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O# 妖兰画师Choco(协助:今泉昭彦)以及声优高野麻里佳的印象访谈(TMA14)
Choco

——在设计梅露莘的时候特别纠结的地方以及费力气的地方有哪些?
在设计方面,为了将来运用的时候也能做到没什么难度,是以不要堆砌太多为目标来进行设计的。具体来说,就是在《Fate/Stay Night》登场也没什么违和的这种质朴感。话虽如此,但设定可是塞得满满当当的,所以整体来看情报量还是非常多的。设计的顺序是:阿尔比昂、第一、第二、第三、最终、赤热。
第二再临因为有指定说是派对用的正装,所以很简单地就定好了。因为有预想到其他的再临不管是画还是COS都实在是太麻烦了,所以第二再临就稍微关照一下设计成了那样。最喜欢的设计是赤热偏位。多半,是自己为了契合奈须老师所写的毫不留情的故事内容,不得已才解除了所有限定来描绘的结果……
关于表情的差分,当初并没有指定什么专用的变化,不过我还是自说自话地画了23个表情。在那之后被告知希望加个“瞪眼”的表情便进行了追加,剧中未使用的素材有两个表情差分和第三再临用的面纱等内容。那个震惊的“为什么?”的表情,是在读了设定之后,“在那个场景就该用这样的表情吧?”,这样自说自话地画了的差分,不过奈须老师倒是很好地将其运用了起来。

——有什么制作相关的内幕或废案吗?
第一再临那双有着前面开口的不可思议设计的靴子(废案里倒是有很普通的有着过膝长靴设定稿)。那实际上是“超级变变变”里的计量表,在星期六的时候下半身会变成龙=黑化,至于梅露莘的黑化水平,看一下脚黑到什么位置就能明白了。另外,在剧中没有出现的迷之最终再临模样是按照奈须老师的希望去画的。我认为奈须老师原本预想的多半是全身更加“洁白”的模样。既然已经被我给逐渐给“搞黑”了,那么最起码在最终再临里能给她带来救赎,那副画就是在这样的期望下得以完工的。

——对Choco老师来说,第二部第六章是个怎样的故事呢?
作为Master,和伙伴们一起在不列颠的大地上疾驰的旅途中,感觉自己真的度过了一段非常美妙的时光。不管哪一个角色,他们的灵魂都赤裸裸地展现了出来,不管是善意还是恶意都让人觉得可爱……我好喜欢大家。

设计协助:今泉昭彦

——今泉老师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参与到了设计工作中的呢?
主要负责对《Fate》的世界观进行说明和补足,检查设计内容并提出灵感。无悔湖光二刀流就是我任性地提出然后在交稿前才勉勉强强画完的。两人靠着灵感来对殴的那些日子真的非常有意思!

——据说是今泉老师来为奈须老师和Choco老师牵线搭桥的,事情的经过究竟是怎样的呢?
在和奈须老师一起吃烤肉的时候,听着它充满激情地讲述着对Choco老师作品的热爱之情,“要是给俩人搭上关系的话,看起来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呢……嘿嘿嘿”这样想着的我,便另外找了个机会为二人搭上了桥。

——对今泉老师来说,第二部第六章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是个非常长的童话,虽说是个令人难过而又悲伤的故事,但也会让人想要一直沉浸在其中……就是这样不可思议的感觉。虽说我只是为制作贡献了绵薄之力,但是我也觉得非常的开心。

高野麻里佳
——对梅露莘的第一印象是?
我还记得自己看到立绘的时候,有觉得非常感动:这是何等虚幻而又缥缈的美啊!能够为这样美妙的角色配音,我感到非常的光荣。在游戏中也被她以“兰斯洛特”的身份来展现的帅气而又光彩夺目的故事所打动,在今后的录音中也想要将这一面灵活运用起来。

——在演绎的时候有注意到的点是?
第一人称有时候是“私”有时候是“仆”塑造角色的时候很是费力气。由于演的是有着内情的两面性角色的缘故,究竟用什么程度的角色变化才能将各种各样的形象全都囊括进去,现在想来真的是一件非常难的录音工作。“用‘私’的时候是天真烂漫的女性,用‘仆’的时候是帅气的骑士。偶尔也请表现得高傲一些吧!”这样的指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印象留下最深的语句是?
“Innocence Aroundight”(宝具名)。因为从没有过这样以帅气的方式说出帅气的名字的经历,所以觉得很开心。

——请给粉丝们说点寄语
非常感谢各位在平日里对妖精骑士兰斯洛特的喜爱之情。虽说高野我只是个刚刚和《FGO》相遇没多久的新人,但是之后我也会全身心地投入录音工作中去,所以还请大家能够为作品和我一起好好加油。

规定和人情起了冲突我们该怎么选!你们怎么看!!!!

本轮感染者破10万,上海救护车事件视频流出:除了愤怒,我们该反思什么?

这两天,上海的一位老人去世的新闻,引起很大争论。

事情大家应该都听说了。

3月30日,老人突然哮喘发作,状况危急。

家人赶紧打了120和110,邻居和防疫工作人员也都来帮忙救治。

十几分钟后,一辆救护车来到楼下。

但那是二楼邻居叫的,按照规定,不能擅自改接老人。

所以,虽然二楼邻居状况不算紧急,也同意把救护车让给老人,但救援的医生还是坚持带二楼病人走。

老人的家人再三恳求,说老人情况危重,已经没有呼吸了,急需救命。

救援人员不为所动,而且拒绝把救护车上的除颤仪借给老人。

在求助者绝望的嘶吼里,医生关上了车窗,走了。

等属于老人的救护车赶来,已经无力回天。

视频被传到网上,激怒了很多人。

人们大骂医生没有人性。

官方很快做出回应:

这名医生当时虽有紧急救治任务在身,但如此处置实属不当,已经停职。

这个处理又引起了很多不满。

有网友说,120的医生有严格规定,让接谁就得接谁,不能擅自行动。如果需要抢救别人,要急救中心指派才可以。

而且因为救护车本来要接的二楼病人是口头承诺同意先接老人的,如果他出了意外,是有理由起诉医生不按制度接诊的。

还有就是,除颤仪其实也救不了哮喘老人。

的确也有道理。

但是,道理很有理,现实却很荒谬:

一个老人生命垂危,急需抢救。

救护车正好来了。

却不能救助老人,而是把另一个不太着急的病人拉走了。

这显然不合情理。

问题出在哪里?

官方说这次的医生处置不当,那怎么才算得当?

这是一道必答题。

希望有关部门能仔细研究,给出解决方案。

如果这一次不探讨,不解决,事情就很可能再次发生,就还会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也还会有医生或者工作人员,因为遵守规定,反而成为众矢之的。

我个人觉得,需要讨论的有两点。

第一,制度上,能不能给具体执行的工作人员一点灵活性,允许他们根据情况做出紧急决定。如果他们做了符合情理的行为,万一出了状况,可不可以不担责。

第二,执行上,具体干事儿的人,应该有基本的判断力和同情心,而不是僵化冷漠地只求自保。

一个文明的社会,第一要有制度保障,第二要有温度托底。

二者缺一不可。

最近疫情严重,意外状况频繁发生。

很多事情,都是我们完全想不到的。

3月中旬,深圳一个年轻妈妈,趁孩子睡觉时出去买东西。

不想,回来的时候,小区封了。

按照规定,她不能再进去。

可是孩子一个人在家睡觉啊。

她不回去,孩子怎么办?

年轻妈妈很崩溃,在小区门口歇斯底里地大叫。

但防疫人员坚决表示“没办法,现在是临时管控,进不去”。

按规定执行任务,本来也没错。

但是对于显然不合情理的情况,能不能“特事特办”?

妈妈后来进去了。和上面救护车案例一样,这需要制度给执行人员一点空间,也需要执行人员有基本的人情味。

还有一个货车司机,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我也觉得挺值得关注的。

现在很多地方都查得严,只要行程码带星,就不让通过。

可是货车司机们全国送货,几千公里行程,途经多个城市,难免路过有疫情的地区,行程码很容易就被挂了星。

而因为这个星,他们就可能辛辛苦苦跑到目的地,却被直接劝返,要求“哪来的回哪去”。

他们拉着一车货,一路上辛苦不说,光油钱和过路费就花了几千,就这样被要求开回去,情何以堪。

关键这些人大多不算中高风险地区的人,也都有核酸阴性证明。

很多货车司机为了行程码不出问题,就拿着俩手机换着用,隐瞒行程。

结果被查出来,又遭到严惩。

和那位120医生一样,货车司机好像也面临无解的命题。

不出车,没饭吃。

出来送货,可能根本送不到地方。

现在很多人都陷入了这种困境,他们应该被看到。

新冠病毒的疯狂袭击,使我们的正常生活秩序被严重打乱,麻烦层出不穷。

疫情求助帖子里,有各种各样的状况:

有人腰椎骨折,只能卧床,无法自理,但小区封闭禁止出入,没法就医。

有人刚做了手术,满腿钢钉,需要护理,但找不到大医院治疗。

有人网购了必须吃的药,但快递点停了,快递不给送,他没有药吃,身体渐渐扛不住。

有外地人滞留疫情地区,家里老人去世,没办法回去奔丧。

有女孩身上没钱,又一个人隔离14天,精神状况出现异常。

有老人独居,又不会网购菜,群里接龙也接不上,天天吃不上菜!

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现在网上有很多骂声,骂某个城市,骂某些政策,骂防疫人员……

心情我非常理解,但其实抱怨和大骂都没什么用。

而且现在我们也应该明白了,没有哪个城市是完美的。

当疫情大规模爆发,无论上海、长春,还是武汉、西安,都会犯错,会力不从心,会手忙脚乱。

与其大加批判,不如想想如何改变。

我们最该做的,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疫情里,一个又一个求助里,总结经验,想想下次如何避免。

疫情短时间显然不会过去,那么在下个城市爆发的时候,能尽量避免再出现这些问题,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不能只经历教训,不增长经验。

所以我想,一个城市在经历一波大疫情之后,能不能细致地复盘一次。

都遇到了什么问题,每个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是什么,如何在下一次做得更好。

而且就算是一个普通人,是不是也可以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比如你曾经被封控,遇到很多麻烦,也有很多思考。

那就可以说说,你认为封控策略如何调整会更合理,居委会如何服务会更高效。

大家各抒己见。

不一定是标准答案,但有价值的讨论,肯定比破口大骂有意义。

整个3月,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过了10万例,波及29个省份。

前几天,国家卫健委还说,上海疫情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已经报告的感染者超过3.6万例,近期还会增加。

现在看,奥密克戎的传播是真的厉害。

跟原始的新冠毒株,简直不像一个品种。

上海的几番尝试也表明,一旦流传开来,小范围的防控很难搞定,最好用的清零手段,还是“大面积封控”。

最近新闻说,奥密克戎又出现了升级版“XE”,传播力更强。

所以我们短期内肯定还摆脱不了疫情,封控在所难免。

可一个“封”字,说起来简单,执行起来就会出现上面的种种问题。

我们眼下最务实的做法,是尽量让封控的安排更合理,代价更小。

不能因为孕妇核酸证明过期4小时,而无法入院,导致流产。

不能因为隔离的老人不会团购不会接龙,就吃不上菜。

其实城市管理者应该有个最基本的认识:

疫情期间,社会不得不制定一些应急措施。

而临时性的政策,大多不完美,一定会有极端的情况出现,比如妈妈出来买个菜就被封在外面了。

这种时候,还是要有“特事特办”的灵活性,不能两手一摊眼睛一瞪,用一句“要遵守规定”处理所有的情况。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人应该有人情味,有灵活处理事情的能力。

前两天有个新闻,很触动我。

湖北黄冈,一位老人去世了。

儿子媳妇匆匆忙忙从上海赶回去,却必须要在酒店隔离,不能送葬。

老人火化当天,灵车特意绕行到隔离酒店。

儿子儿媳穿着防护服,跪在路边送别。

这场景让人泪目,也让人感慨。

其实按照规定,隔离人员是不能离开酒店房间的。

但工作人员允许夫妻俩穿着防护服,出来跟老父亲告别。

既保证了防疫,也考虑了隔离者的需求。

这就是人情味。

灵车特意绕行到酒店,让他们可以拜别。

这也是人情味。

病毒冷酷,但人应该有温度。

3月29日,吉林有一个不起眼的新闻。

防疫点,几个志愿者在工作。

一位车主特意把车停在他们附近,还在后车窗上贴了一张纸条:

车未锁,志愿者可进车休息!最起码挡风!

防疫人员们看到,都觉得很暖心,也真的进去睡了一觉。

我特别想给这个车主点赞。

疫情当下,社会亟需帮助。

有感染者需要救治,有辛苦的工作人员需要休息。

有隔离的孩子需要照顾,有买不到菜的老人需要帮助……

有很多的事情,我觉得都不是仅靠制度就能解决的。

在制度没有到达、或者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人性的温度。

确切地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地提供做力所能及的帮助。

面对疫情,我们所有同胞都是一个整体。

我们都是局中人,都应该善意地去参与,力所能及地给困境之下的同胞以温暖和便利。

疫情的寒冬也许很久都不会过去,这就格外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小暖阳。

专家有智慧,领导有担当,执行者有善意,老百姓有素质。

如此,我们才能在这寒冬里,感受到暖意。

本轮感染者破10万,上海救护车事件视频流出:除了愤怒,我们该反思什么?

这两天,上海的一位老人去世的新闻,引起很大争论。

事情大家应该都听说了。

3月30日,老人突然哮喘发作,状况危急。

家人赶紧打了120和110,邻居和防疫工作人员也都来帮忙救治。

十几分钟后,一辆救护车来到楼下。

但那是二楼邻居叫的,按照规定,不能擅自改接老人。

所以,虽然二楼邻居状况不算紧急,也同意把救护车让给老人,但救援的医生还是坚持带二楼病人走。

老人的家人再三恳求,说老人情况危重,已经没有呼吸了,急需救命。

救援人员不为所动,而且拒绝把救护车上的除颤仪借给老人。

在求助者绝望的嘶吼里,医生关上了车窗,走了。

等属于老人的救护车赶来,已经无力回天。

视频被传到网上,激怒了很多人。

人们大骂医生没有人性。

官方很快做出回应:

这名医生当时虽有紧急救治任务在身,但如此处置实属不当,已经停职。

这个处理又引起了很多不满。

有网友说,120的医生有严格规定,让接谁就得接谁,不能擅自行动。如果需要抢救别人,要急救中心指派才可以。

而且因为救护车本来要接的二楼病人是口头承诺同意先接老人的,如果他出了意外,是有理由起诉医生不按制度接诊的。

还有就是,除颤仪其实也救不了哮喘老人。

的确也有道理。

但是,道理很有理,现实却很荒谬:

一个老人生命垂危,急需抢救。

救护车正好来了。

却不能救助老人,而是把另一个不太着急的病人拉走了。

这显然不合情理。

问题出在哪里?

官方说这次的医生处置不当,那怎么才算得当?

这是一道必答题。

希望有关部门能仔细研究,给出解决方案。

如果这一次不探讨,不解决,事情就很可能再次发生,就还会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也还会有医生或者工作人员,因为遵守规定,反而成为众矢之的。

我个人觉得,需要讨论的有两点。

第一,制度上,能不能给具体执行的工作人员一点灵活性,允许他们根据情况做出紧急决定。如果他们做了符合情理的行为,万一出了状况,可不可以不担责。

第二,执行上,具体干事儿的人,应该有基本的判断力和同情心,而不是僵化冷漠地只求自保。

一个文明的社会,第一要有制度保障,第二要有温度托底。

二者缺一不可。

最近疫情严重,意外状况频繁发生。

很多事情,都是我们完全想不到的。

3月中旬,深圳一个年轻妈妈,趁孩子睡觉时出去买东西。

不想,回来的时候,小区封了。

按照规定,她不能再进去。

可是孩子一个人在家睡觉啊。

她不回去,孩子怎么办?

年轻妈妈很崩溃,在小区门口歇斯底里地大叫。

但防疫人员坚决表示“没办法,现在是临时管控,进不去”。

按规定执行任务,本来也没错。

但是对于显然不合情理的情况,能不能“特事特办”?

妈妈后来进去了。和上面救护车案例一样,这需要制度给执行人员一点空间,也需要执行人员有基本的人情味。

还有一个货车司机,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我也觉得挺值得关注的。

现在很多地方都查得严,只要行程码带星,就不让通过。

可是货车司机们全国送货,几千公里行程,途经多个城市,难免路过有疫情的地区,行程码很容易就被挂了星。

而因为这个星,他们就可能辛辛苦苦跑到目的地,却被直接劝返,要求“哪来的回哪去”。

他们拉着一车货,一路上辛苦不说,光油钱和过路费就花了几千,就这样被要求开回去,情何以堪。

关键这些人大多不算中高风险地区的人,也都有核酸阴性证明。

很多货车司机为了行程码不出问题,就拿着俩手机换着用,隐瞒行程。

结果被查出来,又遭到严惩。

和那位120医生一样,货车司机好像也面临无解的命题。

不出车,没饭吃。

出来送货,可能根本送不到地方。

现在很多人都陷入了这种困境,他们应该被看到。

新冠病毒的疯狂袭击,使我们的正常生活秩序被严重打乱,麻烦层出不穷。

疫情求助帖子里,有各种各样的状况:

有人腰椎骨折,只能卧床,无法自理,但小区封闭禁止出入,没法就医。

有人刚做了手术,满腿钢钉,需要护理,但找不到大医院治疗。

有人网购了必须吃的药,但快递点停了,快递不给送,他没有药吃,身体渐渐扛不住。

有外地人滞留疫情地区,家里老人去世,没办法回去奔丧。

有女孩身上没钱,又一个人隔离14天,精神状况出现异常。

有老人独居,又不会网购菜,群里接龙也接不上,天天吃不上菜。

很多货车司机为了行程码不出问题,就拿着俩手机换着用,隐瞒行程。

结果被查出来,又遭到严惩。

和那位120医生一样,货车司机好像也面临无解的命题。

不出车,没饭吃。

出来送货,可能根本送不到地方。

现在很多人都陷入了这种困境,他们应该被看到。

新冠病毒的疯狂袭击,使我们的正常生活秩序被严重打乱,麻烦层出不穷。

疫情求助帖子里,有各种各样的状况:

有人腰椎骨折,只能卧床,无法自理,但小区封闭禁止出入,没法就医。

有人刚做了手术,满腿钢钉,需要护理,但找不到大医院治疗。

有人网购了必须吃的药,但快递点停了,快递不给送,他没有药吃,身体渐渐扛不住。

有外地人滞留疫情地区,家里老人去世,没办法回去奔丧。

有女孩身上没钱,又一个人隔离14天,精神状况出现异常。

有老人独居,又不会网购菜,群里接龙也接不上,天天吃不上菜。

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现在网上有很多骂声,骂某个城市,骂某些政策,骂防疫人员……

心情我非常理解,但其实抱怨和大骂都没什么用。

而且现在我们也应该明白了,没有哪个城市是完美的。

当疫情大规模爆发,无论上海、长春,还是武汉、西安,都会犯错,会力不从心,会手忙脚乱。

与其大加批判,不如想想如何改变。

我们最该做的,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疫情里,一个又一个求助里,总结经验,想想下次如何避免。

疫情短时间显然不会过去,那么在下个城市爆发的时候,能尽量避免再出现这些问题,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不能只经历教训,不增长经验。

所以我想,一个城市在经历一波大疫情之后,能不能细致地复盘一次。

都遇到了什么问题,每个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是什么,如何在下一次做得更好。

而且就算是一个普通人,是不是也可以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比如你曾经被封控,遇到很多麻烦,也有很多思考。

那就可以说说,你认为封控策略如何调整会更合理,居委会如何服务会更高效。

大家各抒己见。

不一定是标准答案,但有价值的讨论,肯定比破口大骂有意义。

整个3月,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过了10万例,波及29个省份。

前几天,国家卫健委还说,上海疫情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已经报告的感染者超过3.6万例,近期还会增加。

现在看,奥密克戎的传播是真的厉害。

跟原始的新冠毒株,简直不像一个品种。

上海的几番尝试也表明,一旦流传开来,小范围的防控很难搞定,最好用的清零手段,还是“大面积封控”。

最近新闻说,奥密克戎又出现了升级版“XE”,传播力更强。

所以我们短期内肯定还摆脱不了疫情,封控在所难免。

可一个“封”字,说起来简单,执行起来就会出现上面的种种问题。

我们眼下最务实的做法,是尽量让封控的安排更合理,代价更小。

不能因为孕妇核酸证明过期4小时,而无法入院,导致流产。

不能因为隔离的老人不会团购不会接龙,就吃不上菜。

其实城市管理者应该有个最基本的认识:

疫情期间,社会不得不制定一些应急措施。

而临时性的政策,大多不完美,一定会有极端的情况出现,比如妈妈出来买个菜就被封在外面了。

这种时候,还是要有“特事特办”的灵活性,不能两手一摊眼睛一瞪,用一句“要遵守规定”处理所有的情况。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人应该有人情味,有灵活处理事情的能力。

前两天有个新闻,很触动我。

湖北黄冈,一位老人去世了。

儿子媳妇匆匆忙忙从上海赶回去,却必须要在酒店隔离,不能送葬。

老人火化当天,灵车特意绕行到隔离酒店。

儿子儿媳穿着防护服,跪在路边送别。

这场景让人泪目,也让人感慨。

其实按照规定,隔离人员是不能离开酒店房间的。

但工作人员允许夫妻俩穿着防护服,出来跟老父亲告别。

既保证了防疫,也考虑了隔离者的需求。

这就是人情味。

灵车特意绕行到酒店,让他们可以拜别。

这也是人情味。

病毒冷酷,但人应该有温度。

3月29日,吉林有一个不起眼的新闻。

防疫点,几个志愿者在工作。

一位车主特意把车停在他们附近,还在后车窗上贴了一张纸条:

车未锁,志愿者可进车休息!最起码挡风!

防疫人员们看到,都觉得很暖心,也真的进去睡了一觉。

我特别想给这个车主点赞。

疫情当下,社会亟需帮助。

有感染者需要救治,有辛苦的工作人员需要休息。

有隔离的孩子需要照顾,有买不到菜的老人需要帮助……

有很多的事情,我觉得都不是仅靠制度就能解决的。

在制度没有到达、或者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人性的温度。

确切地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地提供做力所能及的帮助。

面对疫情,我们所有同胞都是一个整体。

我们都是局中人,都应该善意地去参与,力所能及地给困境之下的同胞以温暖和便利。

疫情的寒冬也许很久都不会过去,这就格外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小暖阳。

专家有智慧,领导有担当,执行者有善意,老百姓有素质。

如此,我们才能在这寒冬里,感受到暖意。

谢谢你看完文章,还请点亮“赞”并“转发”,让更多人看到。#关注新冠肺炎##上海疫情##疫情防控##好人好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不管我各个平台都要发一遍) #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在哪# 雅砻江有近2000立方米的秒流量,比黄河还大,而且落差惊人,随便截几十公里河道出来就能修一个电站。在
  • 父亲是本厚重的书,耐人寻味;父亲是宽阔的海洋,即使在我一事无成的时刻,也会包容我,把我纳入他温暖的胸膛;父亲是一杯浓浓的茶,带给我一生的暖意。茫茫人海,路过的,
  • 至此,豆花已经做好了,但是还缺一个步骤——打海椒蘸水,这是鉴别豆花饭是否好吃的灵魂所在。我对乡味的记忆一直停留在一碗石磨豆花上,新鲜、现磨、滚烫的豆花让我牢记着
  • 如果你看看他在点燃的队友,其中一个说法就是他不传球而且有点自私,这些都打击了他的行情。他生涯至今都是一个得分手,但我认为当一个没有上大学的孩子直接尝试去发展联盟
  • 3、有​些经‎销商​声势整​得‎挺​大​,但​客​户​服‎务​和‎内部‎管理​一​塌‎糊​涂‎,简直就‎是​自欺​欺人‎,像这​种​情‎况​的‎经​销​商‎,依
  • 也许就藏在十二月建候诗诀中,把握时机,总有翻身日,愿你日复一日,月赴一月,年富一年~《正月建寅候》诗诀正月寅宫元是木,木生火旺土长生;戌兼午未宫中喜,申酉休囚数
  • 在软件方面,委托科大讯飞公司开发了蚌埠市民办学校升学摇号平台,并送测安徽省软件评测中心,鉴定结果如下:第一,软件摇号过程中的数据为随机抽取,第二通过抓包对软件摇
  • 这条以往称为苏溪、现在叫做大陈江的溪流自清潭山自东往西奔泻而来,带来浓浓的诗情画意。广播剧#嚣张# 第二季主题曲《肆意》 你是 霁月赠我的风光✨ 你是 无隅星
  • 此格局财格有食伤生财有情,身弱用印成格,走印帮身运倾家荡产至今未起,命主喜欢八字命理研究十多年不得其解,找很多当地名师和网上大师也难解无语近日经人介绍本人批算,
  • 【赠运沸险】#抢天猫券#【13.9】德斯 创意流心巧克力月饼6枚礼盒,冰袋配送,含礼盒+礼品袋,爆炸颜值与美味并存の巧克力月饼~和传统月饼不一样,芝士流心月饼型
  • 尤其是在快乐淘气堡,这一片区域的水不深,很适合小朋友来玩哦~有秋千,蝴蝶喷水区...芯芯在这里玩到不愿意走了呢! . 上个星期天,听朋友说她带着儿子去了国色天乡
  • 哈喽呀大家好,这里是超活泼的鹿系少女蜜糖可可酱✨ 吃遍所有的美食是我最最最大的爱好啦,我也非常喜欢拍照,用来记录美好生活 所以我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很多好吃的、
  • 現今,我們可以追溯138億年前發生的大爆炸事件,觀測到宇宙體積延伸至461光年,但是像“年”和“光年”這樣的時間計算單位不僅是完全隨意、以地球為中心,並且從地球
  • 他一次次红了眼眶的模样,烙印在我的心头,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的,也不管别人怎么想的,我只知道这个男人值得一切的爱与珍视。今年外公走的时候,我是看着他断气的,我知道
  • 以下内容分享给所有已婚的姐妹们,共勉⬇欢姐和小明哥吵架了…我看完了她的全过程在想抱抱她的同时 又多了对她的喜欢和敬佩之所以能把夫妻间的争吵这么快放下能这么落落大
  • #IPSA品牌护肤大使刘宇宁# 刘宇宁,为你痴为你狂为你哐哐撞大墙 摩登兄弟mdxd 刘宇宁lyn棚主宁哥@MD_摩登兄弟 [兔子]#熬夜-MD_摩登兄弟[音
  • #宿州·萧县[地点]#兴趣爱好:羽毛球 旅游 看书 考证 宅家 干饭 老家及现居地:经开区 择偶标准:91上下 未婚 有房或者购房打算 人品好善良阳光些,1
  • 其实,若按媾合为争合不化的观点推论,增其合力就等于加大“隔绝”的力量;若按争合能化推论,成化的流年则吉凶变化可测,不化的流年吉凶则仍如前述的静止状态;而事实上,
  • 为了防止污染首页只编辑这条微博咯对敌人唯唯诺诺对自己人重拳出击不知道是谁给你的我可以无底线忍着一个人的错觉,真觉得我哄着你我就不会生气是吗还有当时李冰柔在b站说
  • #JENNIE[超话]#时尚天花板『亚洲唯一』明星拥有蓝血顶奢成衣➕珠宝双线全球广告⚪️『亚洲唯一』顶奢CHANEL两系列➸Coco Neige/Coco 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