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地市全覆盖!这些差距都在缩小】6月13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专场,介绍相关重要举措及取得的新成效。

区域发展差距有效缩小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表示,在一系列重磅举措的有力推动下,“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珠三角核心区发展能级不断提升,“双区”、两个合作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广州、深圳核心引擎功能更加强劲,佛山、东莞两个城市以万亿级的体量迈入新发展阶段,珠海市一跃成为内地唯一与港澳同时陆路相连的城市。

沿海经济带产业支撑不断强化,东西两翼新增长极加快形成,湛江巴斯夫、惠州埃克森美孚等百亿美元级外资项目开工建设。海洋生产总值连续27年居全国首位。筑牢北部生态屏障,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优势凸显。

同时,“一核一带一区”建设给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带来许多新变化。区域发展差距有效缩小,“十三五”以来,沿海经济带东翼、沿海经济带西翼、北部生态发展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分别高于珠三角2.1个、1.2个和1.5个百分点。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844元增加到27191元,增长了61%,逐步拉近了与珠三角核心区的差距。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全面改善,实现“市市通高铁”,“3+4+8”世界级机场群和世界级港口群正在加快成型。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历史性地实现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技师学院、高水平医院21个地级以上市全覆盖。全省一盘棋的统筹机制不断完善,建立广州与湛江、深圳与汕头“核+副中心”深度协作机制,对重点老区苏区补助标准提高至每县每年5000万元。

功能区差异化发展态势日渐明显

朱伟表示,从实际效果来看,目前“核”“带”“区”这三个功能区在各自赛道上发展顺利,差异化发展态势日渐明显。

珠三角核心区优质资源、高端产业进一步集聚,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已经迈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正在日益增强。

沿海经济带拥有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湛江、江门等6个亿吨大港,创造了占全省八成的经济总量,产生了占全省九成的进出口总额,沿海经济带作为全省发展主战场地位日益凸显。

北部生态环境持续保持全省最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96.4%,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97.1%;各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突出核”、“带”、“区”功能定位,构建工业园区发展格局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红表示,广东以发展工业为主的高新区、经开区、省产业园、综合保税区等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共161个,2021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超6万亿元,约占全省的四成;其中“一核”园区71个、“一带”东西两翼园区50个,“一区”园区40个。

“一核”的园区专注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创新能力,“一带”的园区发展沿海大产业、构建世界级沿海产业带,“一区”的园区合理控制开发规模、发展绿色低碳特色产业,持续推动“核”、“带”、“区”打好特色牌、协作牌,初步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产业布局。

推动形成珠海、汕头、佛山、中山、江门、湛江、肇庆等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目前,省财政已安排21亿元专项资金、省自然资源厅预安排万余亩用地指标,支持大型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

省对市县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占省级支出约70%

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国煌表示,2016-2021年,“一带一区”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6789元提高到9044元,年均增长5.9%,缩小了与珠三角核心区的差距。省级财政制定实施7个重点领域28项财政措施,支持“人才集聚”、科研“资金过境”、“债券联动”、“平台互通”和“民生共享”。专项支持南沙、横琴等国家级战略发展平台,2021年支持资金达到178亿元。对大湾区交通、科技等领域重点项目给予倾斜支持,安排98亿元支持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等。

支持北部生态发展区加快绿色发展步伐,安排生态补偿转移支付,2016年以来这方面的转移支付年均增长27.8%,2021年达到80亿元。2016-2021年,省财政对市县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年均增长8.5%,去年达到4827亿元,占省级支出的比重约70%。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连续八年全国第一

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黄凌表示,高速公路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21年底,广东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经突破1.1万公里,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一。目前粤东、粤西、粤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6000公里,已建成出省通道30条,往广西、湖南、江西、福建均有5条以上的高速公路通道,已建成珠江黄埔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港珠澳大桥等4座跨江公路通道。

去年赣深高铁通车,我省实现了“市市通高铁”的目标。目前,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5278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达2367公里,居全国前列。全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万公里,居全国第二。全国交通一卡通实现全省城市公交、地铁100%覆盖,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珠三角地区公交电动化率达到100%。

迈入4.0时代!青白江营商环境立足“创新突破” 做优“六大环境”

3月7日,青白江区召开“解读《成都市青白江区强化创新突破高能级创建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区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告青白江营商环境4.0版政策体系建设开启。

《实施方案》基于贯彻上级改革要求、对标优秀做法创新、补齐营商短板弱项三方面考量,从聚焦市场开放、办事体验、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监管效能、法治保障6个维度,确定了23个重点改革领域,制定了275项具体举措,全力优化“六大环境”。

从1.0版的“建体系”、2.0版“树品牌”到3.0版“强指标”,营商环境4.0版突出“求突破”。“从改革力度上、深度上和覆盖面上看,4.0版改革的力度更大、范围更宽、内容更丰富。”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窦川表示。

聚焦市场开放
打造宽松公平的市场环境

如何打造宽松公平的市场环境?青白江有自己的想法。青白江区作为成都中欧班列始发地,在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方面,将进一步提升陆港主枢纽能级,全省率先探索建设成都国际铁路港跨境贸易综合查验监管中心、提高非侵入式检查设备(H986)智能审图覆盖率至90%、建成综保区仓库管理系统(WMS)、智慧标签系统,持续提升通关效率;在推动铁路港经开区外向型产业发展方面,针对一般贸易、跨境电商、整车贸易等各类产业集中推出了“惠企大礼包”,智能制造企业最高可获得300万元的固投补贴,整车进出口企业最高可获得440万元/年补贴,跨境电商企业最高可获得200万元/年补贴,使用综保区仓库最高可获得100%租金补贴,入驻国际贸易产业园最高可获得全额租金补贴,口岸和综保区内集装箱正常进出口基础作业及配合查验作业等基础服务成本全额补贴,以更大力度加快构建外向型经济体系、加快形成泛欧泛亚供应链创新产业生态圈。

值得一提的是,青白江将围绕审批、监管、执法、信用,在全省率先在市场准入、医疗卫生、食品、药品、交通、文化等6个领域探索建立“审管执信”四位一体联动机制,实现审批、监管、执法、信用之间信息共享、业务协同、闭环管理、一体服务,并将信用贯穿审批、监管、执法全过程,推动“守信路路畅通,失信处处受限”。“审管执信”四位一体联动闭环服务改革,由过去的“单点突破”向“整体政府”转变,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化、立体化、集成化,实现“放管”同步发力,确保“放得开”“管得住”“服得好”。

聚焦办事体验
做优优质便捷的政务环境

相比3.0版本,青白江营商环境4.0版改革深度更深。如何让群众、企业办事更方便,青白江有自己的一套“瘦身法”——办事流程更短、申报材料更少、办事路程更近。

在青白江,企业开办更加简单。企业开办“一站式”全流程服务,降低申请人自备材料时间80%以上,减少填报项60%以上,并可通过口头申报登记实现“零填写”,打造轻松阅读即可办好事的“无感申报”新体验。同时聚焦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节点,推出200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200项“一证(照)通办”事项,通过直接取消、数据共享、告知承诺、部门核验等方式,为企业、群众减少申报材料40%以上。

在办事流程和申报材料“瘦身”的同时,青白江推动便民服务向小区、楼宇延伸,打造街道15分钟、农村30分钟便民服务圈,畅通服务企业群众“最后一米”。

聚焦项目建设
做优高效优渥的投资环境

当前,成都市正在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项目建设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在营商环境4.0政策中,青白江聚焦项目建设全过程持续优化提升服务水平,有效解决项目推进中面临的瓶颈制约,力促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

“对10类建设工程项目定制‘主题式’‘情景式’审批流程,促进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区审批和营商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仅如此,还将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45个工作日;全国率先将小型低风险社会投资项目从立项到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压缩至2个环节8个工作日;在自贸区探索实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告知承诺制,进一步提升项目报批报建效能。

在提高国际供应链链接能力方面,青白江将加快建设自贸区金融服务中心,提升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能级,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深化“一单制”改革,试点“中欧班列运费贷”融资产品,助力进出口企业提效降本。

聚焦要素保障
做优宜商宜业的发展环境


土地要素、人力资源、信贷获得、市政公共服务……是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的重要保障。

在青白江,项目可实现拿地即开工。这是为何?青白江探索实现企业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在5个工作日内获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一次性缴清土地出让金和相关税费的可同步申办获得不动产权证,实现拿地即开工。

值得注意的是,在信贷获得方面,青白江提出打造“青松贷”普惠金融服务品牌,力争2022年“蓉易贷”“青松贷”信贷总规模累计达到15亿元,白名单企业数量达到600家。在市政公共服务方面,将全面推行供水、供电、供气等市政接入全过程“一站式”集成服务和帮办服务。

聚焦监管效能
打造规范透明的监管环境

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青白江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体系,实现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

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推进监管执法方面,聚焦管好“一件事”实施综合监管,推动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和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全省率先在县级推行行政处罚不予处罚清单、减轻处罚清单、从轻处罚清单、从重处罚清单“四张清单”,区分不同违法行为,实行精细化管理。在执法领域实施“首违不罚”和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柔性执法模式,实施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场景清单,将市场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处罚清单范围扩展至其它执法领域,打造“有温度的监管执法”。

信用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一张通行证。为此,青白江全面实施信用承诺制度,实现全区信用承诺信息的归集、共享和公示,推行歇业备案企业“休眠期”包容审慎监管,建立专项监管对象库,对歇业企业轻微违法行为及时改正的,原则上不予信用约束和行政处罚。

聚焦法治保障
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企业破产往往遇到较多困难。然而,青白江认为,破解企业“破产难”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应有之义。

打造全省首个破产管理人工作室,免费为破产管理人提供用于查阅卷宗、研讨案情、筹办会议等用途的固定工作场所,实施后将为每一个破产案件平均节约2万元的破产费用;成立破产基金,由财政拨付专门资金用于支付“无产可破”案件的管理人报酬,实施后预计可为管理人提供最高5万元的工作补贴;设立破产事务专窗,帮助破产管理人集约高效办理工商档案查阅、破产企业财产信息调查等业务;试点个人破产制度,依法合理免除个人债务,修复社会信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省率先支持法院建立涉众型破产案件提前会商机制,研究建立破产企业职工欠薪保障机制以及开展破产企业营业执照、许可证注销一体化探索……青白江在全省全市率先拿出了“一箩筐”的具体措施。

以办理成都宝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企业重整案件为例,区法院开展效能型破产审判机制改革,加强企业重整价值识别,充分运用程序转换价值,积极帮助危困企业脱困再生,成功引进资金1.8亿元,化解债务16.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共法律服务方面,青白江组建省内首个自贸区调解联盟,已调解案件197件,涉及金额420余万元。还在全省率先建设四川省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成都国际铁路港)中心,提升企业运用全球知识产权信息的能力和水平,深入参与国际贸易。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窦川表示,通过改革创新,将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更好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高能级创建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区,为打造现代化国际化成都北部中心营造一流营商环境。https://t.cn/A66b7mSQ

【双创活动周∣蓄势储能起高峰】
创新洪流奔腾,英才各路汇集,绿城大地正迎来新一轮大发展!
  推动“双创”不断迈上新台阶,汇聚推动经济发展的澎湃力量。10月19日,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正式启动。作为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首次“花落”中部地区城市的郑州,迎来高光时刻!一场创意与智慧的饕餮盛宴,令万众瞩目聚焦于“出彩中原龙子湖”。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在创新为“第一动力”的强大牵引下,绿城大地上“重彩”连连:
  10月20日,继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接连挂牌后,总部确定入驻郑州中原科技城智慧岛的河南省第三家省级实验室黄河实验室正式挂牌成立。该实验室将聚焦全面提升黄河流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与国家接轨的高水平、开放性、充满活力的新型研发机构,争创黄河国家重点实验室及黄河国家实验室。
  与此同时,新近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评价研究报告》中,郑州在黄河流域各城市中排名第一,成功跻身全国20强。
  郑州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郑州要聚焦聚力科技创新,加快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要素集聚发展,打造高水平的科创平台,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培育高能级创新主体,营造最优创新生态。
  创新是动力,人才是根本。郑州正为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在国家中心城市中提质进位蓄势储能起高峰!
  创新洪流波澜起
  进入10月,在位于郑州市白沙园区的黄河云谷小微企业园内,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白沙工厂里一直人机并行,运转未停。
  “攻克了‘减速器+电机+电机驱动器+传感器一体化’的关节模组,解决了智能机器人‘中国芯’的‘卡脖子’难题,我们生产的城市管养机器人、智能巡检安防机器人和智能代步车的订单不断。”中原动力CEO林杰深有体会:“看准创新,一定能赢!”

  如何让创新的春风吹拂,令绿城勃发生机?
  郑州拿出了:孵化、真金、舞台“三板斧”!
  近年,郑州通过强化政策支持、提升载体孵化能力推动了全市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北斗孵化器总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正在运营的是一期工程,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目前企业已入驻完毕。”北斗孵化器运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孵化器的二期工程正在加快建设中。
  北斗孵化器仅是一个缩影,在郑州各类孵化载体如雨后春笋。统计显示:目前郑州市已建成各类孵化载体255家,5年载体数量增长17.2倍,从业人数超过20万。
  同时,在形成孵化载体的过程中,郑州也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路径:构建起了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全链条孵化体系。5年来,众创空间达到160家、孵化器73家,孵化载体总面积超过86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团队超过12800家。
  天迈科技、捷安高科等一批上市企业横空出世;中悦科技、飞轮威尔等一批优质创新创业项目递次涌现。同时,孵化载体的“高质量”,还让郑州进了“国家队”。
  2020年推荐获批1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21年6月,郑州大学大学科技园成功入选第十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实现郑州市学校国家级平台建设新突破。
  2020年年底,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年度评价结果,在评为优秀的235家国家级孵化器中,郑州市获评优秀有9家,数量居全国大中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后第5位,这是对郑州孵化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充分肯定。
  “要把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郑州核心竞争力来打造,举全市之力推进科技创新。”这段写进第十二次郑州党代会报告中的话语,明确标识出郑州面向未来投掷目标的发力点。
  用“真金”,看“真心”。
  2020年度,郑州市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276.7亿元,全省占比30.7%,比上年增长16.9%,增速高于全省3.3个百分点。
  郑州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8年度1.74%、2019年度2.04%到2020年度2.31%,两年增长0.57个百分点,增幅预计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居第2位。

  2020年度新增入孵企业(团队)2322个,培育科技型企业1262家,高新技术企业281家,新增知识产权授权量4483件,获得投资企业数497个,共获得融资资金6.04亿元。
  收获是付出的“果实”。仅在2020年,郑州市就新增高企870家,有效高企2922家。2021年前三批新增入库郑州市科技型企业1797家,总数达到9643家。
  刚刚过去的9月,因一场别开生面的国际创新创业大赛——“郑创汇”,而令郑州再上“热搜”。
  为营造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氛围,自2015年起,郑州市倾力打造“郑创汇”大赛品牌,连办7年,赛目过万,孵化了UU跑腿、泛锐熠辉等多个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带动200多万人就业、服务4000多万商户,形成了涵盖创业辅导、资本对接等全链条创新孵化体系。
  2021年举办4月、6月、9月三场月赛,吸引了来自美国以及我国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国内外的280多个优秀创新创业项目报名,其中,郑州市以外项目118个,占比超40%。
  除此之外,郑州还高标准举办了“世界智能传感器大会”、“强网杯”、中国创客领袖大会等系列赛事活动。据不完全统计郑州每天有30多场“双创”活动举行。
  通过多种措施,打造创新“生态”环境,使郑州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与国家创新高地的进程中快马加鞭。2020年度《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评价研究报告》显示,创新创业环境的人才要素和金融要素在全国位居前列。
  各路英才聚绿城
  新近,郑州又迎来了一批高端人才团队项目。
  他们中包括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古迪纳夫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建涛领衔的低温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文学军领衔的国际生物材料研究院、数字地图智能化编辑及印前处理工作站、智能无线光通信项目、功能性CVD金刚石材料制备技术研究中心、Hawkeye视频芯片项目等6家人才团队项目。

  广纳人才的视野投向全球,收揽才俊的手臂伸向世界,郑州牵住“人才”带动发展的牛鼻子,加快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要素集聚发展。
  人才强,城市兴。郑州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努力打造国家人才高地。打好人才“王牌”,已然成为郑州在国家中心城市中提质进位、在中原出彩中出重彩、在河南崛起中成高峰的必有之选。
  靠什么吸引人才?拿什么留住人才?3.0版的郑州系列人才新政,以“一城、一策、一事”给予了充分的诠释。
  种下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2020年9月15日,中原科技城步入全面建设阶段。郑州市拿出城市东部的“黄金”地块64平方公里,着力打造为中部地区重要创新基地、人才高地。
  依托河南省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平台优势和辖区23所高校50万高等人才基础优势,围绕国内高科技头部企业、省内外科技型企业研发中心、大院名所、创新团队等创新要素,和建设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公共实验室、智联网数据实验室等公共实验室的快马加鞭,一批批科创人才向郑州源源不断地汇集而来。
  不久前举行的中原科技城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中,华为河南区域总部、阿里云中原研发交付中心、百度自动驾驶基地、嵩山实验室、欧盟项目创新中心等30个高质量重点产业项目正式签约入驻中原科技城。
  此次签约后,中原科技城的发展掀开了新的篇章。统计显示,自2020年9月15日揭牌以来,中原科技城以“一城”之力已引进项目达143个,认定各类高层次人才900余名,计划总投资超1600亿元。
  郑州人才集聚平台作用愈加明显。以中原科技城为重点,省市区三级联动、“一廊、两翼、四区、多点”人才引进大平台出炉。
  在二七区,“人才+平台”互动孵化,“产业+技能”搭建基地,依托黄河科技学院“U创港”、马寨产业集聚区科创中心、双创中心等重点平台载体建设,量身定制人才引育“菜单”;
  在经开区,力争五年内引进培育10个创新创业领军团队,集聚100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1000名精英骨干人才,引培10000名专业技术人才;
  在上街区,通过开展产学研对接、“双招双引”及“百千万”工程,引导企业采取成果转换、“候鸟式”聘任、技术合作等方式,丰富引才引智渠道。
  引来人才,还要能够留住人才、成就人才。郑州铆足劲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开启人才工作“一件事”,打造优质生态,提升人才的获得感、满意度。
  据介绍,郑州人才工作“一件事”围绕人才补贴、人才认定奖励、人才发展激励、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生活服务、平台奖补六大主题,涵盖教育、医疗、交通出行等领域,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互联为各类人才提供便捷高效、舒心顺心的“全链条”服务。
  “打开手机‘郑好办’APP,来郑如何落户、子女如何上学、住房就医如何保障……只要进入人才‘一件事’专区,就能线上办理补贴、认定、奖励、服务等各种事项。”第三批郑州市国家级领军人才(B类)、创远科技团队带头人赵章红感叹,这些便捷的保障措施,让来郑人才感到贴心,能够专心研创。
  创新绘重彩,英才树砥柱。发展的道路上“选择”与“努力”是乘法倍增效应。
  郑州,蓄势储能,高质量发展勇攀高峰。
来源:河南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场站总投资6500万元,一期占地54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高标准建设换乘调度、能源补给、车辆维保、后勤服务、职工培训“五大中心”配套建设集“光、储、充、放
  • 如果你日柱上有大败,那么你的配偶败家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如果你日柱上有大败,那么你的配偶败家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 #每天一点即时糖# 明天即将复工 百无聊赖又把《以爱1》翻出来看 对比尔金还是那么上头[心] 瞬间浑身都是多巴胺~ 想起那个同样有酒窝有蜜嗓爱画画的人 电话
  • 陆炎一直在等待,等一人,无怨亦无悔。陆炎一直在等待,等一人,无怨亦无悔。
  • 正念•清理•利他【拥抱快乐也是一种能力,新一天,好好爱自己】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任何时候都照顾好自己;找到可以坚持的爱好,让日子更加有趣;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
  • #星仔探美食# 大洗桑拿鱼超级喜欢的大洗桑拿鱼在城南开店了人气高[薄荷]环境:整体风格为广式风红鲤灯空中游霓虹处处有仿佛置身于顺德热闹的华盖路步行街门口的打卡墙
  •   还有一个,就是生命的宽度,不管你是个什么星座,不管你有什么样的个性,都要记住一句话,每个人都是过客,每个人都彼此经过,友好交流,传递分享…余生,在懂你的人群
  • 你是否每天都要长时间的盯盘,感觉身心疲惫,工作也不是很有精神,你是否每天都在黄金市场里面,追涨杀跌,买涨,担心下跌,买跌,担忧上涨,让你寝食难安,你是否天天都在
  • 而丰富的挂画,和墙面平衡的书架,还有角落的台灯等,则展示着在这个转角的空间里不仅能收获爱,还能收获恰到好处的储物空间。在这种白色为主的北欧公寓中,很经常选择和原
  • 为人处世,能容则易。包容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源自人心的善良,仁爱于慈悲:包容是一种谦虚,人的个性不同,见解各异,凡事见仁见智,包容者能博采众长,从善如流;包容
  • 用蔻赛氨基酸洁面乳清洗完脸部肌肤后,我会迅速用洗面巾将脸上的水份沾干以防止肌肤的水份同水一起蒸发掉❗⚠(是沾干不是擦干,擦会损伤皮肤;必须用干净的面巾❗)接下来
  • #明馨书[超话]# [鲜花]#清风玉露明馨书# 221017 官咖更新D-9大家都在期待吗~~~~?嘿嘿 CLASSy的回归也相当华丽,敬请期待没剩多少时间了
  • ​​​我喜欢狗屎大侠有一个原因就是她和我一个高中 每次看她发高中我就会跟着她怀念一遍我的青春-食堂的饭最喜欢东食堂的砂锅面加饼 每次下课跑不过人家就会厚着
  • 4月30日10:00包车由上海到达天门随岳高速天门出口,社区工作人员引导至汇侨分院隔离点集中隔离。4月30日10:00包车由上海到达天门随岳高速天门出口,社区工
  •   问道爆珠槟榔,来自触觉、嗅觉和味觉上的全新体验  问道爆珠槟榔从品质源头到精细化加工都严格品控,精选原料,制作过程秉承自动化、标准化、专业化确保品质稳定,引
  • 小菜配料多到我一直问这个真的不要钱吗在宜家又找到了100个软装灵感,为什么去多少次也记不住入口[苦涩]每次全场只有我俩倒着走仔细想还有哪里没有一起打卡过,走走大
  • 随后,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我县善福乡、五阳社区、襄矿集团辉坡煤业、县三中、二小、县运管所等地,就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煤矿无毒矿区建设、毒品预防教育示范校建设、交
  • 看到这个我气得浑身发抖 大热天的全身冷汗 手脚冰凉 还能不能好了 我们到底要怎么活着你们这些才满意 眼泪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你们太懂的怎么害别人一生了 恶鬼诛心
  • 今天三体完完整整看完了可是看子夜阅读比碎片化或者睡觉什么的快乐很多 富足的感觉珍珠 波点 蝴蝶结 浪漫复古“我爸豪橫爱/只有我妈受伤的世界”一口气拿下两条梦中情
  • 人生似茶,是苦是甜都得喝;人生似河,是深是浅都得过;历世事百态,方显从容淡定;不管生活如何摧残你,我们要么意志更坚,向阳而生,要么沉沦如泥。人生似茶,是苦是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