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阿尔弗雷德·德布林:图书馆(小说)

一个名叫卡尔·弗里德的男人,以清扫烟尘为生。有一次他来到图书馆,感到十分惊讶,随后,一个念头死缠着他不放。那就是,他深信,摆在这里的书久而久之一定会对四周的墙壁和天花板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只要人们在这里待上一会儿,随便坐在哪一张椅子上或到处站一站的话就能获得一些知识。

他没有把这个非常容易理解的念头透露给任何人,但总是在空余的时间来到图书馆,坐在椅子上或靠在桌旁,环顾四周,一动不动。弗里德是个独身男子,他同两名助手一起干活。一开始为了增长知识,他每天在图书馆坐上半个小时,然后是整一个小时,有时甚至两个小时。他时而也会睡着,一旦醒来就会感到精力充沛,思绪万千,而且表情还特别严肃。

但究竟是哪些思想充塞了他的头脑,对这一点他并不予以追究。

为了了解一些情况,有时他在离开图书馆前,会走到一个书架前,取出一本书来翻阅。有时他看上去在想些与这本书有关的东西或表示曾有过类似的体会。但他抓起另外一本书时,如印第安人的故事,他想的就很有可能与这本书有关。总之,这很难说清楚。

所以他得出的结论是:在图书馆,人们不能只同一本书打交道,因为这本书与那本书的观点有时会相互矛盾。于是,他不再去接近书架,而又恢复了过去干坐的念头,但他不会去思索这些念头。

这位扫烟囱的人就在这种似睡非睡的状态中生活了许多年。谁都知道,他是一位态度严肃、深思熟虑的人。谁都说,他因为对书怀着崇敬的心情,所以不敢去打开一本书。毫无疑问,他对书怀有一种深深的崇敬,但阻止他看书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掌握了一种获取知识的新方法。

小学初中高中的好多东西都留着不舍得扔,传过的纸条,别人送的书,高考桌上贴的考生信息甚至是录取通知书的邮政快递袋。聊天记录永远都不会删,换了手机也要导过去,非常喜欢翻以前的聊天记录去回想当时的每一件事情,有时一想就是一整天,我一点都不喜欢新的人,看上去陌生的事物,不愿去接触也并不想尝试,只有这些看似幼稚的东西,才能让我感觉到安心感觉到自己不被讨厌

我儿子。

产检的时候一直很顺利,每次B超、彩超,都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

在预产期前20多天,B超发现腹部有一肿块,大小41mm*38mm。

4*4CM,对于一个未出生的婴儿来说,是相当大一坨了。

对于这个突发情况,我感觉毫无真实感,甚至觉得是梦里的情景。毕竟长达10个月的孕检,啥问题都没有,最后半个月才出现这么大一块东西,实在是毫无心理准备。

最后半个月才讨论留不留,这个话题太沉重了!那已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全家人都倾向等孩子出生后再处理,大家都抱着最好的希望,孩子不会有事的。

十四天后,孩子出生了,3.3公斤,看上去非常可爱。

出生第三天就做了B超。

结果非常不理想。比预想中最坏的情况还要坏。

结果显示,孩子左下腹有一包块,实性,大小约62mm*42mm*42mm,考虑为神经母细胞瘤,部分侵袭椎管内。

晴天霹雳。

那种心情我怎么能够写得出来?曾想过各种可能,设想就算是肿瘤,就算治疗费用昂贵,无论如何艰难,总能够拿掉的。但看到“侵袭椎管内”这几个字,即使没有专业医疗知识,我们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整个家庭像掉进冰水里了。

难以理解,命运为何如此不公?

为什么是我们?

为什么是我们?

为什么是我们?

哭,喊,嗟叹,各种哀嚎,这都默默地在我心中进行,并不能表现出来,不能让家里陷入更坏的情况。

家里没有出现任何埋怨,大家都很积极面对。照顾好产妇和BB,搜集各种医学资料,联系每个想到的能帮忙朋友亲戚,联系医院医生等等。都决心要打一场硬仗。

出生后20天做了第一次MR。

说起做MR,真没想到是这么难。因为机器太吵了,打桩机一样,小家伙不可能睡着静静地做检查,必须用镇静剂。刚出生十多天的孩子,早上5点多就从家里出发,去省城大医院排队,又吃镇静药又打镇静针,结果还是不肯乖乖睡好,第一次检查失败。排队一个星期后再去,这次一早就不让他睡,不让他吃,到了临做检查的时候才一次让他吃,吃饱好入睡,同时还要加镇静剂,想到都让人心疼。不管怎么样,第二次终于把检查做好了。耗时差不多一个小时,在外面等真是心焦,很担心门忽然打开护士出来说又失败了。

检查结果比原来的更坏了:“左中下腹膜后有一软组织肿块,大小约58mm×42mm×49 mm,考虑为恶性肿瘤,累及左侧腰部分椎间孔及沿扩大的椎间孔到达椎管硬膜外区,硬膜囊及左肾和左腰大肌明显受压移位。”

差不多一个月后,又在另一间医院做了一次MR,结果:“左侧脊柱旁及背部肌间隙内多发不规则肿块,最大约50mm×43mm,肿块部分经椎间孔进入椎管内,相应椎间孔扩大;左肾明显受压移位,且与肿块相贴;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髂内外动脉也相应移位并部分被包绕。结论考虑腹膜后神经源性恶性肿瘤性病变。”

坏消息真是一个接着一个,不过这时我们早有心理准备了,虽然很伤心,还是默默把眼泪往肚子里咽了。

拿着检查结果,把省里这方面有名气的医生都跑了遍,凌晨就起床去省里医院排队,围在病房门口等个把小时就为了和医生谈上几句话,100元挂一个专家号还得抢等等,都是常态。

然而每去一次医院,我们的心就变冷一点。

先简单说一下情况吧。

神经母细胞瘤是比较常见的婴儿肿瘤,在婴儿肿瘤致死原因排前几名。我孩子的情况除了肿瘤外,最麻烦的是肿瘤还入侵了椎管,包饶脊髓马尾丛,任由肿瘤继续增大或者处理不当,损伤了神经的话,瘫痪是分分钟的事。

全省最出名的两个医生,一个主攻手术,一个主攻化疗。

我们先去找主攻手术的,因为觉得化疗对这么小的孩子伤害太大了。

他看了结果,说非常难办,因为这个肿瘤不仅仅是肿瘤那么简单,入侵了椎管,就涉及到神经外科的事,他擅长儿科手术,但神经外科的事情要别的医生解决。在我们哀求下,他答应把我们排进每周一次的专家会诊。

苦等一个星期,终于到了专家会诊,一大早去到门口,已经聚了不少人。一群医生在一个小房间里拿着一堆案子在讨论,大家在外面眼巴巴地等,没人说一句话。

终于出来了,所有人争着挤过去,都想争取尽量多的时间跟医生交流,我们也一样,但听到的回复只有简单几句。

神经外专家说,这个孩子的脚现在应该已经不能动了。

我们的主治医生说,这个案子没有办法处理。没聊几句就阻止了我们的追问,因为还有很多人缠着他。

毫无道理!我的孩子的腿现在正常得很,一点瘫痪的迹象都没有!除了有时有点不自然的颤抖。

我们当然继续不停挂号,不停求他想办法。

他说,外面的肿瘤他可以处理,但你要先去找神经外的主任,问他能不能搞椎管里面的,可以我才能做外面的,只做外面不做里面没意义。

没办法,我们又排一个星期队去找神经外。神经外的主任说,要搞里面的,先叫儿科的把外面的清除掉,才能想办法。

后来他不忍心看我们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花了不少时间跟我们说明手术的难度。

首先处理腹腔内的肿瘤并不是特别难,但也是一台大型手术,这么小的孩子,风险已经非常大。

更麻烦的是椎管内的手术。这要把脊柱两块壁板切除,才能把工具伸进去很小心很小心地清理,这个过程风险很大,毕竟这么小的婴儿,一不小心伤到神经,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瘫痪,而且要把肿瘤清理干净,也是非常不容易。清理干净后,因为两块受力壁板已经去掉了,脊柱撑不起来,只能打钢钉。成人打钢钉还好,但婴儿是不断生长的,钢钉不会生长,很快就会把脊柱弄变形,只能每隔一段时间重新打一次,每次都是一个难度巨大的手术,这个过程一直维持到他长大。这两台手术做下来,不是一般人能撑得住的。

即使这样,也没有人能保证,这个肿瘤不会复发。

最后他还说,每天那么多病人求医,儿科那边专家肯定找把握较大的来处理了,我们案子风险太大,没人想接的。

我不清楚他是不是在吓唬我,但他说的也是老实话,做手术的风险,我自己心里也有数,即使医生肯做,我也很纠结要不要冒险。

手术这条路走不通,我们就去了找做化疗的。

100块挂了个号,全过程不超过5分钟。医生说孩子太小了,不能化疗,去找做手术的吧。把我们赶了出来。

这……

叫我们怎么办?

唉……

继续去找名气没那么大的医院,也回到市里面的医院看,还有咨询了国外的医院,意见都一致。

名气没那么大的医生,反而跃跃欲试,化疗也可以,手术也可以,都有医院愿意做。但是,即使化疗了,也只是把肿瘤缩小,方便手术而已,手术一定不能免的。

这回轮到我们犹豫了,毕竟孩子只有几个月大。而且我担心,名气不大的医生需要争取经验和案例,积累自己的技术和声望,能力不知道达到水平没有。

治疗的风险比不治疗还要大啊……

于是到这个阶段,路基本上走绝了。

我们能做的,就是每个月坚持做B超,观察肿瘤的长势。

但是,观察又怎样?

从开始的4CM,3个月就长到了8CM。

8CM,一个成年人的拳头那么大,塞在一个3个月大的孩子肚里。这情形我都不敢想象。

不过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忘记他这个病的存在了,每天给他开开心心的生活,和正常人一样。

与其冒巨大风险在可怕的手术下挣扎,苟延残喘,没有尊严地活着,不如面对现实,接纳肿瘤的存在。无论他生命长与短,都希望他过得快快乐乐。所以我给他起的名字,单名一个瑜字,意思是他出生就带着一块玉在肚子里,并且要接纳它的存在。希望他们能和睦相处,好好活下去。

然后,事情开始出现了转机。

8CM的下一个月,并没有长到9CM,而是变成了7CM!

再下一个月,7CM变成了6CM。

肿瘤的血流信号,从开始的丰富,到稍丰富,到稀疏。

到6个月大的时候,再做了一次MR,已经变成了39mm×30mm。此时肿瘤还有填充椎间孔,但椎管内已经看不到肿瘤了。

肿瘤在缩小!!

这种快乐同样不能用语言去表达,那么多的压力,那么多的焦虑,这个时候终于得到了一点点放松。拿到检查结果的这天正好是我生日,真是没有比这更好的生日礼物了!谢天谢地,更感谢小BB他自己,是他自己赢得了这场战斗,是他坚强地为自己争取到了人生。我真是感动得无法言语,是他给我们整个家庭重获新生。希望他以后能一路走好,坚强地活好自己的人生。

之后我们就放松了对肿瘤的监控,3个月才检查一次,每次检查我都感到很紧张,担心死灰复燃。幸好,肿瘤慢慢地消失了。一年后,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包括B超,验血,各种指标正常,B超反复扫描已经找不到一丝肿瘤的影子了。一个8CM大的包块,已经完完全全被他身体吸收了。医生说,神经母细胞瘤4S期是有自愈的可能性,是唯一一种可以出现自愈的肿瘤。文献记载几率大概为1%。但医生也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肿瘤也能够完全吸收。

这个事,本来不打算说出来让人知道,但还是写了这么多。

因为,我的孩子,他就是我的英雄。

知乎/danny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下午带着煮好的汤去医院陪爸爸,再下楼买个西瓜给爸爸榨汁喂他,现在去买菜回家做饭,再回家铲屎梳毛喂猫洗衣服觉得一天自己本来休息日想做的事一点没做就过完了,好废[委
  • 不仅不曾为着此事为我有过什么仗义执言,相反,他每次来电来信息,目的都是为了使我回学校,或是听从他们的安排,要我相信他们的满口谎言和接受无理又可笑的要求!因为我是
  • 下午带着煮好的汤去医院陪爸爸,再下楼买个西瓜给爸爸榨汁喂他,现在去买菜回家做饭,再回家铲屎梳毛喂猫洗衣服觉得一天自己本来休息日想做的事一点没做就过完了,好废[委
  • 在吴桂春的告别信火了之后,有一位网友引用了苏轼的一句词,十分贴切:此心安处是吾乡。公元二零二零年(旧历岁次庚子)在百泉书院停办约一百年后,值中华文化复兴在即,新
  • 在吴桂春的告别信火了之后,有一位网友引用了苏轼的一句词,十分贴切:此心安处是吾乡。公元二零二零年(旧历岁次庚子)在百泉书院停办约一百年后,值中华文化复兴在即,新
  • #随性的乱七八糟小树洞# 草 那年今日突然想起来自己原来也是做过打投的人,合着一切都有迹可循[允悲]然后勾起回忆了,现在都记得最凶的是15年燃王里王耀对智神进四
  • #随性的乱七八糟小树洞# 草 那年今日突然想起来自己原来也是做过打投的人,合着一切都有迹可循[允悲]然后勾起回忆了,现在都记得最凶的是15年燃王里王耀对智神进四
  • 下午带着煮好的汤去医院陪爸爸,再下楼买个西瓜给爸爸榨汁喂他,现在去买菜回家做饭,再回家铲屎梳毛喂猫洗衣服觉得一天自己本来休息日想做的事一点没做就过完了,好废[委
  • 下午带着煮好的汤去医院陪爸爸,再下楼买个西瓜给爸爸榨汁喂他,现在去买菜回家做饭,再回家铲屎梳毛喂猫洗衣服觉得一天自己本来休息日想做的事一点没做就过完了,好废[委
  •   8.我决定只告诉你,因为你肯定是唯一一个能让我每天都过普通生活的人。这段留言,很让人感动,感情里,宁愿自己当垫底的人,也要让你知道有个人在一直陪伴你,这样的
  • 餐厅里,班级用餐区域分明,采取错峰分批就餐方式,实行单人单向就餐,《宝应柳堡美食:青菜咸肉烧河蚌_宝应美食_宝应生活网》青菜咸肉烧河蚌是里下河地区常见的一道乡间
  • 福利一流,公费追星,绝不干涉!#杜华烫嘴普通话# yh#请乐华娱乐严查周蓝# 你还在为公司艺人修图废寝忘食吗?
  • 这老妖精真能骗,可是因果没跑,这个逼货会移形换影,移别人的循环和心性能量点,到自己的循环点位,所以他能量最强,不过也是占时的因果逃不了正常的灵体轨道和慧命循环心
  • 3.一定注意房事不要过度,要有节制……这会对肾脏有很大的折损,当然也不能没有……(说到这,我伤心了,干的干,涝的涝!大周末的这个点,不知道大家还能不能看到,如果
  • !#警民寻人总动员[超话]##等着我##寻人启事##警民寻人总动员[超话]##微博寻人##寻人# 失踪人:杨胜标家庭住址: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栽麻镇宰荡村二组。
  • 潇湘晨报记者注意到,刘增保认为被强奸女生系自愿行为,且均满14岁,因此提出上诉。潇湘晨报记者注意到,刘增保认为被强奸女生系自愿行为,且均满14岁,因此提出上诉。
  • 七绝,送罢瘟神谢党恩 祈佛参僧僧未佛, 求神问道道非神。 党恩浩荡瘟神送, 谁见天皇救世人? 注,拜佛未见佛,佛前参高僧。可惜高僧未成佛,佛祖如来却未来。求
  • 他相信,在这些关于生命和生存的鲜明案例中,我们能找回那些在所谓的文明世界里已经被遗忘的人性中至纯至美的东西。——《在他们消失以前》吉米·纳尔 著 | 张卉 译【
  • --苏州市菲思莱特服饰有限公司市场部宣!--苏州市菲思莱特服饰有限公司市场部宣!
  • #沈阳医学院[超话]##给你们的睡前牛奶# 小道长去捉妖,绕来绕去,进了将军府。 道长:贫道见贵府上空妖气缭绕…… 恰好将军回府。将军说:道长进来聊聊吧。