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大跃进”降温,多地叫停常态化检测,这意味着什么?(一)



 

据八点健闻报道:

就在昨天,合肥对七天一次的核酸检测按下了暂停键,这也是第一个退出常态化核酸检测的省会城市。

不过,合肥不是第一个退出核酸“群聊”的城市,一个多星期前,江苏海安停止了核酸的常态化“巡检”。

此外,山东德州观影不再要求“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广东惠州不再要求出行旅客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江苏苏州低风险地区直接自由流动……安徽省内,黄山、宣城、淮南,各市宣布取消原定次日开展的区域核酸检测工作。

这距离全国各地一窝蜂开始建设15分钟核酸采样圈还不到两个月。

5月上旬,开始提出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但在实践中,无论城市大小,是否存在疫情,都投身于这场核酸大跃进中:

成千上万的“核酸采样亭”拔地而起;单是广东一省就有核酸采样员超过44万;已完成超过百亿人次的核酸检测;

我国核酸检测能力从2020年3月的126万管/天,增长到今年5月的5700万管/天,一年时间增加了45倍。

经历了短暂的“混乱”,中国几乎从无到有地创造出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核酸检测产业:根据东吴证券的测算,所有一、二线城市常态化全员核酸的年成本约为 6700 亿。

即便在没有疫情的城市,吃饭、看电影、逛公园,核酸阴性证明也是出门标配。而核酸的保质期,被网友戏称“还不如一个面包”。

但不到两个月后,核酸潮忽然降温。

这背后,到底经历了什么?又意味着什么?

常态化核酸检测不是高效的抗疫工具

常态化核酸的先驱,是被香港第五波疫情波及的深圳。深圳当时以极快的速度,全面暂停公共交通、出示48小时核酸证明,用一周时间迅速止住了疫情。

自2022年2月深圳最先推出15分钟核酸采样圈至今已有4个月,此后,但凡有规模性疫情的城市,都纷纷效仿。

但常态化核酸像是段誉的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同样凭借管控和常态化核酸的北京和上海,却迟迟没有清零。

北京和上海在疫情得到控制后,刚刚放开不到一周,就出现了疫情反弹。本土30多天无社会面新增后,一夜之间,深圳6月18日在社区筛查中发现2例感染者。广州白云机场,又一次有高风险岗位人员查出阳性。

用香港大学病毒学家金冬雁的话说,测核酸并不能防止病毒传播,对于防控意义有限,“就跟验孕一样,验孕不等于避孕”。尤其在低风险地区开展常态化核酸,好比“一个适龄妇女,没有高危行为,为什么要天天验孕?”

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教授黄森忠曾做过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来评估常态化核酸在早发现方面的作用:与以往出现症状感染者主动就医暴露疫情相比,常态化核酸检测能将发现首例感染者的时间由7-10天提前到4天,进而将感染规模缩小3-4倍。

但理论是理论,现实的复杂性要远超模型可涵盖的变量,真实世界中,常态化核酸能起作用有限。

少数有效案例来自本就有新冠流行地区或输入风险较高的地区,深圳第三人民医院院长、深圳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组长卢洪洲以最早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深圳为例介绍到,“目前我国的疫情源头多数是输入性的,入境人员、冷链、国际物流都是高风险因素,特别是像深圳这样地理位置特殊的一线城市和口岸城市,发生输入性疫情风险很高”。

此外的个别案例来自流行区的人员辐射城市,譬如毗邻香港的深圳、与上海联系紧密的杭州。

但黄森忠告诉八点健闻,这些案例都是特殊情况,而非“常态”,输入风险较高的重点区域、重点人员以及“战时战区”本就在重点监控范围内,深圳加强检测是在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概念之下,而其他风险不高的城市在“常态”时期没必要进行常态化大筛,只需检测重点人群即可。

“是否需要建设15min核酸采样圈,需要根据当地的疫情流行风险、人口规模、核酸检测频率等需求等因素综合评估,盲目跟风更多的是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卢洪洲告诉八点健闻。

重点区域核酸检测频率亦有可商榷空间,多位专家告诉八点健闻,在重点区域,每周1-2次大规模核酸对于发现疫情来说够用的,而卢洪洲提醒,在最严格的情况下,两天一次核酸筛查频率是足够的,每天1次的检测频率就属于不合理的人群筛查策略。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解释称,一个常识是,传染病的流行暴发具有阶段性,是“非常态的”,有传入,有扩散,才会有暴发,有感染才有检出,在新冠流行风险极低而实质上无流行的地区做高频大筛,最终筛出一两个无头无尾无继续传播的核酸异常案例,那这个案例大概率是假阳,筛检绝对数量越大,假阳的绝对数量也会相应地增加,属于“没事找事”。

因此,黄森忠总结道,大规模核酸,它对大多数城市而言,最合理的用处是在发现疫情之后,快速筛出感染者,在筛检阶段,与之前医院、门诊和重点人群式的检测相比,用处不大。

但当下,一轮又一轮的核酸检测成了各地官员的“定心丸”,八点健闻了解到,在常态化核酸之余,部分资金较为充裕的城市在节假日前后、放假开学季等人口密集流动时期,也要时不时地原地静止来一轮全员核酸检测,确认无异常结果后,相关官员才会安心。

核酸“大跃进”降温,多地叫停常态化检测,这意味着什么?(一)



 

据八点健闻报道:

就在昨天,合肥对七天一次的核酸检测按下了暂停键,这也是第一个退出常态化核酸检测的省会城市。

不过,合肥不是第一个退出核酸“群聊”的城市,一个多星期前,江苏海安停止了核酸的常态化“巡检”。

此外,山东德州观影不再要求“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广东惠州不再要求出行旅客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江苏苏州低风险地区直接自由流动……安徽省内,黄山、宣城、淮南,各市宣布取消原定次日开展的区域核酸检测工作。

这距离全国各地一窝蜂开始建设15分钟核酸采样圈还不到两个月。

5月上旬,开始提出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但在实践中,无论城市大小,是否存在疫情,都投身于这场核酸大跃进中:

成千上万的“核酸采样亭”拔地而起;单是广东一省就有核酸采样员超过44万;已完成超过百亿人次的核酸检测;

我国核酸检测能力从2020年3月的126万管/天,增长到今年5月的5700万管/天,一年时间增加了45倍。

经历了短暂的“混乱”,中国几乎从无到有地创造出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核酸检测产业:根据东吴证券的测算,所有一、二线城市常态化全员核酸的年成本约为 6700 亿。

即便在没有疫情的城市,吃饭、看电影、逛公园,核酸阴性证明也是出门标配。而核酸的保质期,被网友戏称“还不如一个面包”。

但不到两个月后,核酸潮忽然降温。

这背后,到底经历了什么?又意味着什么?

常态化核酸检测不是高效的抗疫工具

常态化核酸的先驱,是被香港第五波疫情波及的深圳。深圳当时以极快的速度,全面暂停公共交通、出示48小时核酸证明,用一周时间迅速止住了疫情。

自2022年2月深圳最先推出15分钟核酸采样圈至今已有4个月,此后,但凡有规模性疫情的城市,都纷纷效仿。

但常态化核酸像是段誉的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同样凭借管控和常态化核酸的北京和上海,却迟迟没有清零。

北京和上海在疫情得到控制后,刚刚放开不到一周,就出现了疫情反弹。本土30多天无社会面新增后,一夜之间,深圳6月18日在社区筛查中发现2例感染者。广州白云机场,又一次有高风险岗位人员查出阳性。

用香港大学病毒学家金冬雁的话说,测核酸并不能防止病毒传播,对于防控意义有限,“就跟验孕一样,验孕不等于避孕”。尤其在低风险地区开展常态化核酸,好比“一个适龄妇女,没有高危行为,为什么要天天验孕?”

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教授黄森忠曾做过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来评估常态化核酸在早发现方面的作用:与以往出现症状感染者主动就医暴露疫情相比,常态化核酸检测能将发现首例感染者的时间由7-10天提前到4天,进而将感染规模缩小3-4倍。

但理论是理论,现实的复杂性要远超模型可涵盖的变量,真实世界中,常态化核酸能起作用有限。

少数有效案例来自本就有新冠流行地区或输入风险较高的地区,深圳第三人民医院院长、深圳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组长卢洪洲以最早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深圳为例介绍到,“目前我国的疫情源头多数是输入性的,入境人员、冷链、国际物流都是高风险因素,特别是像深圳这样地理位置特殊的一线城市和口岸城市,发生输入性疫情风险很高”。

此外的个别案例来自流行区的人员辐射城市,譬如毗邻香港的深圳、与上海联系紧密的杭州。

但黄森忠告诉八点健闻,这些案例都是特殊情况,而非“常态”,输入风险较高的重点区域、重点人员以及“战时战区”本就在重点监控范围内,深圳加强检测是在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概念之下,而其他风险不高的城市在“常态”时期没必要进行常态化大筛,只需检测重点人群即可。

“是否需要建设15min核酸采样圈,需要根据当地的疫情流行风险、人口规模、核酸检测频率等需求等因素综合评估,盲目跟风更多的是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卢洪洲告诉八点健闻。

重点区域核酸检测频率亦有可商榷空间,多位专家告诉八点健闻,在重点区域,每周1-2次大规模核酸对于发现疫情来说够用的,而卢洪洲提醒,在最严格的情况下,两天一次核酸筛查频率是足够的,每天1次的检测频率就属于不合理的人群筛查策略。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解释称,一个常识是,传染病的流行暴发具有阶段性,是“非常态的”,有传入,有扩散,才会有暴发,有感染才有检出,在新冠流行风险极低而实质上无流行的地区做高频大筛,最终筛出一两个无头无尾无继续传播的核酸异常案例,那这个案例大概率是假阳,筛检绝对数量越大,假阳的绝对数量也会相应地增加,属于“没事找事”。

因此,黄森忠总结道,大规模核酸,它对大多数城市而言,最合理的用处是在发现疫情之后,快速筛出感染者,在筛检阶段,与之前医院、门诊和重点人群式的检测相比,用处不大。

但当下,一轮又一轮的核酸检测成了各地官员的“定心丸”,八点健闻了解到,在常态化核酸之余,部分资金较为充裕的城市在节假日前后、放假开学季等人口密集流动时期,也要时不时地原地静止来一轮全员核酸检测,确认无异常结果后,相关官员才会安心。

ESPN记者扎克洛维报道,雷霆和掘金的交易中,雷霆获得的掘金2027年首轮选秀权是前五保护。

不得不说,普总相当牛逼,用一个30顺位签换了未来前5保护的签。

具体的交易:
雷霆出:2022年首轮30顺位签+2023和2024两个次轮选秀权。
掘金出:杰迈克尔格林+2027年首轮选秀权(前五保护,未拿到可延续到2029年。)

格林已经执行了下赛季的球员选项,如果没被交易,下赛季将为雷霆出战。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余墨对“颜淡”二字的释义,是余墨找颜淡的真实经历,更是他对颜淡的真实心境,他期待着能和颜淡有个幸福结局。《沉香如屑》想不到,应渊和余墨对“颜淡”的释义,差别如此
  • “正印”怕“财”大抵是以单纯式的原则而言,也即是以“十神生克”中,“财克印”依公式而言,基本上只要“财星”的根,不要在“禄、旺”之位,以及不是多根式的“财”出天
  • 太兴奋了,但是因为时间太紧没办法一同前行,还梦见不知是在玩什么游戏,最终我跟鲁怀德被惩罚,在一个山坡上尬舞[允悲][允悲]要命了,梦中最调皮的是苏凯,在道馆里倒
  • 2点多热醒洗澡 洗衣服 到现在把老周老王都吵醒了老周现在已经在看电视了知道我热,把空调打开 又给我搬来了电风扇我也困了,但总想说点什么马上就30周岁了这30年来
  • 没有热搜,没有铺天盖地的掌声,只有一个诗词的女儿,一个世纪的痴心持守,一颗对中国古典文化朴素真挚的心。“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朋友不热烈,不张扬,默默陪伴,让人
  • 肉肉补充到:对,等我们忘记谜底再来一次[笑cry][笑cry]#朴志焄元气队长# 是谁❓是那个『&&』样样都做得很好的元气小狗吗❓是综艺魅力的
  • 文 章 说 : 矛 盾 的 普 遍 性 是 指 矛 盾 存 在 于 一 切 事 物 的 发 展 过 程 中 , 每一 事 物 的 发 展 过 程 中 存 在
  • @陈卓璇 #mamyo yoo##每日小众设计师##今日穿搭(ootd)##贵气穿搭##离小说女主最近的一次##大小姐#吴越同框杨紫,同穿小白裙,明明21岁年龄
  • 为占据我们家宅基地的,期间田某武夫妇多次上门私闯民宅伤害我这个年迈的老人,让我原本的生活雪上加霜,他们屡屡能够肆意妄为,一直压迫我们造成威胁,其背后是否另有隐情
  • 宣讲会如何提问、网申开放性问题怎么答…超实用指南↓让HR一眼看中你!宣讲会如何提问、网申开放性问题怎么答…超实用指南↓让HR一眼看中你!
  • 而如果延展讲到大乘佛教中所讲求的福、慧并重,那丁先生有如此慧根天赋,却不思回报人群社会,这种缺乏菩萨行的出世,实为不入世的出世,自是不能让我辈中人钦佩。虽五祖弘
  • #饭局的诱惑# 法国希卡贝尔颠覆了传统面膜医美标准专注护肤 高科技焕颜新生法国传统医药厂商Santinov以其雄厚的技术原发实力,深耕数年,研发出以干细胞为主
  • 你可拉倒吧,又不是拿完地之后才让你限价的,而且开盘当天不也日光了嘛,剩下没办成的你自己不加喝茶费卖的热火朝天嘛,你不撬杠杆,不好大吃能不赚钱,你当你自己是慈善机
  • [笑cry]公园里,李若彤优雅地将一件件物品装进漂亮的手袋,可是当她拿起一把伞的时候,却突然犯难了,因为手提袋太小,伞太大,它,装不下……这时突然有人拍拍她的肩
  • 没想到竟然是最后一次再见,竟然已经八年了,这是我最喜欢的花花,小学的时候每天都会经过这里,看到他开会特别开心,一种清新又很温暖的感觉,可他终究只能存在于记忆中…
  • 现在起,只要#秀出你的理由#,就能与小贝同框,更有惊喜健康好礼等你来拿,说不定男神还会来给你点赞[喵喵]赶紧点开大图,动动手指扫一扫,一起探索小贝的健康秘密吧!
  • 夫妇俩虽然在现场的互动不多,也算不上亲密,但看起来却是十分有爱,可能就是这种看着像刻意保持距离的方式,才更像是在暗戳戳撒狗粮吧。 感觉霍启刚郭晶晶夫妇俩真
  • Happy Birthday Yesung Oppa 진짜 많이 사랑해 어제도 사랑했고, 오늘은 더더욱 사랑하고, 내일, 모래 다음날은 오늘보다 더
  • 刚需换号多囤个几片啊!刚需换号多囤个几片啊!
  • 对于嘴刁的扬州老饕们而言,每天早十晚四,只有这种卤制成熟的盐水鹅,才值得早早排队,它咸淡适中、滋味鲜美,空口吃不齁,拌面泡饭也不寡淡,扬州人昵称它叫老鹅。第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