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十二类众生(三)
(第一百六十九段)
【精神化为土、木、金、石,其类充塞。由因世界,相待轮回,伪颠倒故,和合染成,八万四千,因依乱想。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转国土。诸水母等,以虾为目,其类充塞。由因世界,相引轮回,性颠倒故,和合咒成,八万四千,呼召乱想,由是故有,非无色相。无色羯南,流转国土。
咒诅厌生,其类充塞。由因世界,合妄轮回,罔颠倒故,和合异成,八万四千,回互乱想。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转国土。彼蒲卢等,异质相成,其类充塞。由因世界,怨害轮回,杀颠倒故,和合怪成,八万四千,食父母想。如是故有,非无想相,无想羯南,流转国土。如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是名众生十二种类。】
9、非有色众生:指精神化为“土、木、金、石”类。“土”指构成地球实质的全部土壤、“木”指地球上所有的树木灌木包括所有的草本花卉等、“金”指构成地球坚硬部分的金银铜铁等金属、“石”指构成地球骨骼的各类石头。这些是神识十分暗淡的四大类众生,都是人死后的神识所变化的,称为无情众生,这类众生充塞于这个世间。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应当知道此类众生,痴心凝结,但以顽念、化作顽物,如木枯槁,虽化为土木金石,但根性尚在,顽念力销,依然流转。此类众生由此世界生为人时,愚昧暗钝,毁弃聪明、排除知识 ,拒绝真理、痴迷无知,荒谬计度无情众生也有生命,心念顽固如金石般坚牢,与妙明真心相背,冥顽无知,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以无想为真修、将愚顽为至道,于无知觉处,妄生和合。
这几类众生生前于这个虚幻世界里,于人于事,以假相待而生轮回、真伪不分而生颠倒。迷昧天真、假藉浮伪,任运耽染,依附于木:即成木形。依附于石:即成石形。故名和合染成。这几类众生在世间时倚仗权势、屈己从他,而成八万四千“因依乱想”。因依者:因无知而依邪见,由此妄想而成非有色相,成色羯南。于是这几类众生受业力牵引,化为土木金石,流转于这个国土。
10、非无色类众生:指本不是有色、借物以成色。如水母等以虾为眼目,还有依草附木之鬼神,寄生人身的蛲蛔虫等。此类众生在这虚幻世界里,于真伪善恶中相互引诱、相互交织,因愚痴而生轮回,其性背觉合尘而生迷惑颠倒,和合咒成八万四千“呼招乱想”,由此缘故而有非无色相,非无色相指本非有色,因声呼召,引发神识,名非无色相。
如随咒语而显灵异的称仙称道、随厌祷而作祟的妖怪、预言吉凶祸福的如乩坛、樟柳精魅等。因声呼召,如邪咒之类,引发神识,引之不休,以迷惑自性,因随符咒调遣,与不动真如相背。多由邪咒呼召而显灵异,故名和合咒成。如人不明正理,互相诱引,随呼召听令从命,一味迷信算命卜卦,装神弄鬼,而成呼召乱想,名非无色相,无色羯南。这类众生受业力牵引而流转于这个国土。
11、非有想类众生:指不像胎卵类之有想、而是非有想。如桑虫本非有想,但想成为细腰蜂“蒲卢”之子,蒲卢作蜂房时顺便背负桑虫纳于其中,念咒诅说:“类我类我!”七日后果然化为其子,将别人的儿子变化成自己的儿子,名非有想类。这类众生充塞于这个虚幻世界,不同于胎生、卵生,是从意想中传命者,为二妄相合,辗转互取,即非我之子,子之念头与我想有子这两种念头相合,名二妄相合,而生轮回。
以性情“罔”昧,罔即迷惑之意,此迷惑与圆明妙性相背,而生“罔像颠倒”。即妄自背弃和纳彼从我二种妄想,将他人作自己,取异为同,故名和合异成。如世间背亲向义,谬袭他宗,纳彼从我,相承继嗣,本无有子、称为有子,本非是父、竟认为父,同异难分,彼此回互,而成八万四千“回互乱想”。或好为诬罔诱取他人财物,纳为己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彼此异质,异质指两种不同的身相,本非有想欲成其相,但以二妄相合,竟成其想。这类众生受业力牵引而流转于这个国土。
12、非无想类众生:如蒲卢类,蒲卢即果蠃,又名细腰蜂。《诗经》说:“螟蛉有子,蜾嬴负之。”螟蛉即桑虫,蒲卢取桑虫之子去而变化之,以成为己子。这类众生不是没有思想,而是思想不正常。
如猫头鹰“枭鸟”附土块为儿、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后父母遭子鸟所食。这类众生充塞于这个世界里,因常有怨恨伤害之心而生轮回、因杀业重而迷惑颠倒,此类众生原为怀怨抱恨,图害而来,怨结莫释、杀心不止,杀业俱生,反托生于至亲之父子,而行至怨之杀害,与慈悲忍辱之理相背,父母至亲,竟敢吞食,逆天悖理,灭伦乱常,故名和合怪成,怪即怪诞,出人意外,罕见罕闻之事。
这类众生受人至恩至爱,反而负恩仇害,怨对相值,报此仇恨,故有八万四千种吃父母的妄想。父母初抱为其子,非无恩爱之想,后父母竟遭其食,恩爱断绝,是为非无想相,无想羯南。由此缘故,而有无想羯南,这类众生受业力牵引而流转于这个国土。
以上第十二类众生,如土枭、破镜鸟类,分别认土块和毒树果为自己的儿女,但同时也慈爱地哺育过儿女,儿女长大后却把自己的亲生父母给吃了,这是非常残忍的事,此类是怀怨报仇而来的众生。以上即是十二类众生形成的因缘,这十二类众生分别生存于三界内,由所造之业,流落于六道,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楞严经》第七卷到这里就介绍完了,本卷以2622个字的《楞严咒》为重点,是本经的缘起,文殊菩萨就是奉佛旨用《楞严咒》去解救的阿难,使其脱离了欲海。《楞严咒》是咒中之王,佛说能朗读、唱读、背诵、礼拜、受持,供奉此咒者,所得功德,无量无边,穷劫难尽!还能消除所有的恶业包括五逆十恶罪,还能让持咒者所求皆遂、所愿皆成。
持咒是八万四千个法门中最重要的法门之一,仅用持咒,不作其他修法,即可成就无上菩提,持咒法门的要点只有一个,就是至诚心。至诚心是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如此受持《楞严咒》或如来宣说的其他咒语,即可随意往生诸佛国土,成就佛道。

《楞严经》圆满菩提不生灭性
(第四十段)
【阿难!如彼众生,别业妄见,瞩灯光中,所现圆影,虽现似镜,终彼见者,目眚所成。眚即见劳,非色所造。然见眚者,终无见咎。例如今日,以目观见,山河国土,及诸众生,皆是无始,见病所成。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原我觉明,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云何复名,觉、闻、知、见?是故汝今,见我及汝,并诸世间,十类众生,皆即见眚,非见眚者。彼见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见。
阿难!如彼众生,同分妄见,例彼妄见,别业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国,彼见圆影,眚妄所生。此众同分,所见不详,同见业中,瘴恶所起,俱是无始,见妄所生。例阎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诸有漏国,及诸众生。同是觉明,无漏妙心,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则复灭除诸生死因,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佛说:阿难!有些众生,因别业所生妄见,如同得了眼病的人,看灯光就有圆影,就像真实境界一样,这是因为得了眼病才有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眚病造成的错觉,眚病即眼病,是“见劳”所致,不是色影造成的。
“见”是所见、“劳”即烦恼。意为幻相是生于无明烦恼的所见中,不是物质世界和色尘外境造成的。眼病所见之彩色圆影,比喻为五阴十八界,五阴十八界总括为身心内外世界,这身心内外世界犹如彩色圆影,层层叠叠,五花八门,使人眼花缭乱,这眼花缭乱的东西本就虚幻,若误以为实,即是非正确的凡夫知见或外道的邪知邪见。这些妄见,也不能责怪得眼病的人,因他确实不知自己的所见是因眼病所生的妄见。
佛对阿难说:如你今日,以眼观看这山河国土及诸多的众生,这些都是你无始以来就像得了眼病者所看见的幻相,能见之功能与所见之缘,相互作用,就现出了当前这些山河众生等境象。这些境象的出现是因原有的“觉明本性”“心”,被妄见攀缘于病眼,“觉见”就成了眚眼“病眼”,所见一切就都是幻相了。
而原有的“本觉明心”,“本觉”即菩提、“明心”是菩提之用。这本觉明心虽然起了攀缘,但它仍然是觉明心,而不是眚病“病眼”。这比喻众生虽然迷惑颠倒,流转生死,但那不生不死的常住真心却依然存在,存在的真心不是病眼,也并未迷惑。
觉明心虽然生了眚病“眼病”,而此“觉明心”并不在病眼中。此实为真见与妄见,觉明为真、病眼为妄。为什么又称这些真妄名叫:“觉、闻、知、见”呢?“觉”:是感觉、“闻”:是闻听、“知”:是知道、“见”:是能所二见。这些都是妄心所生。妄心所在之处,是因为你而今见到我和你自己,并诸多世间中的,如: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有色生、无色生、非有色生、非无色生、有想生、无想生等十类众生时,当你还没有明白“众生别业妄见”和“众生同分妄见”的道理时,你就会认为这些都是真实的,其实这些都是你病眼中的圆影幻相,这些所见名为“见眚”,见眚”就是妄见,妄见见到的自然都是幻相。
如果离开病眼所见的幻相,自性“真精”就显现了。“真精”之“真”为一真、“真精”之“精”为一真之体。此体即真如自性、故名“真精”。这时就会明白,真精不是“眚”,因“眚”是病;所以也不名“见”,因“见”是妄。真精不是病、也不是妄,是本来就有的菩提心。
佛说:阿难!如他处众生同分妄见中,有别业妄见,仅限于一人或一患眼病的人,同于一国都生眼病的人,所见圆影皆是眚病所生,他们所见的种种不祥,与同分妄见一样,只有多寡之分,没有所见不同,即一个人与一国人的妄见是一样的。这些妄见都是因宿世“瘴恶”所起。
“障”有“二障”、“恶”有“十恶”;“二障”指烦恼障与所知障。二障是《瑜伽师地论》行派与《法相宗》对贪、嗔、痴等诸惑,就其能障碍成就佛果之作用所作的分类。即:
1、烦恼障:由我执“人我见”而生。以贪嗔痴等一切诸惑,发业润生,烦扰有情众生身心,使在三界五趣的生死中,而障涅槃之果,故称烦恼障。
2、所知障:由法执“法我见”而生。以贪嗔痴等诸惑为愚痴迷闇,其用能障菩提妙智,使不能了知诸法之实相及实性,故称所知障,又作智障。
“十恶”:由身体行为、语言行为、思想行为所造。恶者逆常理而行,真妄颠倒,放纵感情于身口意,动则与真理相背,而成此十恶,即:
一、杀生:杀害生命、贪食众生肉。二、盗:偷盗、抢盗、盗取公私财物。三、淫:邪淫。四、妄语:虚诳不实之语。五、绮言:杂秽不正之语。六、恶口:骂詈恼人之语。七、两舌:挑拨离间之语。八、悭贪:悭吝贪着。九、嗔恚 :嗔恚愤怒。十、邪见:暗昧迷理。此“二障十恶”简称为“障恶”。
佛说:这些障恶,从无始劫以来由妄见而生。如阎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及娑婆世界,并“洎”十方。“洎”拼音“ji”:作“及”解。此为并及十方之意。
佛说:娑婆世界及十方充满烦恼的国家和一切众生,本来同是觉明无漏妙心,只因“见(所见)、闻(所闻)、觉(感觉)、知(知见)”这些见闻觉知,缘于色尘而分别生出的虚妄相,在这虚妄幻相中,和合妄生、和合妄死。如果能远离这些虚妄的“和合缘”与不和合缘,就能灭除生死之因,而圆满菩提道果。
“和合缘”指外尘六境,即:色(物质世界及天地万物等一切众生相)、声(一切从口而出的声及流水等发出的物理之音)、香(香臭等各种气体)、味(酸甜苦辣等各种味道)、触(接触和触摸等感觉)、法(意识形态)。能和合之因是六根,即:“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识。”和由六根而产生的六个识,即“眼耳鼻舌身意“各一识。六尘是六根六识的“和合缘”;“不和合”是与心王不相应之二十四不相应法,即:
一、得:于一切法造作成就(指有为法)。二、命根:第八识种子,并出息、入息、暖气三者,连持不断。三、众同分:如人之类,其形相似。四、异生性:众生之妄性不同。五、无想定:心想俱灭,外道所修之定。六、灭尽定:受想之心灭尽,诸识不起。七、无想报:外道修无想定,命终生无想天,寿命五百劫,想心不行,如冰夹鱼。八、名身:依事立名,众名联合称为名身。指一个单名如太阳,叫名词;三个以上的名词如太阳、月亮、星星,叫名身。
九、句身:积言成句,众句联合称为句身。指一句话如:我正在工作,叫单句;三句话以上如:我正在工作,忙得很,分不开身,这叫句身。十、文身:文即是字,众字联合称为文身。指构成名词名句的各类字母和文字,可形成文章,称为文身。十一、生:诸法生起。十二、住:诸法未迁。
十三、老:诸法渐衰。十四、无常:今有后无。十五、流转:因果相续,流转不断。十六、定异:善恶因果,决定不同。十七、相应:因果和合,不相违背。十八、势速:诸法迁流,不暂停住。十九、次第:编列有序。二十、时:即时节。二十一、方:即方所。二十二、数:即数目。二十三、和合:不相乖违。二十四、不和合:互相违背。
此二十四法,又名无体,是指离开了自性本体,若人用这些离开自性本体之法,最精进者,可成为高级外道,能证得无想定或无色界定,但这两种定只能延长寿命,不能得究竟佛果。由于其不与色法、心法、心所法、无为法相应,故名不相应行法,是“不和合”之缘。
佛说:“和合”是因缘法,因缘是生灭法;“不和合”是与心王(第八识)不相应法,不与心王相应,就不能成为心王,心王就是佛,如此则永远都成不了佛。如能远离这些“和合缘”与“不和合缘”,就能灭除自己根本上的生死之因而圆满自性菩提,从而回归无生灭性,此无生灭性即是清净本心,是常乐我净本觉常住的清净本位。

其实这是一句暗语,
怎么样,
开悟了吗?

惠能回答 :
“ 米熟久矣,
犹欠筛在。”

米已经舂好了,
但是还有点不干净,
需要筛。

什么意思呢?

见道了,
但是还不透彻。
  
惠能大师没有广学经教,
到了
“ 本来无一物 ”的境界,

也就是教下所讲的法我空境界,
类似的说法,

还有
“ 若人识得心,
大地无寸土 ”

“ 虚空粉碎,
大地平沉 ”

“ 泥牛入海无消息 ”,

讲的都是禅宗的重关境界,
这时能够泯一切相,

一切现象不再是障碍,
但是还有无相的执著,
所谓还有微细的能所。

惠能大师到了这个境界,

知道那还不成熟、
不透彻,

完全不以为意。
  
《 坛经 》的后面,
惠能大师针对大通和尚给智常禅师的开示,
有一首偈颂,

讲的就是这个阶段的局限性 :

“ 不见一法存无见,
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
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
错认何曾解方便。

汝当一念自知非,
自己灵光常显现。”

不见一法,
还有无相境,

就好比还有一层薄云,
遮住了本有的智慧,
不得透彻。
  
“ 不知一法守空知,
还如太虚生闪电。”

不知一法,
住于这样的空知当中,
就好比太虚中有闪电一样,

有极微细、
极迅猛的妄念流注。
  
如果认此为了义的佛之境界,
认为这就是到家了,

那就会错认路头,
错失提升机会,
不会再有更透彻的境界。

所以叫
“ 此之知见瞥然兴,
错认何曾解方便 ”。
  
这个时候应该如何用功呢?

“ 汝当一念自知非 ”,

这时应该反观己心的过患,
就能够破除无明,

打开本有的灵光,
让它念念现前。

这是六祖大师彻悟以后对智常禅师的开示。
  
当时六祖大师到了这个境界,
以他自己的能力,
不能够马上进一步突破。

但是他以自己的宿慧,
知道这个境界还不行,

“ 米熟久矣,
犹欠筛在。”

六祖大师彻悟此心的因缘
  
五祖弘忍大师用锡杖拄地板三下,
就离开了。

惠能大师心知这是一个信号,
于是晚上三更,
他悄悄来到丈室,
这时五祖大师正在等着他,

然后
“ 以袈裟遮围,
不令人见 ”。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传法因缘,
直接涉及到释迦牟尼佛教法下,

三大语系佛法中受众最广的汉传佛教的高度,
直接涉及到整个汉地众生的法身慧命。
  
五祖大师
“ 为说《 金刚经 》,
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讲到《 金刚经 》的三分之一,

第十品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的时候,

惠能大师
“ 言下大悟,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这时自性与万法才彻底统一,
打开了佛智,
真正地彻悟。
  
于是他就向五祖大师汇报,
来表达他的悟境 :

“ 何期自性,
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
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
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
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
能生万法!”

何期,
就是
“ 原来 ”或
“ 谁曾想 ”的意思,

原来自性本自清净,
本不生灭,
本自具足,
本无动摇,
能生万法!

这时惠能大师,
全身揽入法界,
法界即自身,
自身即法界。

《 楞严经 》中讲
此时的境界,
用了一个比喻,

“ 一切世间诸所有物,
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
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

若存若亡,
如湛巨海流一浮沤,
起灭无从。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这是对
“ 但用此心,
直了成佛 ”的

“ 此心 ”
最好的注解。
  
“ 祖知悟本性,
谓惠能曰 :

‘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若识自本心,
见自本性,

即名丈夫、
天人师、
佛。’”

五祖大师这时知道卢行者彻悟了,
这才是真正的明心见性 ——
到家的境界。
  
“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不识本心,
学法没有真实利益。

这是站在成佛第一义的高度来说。

因为佛性本自具足,
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关键在于打开本心,
其他的都是因缘法。

但是站在世俗谛的角度,
对于我们来说,
一瞻一礼都有功德,

所以
“ 若人散乱心,
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
皆已成佛道 ”。

哪怕我们以妄想心到了寺院,
称诵一句佛号,
都是成佛的因。

这是从两个层面来讲的,
不可偏废。

《 坛经 》里面讲的
很多都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知识、
概念、
结论,

都是为了对治我们种种的邪见,
非常活泼,
我们不能断章取义,
执于一端。
  
这是六祖惠能大师发明
“ 此心 ”、

彻悟
“ 菩提自性 ” 的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相当于禅宗三关 ——
初关、
重关、
牢关。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也经常引起误解,
我们看看六祖大师如何开示。
  
六祖开示智通禅师说 :

“ 三身者,
清净法身,
汝之性也;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千百亿化身,
汝之行也。

若离本性,
别说三身,
即名有身无智。

若悟三身无有自性,
即名四智菩提。

听吾偈曰 :

‘ 自性具三身,
发明成四智。

不离见闻缘,
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
谛信永无迷。

莫学驰求者,
终日说菩提。’”
  
法报化三身,
是我们修行总的目标,

那么六祖大师如何来开示禅宗所成就的三身佛的内涵呢?
  
“ 清净法身,
汝之性也。”

我们本有的菩提自性就是清净法身;

“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打开菩提自性,
彻悟自性的智慧,
即圆满报身;

“ 千百亿化身,
汝之行也。”

利益众生的菩萨行,
一切身口意的运作都是我们的化身。
  
那么本性与三身的关系呢?

“ 若离本性,
别说三身,
即名有身无智。”

如果离开本性说三身,
那么三身就没有智,
此时就谈不上什么三身。
  
“ 若悟三身无有自性,
即名四智菩提。”

如果了悟三身并非实有,
也就是没有遍计所执自性,
那么就证得了四智。

对于报身无有自性可以这样理解 :

报身有两种,
一个是他受用,
一个是自受用。

前面讲的
“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

是自受用报身,
是证悟法身的智慧;

菩萨的色身,
是他受用报身,
不同的福德因缘,
感得不同,

与众生的缘不同,
众生看到的也不一样。

千百亿化身,
指的是我们利益众生的身口意三业的运作。
  
能够了知三身无有自性,
就能够打开法身所具备的四智菩提,

所以叫
“ 自性具三身,
发明成四智 ”。

禅宗所成就的三身,
是自性三身。

直接发明自性,
然后打开四智。

诸佛所具有的四智,

就是大圆镜智、
平等性智、
妙观察智、
成所作智,

它对应我们凡夫的八识。

以肉身直入佛智,
这叫
“ 不离见闻缘,
超然登佛地 ”,
这是禅宗顿悟成佛的法门。
  
对于四智的内涵,
六祖大师接下来又开示说 :

“ 大圆镜智性清净,
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
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
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
繁兴永处那伽定。”

大圆镜智是指我们清净的本心;

“ 平等性智心无病 ”,
这时第七末那识已经转变了,

不再有一切凡夫所共有的根本心病 ——
我执;

那么妙观察智呢?

第六意识转变为妙观察智,
它清净无染,
观察一切事物没有执取,
见一切法而不起分别想;

前五识则转变为成所作智,
这是利益众生的悲用。
  
一定要打开大圆镜智,
“ 在千人万人中,
不背一人,
不向一人 ”,

这才能称为禅师。

如何成就四智?
  
“ 五八六七果因转 ”,

“ 六七因中转,
五八果上圆 ”。

第六意识和第七末那识在因地转成智慧以后,
第八阿赖耶识和前五识在果地才能圆满。
  
若依教下唯识宗的教理,
第六意识第一次转智是在初地;

第二次转智是在七地末八地初,
证得无生法忍;

第六意识彻底转成妙观察智是在佛智境界。

那么第六意识一转,
末那识跟着转,

第六意识转变成妙观察智,
第七末那识同时跟着转变成平等性智。

此时,
阿赖耶识才转成大圆镜智;

前五识,
跟着转变为成所作智。

这是八识转智的次第,
是基本规律。
  
那么禅宗的祖师,
于转处不留情,

念念亲见本性,
不管动静,

都恒与法身相应,
处于那伽大定之中,

这时八识同时圆成四智,
这是禅宗不共的修行路线。

菩提自性在何处?
  
《 坛经 》中六祖大师这样开示 :

“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
但正无三障。”

我们生命的真性是本有的觉知之性,
菩提妙心我们本有。

但是,
由于我们没有认识它,
所以
“ 起心即是妄 ”,

起心动念都是妄念。

“ 净心在妄中 ”,
我们清净的本心就在我们的妄念中。

那么如何来把它发明呢?

“ 但正无三障 ”,

只要把我们的种种妄心、
邪见都止息,

就能够打开我们本有的觉性,
破除三障。
  
《 坛经 》中还开示 :

“ 真如有性,
所以起念;

真如若无,
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正是因为有真如妙心,
所以我们才能起念,
真如若无,
眼耳色声 ——

我们的根身世界当时即坏。

我们之所以有
“ 在眼曰见、
在耳曰闻、
在手执捉、
在足运奔 ”

这样的生命基本特征和能力,

正是由于我们有无限自由、
无限广大的觉性。

这是不可复制的,
不是进化而来的,
不是从哪里生出来的,
也不会死去。

人工智能再发达,
也不可能有佛性,
这是我们学禅之人应该特别明确的一个认知。
  
《 坛经 》中还开示 :

“ 若能心中自见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
起心总是大痴人。”

如果能在我们的妄心中见真心,
打开了真心,
也就是发明了此心,

“ 有真即是成佛因 ”,
这才是成佛的正因,
直了成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人的起源问题上,道家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与世间万物都来源于道,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人来源于自然,在这一点上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有融会贯通的地方。人与自然是
  • 向前走,不退缩,即使关关难过也要过去,人生的路,只有持之以恒走下去,才能抵达梦想中的桃花源。因为海阔天空里,藏着最明亮的星盏,会指引我们矢志不渝前行。
  • 【改了名字有哪些好处和明显的效果】1、能调和先天八字的不足补救个人命局所需用神,为个人自身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2、体弱多病者,改名后会慢慢缓解健康; 3、找不到
  • 】Cela fait déjà une année depuis que les talibans ont pris le contrôle de Kaboul
  • #每日一善[超话]#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每个人都在沉淀自己,经历了生命的波澜起伏,到最后都会渐渐明白,最懂自己的,永远是自己,才发现人生最美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
  • 很愉快的购车经历,客户满意,我也开心卖台车,交个朋友今年交的朋友有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唐山 北京 天津 河南 安徽 西安 苏州 广西 东莞 海南 青海 ……
  • 你走之后 后知后觉我慢慢变成了另外一个你红旗袍 烫了头 想必小烟也没断吧‍抽烟喝酒烫头 没错 还是社会王的气质听说还是很费劲的喘息 还是少抽点烟吧挺好 还能记得
  • 家里也没有他的老照片,对啊,写到这里突然想起,老人家的遗照呢?长大了点,就不想吃他给的东西,嫌弃他邋遢。
  • 我在它后面看它逛奔向哥哥家的样子就觉得好好笑啊(因为不在家就会在哥哥家玩)它真的很聪明。[微风]躺在草坪上的时候,以天为盖地为庐,获得了难以言喻的安宁平和;榴莲
  • 其它变化影响并不大,只是重中之重的学籍归属,目前还是未知数[二哈]更正:经网友提醒,派出suo和房管部门,仍在原地办公;在天津网上办事大厅核实,目前这两个部门,
  • 她们的微博里张元英的提及率远高于()但下面评论里总会有很多“我觉得()更好看”“路人,旁边那个是谁,我觉得更好看”“她也就这样吧,身材一抓一大把,脸就更普通了”
  • (观察者网)#北京2022年冬奥会# 冬奥会,是体育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的盛会,是奥运大家庭的盛大聚会,一些图谋不轨的国家出于政治私立,#冬奥会不是政治作秀和搞政
  • 皆さんに早くご覧頂きたいです‥あした2/28発売「サンデー毎日」さんで、表紙になります。すごく楽しかった☺️✨今日観に来られた皆様、有難うございました✨ 【哈?
  • 一起卡拉OK,一起散步,做简单养生操……深深的信任和可延续的欢乐,常常建立在这温馨的一帧帧,一幕幕中[爱你][爱你] 迎着朝阳,公政志愿者的小可爱们早早来
  • 确定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扩市场需求增发展后劲。会议决定,对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第四季度更新改造设备,支持
  • [苦涩] ​​​》#吴倩说五年后是夏天赢了#女主夏天拒绝前任的告白,而终于明白自己#plog博主日记# 当第3⃣️0⃣️天[泪]培训第5⃣️天[微笑]今天以后
  • 今天一整个早上☁️因着 美洲年会让盆友圈涌出满满的精彩[太開心][太開心][太開心]特别喜欢团队伙伴写出了✏️NuSkin创始人之一 Sandie 的
  •   先天卦数是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主要用在固定卦位上的处理,如坤宫受木克,会受肠胃之疾,如在坤位上放红花(火)可以化解,但应放多少朵
  • 我也会感到“孤独”就好像这个世界上我没有同伴,因为“孤独”我感到寂寞,但是我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里面,都没有一个能一直陪伴他的人。现在的多数都倾向现实…亲情好像
  • 10月,太康县融媒体中心在周口广播电视台发稿量再次荣登全市第一!2021年10月,太康县融媒体中心在周口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电视)栏目发稿14条,排名全市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