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香必备知识

上香供养仪
     
供养是布施的别称。

布施是直接与物赠人,
而供养,
则谓以至诚恭敬之心,
奉物与有恩有德之人。

佛法中,
布施是行菩萨法之首,
故供养亦是佛法中常行之法。
  
佛弟子对三宝所行之供养,
以十种物为代表 :

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

其中又以香最具代表性。

香能普熏十方。

而中国人对向之所以特别偏爱,
是因鬼道众生仅能食香。

故中国人祭祖,
拜祭鬼神,
皆用香;

而花,
果等物,
鬼神亦仅摄其香而食,

故香实为鬼神所食之主体,
亦成诸供物中之主要者。

佛事中以种种香方便易行,
故法会,
祭祖,
常以香供养之。

     
香的种类有立香,
环香,
卧香,
末香,
香枝等,
可择用之。

上香枝时,
以双手食,
拇指各捻两端,

余三指直竖,
举至眉心,
而后以单手插入炉中即可。

若大众集会,
于唱香赞时上香捧,
可随法师后供上。

若自己独上香,
或于家中,
则上香后,
三礼拜即可。

若入寺中,
可于诸佛殿之香炉各上一炷,
或三炷立香;

上香先后以释迦
( 大雄宝殿 ),

药师,
弥陀,
弥勒,
观音,
地藏,
韦陀等次第,

即先佛,
次菩萨,
罗汉,
后护法祖师。

然而如果地形,
殿堂参次,
亦可由前后依次上香。

     
居家中,
可每日清晨于佛前及祖先灵位前上三炷香,

晚间亦以三炷香,
三礼拜,
一杯清水即可。

上香时,
虽香为少物,

但应以至诚之供养心行之,
则为报尊贵三宝及亡亲之恩已。
  
佛前燃香时所唱之偈。

称烧香回向文。

常用者为华严经 :

“ 戒香定香解脱香,
光明云台遍法界,
供养十方无量佛,
见闻普薰证寂灭。”

     
香表戒定慧真香,
燃香是净化空气,

表以戒定慧真香,
来净化自己的身心和环境。

    
“ 香 ”
是佛教的供养仪物之一,

它具有流布芬芳、
消除秽气,

驱逐蚊蚋、
正念清神、
表伸诚敬等作用。——

僧史略云 :
“ 香也者,
解秽流芬,
令人乐闻也。

香为信心之使也 ”。

  
“ 香 ” 有
“ 末香 ”、
“ 线香 ”、
“ 瓣香 ” 等多种。

  
“ 末香 ”
就是香木的粉末。

香末可以点燃熏嗅,
也可以加入油料,

涂抹人身袒露之处,
以防虫咬。

所以也叫做
“ 涂香 ”。

  
“ 线香 ”
是条状的香枝,

它也叫做
“ 仙香、
长寿香 ”。

据禅林象器笺
“ 器物门 ” 说 :

“ 或言仙香;

杂抹众香,
加糊粘造之。

其炷烟长久,
故称仙香;

又云长寿香。

其制纤长如线,
故称线香 ”。

  
“ 瓣香 ”
就是香檀木的碎块,

因为把檀木劈成了片片段段的小瓣,
所以叫做
“ 瓣香 ”。

又因为上等檀木乃是香中之极品,

所以
“ 瓣香 ” 也叫做
“ 大香 ”。——

不过古今以来,
一些长老尊宿们,
在拈香发语时,

不论持用那一种香,
多半都要说
“ 此一瓣香 …… ”。

  
另有所谓
“ 中香 ”、
“ 信香 ” 两个名词,

那并不是另有其物。

据禅林象器笺略说 :
“ 中香者 :

谓大香一片,
中香二片也。

信香者 :

开法出世,
斋香寄师,
通嗣法之信,
此言信香 ”。

又祖庭事苑云 :
“ 托香而表信也 ”。

还有一种叫做
“ 盘香 ” 的香,

它是用特长的
“ 线香 ”,

在干硬以前,
弯成重叠的环状,
以便持久点燃的
“ 香环 ”。

  
更有用较长的
“ 线香 ”,

在它干硬之前,

弯成 “ 福、禄、寿 ” 等字形的
“ 福寿香 ”。

那是在喜事庆典的场合中使用的。

  
在密教的法事里,
由于 “ 三部、五部 ” 的分别,
所使用的 “ 香 ” 也不一样。

按其仪轨来说 :
“ 佛部 ” 用
“ 沉香 ”、

“ 金刚部 ” 用
“ 丁子香 ”、

“ 莲华部 ” 用
“ 白檀香 ”、

“ 宝部 ” 用
“ 龙脑香 ”、

“ 羯磨部 ”用
“ 薰陆香 ”。
  

再者 :
由于 “ 香 ” 的动用行使不同,
后而有其不同的名谓。

例如佛前焚香,
叫做
“ 烧香、拈香 ”。

举行法事,
颁赋众僧,

叫做
“ 行香 ”。

吊挂屋室,
薰除秽臭,

叫做
“ 悬香 ”。

朋侣雅会,
比试香质优劣,

叫做
“ 斗香 ”。

  
世界上最宝贵最奇妙的
“ 香 ”,

是佛住世时印度的
“ 牛首栴檀香 ”。

首楞严经卷三曾说 :
“ 此香若复燃于一铢
( 二十四铢重为一两 ),

室罗筏城四十里内,
同时闻气 ”。

因为世间除了佛的福德之外,
再没有人堪当受用那种妙香,

所以在佛减度之后,
那种檀木也就不复出现了。——

这真是一件
“ 不可思议 ” 的事。

  
烧香供佛,

当然是一种诚敬的礼仪、
福德的庄严。

不过我们还要能够藉物微心,
体认自性的功德。——

观心论说 :

“ 烧香者,
亦非世间有相之香,
乃是无为正法之香;

薰诸臭秽,
断无明恶业,
悉令消减。
  
其正法香有五种 :
一者戒香,
所谓能断诸恶、
能修诸善。

二者定香,
所谓深信大乘,
心无退转。

三者慧香,
所谓常于身心,
内外观察。

四者解脱香,
所谓能断一切无明结缚。

五者解脱知见香,
所谓觉察常明、
通达无碍。

如是五香,
最为上香,
世间无比。

佛在世日,
令诸弟子,
以智慧火,

烧如是无价宝香,
供养十方一切诸佛。

今时众生,
愚痴钝根,
不解如来真实之义;

唯将外火,
烧世间沉檀熏陆质碍之香,
希望福报,

云何可得 ”?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
卷七 净土法门与信愿行三
第二章 真信切愿 归命弥陀

【239】怎样培养真信切愿?

居士既深信念佛,若未参承净业知识,又不广阅净土经论,则真信切愿,从何而生?纵能执持名号,只因不求出离,便成人天因果,受享痴福。因福造业,仍沉恶道。倘再路头不真,涉入邪见,则善因反招恶果,人天福报,亦不可得,阿鼻极苦,长劫难出。譬如入海,既无导师,又乏指南,漂流于狂波巨浪之中,茫茫不知所趣,纵能撑篙摇橹,岂能免于沉溺。(《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61页 与福建刘廷诚居士书)

窃谓净土一法,为诸法之归路,乃吾人依之以自利利他者。何得不先研究得极无可疑,不被一切经教知识语言所摇夺?而泛泛然研究其他经典,则愈研究愈将净土看得寻常矣。若先知净土之所以,再研究其余经论,则愈研究愈将净土看得高深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三第80页 复金慧畅居士书)

#佛教[超话]#摩那婆。諸佛如來應供正遍覺。獨得如是勝妙法身。是故於彼一切眾生最尊最上。非世間也。摩那婆。又諸如來所得法身。要因修行然後可得。是故諸如來法。非餘眾生所能覺悟。唯是如來之所得耳。摩那婆。是中所有諸佛法門。汝當善聽聞已深思。依法修行終當自證。是智決定無有疑也。汝等應當具足深信。一心奉持到於彼岸。摩那婆。有諸菩薩未成佛時。欲取佛道應當勤修如是諸法。菩提樹下坐於道場爾乃證知。或有菩薩以利智故。不假他說自能明了。摩那婆。而彼菩薩菩提樹下坐道場時。於一切法自然覺了心無罣礙 。何以故。以於往昔觀諸法性寂無取著故。供養無量無邊諸佛故。清淨梵行具足圓滿故。積集無量波若智門故。修大慈悲憐愍眾生故。以是因緣。後身菩薩坐道場時。昔所聞受諸法明門。自然現前不由他悟。摩那婆。汝應於此第五教中精勤修學住持依止。復次摩那婆。有一法門名曰發生。汝當善持是初法門。云何發生。譬如蓮華從淤泥生泥所不染 。若離淤泥終無生處。如是摩那婆。汝等於此言教法中。以不亂心及清淨心。遠離言說入無我門。既證知已應為他人普宣是義。能多利益無量眾生。遠離惡處捨不善念。若有疑惑當為除斷。是則名為真實利物。恒不遠離三種言教方便業藏章句法門。復當為人具說如是去來現在三世如實清淨法句斷諸疑惑令證菩提。汝等應當如法受持。摩那婆。汝於第六法義門處。初入宮殿法門。阿字相應亦當觀察。云何觀察。依板方便次第而入盡際教門。若離語言義不可得。如彼入陣必須著甲然後破敵超過二邊。如是知已汝等當證心喜明門。即得入彼涅槃宮殿。汝云何知心喜光明法門。是處無相而亦不可以相觀知。彼既無相云何可知。如如實法無前後際。如是而知。復云何知。證如實時不壞一切三世事業。彼前後際亦不可知。 云何名為三世邊際。應當證知。摩那婆。所謂去來現在無邊如是證知。摩那婆。我前所說宮殿門者。汝當覺知。彼非宮殿言宮殿故。 涅槃亦爾。汝於是中莫生取著。無取著者乃名涅槃。摩那婆。復有第七義門。汝當應知我於往昔在生死中行菩薩時。凡所作業猶如幻師造作宮觀誑惑他人我亦如是。為諸眾生方便說法令彼證知。汝等思惟如來世尊為我等說真實法門。如彼幻師等無有異。摩那婆。是為第三善修功業方便證門。是中如來教說往昔所行之事。普為憐愍一切眾生。非獨為汝一身益也。汝等應當精勤奉行。摩那婆。汝應求證如是宮殿寶藏法門。摩那婆。世間藏中凡所有者。多是一切錢銅金銀真珠琉璃 虎珀車璩馬瑙珂貝璧玉 。乃至雖有種種妙寶摩尼諸珍。猶為世藏。如來寶藏則不如是。一切眾生不能得見。以不見故多起疑惑。更相謂言。我等今者云何乃於不可見知法中而求名字。 而如來藏無色可見。我今云何能得知解。何等眾生發起此疑。唯彼愚癡無智慧者。摩那婆。有智之人於佛法中。不應分別若是若非。 摩那婆。如來世尊智慧弟子。聞說深法不生疑惑。彼復不應如是分別此等諸法從何所來。然是諸法遍一切處。既無方所可以從來。況有住處。摩那婆。如來弟子善知法相。於甚深處不生疑惑。若有若無。亦無是念疑惑者誰。云何疑惑。何處疑惑。是故汝等於諸法相勿復生疑。摩那婆。譬如虛空本無疑惑。若彼虛空有疑惑者。是則 不得名為無礙。汝等不可疑惑虛空。若言虛空生疑惑者。彼三業藏方便法門。一切無有譬喻可說。摩那婆。既以虛空喻此法門。是故疑惑無有住處。汝等今當如實覺察。摩那婆。一切凡夫諸眾生等。 遠離如是諸法實義。不能如教隨順修行。當知彼等依憑顛倒。如是眾生於此三種言教業藏次第法門甚深義中。無有住所亦無入處。何以故。以彼多有垢濁亂心遍行穢惡無諸善法。是故彼等於此法中無有住處。摩那婆。彼諸眾生從本已來。為貪恚癡不淨垢穢。煩惱亂心信根羸劣。雖聞法音不能聽受。因是增長種種煩惱隨逐熏心。成就惡業苦報熾然。

#大法炬陀羅尼經卷第九##佛經##大藏經##佛教##阿字##法身##修行##菩薩##供佛##清淨心##涅槃##煩惱##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键换机,新旧手机交替不丢数据还记得以前换手机的时候,要把手机号存在sim卡里随着卡过渡到新手机,短信、铃声全都没了,我们宿舍老大还会把短信存手工存到电脑上,写
  • 买的第一张BUMP是『jupiter』从那之后就把他们过去的全部歌曲都找来听了,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我最喜欢的都是BUMP OF CHICKEN。对我来说,BU
  • 虽然我更喜欢黑色的封面设计(护封不喜欢我给脱了)但红色的内容更加沉淀以及游刃有余,是什么让他念念不忘,十年后再次拖出这三个人物,借他们的口说他的看法……ps.本
  • 【在杭州的雪景里 瞥见旧时临安】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 就连很多人的日常行为也可以表现出这一点,比如书中引用的精神病院的漫画家笔下的歇斯底里症症状和报纸的漫画家描绘的孟德斯鸠伯爵的形象就惊人的一致。要证明这个前提有一
  • 郭涛不仅有一个帅气听话的儿子石头,还拥有一个古灵精怪的可爱女儿,凑成一个”好“字,可以说是人生赢家。郭涛晒出一段自己与女儿拍照的视频,还配文道:“我该怎么哄我的
  • 时常会想念一个很久很久不见的人,人前的欢声笑语总会覆盖偶尔深夜的失眠;只是觉得已经无力也不该去打扰别人的生活,我能做的就是在心里祝她幸福吧,今生的遗憾和愧疚是无
  • ❻ 全世界最遗憾的爱情,叫做我们。尼玛 小萍送的这件毛毛衣被好几个朋友夸了 刚拿到手我是觉得没有之前那件灰色的衣服显瘦 那件上身人瞬间变得小了一圈 这件就感觉肿
  • ”——《赤壁赋》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
  • #客片分享# 复古写真 |氛围感满满️ 设备:佳能5D4 摄影后期化妆造型服装场地 #洛阳约拍[超话]##洛阳约拍##约拍##洛阳写真##洛阳拍摄场
  • #周深[超话]# zs #周深令人心动的offer# zs #2022和周深一起说晚安#好久没来了,有点忙[泪]最近终于忙完啦[抱一抱]看了深深的时尚先生新采访
  • ️3ce也太会抓女孩子的❤️了【拍2件95】3CE 慕斯唇泥*2支这次共5个色号可选,还有一款捕梦金盒限定整体拿在手里很有分量,较丝滑的慕斯奶油质地,易推开上唇
  • 比起甄嬛,沈眉庄更完美符合❤️爹是济州协领,娘是高门大户,放俺们官为上的沙东那就是人上人;饱读诗书,但是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对外只说爱读女戒;绝对的乖乖女,温柔
  • 比起甄嬛,沈眉庄更完美符合❤️ 爹是济州协领,娘是高门大户,放俺们官为上的沙东那就是人上人; 饱读诗书,但是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对外只说爱读女戒; 绝对的乖乖女
  • 截止目前本次回归的单曲已经累计获得了12个一位!截止目前本次回归的单曲已经累计获得了12个一位!
  • 不会带给任何人光明,但是他们却能带给那些身处黑暗中的人对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希望。 ​​” ​​​导盲犬不会说话,但是它们和视障朋友的对话比任何人都深刻。
  • 我解释你妈解释解释这些东西让我感觉自己是个罪人我可去尼玛的吧想跟我battle一下你怎么也得能rap两句吧一谈到钱,似乎就变了味了,很多人都不想再看下去了,但是
  • 为什么通过鼻子,可以看到一个人心灵的状态?——黄帝、岐伯教你养肺 古时候病疫也有发生,黄帝曾就此请教岐伯,“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
  • 另外,既考虑到防控、大筛和病人的救治,也考虑到了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对于就诊就医的问题都是未雨绸缪想到的,做的非常好,老百姓给予充分的肯定。”张伯礼表示,对于症状
  • 发布会上,张伯礼院士介绍,这次奥密克戎的变异比较多,有32个变异点,还有一些逃逸变异点也出现了,因此,这次疫苗对它的保护作用是在下降的。”张伯礼表示,对于症状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