。

2019年6月,香港特区政府启动“中医药发展基金”,注资五亿港元,提升业界整体水平,包括为中医药界和中医医院培养所需人才,促进与中医药有关的科研,并加强市民对中医药的认识。此外,全港十八区内的“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除履行“教”与“研”的培训和科研职能外,还为香港市民提供由特区政府资助的全新中医门诊服务。

同时,香港首家中医医院预计于2025年落成启用,从医疗服务、教学及培训、科研、多方协作、创造健康价值五个方面进一步统筹促进中医药发展。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中医医院发展计划办事处总监张伟麟指,中医医院将会扮演“转化者”的角色,促进香港的中医服务、教育培训、创新和科研的协同发展。

为推进香港中药的传承创新,提升科研能力,香港浸会大学2020年成立“中药创新研发中心”,引领中药开发走向标准化和国际化,并为业界培养人才。针对中药的研发过程,中心设六个研究平台,包括“临床数据科学研究组”“中药药学研究组”“人工智慧驱动药物开发研究组”等,综合处理中药创新的研发,并为个别中药配方进行相关临床研究。

“我们希望将中药创新提升至更高层次,汇集世界级合作伙伴,利用国际标准,共同将传统中医药智慧转化为医药产品。”卞兆祥介绍,“中药创新研发中心也在孵化初创公司,与粤港澳大湾区内其他城市合作,创新优化制药过程,开发更多中药产品。”

建好中药创新发展的链条,科创人才的培养是关键一环。“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香港应善用机遇,培养中医药领域的顶尖人才,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落地,让科技势能转化为产业动能。”冯奕斌表示,作为以研究为主导的综合性大学,香港大学将从创新实践、校企合作、本地服务等方面培育中医药领域多元实用型人才。

三、走向国际舞台:拓宽中医药传播空间

中医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国家“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中医药开放发展,促进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与技术国际推广相结合。踏浪湾区,联通世界,香港背靠内地庞大市场,拥有与国际接轨的强大优势,为中医药“走出去”创造更多活力。

“香港中医药文化浓郁,各种药膳、凉茶等家喻户晓、随处可见。”黄巧云说,“中医药走向国际,香港必然是前沿阵地,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医药、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前,香港医管局已与不少海外机构、顶尖学府强强联手,从国际角度看中药研究的标准化,探讨中医药的研究及科技创新,冀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了解。

“香港虽提供以西医为主的健康服务,但中医是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特区政府持续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强化社会对中医药的认知程度,在让市民得到适切的医疗服务同时,从中西医协作模式出发,凸显中医药作用,引发国际共鸣。”张伟麟补充道。

在实践方面,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自创立以来,将探寻中医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模式作为长远任务,捕捉最新机遇,扩大国际话语权。冯奕斌认为:“在教授传统中医药学的过程中,需通过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将传统医学转变为现代社会所认可、接受的技术力量,推动中医药更好地与世界对话,打造国家文化名片。”

展望未来,“讲明白、有底气”是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路径。卞兆祥强调,首先,使用公众听得懂的语言诠释中医药的特点、疗效,用科学的语言讲科学,用文化的魅力说文化,中医药才能真正走向国际化;其次,要坚定文化自信,有底气地去传播中医药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展现大国崛起的精彩。

挂云帆,济沧海;驭势行,谱新篇。中医药全面参与疫情防控救治,作出重要贡献,展现中国智慧。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将来会在制度和政策上进行“松绑”,为香港的中医药发展提供更多契机,希望为香港的中医药发展出一条新路,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中非农业合作推动减贫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仓廪实,天下安。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目标。多年来,中国通过向非洲国家派遣农业技术专家组,在当地创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不断提高非洲国家的粮食自主生产能力和农业技术水平,帮助非洲人民吃饱饭、吃好饭,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推动减贫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中国专家组指导下继续种水稻,肯定错不了”

  稻浪翻滚,稻米飘香。3月底,布隆迪布琼布拉农村省鲁卡拉姆垦区,100公顷水稻喜获丰收。看着村子里堆成小山一样的稻谷,村民利欧卡迪想到家人都能吃上白米饭,不禁喜上眉梢。
  去年11月,鲁卡拉姆垦区被纳入中国援布隆迪农业专家组(以下简称“中国专家组”)最新一批建设的杂交水稻减贫示范村。“中国专家带来了种子、化肥、农药。才4个月,村子就迎来了第一季收获。”走在自家的田地里,利欧卡迪一边忙着收割、晾晒,一边给记者算起了经济账。
  “每公顷平均产量超过9000公斤,比以前翻了一倍多!现在的粮价高,除去租地款、农资、人力投入等,纯收入就有210万布隆迪法郎(约合人民币6788元)。”身为7个孩子的母亲,利欧卡迪已经精心规划好这笔收入的用处,“给孩子们买几件新衣服,给家里添置几样家具……”她还盘算着再租一块地,“家里改善生活就指望这些水稻了”。
  按照中国专家组的指导,首季收获后,村子将按生产性投入基金管理模式,协助农户准备下一季生产所需的杂交水稻种子、化肥、农药等。中国专家组组长杨华德介绍:“这样可以实现资金保值,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杨华德在布隆迪开展农业援助6年多,帮助当地水稻增产两三倍,被布隆迪农业部授予“突出贡献奖”。日前,布总统恩达伊施米耶向杨华德颁发荣誉证书,表彰其为布农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
  “我向合作社交了下一季的基金。在中国专家组指导下继续种水稻,肯定错不了!”村民奥古斯丁家这一季共收获了3600公斤水稻,纯收入达300万布隆迪法郎。他期盼下一季收获的到来,多攒些钱给家里盖新房子。
  鲁卡拉姆垦区的丰收景象,在布隆迪已不鲜见。2018年,中国专家组在布班扎省基航佳县林格四村建设第一个杂交水稻示范项目,向村里提供首季生产性投入基金和技术指导、派驻技术带头人,并对合作社农户进行培训。如今,林格四村的水稻单产增长136%,人年均占有粮食900多公斤,全村实现脱贫。
  自2020年9月中国援布农业示范中心投入使用以来,中国专家组与布方工作组密切配合,杂交水稻等农业试验、农技推广工作陆续开展。如今,在布班扎省、布琼布拉农村省、锡比托克省等地,中国专家组建设的9个示范村都种上了杂交水稻。在稻瘟病严重的11个山区,中国专家组在13个示范村精心选育抗稻瘟病新品种,累计发展优质水稻3000公顷。“我们希望‘援助一个项目,发展一个产业,致富一方民众’。”杨华德说。

  “把下游加工产品推向更广阔市场”

  “我现在要给学员们上课,一会儿还要去几个农户家看看。”2020年,美蒂尔从福建农林大学硕士毕业后,加入了卢旺达农业委员会,从事菌草推广工作。她的丈夫仍在万里之外的中国攻读菌草领域博士学位。
  若时间回到10年前,美蒂尔绝想不到自己会与来自中国的“致富草”结下如此深厚的缘分。
  “我在中心开设的培训班上第一次品尝到鲜嫩的菌草,那滋味太美妙了。”美蒂尔提到的中心,是2011年在卢旺达南方省胡耶市成立的中国援助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
  作为中心主要运营的4个项目之一,菌草项目延续并拓展了福建农林大学长期向当地传授的菌草技术,10年来累计开设57期农业技术培训班,培养了超过2000名农业人才。
  给学员们上完理论课后,美蒂尔马不停蹄地赶到农户家里,指导他们开展作物种植。“这边是用菌草渣和有机肥栽种的玉米地,那边的大豆也是这样种的。”看着田里的庄稼,美蒂尔自豪地说:“这些农民都是我培训过的。”
  依靠“以草代木”培育菌菇,村民莱昂尼达斯不仅自己脱了贫,还带领全村60多户人家投入这项产业。“我们用种菌菇赚的钱为村里建了学校。我们给学生们送去菌菇,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儿童营养不良的问题。”
  谈起食用菌产业在帮助卢旺达农户摆脱贫困中发挥的作用,美蒂尔十分感慨:“很多农户一开始自己种植菌菇,后来培育菌袋销售给其他农户,如今又尝试生产菌菇粉和干菌菇,把下游加工产品推向更广阔市场。”
  食用菌产业现在成了卢旺达农业经济主要推广项目,当地有近90家菌草生产公司、合作社等机构,参与菌菇种植的农民超过3万人。“小而美、见效快、惠民生”的菌草技术在卢旺达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美蒂尔和丈夫虽远隔万里,但他们很庆幸拥有共同的事业。在一次视频连线中,丈夫问女儿有什么理想,女儿回答说“要像妈妈一样成为菌草专家”,全家人乐得合不拢嘴。

  “带动我们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进程”

  4月的西非中央高原仍处旱季,每日平均气温超过40摄氏度。从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北环路往布瓦里镇行驶约12公里,中地海外农业高科技阿布贾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内,工人们正在骄阳下忙碌着。
  今年下半年,占地80公顷的中国援尼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将在这里投入运营,成为中尼农业合作与发展研究的新平台。看着自己参与建起来的产业园,来自阿布贾郊区乌沙法的小伙子阿贝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以前我在一家公司工作,学到了不少农业技术。中国公司告诉我们如何培育优良种子,如玉米、大米、木薯等等,这能解决农民生存的大问题。在这一方面,产业园今后能发挥大作用。”阿贝满怀憧憬。
  去年3月,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包括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农业技术研究和服务中心、动力中心及农机展示中心等。投入使用后,产业园将开展包括种苗研发及栽培示范、农产品加工与流通、农业技术培训与服务以及农业装备开发制造在内的一系列工作。
  农机手马纳塞赫将在动力中心及农机展示中心工作。“这边是圆盘犁和木薯加工机,那边是碾米机和小型榨油设备……”每当看到这些将在中心展出的农机设备,马纳塞赫就十分兴奋,“中国送来了我们最需要的农机设备。有了这些工具,播种、收割、脱壳将变得容易多了”。
  在尼日利亚西北部凯比州的瓦拉农场,育种专家正在为新一季水稻育种工作作准备。这座农场占地2025公顷,由中地海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06年投资建设。经过10多年的摸索和创新发展,农场走出了一条与尼日利亚环境相适应的中国水稻种植新路子。
  “现在,瓦拉农场已成为尼日利亚重要的机械化生产示范、培训基地。”凯比州农业专家阿尔贡古多次到农场调研,对中国专家带来的新理念新技术钦佩不已。“在我们国家大部分地区,农民仍然在使用传统生产工具与生产方法。”阿尔贡古期待农场的经验可以推广至尼全国,“带动我们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进程”。
  “中国总是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粮食安全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成立将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尼日利亚农业部规划和政策协调司司长祖百鲁说。(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而对如此景况,多情的词人能不产生伤春迟暮之感?于是,“日日唤愁生”就很自然的了,这句明点出个“愁”字,由景入情。结尾道:“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人老了
  • #奥克兰# 【《国际金融》道指期涨逾200点 疫情发展或成焦点】在上周猛烈的类股轮动行情带动美股劲扬、标普500指数站上历史新高后,周日夜间美股期货开高走高,
  • ”“喝一杯呀,不过还是姐姐请客啦~”这两张照片真的很适合一些异国偶遇文学✍#任嘉伦[超话]# HI. HI. HI. 李溪成(心中喜愛❤️的小橙子)[心]晚上
  • 南安有195名身患重度残疾、生活无法自理的儿童,我们在全省首创特殊教育云端学校,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医教结合、精准帮扶的综合服务体系,实现“送教+送康全覆盖
  • 几分钟就可以搞定,小白们快试起来#不可辜负的美食[超话]##立冬煮饺把鲜尝#减肥日记#712021年11月12日 有点低落的一天早餐:两片全麦面包+一杯黑咖啡+
  • 这位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黑暗中的普通人,一直努力给生活增添一些光。【完善“有声”红绿灯让城市更有爱】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无障碍环境
  • 那时候,马伊琍的片酬已达5000万,助理心想,50万都不借,还是好闺蜜呢。 马伊琍一直是个务实和不浪漫的人,马伊琍妈妈很早就给女儿攒嫁妆,还告诉女儿,必须
  • 他回复网友:“端午让人家好好过节”没看出来,他还是个有职业操守的狗仔记者。6月3日,葛斯齐开通了微博账号,发布的第一条动态是:“终于可以好好吃饭了”而网友们关心
  • 另一组数字也诠释着潍坊的不凡实力:2021年,潍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600亿元,完成656.9亿元,22年来首次进入全省前三,增长14.5%,仅次于省内两个过
  • 总体而言,美式风格的家居设计是宽敞而富有历史气息,各种仿古墙地砖、石材的偏爱和对各种仿旧工艺的追求,精心选择的材料为家居的进一步造型确立了良好的基础,表现出独特
  • 8、在生活的威胁下,也不要放弃啊。 5、在这个冬天,和更好的自己碰面。
  • 昨晚跟思佳碧碧聊了很多,她们居然对我的为人评价很高,哈哈其实我没什么,工作遇困难,撂挑子走人,从来都不是我的所为。在乎“要被珍惜”的结果,通常是“牺'牲”过程痛
  • #未来 驱蚊水 绿#去年火得不要不要的驱蚊水到货啦,入夏可是一瓶难求日本 SKIN VAPE驱蚊水液防蚊虫喷雾止痒水液 宝宝孕妇可用200ml已通过脱敏测试,孩
  • 金牛比较容易安于现状,因为他们骨子里喜欢稳定的生活,能够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对于金牛来说,已经是一种幸福了,所以也容易显得很懒很佛。 对于不喜欢做的事情,射
  • 焚香熏衣,佩戴香囊,装点了贵族的雅致生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周身不带异味出门就成为必要的礼节,《礼记.内侧》对青少女男女的要求就有:“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
  • 我们这款礼盒内含小黄袋每日坚果15包,外加2瓶坚果奶,这个价格非常划算,推荐大家试试,给你不一样的吃坚果的体验。我们这款礼盒内含小黄袋每日坚果15包,外加2瓶坚
  • #种草花花万物##微博小店##周五优选日#❗ ❗ 随时发红包群❗❗进群不要等没券了就只有后悔了哦! #种草花花万物##微博小店##周五优选日#❗ ❗ 随时
  • 年轻人一定要知道的做饭技巧 #当代独居年轻人做饭实录# 1、煮水饺时,在水里放一颗大葱或在水开后加点盐,再放饺子,饺子味道鲜美不粘连;在和面时,每500克面粉加
  • 作者指出,明末清初的江南闺秀远不是受压和无声的,她们在男性支配的儒家体系中创造了一种丰富多彩和颇具意义的文化生存方式。[挖鼻]#知書club[超话]#新书介绍丨
  • 这种把碎肉加入淀粉里制成一个粉坨的熟食,在我的家乡冀中平原,叫肉焖子,媳妇快餐,村长可见,流传却不止百年。按主材的不同,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猪肉焖子,焖子里的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